第15课 法国大革命
第15课 法国大革命

2、制宪:1789《人权宣言》
旧制度的
死亡证书 新制度的
出生证书
3、建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路易十六国王被推上断头台
4、高潮:雅各宾派专政
通过恐怖统治将法国大 革命推向了高潮。 使法国大革命成为一次 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罗伯斯比尔
5、结束:1794年热月政变
"过路人,不管你 是谁?切莫为我的命运 悲伤,要是我还活着, 你就得死亡· · · · · · " —罗伯斯庇尔的墓铭
根本原因: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1789年,召开三级会议
“锁匠国王”
“赤字皇后 ”
三级会议——制宪会议
与会代表共1201名 教士300名 贵族291名
第三等级610名
制定宪法 改革国家体制 (君主立宪)
1、开始:攻占巴士底狱
1789.7.14日
星期二, 无事
拿破仑兵败的根源在于,自由和平等的大革命理念意 味着一切民族压迫行为都失去了合法性。被占国的人民先 是在拿破仑的指引下觉悟到这一点,然后在这位导师的侵 略行为背叛了革命原则时转而反抗。
——《大国崛起》
评价历史人物
一、原则: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分析 二、方法:1、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 2、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三、标准:1、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2、是否顺应历史潮流 3、是否符合人民愿望 四、基本格式:1、定性(时期、国家、阶级、地位) 2、功绩(相应史实) 3、过错(相应史实)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国内: 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国际: 动摇了整个欧洲封建统治的根基
和拿 他破 的仑 帝 国
一、执政:1799雾月政变
第15课 法国大革命

法 国 大 革 命
结束时间及标志: 1815年,拿破仑帝国灭亡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代表人物: 拿破仑 重要文献: 《人权宣言》 意义:①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促进了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它是一次欧洲范围 的革命,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斗争, 并为欧洲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了解拿破仑
1789年7月14日,巴 黎人民攻克了象征封建 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 法国大革命爆发了!烈 火熊熊,刀光剑影,法 兰西在血与火的洗礼中 获得了新生。拿破仑在 大革命的暴风雨中崛起, 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帝国。 他率军横扫封建的反法 同盟,使整个欧洲为之 颤抖,但最后却兵败滑 铁卢,囚死荒岛。
预习提纲:
第15课 法国大革命
10、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答:①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促进了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它是一次欧洲范围的革 命,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斗争,并为欧洲 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知识结构:
第15课 法国大革命
开始时间及标志: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和社会等级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预习提纲:
第15课 法国大革命
8、《人权宣言》颁布的作用?《拿破仑法典》颁布和公民权,阐明了资产 阶级民主与法制的基本原则,被称为“新社会的出 生证明”。
《拿破仑法典》用法律形式肯定了法国大革命 的成果,并为其他国家制定民法典提供了范本。
拿破仑
评价拿破仑
①积极影响:拿破仑是杰出 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颁布的《民法典》的立法 精神和原则为后来欧洲国家 借鉴和效仿,巩固了法国资 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促进了 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消 极影响:拿破仑发动的对外 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 力,也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 的主权,损害了被侵略国家 人民的利益。
第15课 法国大革命

网球场宣誓
爆发标志: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
巴士底狱是14~18世纪法国 巴黎的城堡和国家监狱。它建于 14世纪后半期,原来是一座城堡, 从16世纪起主要作为国家监狱, 囚禁政治犯。巴士底狱由8个塔 楼组成,深沟高墙,成为法国封 建专制制度的象征。
罗
马
教
皇
庇
护
七
拿
皇世
破 仑
后
一
约
世
瑟
芬
拿破仑称帝加冕式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建立执政府。1804年5月4日,拿破仑废除 共·和制度。5月18日,元老院宣布拿破仑为皇帝。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加冕称帝, 建立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史称“拿破仑帝国”。法国大革命结束。
“
雾月(10月22日~11月20日)
伯 斯
热
霜月(11月21日~12月20日) 比
雪月(12月21日~01月19日)
尔 被
雨月(01月20日~02月18日)
送 上
月 政
风月(02月19日~03月20日)
断 头
变
芽月(03月21日~04月19日) 台 花月(04月20日~05月19日)
”
牧月(05月20日~06月18日) 共·和国历二年热月九日(1794.7.27),罗伯斯
牧月(05月20日~06月18日)
获月(06月19日~07月18日) 标志着法国开始进入拿破仑统治时期
第15课 法国大革命

第15课法国大革命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理解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及革命产生的巨大影响2、通过学习,掌握法国大革命的三个阶段以及每一阶段取得的革命成果3、通过对大革命过程的学习,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观点。
4、通过对比分析,了解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学会把握历史规律学习重点:大革命的三个阶段及取得的革命成果学习难点: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观点;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课前检测:1、启蒙运动反对和,宣扬、和,运动的中心在。
启蒙运动对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影响深远。
2、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合作探究: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前夕,是一个(政体)的的国家,阻碍了的发展2、法国第三等级包括哪些人?3、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4、法国大革命的三个阶段及革命成果:思考:三次革命的转折关头,是推动了革命不断向前发展?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5、法国大革命的意义:(结合大革命的原因,参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小组讨论)6、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1)夺取政权:时间年,标志:发动“”,执掌国家政权。
(2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时间是年,性质是。
(3)对内政策:;(4)对外政策:。
(5)覆灭过程:1812年,拿破仑远征失利,拿破仑帝国开始走向衰亡。
经过一战,拿破仑帝国彻底崩溃。
课堂巩固:1、7月14日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是因为这一天()A法国大革命爆发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C《人权宣言》颁布D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2、《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文献。
它的斗争矛头指向()A国王权力B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C英国殖民统治D法兰西第一帝国3、法国大革命中,将革命推向高潮的事件是()A巴黎人民第一次武装起义B攻占巴士底狱C罗伯斯庇尔掌握政权实施革命政策D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4、下列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处死过国王②都经历过复辟与反复辟的曲折斗争③都打败了外国军队的进攻④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下列文献颁布的先后顺序是()①《独立宣言》②《权利法案》③《人权宣言》④《拿破仑法典》A②①④③B①④②③C①③②④D③②①④知识梳理。
华师大版九上第五单元第15课法国大革命(共25张PPT)

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1)对内政策: ①改革财政 ②制定法典,加强法制 ③强化国家机构,镇压 叛乱,肃清王党分子。
永不湮没的法典—— 《拿破仑法典》,成为 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 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 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 国家借鉴和效仿。
《拿破仑法典》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 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 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 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 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仑
拿破仑的对外政策
1.1805年,拿破仑打败第三次反法联盟。特别是12月的奥斯特里 茨战役创下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成功战例。随后拿破仑占领 德国,组成“莱茵邦联”,把它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 2.1806-1807,打败第四次反法同盟。在此期间,拿破仑占领西 班牙、葡萄牙。拿破仑一世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 瑞士联邦的仲裁者 。 3.1813-1814,击溃第五次反法联盟。期间迫使奥地利签订《维也 纳和约》,再次割让土地。 1810年, 奥地利王室被迫把公主路 易丝嫁给了拿破仑。
蓝白红3色竖条,象征自由,平等和博爱。 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雅各宾派专政
(1793.6--1794.7)
雅各宾派——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 执政机构——国民公会。 主要掌权人——罗伯斯庇尔、马拉、丹东 ; 国外—— 英、普、奥、荷兰、西班牙等国家组成 的反法同盟攻入法国北部; 国内—— 叛乱扩大,物价飞涨,粮食短缺,人民 处于饥饿之中。
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2)对外政策: 与欧洲反法同盟开战
武力征服
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 1803年以前,正义的自卫战争,保卫了法国大 革命成果,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自从1803年开始,拿破仑构思通过法国海 军穿越英吉利海峡侵略英国,他的战争,开始 从正义的自卫战争转变成为非正义的资产阶级 侵略战争,导致欧洲国界发生巨大变化,是拿 破仑帝国衰败原因之一。
中图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15法国大革命(共20张PPT)

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 中图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15法国大革命(共20张PPT)
一代枭雄拿破仑“文”能制定资本主义社会立 法规范的《法典》,“武”能驰骋东西,战绩辉 煌,建立起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辽阔疆域。
你怎样看待拿破仑进行的对外战争?
初期:是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解放战争。 后期:变为军事侵略性战争。 所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捍卫大革命的成果,打 击欧洲封建统治,传播了资本主义;但是也损 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
中图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15法国 大革命( 共20张 PPT)
2、拿破仑称帝
中图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15法国 大革命( 共20张 PPT)
1804年改法兰西共和国 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称 拿破仑一世,法国进入 了帝国时代。
推翻了路易十六,又 来了拿破仑,是否意 味着历史的倒退?
中图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15法国 大革命( 共20张 PPT)
——恩格斯
“时势造英雄”
中图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15法国 大革命( 共20张 PPT)
中图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15法国 大革命( 共20张 PPT)
1、拿破仑上台
拿破仑能成功的原因: Ø个人的杰出军事才能; Ø拿破仑个人才华适应了时代 的需要
中图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15法国 大革命( 共20张 PPT)
的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导火线
1789年三级会议在巴黎郊区凡尔赛宫开幕
大革命直接原因——三级会议的召开(1789.5)
要求制订宪法.限制王权
中图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15法国 大革命( 共20张 PPT)
2、法国大革命进程 (1)开始—— 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
第15课法国大革命

第15课法国大革命第15课法国大革命陈继奎【课标要求】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作用。
【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的重大事件:攻占巴士底狱、法兰西共和国的建立、雾月政变、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正确评价拿破仑。
理解掌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二、能力训练过程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概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理解《人权宣言》的内容,认识它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课前收集整理有关拿破仑的主要革命活动并在课堂讲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人民群众推动法国大革命发展的史实,对学生进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通过对拿破仑战争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拿破仑战争性质的变化和作用的两面性,使学生认识到侵略战争必然失败,树立学生反对侵略,热爱和平的思想意识。
【重点难点】一、重点:《人权宣言》基本内容;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及其评价。
二、难点:对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的评价。
【授课类型】新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讲述法、情境设计法、讨论法多法结合。
【教学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学生收集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有关资料。
(教师可以将远程教育资源网上的有关内容印发给学生)【教具(媒体)】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电影《滑铁卢》片段,重现历史场景)师:(随着影片片段解说)影片中充满自信和睿智,跃马在前者就是拿破仑.波拿巴,当年曾有人评价他“打个喷嚏就会使全欧洲感冒”,那么拿破仑是一个什么历史人物,他为什么有如此大的能量,他又是如何登上历史舞台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了解这段历史。
第15 课法国大革命

第15课法国大革命主备人张正文【学习提示】了解法国大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攻占巴士底狱是大革命开始的标志;巴黎人民三次起义在大革命中起了重要作用。
重点分析:《人权宣言》的内容及其影响;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以及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重点精析】《人权宣言》内容及其历史意义是重点。
它是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阐明资产阶级社会基本原则而提出的纲领性文献。
它所确立的原则是改造封建社会,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
《人权宣言》的核心是人权和法治。
它明确宣布自由、平等、财产和安全是天赋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权。
它的发表,打碎了君权神授的神话,否定了封建等级制,激发了革命人民的巨大热情,起到了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参加反封建斗争的作用。
人们高举“人权”的旗帜,给封建特权阶级与封建专制制度以沉重打击,促进了大革命的深入发展。
《人权宣言》成为法国大革命彻底性和典型性的重要标志。
【疑难点拨】正确评价拿破仑是难点。
评价史实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拿破仑的对内政策①颁布《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这部法典是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和法国启蒙思想结合的产物。
《拿破仑法典》在法国一直沿用到今天,并成为世界各国编纂新法典时所参考的蓝本。
②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工商业的发展巩固了拿破仑帝国的军事力量,为抗击反法同盟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总之,拿破仑为法国的资本主义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以至在1815年拿破仑帝国瓦解之后,在王朝复辟时期,法国资本主义照样发展下去。
这是拿破仑政权的重要政绩。
2、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拿破仑战争是指从拿破仑上台执政到1815年滑铁卢战役期间法国与其敌国进行的一系列战争。
拿破仑的政权,是与对外战争相始终的,具有极其错综复杂的性质。
拿破仑战争具有双重性质,既有明显的反对外国武装干涉、保卫大革命基本成果的一面,又有强烈的侵略扩张和争霸的一面,这也是导致帝国覆亡的重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法国大革命(华东师大版)
袁建平于都县第二实验中学
教材分析
一。
课标中对本节课内容的要求:
1.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
2.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作用。
3.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二.本节课内容的知识体系:
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导火线。
2.《人权宣言》的内容、核心思想、作用(进步性和局限性)。
3.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及历史作用。
4.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国内和国际的)。
三.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法国大革命是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一次重要革命。
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而且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并树立了榜样,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重要一环。
它与前面的13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4课“美国独立战争”相呼应,共同印证了“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这个单元专题。
进一步说明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对世界的巨大影响力。
四.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
1.本节课通过学习《人权宣言》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基本人权、法治和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要内容,可以让学生树立了维护基本人权(包括现代公民权),树立以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观念。
这点在当今社会是可以吸收借鉴的。
2.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作用;通过对拿破仑帝国败亡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学情分析
一.教师主观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难理解的一是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为什么是“三级会议的召开”。
而不是作为开始的标志?而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议会的重新召开”就作为革命的开始呢?二是《人权宣言》的内容的进步性和阶级性比较难理解,既然这场大革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为什么《人权宣言》的颁布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维护资产阶级的地位的(局限性)?三是如何正确拿破仑?拿破仑是世界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一个伟大人物。
尤其是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更是一个难点?
二.师生交流与问卷调查:
课前几分钟与部分学生进行了交流,他们也纳闷三级会议的召开怎么就是导火线,而不是革命开始的标志呢?同时也表示对拿破仑很感兴趣,但流露出不太好评价的看法。
所以上课应重点讲解这些问题,多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务必让学生理解。
课后通过作业反馈,大部分同学掌握了评价历史人物的原理和方法,但也存在把握不住以主要事迹来论证论点。
看来还得利用下一节课通过讲评作业补充讲解评价人物的注意要点。
三.学生认知情况及认知发展线:
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博览群书,从很多课外读物中了解了拿破仑的事迹。
所以讲到拿
破仑帝国的兴衰时,学生肯定很感兴趣。
老师教学设计时可以考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待”层层设计问题?带领学生由浅入深解读“拿破仑”。
比如“拿破仑是怎么掌握政权的?为什么能掌权?你怎样看待他上台?
四.认知的最主要障碍点:
本节课我认为学生认知最主要的障碍点是对拿破仑的评价,有可能说不全面,或者说不到点子上。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历史影响,
2.知道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客观评价他的历史作用。
3.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异同,让学生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总结的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鲁迅先生曾这样形容一个人的孤陋寡闻:“……就像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一样……”让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并用历史史实来进行证明。
2.对拿破仑的评价:(1)可以在本节课内完成,(2)也可专门组织一次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课下查找有关拿破仑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并将其制成课件、网页或写成人物小传,在课上分组进行展示交流后再进行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及历史意义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作用。
2.使学生认识到法国人民在整个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3.通过对拿破仑帝国败亡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人权宣言》的颁布,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2.教学难点::对拿破仑的评价。
板书设计
一、
二、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三、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四、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全班共分四个组,哪一组讨论的气氛最热烈,参与的更积极?每个小组成员有没有发言?组内有没有整理出来相应结论?组与组之间相互监督,老师针对不同情况巡视指导,对于不参与讨论的小组或学生要问清原因,最后大家一起评价,老师总结评价。
教学反思
1.用一节课讲完,确实有点困难,虽然对教材进行了整合,如对处死国王,雅各宾派专政,只一笔带过,不多讲,多挤出时间分析《人权宣言》和如何评价拿破仑。
但即使这样,老师感觉还是在赶鸭子似的。
没有讲深讲透。
尤其是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和历史作用。
没有大量引用史料来论证,感觉是个遗憾。
关于拿破仑近年来又是中考热点。
所以我觉得一节课不够,就再一节课讲解。
2.有几个讨论的环节,如何评价拿破仑是个重头戏。
学生讨论并不是很热烈,很积极?反思一下,应该合理分好组,在讨论前可以口述或者投影展示出一些相关资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如外人对拿破仑的评价:有人说他打个喷嚏,整个欧洲都会感冒。
这是为什么?还有人说:“欧洲人有人对“顶礼膜拜”,也有人对他“恨之入骨”。
你怎么理解?进而让学生理解对外战争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学生讨论起来题更热烈,气氛更活跃。
3.课后作业还可以让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写个拿破仑小传或“我看拿破仑”的小论文。
写好后整理出来张贴在教室里。
这不但可以弥补老师上课时的不足,同时还可以大家相互交流学习成果,共享资源,丰富了大家的课外知识,这说不定对于语文提供了好的写作素材。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讲“拿破仑”这一块内容时,理清完这一线索后,在进入讨论合作、探究学习时前,投影出有关他相关资料再结合书本知识进行讨论。
可能学生更有兴趣,讨论也更深广。
评价起来也更全面、中肯。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讲一讲拿破仑死之谜。
扩展一些课外史料,学生就有了促使查阅资料的动力。
当时听课的老师对我这节课的建议:可以多引用课外相关史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习或讨论做了铺垫。
我觉得是个很好的建议。
历史要想扩展知识,提升能力就需要老师课前精心备课,广泛搜集相关史料辅助我们教学。
我们历史教学就由可能鲜活起来。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
那么我们的历史教学就会出现高效。
教师就能轻松的教,学生就能快乐的学。
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