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课时: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二年级下册数学-1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统计表收集数据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4 选一选
某鞋店上周销售各种男士皮鞋的情况如下表,你认为这家鞋店本周应 进( B)尺码更为合适。
尺码/cm 24 24.5 25 25.5 26 26.5 27 数量/双 4 15 34 48 29 18 5
A.25
B.25.5
C.27
5 辨一辨
下表是动物园中几种动物的数量
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 练一练
调查本班同学喜欢去哪里春游。
地点 人数
植物园 动物园
9
10
游乐园 森林公园 河滨公园
7
8
11
(1) 最喜欢去(河滨公园)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游乐园)的 人数最少。 (2) 最喜欢去植物园的有( 9 )人。 (3) 你最喜欢去( ),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 )人。
2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
课外 小组
人数 12
11
6
3
10
(1)参加( 计算机 )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乒乓球)小组 的人数最少。 (2)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12)人。 (3) 我喜欢( )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 )人。
3 练一练
图书 种类
本数
本周图书借阅情况 童话 漫画 儿歌 11 18 9
其他 8
(1)借阅童话书的有(11)人。 (2)借阅(漫画)书的人最多。 (3)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二年级下册数学-1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 时统计 表收集 数据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1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 时统计 表收集 数据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3 运动会上,二( 1)班四位选手每分钟拍球情况如下。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1).doc

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过程与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调查一下,还可以在组内进行调查。
师:你们真聪明!刚才你们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
(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1.收集数据。
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师:要想知道最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
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最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师: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为什么?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
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订做校服的人员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
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出示统计表)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最喜欢红色的请举手,请一个学生数出人数,教师记录在统计表中。
数据收集整理 统计表收集数据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PPT课件

同学们,假如让你重新设计我们的校服,你会选择 下面哪种颜色呢?
红
黄
蓝
白
老师,我喜欢红色。
老师,我更喜欢蓝色。
红
黄
蓝
白
那么,应该如何选择颜色呢?怎样满 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呢?
5
6
3
2
3
(2)根据上表,回答下面问题。 ( 80-8)9 分数段的人数最多 ( 100 )分数段的人数最少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第 2课时 不同方法整理数据
数据收集整理
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文字请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文字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文字请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文字点击输入您的内容点击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 内容文字请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文字点击输入您的内容点击输入您的内容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文字请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文字点击
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 练一练
调查本班同学喜欢去哪里春游。
地点 人数
植物园 动物园
9
10
游乐园 森林公园 河滨公园
7
8
11
(1) 最喜欢去(河滨公)园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 游)乐的园人数 最少。 (2) 最喜欢去植物园的有(9 )人。 (3) 你最喜欢去( ),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 )人。
2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
桂林 黄山 杭州
北京
1 暑假期间同学们旅游的情况统计如下:
地点 桂林 黄山 杭州 北京 人数 14 16 10 10
(2)去( 黄山)旅游的人最多,去( 杭)州和( 样多。 (3)去黄山旅游的比去北京的多( 6)人。
(人教标准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据收集整理(第一课时)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材分析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
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
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年级数学下册1数据收集整理1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课件新人教版

点拨:选择喜欢人数最多的地点作为二(2)班 选择社会实践的地点较为合适。
提 升 点 解决生活中垃圾分类的实际问题
2.
(1)将图中的常见垃圾分类,补全表格。
垃圾种类 可回收垃圾 厨余垃圾 有害垃圾 其他垃圾
数量/种
5
2
1
1
点拨:金属、塑料、牛奶盒、纸张和可乐罐属于 可回收垃圾;菜根菜叶和剩菜剩饭属于厨余垃圾; 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废弃纸巾属于其他垃圾。
(2)( 可回收)垃圾种类最多,( 有害)垃圾种类最少。 你建议:_在__平__时__的__生__活__中__,__可__以__把__用__过__的__纸__张____ _当__作__草__稿__纸__,__重__复__使__用__(答__案__不__唯__一__,__合__理__即__可__)_。
第1单元 数据收集和整理 第1课时 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知 识 点 认识统计表,学会分析数据
1.(易错题)下面是厦门市实验小学 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社会实践基地调查情况。 (每人只选一个)
实践 园林博 高甲 科技探 线雕艺 生态 基地 览苑 剧团 索中心 术馆 农场
人数 6
8有( 48 )名同学。
点拨:把参加调查的所有人数加起来就是全班的人数。
(2)如果学校要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二(2)班选择 ( 生态农场 )较合适。理由:二__(_2_)_班__最__喜__欢__生__态__农__场 _实__践__基__地__的__同__学__最__多__(_答__案__不__唯__一__,__合__理__即__可__) _。 全校每个班都选这里( 不合适 )。(填“合适”或 “不合适”)理由:_二__(2_)_班__最__喜__欢__生__态__农__场__实__践__基_ _地__的__同__学__最__多__不__代__表__全__校__每__个__班__最__喜__欢__生__态__农__场__ _实__践__基__地__的__同__学__都__最__多___。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和整理》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和整理》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共2课时)【学习目标】1.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用调查法收集、整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简单的象形统计图。
2.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信息,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和价值。
3.在统计活动中,初步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萌发对统计活动的研究兴趣,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想一想,说一说。
二 1 班准备制作班牌,有下面四种颜色中,选一种作为班牌底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请你想一想:⑴该怎么选呢?⑵你能想到哪些调查方式?具体该怎样调查呢?⑶如果你们班制作班牌,结果会怎样?学习任务二:找一找,说一说。
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收集数据解决?和你身边的人交流一下。
学习任务三:观察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二 2 班同学最喜欢的水果统计表⑴喜欢香蕉的有()人,喜欢苹果的有()人,喜欢桔子的有()人,喜欢西瓜的有()人。
⑵喜欢()的人最多,有()人;喜欢()的人最少,有()人。
⑶参加此次调查活动的同学有()人。
⑷班里要开联欢会,根据调查结果,怎样购买水果更合理?【作业设计】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也需要先调查再解决呢,请你想一想,说一说吧。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体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会用统计表呈现数据。
2.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感受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3.经历对身边事例的调查,积累统计经验,体会统计的价值。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小刚和小雨谁获得的票数多?下面老师读选票,请你用喜欢的方法进行记录。
学习任务二:把同学们的统计结果填在下表中。
【作业设计】你们班的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让我们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来了解吧。
二年级下册数学简单统计表

二年级下册数学简单统计表一、简单统计表的概念。
1. 定义。
- 简单统计表是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一种方式。
它能清晰地反映数据的情况,使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
例如,统计班级同学喜欢的水果种类,我们可以用简单统计表来展示每种水果被喜欢的人数。
2. 组成部分。
- 表头:统计表的名称,一般位于表格的上方正中间位置,它概括地说明了表格内容。
例如“二年级班同学喜欢的水果统计表”。
- 数据:也就是各个分类项目对应的具体数值,像苹果对应的喜欢人数是10人,这个“10”就是数据。
二、简单统计表的制作步骤(以统计班级同学的兴趣爱好为例)1. 确定统计内容和分类项目。
- 首先要明确想要统计什么,这里是兴趣爱好。
然后确定有哪些兴趣爱好分类,比如“绘画”“唱歌”“跳舞”“读书”等。
2. 收集数据。
-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口头询问等方式来收集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情况。
例如,一个一个地问同学“你最喜欢的兴趣爱好是什么?”然后记录下来。
3. 整理数据并填入表格。
- 制作表头,如“二年级班同学兴趣爱好统计表”。
- 确定行标题为兴趣爱好的种类(绘画、唱歌、跳舞、读书等),列标题为“人数”。
- 统计出每种兴趣爱好的人数后,将数据填入相应的表格位置。
比如喜欢绘画的有12人,就在绘画那一行与人数列对应的位置写上12。
三、简单统计表的阅读与分析。
1. 阅读数据。
- 直接从表格中读取数据,比如在一个关于班级同学身高情况的简单统计表中,能看到每个身高段的具体人数。
如果表格中行标题是“身高段(厘米)”,列标题是“人数”,行标题下有“120 - 125”“125 - 130”等,我们可以直接看到每个身高段对应的人数是多少。
2. 分析数据。
- 比较大小:可以比较不同分类项目数据的大小。
例如在兴趣爱好统计表中,比较喜欢唱歌和喜欢跳舞的人数,看看哪种兴趣爱好更受同学们欢迎。
如果喜欢唱歌的人数是15人,喜欢跳舞的人数是10人,就可以知道唱歌更受欢迎。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一课时: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的例1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出示例1中的四种颜色。
选哪种颜色合适呢?生: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师: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去调查一下。
生:全校学生有那么多,怎样调查呢?生:我觉得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生:还可以现在组内进行调查。
师:你们真聪明,你们刚才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
揭示课题:统计。
要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师:要想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
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
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
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生:不能。
师:为什么?生:如果选一种以上就重复了,而不选又遗漏了。
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调查,都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
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定制校服的领导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生:自由发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的例1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二年级的学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一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
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要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
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
师:要想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
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
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
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
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如果选一种以上就重复了,而不选又遗漏了。
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调查,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
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定制校服的领导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
生:自由发言。
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师:喜欢红色的请举手,请一个学生数出人数,老师记录在统计表中。
其余三种颜色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统计。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将统计后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
师:你看懂什么?生:喜欢红色校服的人数多。
4、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师:是的,这张统计表的第一行表示的是同学们最喜欢的颜色,第二行表示的是最喜欢的每种颜色的人数。
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
下面大家就请你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
(1)全班共有()人。
生: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应该把喜欢这四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即8+6+2+4=20(人)所以全班共有20人。
师:你真聪明,谁能解决第二个问题?
(2)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生:比较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8>6>4>2,通过对比得出:喜欢红色的人数最多。
师: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
那你能解决最后这个问题吗?
(3)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色合适。
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生:因为全班喜欢红色的人数最多,所以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红色合适。
生:但是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不一定合适,因为全校学生不一定喜欢红色的最多,应该再调查其他班级同学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最后比较全校学生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从而确定全校学生做哪种颜色的校服。
师:你们真的很厉害,会帮助领导分析并解决问题,相信学校的领导一定会采纳你们的意见。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下面老师请你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数学书第4页练习一的相关问题,你们敢挑战吗?
1、完成练习一的第1小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并解决问题。
生:先调查,完成统计表后,再独立解决问题,最后汇报。
2、完成练习一的第2小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一个季节,把结果填入下表。
生:先调查,完成统计表后,再独立解决问题,最后汇报。
四、归纳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统计的相关知识,知道在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而收集数据有举手、起立、画记号等很多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还知道收集完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将数据进行整理记录填入的表格叫做统计表。
统计表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并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板书设计。
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例1、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的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1)全班共有(20)人。
(2)喜欢(红色)色的人数最多。
(3)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红色)色合适。
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通过统计活动,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让学生在统计中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从而使他们形成统计的观念。
整节教学课,用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展开思维:怎样调查?有什么好的方法?等等,使学生亲身经历统计的过程,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