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管理思想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当代管理学大师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

. /一、经历学派。
1.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著名管理学家,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出生于维也纳。
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一书,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同时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
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
欧内斯特•戴尔,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历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德国北部的海港城市汉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在英国的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后在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有"伟大的组织者"(1960年)、"组织中的参谋工作"、"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
在1960年出版的"伟大的组织者"一书中断然反对存在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普遍原则〞,主*用比拟的方法对大企业的管理经历进展研究。
艾尔福雷德•斯隆,美国高级经理人员、企业家。
长期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和董事长,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创人之一。
斯隆最大的奉献就是设计出了一种组织模式,使集权和分权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较好的平衡。
他把通用汽车公司按产品划分为21个事业部、分属4个副总裁领导。
有关全公司的大政方针,如财务控制、重要领导人员的任免、长期方案、重要研究工程的决定等,由公司总部掌握;其他具体业务则完全由各事业部负责。
2.主要观点该流派的成员通常借助案例来分析经历,以此来研究管理。
这种观点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即:学生和实践者通过研究那些在不同案例中管理成功和失败的经历,将会理解管理领域,甚至知道怎样进展有效管理。
1 .管理只同生产商品和提供各种经济效劳的工商企业有关。
管理学由管理一个工商企业的理论和实际的各种原则组成;管理的技术、能力、经历不能移植并应用到其他机构中去。
他说,任何管理工作的根底都不能不是工商管理,因为工商企业是首先出现的现代机构,它是本世纪成功的史实,而工商企业中的管理从一开场就带着普遍牲和连续性。
西方管理思想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当代管理学大师

管理学思想演进——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作管理思想的一个简单脉络★真正的管理涉及四个方面:哲学(智慧)、知识(科学)、艺术(技巧)和经验(实务)。
其中的知识又分为三类:与环境无关的普适知识、与环境有关的知识、特定环境下的知识。
——德鲁克★当前的企业管理,基本上是“21世纪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流程、20世纪中期的管理流程和19世纪的管理原则”的三位一体。
——加里哈默尔★4+2法则:大多数管理实践与业绩无关,企业只要在战略、文化、执行力、组织架构这4个首要管理实践上表现卓越,并做好人才、领导力、创新、兼并与合作这4个次要管理实践中的任意2个,便能成功在握,基业长青。
他们把它称为4+2管理法则,在海外很有影响。
持续遵守4+2法则的企业,有九成以上的几率会是“成功者”。
★北宋大儒张载(横渠先生)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孙子兵法》首章说:"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三大思想源头: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经济人”假设——泰勒、法约尔、韦伯欧文的人本主义思想——梅奥、巴纳德巴贝奇的管理技术分析——泰勒四种视角的管理学:经济视角的管理学:人和资源的关系,围绕资源优化配置的工作和研究,始终是管理学主线。
经济学、数学社会视角的管理学:“人”的管理,人与人的关系,组织与组织的关系。
契约、游戏规则。
社会学、心理学文化视角的管理学:在文化价值标准和社会历史环境因素背景下的研究,重点在其作为要素的研究和对管理的影响。
历史学、文化学政治视角的管理学:人、组织和国家的关系。
政府经济调控方式、制度安排等因素背景下的研究,重点在其作为要素的研究和对管理的影响。
《中国制度环境》?政治学、法学五个管理思想阶段科学管理思想(三位先驱):工业革命下的产物行为管理思想(人际关系学、行为科学):一战后,帝国主义阶段产物。
丛林管理思想——“现代管理理论”:二战后。
全球顶尖管理大师名录

全球顶尖管理大师名录管理学家1.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2.伊戈尔·安索夫—战略管理之父3.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之父,20世纪对全球经济影响力最大的3位人物之一4.马文·鲍尔—现代管理咨询之父,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创建人,现代欧美企业经营哲学的领导者,CEO的精神导师5.查尔斯·汉迪—艺术管理大师,工作场所变革的开拓者6.加里·哈默尔—世界一流的战略大师,当今商界战略管理的领路人7.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之父,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之一8.劳伦斯·彼得—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现代层级组织学的奠基人,教育哲学博士9.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伟大的企业史学家、战略管理领域的奠基者之一10.艾德佳·沙因—企业文化与组织心理学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1.罗伯特·卡普兰—平衡记分卡的创始人,美国平衡记分卡协会主席12.大卫·诺顿—平衡计分卡的创始人,平衡计分卡协会的创始人,主席兼CEO13.阿里·德赫斯—―学习型组织‖概念的首创者之一,长寿公司模式创造者14.布鲁斯·亨德森—波士顿咨询公司创始人,波士顿矩阵、经验曲线、三四规则理论的提出者15.普拉哈拉德—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国际上公认的公司战略和跨国公司管理领域的专家16.威廉·爱德华兹·戴明—质量管理之父17.大前研一—日本战略之父18.大野耐一—著名的丰田生产方式的创始人,―日本复活之父‖、―生产管理的教父‖19.肯尼斯·布兰查德—管理寓言的鼻祖,情景领导理论的创始人之一20.保罗·赫塞—全球著名领导力大师,情境领导模型的始人,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CLS)创始人、主席21.罗伯特·布莱克—管理方格理论的创始人22.简·莫顿—管理方格理论的创始人23.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人性假设理论创始人,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之一24.戴维·尤里奇—人力资源管理的开拓者25.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科学管理之父26.威廉·大内— Z理论创始人,最早提出企业文化概念的人27.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动作研究之父28.莉莲·吉尔布雷思—美国第一个获得心理学博士的妇女,―管理学的第一夫人‖29.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创始人30.弗雷德·卢桑斯—权变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者31.弗雷德·菲德勒—权变管理创始人32.琼·伍德沃德—英国女管理学家,权变理论学派代表人物,公司生产过程类型的技术型模式开创者33.爱德华·劳勒—人力资源领域最具影响力人物,期望激励理论提出者34.莱曼·波特—美国心理学家、行为学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期望激励理论提出者35.维克托·弗鲁姆—期望理论的奠基人, 国际管理学界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36.玛丽·帕克·芙丽特—管理理论之母,管理预言家37.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之父38.亨利·明茨伯格—经理角色学派创始人39.亨利·法约尔—现代经营管理之父40.约瑟夫·朱兰—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举世公认的现代质量管理的领军人物,质量领域的―首席建筑师‖41.亨利·劳伦斯·甘特—甘特图的发明者,人际关系理论的先驱者之一,科学管理的先驱者之一42.查尔斯·巴贝奇—科学管理的先驱者43.莫里斯·库克—科学管理的早期研究工作者之一,泰罗的亲密合作者44.卡尔·巴思—泰勒的嫡系追随者,科学管理的先驱者45.雨果·闵斯特伯格—工业心理学之父46.哈罗德·孔茨—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现代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47.海因茨·韦里克–SWOT矩阵的创始人,美国旧金山大学国际管理和行为科学教授48.威廉·纽曼—著名的战略管理研究大师, 美国管理学会前主席,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49.哈林顿·埃默森—―科学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传播效率主义的先驱者50.吉姆·柯林斯—著名的管理专家及畅销书作家,影响中国管理十五人之一51.詹姆斯·钱皮—流程再造的大师52.丹尼尔·戈尔曼—情商之父53.雷格·瑞文斯—行动学习法之父,全球第一位艺术管理大师54.吉尔特·霍夫斯塔德—文化大师55.库尔特·勒温–场论的创始人,社会心理学的先驱,传播学研究中守门理论的创立者56.哈罗德·凯利–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归因理论的发展者57.克里斯·祖克—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大师之一,哈佛商学院技术与经营管理和综合管理的双料教授58.克瑞斯·阿吉里斯—组织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先驱59.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创新管理大师,1995年度麦肯锡奖得主60.肯尼思·安德鲁斯— SWOT分析法的创始人61.罗莎贝斯·莫斯·坎特—授权和变革管理的先驱62.罗伯特·欧文—现代人事管理之父,人本管理的先驱63.拉姆·查兰—排名世界第一的管理咨询大师64.林德尔·厄威克—古典管理理论的集大成者65.梅雷迪思·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之父66.罗伯特·奎恩—竞争价值理论模型的提出者67.罗伯特·坦南鲍姆—美国著名企业管理学家,领导行为连续体理论的提出者68.沃伦·施密特—领导行为连续体理论的提出者69.迈克尔·哈默—企业再造之父,20世纪90年代四位最杰出的管理思想家之一70.梅雷迪思·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之父71.诺尔·迪奇—世界知名的领导力变革专家,世界最有才华的十个管理大师之一72.欧内斯特·戴尔—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73.乔治·埃尔顿·梅奥—行为科学学派的创始人74.弗里茨·朱利斯·罗特利斯伯格—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早期人际关系理论的归纳总结者75.切斯特·巴纳德—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76.伦西斯·利克特—支持关系理论的创始人77.罗伯特·沃特曼—美国管理学家,《追寻卓越》作者之一78.弗雷德·菲德勒—权变管理创始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和管理专家79.卢瑟·古利克—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80.斯蒂芬·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的权威,世界上管理学与组织行为学领域最畅销教材的作者81.斯蒂芬·科维—《时代》周刊25位最有影响力的美国人之一,最有影响力的高效率思想大师82.汤姆·彼得斯—享誉世界的经营管理大师,商界教皇,管理领袖中的领袖,后现代企业之父83.沃伦·本尼斯—组织发展理论创始人,领导学大师们的院长84.约翰·科特—领导变革之父85.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理论之父,知识管理的拓荒者86.约翰·阿戴尔—世界上第一个领导力专业的教授,世界管理思想和实践作出最多贡献的40位人物之一87.詹姆斯·赫斯克特—哈佛商学院UPS基金企业物流教授,《公司文化与经营业绩》合著者之一88.斯塔西·亚当斯—美国管理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公平理论的创始人89.戴维·麦克利兰—激励理论的巨匠90.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91.阿尔伯特·班杜拉—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认知理论之父92.亚伯拉罕·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93.克雷顿·奥尔德弗— ERG需要理论的创始人94.阿曼德·费根堡姆—全面质量控制之父95.比尔·史密斯—六西格玛之父96.菲利浦·克劳士比—零缺陷之父、世界质量先生、伟大的管理思想家1.石川馨— QCC之父、日本式质量管理的集大成者2.田口玄一—享誉全球的质量大师,田口方法的创始人3.埃尔伍德·斯潘塞·伯法—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4.高登·唐诺森—世界最具影响力十大管理大师之一5.保罗·赫希—全球排名第一的凯洛格商学院管理学大师6.沃特·阿曼德·休哈特—统计质量控制(SQC) 之父7.斯坦利·西肖尔—现代管理学的大师之一,组织有效性评价标准的提出者8.弗里蒙特·卡斯特—著名的管理学家,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9.克里斯托弗·A·巴特利特—国际企业领域里的泰斗10.苏曼特拉·戈沙尔—国际知名的管理学权威之一,对欧洲管理思想体系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11.曾仕强—中国式管理之父12.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演变研究方面的权威13.陈明哲—美国管理学会战略分会主席成功学家1.拿破仑·希尔—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成功大师2.安东尼·罗宾—当今世界第一名成功导师3.戴尔·卡耐基—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4.丹尼斯·威特利—全美最杰出的演讲家和激励大师之一5.罗伯特·T·清崎—著名财商教育专家,理财的―金牌教练‖、―百万富翁的教父‖6.陈安之—信心和潜能的激发大师,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营销学家1.大卫·艾克—品牌资产的鼻祖2.菲利普·科特勒—现代营销学之父3.杰罗姆·麦卡锡— 4P理论的创始人,二十世纪著名的营销学大师4.杰克·特劳特—定位之父,全球最顶尖的营销战略家5.凯文·莱恩·凯勒—公认的对营销沟通与战略品牌管理进行综合研究的国际先趋者之一6.莱斯特·伟门—直效行销之父7.斯蒂芬·布朗—著名的营销学家8.唐·E·舒尔茨—整合营销传播之父,世界最著名的营销大师之一9.西奥多·莱维特—现代营销学的奠基人之一,营销的营销者10.阿尔·里斯—定位理论的创始人,享誉世界的美国营销大师,20世纪100个最有影响力的公关人物之一广告大师1.大卫·奥格威—广告之父,奥美广告公司的创始人,品牌形象理论的提出者2.吉田秀雄—广告鬼才,本广告经营管理大家3.克劳蒂·哈普金斯—科学广告实务的启蒙者。
世界二十位著名管理学大师思想

世界二十位著名管理学大师思想在管理学的广袤领域中,有众多杰出的大师,他们的思想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企业管理和组织发展的道路。
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被尊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他强调了管理者的角色和责任,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他主张目标管理,让企业明确自身的使命和目标,以此引导组织的发展。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以竞争战略理论闻名。
他提出了“五力模型”,用于分析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
认为企业应通过差异化、成本领先和集中化等战略,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倡导创新和变革。
他强调企业要不断突破传统,追求卓越,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对管理角色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管理者扮演着多种角色,如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等。
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主张核心竞争力的塑造,认为企业要不断创新和培育独特的核心能力,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詹姆斯·钱皮(James Champy)与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共同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的理念,强调对企业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重新设计,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是营销管理领域的大师,他的营销理论涵盖了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等关键环节,为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和大卫·诺顿(David Norton)共同创立了平衡计分卡理论,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来评估企业绩效。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的“破坏性创新”理论影响深远,提醒企业要警惕来自新兴技术和商业模式的颠覆。
15位当代管理大师及其思想

当代伟大的管理大师汇总(绩效与人才管理领域)1、管理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Peter Drucker德鲁克(Peter Drucker)是公认排名第一的管理大师,生于1909年的奥地利维也纳,今年已九十几岁的德鲁克,目前仍勤于写作,至今已有33本着作。
他的新书《21世纪的管理挑战》(Management Challenge for 21st Century),就教企业如何领导变革,而不是被变革牵着鼻子走。
德鲁克在1946年出版了其重要著作《企业的概念》(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该书挑战了当时的企业结构,把“分权”视企业组织的关键。
书中对经营成功的大企业,有细腻而见解独到的分析,到今天仍然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好书。
德鲁克在管理上提出的最重要理念,就是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传统的管理观念里,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扩大利润;但在目标管理观念里,利润的需求只是目标之一,只要顺利完成各个重要目标,利润就会随之而来。
同时,目标管理也对企业的责任有更深更广的认知。
他又认为提升知识工作者生产力的关键,在于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在真正的工作上。
2、后现代企业之父──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1942年生),“后现代公司之父”,在著名咨询公司埃森哲2003年公布的关于商界大师的研究结果中,名列第二位(在迈克·波特之后,德鲁克之前)。
他的叛逆言论和创新思想令他成为“企业最好的朋友和最大的梦魇”(《商业周刊》语)。
1982年与罗勃特.华特曼(Robert H. Waterman, Jr)合着的《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一书而声名大噪,晋升为大师之列。
《福布斯》(Forbes)评选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工商书籍,《追求卓越》排名第一,它更被誉为“优秀企业的管理圣经”。
彼得斯的管理学大师地位无人代替。
全球顶尖管理大师名录

全球顶尖管理大师名录(一)管理学家1.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
2.伊戈尔·安索夫——战略管理之父。
3.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之父,20世纪对全球经济影响力最大的3位人物之一。
4.马文·鲍尔——现代管理咨询之父,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创建人,现代欧美企业经营哲学的领导者,CEO的精神导师。
5.查尔斯·汉迪——艺术管理大师,工作场所变革的开拓者。
6.加里·哈默尔——世界一流的战略大师,当今商界战略管理的领路人。
7.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之父,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之一。
8.劳伦斯·彼得——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现代层级组织学的奠基人,教育哲学博士。
9.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伟大的企业史学家、战略管理领域的奠基者之一。
10.艾德佳·沙因——企业文化与组织心理学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11.罗伯特·卡普兰——平衡记分卡的创始人,美国平衡记分卡协会主席。
12.大卫·诺顿——平衡计分卡的创始人,平衡计分卡协会的创始人,主席兼CEO。
13.阿里·德赫斯——“学习型组织”概念的首创者之一,长寿公司模式创造者。
14.布鲁斯·亨德森——波士顿咨询公司创始人,波士顿矩阵、经验曲线、三四规则理论的提出者。
15.普拉哈拉德――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国际上公认的公司战略和跨国公司管理领域的专家。
16.威廉·爱德华兹·戴明――质量管理之父。
17.大前研一――日本战略之父。
18.大野耐一――著名的丰田生产方式的创始人,“日本复活之父”、“生产管理的教父”。
19.肯尼斯·布兰查德――管理寓言的鼻祖,情景领导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20.保罗·赫塞――全球著名领导力大师,情境领导模型的始人, 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CLS)创始人、主席。
21.罗伯特·布莱克――管理方格理论的创始人。
评析10位管理大师及其思想

评析10位管理大师及其思想1、德鲁克的思想为了准确地了解“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过去60余年中对世界的贡献,我愿意和读者一起分享2000年9月我在美国德鲁克档案馆发现的彼得·德鲁克关于《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一文。
这篇定论性文章的原件打印在德鲁克的私人信笺上,并有他的亲笔签名。
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早在60年前,我就认识到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和功能;——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而且是所有现代社会机构的管理器官,尽管管理一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企业;——我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我围绕着人与权力、价值观、结构和方式来研究这一学科;尤其是围绕着责任。
管理学科是把管理当作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
彼得·德鲁克1999年1月18日作为一种实践和一个思考与研究的领域,管理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其根源几乎可以追溯到200年以前。
但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其开创的年代应是1954年,彼得·德鲁克所著《管理实践》的问世,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
彼得·德鲁克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并精辟地阐述了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德鲁克对“责任”、管理人员的“责任”、员工的“责任”以及企业的“责任”谈得很多。
1973年,德鲁克将自己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思考浓缩到一本书中。
这本共达839页的浩瀚巨著以其简洁而浓缩的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据此,我们可以把管理诠释为:管理任务、承担责任、勇于实践。
令人惊奇的是,当我在这本书中搜索“责任”这一词条时,发现该书索引中有多达36处谈到“责任”,而竟无一处谈到“权力”。
“权力和职权是两回事。
管理当局并没有权力,而只有责任。
它需要而且必须有职权来完成其责任——但除此之外,决不能再多要一点。
国外管理学著名学者

国外管理学著名学者1、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2、约翰•科特(John P. Kotter)3、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4、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zberg)5、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6、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7、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8、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9、詹姆斯•柯林斯(James C.Collins)10、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一、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大师中的大师简介: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
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
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成就:作为第一个提出“管理学”概念的人,当今世界,很难找到一个比德鲁克更能引领时代的思考者:1950年代初,他指出计算机终将彻底改变商业;1961年,提醒美国应关注日本工业的崛起;20年后,又是他首先警告这个东亚国家可能陷入经济滞胀;1990年代,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了阐释。
德鲁克先生已出版超过30本书籍,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传播及130多个国家,甚至在前苏联、波兰、南斯拉夫、捷克等国也极为畅销。
其中最受推崇的是他的原则概念及发明,包括:“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是管理哲学、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和满足顾客、企业的基本功能是行销与创新、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策略中的角色、成效比效率更重要、分权化、民营化、知识工作者的兴起、以知识和资讯为基础的社会。
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思想演进——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作管理思想的一个简单脉络★真正的管理涉及四个方面:哲学(智慧)、知识(科学)、艺术(技巧)和经验(实务)。
其中的知识又分为三类:与环境无关的普适知识、与环境有关的知识、特定环境下的知识。
——德鲁克★当前的企业管理,基本上是“21世纪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流程、20世纪中期的管理流程和19世纪的管理原则”的三位一体。
——加里哈默尔★4+2法则:大多数管理实践与业绩无关,企业只要在战略、文化、执行力、组织架构这4个首要管理实践上表现卓越,并做好人才、领导力、创新、兼并与合作这4个次要管理实践中的任意2个,便能成功在握,基业长青。
他们把它称为4+2管理法则,在海外很有影响。
持续遵守4+2法则的企业,有九成以上的几率会是“成功者”。
★北宋大儒张载(横渠先生)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孙子兵法》首章说:"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三大思想源头:●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经济人”假设——泰勒、法约尔、韦伯●欧文的人本主义思想——梅奥、巴纳德●巴贝奇的管理技术分析——泰勒四种视角的管理学:●经济视角的管理学:人和资源的关系,围绕资源优化配置的工作和研究,始终是管理学主线。
经济学、数学●社会视角的管理学:“人”的管理,人与人的关系,组织与组织的关系。
契约、游戏规则。
社会学、心理学●文化视角的管理学:在文化价值标准和社会历史环境因素背景下的研究,重点在其作为要素的研究和对管理的影响。
历史学、文化学●政治视角的管理学:人、组织和国家的关系。
政府经济调控方式、制度安排等因素背景下的研究,重点在其作为要素的研究和对管理的影响。
《中国制度环境》?政治学、法学五个管理思想阶段●科学管理思想(三位先驱):工业革命下的产物●行为管理思想(人际关系学、行为科学):一战后,帝国主义阶段产物。
●丛林管理思想——“现代管理理论”:二战后。
决策理论、系统理论、管理科学等。
●当代管理思想:70年代后战略管理、文化管理、组织理论、企业再造、知识管理等●21世纪管理:创新与变革?文化与价值?管理哲学?27位代表人物:古典理论阶段3位;行为科学及丛林管理阶段12位;当代管理学阶段12位。
管理学思想发展基本框架三位祖师爷、十大门派、七种武器。
发展中贯穿着社会学、经济学思想的进步;古典理论阶段关注效率。
现代丛林阶段对管理的各个板块、职能及影响要素进行了开拓;当代管理理论都着眼于整个内外环境,针对变化提出某一角度的战略性、变革性命题。
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人物■ 西方管理学先驱 ——古典管理理论的三驾马车 ■美国 泰勒:如何提高工人的效率? 科学管理之父法国 法约尔:如何提高企业组织的效率? 管理过程之父德国 韦伯:如何提高社会组织的效率? 组织理论之父1、弗雷德里克·W·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又译作泰罗。
泰勒管理思想的产生背景:产业革命,大工业生产,效率低下,劳资矛盾。
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股份制与经理阶层的形成,铁路公司的管理实践。
核心问题:如何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假设:起源于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
泰勒在管理实践中,开始进行作业研究和时间研究。
他最根本的贡献,是在管理实践和管理问题研究中采用了“观察、记录、调查、试验等手段的近代分析科学方法”,使管理学从“经验”的走向“科学”的。
代表作:《计件工资》(1895年);《车间管理》(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
贡献和概念:标准化原理 ,刺激性计件工资制,计划与执行分离原则,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等。
泰勒的追随者:1) 甘特:甘特图(Gantt Chart) 甘特曾与泰勒多年同事,共同进行管理研究。
2)吉尔布雷斯夫妇:动作研究(“动素”)3)福特汽车:借助泰勒制实行“生产流水线”,价格降十倍,汽车改变世界。
●一个在死后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人;一个影响了流水线生产方式产生的人;一个被列宁推崇备至的人;一个影响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人;一个被现代管理学者不断批判的人。
●管理元年——1886年:1886年,在美国机械师工业协会年会上,管理问题成为讨论的主题,一家公司的总经理亨利·唐纳发表论文《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倡议发起运动把管理从工程学独立出来发展成为一门学科。
从此,开始了“管理运动”。
2、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 法国1841-1925)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最杰出代表,管理学先驱之一,“一般管理理论”创始人。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因而又被称为“管理过程之父”。
法约尔是工程师出身,在一个煤矿公司当了30多年的总经理,创办过一个管理研究中心。
法约尔管理思想的背景:法国当时的工业化形势;个人独特的管理经历;尤尔、迪潘等人的管理教育实践。
因此与泰勒从工人和车间的自下而上的研究角度不同,法约尔的研究则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自上而下出发的,以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核心问题:泰勒解决了工人和车间的效率问题,整个企业组织的效率如何提高?法约尔关注的焦点恰恰是:什么类型的专业化和等级制度才能使组织效率最大化。
为什么是“一般管理理论”?他认为,管理理论是“指有关管理的、得到普遍承认的理论,是经过普遍经验检验并得到论证的一套有关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等内容的完整体系”;有关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公私企业,也适用于军政机关和社会团体。
这正是其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石。
由此,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知识可以通过教育实现。
法约尔的著述很多,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
其他还有《国家在管理上的无能——邮政与电讯》、《公共精神的觉醒》等。
法约尔理论的三个贡献:1)分离经营与管理。
企业“经营”与“管理”是不同的概念,管理包括在经营之中:企业六大活动:技术商业财务会计安全管理。
2)确立了管理的定义和特点。
提出管理的五大职能(管理的定义):计划、组织、指挥(命令)、协调、控制。
●法约尔十分重视计划职能,尤其强调制定长期计划,这是他对管理思想做出的一个杰出贡献。
●法约尔认为组织职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能;提出了直线一职能制的组织模式.设计了一种为解决“尊重等级”和“行动迅速”矛盾的组织形式,即“FP法约尔跳板”。
●指挥职能是基于了解一般管理原则基础上的管理者职能。
提出领导八要点。
●协调职能,协调就是使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要和谐地配合,就是使各个部门步调一致。
法约尔提出周例会制度。
●控制职能就是证实与计划是否相符以便改进或纠正,法约尔提出,应有专业人员从事控制职能。
3)确立了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规则。
提出法约尔管理14原则:分工原则,权力与责任原则,统一指挥原则,统一领导原则,公平原则等。
法约尔说:“没有原则,人们就处于黑暗和混乱之中;没有经验与尺度,即使有最好的原则,人们仍将处于困惑不安之中。
”法约尔的影响:首先,法约尔是从企业管理出发,抽象出管理的职能和一般性原则,对现代管理学研究提出了总框架。
直到现在,管理学教材内容安排在很大程度上都基本遵循他的理论构架。
其次,法约尔把管理同其他容易混淆的术语区分开来,更加体现了管理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这对管理者正确理解自己的特殊职业含义很重要。
第三,法约尔提出的十四条原则至今仍然是规范现代管理活动的重要准则。
宁高宁《重读法约尔》,呼吁重视“常识”,不要被花哨的管理理论迷乱双眼。
第四,法约尔澄清了高层管理中的混乱思想,给高层管理者提出了应注意的方面。
提出了管理人员个人素质的问题。
他认为,技术能力、商业能力、财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等都以几方面的素质与知识为基础。
●20世纪初的30年,泰罗制盛行法国,法约尔并不被重视,他的理论在企业经营的实际活动中影响有限。
一直到法约尔去世前不久,“泰罗主义”组织才与法约尔的管理学研究中心合并为“法国组织全国委员会”,使得两大管理学组织联合起来,法约尔的管理思想才逐渐被法国所认识。
●在1949年法约尔的著作没有翻译为英文之前,在英语世界默默无闻。
以厄威克和古立克等人为代表的第二代对这一学派的探索(古立克的POSDCORB七职能说),主要还是一种学界的思考。
●到1950年代以后,这一学派的影响迅速扩大,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开始以法约尔理论来指导并衡量自己的管理工作,由此使这一学派成为在管理领域影响最大的学派。
孔茨以倡导和弘扬这一学派作为自己的使命。
所以,人们一般把孔茨看作这一学派的第三代代表。
●加里哈默尔说,当前的企业管理,基本上是“21世纪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流程、20世纪中期的管理流程和19世纪的管理原则”的三位一体”,看来关于管理原则,实在是法约尔的伟大贡献,万变不离其宗。
3、马克斯·韦伯(德国Max Weber,1864年-1920年)“组织理论之父”。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宗教学家。
韦伯的组织理论研究,在管理学的影响,超越了企业管理范畴,因适用于各个领域的组织,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时代的德国:工业化带来的巨变与旧有的组织制度的矛盾;大量的家族式企业;官僚制开始盛行欧洲;小规模世袭管理向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
当时面临的核心问题:整个社会组织的效率如何提高?“理想的组织”是什么样的?韦伯的答案是:法定权力为基础,规章制度为保证的官僚组织(Bureaucracy)。
韦伯以“科层制”理论研究为起点,提出了理想的官僚集权理论(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韦伯认为尽管这种理想的官僚组织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是它代表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显示世界的重构方案。
他以这种模式作为推理的基础,用来推论在一个大型组织中应当有那些工作和应当如何从事这些工作。
他的理论成为设计现在很多大型组织的原型。
韦伯在管理学上有重大影响的主要著作有《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论官僚制度》。
主要思想:3)理想组织的观念基础:协议是理性取向的;法是抽象的规则的总体;上级的权力是制度赋予的,在制度范围内发号施令;组织成员仅仅服从于法;在制度范围内服从于上级。
●官僚、官僚制、官僚政治、官僚主义●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先驱之后的开创者——行为科学理论与现代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发端于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在战后管理学发展过程中,行为科学并没有停止脚步,独立发展成为组织行为学,尤其在领导理论和激励理论方面,从行为科学角度研究管理问题,不断发展。
关于丛林时代:战后30年的现代管理理论卢桑斯认为,过去的管理理论可分为四种:行为学说、过程学说、计量学说和系统学说。
1973年《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明茨伯格在《管理者的本质》(1973)一书中,提出有8个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