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基础理论知识

合集下载

精神科理论培训课件

精神科理论培训课件
内容贫乏。 (3)、思维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感。 (5)、原发性妄想。 (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紧张综合征,行为怪异或愚昧行为。 (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六、 鉴别诊断:
1、 躯体疾病所致的焦虑症状。 2、 精神疾病伴发的焦虑症状。 3、 恐惧症。 4、 神经衰弱。
七 、 治疗:
1、 心理治疗。 2、 药物治疗: (1)、抗焦虑药物治疗 。 (2)、改善脑循环对症支持治疗。 3 、暗示治疗。
精神分裂症
一、概述:
精神分裂症想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 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的特殊的 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 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 碍。病程多迁延。约占我国住院精神病患者的 50%左右,慢性精神病院患者的60%左右。
检查、甲功检查、胸片等常规检查。 5、 精神症状量表。
七、 诊断及诊断依据
CCMD-Ⅲ诊断标准: 1、症状学标准:至少有以下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
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规定。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
六、 治疗:
1、 癫痫的药物治疗。 2、抗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 3、注意抗癫痫药物的作用,一些抗癫痫药物
能够引起精神障碍,如苯巴比妥。 4、心理治疗。 5、癫痫外科手术治疗。
焦虑症
一 、概述:
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包括 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种临床相,常伴有头昏、 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 出汗、震颤和运动不安等。焦虑并非实际威胁 所引起,其紧张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归纳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归纳

绪论第一节概述1.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精神障碍的核心部分是失去现实检验能力、有明显幻觉妄想的精神病性障碍,外围是一些神经症性疾病。

3.精神障碍的病因学: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遗传与环境因素、神经发育异常、感染;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应激与精神障碍(急性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特征与精神障碍(人格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总的情绪和行为特征)4.精神健康:成功履行精神功能的一种状态,能产生建设性活动、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

5.ICD-10主要分类类别为:F00-F09 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F10-F19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F20-F29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及妄想性障碍;F30-F39 心境(情感性)障碍;F40-F49 神经症性、应激性及躯体形式障碍;F50-F59 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F60-F69 成人的人格和行为障碍;F70-F79 精神发育迟滞;F80-F89 心理发育障碍;F90-F98 通常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及精神障碍;F99 待分类的精神障碍。

MD中国精神障碍分类:0 器质性精神障碍;1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 精神分裂症(分裂样)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3 情感性精神障碍;4 癔症、严重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神经症;5 心理因素相关心理障碍;6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和性心理障碍;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8 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9 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第一节概述1.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

精神病学基础知识讲课

精神病学基础知识讲课

shi精神病学基础知识讲座第一章基本临床技巧前言现代精神科的诊断与其他临床学科相比,客观检查手段相对缺乏。

除了少数精神疾病之外,大多数精神疾病的诊断还是需要依靠详尽的病史,深入的精神检查和全面的诊断分析,而这些环节的掌握必须经过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才能做到熟能生巧。

因为这样在精神疾病的诊断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病史的采集,这是每一个精神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第一节病史采集一、病史采集的态度要获得详细全面的病史资料,提供病史的人对医生的信任非常重要。

因此医生在采集病史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对供史者的尊重以平等身份、平易近人态度与供史者交谈。

2、对供史者的同情态度和蔼、耐心解释。

3、解除供史者的顾虑保护隐私、尊重人格、维护权益。

第二节病史采集内容和其他科一样全面病史应包括现病史、过去史、个人史、及家族史,需要了解的内容:1、关于发病诱因在供史者提到发病诱因时应该了解一下几点:(1)精神刺激之说的来源;(2)精神刺激发生的时间;(3)精神刺激发生的强度。

2、发病经过及表现是发病的重点部分,家属通常反映的是患者的行为举止、睡眠、情感及性格方面的表现,要具体了解以下几方面的情况:(1)发病的确切时间:可能涉及司法鉴定、劳动争议仲裁案件,这些案件的时间界限要求非常严格,所以医生对发病时间的确定非常关键,所以要求在追溯起病日期时要注意做到越真实、越具体越好。

(2)精神异常的具体表现和特点:精神异常是一个笼统的名称,记载时描述笼统也是精神科医生的通病。

要详细了解所提到症状出现的时间、诱因、持续还是间歇,各类精神障碍的不同特点。

(3) 诊疗过程及效果:了解过去诊治情况和治疗效果,用药后反应,供医生下一步诊治参考。

(4)病情演变:要注意间歇期或缓解其的具体表现。

3、病前人格特征意义在于以下方面;(1) 了解病前人格与发病的关系;(2) 阐明起病的界线;(3) 可以比较病后的恢复程度。

4、收集有关书面材料让医生掌握更多的书面材料能起到补充病史,而却是反映精神状态的重要内容。

精神科基础知识PPT课件

精神科基础知识PPT课件

SS
UU
OO
LL
EE
S U O L E AcSh U O L E S U O L E
S U O L E S U O L E S U O L E
SS
UO一:UO 精神活动的生物学基础
LL
EE
S U O
脑S内乙酰胆碱能神经元过度活动,可能导致抑 郁U.
O
LL
EE
SS
UU
OO
LL
EE
SS UU OO LL EE GASBA S UU OO LL EE SS UU OO LL EE
SS UU OO LL EE 5-HST S UU OO LL EE SS UU OO LL EE
SS
UO一:UO 精神活动的生物学基础
LL
E 中枢E 5-羟色胺有提高痛阈作用,具 S 有镇S 痛作用
UU OO
L 5-HLT有助于维持精神、情绪的稳定同时与性 E 激素E 水平、性行为有关。5-HT 功能活动降低 S 与抑S 郁症有关,反之增高与躁狂症有关。
人脑控制精神活动 精神状态异常
脑结构功能损伤
S U O L E S U O L E S U O L E
S U O L E S U O L E S U O L E
SS
UO一:UO 精神活动的生物学基础
LL
神经递质目前估计有
EE
SS
UU
O L
神O 经元的电信号
L
神 经 递
EE

化学信号
200种,大致分为两 类:一类为小分子: 如单胺类;另一类为 大分子,如内源性阿 片肽、P物质等。
受体
SS
UU OO
生物学效应
LL

精神病学知识点总结

精神病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1、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是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包括:重性精神病和轻性精神障碍。

3、精神障碍的病因:⑴生物学因素:遗传与环境因素、神经发育异常、感染⑵心理社会因素:应激、人格特征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1、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2、精神症状的判定①纵向比较: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如性格改变。

②横向比较:与大多精神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如偶尔的入睡前幻觉。

③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3、精神症状的特点:⑴症状的出现不受意识控制(故意就不是精神症状)。

⑵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⑶症状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⑷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4、常见的精神症状包括: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定向力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动作和行为障碍、意识障碍和自知力障碍。

⑴感知觉障碍1)感觉障碍①感觉过敏:对一般强度的刺激(光、声、触)感受性增高,如更年期综合征。

②感觉减退:感觉阈值增高,对强烈刺激感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觉(感觉缺失),如木僵、失聪。

③内感性不适:体内产生各种不适和(或)难以忍受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等。

性质难以描述,没有明确定位,可继发疑病观念。

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和躯体化障碍。

2)知觉障碍①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如谵妄状态。

②幻觉: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A、按其所涉及的感官可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幻觉。

内脏幻觉:对体内某部位、器官一种异样知觉体验,如肠扭转、心脏穿孔、虫在爬。

(完整版)精神科基础理论知识

(完整版)精神科基础理论知识

精神科基础理论知识1精神障碍的概念是什么?答:精神障碍是指个体在生物、心里、社会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大脑的功能活动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抑制与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的异常,有些可伴有生理功能障碍。

2精神病学的概念是什么?答: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以研究各种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病相、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3精神障碍护理学的概念是什么?答:精神障碍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从生物丶心理丶社会三个层面研究和帮助及障碍患者恢复健康,研究和帮助健康人群保持心理健康,以期达到恢复和促进护理对象适应社会丶承担社会角色的护理学科。

4精神障碍的病因有哪些?答:精神障碍的病因包括:(1)生物因素,如遗传丶感染丶化学物质影响丶(器质性)脑和内脏器官疾病丶年龄丶性别等;(2)心理因素,如心理素质丶心理应激等;(3)社会文化因素,如社会文化丶社会变迁丶社会压力丶社会支持等。

5目前与精神障碍有关的神经递质有哪些?答:目前与精神障碍有关的神经递质有:(1)多巴胺(DA);(2)去甲肾上腺素(NE);(3)5-羟色胺(5-HT):(4)乙酰胆碱(ACH);(5)氨基酸类神经递质Y氨基丁酸(GABA);(6)谷氨酸。

6何为精神症状?答:精神障碍是以精神活动(指感知觉丶记忆点思维丶情感丶意志活动)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类(疾病)障碍。

按照心理活动的不同及心理过程的异常(特征)表现特点,应用医学概念将他们概括为感知障碍丶记忆障碍丶思维障碍丶情感障碍和一直障碍等类别。

这些不同特点的各种障碍有分别有它特殊的丶具体临床表现,及称为某种精神症状。

7认知过程包括哪方面的内容?答:认知过程包括:感觉丶知觉丶思维丶注意丶记忆丶智能丶自知力和定向力等方面的内容。

8临床常见的感觉、知觉障碍有哪些?答:(1)临床常见的感觉障碍有: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感觉倒错(比如医生用棉棍轻触患者的皮肤时,患者产生麻木感和疼痛感)和内感性不适。

精神病学基础知识

精神病学基础知识

精神病学基础知识精神病学是研究精神障碍的学科,旨在理解和识别精神疾病的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精神病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精神障碍的分类、症状和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

一、精神障碍的分类精神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思维、情感、行为和社会功能的临床症状。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的定义,精神障碍可分为以下几类:1. 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2. 心境障碍:如抑郁障碍、躁狂障碍等;3. 焦虑障碍:如恐慌障碍、强迫症等;4. 成瘾障碍:如酒精依赖症、药物滥用等;5. 儿童精神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等;6. 神经症状和功能障碍:如头痛、抽动障碍等;7. 睡眠障碍:如失眠、噩梦障碍等;8. 性功能障碍:如性欲低下、勃起障碍等;9. 人格障碍:如边缘型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等;10. 生活期间的应激反应和适应障碍:如创伤后应激障碍、调整障碍等。

二、精神病症状精神病症状是指精神障碍患者所表现出的异常心理和行为表现。

根据症状的性质和特点,精神病症状可分为以下几类:1. 异常思维:如幻觉、妄想等;2. 感知异常:如幻听、视幻觉等;3. 意志异常:如意志缺失、意志疲乏等;4. 情感异常:如焦虑、抑郁、情感麻木等;5. 行为异常:如紧张不安、攻击性行为等。

三、精神病的诊断标准精神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和临床表现,并参考国际疾病分类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的诊断标准。

通常,精神病的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1. 症状持续一定时间:根据不同精神病的特点,需要满足症状持续一定时间的要求;2. 症状严重程度:症状需严重到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3. 排除其他病因:需排除其他身体疾病、药物滥用或使用等原因导致的症状。

四、精神病的治疗方法精神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

1.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诊断结果,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

精神内科知识点总结大全

精神内科知识点总结大全

精神内科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精神内科的基本概念1. 精神疾病的定义和分类精神疾病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导致思维、情感和行为出现异常的疾病。

根据精神疾病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人格障碍、心理生理障碍等不同的类型。

2. 精神内科的任务和职责精神内科医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评估和诊断患者的精神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此外,精神内科医生也需要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疾病教育,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精神疾病带来的困难。

3. 精神内科的研究内容精神内科的研究内容涵盖了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策略等多个方面。

其中,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脑功能影像学等技术的发展对精神内科的研究和临床工作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常见的精神疾病和治疗方法1. 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其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我负罪感、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障碍等。

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抗抑郁药和心理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手段。

2.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幻觉、妄想、语言紊乱、情感淡漠等。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方法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心理社会干预和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手段。

3. 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焦虑障碍,其主要症状包括持续的不安和恐惧、肌肉紧张、心跳加快等。

治疗焦虑症的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身体疗法等多种方式。

4. 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患者经常会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治疗强迫症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家庭治疗等多种综合治疗手段。

5. 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稳定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出现异常的疾病,常见的类型包括反社会人格障碍、避症人格障碍等。

治疗人格障碍的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家庭治疗等多种方式。

6.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一种通过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帮助患者调整情绪、改变行为、改善人际关系的治疗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何谓妄想?临床常见的妄想有哪些?
答:妄想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产生的歪曲的信念丶病态的推理和判断。它虽不符合客观现实,也不符合所受的教育水平,但患者对此坚信不疑,无法被说服,也不能以亲身体验和经历加以纠正。
妄想在临床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关系妄想,特殊意义妄想,被害妄想,影响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被窃妄想,内心被揭露感,变兽妄想等。
19何谓思维破裂?
答:思维破裂是指患者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缺乏在意义上的连贯和应有的逻辑性。患者的言谈或书写中,虽然单独语句在结构和方法上正确,但主题与主题之间,升值语句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因而使人无法理其意义。
例如,问患者:“你叫什么名字?”答:“你上课,水流哔哔的响。人民都兴高采烈。我的眼睛不好,可能是传染的。有两个问题我不懂,我想参加奥运会,但手指甲不好……”患者对此四号察觉不到他的错误,或甚至给予更荒繆的解释。
特殊意义妄想是一种思维内容障碍,它是在关系妄想的基础上产生的,患者所涉及的关系妄想内容对患者具有特殊意义,妄想结构多较抽象和脱离现实。
如案例2:某女,23岁近一个月来一直觉得周围的任何东西都对她有特殊的暗示,如她走进办公室,就有人哼唱“你就像那冬天你的一把火”,意识是骂她勾引异性;她一上街,许多拍照中含有4的汽车开过来,就表示让她死
注:急性躁狂时,患者出现的言语不连贯主要是注意对象的不断转换丶思维联想太快所致,要和思维破裂相区别。
27记忆障碍的内容有哪些?
答:记忆障碍可以在识记丶保存丶认知(再认)丶回忆(再现)的不同部分发生,但一般都同时受损。临床上记忆障碍大致可分为两方面:(1)记忆量方面,包括;记忆力增强丶记忆衰退和遗忘等。(2)记忆质方面,包括:错构丶虚构和潜隐记忆等。
持续言语是患者的思维在某一概念上停滞不前,患者单调得重复某一概念,或对于某些不同的问题,总是用第一次回答的话来回答。例如:问“你今天感觉怎么样”?答:“没事”。问:“你早饭吃的什么呀?”答:“没事”。问:“你的药吃了吗?”答:“没事。”
模仿言语是指患者模仿周围人的话,周围人说什么,患者就重复说什么。例如:医生问:“你叫什么名字?”患者同样说:“你叫什么名字?”医生又问:“你今年多大?”患者模仿说:“你今年多大”
5目前与精神障碍有关的神经递质有哪些?
答:目前与精神障碍有关的神经递质有:(1)多巴胺(DA);(2)去甲肾上腺素(NE);(3) 5-羟色胺(5-HT):(4)乙酰胆碱(ACH);(5)氨基酸类神经递质Y氨基丁酸(GABA);(6)谷氨酸。
6何为精神症状?
答:精神障碍是以精神活动(指感知觉丶记忆点思维丶情感丶意志活动)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类(疾病)障碍。按照心理活动的不同及心理过程的异常(特征)表现特点,应用医学概念将他们概括为感知障碍丶记忆障碍丶思维障碍丶情感障碍和一直障碍等类别。这些不同特点的各种障碍有分别有它特殊的丶具体临床表现,及称为某种精神症状。
案例1神经衰弱患者主诉近期出现感觉异常,如普通的气味感到异常浓郁而刺鼻,自己关门的声音突然比以前大了许多倍,原本能直接喝的温开水现在变得烫了许多。
9何谓内感性不适?
答:内感性不适又被称为体感异常,即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服的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且往往难以表达。例如,感到某种牵拉、挤压、撕扯、转动、游走、溢出、流动、虫爬等特殊感觉。内感性不适的特点是不能明确指出体内不适的部位(因而不同于内脏性幻觉)
18象征性思维与特殊意义妄想的区别是什么?
答:象征性思维是一种思维逻辑障碍,患者以一些很普通的概念丶词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丶除患者外旁人无法理解的意义。它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的联想障碍。
如案例1:一位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睡觉时拆掉病房暖气片的木架,抱着暖气片睡觉,并且以红毛线将自己与暖气片系起来。病情好转后,患者的解释是:红色代表共产党,暖气是指工人阶级。拆掉木架子是指知识分子不应该摆架子。抱暖气片睡觉指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团结起来。
3精神障碍护理学的概念是什么?
答:精神障碍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从生物丶心理丶社会三个层面研究和帮助及障碍患者恢复健康,研究和帮助健康人群保持心理健康,以期达到恢复和促进护理对象适应社会丶承担社会角色的护理学科。
4精神障碍的病因有哪些?
答:精神障碍的病因包括:(1)生物因素,如遗传丶感染丶化学物质影响丶(器质性)脑和内脏器官疾病丶年龄丶性别等;(2)心理因素,如心理素质丶心理应激等;(3)社会文化因素,如社会文化丶社会变迁丶社会压力丶社会支持等。
13何谓感知综合障碍?ຫໍສະໝຸດ 床上有几种类型?答:感知综合障碍是指个体在感知某一现实事物时,对事物(包括个体本身)的本质属性(整体)能够正确认知,但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形象丶大小丶颜色丶位置丶距离等产生了歪曲的知觉。临床上常见的感知综合障碍有四种类型:
(1)视物变形症:患者感知到某个外界视物的形象丶大小丶颜色以及体积等出现了改变。如视物显大症(把小猫看成成年老虎一般大和)视物显小症(看到父亲的身材如7.8岁儿童一般高)
22思维迟缓与思维贫乏的区别是什么?
答:思维迟缓与思维贫乏在外表上症状相似,但本质不相同。思维迟缓是一种抑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以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为主要特点。因此患者言语简短,语量减少,速度缓慢,语音低沉,此症状是抑郁状态的典型表现之一。患者有强烈的“脑子变迟钝了”的感觉,并为此而苦恼丶捉急。而思维贫乏的主要特点是思维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对一般询问往往无明确应答性反应,平时也不主动说话。如患者自述“脑子空虚,既没什么可想的,也没什么可说的。”患者对此漠然处之。
11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的区别是什么?
答:真性幻觉:患者所感知的幻觉形象与真实的事物完全相同。幻觉不仅位于外在空间,而且又是直接通过本人的感官获得的。因而患者常常坚信不疑,并对幻觉做出相应的情感与行为反应。 假性幻觉:患者所感受的幻觉形象,一般来说轮廓都不够清晰丶不够鲜明和生动,他并不具有真性幻觉那种客观现实性,幻觉形象又往往是不完整。这些幻觉形象只存在于患者的主管空间内(比例患者说他听到脑子里有人和他对话),不是通过患者的感官获得,多见于意识清晰的患者,较真性幻觉少见。
注:思维破裂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分裂症所具有的的特征性思维子安该,对诊断很有意义。
20何谓思维不连贯?
答:思维不连贯是患者在严重的意识障碍情况下产生的。患者的言语较破裂性思维更为杂乱,语句片段,毫无主题可言。如一名刚做完无抽电痉挛治疗的患者口中自语:“你,各地方,炸弹,什么,光,yes……”。可见于感染中毒丶颅内创世所致意识障碍丶癫痫性精神障碍。
21刻板言语、重复言语、持续言语以及模仿言语四者之间有何区别?
答:刻板言语是指患者机械而刻板得重复某一无意义的词或句子。例如:患者老重复“给我做手术吧!给我做手术吧!给我做手术吧……”。
重复言语是指患者常重复他所说的一句话的最末的几个字或词。例如:一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在对话中说道:“这是一个什么问题,问题,问题。”
25注意障碍的内容有哪些?
答:注意程度方面的障碍:注意增强,注意减退。
注意稳定性方面的障碍:注意狭窄,注意缓慢。
26何谓注意转移?
答:注意抓请您亦主要是指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增强,但注意不持久,注意的对象不断转换。例如,躁狂状态的患者其注意力易受周围环境中别的新现象所吸引而转移(随境转移),以至于不断地改变话题和活动内容,而且这种注意力又不能持久,外界的偶然变动又会将患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另一方面去。
24思维云集与强迫观念有何区别?
答: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是指思潮不受患者意愿的支配,强制性得大量涌现脑内。思维内容往往杂乱多变,且出乎患者意料之外,有事甚至是患者所厌恶的。这种大亮涌现的思维内容往往突然出现,又迅速消失。强制性思维与思维中断交替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丶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是指某一个观念或概念多次重复得出现于患者的脑海中,且伴有主观的被迫感觉和痛苦感。患者完全明白这一观念/想法是不必要的或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但他却违反患者的意愿而纠缠不休。见于强迫症。
幻觉根据其性质可分为: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补充知识:特殊类型的幻觉1思维鸣响:又称思维化声,当患者想到什么就听到说话声讲出他所想的内容,也就是说幻听的内容就是患者当时所想的事。例如患者想喝水即出现“喝水!”“喝水”的声音2功能性幻听:幻听和现实刺激同时出现,共同存在而又共同消失,但两者并不融合到一起。例如:患者打开水龙头时,在听到流水声中夹杂着声音::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水流声小时,声音也随之消失。
精神科基础理论知识
1精神障碍的概念是什么?
答:精神障碍是指个体在生物、心里、社会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大脑的功能活动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抑制与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的异常,有些可伴有生理功能障碍。
2精神病学的概念是什么?
答: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以研究各种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病相、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12何谓错觉?
答:错觉是一种歪曲的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歪曲地感知为与实际事物完全不相符的事物(即歪曲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如杯弓蛇影丶草木皆兵丶风声鹤唳等。正常人也可出现,但通过验证,很快地被纠正和消除。根据感官的不同,可分为:错听、错视、错嗅、错味、错触和内感受性错觉。临床上以错听和错视为多见。
14错觉丶幻觉以及感知综合障碍三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答:错觉是对物体整体属性的歪曲知觉,幻觉是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下而出现的知觉体验,而感知综合障碍则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能正确把握,但对事物的部分属性(如大小丶形状丶颜色丶距离丶质地等)有歪曲的认知。
15思维障碍如何分类?
答:思维障碍可分为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两类。祥见如下:
7认知过程包括哪方面的内容?
答:认知过程包括:感觉丶知觉丶思维丶注意丶记忆丶智能丶自知力和定向力等方面的内容。
8临床常见的感觉、知觉障碍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