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塑料制品1,2课时

合集下载

中班科学课件塑料制品教案

中班科学课件塑料制品教案

中班科学课件塑料制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三单元《生活中的科学》,具体章节为第四节《塑料制品在我们身边》。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塑料制品,了解塑料制品的特点与用途;探讨塑料制品对生活的影响;引导幼儿关注环保,初步了解塑料垃圾分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塑料制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不同种类的塑料制品。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使其能够描述塑料制品的特点和用途。

3. 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使其初步了解塑料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塑料制品的特点及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塑料制品(如塑料瓶、塑料碗、塑料玩具等)、垃圾分类图示、PPT课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塑料制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生活中见过的塑料制品。

2. 讲解塑料制品的特点与用途(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塑料制品的定义、特点、用途。

结合教具,让幼儿触摸、观察塑料制品,加深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塑料制品,引导幼儿分析其特点、用途。

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讲解,培养表达能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塑料制品。

幼儿互相展示、分享,教师给予点评。

5. 环保教育(5分钟)教师讲解塑料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展示垃圾分类图示。

组织幼儿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巩固知识。

提问幼儿:“你们还知道哪些环保措施?”,引导幼儿思考。

六、板书设计1. 塑料制品在我们身边2. 内容:塑料制品的定义、特点、用途塑料垃圾分类图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塑料制品,并简单描述其特点和用途。

2. 答案示例:我喜欢塑料玩具汽车,它轻便、耐摔,可以陪伴我玩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塑料制品的认识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中班科学课件塑料制品教案

中班科学课件塑料制品教案

中班科学课件塑料制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塑料制品的定义、特点和用途。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塑料制品的定义:塑料制品是用塑料制成的各种生活用品。

2. 塑料制品的特点:轻便、耐用、色彩丰富。

3. 塑料制品的用途:日常生活用品、玩具、包装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塑料制品的定义、特点和用途。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分辨日常生活中不同种类的塑料制品,并了解其用途。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各种塑料制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操作法:让幼儿亲手操作塑料制品,了解其特点和用途。

3.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塑料制品(如塑料杯、塑料碗、塑料玩具等)。

2. 学具:幼儿操作手册、画笔、彩纸等。

3. 环境:干净、宽敞的活动场地。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幼儿介绍塑料制品的定义,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塑料制品。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认识的塑料制品,并介绍其用途。

二、教学基本内容(10分钟)1. 教师展示各种塑料制品,让幼儿观察其特点(轻便、耐用、色彩丰富)。

2. 教师讲解塑料制品的用途,让幼儿了解其重要性。

3. 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塑料制品,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操作活动(5分钟)1. 教师发放操作手册和材料,指导幼儿制作塑料制品手工艺品。

2. 幼儿动手操作,制作自己喜欢的塑料制品手工艺品。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游戏环节(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塑料制品分类”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 幼儿参与游戏,提高观察和操作能力。

3. 教师总结游戏结果,给予鼓励和表扬。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

2. 幼儿表达对塑料制品的认识,以及对环保的看法。

中班科学课件塑料制品教案

中班科学课件塑料制品教案

中班科学课件塑料制品教案第一章:认识塑料制品1. 教学目标了解塑料制品的定义和特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培养幼儿对塑料制品的观察和表达能力2. 教学内容介绍塑料制品的概念和特点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如塑料瓶、塑料袋、塑料玩具等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塑料制品的外观和用途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邀请幼儿观察周围环境,找出塑料制品展示不同种类的塑料制品,让幼儿触摸和观察引导幼儿描述塑料制品的特点和用途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塑料制品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评估幼儿对塑料制品特点的理解程度第二章:塑料制品的用途1. 教学目标了解塑料制品的多种用途培养幼儿对塑料制品功能的理解激发幼儿对塑料制品的探究兴趣2. 教学内容介绍塑料制品的多种用途,如饮料瓶、食品包装、玩具等探讨塑料制品对生活的便利性和可能的环境影响引导幼儿思考塑料制品的合理使用和回收问题3.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种类的塑料制品,让幼儿猜测其用途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体验塑料制品的便利性引导幼儿讨论塑料制品的使用和回收问题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塑料制品用途的理解程度评估幼儿对塑料制品环保意识的培养情况第三章:制作塑料制品1. 教学目标了解塑料制品的制作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增强幼儿对塑料制品制作过程的探究兴趣2. 教学内容介绍塑料制品的制作过程,如塑料瓶的制作提供简单的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动手制作小塑料制品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制作过程中的变化3. 教学活动展示塑料制品的制作过程,让幼儿观察和理解提供制作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动手制作小塑料制品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和乐趣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和创作能力评估幼儿对塑料制品制作过程的兴趣和参与程度第四章:塑料制品的环保问题1. 教学目标了解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引导幼儿思考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的办法2. 教学内容介绍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如塑料垃圾的污染问题探讨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的措施,如使用环保袋、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等引导幼儿思考和提出自己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的办法3. 教学活动展示塑料垃圾对环境的影响,让幼儿关注和思考引导幼儿讨论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的措施和方法鼓励幼儿提出自己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的办法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塑料制品环保问题的理解程度评估幼儿对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的意识和行动1. 教学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2. 教学内容回顾塑料制品的认识、用途、制作过程和环保问题激发幼儿对进一步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3. 教学活动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引导幼儿提出进一步学习的要求4. 教学评价评估幼儿对塑料制品的认识和环保意识的培养情况中班科学课件塑料制品教案第六章:探索塑料的性质1. 教学目标了解塑料的性质,如可塑性、耐腐蚀性等培养幼儿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索塑料性质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2. 教学内容介绍塑料的性质和特点,如可塑性、耐腐蚀性、透明度等进行简单的实验,如塑料的溶解、燃烧等,观察塑料的性质引导幼儿描述实验结果,探讨塑料的性质和应用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邀请幼儿观察和触摸不同种类的塑料制品进行简单的实验,如将塑料放入热水中的溶解实验,或用火烧塑料的燃烧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实验结果,探讨塑料的性质和应用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实验过程的参与程度和观察能力评估幼儿对塑料性质的理解程度第七章:塑料的回收与再利用1. 教学目标了解塑料的回收和再利用过程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资源利用观念引导幼儿思考和提出塑料回收的方法和意义2. 教学内容介绍塑料的回收和再利用过程,如塑料瓶的回收和制作成新的产品探讨塑料回收的意义和环保效果,如减少塑料垃圾的污染引导幼儿思考和提出自己参与塑料回收的方法和意义3. 教学活动展示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过程,让幼儿了解和关注引导幼儿讨论塑料回收的意义和环保效果鼓励幼儿提出自己参与塑料回收的方法和意义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理解程度评估幼儿对环保意识和资源利用观念的培养情况第八章:创意塑料制品1. 教学目标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引导幼儿发现塑料制品的美学价值2. 教学内容介绍创意塑料制品的例子,如塑料艺术作品、塑料手工艺品等提供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动手创作自己的创意塑料制品引导幼儿观察和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成果3. 教学活动展示创意塑料制品的例子,让幼儿欣赏和启发创意提供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动手创作自己的创意塑料制品引导幼儿观察和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成果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的创作过程和成果评估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情况第九章:塑料制品的安全使用1. 教学目标了解塑料制品的安全使用原则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引导幼儿思考和提出塑料制品安全使用的办法2. 教学内容介绍塑料制品的安全使用原则,如避免高温、避免尖锐物品等探讨塑料制品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塑料吸管的使用等引导幼儿思考和提出自己塑料制品安全使用的办法3. 教学活动展示塑料制品的安全使用原则,让幼儿了解和关注引导幼儿讨论塑料制品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鼓励幼儿提出自己塑料制品安全使用的办法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塑料制品安全使用的理解程度评估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培养情况1. 教学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2. 教学内容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激发幼儿对进一步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3. 教学活动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引导幼儿提出进一步学习的要求4. 教学评价评估幼儿对塑料制品的认识和安全意识的培养情况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认识塑料制品补充说明:通过实际物品展示和触摸,让幼儿了解塑料制品的外观和质地,引导他们观察并描述塑料制品的特点和用途。

中班科学课件塑料制品教案

中班科学课件塑料制品教案

中班科学优质课件塑料制品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塑料制品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塑料制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掌握塑料制品的特点及分类,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塑料制品的定义,知道塑料制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塑料制品的分类方法,并能正确区分各种塑料制品。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如何正确使用塑料制品,减少白色污染。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塑料制品的分类方法及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塑料制品的特点、分类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塑料制品、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铅笔、塑料袋、塑料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塑料制品实物,让学生观察、触摸,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点?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PPT课件,讲解塑料制品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应用。

让学生了解塑料制品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几种常见的塑料制品,讲解它们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区分各种塑料制品。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对自己带来的塑料制品进行分类,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环保意识培养(5分钟)讲解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塑料制品,减少白色污染。

六、板书设计1. 塑料制品的认识2. 内容:定义:由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填充料、增塑剂、稳定剂等制成的制品。

特点:轻便、耐用、成本低、易加工。

分类:按用途分为日用品、建筑材料、包装材料等。

应用:广泛用于生活、工业、农业等领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收集家里的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并记录下来。

2. 答案:根据学生收集的塑料制品,正确分类并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中班科学教案《塑料制品》

中班科学教案《塑料制品》

中班科学教案《塑料制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塑料制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塑料制品的定义、分类、特点和用途,以及塑料制品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塑料制品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分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塑料制品的能力,认识到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塑料制品的分类、特点和用途。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塑料制品的能力,以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塑料制品样品(如塑料袋、塑料瓶、塑料碗等)、教学PPT。

2. 学具:塑料玩具、塑料生活用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塑料制品样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塑料制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介绍塑料制品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塑料制品的概念。

(2)讲解塑料制品的分类、特点,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介绍塑料制品的用途,让学生认识到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及其用途。

(2)成果展示:每组选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讨论成果。

4. 例题讲解:(1)展示例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针对塑料制品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2)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塑料制品2. 内容:(1)定义:塑料制品是由合成树脂等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成型得到的产品。

(2)分类:塑料袋、塑料瓶、塑料碗等。

(3)特点:轻便、耐用、易塑形、成本低等。

(4)用途:生活用品、玩具、建筑材料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选择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2)填空题:填写塑料制品的分类和特点。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概述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概述
流动性好:PA、PE、PP、PS、CA 流动性中等:改性PS、ABS、AS、PMMA、POM 流动性差:PC、硬PVC、PPO、PSU
2. 收缩性
塑料在成型及冷却过程中发生的体积收缩性 质称为收缩性,塑料在熔融状态下的体积总比 其固态下的体积大。
影响塑料收缩性的因素有:塑料的组成及结 构、成型工艺方法、工艺条件、塑件几何形状 及金属镶件的数量、模具结构及浇口形状与尺 寸等。
三、塑料特性与应用 (一)热塑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
主要性能
酸性
主要应用
PE聚乙烯
耐化学腐蚀、电绝 缘、吸水性小
小载荷齿轮、容器、轴承、阀件、 涂层、化工管道
PP聚丙烯
密度最小、耐腐蚀、 吸水性小、耐热
PVC聚氯乙烯 PS聚苯乙烯
耐腐蚀、电绝缘、 耐燃
电绝缘、透光、吸 湿低、硬度高、易

ABS丙烯腈-丁 二烯-苯乙烯
(1)热收缩 (2)结构变化引起的收缩 (3)弹性恢复 (4)塑性变形
影响热固性塑料收缩率的原因还有:原材料、 模具结构、成型方法及成型工艺条件等。
2.流动性
热固性塑料的流动 性通常以拉西格流动性 来表示。
影响热固性塑料流 动性的主要因素有: (1)塑料原料 (2)模具及工艺条件的 影响
3.水分及挥发物含量 一是来自生产、运输和储存,二是来自化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2020.10.2017: 02:0517:02:05October 20,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0 日下午5 时2分2 0.10.20 20.10.2 0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0月20日星期 二下午5时2分5秒17:02:0520.10.2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第一二课时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第一二课时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第一二课时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课题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单元第四单元年级四年级科目道德与法治版本人教部编版册别上册课时划分共 2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

2、了解塑料垃圾对环境的巨大破坏。

3、减少生活中对塑料制品的使用,做到循环使用和节约使用相结合。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认识到塑料在生活中的广泛使用。

2、通过分析“塑料袋漂流记”、知识窗、各国法律对塑料袋使用的规定等案例,认识到“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巨大破坏,以及减少“白色垃圾”的迫切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环保意识,学会保护环境。

2、学会节约资源,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教学重点1、认识塑料的广泛作用。

2、了解“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巨大破坏。

3、掌握减少使用塑料袋、制造“白色污染”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减少“白色污染”的制造。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提问:什么是白色污染?请同学回答问题。

师: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

思考并举手回答问题。

引入课题。

课堂教学过程1、生活中的塑料制品(1)讨论: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塑料制品?请同学回答问题。

师:盆子、杯子、衣架、玩具、塑料花、插座等,生活几乎离不开塑料制品。

(2)提问:为什么塑料制品能得到广泛的使用?请同学回答问题。

师:塑料具有价廉、质轻、易成型/可塑性强、耐用、防水等优点,是它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2、塑料垃圾为什么成了“白色污染”提问:问什么塑料垃圾成了“白色污染”?阅读“塑料袋漂流记”、“知识窗”。

师:塑料垃圾对全球地理环境和生物的持续、长久的巨大破坏和伤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循坏和节约使用,减少塑料制品对我们环境的进一步破坏。

3、各国法律对塑料袋使用的规定师:例举孟加拉国、坦桑尼亚、意大利、肯尼亚对塑料袋限制的使用。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塑料制品》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塑料制品》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塑料制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塑料制品》。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幼儿了解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不同种类的塑料制品,理解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塑料制品的基本特点,了解塑料制品的分类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环保意识,让幼儿意识到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塑料制品的分类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塑料制品的基本特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塑料制品(如塑料袋、玩具、瓶子等)、多媒体课件、分类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塑料制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物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新课导入(10分钟)a.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塑料制品的基本特点及其分类。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出示一个塑料瓶,讲解其制作材料、用途等。

b. 引导幼儿分析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讨论如何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4. 随堂练习(5分钟)a. 幼儿分成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分类卡片,将塑料制品进行分类。

5. 动手操作(10分钟)a. 教师发放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引导幼儿创作一幅以“环保塑料制品”为主题的画作。

b. 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b. 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塑料制品2. 内容:a. 塑料制品的基本特点b. 塑料制品的分类c. 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d. 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家中的塑料制品,并进行分类和记录。

2. 答案: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将分类结果记录在纸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稳定剂 为了防止合成树脂在加工和使用过程 中受光和热的作用分解和破坏,延长使用 寿命,要在塑料中加入稳定剂。常用的有 硬脂酸盐、环氧树脂等。
5、着色剂 着色剂可使塑料具有各种鲜艳、美观 的颜色。常用有机染料和无机颜料作为着 色剂。

6、润滑剂 润滑剂的作用是防止塑料在成型时不 粘在金属模具上,同时可使塑料的表面光 滑美观。常用的润滑剂有硬脂酸及其钙镁 盐等。

[板书设计]见上 [课后小结]
2月5日(2月15日上)第1、2课时
[课题]塑料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塑料的特点和组成。 [教学重难点]塑料的特点 [课型]讲授型 [教法]讲练结合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中用的塑料制品有哪些? 二 讲授新课
第一节 塑料制品
塑料定义是指以树脂(或在加工过程中用 单体直接聚合)为主要成分,以增塑剂、填 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为辅助成 分,在加工过程中能流动成型的材料。
3、增塑剂 增塑剂可增加塑料的可塑性和柔软性, 降低脆性,使塑料易于加工成型。增塑剂 一般是能与树脂混溶,无毒、无臭,对光、 热稳定的高沸点有机化合物,最常用的是 邻苯二甲酸酯类。例如生产聚氯乙烯塑料 时,若加入较多的增塑剂便可得到软质聚 氯乙烯塑料,若不加或少加增塑剂(用量 <10%),则得硬质聚氯乙烯塑料。

塑料为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以自由 改变形体样式。塑料是利用单体原料以合 成或缩合反应聚合而成的材料,由合成树 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 料等添加剂组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合成 树脂。

塑料主要有以下特性: ①大多数塑料质轻,化学性稳定,不会 锈蚀;②耐冲击性好;③具有较好的透明 性和耐磨耗性;④绝缘性好,导热性低; ⑤一般成型性、着色性好,加工成本低; ⑥大部分塑料耐热性差,热膨胀率大,易 燃烧;⑦尺寸稳定性差,容易变形;⑧多 数塑料耐低温性差,低温下变脆;⑨容易 老化;⑩某些塑料易溶于溶剂。

7.抗氧剂 防止塑料在加热成型或在高温使用过 程中受热氧化,而使塑料变黄,发裂等 除了上述助剂外,塑料中还可加入阻 燃剂、发泡剂、抗静电剂等,以满足不同 的使用要求。

四 课堂练习 塑料的优点 五 课堂小结 本节讲了塑料的特点和组成。 六 课后作业 1塑料的优点? 2塑料的组成?
塑料的成分 我们通常所用的塑料并不是一种纯物 质,它是由许多材料配制而成的。其中高 分子聚合物(或称合成树脂)是塑料的主要成 分,此外,为了改进塑料的性能,还要在 聚合物中添加各种辅助材料,如填料、增 塑剂、润滑剂、稳定剂、着色剂等,才能 成为性能良好的塑料。
1、合成树脂 合成树脂是塑料的最主要成分,其在塑料中 的含量一般在40%~100%。由于含量大,而且 树脂的性质常常决定了塑料的性质,所以人们常 把树脂看成是塑料的同义词。例如把聚氯乙烯树 脂与聚氯乙烯塑料、酚醛树脂与酚醛塑料混为一 谈。其实树脂与塑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树胶粘剂以及合成纤维的原料。而 塑料除了极少一部分含100%的树脂外,绝大多 数的塑料,除了主要组分树脂外,还需要加入其 他物质。
2、填料 填料又叫填充剂,它可以提高塑料的 强度和耐热性能,并降低成本。例如酚醛 树脂中加入木粉后可大大降低成本,使酚 醛塑料成为最廉价的塑料之一,同时还能 显著提高机械强度。填料可分为有机填料 和无机填料两类,前者如木粉、碎布、纸 张和各种织物纤维等,后者如玻璃纤维、 硅藻土、石棉、炭黑等。

塑料的优点 1、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蚀能力强,不与酸、 碱反应。 2、塑料制造成本低。 3、耐用、防水、质轻。 4、容易被塑制成不同形状。 5、是良好的绝缘体。 6、塑料可以用于制备燃料油和燃料气,这 样可以降低原油消耗。
塑料的缺点 1、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时,分类十分困难, 而且经济上不合算。 2、塑料容易燃烧,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 例如聚苯乙烯燃烧时产生甲苯,这种物质少量会 导致失明,吸入有呕吐等症状,PVC燃烧也会产 生氯化氢有毒气体,除了燃烧,就是高温环境, 会导致塑料分解出有毒成分,例如苯环等。 3、塑料是由石油炼制的产品制成的,石油 资源是有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