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

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

1.N2、O2、F2与H2的反应能力依次增强,从键能的角度如何理解这一化 学事实。(利用课本表2-1的相应数据分析) 从表2-1的数据可知,N—H、O—H与H—F的键能依次增大,意味着形 成这些键时放出的能量依次增大。所以N2、O2、F2与H2的反应能力依次 增强。
2.键长、键能对分子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影响? 一般来说,分子中共价键的键长越小,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2)判断分子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结构相似的分子,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分子越 稳定 。 (3)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 ΔH= 反应物 总键能- 生成物 总键能
二、键长和键角
1.键长 (1)概念:构成化学键的两个原子的 核间距 ,因此原子半径决定共价键的 键长, 原子半径 越小,共价键的键长越短。 (2)应用:共价键的键长越短,往往键能越大,表明共价键越 稳定 ,反之 亦然。 2.键角 (1)概念:在多原子分子中, 两个相邻共价键 之间的夹角。 (2)应用:在多原子分子中键角是一定的,这表明共价键具有 方向 性,因 此键角影响着共价分子的 空间结构 。
(3)试根据空间结构填写下列分子的键角
分子的空间结构 正四面体形 平面形
键角 _1_0_9_°_2_8_′__
_1_2_0_°_
三锥形 V形(角形)
直线形
107° _1_0_5_°_ _1_8_0_°_
实例 CH4、CCl4 苯、乙烯、BF3等
NH3 H2O CO2、CS2、CH≡CH
(4)部分键角图解
归纳总结 (1)键长与分子空间结构的关系:键长是影响分子空间结构的因素之一。 如CH4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而CH3Cl只是四面体而不是正四面体, 原因是C—H和C—Cl的键长不相等。 (2)定性判断键长的方法 ①根据原子半径进行判断。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成键原子的半径越小, 键长越短。 ②根据共用电子对数判断。就相同的两原子形成的共价键而言,当两个 原子形成双键或者三键时,由于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增大,原子之间的 核间距减小,键长变短,故单键键长>双键键长>三键键长。

新人教高中化学必修1讲义13 第二章第一节第2讲 氧化钠及过氧化钠

新人教高中化学必修1讲义13 第二章第一节第2讲  氧化钠及过氧化钠

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2讲氧化钠及过氧化钠【讲】知识点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一)氧化钠的性质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2、化学性质:碱性氧化物,能与水、酸、酸性氧化物等发生反应(1)氧化钠与水反应:Na2O+H2O===2NaOH(2)氧化钠溶于盐酸:Na2O+2HCl===2NaCl+H2O(3)氧化钠与CO2反应:Na2O+CO2===Na2CO33、用途:制NaOH(二)过氧化钠的性质1、物理性质:淡黄色色固体2、化学性质: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但能与水、酸、酸性氧化物等发生反应,具有强氧化性(1)Na2O2与H2O的反应实验结论O2的来源22222223 23、Na2O2的特性——强氧化性:Na2O2中氧元素为—1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主要表现较强的氧化性(1)Na2O2与SO2反应:Na2O2+SO2===Na2SO4(2)Na2O2投入Na2SO3溶液中,可将SO32-氧化成SO42-(3)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将Fe2+氧化Fe3+,同时生成Fe(OH)3沉淀(4)Na2O2投入氢硫酸中,可将H2S氧化成单质硫,溶液变浑浊(5)Na2O2投入品红溶液中,因其有氧化性,所以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6)Na2O2能使酚酞试液先变红(产生了碱)后褪色(漂白性),同时产生无色的气泡4、用途: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5、Na2O与Na2O2性质比较①Na2O是碱性氧化物,Na2O2是非碱性氧化物(因其与酸反应时除生成盐和水外,还有O2生成)②Na2O2中阴离子是O2-2,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2而不是1∶1③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Na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Na2O2与水、CO2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 mol Na2O2参加反应,转移1 mol的电子【练】1.判断题(1)Na2O与Na2O2均为碱性氧化物()(2)Na2O与Na2O2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钠元素的化合价相同()(3)Na2O与Na2O2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4)Na2O2与H2O的反应中,H2O是还原剂()答案(1)×(2)√(3)√(4)×2.下面是比较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性质异同点的有关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所得固体产物相同B.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或水发生化合反应C.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都有氢氧化钠生成D.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而氧化钠只是一种碱性氧化物答案B3.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钠比过氧化钠稳定B.都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产生氧气C.所含氧元素的化合价都为-2价D.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为1∶2答案D解析氧化钠能被氧气氧化为过氧化钠,过氧化钠比氧化钠稳定;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都能反应,但无氧气产生;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化钠中阴、阳离子分别为O2-、Na+,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分别为O2-2、Na+,其个数比都为1∶2。

高中化学选修三 第二章 第一节 共价键 第二课时 键参数 等电子体

高中化学选修三 第二章 第一节 共价键 第二课时 键参数 等电子体

仪器分析
简介 荧光检测水中的双酚 A
CO分子和N2分子的某些性质
等电子原理:
原子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结构相似, 物理性质相近。具有等电子特征的微粒互称为 等电子体。
仪器分析
简介 荧光检测水中的双酚 A
等电子体
1 等电子体具有相同的化学键类型和分子构型,物理性质相似,但化学性质差别较大。 2 互为等电子体的物质可以是分子和分子,分子和离子,离子和离子。 3 等电子体的价电子数的计算方法 分子型的=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离子型的=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加减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如:NO2=5+6+6+1=18
仪器分析
简介 荧光检测水中的双酚 A
(1)结构式为 PMR谱上
的有机物,在
观察峰给出的强度之比为 ; ( 2 )某含氧 有机物,它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 46.0,碳的质量分数为52.2%,氢的质量分数为 13.0%,PMR中只有一个信号,请写出其结构简 式 。 (3)实践中可根据PMR谱上观察到氢原子给 出的峰值情况,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如分子式为 C3H6O2 的链状有机物,有 PMR 谱上峰给出的稳 定强度仅有四种,其对应的全部结构, ④ 2∶2∶1∶1,请分别推断出结构简式: ① ② ③ ④ 。
形成2 mo1HCl释放能量:2×431.8 kJ -436.0kJ+242.7kJ) = 184.9 kJ 形成2 mo1HBr释放能量:2×366kJ -(436.0kJ+193.7kJ)= 102.97kJ HCl释放能量比HBr释放能量多,因而生成的HCl更稳定,即HBr更容 易发生热分解生成相应的单质.
仪器分析 简介 荧光检测水中的双酚 A
某些共价键的键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2章 第1节 课时2 分散系及其分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2章 第1节 课时2 分散系及其分类

2.下列分散系,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雾 ②豆浆 ③AlCl3溶液 ④Al(OH)3胶体 ⑤泥水 ⑥CuSO4溶液 【答案】 ①②④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
[思考交流] 比较FeCl3溶液、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 请探究下列问题


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212021/11/212021/11/212021/11/21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2.Fe(OH)3 胶体的制备和基本性质 △
(1)反应原理: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2)实验操作 向_沸__水__中逐滴加入 5~6 滴__F_e_C_l_3 饱 __和__溶__液__,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红__褐___色, 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 Fe(OH)3 胶体。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直径
分散质粒子种类
外观特征

稳定性
质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透膜
溶液 <10-9 m 单个小分子 或离子 均一、透明
稳定 能

鉴定
无丁达尔效应
胶体 10-9~10-7 m 多分子集合 体或高分子 均一、透明
较稳定 能
不能
能产生 丁达尔效应
浊液 >10-7 m 巨大数目 的集合体 不均一、不透明 不稳定
B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思考交流] 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Ⅰ: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 步骤Ⅱ: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 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即可制得Fe(OH)3胶体。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烯 烃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烯 烃
Biblioteka 检测学习效果·体验成功快乐
题目解析 5.胡萝卜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它是人体的主要营养元 (1) 按照每有一个双键和一个环都比烷烃少 素, α 胡萝卜素的键线式结构为
两个氢原子的规则,此烃共有 40 个 C,11
C40H56 。 (1)写出 α 胡萝卜素的分子式: __________ (2)1 mol α 胡萝卜素最多能与 ______ 11 mol Br2 反应。
目标定位
知识回顾
主目录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基础自学落实·重点互动探究
探究点一
烯烃的化学性质 的分子结构 相似 ,都含有一个 ,
烯烃分子结构与 CH2==CH2
所以烯烃的化学性质与乙烯的化学性质 相似 。
1.氧化反应 (1)将烯烃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会使溶液的颜色
变浅直至消失

3n 点燃 C H + O ― →nCO2+nH2。 O (2)烯烃在空气或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CO2 和 H2O, 燃烧通式为 n 2n 2 2 ―
(2)苯丙烯(C9H10)具有 A、B 两种位置异构体,其中 A 具有顺式 C 和反式 D 两种异构体,请 I 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解析 (1)分子式为 C4H8 的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 CH2==CHCH2CH3、CH3CH==CHCH3 和三 种,其中只有 CH3CH==CHCH3 存在顺反异构。
题目解析 ①、②、③三种物质具有相同的分 子式C4H8,而结构不同,故它们互 为同分异构体。
A.同位素 C.同分异构体

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第2课时键参数__键能键长与键角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第2课时键参数__键能键长与键角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第一节第2课时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现代无机化学对硫—氮化合物的研究是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如图是已经合成的最著名的硫—氮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SNB.该物质的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C.分子中所有共价键的键长一定相等D.该物质与化合物S2N2互为同素异形体解析:由题图知该物质的分子式为S4N4,故A错误;非极性键由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极性键通常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由题图可知,该物质的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故B正确;S原子半径大于N,键长:S—S>S—N,故C错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S2N2和S4N4都是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分子中键能越高,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B.元素周期表中的ⅠA族(除H外)和ⅦA族元素的原子间不能形成共价键C.水分子可表示为H—O—H,分子中键角为180°D.H—O的键能为463 k J· mol-1,即18 g H2O分解成H2和O2时,消耗能量为2×463 kJ解析:分子中键长越短,键能越高,则分子越稳定,键长越长,键能越低,则分子越不稳定,A错误;元素周期表中的ⅠA族(除H外)和ⅦA族元素都是典型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所以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B正确;水分子的结构是V形,键角是105°,C错误;H—O的键能为463 kJ· mol-1,18 g H2O即1 mol H2O分解成2 mol H和1 mol O时消耗的能量为2×463 kJ,D错误。

3.下列有关共价键的键参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CH4、C2H4、CO2分子中的键角依次增大B.HF、HCl、HBr分子中的键长依次增长C.H2O、H2S、H2Se分子中的键能依次减小D.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分子的熔、沸点越高解析:三者的键角分别为109°28′、120°、180°,依次增大,A正确;因为F、Cl、Br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与H形成的共价键的键长依次增长,B正确;O、S、Se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与H形成的共价键的键长依次增长,键能依次减小,C正确;分子的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共价键的键能无关,D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第2课时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第2课时 含答案

第2课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学习目标定位]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熟悉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会判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一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多种形式,但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因此化学反应分为两类: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请填写下表:2.典型实验:按照下列各实验的操作步骤,完成各实验并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其实验结论填入表中。

(1)铝与盐酸反应(2)Ba(OH)2·8H2O与NH4Cl晶体反应(3)NaOH与盐酸的反应归纳总结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判断方法(1)根据反应类型判断①化合反应一般为放热反应;②需要加热的分解反应一般为吸热反应;③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

(2)记住一些特殊反应①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反应吸热;②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③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1.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制生石灰(CaO)②燃烧蜂窝煤取暖③炸药爆炸④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⑥食物腐败⑦碳与水蒸气反应制得水煤气答案②③④⑤⑥①⑦解析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部分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吸热反应。

2.下图中,能表示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能量变化的是()答案 C解析C和CO2反应生成CO是吸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应大于反应物总能量。

二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应用1.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化学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热能,提供了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和动力,如化石燃料的燃烧、炸药开山、发射火箭等;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是人们进行化工生产、研制新物质不可或缺的条件和途径,如高温冶炼金属、分解化合物等。

2.生物体中的能量转化及利用能源物质在人体中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量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作为可转移能量在人体内利用(如合成代谢)。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 第2课时 炔烃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 第2课时 炔烃

是 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新课探究
【归纳小结】
烷、烯、炔烃的结构与性质比较:
类别
烷烃
烯烃
炔烃
通式
CnH2n+2(n≥1)
代表物
CH4
CH2 CH2
CH≡CH
正四面体形分子, 含碳碳双键,平面形分子 含碳碳三键,直线形
代表物结构
键角109°28'
,键角120°
分子,键角180°
新课探究 加成反 — 应
B.2-丁烯和2-甲基-1,3-丁二烯
C.1-丙炔和2-乙基-1,3-丁二烯
D.乙烯和2-甲基-1,3-丁二烯
[答案] A [解析] 根据已知信息 并由逆向合成分析法 可知,两种原料分别是 1-丁烯和2-乙基-1,3丁二烯,答案选A。
备用习题
3.下列烷烃中,既能由烯烃 加氢得到也能由炔烃加氢 得到的是 ( ) A.2-甲基丙烷 B.2-甲基丁烷 C.2,2-二甲基丙烷 D.2,3-二甲基丁烷
新课探究
例1 下列各选项能说明分子式为C4H6的某烃是 HC≡C—CH2—CH3,而不是CH2 CH—CH CH2 的事实是 ( ) A.点燃有浓烟 B.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C.能与溴发生1∶2 的加成 D.与足量溴反应,生成物中有2个碳原子上 有溴原子
[答案] D [解析] 无论HC≡C—CH2—CH3还 是CH2 CH—CH CH2,A、B、 C均能发生,而与足量溴加成后,前 者产物为
新课探究 ②怎样鉴别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 ③发展“煤制油”工程有什么意义?
[答案] [提示] ②鉴别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的方法是分别滴加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裂 化汽油,不褪色的是直馏汽油。 ③可以减少对石油产品的依赖;可以减少直接燃煤引起的环境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示 胶体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3.有一瓶无色液体,不用试剂如何鉴别它是AlCl3溶液还是Al(OH)3胶体?
提示 用光束照射该液体,若产生丁达尔效应则是Al(OH)3胶体,否则为AlCl3溶液。
【点拨提升】 溶液、胶体、浊液三类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分散质粒子 直径大小
4.清晨,阳光射入密林中的现象如图。
请分析其中的道理,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现象在化学上称作________,这说明森林中的空气具有________的性质。 (2)产生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现象在化学上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稳性 能
不稳定 不能
不稳定

不能
不能
食盐水、 蔗糖溶液
Fe(OH)3 胶体、淀粉胶体
泥水、 石灰乳
油水混 合物
胶体和浊液通过静置鉴别;胶体和溶液可通过丁达尔效应鉴别
特别提示:(1)分散系间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散系的性质,如 是否透明、均一、稳定都由此决定。 (2)溶液、胶体、浊液是三种不同的分散系,都是混合物。 (3)按分散剂的状态可将胶体分为固溶胶(如烟水晶),液溶胶[如Fe(OH)3胶体]和气 溶胶(如雾、云)。
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建构
1.认识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种 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认识胶体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1.概念
[知 识 梳 理]
被分散 容纳分散质
如初中学过的溶液:
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2.分类 (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共分为九种分散系
解析 该现象为丁达尔效应,为胶体的性质。 答案 (1)丁达尔效应 胶体 (2)空气中含有的胶体粒子的大小介于1~100 nm,能使光产生散射 (3)鉴别胶体和溶液
探究一、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类分散系的比较 【探究讨论】 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是什么?
提示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是胶粒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2.胶体能否透过滤纸?能否透过半透膜?
<1 nm
1~100 nm
>100 nm
>100 nm
分散质 粒子结构
较多分子的集 大量分子聚集 大量分子聚集 分子、离子
合体或大分子 成的固体颗粒 成的液体液滴
特点
均一透明
多数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 不均一、不透
较稳定
明,久置沉淀 明,否透过
半透膜
实例
鉴别方法
稳定 能
3.应用 (1)利用其介稳性:制涂料、颜料、墨水等。 (2)制备纳米材料。
【自主思考】 2.(1)丁达尔效应是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吗?
(2)已知鸡蛋清是一种胶体,如何通过简便方法鉴别NaCl溶液和鸡蛋清胶体呢? 提示 (1)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 (2)可通过产生丁达尔效应进行鉴别。当用光束通过NaCl溶液和鸡蛋清胶体时,从侧 面能够观察到一条光亮“通路”的是鸡蛋清胶体。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电泳现象可证明同种胶体粒子带有相同的电荷。 (2)胶体产生丁达尔现象是由胶粒的直径大小决定的。 (3)胶体粒子因吸附带电荷离子而带电,胶体微粒之间相互排斥,使得胶体比较稳定。 (4)向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饱和FeCl3溶液边振荡制备Fe(OH)3胶体。 (5)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6)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解析 (4)得到的是Fe(OH)3沉淀,不是Fe(OH)3胶体;(6)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可以透过滤纸。 答案 (4)(6)
[效 果 自 测]
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其他分散系没有 C.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1 nm D.胶体的分散质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与分散剂分离 解析 Fe(OH)3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悬浮在水中的杂 质,可净水,A项正确;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B 项错误;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C项错误;胶体的分散质和分散剂都可 以通过滤纸,不能分离,应用半透膜使胶体分散质和分散剂分离,D项错误。 答案 A
2.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NaCl溶液、水、泥浆、淀粉溶液都属于胶体。( ) (2)FeCl3溶液呈电中性,Fe(OH)3胶体带电,通电时可以定向移动。( ) (3)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 (4)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 (5)胶体都是均匀透明的液体。( ) (6)胶体一般比较稳定,不易产生沉淀。( ) (7)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 ) (8)根据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
(2)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
【自主思考】 1.分散剂必须是液体吗?
提示 不一定。分散剂、分散质都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二、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1.Fe(OH)3胶体的制备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FeCl3饱和溶液
红褐色
2.性质 (1)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 稳体系。 (2)丁达尔效应。 ①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 射形成的。 ②应用:区分胶体和溶液。 (3)电泳现象: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 (4)聚沉现象: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解析 (1)溶液不是胶体;水不属于分散系,分散系属于混合物,水为纯净物。 (2)溶液和胶体都是电中性,通电时Fe(OH)3胶粒向阴极移动,而不是胶体定向移 动。(3)溶液无丁达尔效应,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4)胶体属于分散系的一种,包 括胶体微粒和分散剂,单独粒子不能构成胶体。(5)胶体包括气溶胶、固溶胶和液 溶胶,胶体不一定是液体。(6)胶体一般较稳定。(8)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将分 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答案 (1)× (2)× (3)√ (4)× (5)× (6)√ (7)√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