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当今全球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城市需水量日渐增加,水污染状况有增无减,资源型与水质型缺水城市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传统的或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观念已不能保证城市流域水资源污染和区域自然水环境遭受破坏。提出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新概念,目的是要建立起现代城市的给排水规划理念,为实现节能减排,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打下基础。

关键词:水资源规划给水排水

传统的或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的基本要求是:如何满足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的需求和保证排水快速安全;而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是:除保证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的需求和安全外,是将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的供水或污水废水都把它看成是一种资源,而对这种资源进行系统的规划,使之合理的进行处理与循环利用,达到本区域或本流域的水环境平衡,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1社会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的关系

社会水循环是自然水循环的一个附加组成部分,对自然水循环产生强烈的相互交流作用,不同程度地改变世界上水的循环运动。开发利用水资源是人类对水资源时空分布进行干预的直接方式,在人类大兴水利带来巨大生产效益和能源效益的同时,社会水循环对

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 受中国的传统观念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影响,水资源被长期浪费且无偿利用,导致中国人民的节水意识低下,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和水资源非持续开发利用,水资源不断减小日益短缺,如何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已经成为当代世界人们关心关注的主要问题,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的生存的共同使命。 正文: 1. 我国水资源现况: 我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28124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平均年径流量27115亿立方米,地下水8288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人均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总量是可观的,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导致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上述主要国家,也大大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如果从单位耕地面积水量来看,也远远小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我们用全世界7.2%的耕地,养育了全球1/5的人口,从中可以看到我国的水土资源是多么稀缺。 我国水资源面临严峻形势,人均淡水资源量低,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水资源利用效益差、浪费严重。水污染严重,不少地区和流域水污染呈现出支流向干流延伸,城市向农村蔓延,地表向地下渗透,陆地向海洋发展的趋势。近几年来我国废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 64亿立方米,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水资源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短缺资源,成为制约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之一。因此,对我国的水污染防治需给予高度的重视,以实现我国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从时间分配来看,中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少雨,夏、秋雨量充沛,降水量大都集中在5~9月,占全年雨量的70%以上,且多暴雨。黄河和松花江等河,近70年来还出现连续11~13年的枯水年和7~9年的丰水年。中国地下水补给量约为7718亿立方米/年,其中长江流域最多,为2130亿立方米/年。 我国水资源分布同人口、耕地分布极不协调,长江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流域及其以南的珠江流域、浙闽台诸河、西南诸河等流域,国土面积、耕地和人

区域城市化发展对水资源的影响与对策浅析 (终稿)

区域城市化发展对水资源的影响与对策浅析 ————以深圳市为例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造成了城市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水环境的变化。认识城市化发展与水系统演变的内在联系、有助于维护水系统的正常功能和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对于城市用水健康循环和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以深圳市为例,就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对水资源产生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城市化;深圳市;水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地区人口密集、建筑林立、空气污染和水环境改变,这些因素都促使城市原有的水循环发生改变,从而使城市供水不足,水污染严重等,导致出现地下水过度开采,水质恶化等一系列水资源问题。 1 深圳市城市化及水资源现状 深圳市是著名的对外开放城市,是我国最早开放的一批经济特区之一,深圳市特区面积约327.5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其常住人口从1979年的31.41万人发展到2005年的827.75万人,年均增长13.4%;其中户籍人口从31.26万人增加到181.93万人,年均增长7%;暂住人口从0.15万人增加到645.82万人,年均增长38%;人口密度大,人口增长迅速;持续增长的人口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城市供水带来很大负担。 深圳市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837毫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即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5%,而汛期降水又多集中在7、8月份,降水季节变化大;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幅度则更大,如:2001年降水量为2747毫米,而1963年仅为912.5毫米;年最大降水量与年最小降水量相差近3倍。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18.72亿立方米;按实际用水人口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75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1/10,低于全省人均水平,按照联合国人均降水量少于500立方米属于极端缺水地区的标准,深圳市已经属于极端缺水地区。 2 城市化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 2.1 城市化对地表水循环的影响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徐卫军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徐卫军 (长江科学院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2)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自身的生存、享受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自然界中,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籁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宝贵资源,又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既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中国社会走向和谐的必经之路。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用水量在不断增加,排放的废水、污水量也在不断增加,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不协调关系在“水”上表现得十分突出。因此,人在处理好与自然关系的框架中,必须处理好人与水的关系,以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形态的共同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它主要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阶层结构之间的和谐3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 (1)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所谓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就是指人与所处的环境和谐共生,人类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资源,爱护环境,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社会生产力就难以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就难以得到保障和改善,在财富极度匮乏的社会中必然潜伏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就难以形成和谐社会。 (2)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所谓人与人之间和谐,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团结互助、诚信友爱,这种和谐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和谐。 (3)社会阶层结构之间的和谐发展。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原有的社会阶层因在改革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出现了分化和重组。随着社会成员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频繁流动,人们的职业和身份经常变动,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地产生;随着生产要素的分化和向不同市场主体的集中,不同社会阶层在收入和利益分配上的差距不断地扩大,社会矛盾、摩擦和冲突也就随之产生。虽然各阶层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有相容互补的一面,但是,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对这些矛盾如果不及时加以协调和化解,就有可能导致社会动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各社会阶层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他们都能从改革发展中普遍受益,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增富减贫,使各社会阶层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劳动合作和利益共享,逐步形成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的稳定社会结构。 2构建和谐社会中出现的水问题 我国地处中纬度,受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成为一个洪涝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初步控制了大江大河的常遇洪水,形成了5600多亿m3的年供水能力,灌溉面积从2.4亿亩扩大到近8亿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8万km2。但在很多地区,水的问题仍旧是限制

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精编

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精 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目录

第一章水资源的概述 水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1.1.1水资源的概念 水资源名词最早出现于正式的机构名称,是1894年美国地质调查(USGS)内设立水资源处(WRD)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在这里水资源是和其他自然资源一道作为路面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总称,而水资源处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地表河川径流和地下水的观测以极其资料的整编和分析等,但其业务并未包括覆盖地球表面面积约71%的、总量占全球水储量约96%的海洋水。 1.1.2水资源的特点 水资源是在水循环背景上、随时空变化的动态自然资源,它有与其他自然资源不同的特点。 ①循环再生性和有限性 地球上存在着复杂的、大体为年为周期的水循环,当年水资源的耗用或流逝,又可为来年的大气降水所补给,形成了资源消耗和补给间的循环性,使得水资源不同于矿产资源,而具有可恢复性,是一种再生性自然资源。 就特定区域一定时段(年)而言,年降水量有或大、或水的变化,但总是个有限值。因而就决定了区域年水资源量的有限性。水资源的超量开发消耗,或动用区域地表、地下水的静态储量,必然造成超量部分难于恢复,甚至不可恢复,从面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就多年均衡意义讲,水资源的平均年耗用量不得超过区域的

多年平均资源量。无限的水循环和有限的降水补给,规定了区域水资源量的可恢复性和有限性。 ②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水可用于灌溉、发电、供水、航运、养殖、旅游、净化水环境等各个方面,这些广泛用途决定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多功能特点。按照水资源的功能,又可将水资源分别称为:灌溉资源、水能(力)资源、水运资源、水产养殖资源、旅游资源等,作出专项的水资源评价。表现在水资源利用上,就是一水多用和综合利用。 ③利与害的两重性 水资源随时间变化不均匀,汛期水量过度集中造成洪涝灾害,枯期水量枯竭造成旱灾,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在于增加供水量,满足需水要求,而且还有个治理洪涝、旱灾、渍害问题,即包括兴水利和除水害两个方面 水资源的性质和作用 1.2.1水资源的性质 ①水是一种自然资源 水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物质,是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它不停地运动且积极参与自然环境中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过程。水资源与其他固体资源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具有流动性,它是在水循环中形成的一种动态资源,具有循环性。 ②水资源具有人文属性

水资源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探讨

水资源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探讨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为重要的源泉,可以说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生死存亡。但是,就目前世界的情况来看,维持人类生命的淡水资源仍然处在相对较为匮乏的状态。我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水污染,致使整个国家都处在水资源的危机之中。因此强化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有效的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了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水资源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相应的对水保护策略。 标签:水资源保护;可持续开发;研究 水是人们生命的源泉,水资源的缺乏状态和目前水污染的加剧,将会直接的影响到世界各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强化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是,从水资源的保护情况来分析,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目前仍然处在一个比较底下的状态,这严重的影响了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要强化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工作。本文通过对我国水资源状况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水资源危机对于我国的影响,阐述了开展水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策略。 1 目前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状况探讨 我国是资源大国,总体的水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从人均水资源的拥有量来看,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却较为匮乏。同时水资源还呈现出南方多北方少,夏季多冬季少等一些地区和季节方面的差异,这种局面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所以,合理的对水资源开展调配,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是整个国家在发展中所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水资源的严重匮乏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发展状态。目前我国水资源和社会经济配合的状况来看,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着水资源匮乏的情况,水资源的严重匮乏使得整个国家的多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都受到了影响。就算是一些地区的水资源占有量比较多,但是整个水资源的开发状况不够理想,所以,水资源的利用质量和水资源占有量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目前社会,强化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疗,合理开发水资源,是我国在社会发展中所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总的来说,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比较低,同时水资源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我国水资源的发展处在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完善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工作,是国家和社会都应该重视的问题。也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够在有限的水资源占有量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水资源危机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探讨

中国水资源分布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中国水资源分布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摘要]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意义十分重大。然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的水资源却是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继粮食危机、能源危机之后困扰人类生存的第三大危机。我国虽然地大物博,然而水资源的储量却并不多,并且在使用上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将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水资源短缺现状解决策略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但发展,人口的逐渐膨胀,对作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水资源的需求量也逐渐变大,并且社会中存在着许多水资源浪费及利用不合理的问题,这使得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而我国虽然幅员辽阔,资源众多,但是在水资源的利用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就中国的水资源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二、我国的水资源的现状 1. 我国水资源的情况 从总量来看,按照2009年的最新统计,我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28124亿m3,其中河川平均年径流量27115亿m3,地下水8288亿m3,居世界第六位,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从人均来看,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不仅有2/3的城市缺水,农村还有近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扣除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水资源的问题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与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有密切关系。全国十个流域可合并划分为南方、北方及西北三个明显不同类型区:南方比较充沛,年均降雨量超过

水资源和可持续发展

1、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缺水全面告急:北方资源性缺水!南方水质性缺水!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2、我国水资源管理将进行战略性转变 我国水资源正面临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相当尖锐,水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等四方面的严峻挑战。(1)坚持以人为本,保障饮水安全。着力解决群众饮水水质不达标、供水保证率低、水性地方病等问题,抓紧制定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及2005至2020年农村居民饮水安全规划,逐步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2)尊重自然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中国治水理念重大调整的核心和关键。重视生态与水的密切关系,对生态问题严重的河流流域,采取节水、防污、调水等措施予以修复,维持生态基本需水量;重视并充分发挥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保护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3)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转变,建设节水型社会。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就是建设节水型社会。抓紧制定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推进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节约型转变,力争在2020年初步建成节水型社会。(4)以水权制度和水市场建设为重点,创新用水管理制度。注重经济手段的运用,促进节水防污。 2.1 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节约能源资源,是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切实提高包括水资源在内的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做 好节约工作,十分必要。 在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有可能会更加突出。如果不能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有限的水资源和严峻的环境约束将对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出路,应该依靠自律型的方式在农业、工业、生活等各个方面大力节水。 节水的核心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目前,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仍低于很多经济发达国家,具体表现为单位取用水量产生的GDP(美元/立方米)相对较低。 如果条件允许,应该把大中型灌区节水技术改造列为重大战略工程计划,全面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提高灌溉保证率,调整种植结构,推广节水农艺措施等。总之,建设节水型农业,需要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科技措施,积极推进农业节水的机制改革。

浅谈中国水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中国水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如水资源过度开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污染严重,缺乏保护和高效利用,水生态系统退化等,本文从中国当代水资源现状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提出尊重客观规律,谨慎开采地下水,重视水资源保护和修复,污水和雨水资源化,提高海水淡化技术,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加强水资源立法等相应的解决措施,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关键词:中国水资源;水资源现状;措施建议;可持续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水资源大会曾向世界各国多次警告,由于缺水,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肯定受到制约,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淡水需求量将增加40%,届时将有近一半人口生活在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甚至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 我国是一个严重的缺水国家,以人均水资源为例,中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已成为全世界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随着人口的大量迁移和集中,局部地区高强度需水与水资源天然分布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加剧,极大地制约了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正面临着水资源供需矛盾、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以及极端与突发事件频繁等各种突出问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俨然成为当今中间乃至世界的重要课题。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指一种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系统工程。它需要在水资源开发、保护、管理、应用等方面采取各种综合措施才能奏效,任何偏颇或缺失都可能事倍功半。面对这一实际,笔者在前人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从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切入,提出一些对于基础现状解决的见解和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措施,使有限的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 1 我国水资源现状 1.1人口快速增加及城市化发展对水需求急剧增加 20世纪80年代中国水需求总量为4400亿m3,20世纪90年代为5500亿m3,2000年增至6000亿m3,2010年需求总量近7000亿m3。预计2030年将增至8200亿m3。目前,中国人口已达13亿,今后,中国人口仍将继续增长,预计2030年将达到高峰。2050年,中国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将从20世纪80年代的

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

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水是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源泉,也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宝贵 资源,更是城市的血液。而城市化是我国走向世界强国的不可缺少的阶段,因此我国目前正以世界罕见的速度推行城市化,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中的20%左右,预计2050年将达47%左右。城市是人地关系的焦点,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生产和消费最为集中的地方,因而城市也成为污染最为集中的地方,因而在城市化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水资源问题与水环境问题。 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用水需求量不断增长,水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以致形成“地下水越抽越深,水源越来越远,远距离取水的城市越来越多,用水成本越来越高。” 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系统 (夏军,朱一中,《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2002 07 )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水循环和水环境物质代谢的失衡严重影响着城市水环境的量和质,水资源污染严重造成水危机,不但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水资源矛盾进一步加剧,使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的发展需要一个和诣的环境,因此我们在发展城市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城市发展与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那么城市的发展是令人担忧的。尤其是在水环境方面,是举足轻重的不可忽视的。 我国城市发展中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中国是个水资源严重缺水的国家,全国670个城市中,严重缺水的有110多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m3(赵鹏,《城市水利的特点与发展》2008 04)。城市水资源问题与水环境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发达国家在各自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都曾不同程度地遭遇过这一问题,并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和巨额的治理费用。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水的危机带来的困难与挑战将更多更复杂。 我国城市水资源特点:城市水资源是指一切可被城市利用的天然淡水资源和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调研报告精品范文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调研报告精品范文 建设生态潘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困扰潘集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虽然潘集区境内有淮河、茨淮新河、泥河、黑河等主要河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能够延缓潘集区水资源供给的压力。但是,水资源并非可无限制地使用下去,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科学地开发利用好现有的水资源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应把它提高到战略高度上来。潘集区水资源应走“以水定粮,以水定产,以水定草,以水定林,以水定发展”之路,这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开发面向生态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创造良好生存空间的长远之计,任务紧迫,势在必行。 一、潘集区水资源及利用现状 1、水资源概况。潘集区是一个旱涝灾害频繁的农业大区。全区降水特征是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差异大。一年之内,夏季降水最多,平均占年降水量的49。8%,春秋雨季次多,分别占年降水量的22。7%和19。8%,冬季降水最少,平均只占年降水的7。7%。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926。0mm,年最大降水量1428。0mm,年最小降水量471。9mm。这种降水特征,导致潘集区旱涝灾害频繁,最近几年旱灾较为突出。特别是20xx年6-7月份,连续干旱无雨,淮河水位低,泥河、黑河引不进水而干涸。

目前,潘集区境内地表水资源有淮河、茨淮新河、泥河、黑河等主要河流。平均年径流总量1。44亿立方米,由于年内降雨量不均,其径流量、年内分配大多集中在汛期(6-9月),占年经流量的70%以上,据估算仅占年总径流量的10%左右,大部分径流量在汛期被排泄掉。潘集区地下水资源量,现状上的多年平均为1。25亿立方米,可采量为0。95亿立方米。 2、水资源利用现状。潘集区属于平原地带,提水型灌区。其境内的拦蓄工程少,地面水的利用率低。仅有的四条河流,其中泥河、黑河这两条淮河的支流,由于淤积严重,河底较浅,蓄水、引水的能力较差,干旱季节经常干涸,而且污染严重,水质较差。 潘集区辖有11个乡镇(街道),共有166个行政村,境内有淮南矿业集团的潘一、潘三、潘东三座大型煤矿和平圩发电公司,平电二期工程、潘北矿和田集发电厂正在建设之中,一批招商引资项目也已驻进或将陆续驻进潘集区,潘集区不仅是农业大区,同时成为能源新区。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企业的迅速发展,潘集区的水资源将面临水量短缺和水质污染日趋严重的问题。淮河上游企业污染及沿境内河流的生活污水直接威胁着潘集区提灌水质,威胁着潘集区城区用水的水质。 目前,潘集区私营企业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不断加速,城区面积和人口不断扩大和增加,更加重了潘集区水资源的压力,水资源将会阻碍潘集区实现崛起的进程。

中国未来几十年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ility of Water Resources for China during the Next Decades 中国未来几十年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美国水环境联盟候任主席 Mr.Adam Joseph Zabinsk (网易土木在线在2007年广州水展的整理) 说起水环境协会,这是一家由数以千计的个体成员组成的联合协会。我们的成员分布于世界上三十个国家的八十个协会中,其中以环保科学家和工程师为主。他们效力于市政当局、管理局、工商企业、大学,还有处理设备的供应商和咨询公司。我们相信,我们是因为有宽广的视角而使我们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在过去79年间,我们的使命一直都是以保护公众健康和提高水质量为首任,主要通过研究、教育和宣传来维护公众健康饮水的利益。在诸如饮用水处理、污水处理、工业废物以及农业和雨水对水资源造成的环境影响方面,我们都有强大的信息机构和丰富的培训资料。我们十月份在美国也举办WEFTEC(即,水环境技术展暨会议)。我肯定,这样一个技术展及会议会向你们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的。 我们的地球是一个美丽而又复杂的世界。在世界上一个地区所发生的事情可能会对其他地区造成戏剧性的影响。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能够产生这种影响的区域也就越来越多了。中国和美国都是能向 世界上其他地方产生重要影响的两个国家。所以,我们需要谨慎地思考一下我们在这个星球的生态系统的未来中将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在这2007年广州国际水展上,我想借此机会探讨一下可持续发展。最简单来说,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当代以及我们的子孙在质量上和在地域分布上获得合适的饮水。不但如此,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节约未来作出弥补时所需要的资金。这可是一个既复杂又关系到如何黑市平衡的问题。我经常在较小的层面上谈及此话题,例如对改善基础建设的投资。但是在些谈话里,我想着重于从较大的层面上来探讨这个问题。在未来一世纪里,全球气候变化很可能改变水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水资源在世界上的分布。这是涉及可持续性话题的一个最大的层面,而且是我们做出关于水资源的决定时应当考虑的一个因素。不管怎样,我要向中国提倡,在未来几十年里实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自从作为雨水从天上落下来起,一滴水是被无限次循环利用的,直到这滴水流入大海为止。我们的目标是要使牌下游的使用者能像第一个使用者一样利用到同等质量的水。 人类的活动总是在影响着我们的环境。事物因为人类的活动面改变,而我们意想得到的结果却常常伴随着意想不到的后果。让我们建立起一个理论框架,我们就能清楚地盾到问题的复杂性和研究出精明的解决方案。从大的方面来说,所有影响都来自于空气、土地和水源并都被传送到地球的水体中去。像燃烧和工业生产这样的活动经常产生微粒或化学物质,然后这些物质会被释放到空气中,是地心引力和雨水把它们带到地上。例如,在美国中部的火电站燃烧高硫含量的燃料而导致美国东北部下酸雨,毁坏森林。这只是空气受到影响的一个例子;而汽车释放的氢氧化物和二氧化氮废物又是另一个例子了。 农业和获取自然资源的活动都会让土地受到影响。这些活动包括为建筑材料和建房而进行的砍伐、为获得工业发展需要的矿物和金属而进行的采矿、或者仅仅是基础建设和民用建设。各种操作产生的废物通常会对水资源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这里讲个例子:人类学家杰拉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写过两本书。这两本书在西方国家很受欢迎,一本是关于文明为何得以发展,而另一本是关于文明为何会走向灭亡。对于这两种定论,他作出的前提假设是,人类要有足够的自然资源来维持至关重要的发动机的运转。在他所引用的众多例子中,他认为砍伐森林是文明走向灭亡的一个关键因素。 水及其使用同样会影响下游的水质量。个人和工业对水的使用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矿物、化学物质和有机物质在使用过程中被加进了水里,然后进入下游的水体中而导致水质下

城市水资源问题

城市水资源问题 1城市水资源问题 城市由于人口密集、地域狭窄,又是文化、商业和经济发展的中心,其对水资源的需求以及开发力度都是非常强烈的,最易遭受水资源匮乏,同时也最易对水资源系统与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甚至是灾难性的破坏。一方面,水资源匮乏严重地制约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影响区域、国家的发展;另一方面,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带来的水资源的更加匮乏、水质恶化、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不仅对城市发展及城市人群卫生健康带来较大的冲击,而且波及区域、国家的经济、生态环境与安全、以及人类的长远发展,由此引起的损失往往是惨重的,甚至无法弥补。 21世纪是“城市的时代”,目前,全世界一半的人口生活在不到全球面积4%的城市中,城市水资源系统与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世界各国的大城市普遍缺水。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发展,到203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超过60%,全球新增的用水需求将主要集中在城市,如何以有限的城市水资源支撑急剧增加的城市人口,保证城市人群清洁水的需求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保证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城市的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全球水资源危机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在“21世纪初期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保障”国际研讨会闭幕式上,与会专家学者就会议期间在水资源有效保障问题上达成一定共识,发布了《天津宣言》。《宣言》指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各国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许多大城市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威胁,缺乏安全的足够的水资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有些国家已直接威胁到城市的兴衰。 21世纪的城市,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中心、网络化的结点、高技术化的孵化器,信息化的主要信息源与受体,承载着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妥善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是城市、区域、国家健康发展,人类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2 我国城市水资源问题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城市水资源缺乏问题尤为严重。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着供水不足的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有110个。三个重要城市京、沪、津的人均水资源量分别为370m3、200m3、160m

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水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当前世界上广泛缺水的状况。就我国而言,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日益严重,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相关部门最为重视的议题。对此,文章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研究主题,对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标签: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措施 1 概述 整体来看,我国水资源较为丰富,淡水资源的总量占到了全球的6%。但是,我国又是一个极端缺水的国家。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过大,导致我国人居水资源占有量仅有2000多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并且,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东部地区水资源较为充足,中西部地区水资源较为缺乏。这种局面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对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避免水危机的出现,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循环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配置 从当前来看,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是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的严重。为了减少这两个因素的影响,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水资源配置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对人们生活而言,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可以确保水资源的使用公平;对自然环境来讲,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可以实现不同区域、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资源调整,继而达到水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相对平衡。 水资源配置理念最早是为了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规划的情况提出的,但随着我国缺水状况的不断加剧,水资源配置的对象已经扩大到全国,通过对水资源相对充足地区进行水资源配置,缓解缺水地区的用水紧张局面。同时,当前的水资源配置还会用于协调水系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 3 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的对策 3.1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确保水资源配置管理有法可依,所以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具体来说,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做到以具体水

浅谈XX水资源现状与发展前景

浅谈XX水资源现状与发展前景 1 XX市水资源现状 XX市地处辽宁西部,属于半干旱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439m3,仅是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1/2,是全国人均占有水源量的1/5;农业每667m2占有水资源量149m3,不足全省的1/3,全国的1/12。同时由于地下水资源超采严重,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等,这些信息使人们更加关注城市的生命之源。 “煤化工项目需水12万m3,到XX年,日需水将达到20万m3 ”;“XX电厂三期改造,用水4万m3”;“金山热电厂,日增发电用水5.20万m3 ”。 上述数据表明,经济转型大背景下的XX,在迎来一个又一个工业项目的同时也面临着水的考验。 按照《XX市经济转型期水资源综合规划》中的供水预测,到XX年,XX市城市规划区内用水人口将达到82万人,城市生活用水将达到每天16万m3,与目前的13m3的数量相比日增量3万m3。不考虑其他工业项目,只考虑上述的几个大项目和市民用水,到XX年,XX市民生活用水和工业日新增用

水量将达到32.20万m3。 XX市目前为城市供水的佛寺、汤头河、闹德海、大巴、大凌河等水源,总设计日供水能力为35万m3,现在实际日供水能力只为22万m3,只能勉强维持现在的需求。 2 XX面临缺水危机的原因 XX之所以面临缺水危机,原因有水资源贫乏、城市供水设备不足、水资源污染严重等。但是,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水的浪费也是惊人的。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能流掉1-6m3的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能流掉3-25m3的水。 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市民在洗脸时,常不关水龙头,还有很多市民是边刷牙边开水龙头,仅有个别市民记得随时关紧水龙头。此外,一些市民用水滴漏和用长流水冲洗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个体饮服行业在夏季用长流水冲啤酒、汽水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一些基建工地跑水、漏水和用长流水冲洗砖石等做法更不是什么新闻;更让人心痛的是工程为了打地基而抽排地下水,轰隆隆的水泵将地下水抽出来,然后又直接排进地下水井中。 3 XX市水资源未来发展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3.1 中水回收利用,大有可为 在XX市“十一五”规划发展纲要中,将污水处理和中

我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

我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 一.我国水资源的基本概况 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亿m3,其中河川年平均总径流量约为27115亿m3,排在世界第6位,继巴西69500亿m3、前苏联65400亿m3、美国30560亿m3、加拿大29114亿m3和印尼28113亿m3之后。我国人均占有河川年径流量约2327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美国人均占有量的1/6,前苏联人均占有量的1/8。世界人均占有年径流量最高的国家是加拿大,人均占有年径流量高达1493万m3,是我国人均占有年径流量的近64倍。 二.我国水资源特点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降水和河川径流的地区分布不均性水土资源组合很不平衡。北方水资源贫乏,南方水资源较丰富,南北相差悬殊。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的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5%,却拥有占全国80.9%的水资源总量;西北内陆地区及额尔齐斯河流域面积占全国的33.5%,拥有的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 4.6%。按面积平均,北方的水资源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水利部水资源调查评价估算,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水资源量,最多的是西藏、四川、云南和广西等省区,年拥有的水资源量均在1800亿m3以上;宁夏、天津、上海、北京、山西、河北和甘肃等省市区,年拥有的水资源量均在280亿m3以下,宁夏最低,年水资源量仅10亿m3。作为水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下水资源量的分布受地形及其主要补给来源——降水量的制约。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山分布的国家,山丘区约占全国面积的69%,平原和盆地约占31%。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定向山脉纵横交织,构成了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北方分布的大型平原和盆地成为地下水储存的良好场所。东西向排列的昆仑山—秦岭山脉,成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对地下水资源量的区域分布产生了深刻影响。正是地形上、降水上的分布差异性,使我国不仅在地表水资源上表现为南多北少的局面,而且地下水资源仍具有南方丰富、北方贫乏的空间分布特征。占全国总面积60%的北方地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约260km3/a,约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30%,不足南方的1/2。而北方地下水开采资源约140km3/a,占全国地下水开采量的49%。特别是占全国约1/3面积的西北地区,水资源量仅有220kmm3/a,只占全国的8%,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开采资源量分别为110km3/a和30km3/a,均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开采资源量的13%。而东南及中南地区, 面积仅占全国的13%,但水资源量占全国的38%,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开采资源量分别为260km3/a和26km3/a,均约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开采资源量的

(发展战略)我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最全版

(发展战略)我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

我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 壹.我国水资源的基本概况 我国水资源且不丰富,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亿m3,其中河川年平均总径流量约为27115亿m3,排在世界第6位,继巴西69500亿m3、前苏联65400亿m3、美国30560亿m3、加拿大29114亿m3和印尼28113亿m3之后。我国人均占有河川年径流量约2327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美国人均占有量的1/6,前苏联人均占有量的1/8。世界人均占有年径流量最高的国家是加拿大,人均占有年径流量高达1493万m3,是我国人均占有年径流量的近64倍。 二.我国水资源特点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降水和河川径流的地区分布不均性水土资源组合很不平衡。北方水资源贫乏,南方水资源较丰富,南北相差悬殊。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的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5%,却拥有占全国80.9%的水资源总量;西北内陆地区及额尔齐斯河流域面积占全国的33.5%,拥有的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4.6%。按面积平均,北方的水资源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水利部水资源调查评价估算,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水资源量,最多的是西藏、四川、云南和广西等省区,年拥有的水资源量均在1800亿m3之上;宁夏、天津、上海、北京、山西、河北和甘肃等省市区,年拥有的水资源量均在280亿m3以下,宁夏最低,年水资源量仅10亿m3。作为水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下水资源量的分布受地形及其主要补给来源——降水量的制约。我国是壹个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山分布的国家,山丘区约占全国面积的69%,平原和盆地约占

31%。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定向山脉纵横交织,构成了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北方分布的大型平原和盆地成为地下水储存的良好场所。东西向排列的昆仑山—秦岭山脉,成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对地下水资源量的区域分布产生了深刻影响。正是地形上、降水上的分布差异性,使我国不仅在地表水资源上表现为南多北少的局面,而且地下水资源仍具有南方丰富、北方贫乏的空间分布特征。占全国总面积60%的北方地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约260km3/a,约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30%,不足南方的1/2。而北方地下水开采资源约140km3/a,占全国地下水开采量的49%。特别是占全国约1/3面积的西北地区,水资源量仅有220kmm3/a,只占全国的8%,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开采资源量分别为110km3/a 和30km3/a,均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开采资源量的13%。而东南及中南地区,面积仅占全国的13%,但水资源量占全国的38%,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开采资源量分别为260km3/a和26km3/a,均约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开采资源量的30%。南、北地区在地下水资源量上的差异十分明显。国水资源受降水影响,其时间分布具有年内、年际变化大,枯水年和丰水年连续发生的特点。许多河流发生过3~8a的连丰、连枯期,如黄河在1922~1932年连续11年枯水,1943~1951年连续9年丰水。我国最大年降水量和最小年降水量之间相差悬殊。南方地区最大年降水量壹般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4倍,北方地区则达3~6倍。长江以南地区由南往北雨季为3~6月至4~7月,降水量占全年的50%~60%。长江以北地区雨季为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80%。水资源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不仅是我国经常发生季节性缺水,而且是许多河流发生灾难性水环境问题的原因。水资源的上述特点,导致我国国土的大部分地区都出现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问题,且成为制约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浅析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及利用 【摘要】指出并分析了我国存在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及原因,用可特续发展的观点提出污水资源化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污水资源化的工程范例,并指出污水再生利用中着重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水资源污水资源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pointed out and analyzed our country the problem of shortage of water natural resources and causes, can b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put forward. water resource is the important measure to solve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introduces the present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examples, and points out that sewage recycling to focus on solving the problem.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又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资源。不同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耗竭型资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中,水资源的总量不变,可以认为水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的发展以及水污染的日趋严重,许多地区出现了明显的水资源危机问题,社会的发展受到了相应的制约。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水资源危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