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wm调速系统和仿真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SPWM变频调速矢量控制系统研究及其仿真

基于SPWM变频调速矢量控制系统研究及其仿真

摘要变频调速是交流电动机各种调速方式中效率最高、性能最好的调速方法,在整个交流调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采用MATLAB软件包中的SIMULINK对基于数学模型基础上的电气传动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建模,具有建模简便、结构直观、操作灵活等优点,并且仿真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本文介绍了现代交流调速系统的概况、矢量控制的基本概念以及在三相坐标系和两相坐标系下的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应用MATLAB下的仿真工具SIMULINK软件建立了按转子磁场定向的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

重点是对交流电机SPWM变频调速矢量控制系统的建模和仿真,并给出了仿真模型和仿真结果。

关键词:MATLAB/SIMULINK,矢量控制,异步电动机,仿真目录摘要 (I)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概述 (1)1.1现代交流调速系统的发展 (1)1.2矢量控制 (2)1.3研究内容 (3)第二章异步电动机的多变量数学模型 (4)2.1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和性质 (4)2.1.1 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4)2.1.2 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上数学模型的性质 (9)2.2坐标变换 (10)2.2.1 三相静止/两相静止坐标变换(3S/2S) (11)2.2.2 两相静止/两相同步旋转的坐标变换(2S/2R) (13)2.2.3 直角坐标—极坐标变换(K/P) (14)2.3异步电动机在两相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15)2.3.1 两相任意旋转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15)2.3.2 两相静止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18)2.3.3 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19)2.3.4 按转子磁场(磁通)定向的数学模型 (19)第三章异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策略 (22)3.1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 (22)3.1.1 矢量控制方法的提出 (22)3.1.2 矢量控制变换的思路 (22)3.2按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的实现 (23)3.3正弦波脉宽调制技术 (26)3.3.1 正弦波脉宽调制的原理 (26)3.3.2 SPWM控制方法 (26)3.3.3 电压型三相桥式逆变器 (27)第四章模型的建立和仿真结果分析 (28)4.1MATLAB/SIMULINK简介 (28)4.2异步电动机仿真模型子系统的建立 (28)4.2.1 3S/2R变换 (28)4.2.2 2R/3S变换 (29)4.2.3 电压电流变换 (30)4.2.4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模型 (30)4.2.5 电流电压变换 (31)4.2.6 逆变器模型仿真结构 (31)4.3异步电动机模型仿真 (31)4.3.1 异步电动机转速和电磁转矩的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交流电机SPWM调速系统建模与动态仿真

交流电机SPWM调速系统建模与动态仿真

交流电机SPWM调速系统建模与动态仿真1交流电机调速原理正弦脉宽调制技术SPWM (Sine Pulse Width Modulation)是用所期望的正弦波为“调制波”(Modulation Wave),而以N倍于调制波频率的三角波为“载波”(Carrier Wave)的一种逆变器控制技术。

SPWM技术的控制的特点是原理简单、通用性强、控制方便、调节灵活,能有效降低谐波分量、稳定输出电压,是一种比较好的波形改善法,在目前中小型逆变器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1.1 SPWM控制原理(1)单极性SPWM法是指三角波载波信号Uc与正弦波调制信号Ur始终保持相同极性Uc为正的三角波,当Ur处于正半周期时,产生正向调制脉冲信号;当Ur 处于负半周期时,通过倒向电路保持同极性,产生负向调制脉冲信号,如图1-1所示。

(2)双极性SPWM法是指三角波载波信号与正弦波调制信号的极性均为正负交替改变,如图1-2所示。

载波信号Uc为正负对称的三角波,调制信号Ur 直接与Uc 进行比较,便可得到双极性SPWM脉冲。

对于三相逆变器来说,载波信号Uc可以三相共用;由正弦波发生器产生三相相位相差120°的可变幅,变频的正弦波信号Uru、Urv和Urw分别作为三相调制信号。

三相调制信号分别于Uc进行比较,可获得三相SPWM信号,利用三相SPWM信号控制相应的电子开关的开通和关断,便可得到三相双极性SPWM输出电压。

图1-2双极性SPWM原理1.2 SPWM的控制算法常用的生成SPWM波的控制算法主要有自然采样法和对称规则采样法(本文只介绍这两种)。

(1)自然采样法:按照正弦波与三角波的交点进行脉冲宽度与间隙时间的采样,从而生成SPWM波形,称为自然采样法,如图1-3所示,图中Tc为载波周期,S为脉冲宽度。

自然采样法采用计算的方法寻找三角载波Uc与参考正弦波Ur的交点作为开关值以确定SPWM的脉冲宽度,这种方法误差小、精度高,但是计算量大,难以做到实时控制,用查表法将占用大量内存,调速范围有限,一般在实际的机算计控制中不采用。

三相SPWM逆变器的调制建模和仿真详解

三相SPWM逆变器的调制建模和仿真详解

三相SPWM逆变器的调制建模和仿真详解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SPWM正弦脉宽调制法正逐渐被人们熟悉,这项技术的特点是通用性强,原理简单。

具有开关频率固定,控制和调节性能好,能消除谐波,设计简单,是一种比较好的波形改善法。

它的出现为中小型逆变器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于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的结构复杂,若直接对装置进行实验,且代价高费时费力,故在研制过程中需要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对装置的运行机理与特性,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试验,以预测并解决问题,缩短研制时间。

MATLAB软件具有强大的数值计算功能,方便直观的Simulink建模环境,使复杂电力电子装置的建模与仿真成为可能。

本文利用MATLAB/Simulink为SPWM逆变电路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并对其输出特性进行仿真分析。

首先介绍的是三相电压型桥式逆变电路原理,其次阐述了SPWM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最后详细介绍了三相电压源SPWM逆变器的建模与仿真结构,具体的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

一、三相电压型桥式逆变电路三相电压型桥式逆变电路如图1所示,电压型三相桥式逆变电路的基本工作方式也是180导电方式,即每个桥臂的导电角度为180,同一相上下2个桥臂交替导电,各相开始导电的角度依次相差120。

这样,在任一瞬间,将有3个桥臂同时导通。

可能是上面一个臂下面2个臂,也可能是上面两个臂下面一个臂同时导通。

因为每次换流都是在同一相上下两个桥臂之间进行的,因此也被称为纵向换流。

当urU》uc时,给上桥V1臂以导通信号,给下桥臂V4以关断信号,则U相相对于电源假想中点N的输出电压uUN=Ud/2。

当urU《uc时,给V4导通,给V1关断,则uUN=Ud/2。

V1和V4的驱动信号始终是互补的。

当给V1(V4)加导通信号时,可能是V1(V4)导通,也可能是二极管VD1(VD4)续流导通。

二、SPWM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SPWM,他是根据面积等效原理,PWM波形和正弦波是等效的,对于正弦波的负半周,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得到PWM波形。

三相逆变器双极性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

三相逆变器双极性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

三相逆变器双极性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一、三项逆变器SPWM调制原理PWM控制技术在逆变电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中小功率的逆变电路几乎都采用了PWM技术。

常用的PWM技术主要包括:正弦脉宽调制(SPWM)、选择谐波调制(SHEPWM)、电流滞环调制(CHPWM)和电压空间矢量调制(SVPWM)。

在采样控制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结论: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

图1中各个形状的窄脉冲在作用到逆变器中电力电子器件时,其效果是相同的,正是基于这个理论,SPWM调制技术才孕育而生。

a)矩形脉冲b)三角脉冲c)正弦半波脉冲d)单位脉冲函数图1 形状不同而冲量相同的各种窄脉冲二、SPWM控制方式SPWM包括单极性和双极性两种调制方法,(1)如果在正弦调制波的半个周期,三角载波只在正或负的一种极性围变化,所得到的SPWM波也只处于一个极性的围,叫做单极性控制方式。

(2)如果在正弦调制波半个周期,三角载波在正负极性之间连续变化,则SPWM波也是在正负之间变化,叫做双极性控制方式。

图2双极性PWM控制方式其中:载波比——载波频率f c与调制信号频率f r 之比N,既N = f c / f r调制度――调制波幅值Ar与载波幅值Ac之比,即Ma=Ar/Ac同步调制——N 等于常数,并在变频时使载波和信号波保持同步。

➢基本同步调制方式,f r 变化时N不变,信号波一周期输出脉冲数固定;➢三相电路中公用一个三角波载波,且取N 为3的整数倍,使三相输出对称;➢为使一相的PWM波正负半周镜对称,N应取奇数;➢f r 很低时,f c 也很低,由调制带来的谐波不易滤除;➢f r 很高时,f c 会过高,使开关器件难以承受。

异步调制***——载波信号和调制信号不同步的调制方式。

➢通常保持f c 固定不变,当f r 变化时,载波比N 是变化的;➢在信号波的半周期,PWM波的脉冲个数不固定,相位也不固定,正负半周期的脉冲不对称,半周期前后1/4周期的脉冲也不对称;➢当f r 较低时,N 较大,一周期脉冲数较多,脉冲不对称产生的不利影响都较小;➢当f r 增高时,N 减小,一周期的脉冲数减少,PWM 脉冲不对称的影响就变大。

基于SPWM变频调速系统的毕业设计(带仿真图)

基于SPWM变频调速系统的毕业设计(带仿真图)

摘要近年来,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己成为现代电气传动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并且随着新的电力电子器件和微处理器的推出以及交流电机控制理论的发展,交流变频调速技术还将会取得巨大进步。

本文对变频调速理论,逆变技术,SPWM产生原理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数字化三相SPWM变频调速系统,以8051控制专用集成芯片 SA4828为控制核心,采用IGBT作为主功率器件,同时采用EXB840构成IGBT的驱动电路,整流电路采用二极管,可使功率因数接近1,并且只用一级可控的功率环节,电路结构比较简单。

V控制,同时,软件程序使得参数的输入和变频器运行方式本文在控制上采用恒f的改变极为方便,新型集成元件的采用也使得它的开发周期短。

另外,本文对SA4828三相SPWM波发生器的使用和编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完成了整个系统控制部分的软硬件设计。

V控制,SA4828波形发生器关键字:变频调速,正弦脉宽调制,fABSTRACTRecently, the research of variable frequency speed variation of AC motor and relevant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electrical drive field, with the appearance of new power electron apparatus and microprocesso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rol theory, the technology of variable frequency speed variation will improve more rapidly.This thesis has a research on these technologies: Variable Voltage Variable Frequency motor drive, inverter, and the creation principle of SPWM,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 designed a system of a new digital three phases VVVF motor drive system. It uses ASIC-SA4828 controlled by 8051 as main controlling core, it uses IGBT as power device, and uses EXB840 as drive. It uses diodes as converting circuit unit, which makes power factor close to 1. Because I only need to control inverter, the whole circuit is very simple.V 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very convenient toI adopt the means of linear finput parameters or change the drive’s operating mode due to the software proced ure. Moreover, owing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 new integrated parts, it costs less time to develop this motor drive.This thesis has also detail introduced the method of the usage and the programs of the three phases SPWM wave generator SA4828. The software and the hardware of the control part in system have been completed.V Keywords: variable frequency speed control,Sine Pulse Width Modulation (SPWM),f operation; SA4828 Wave Generator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绪论 (1)1.1 变频调速技术简介 (1)1.2 变频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1.2.1 变频器的发展现状 (2)1.2.2 变频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2)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1.4 本次设计方案简介 (4)1.4.1 变频器主电路方案的选定 (4)1.4.2 系统原理框图及各部分简介 (5)1.4.3 选用电动机原始参数 (6)2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 (7)2.1 三相异步电机工作的基本原理 (7)2.1.1 异步电机的等效电路 (7)2.1.2 异步电动机的转矩 (8)2.1.3 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9)2.1.4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原理 (11)3变频器主电路设计 (12)3.1 主电路的工作原理 (12)3.1.1 主电路各部分的设计 (12)3.1.2 变频器主电路设计的基本工作原理 (13)3.2 主电路参数计算 (16)3.3 IGBT及驱动模块介绍 (17)3.3.1 IGBT简介及驱动要求 (17)3.3.2 EXB840的内部结构 (19)3.3.2 采用EXB840的IGBT驱动电路 (20)4控制回路设计 (21)4.1 驱动电路设计 (21)4.1.1 SPWM调制技术简介 (21)4.1.2 SPWM波生成芯片特点和引脚功能 (23)4.2 保护电路 (24)4.2.1 过、欠压保护电路设计 (24)4.2.2 过流保护设计 (26)4.3 控制系统的实现 (27)5变频器软件设计 (29)5.1 流程图 (29)5.2 SA4828的编程 (29)5.2.1 初始化寄存器编程 (29)5.2.2 控制寄存器编程 (32)5.3 程序设计 (33)6变频器用MATLAB/SIMULINK仿真 (29)6.1 MATLAB/SIMULINK简介 (29)6.2 基于SPWM变频调速系统的仿真 (29)总结 (48)参考文献 (49)致谢 (50)1绪论1.1 变频调速技术简介变频调速技术是一种以改变交流电动机的供电频率来达到交流电动机调速目的的技术。

单相逆变器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华东交通大学

单相逆变器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华东交通大学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电气学院学院08电力牵引专业二班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单相逆变器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 2011年6月20日起至2009年 6月25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 电气学院机房四、课程设计(论文)容要求:1.本课程设计的目的(1)熟练掌握MATLAB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熟悉matlab下的simulink和simpowersystems工具箱;(3)熟悉构建单相桥式逆变器SPWM单极性和双极性调制的仿真模型;(4)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1)基本要求:(1)要求对主电路和脉冲电路进行封装,并对调制度和载波比参数进行封装;(2)仿真参数为:E=100-300V; Ma=0.8-0.95; N=9-21; h=0.0001s,其他参数自定;(3)给出调制波原理图、相电压、相电流、线电压、不同器件所承受的电压波形以及频谱图,要求采用subplot作图;(4)选取不同参数进行仿真,比较仿真结果有何变化,给出自己的结论。

(5)利用matlab下的simulink和simpowersystems工具箱构建单相桥式逆变器spwm 单极性和双极性调制的仿真模型。

2)创新要求:封装使仿真模型更加美观、合理3)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1)要按照课程设计模板的规格书写课程设计论文(2)论文包括目录、正文、心得体会、参考文献等(3)课程设计论文用B5纸统一打印,装订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完成4)答辩与评分标准:(1)完成原理分析:20分;(2)完成设计过程:40分;(3)完成调试:20分;(4)回答问题:20分;5)参考文献:[1] 凤君. 现代逆变技术及应用[M]. : 科学, 2006.[2] 伍家驹, 王文婷, 学勇, 等. 单相SPWM逆变桥输出电压的谐波分析[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8, 28(4): 45-49, 52.[3]王兆安,进军,电力电子技术,机械工业,2009.5[4]汤才刚,朱红涛,莉,国桥,基于PWM的逆变电路分析,《现代电子技术》2008年第1期总第264期。

SPWM变压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SPWM变压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SPWM变压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掌握交-直-交电压源型变频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变频器的主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电路以及保护电路的设计方法,掌握变频器主要元器件的选型方法。

二、设计容、技术条件和要求设计交-直-交电压源型三相SPWM变频器,整流部分为二极管三相不控整流,并由大电容滤波,获得恒定直流电压,逆变器由6个电力晶体管GTR和6个续流二极管组成,并由8051和大规模集成电路HEF4752组成SPWM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控制电路。

基本设计参数:异步电动机额定功率11kW,额定电流22A,线电压380V,允许过载倍数=1.5,泵升电压U s=150V,逆变器输出频率围4~60Hz,额定输出频率50Hz,负载功率因数cos≥0.5,负载引起直流电压脉动百分比K≤5%,U in(max)=10V,设计任务:1.设计主电路:选择GTR开关管和滤波电容参数;2.设计控制电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HEF4752,并设f smax=1000Hz,计算8253分频系数;3.设计驱动电路:采用分立元件或集成电路模块均可;4.画出系统主电路图、控制电路图、驱动电路图、保护电路图(过压保护和过流保护二选一);5.写出设计心得体会。

三、SPWM调速系统基本原理PWM的原理,就是面积等效原理,在采样控制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结论: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

所以可用等幅值的不同宽度的脉冲来等效一些想要的波形。

PWM技术是利用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导通与关断把直流电压变为电压脉冲序列,并通过控制电压脉冲宽度或电压脉冲周期以达到改变电压的目的,或者通过控制电压脉冲宽度和电压脉冲序列的周期以达到变压和变频的目的。

变频调速中,前者主要应用于PWM斩波(DC-DC变换),后者主要应用于PWM逆变(DC-AC变换)。

PWM 脉宽调制是利用相当于基波分量的信号波(调制波)对三角载波进行调制,以达到调节输出脉冲宽度的目的。

基于SPWM变频调速矢量控制系统研究及其仿真

基于SPWM变频调速矢量控制系统研究及其仿真

摘要变频调速是交流电动机各种调速方式中效率最高、性能最好的调速方法,在整个交流调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采用MATLAB软件包中的SIMULINK对基于数学模型基础上的电气传动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建模,具有建模简便、结构直观、操作灵活等优点,并且仿真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本文介绍了现代交流调速系统的概况、矢量控制的基本概念以及在三相坐标系和两相坐标系下的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应用MATLAB下的仿真工具SIMULINK软件建立了按转子磁场定向的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

重点是对交流电机SPWM变频调速矢量控制系统的建模和仿真,并给出了仿真模型和仿真结果。

关键词:MATLAB/SIMULINK,矢量控制,异步电动机,仿真ABSTRACTVariable-frequency speed regulation is the most efficient way and the best performance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hole motor speed control. The electric transmission control system simulation models are based on mathematical models used the SIMULINK which belongs to the MATLAB software package to simulate, it provides with modeling a simple, intuitive structure, operational flexibility and other advantages,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high accuracy.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AC regulating speed system and the basis idea of Vector control and the dynamic models of induction motor which in the 3-phase references and 2-phase reference. Using SIMULINK in software MATLAB establish and simulate the dynamic model in the 2-phase synchronous rotary references. The emphases are to simulate about vector control system of the SPWM variable frequency control, and to give the simulation result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Key words:MATLAB/SIMULINK, Vector control, Asynchronous motor, Simul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概述 (1)1.1现代交流调速系统的发展 (1)1.2矢量控制 (2)1.3研究内容 (3)第二章异步电动机的多变量数学模型 (4)2.1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和性质 (4)2.1.1 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4)2.1.2 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上数学模型的性质 (9)2.2坐标变换 (10)2.2.1 三相静止/两相静止坐标变换(3S/2S) (11)2.2.2 两相静止/两相同步旋转的坐标变换(2S/2R) (13)2.2.3 直角坐标—极坐标变换(K/P) (14)2.3异步电动机在两相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15)2.3.1 两相任意旋转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15)2.3.2 两相静止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18)2.3.3 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19)2.3.4 按转子磁场(磁通)定向的数学模型 (19)第三章异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策略 (22)3.1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 (22)3.1.1 矢量控制方法的提出 (22)3.1.2 矢量控制变换的思路 (22)3.2按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的实现 (23)3.3正弦波脉宽调制技术 (26)3.3.1 正弦波脉宽调制的原理 (26)3.3.2 SPWM控制方法 (26)3.3.3 电压型三相桥式逆变器 (27)第四章模型的建立和仿真结果分析 (28)4.1MATLAB/SIMULINK简介 (28)4.2异步电动机仿真模型子系统的建立 (28)4.2.1 3S/2R变换 (28)4.2.2 2R/3S变换 (29)4.2.3 电压电流变换 (30)4.2.4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模型 (30)4.2.5 电流电压变换 (31)4.2.6 逆变器模型仿真结构 (31)4.3异步电动机模型仿真 (31)4.3.1 异步电动机转速和电磁转矩的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WM在交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班级:学号:目录序言 (2)1.正弦脉宽调制SPWM型逆变器基础理论 (2)1.1正弦脉宽调制(SPWM) (3)1.2 SPWM波的调制条件 (5)2.三相SPWM逆变电路带星型负载的仿真 (5)2.1建立三相SPWM仿真模型: (6)2.2仿真结果分析 (7)3.三相异步电机调速系统SPWM电压型逆变器的仿真 (10)3.1 建立模型基础概念 (10)3.2 SPWM电压型逆变器矢量仿真模型的建立 (11)3.3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13)序言交流电机传动的电力机车是由电压型、电流型交直交变流器供电的异步电机组成的系统,包括整流器,直流中间环节,和逆变部分。

而逆变器是控制 6个半导体开关器件组成的三相桥式逆变电件的通断,可以得到不路。

按照一定规律控制同频率的三相交流输出各半导体开关器件的通断,可以得到不同频率的三相交流输出。

本文针对逆变环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针对带一般星型电感性负载,和在三相异步电机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了MATLAB仿真,并对负载突然变动时的情况进行了讨论(添加一个阶跃转矩),在对三相异步电机进行仿真时,采用了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模型,即使在负载变动的情况下,系统仍能在很短的时间达到稳定,可见其具有很好的调速性能。

为了简便起见,本文仅针对电压源型逆变环节进行讨论,所以在MATLAB仿真中,直流中间环节采用直流电源替换,电压源型逆变器的原理图如下图所示:电压型逆变器1.正弦脉宽调制SPWM型逆变器基础理论所谓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是用直流斩波的方法,将逆变器的输出相电压调制成幅值相等的若干个矩形电压脉冲,通过调节占空比改变脉冲宽度,即可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而调节一个周期的循环开断时间可改变输出电压频率,从而在逆变器上实现VVVF 的综合控制。

下图是PWM 变频器的主电路原理图,图中以IGBT 全控功率元件143652VT VT VT VT VT VT 、、、、、构成A 、B 、C 三相桥臂,为简化图形,与各开关元件并联的续流二极管未画出,三相电阻负载‘Y ’接。

为使逆变器输出PWM 电压波,前提是取得所需要的PWM 脉冲序列,以控制逆变器开关元件的通、断。

通常是利用三角波电压与参考电压(如正弦电压)相比较调制出PWM 脉冲序列,如图3-7所示。

图3-6 PWM 变频器原理图图3-7产生PWM 脉冲矩形波1.1正弦脉宽调制(SPWM )1.1.1单极性和双极性正弦脉宽调制以等腰三角形载波t u 和参考正弦波r u 的相交关系,可以产生SPWM 调制波。

ru dU +当参考电压r u 正半波时,若r t u u ≤,调制波,而r t u u ≥, 为宽度不等的矩形脉冲波,正弦参考电压与三角载波电压的交点r t u u =是输出电压转折点,由于采用正弦参考波调制,所以靠近r u 幅值处的脉冲波较宽,两边逐渐对称变窄,矩形面积所表示的输出电压有效值大小符合正弦分布规律,称这种脉冲序列SPWM 序列。

当r u 在负半周时,需要把r u 正半波的SPWM 序列反向,得到一个周期的、幅值在0~P u 变化的脉冲序列,称为单极性SPWM 调制模式,如图3-8(a )。

如果在每个交点r t u u =处同时产生正、负触发脉冲,在一个半周既有P u +又 有P u -脉冲序列,这种调制称为双极性SPWM 调制模式,如图3-8(b )。

(a ) 单极性SPWM 脉冲(b )双极性SPWM 脉冲以图3-6的二电平逆变器A 相为例,在输出端A 点只能有+Ud /2或-Ud /2两个电平,因此1VT ,4VT 必须处于互补的通、断状态,而采用双极性的SPWM 脉冲序列,可控制 1VT ,4VT 互补触发或关断,当然,在用于控制功率元件互补ru tu通断时须满足“先断后通”的原则。

则逆变器A 端输出电压波形为图3-9。

1.2 SPWM 波的调制条件SPWM 波实质上是功率器件的驱动脉冲,所以与电压型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一致。

因此受到对逆变器的性能要求、特别是功率元件允许的工作条件的限制。

调制比:rmtmU M U =在双极性SPWM 波中,最小脉宽出现在r u 接近载波t u 峰值的两交点间,此处的最小脉宽时间必须保证大于功率元件的关断时间oof t 使其可靠关断后,互补元件再导通,因此一般M ≤0.9。

载波比:trf N f =r f :三角载波频率,(Hz ); t f :正弦参考波频率,(Hz );载波比是一个周期参考正弦波三角载波的周期数,在r f 一定的情况下,显然载波比N 越大,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越接近理想正弦波;但同时开关元件的开、断频率也就越高,因此受到元件的开、断频率允许值的限制。

2.三相SPWM 逆变电路带星型负载的仿真三相SPWM 与单项相类似,但载波信号t u 认为对称三角波,线电压在d U ±和0之间变动,而星型负载可能的电平为d U ±,2d U ±和0之间变化。

为了保证U d /-U d /+0三相之间的相位差,在波比为3的整数倍。

且输出电压谐波集中分布在t r n k ωω±处,其中1,3,5,...=3(21)1,1,2,3,...2,4,6,...=61,0,1,2,...=61,1,2,3...n k m m n k m m k m m = -± =⎧⎨=+ = - =⎩或, 仿真原理图如下图所示:2.1建立三相SPWM 仿真模型:1S 2S 4S 6S BR -3S 5S ABCAR CR O图0 Discrete PWM Generator 模块参数设计其中三相负载的有功为1kw ,感性负载为500var ,SPWM 的控制信号由Discrete PWM Generator 产生,选择三桥臂六脉冲;m=0.5,基波频率50HZ,载波频率为其30被,即1500HZ;powergui 设置为离散仿真模式,采样时间6510s -⨯,输出的相电压,相电流,线电压,直流电流波形如图所示。

2.2仿真结果分析图1 总图图2线电压波形图3 线电流波形图4 直流电流波形选择powergui 中的FFT 模块进行分析,THD 在m=0.5是高达139.45%,所以可以看出在一定程度上采用SPWM 可以使电流更接近正弦波。

图5 FFT 分析图3.三相异步电机调速系统SPWM 电压型逆变器的仿真3.1 建立模型基础概念转差频率控制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采用SPWM 电压型逆变器,转速采用转差频率控制,即异步电机的定子角频率1ω由转子角频率ω和转差频率s ω组成1s ωωω=+,在此过程中,电动机的定子电流频率始终能随转子的实际转速同步升降,使转速的调节更为平滑。

保持转子磁链r ψ不变的情况下,电动机的转矩直接受到定子电流的转矩分量1t i 控制,并且转差s ω可以通过定子电流的装具分量1t i 来计算,转子磁链r ψ也可以通过定子电流的励磁分量1m i 来计算。

在系统中移转速调节器ASR 的输出为定子电流的转矩分量1t i ,并通过计算的到转差s ω、如果采取磁通不变的控制,则0r p ψ=,由于1m r sm r L i T pψ=+,可得: 1r m m L i ψ= 又因为m st s r rL i T ωψ=,可得: 11s t r m i i ω=,由于矢量控制方程得到的是定子电流的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本系统采用变压型逆变器,需要将相应的电流控制转换为电压控制,又由于m e p r st rL T n i L ψ=,其变换关系为:11sm s m s st u R i L i ωσ=-1()st s s st sm u R L p i i σω=+- 式子中sm u ,st u 为定子电压的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σ为漏磁系数,且满足:1m s r L L L σ=-sm u ,st u 经过二相旋转坐标系/三相禁止坐标系的变换(2/3)r s ,12/33/2101/221/22C C -⎡⎤⎢⎥==-⎢⎥⎢⎥-⎣⎦得到SPWM 电压型逆变器的三厢的电压控制信号并且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压。

3.2 SPWM 电压型逆变器矢量仿真模型的建立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仿真模型:图1 转差频率控制的SPWM 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上述仿真系统的控制部分由给定,PI 调节,函数运算,坐标变换,SPWM 脉冲发生器等组成。

给定环节是定子的电流励磁分量* 5.2im A =和转子的速度*1400/min n r =。

放大器G1=35,G2=0.15和给定积分器组成了带限制幅度的转速调节器ASR 。

电流电压模型转换由函数*Um ,*Ut 模块实现。

函数运算模块*ws 根据定子电流的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计算转差s ω,并与转子频率ω相加得到定子频率1ω,在经过积分器得到定子电压矢量转角()theta θ。

模块sin 、cos 、0/dq abc 实现了二相到三相的变换。

0/dq abc 输出后插入了衰减环节G4。

在模块调试时,可以试系统开环工作,将PWM 发生器设置为部运行模式,根据0/dq abc 输出和PWM 发生器的三相调制输入信号的幅值小于1的要求,计算G4得到其值为2。

其中在0.45s 时加载65TL N m = g , G3=0.0067, G5=G6=9.55,将参数改为50Hz, 由于11st r m i T i ω=,有110.0690.0020.071()0.0690.0020.071()s m s r m r L L L mH L L L mH ===+=+==+=+=此时:0.0710.0870.816r r L mH Tr R mH === 其他参数不变,其中选择固定步长算法23ode tb ,补偿取510-,仿真时间0.65s 。

图2 仿真参数设置图3.3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具体图形见如下所示:图3 二相/三相时abc三相电流图4 转子磁链图形图5定子磁链图形图6 转矩波形图7转速波形图8 转子abc三相电流图9 定子abc 三相电流结果分析:通过仿真我们可以发现在0.43时转速已经达到1400/min r ,即为稳定值,此时转子预定子磁链也都近似于圆形。

而但加入负载65TL N m = g 后,系统出现短暂波动,但很快就达到稳定。

所以说,该模型是相当理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