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击实实验操作步骤
土的击实试验

土的击实试验土的击实试验也称为土的压实性试验,是用来评估土壤在受到作用力的情况下的变形和抗力特性的试验。
土壤是建筑、基础设施和道路等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其力学性质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这一试验的步骤、设备和数据处理方法。
步骤:1. 准备深度10-15厘米的土样。
为了获得精确的测试结果,应在同一地点分别进行多次采样,并将所有样品混合在一起以获得具有代表性的土样。
2. 将土样倒入铸模中。
铸模可以是一个圆柱体或一个立方体,其尺寸通常为10厘米x20厘米或15厘米x30厘米。
3. 用手或专用的工具将土均匀地压实到铸模中,直到土壤的表面与模板顶部水平对齐。
轻轻敲打铸模四周,以确保土的均匀分布和无气孔。
4. 称重,并记录整个系统(铸模+土)的重量,即为初试重。
5. 将冲击头沿着铸模中心的轴线向下落。
落下高度通常为30厘米至60厘米之间。
这个过程被称为一个冲击。
6. 重复第5步,使其共冲击5次,并记录每次冲击后的土样高度。
7. 重复所有步骤,并使用不同的落下高度来获得多组试验数据。
设备:1. 冲击头和杆:用于在土样上施加力。
2. 铸模:一个可以容纳土样并允许垂直冲击落下的方形或圆形的金属或塑料容器。
3. 电子天平:用于称量整个系统的重量。
4. 支架:用于确保冲击头的落下高度和角度的一致性。
数据处理:1. 根据试验结果,绘制出土的应变-压实度曲线。
压实度是指土壤受到冲击后的压缩程度,通常表示为土的单位体积受到的压缩量。
应变是指土壤受到作用力产生的形变。
通过绘制这种曲线,可以评估土壤的压缩性。
2. 根据试验数据,计算每个冲击高度下的压实比例。
压实比例是指每个冲击所压实的土体积与未压实的土体积之比。
通过这项计算,可以明确不同压实高度的冲击力对土壤的影响。
3. 根据压实比例,将所获得的所有数据绘制成压实比例-落下高度曲线。
此曲线显示冲击高度与土壤的压实程度之间的关系,这也被称为曲线。
4. 使用曲线,评估土壤的压实度和压实性质。
土的击实试验步骤

土的击实试验步骤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土的实验2007-11-08 20:14:01 阅读163 评论1 字号:大中小土的击实试验步骤土的CBR实验土的压实性工程建设中广泛用到填土,例如路基、土堤、土坝、飞机跑道、平整场地修建建筑物等,都是把土作为建筑材料按一定要求和范围进行堆填而成。
显然,未经压实的填土,强度低,压缩性大且不均匀,遇水易发生塌陷等现象。
因此,这些填土一般都要经过压实,以减少其沉降量,降低其透水性,提高其强度。
特别是高土石坝,往往是方量达数百万方甚至干百万方以上,是质量要求很高的人工填土。
进行填土时,通常采用夯实、振动或辗压等方法,使土得到压实。
土的压实就是指填土在压实能量作用下,使土颗粒克服粒间阻力而重新排列,使土中的孔隙减小、密度增加,从而使填土在短时间内得到新的结构强度。
土的压实在松软地基处理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
实践经验表明,压实细粒土宜用夯击机具或压力较大的辗压机具,同时必需控制土的含水量。
对过湿的粘性土进行辗压或夯实时会出现软弹现象,填土难以压实;对很干的粘性土进行辗压或夯实时,也不能把填土充分压实。
因此,含水量太高或太低的填土都得不到好的压密效果,必须把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压实粗粒土时,则宜采用振动机具,同时充分洒水。
两种不同的做法说明细粒土和粗粒土具有不同的压密性质。
11.2.1 粘性土的压实性研究粘性土的压实性可以在试验室或现场进行。
在试验室内研究土的压实性是通过击实试验进行的。
试验的仪器和方法见《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
试验时将某一种土配成若干份具有不同含水量的土样。
将每份土样装入击实仪内,用完全同样的方法加以击实。
击实后,测出压实土的含水量和干密度。
以含水量为横坐标,干密度为纵坐标,绘制含水量-干密度曲线如图11-3所示。
这种试验称为土的击实试验。
图11-3 粘性土的击实曲线1. 最优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在一定的压实功能(在试验室压实功能是用击数表示的)下使土最容易压实,并能达到最大密实度时的含水量称为土的最优含水量。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与步骤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与步骤嘿,你问土工击实试验方法与步骤啊?那咱就好好唠唠。
土工击实试验呢,听起来挺专业,其实做起来也不难。
首先得准备好材料和工具哇。
土样那肯定得有,而且得是有代表性的土。
不能随便抓一把土就来做试验,那可不行。
还有那个击实仪,得是好使的,不能有毛病。
就像做饭得有食材和锅铲一样,做土工击实试验也得有家伙事儿。
然后呢,把土样弄碎。
不能有大块的土疙瘩,得弄成细细的土。
这就像做菜前得把菜切好一样,得弄成合适的大小。
可以用锤子敲敲,或者用手掰掰,反正得把土弄碎了。
接着,要给土样加水。
这水可不能乱加,得根据试验要求来加。
加多了不行,加少了也不行。
就像做饭放盐一样,得掌握好量。
可以用喷壶慢慢喷水,一边喷一边搅拌,让土样均匀地吸收水分。
加好水后,就得把土样装进击实筒里了。
这可不能装得太满,也不能装得太少。
得装到合适的高度,然后用工具把土样压实。
这就像做蛋糕装模具一样,得装得刚刚好。
装好土样后,就可以开始击实了。
用击实仪一下一下地打土样,得打得均匀,不能有的地方打得重,有的地方打得轻。
这就像打地鼠一样,得打得准。
打一会儿后,把土样倒出来,再装进去,继续打。
这样反复几次,直到达到试验要求的次数。
击实完后,就得测量土样的密度了。
可以用环刀法或者灌砂法来测量。
这就像称体重一样,得知道土样有多重。
测量的时候要仔细,不能有误差。
最后呢,根据测量的结果,画出击实曲线。
这曲线就像股票走势图一样,能看出土样的密度随含水量的变化情况。
从曲线中可以找到土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这就像找到宝藏一样,可重要了。
总之呢,土工击实试验虽然有点麻烦,但只要你认真仔细,按照步骤来,就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加油吧,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把土工击实试验做好。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1.试验样品的制备:首先从野外或实验室采集土样,并按照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均匀,然后通过手工或机械设备将土样压入模具,制备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试样。
2.试验设备的准备:准备好静压器、流量计、压力表等设备,并进行校准,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试验步骤:(1)调整初始状态:将初始状态的土样放入静压器中,施加一定静压力,使土样达到一定的初次固结状态。
(2)施加外力:通过增加静压器中的压力,使土样继续受到外力作用,进一步击实。
(3)记录实验数据:在每次施加外力后,记录相应的压力值、试验时刻和土样的体积或高度等数据,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计算。
(4)继续增加外力:反复进行步骤(2)和步骤(3),直到土样达到最终固结状态或压力不再增加。
4.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土样的固结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固结比体积、固结应力等参数,进而评价土壤的击实特性。
1.试验样品的制备:同样的,需要采集土样,并按照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均匀,然后将土样压入模具,制备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试样。
2.试验设备的准备:准备好动压器、流量计、压力表等设备,并进行校准,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试验步骤:(1)调整初始状态:将初始状态的土样放入动压器中,并设定一定的动压力和动压频率,使土样开始受到外力作用。
(2)施加外力:通过动压器施加周期性的外力,使土样受到连续的冲击和振动,进一步击实。
(3)记录实验数据:在每次施加外力后,记录相应的压力值、试验时刻和土样的体积或高度等数据,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计算。
(4)继续施加外力:反复进行步骤(2)和步骤(3),直到土样达到最终固结状态或压力不再增加。
4.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土样的固结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固结比体积、固结应力等参数,从而评价土壤的击实特性。
总之,土工击实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用来研究土壤工程特性的试验方法。
通过静压击实试验和动压击实试验,可以获得土壤的击实特性参数,为土壤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确保土壤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04章 土的击实试验

➢ 其他试验步骤与甲法相同,但应该先将垫块放人筒内底 板上,然后加料并击实。所不同的是,每层需取制备好的 试样约900g(对于水泥或石灰稳定细粒土)或1100g(对于稳 定中粒土),每层的锤击次数为59次。
每次筛分后,均应记录超尺寸颗粒的百分率。 在预定做击实试验的前一天,测定其风干含水量。 对于细粒土,试样应不少于100g; 对于中粒土(粒径小于25mm的各种集料),试样应不少于1000g; 对于粗料土的各种集料,试样应不少于2000g。
试验步骤: 甲法 ➢将已筛分的试样用四分法逐次分小,至最后取出约10~ 15kg试料。再用四分法将已取出的试料分成5~6份,每 份试料的干质量为2.Okg(对于细粒土)或2.5kg(对于各种 中粒土)。
烘箱的温度应事先调整到110℃左右,以使放入的试样 能立即在105~110℃的温度下烘干。 ➢进行其余含水量下稳定土的击实和测定工作。 凡已用过的试样,一律不再重复使用。
乙法
在缺乏内径10cm的试筒,以及在需要与承载比等试验 结合起来进行时,采用乙法进行击实试验。本法更适宜于 粒径达25mm的集料。
➢养生 恒温保湿养生。 养生时间7天 养生温度 北方地区应保持在20℃±2℃
南方地区应保持在25±2℃ 养生期的最后1天,应该将试件浸泡在水中,水的深度 应使水面在试件顶上约2.5cm。在浸泡水中前,应再次称 取试件的质量。 在养生期间,试件质量的损失应该符合下列规定: 小试件不超过1g;中试件不超过4g;大试件不超过10g。质量 损失超过此规定的试件,应该作废。
➢预定5~6个不同含水量,依次相差1%~2%,且其中至 少有2个大于和2个小于最佳含水量。
土的击实试验过程

土的击实试验过程嘿,咱今儿就来说说这土的击实试验过程!你可别小瞧了这土,它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得好好摆弄摆弄才能知道它的脾气呢!先得准备好各种家伙什儿,土样那肯定是主角啦,还得有那专门的击实仪,就像个大力士,能把土样一顿捶打。
把土样取来,得先筛一筛,把那些大块头的杂质啥的都去掉,就好比给土样洗个澡,干干净净地准备接受考验。
然后呢,根据要求调配好不同的含水率,这就像是给土样准备不同口味的食物。
含水率高了,土样就软乎乎的,含水率低了,土样就硬邦邦的。
接着,把调好含水率的土样放进那击实筒里,这就好比给土样找了个小窝。
然后启动击实仪,“砰砰砰”,一顿猛击,这感觉就像是给土样来了一场激烈的拳击比赛。
每击实一次,都得把土样倒出来,重新搅拌均匀,再放进去击实,就这么反反复复,可别嫌麻烦,这都是为了得到最准确的数据呀!你说这土样在里面被这么一顿折腾,它能不发生点变化吗?经过多次击实后,土样变得更密实了,就像被压缩过一样。
然后呢,再测量土样的干密度,这可很关键哦,就像是给土样称体重,看看它到底变得有多结实。
这整个过程不就像是在给土样塑造身材嘛,让它从松松垮垮变得结结实实。
你想想,要是咱盖房子、修马路啥的,不把土弄结实了,那能行吗?那不得摇摇晃晃,出大问题呀!所以啊,这土的击实试验可重要着呢,可不能马虎对待。
咱得像个细心的医生一样,好好给土样做个全面检查,找出最适合它的状态。
这试验过程看着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可得小心谨慎,每个步骤都得做到位,稍有疏忽,那得出的结果可能就不准确啦!咱可不能让土样白受了这一顿折腾呀,得让它的付出有价值,是不是?总之,土的击实试验就是这么个有趣又重要的事儿,咱得认真对待,才能让土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添砖加瓦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土的标准击实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流程

四、仪器设备 (1)击实仪:主要由击实筒和击锤组成; (2)烘箱及干燥器; (3)天平:称量为200g,感量为0.01g;称量为2kg,感量
为1g; (4)台秤:称量为l0kg,感量为5g; (5)圆孔筛:孔径为40mm、20mm、5mm各一个 ; (6)其它:喷水设备、碾土设备、盛土盘、土铲、修土刀、
1
d
1
Gs
100%
式中:Gs为土的饱和面干比重。
4、画击实曲线: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
系曲线,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上的峰点的坐标分别为土的最大干密度
与最佳含水率。
11
12
一、试验目的 测定天然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无侧限抗压强度定义:试样在无侧向压力条件下,抵抗 轴向压力的极限强; 二.取样频率
其 中: (1)轻型击实:适用于细粒土,锤底直径为5cm,击锤质量为
2.5kg,落距为30cm,单位体积击实功为598.2kJ/m3; I-1分3层夯实,每层27击,最大粒径20mm;I-2分3层夯实, 每层59击,最大粒径40mm。 (2)重型击实:适用于细粒土,锤底直径为5cm,击锤质量为 4.5kg,落距为45cm,单位体积击实功为2682.7kJ/m3; II-1分5层夯实,每层27击,最大粒径20mm;II-2分3层夯实, 每层98击,最大粒径40mm。
2、试样击实
(1)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5次装入桶内。 (2)小试桶按三层发时,每次800~900g(桶高的1/3)
按五层法时,每次400~500g(略高桶面1/5) (3)每层按规定击实次数进行击实,击实锤自由落下,每层拉毛,小
试桶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5mm;大试桶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6mm 。 (4)用修士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取下套筒,称
击实试验操作规程

击实试验操作规程操作规程1.实验前的准备1.1 实验器材击实试验器、试验针、标尺、试样、割切机、钢尺、熨斗、定时器等。
1.2 实验场地具有足够强度和平整度的实验场地,边缘平直,不允许有较大的倾斜。
1.3 试样制备根据需要取相应规格和数量的土样进行试验前的制备工作。
常见规格的试样有5cm×5cm×5cm、7.5cm×7.5cm×7.5cm和10cm×10cm×10cm。
制备时需注意土样须保持水分状态和形状不变。
2.实验操作2.1 实验前的检查检查击实试验器的电源、撞击器等器材是否正常,检查试验针的精度等。
检查场地平整度,试验样品制备是否适用,是否具备针对试验的仪器,设备和仪表是否操作正常。
2.2 实验过程将试样放在相应位置,通电并校准仪器,调整撞击器高度,用标尺将试样与击实试验器间距调整至规定范围内,用试验针按规定点数和深度进行撞击,每隔一定次数摆动试样,实验进行到规定次数或试样达到规定密实度后停止。
在试验过程中需注意机械撞击引起的噪声和振动,对人造和自然界的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距谨慎控制。
2.3 结束及记录试验后将试样从击实器拿出来,室内环境下弄平土表,用钢尺依次在不同深度测量试样厚度,记录试验本领及试样厚度、含水率等数据。
观察试样是否出现断裂和变形。
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中,并存档备查。
一般要达到每手工试样的试验次数应不少于5次。
需要在不同钻孔间隔的深度地点应进行相同的测试数量。
3.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时必须戴好安全帽、护目镜和手套;2. 试验针的位置必须准确、深度必须符合规定要求;3. 试验器和辅助设备需定期进行检修,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4. 试验后对试样及试验器进行清洗、消毒等工作;5. 实验结束后应关闭仪器电源,保持环境整洁,归档记录。
4.实验安全1. 实验过程中电源带电,使用时需注意安全;2. 操作人员应穿着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尽量避免操作时产生身体接触撞击试验器或试样;3. 试验器和辅助设备必须正常使用,任何设备出现问题应立即停机检修,保证实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的击实实验操作步骤
1. 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或在低于50℃温度下烘干)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圆木棍碾散,或用碾土机碾散,然后过5mm筛。
对于小试筒按四分法取筛下的土为N×3kg;对于大试筒不必过5mm筛,用手将大于40mm的碎(砾)石拣除即可,同样按四分法取样约N×6kg。
(N为预估测点数,至少为4个)。
2. 按初步估计的最佳含水量低3~4%左右,洒水拌匀风干土。
土样应放在不吸水的盘上,盖上润湿布或塑料布,闷料一段时间,最好能过夜。
3. 根据工程要求,选择规定的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并视大于5mm颗粒的百分率大小,选用小试筒或大试筒进行击实试验。
4. 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或5次倒入筒内。
小筒按三层法时,每次约800~9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三分之一);按五层法时,每次约400~5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五分之一)。
对于大试筒,先将垫块放入筒内底板上,按五层法时,每层需试样约900g(细粒土)~1100g(中粒土);按三层法时,每层需试样1700g左右。
整平表面,并稍加压紧,然后按规定的击数进行第一层土的击实,击实时击锤应自由垂直落下,锤迹必须均匀分布于试样面。
第一层击实完后,将试样层面“拉毛”,然后再装上套筒,重复上述方法进行其余各层土的击实。
小试筒击实后试样稍高出筒但不大于5mm,大试筒击实后试样稍高出筒但不大于10~40mm。
5. 用修土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筒,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拆除底板,擦净筒外壁,称量准确至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