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的认识
时分的认识与

时分的认识与体验时分,是时间的一种划分方式,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时分的认识与体验,涵盖了对时间的理解、时间管理的技巧、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知。
通过对时分的认识与体验,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时间、提高效率,使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一、时分的认识时间是人类社会不可逆转的资源,如何正确地认识时间,合理安排生活,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时分的认识从大的时间概念到小的时间单位,有助于我们建立对时间的科学观念。
1. 时间的本质时间是宇宙运动的产物,是事件发生和持续的次序。
时间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人们感知和测量事物发展变化的基准。
2. 时间的划分人们通过将时间划分为年、月、日、时、分、秒等不同的单位,来衡量和记录时间的流逝。
这个划分方式统称为时分。
3. 时间的价值时间具有宝贵的价值,一秒的流逝也许意味着机会的丢失。
时间价值的主要表现在:时间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目标和愿望;时间可以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时间可以享受生活和与他人相处。
二、时分的体验时分的体验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深刻感受时间的流逝,并通过时间的利用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时分的体验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察时间的流逝通过观察时间的流逝,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时间的变化和不可逆转性。
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着用温度感受时间的流逝,比如清晨的阳光温暖了房间,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投射出来,晚上的月光洒在床上,每一个时刻都是时间流逝的映证。
2. 制定明确的计划制定明确的计划是有效管理时间的重要方法。
根据每天的任务和目标,制定优先级清晰的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有序地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 时间的分配和节奏感在时间管理中,合理地分配时间和保持良好的节奏感是关键。
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高效的时间段进行重要工作。
同时,注意休息和放松,不要让疲劳和焦虑占据过多的时间。
4. 做好时间记录和总结通过记录和总结时间的利用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时间规律和利用效率。
时分的认识

当看到分针走的小格不满10 小格时,写的时候要在:后面写 上“作: 4时15分
写作: 6:40 读作: 6时40分
写作: 10:50 读作: 10时50分
认一认,写一写。
7:45 10:25
55
5
50
10
45
15
40 35
20
5 25
30 每个大格里面有 个小格
一共有 60 个小格
时和分的相互关系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1 ) 小时。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 1 )分,走一大格的 时间是( 5 )分,走一圈 就是走了( 60)小格,是 ( 60 )分。
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 1)圈
.
10 15
( 1 )圈,是( 60 )分。
40
20
6、1小时等于( 60 )分。
35
25
30
我会认,我会说。
写作: 9:00
读作: 9时
写作: 2 : 5 5
读作: 2时55分
时针走到9,分针 正指着12,是9时。
时针走过2,不到3,是 2时;分针从12起走了 55小格,是55分。
小结:
注意:我们看几时几分,要先看时 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
同学们,我是懒羊羊同学,我遇到了一个 难题,你们能帮我吗?
猜谜语 兄弟三人齐上路,
谜底:
有快有慢不停步。
走了三百六十日,
没有走出玻璃铺。
钟面上有些什么?
长针(分针)
讨论
短针(时针)
短粗一点的是时针,细长 一点的是分针。
大格
一共有12 个大格
12 11 10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一、时分的认识。
1. 钟面的认识。
-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走1大格是5分钟。
- 例如,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时,表示3时整;当分针指向6,时针在3和4中间时,表示3时30分。
2. 时与分的关系。
- 1时 = 60分。
可以通过观察钟面来理解,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同时时针走了1大格,也就是1小时。
- 在计算经过时间时,如果是整时到整时,直接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例如,从上午8时到上午10时,经过的时间是10 - 8 = 2(小时)。
- 如果不是整时,可以先把时刻换算成分钟数再计算。
例如,从8时15分到8时40分,8时40分 - 8时15分 = 25分。
3. 读钟面时刻。
- 先看时针,时针刚过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分针指向几就用几乘5得到分钟数。
- 比如钟面上时针过了9,分针指向7,分针指向7表示7×5 = 35分钟,所以这个时刻是9时35分。
4. 写钟面时刻。
- 写成几时几分的形式,例如3时10分,写作3:10。
如果是整时,分钟数写0,如5时整,写作5:00。
二、时分的实际应用。
1. 计算经过时间。
- 例1:小明上午8:30开始做作业,9:10做完,他做作业用了多长时间?- 方法一:9时10分 - 8时30分 = 40分。
可以这样想,9时 - 8时 = 1时,1时 = 60分,60分+10分 - 30分 = 40分。
- 方法二:把8:30看作8时30分,9:10看作9时10分,然后计算分钟数10 - 30不够减,向小时借1当60,60 + 10-30 = 40分。
- 例2:一场电影从下午2:15开始,到4:0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4时 - 2时15分 = 1时45分。
4时可以看作3时60分,3时60分 - 2时15分 = 1时45分。
2. 时间的安排。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合理安排时间。
早上起床到上学的时间安排,要计算洗漱、吃早饭等活动所用的时间,确保能按时到校。
时分的认识

时分的认识时间是由时与分组成的。
时是指一个完整的小时,分钟则是一个小于一小时的时间单位。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两种计时方式,因此掌握时分的认识非常重要。
12小时制12小时制是指一天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时间段,每个时段各有12小时。
上午从12点00分到12点00分,下午从12点00分到次日12点00分。
在12小时制中,将上午表示为AM(Ante Meridiem),下午表示为PM(Post Meridiem)。
例如,早上9点30分可以写作9:30 AM,下午3点20分可以写作3:20 PM。
24小时制24小时制是指一天分为24个小时,从午夜12点开始,到次日午夜12点结束。
在24小时制中,时间显示为0:00~23:59分。
使用24小时制,可以避免出现上、下午不清的情况。
例如,早上9点30分在24小时制中可以表示为9:30,下午3点20分可以表示为15:20。
时间的表达方法我们经常会用到时间的表达方法,如“半点”、“整点”等。
“半点”表示30分钟,“整点”表示整小时。
例如,早上10点半可以表示为10:30,下午2点整可以表示为14:00。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常用的时间表达方法:•凌晨:指0:00~6:00之间的时间段。
•上午:指6:00~12:00之间的时间段。
•中午:指12:00~13:00之间的时间段。
•下午:指13:00~18:00之间的时间段。
•晚上:指18:00~24:00之间的时间段。
总结时分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用的时间单位。
掌握时分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表达时间,对我们的生活、工作等都非常重要。
在书写时间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2小时制或24小时制,并注意一些表达方法的使用。
“时分的认识”

时分的认识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时间可以被测量、记录和管理,因此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安排我们的生活。
然而,即使对于常见的时间单位,如小时、分钟和秒钟,我们对它们的理解可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着重讨论时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时分,并探讨其在不同背景下的应用和重要性。
时分是什么?时分是时间单位的一种,它由小时和分钟组成。
一个小时等于60分钟,而一个分钟则是一个小时的六十分之一。
时分的概念常常用于日常生活中对时间的描述和计算。
例如,我们可以用时分表示早上8点30分,即8:30。
时分也经常用于计算时间间隔,例如计算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差。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时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
1. 时间表和日程安排在学校、工作和其他活动中,时间表和日程安排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可以通过时分来制定、记录和遵守这些安排。
例如,在学校课程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课程所占用的时分,以便我们安排自己的时间。
2. 准时和时间管理时分还可以帮助我们养成准时和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例如,当我们约定在特定的时分见面时,我们应该尽量准时到达,以免浪费对方的时间,也能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序和高效。
3. 时分作为时间单位的转换时分还可以用于时间单位的转换。
例如,我们可以将小时转换为分钟或分钟转换为小时。
这在某些场景下非常有用,比如计算旅行时间或安排日程时。
在不同背景下的重要性时分在不同背景下具有不同的重要性。
在以下几个方面,时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 交通运输时分在交通运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火车、飞机和公交车的时刻表中,我们能够准确了解到各个车次的出发时间和到达时间,并据此安排自己的行程。
2.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每一分钟都可能影响到患者的生命。
医生和护士需要精确地管理每个病人的治疗时间,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关怀。
3. 生产与工作在生产和工作领域,时分对于提高效率和生产力至关重要。
时分的认识与计算

时分的认识与计算时分,作为时间的一种计量单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单位之一。
对于时分的认识和计算,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时分的概念、时分的计算方法以及一些与时分相关的实际问题。
一、时分的概念时分是时间的一种计量单位,它是由小时和分钟组成的。
具体来说,一小时等于60分钟,而一分钟又等于60秒。
因此,一小时等于3600秒。
时分的表示通常采用“小时:分钟”的形式,比如10:30表示10小时30分钟。
二、时分的计算方法当我们需要进行时分的计算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加法计算当我们需要计算两个时分的总和时,可以将它们的小时和分钟分别相加,然后进行进位操作。
例如,计算10:30和3:45的总和,先将小时10和3相加得到13,再将分钟30和45相加得到75。
由于分钟的进位是60,所以75可以被进位为1小时15分钟。
因此,10:30加上3:45等于11:15。
2. 减法计算当我们需要计算两个时分的差值时,可以将被减数的小时和分钟分别减去减数的小时和分钟,然后进行借位操作。
例如,计算10:30减去3:45的差值,先将10减去3得到7,再将30减去45。
由于分钟的借位是60,所以30可以借位为-15。
由于分钟不能为负数,所以我们需要将小时减一,并将分钟调整为45。
因此,10:30减去3:45等于6:45。
三、与时分相关的实际问题时分的计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以下是一些与时分相关的实际问题:1. 时速与时间的计算当我们知道一个物体以某个时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时分的计算来确定它所行驶的距离。
例如,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30分钟,我们可以将时速换算为分钟,即60公里/小时= 1公里/分钟。
然后将它与行驶时间2小时30分钟相乘,即1公里/分钟 * 150分钟 = 150公里。
因此,这辆汽车行驶了150公里。
2. 时间的转换当我们需要将一个时间段转换为时分表示时,可以将小时和分钟进行换算。
认识时分知识点总结

认识时分知识点总结时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时间单位,我们都知道一天被分为24小时,每小时又被分为60分钟,每分钟被分为60秒,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时分秒。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分的使用是非常常见的,比如我们会说“二点半”、“三点四十五分”等等。
而在学习和工作中,对时分的理解和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们需要准时上课、准时交作业、准时开会等等。
因此,对时分的认识和掌握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时分的基本概念。
时分是时间的基本单位,用来表示时间的段落。
我们可以通过时分来表示一个时间点,比如“八点钟”;也可以通过时分来表示一段时间,比如“三小时”,“四十五分钟”。
时分的表示方法一般是采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相结合的方式,比如“8:00”、“3小时30分钟”。
时分的概念和使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尤其在预订火车票、飞机票、预约医生等等方面都离不开时分的使用。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时分的转换和运算。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时分的转换和运算,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些时分的计算方法。
比如,在约会的时候,如果我们知道下午3点和晚上7点两个时间点,我们需要计算这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就需要用到时分的运算。
时分的转换和运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时分与分钟的相互转换、时分的加减运算、时分的乘除运算等等。
在进行时分的转换和运算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时分的进位问题、进位不足时的借位问题等等。
再次,我们来看一下时分的应用范围。
时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比如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每天的课程安排,比如上午8点到11点,下午2点到5点等等;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按时完成上班、下班、开会等等;在交通出行中,我们需要掌握火车、飞机、公交车等的班次和时间等等。
时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时分的历史和发展。
时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人们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测量时间,比如日晷、水钟、沙漏等等。
时分的认识逐字稿

时分的认识逐字稿
时分的认识
时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
它是时间的一种度量形式,是指一小时中的六十分钟。
时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下面是有关时分的更多认识:
1. 时分的来源
时分这个时间单位最早来源于古罗马,当时他们将一天分为十二个小时,每个小时再分为六十个分钟。
后来,这种时间单位逐渐传到了世界各地,并被广泛使用。
2. 时分的特点
时分的特点是可以细分到分和秒的级别,这使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更加准确地记录和掌握时间。
此外,时分也可以很方便地转化为其他时间单位,如天、周、月等,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计算时间。
3. 时分的应用
时分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计算、商业和科学领域。
在
计算领域,时分通常用于计算机运行时间的表示;在商业领域,时分
通常用于工资结算、供应链管理等;在科学领域,时分通常用于表示
实验时间、数据采集时间等。
4. 时分的计算方法
时分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将小时数乘以60再加上分钟数即可。
例如,1小时30分钟可以写成90分钟。
5. 注意事项
在使用时分时,我们需要注意不同场合和不同行业的特殊要求,例如,一些科学实验需要十分精确的时间测量,因此要求使用更加复杂的时
间单位。
同时,在商业运营中,我们也需要根据行业特点合理使用时
间单位,以便更好地管理商业活动。
总之,时分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单位时间之一,它具有很多的优点和贡献。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利用时分,以便更好地管理日常活动,提高
工作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知道1时=60分。
2、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
二、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l时=60分。
教学难点: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紧紧抓住课堂知识的结构关系,遵循“直观认知――操作体会――感悟知识特征――应用知识”的认知过程,设计出包括:观察、操作、想象、思考、交流等内容的教学流程。
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交互式电子白板提高教学效率。
以此使学生获取知识,给学生独立操作、探索规律、合作交流的机会。
学法上注重让学生参与探究过程,努力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促其在尝试中发现,讨论中明理,合作中成功,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利用FLASH动画,设计制作了课件。
有机利用了图形、声音、文字、动画等多种媒体效果的结合,使教学内容表现手法形声化、多样化、一体化,使学生的感官接受多路刺激,并较好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能认读整时,对时间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于本课知识掌握个性化较强且良莠不齐,有的已能清楚的认读时刻,而有的却一无所知。
?
四、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
给学生创设一个童话情景。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老师说学生猜。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老朋友。
想知道它是谁吗?我来说,你们猜一猜吧!我有一个好朋友,滴答滴答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
2、把学生带入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
“今天这位朋友带来了时间国王的邀请函,邀请同学们再到时间王国去游玩。
同学们想去吗?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用一个谜语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
】(二)?自主发现,学习新知----学生通过观察认识钟面
1、(出示图片及问题:需要出示通行证:钟面上有什么?)
教师:“要想进入时间王国需要出示通行证,需要回答:钟面上什么?下面我们先拿出自己的钟表观察观察吧!”
?同桌合作观察总结:钟面上有什么?
2、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
(12个数,时针、分针,12个大格、60个小格)
汇报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说清楚以下问题:(1)数有几个?他们是怎样排列的?(2)怎么区分时针、分针?(3)大格、小格是指哪里?各有几个?通行证的问题解决了吗?把通行证填写完整。
为我们的成功鼓掌。
?3、出示钟面,根据学生的汇报用白板演示,(1)顺时针方向。
(2)哪里是大格,小格。
(3)把通行证填写完整。
?(三)创设情境,探究新知----?时针、分针的计时方法。
1、分针的计时方法
看来我们又遇到难题了。
同学们有信心获得门票吗?只要把老师手中的智慧星都得到,
就可以获得门票。
不过要抓紧时间啊,运动会马上要开始了。
我们先来观察分针是怎样计时的好吗?听清楚要求:时间为1分钟,观察分针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白板演示1分钟分针的位置变化。
“说一说你观察的结果。
”
汇报观察结果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讨论: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
汇报交流。
(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
在你的小钟上拔出1分钟,给你同桌看,并说说你是怎么拨的?
同桌互相在钟表上拨出一分钟,边说是怎么拨的,为什么要这样拨?
提问:分针走2小格呢?分针从12走到1呢?分针走一圈呢?怎么看的?
回答老师的提问。
2、小组合作研究时针的计时方法。
总结:对。
分针是通过走小格来计时的。
那时针呢?用刚才研究分针计时的方法,下面小组同学来研究时针的计时方法。
(提示:先把钟拨到12时,记住时针的位置,继续拨钟到1时,再观察时针的位置,有什么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汇报交流: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现在你的钟表上是几时?再过1小时是几时?拨到2时看看时针是怎样走的?
学生拨钟验证结论。
?3、通过小组合作研究,了解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
总结出:分针走1小格表示1分钟,时针走1大格表示1小时。
(四)?拓展延伸,强化新知----巩固分针、时针的计时方法。
1、出示动物争论图片及问题。
他们仨在争论什么呢?你认为谁说的对?为什么不一样?怎么不一样?能不能用我们的研究结果给他们解释一下?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拨一拨,说一说。
小组合作拨钟解决争论问题:分针、时针从12走到4,从12走到7用的时间不同,各是多长时间?
2、演示分针、时针从12走到4,从12走到7各是多长时间。
3、时与分的关系
(?演示龟兔赛跑及各自跑的路程。
)?看,乌龟和兔子已经准备比赛了。
预备,开始。
学生看演示。
谁赢了?乌龟跑了多远?兔子呢?他们用的时间一样吗?为什么?你看乌龟和兔子的比赛像什么?现在拿出你的小钟,先拨到12时,让分针走一圈,看看时针是怎么走的?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组合作拨钟,讨论交流时与分的关系。
汇报交流。
看演示再次体验时与分的关系。
演示分针走1圈时针走1大格及结论1时=60分
4、??体验一分钟,渗透思想教育。
?看完紧张的比赛,我们也来放松一下吧!先闭上眼睛休息1分钟,可以边回想一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体验。
时间到,你觉得1分钟怎么样?
下面我们再来活动活动手脚,听听音乐,时间仍为1分钟。
你有什么感受?(?播放音频文件:歌曲《珍惜时间》)
学生说感受。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做些什么呢?
谈话:1分钟还能做很多事情,看:(演示图片举例:1分钟能做的事情)
教师补充:①银行点钞机1分钟能点1500张人民币。
②中央电视台播音员1分钟播180个字。
③人每分钟步行约70米,汽车每分钟约行驶1400米,飞机每分钟约飞行30千米。
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想?
交流感受及感想。
1分钟虽然很短,但充分利用却能做很多事。
因此,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直接体验与间接感受,引导学生了解1分钟的,珍贵,既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又使学生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
?(五)全课总结
?一句话结束本节课:要珍惜时间。
?时间是1分钟1分钟积累起来的。
我们把握好每一分钟,也就把握好了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