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颈椎病康复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康复颈椎病护理临床路径

康复颈椎病护理临床路径

康复科颈椎病护理临床路径表21天士长本组护士;介绍陪护、探视、休息制度、食堂;护理评估:全院共用的中医护理评估单电子版病人基本信息采集:身份证、地址、电话、医保类型安全宣教:标识腕带检查指导:预约、空腹、憋尿准备,大小便留取,报告追踪基本知识●什么是颈椎病?颈椎病也称颈椎综合症,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并在受寒、劳倦、外伤等病因下造成颈椎稳定性降低,引起颈肩部肌肉韧带劳损或影响了与之相邻的神经、血管、脊髓等,引发出一系列肌肉、韧带、神经、脊髓等临床的综合症侯群。

●它有哪些表现?1.疼痛颈肩部疼痛不适、疼痛或僵硬,活动不灵便,经休息无好转,颈部置于任何位置都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上肢疼痛麻木,常为单侧。

2.头部症状头晕,严重时有天旋地转的感觉;头昏,不清醒的感觉,定向、记忆、反应力下降;头痛,表现为偏头痛、枕部痛,甚至全头痛。

3.其他无明显原因的耳鸣、耳闷、耳聋、视物模糊、眼涩、流泪、畏光、失眠、夜眠易醒、多梦等症状;走路时突然跪下,或是行走时有“踩棉花”的感觉;伴有颈痛的吞咽困难等。

日常保养中应注意什么?1、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1)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哪些方面?在坐姿上,要尽可能保持自然端坐位,调节桌、椅之间的高度比例,避免头颈部过度后仰或前倾、前屈,使头、颈、肩、胸保持正常生理曲线。

由于职业需要,头颈部常向某一方向转动或相对固定(特别是前屈或左、右旋转),应当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一般在30分钟,让头部向另一方向转动。

因为这种相对固定和常向颈某一方向转动,不仅可以直接引起椎间盘压力的改变,而且还导致张力较大,一侧的肌肉疲劳。

因此,注意改变这一不良体位是必要的。

进行相反方向转动时宜轻柔、缓慢,在短时间内重复数次,以达到该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佳。

这既有利于缓解颈椎的压力和负荷,又可消除疲劳感,从而达到颈椎保健的目的。

在工作休息的时候,可想远方眺望片刻,并根据自身条件和工作环境,选择一些颈椎病医疗体育的动作,进行头颈部的锻炼,以消除疲劳,防止劳损。

颈椎病临床路径【最新版】

颈椎病临床路径【最新版】

颈椎病临床路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控制不合理医药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有医生都需要烂熟于心。

2020年1月2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公布了19个学科224个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骨科在线整理了其中的21个骨科临床路径,将陆续公布,敬请大家关注。

一、颈椎病(脊髓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颈椎病(脊髓型)(ICD-10:M47.1和G99.2)。

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颈后路减压植骨固定、颈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植骨固定术、颈后路椎板成形术(ICD-9-CM-3:81.0201/81.03/81.002)。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外科学》(多赫尔蒂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年,第14版)。

1.病史:有颈脊髓压迫的临床症状。

2.体征:出现颈脊髓压迫的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椎间盘组织退变及其引起的继发脊髓受压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外科学》(多赫尔蒂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年,第14版)。

1.脊髓型颈椎病。

2.保守治疗无效时选择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47.1和G99.2颈椎病(脊髓型)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病情需手术治疗。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5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5)X线胸片、心电图;(6)颈椎正侧伸屈位片、双斜位片、CT和MRI。

颈椎病临床路径

颈椎病临床路径

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的患者。

一、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9 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疾病分期(1)急性期(2)缓解期(3)康复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①风寒痹阻证②血瘀气滞证③痰湿阻络证④肝肾不足证⑤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颈椎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颈椎病)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 )有手术指征者(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O .75)(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 )颈椎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X 线片(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沉(4) 心电图(5) 胸部透视或胸部X 线片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颈椎CT 或MRI 、血脂、抗“ 0” 、类风湿因子、 C 一反应蛋白等。

(八) 治疗方法1.手法(1)松解类手法(2)整复类手法2.针灸疗法3.牵引疗法4.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

颈椎病康复治疗临床路径探讨

颈椎病康复治疗临床路径探讨

颈椎病康复治疗临床路径探讨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住院颈椎病人在医院治疗过程中的康复治疗进行分析,探讨颈椎病康复治疗临床路径。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间住院的60例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如应用药物消炎、消肿、营养神经和改善循环等。

实验组除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外,还接受合的物理治疗,包括牵引、按摩、短波脉冲治疗。

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和功能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康复临床路径具有其特殊性,以康复治疗为主,能够有效促进颈椎病患者的康复。

标签:颈椎病;康复治疗;临床路径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惯不良,颈椎病在人群中发生的概率很高。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颈椎部位血管神经丰富,当突出的髓核压迫到血管或神经后,极易引发头痛、眩晕、手麻、颈椎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会发生截瘫。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了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间住院的60例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者86岁,40岁以上的病人占77.7%,平均46.5岁。

根据受累组织的临床表现不同,将颈椎病分为四型: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

其中神经根型者12例,表现为颈部活动受限,反复颈肩痛放射至单或双侧上肢:脊髓型者8例,表现为双手上的运动神经元瘫痪,双上肢末梢的感觉发生障碍,下肢深度障碍:交感神经型10例,表现为头颈肩痛、有麻术感,并且相应部位有压痛点:椎动脉型10例,表现为一过性眩晕、呕吐或持续性头晕、耳鸣。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康复临床路径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康复临床路径
4.日常生活减少维持长时间维持一个动作情况出现
3~14天
1、理疗,如超声波、低频脉冲电刺激等促进放松肌肉,缓解疼痛。
2、颈部肌肉的肌力训练;
1、止痛,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2、缓解麻木;
3、减少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
4、增加颈部稳定性;促使上肢恢复正常功能。
时间
入选标准
存在的障碍
治疗与评估
治疗目标
注意事项
1~3天
保守治疗
颈部疼痛、发僵;上肢麻木,出现神经根痛;被压迫的相应感觉平面感觉减退、肌力下降。
1、进行评估,确定受压平面
2、理疗,如超声波、低频脉冲电刺激等促进放松肌肉,缓解疼痛。
3、椎体松动。
4、牵引治疗,增加椎间隙,减少对于神经根的压迫;
5、颈部及上肢肌肉的肌力训练;
1.神经根型颈椎病
诊断依据: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排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所致的疼痛。
6、日常工作生活的宣教。
1、止痛,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2、缓解麻木;
3、减少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
4、增加颈部稳定性;促使上肢恢复正常功能。
5、防止病情进一步的发展。
1.遵循理疗相关禁忌症,调节治疗方案。
2.治疗过程中若出现症状加重应停止治疗;
3.70岁以上的患者禁止使用牵引治疗,患者若有骨质酥松症状应酌情处理。

颈椎病康复临床路径

颈椎病康复临床路径

颈椎病康复临床路径摘要:颈椎病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发病有不断年轻化的趋势,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手术治疗复杂、风险大,非手术治疗已成为颈椎病的基本治疗方法。

颈椎牵引治疗是临床上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措施,牵引可增宽椎间隙、扩大椎间孔,解除对神经根与颈髓的压迫,有助于水肿消退,缓解颈肌痉挛,减少椎间盘的压力,同时也可使椎动脉的扭曲在垂直牵引下得到改善,从而使血流通畅,改善了椎基底动脉的血流供应。

家庭康复指导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护士与家庭人员共同参与,帮助护理对象重建健康。

为了减轻颈椎病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本院采用家庭牵引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将康复指导报告如下。

关键词:颈椎病;康复;治疗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49.3±3.2)岁;病程30d~5年;所有病例参照1994年国家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凡具有以下3项为治疗病例:有慢性劳损和外伤史或退行性改变;颈肩臂疼痛、颈部板硬、上肢麻木、头晕、乏力;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或患侧肩胛骨内上角有压痛,臂丛牵拉试验阳性,或压头试验阳性;X摄片或CT检查显示病理性改变。

1.2 方法患者在中医治疗基础上采用家庭颈椎牵引治疗,采用比较安全、方便的枕颌带牵引法。

将枕颌带从头部套入,枕带和颌带分别置于枕部和下颌部,扣好尼龙粘扣固定在枕及下颌部,松紧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牵引绳一端系于牵引弓,另一端通过两个滑轮与牵引钩连接,砝码(所需要的重量)置于牵引钩。

1.3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症状改善2/3以上,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症状减轻1/2,功能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

1.4 结果随访(电话回访)显示,48例中,治愈18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7%。

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ppt课件

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ppt课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
十二五颈椎病临床路径试点”工作
2021/2/4
ppt课件
10
颈椎病康复临床路径
排除标准
○有手术指征且愿意接受手术者 ○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 ○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患皮肤病者 ○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
2021/2/4
ppt课件
11
颈椎病康复临床路径
急性期 发病3-5天,剧烈疼痛、眩晕等, 颈部活动明显受限
颈椎病康复临床路径
ppt课件
1
现况
颈椎病临床诊疗中,医生 往往重点关注患者症状及影 像学改变
2021/2/4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脾俞穴等、督脉,每周1-2次
扶正固本
2021/2/4
ppt课件
23
总结
2021/2/4
ppt课件
24
1、重视颈椎功能观
肌力
→ 颈椎病 训练 肌耐力
患者
提升

肌肉协调性
神经肌肉控制
颈椎功能
↓降低
复发率
“颈椎肌肉功能障碍的中医
康复临床规范和评价研究 ”
2021/2/4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pp项t课目件
足厥阴肝经
足太阴脾经
足少阴肾经
养肝柔筋
健脾丰肉 ppt课件
益肾壮骨 29
“三步五法”技术
2021/2/4

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鉴别诊断
颈部扭伤
脊髓空洞症
有颈部外伤史,疼痛剧烈,但无神经 根受压或脊髓受压表现。
可表现为颈部疼痛和脊髓受压症状, 但通常伴有感觉分离和营养障碍等表 现。
颅内肿瘤
可表现为颈部疼痛和神经根受压症状, 但通常伴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 呕吐等。
03
中医临床路径
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
通过针刺颈椎相关穴位,刺激经 络,调和气血,缓解疼痛和肌肉
总结词
保持乐观,积极心态
详细描述
颈椎病患者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和焦虑。良好的 心态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促进颈椎康复。
总结词
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详细描述
颈椎病患者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心情,减轻工作压力和生活 压力。适当的放松有助于缓解颈椎紧张状态。
THANKS
感谢观看
04
中医特色疗法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一种通过负压原理吸附在 皮肤上的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
拔罐疗法的操作方法包括闪罐、走罐、 留罐等,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不同的操作方式。
对于颈椎病患者,拔罐疗法可以缓解 颈部肌肉紧张和疼痛,改善局部血液 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和颈椎功能恢复。
紧张等症状。
针灸疗程
一般每周治疗2-3次,10次为一个 疗程,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2-3个 疗程的治疗。
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治疗 过程中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
推拿疗法
推拿手法
通过运用推、拿、按、揉等手法, 放松肌肉,舒缓紧张的神经和关 节,缓解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推拿疗程
每周治疗2-3次,10次为一个疗 程,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2-3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病康复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颈椎病(非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颈椎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颈背上肢疼痛
2)运动功能障碍
3)神经功能障碍
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
2.影像学检查:颈椎X线平片,CT扫描或MRI检查。

(三)康复评定。

分别于入院后1~3天进行初期康复评定,入院后7~8天进行中期康复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康复评定,评定具体内容如下:
1.临床一般情况评定
2.康复专科评定
1)疼痛评定
2)颈椎及上肢活动度评定
3)肌力评定
4)神经功能评定
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常规治疗
2.康复治疗
1)物理因子治疗
2)颈椎牵引
3)手法
4)运动治疗
5)矫形器等辅助器具装配
6)注射治疗
7)中医治疗
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9)健康教育
(五)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六)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颈椎病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七)住院辅助检查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颈椎正侧位X片;
(5)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及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颈椎动力位片、左右斜位片;
(2)颈椎MRI或CT;
(3)肌电图检查。

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八)出院标准。

1. 症状、体征明显缓解或消失。

2. 功能进入平台期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颈椎病病情加重,康复治疗无效,需转入其他专科治疗。

2.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4.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可能导致既往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二、颈椎病康复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第一诊断为颈椎病(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混合型)。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
入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14天
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天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辅助
检查,确定诊断,排除康复
治疗禁忌症
□行初期康复评定,确定康复
计划及康复目标
□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病情及
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
□完成病历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
□完善辅助检查
□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完成病历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等,
进行病情分析及鉴别诊断
□根据病情调整康复目标
及康复计划
□完成病历书写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康复医学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营养神经、非甾体类药物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康复治疗(颈椎牵引、物理
因子、手法治疗、运动疗法、
传统中医治疗、注射疗法、
药物治疗、健康教育)
临时医嘱:
□初期康复评定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凝血功能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感染性疾病筛查
□胸片、心电图
□颈椎正侧位片、MRI或CT
□颈椎动力位片(根据情况)
□请相关科室会诊
长期医嘱:
□康复医学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营养神经、非甾体类抗炎药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康复治疗
临时医嘱:
□临时用药(根据情况)
□辅助检查(根据情况)
□请相关科室会诊
长期医嘱:
□康复医学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调整用药
□调整康复治疗
临时医嘱:
□其他特殊医嘱
主要护理工作□入院宣教
□入院护理评定
□颈椎病护理知识宣教
□观察病情变化
□心理和生活护理
□执行医嘱
□观察病情变化
□心理和生活护理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治疗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4-8天住院第9-13天
(出院前日)
住院第10-14天
(出院日)
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与中期康复
评定
□观察康复治疗后病情
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病历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行末期康复评
定,明确是否出院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出院
记录、出院指导、诊断证明、
病案首页等
□指导出院后康复训练方法,向
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如: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颈
椎,避免引发颈椎病复发的因
素,返院复诊的时间、地点,
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
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
的方案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
注意事项,出院康复指

□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出院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康复医学科康复医学科护
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调整康复治疗
□调整用药(根据情况)
临时医嘱:
□其他特殊医嘱
长期医嘱:
□康复医学科康复医学科护理
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基础疾病用药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神经营养药物、消
炎止痛药
□明日出院
□2周后门诊复查
□如有不适,随时来诊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护理工作□执行医嘱
□观察病情变化
□心理和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康复指导
□出院带药服用指导
□康复护理指导
□告知复诊时间和地点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治疗师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