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颈椎病临床路径
颈椎病临床路径【最新版】

颈椎病临床路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控制不合理医药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有医生都需要烂熟于心。
2020年1月2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公布了19个学科224个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骨科在线整理了其中的21个骨科临床路径,将陆续公布,敬请大家关注。
一、颈椎病(脊髓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颈椎病(脊髓型)(ICD-10:M47.1和G99.2)。
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颈后路减压植骨固定、颈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植骨固定术、颈后路椎板成形术(ICD-9-CM-3:81.0201/81.03/81.002)。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外科学》(多赫尔蒂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年,第14版)。
1.病史:有颈脊髓压迫的临床症状。
2.体征:出现颈脊髓压迫的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椎间盘组织退变及其引起的继发脊髓受压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外科学》(多赫尔蒂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年,第14版)。
1.脊髓型颈椎病。
2.保守治疗无效时选择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47.1和G99.2颈椎病(脊髓型)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病情需手术治疗。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5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5)X线胸片、心电图;(6)颈椎正侧伸屈位片、双斜位片、CT和MRI。
颈椎病临床路径

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的患者。
一、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9 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疾病分期(1)急性期(2)缓解期(3)康复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①风寒痹阻证②血瘀气滞证③痰湿阻络证④肝肾不足证⑤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颈椎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颈椎病)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 )有手术指征者(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O .75)(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 )颈椎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X 线片(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沉(4) 心电图(5) 胸部透视或胸部X 线片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颈椎CT 或MRI 、血脂、抗“ 0” 、类风湿因子、 C 一反应蛋白等。
(八) 治疗方法1.手法(1)松解类手法(2)整复类手法2.针灸疗法3.牵引疗法4.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
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2).总结

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的患者.一、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编码:BGS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ICD-10编码: M47.221+G55.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疾病分期(1)急性期(2)缓解期(3)康复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颈椎病)诊疗方案".项痹病(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风寒痹阻证气滞血瘀证痰湿阻络证肝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颈椎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颈椎病).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颈椎病)(TCD编码: BGS000、ICD-10编码: M47。
221+G55。
2*)的患者.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颈椎正侧位X线片.(2)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4)心电图。
(5)胸部X线。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颈椎CT或MRI、血脂、凝血四项、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
项痹(颈椎病)临床路径

针灸科项痹(颈椎病)临床路径病名概念颈椎病多因长期低头工作,年老体弱,经气不利所致。
以颈部经常疼痛麻木,连及头、肩、上肢,并可伴有眩晕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诊断中医诊断:项痹西医诊断:颈椎病中医诊断依据主症:颈部经常疼痛麻木,连及头、肩、上肢。
次症:头晕,耳鸣,提臂或下肢行走困难,二便失禁或尿潴留,甚至瘫痪。
其它:长期低头工作,年老体弱。
具备主症及部分次症,结合病史及影像检查结果即可确诊。
一中医辨证施治(1)风寒湿痹型主症: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
舌、脉象: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祛风化湿,散寒通络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10 独活10 藁本10 防风10甘草(炙) 5 川芎各10 蔓荆子10 桂枝10麻黄5 葛根15中成药针剂使用:红花针20ml加入0.9%NS或5%GS250ml中静滴,日1次,持续5到10天,或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滴,日1次,持续5到10天,口服:追风透骨丸 6g bid。
中风回春丸 1.8g tid。
(2)气滞血瘀型主症: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
兼症:肢体麻木。
舌、脉象:舌质暗,脉弦。
治法:活血行气,通络止痛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5红花10川芎12赤芍15当归10生地15桔梗10甘草5枳壳12柴胡15牛膝10走马胎20中成药针剂使用:予苦碟子针40ml加入5%GS250ml中静滴,日1次,持续5到10天,或予银杏达莫针20ml日1次,持续5到10天。
口服:复方丹参片10# tid。
(3)痰湿阻络型主症: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
舌、脉象:舌质暗红,舌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化痰利湿,通络止痛方药:二陈汤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0陈皮10枳实10茯苓20甘草5制南星10白芍10郁金12生姜10苏梗12 橘红10 白术10中成药针剂使用:葛根素粉针0.5加入0.9%NS或5%GS250ml中静滴,日1次,持续5到10天。
颈椎病临床路径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的患者。
一、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疾病分期(1)急性期(2)缓解期(3)康复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①风寒痹阻证②血瘀气滞证③痰湿阻络证④肝肾不足证⑤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1)有手术指征者(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O.75)(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颈椎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X线片(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沉(4)心电图(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颈椎CT或MRI、血脂、抗“0”、类风湿因子、C一反应蛋白等。
(八)治疗方法1.手法(1)松解类手法(2)整复类手法2.针灸疗法3.牵引疗法4.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
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鉴别诊断
颈部扭伤
脊髓空洞症
有颈部外伤史,疼痛剧烈,但无神经 根受压或脊髓受压表现。
可表现为颈部疼痛和脊髓受压症状, 但通常伴有感觉分离和营养障碍等表 现。
颅内肿瘤
可表现为颈部疼痛和神经根受压症状, 但通常伴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 呕吐等。
03
中医临床路径
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
通过针刺颈椎相关穴位,刺激经 络,调和气血,缓解疼痛和肌肉
总结词
保持乐观,积极心态
详细描述
颈椎病患者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和焦虑。良好的 心态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促进颈椎康复。
总结词
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详细描述
颈椎病患者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心情,减轻工作压力和生活 压力。适当的放松有助于缓解颈椎紧张状态。
THANKS
感谢观看
04
中医特色疗法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一种通过负压原理吸附在 皮肤上的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
拔罐疗法的操作方法包括闪罐、走罐、 留罐等,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不同的操作方式。
对于颈椎病患者,拔罐疗法可以缓解 颈部肌肉紧张和疼痛,改善局部血液 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和颈椎功能恢复。
紧张等症状。
针灸疗程
一般每周治疗2-3次,10次为一个 疗程,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2-3个 疗程的治疗。
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治疗 过程中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
推拿疗法
推拿手法
通过运用推、拿、按、揉等手法, 放松肌肉,舒缓紧张的神经和关 节,缓解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推拿疗程
每周治疗2-3次,10次为一个疗 程,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2-3个
颈椎病临床路径

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的患者。
一、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疾病分期(1)急性期(2)缓解期(3)康复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①风寒痹阻证②血瘀气滞证③痰湿阻络证④肝肾不足证⑤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颈椎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颈椎病)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1)有手术指征者(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O.75)(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颈椎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X线片(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沉(4)心电图(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颈椎CT或MRI、血脂、抗“0”、类风湿因子、C一反应蛋白等。
(八)治疗方法1.手法(1)松解类手法(2)整复类手法2.针灸疗法3.牵引疗法4.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
神经根型颈椎病及中医临床管理知识分析路径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讲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的患者。
一、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编码:BGS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ICD-10编码:M47.221+G55.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21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疾病分期〔1〕急性期〔2〕缓解期〔3〕康复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风冷痹阻证血瘀气滞证痰湿阻络证肝肾缺乏证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同意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进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TCD编码:BGS000、ICD-10编码:M47.221+G55.2*〕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不处理,也不碍事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能够进进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进本路径:〔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4〕曾经同意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瞧瞧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重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进院检查工程1.必需的检查工程〔1〕颈椎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歪位X线片。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沉。
〔4〕心电图。
〔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工程:依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颈椎CT或MRI、血脂、抗“O〞、类风湿因子、C-反响蛋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颈椎病临床路径
一、颈椎病(非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颈椎病(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混合型)(ICD-10:M47.1↑G99.2*)无手术指征或有手术指证但不同意手术要求保守治疗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1.病史: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2.体征:出现颈椎病相应的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椎间盘组织退变及其引起的继发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1.各型颈椎病。
2.综合治疗方案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6-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47.1↑G99.2*颈椎病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
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病情需综合治疗。
(六)入院需常规检查范围: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凝血功能;
(4)胸片、心电图;
(5)颈椎正侧片、MRI。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
(2)必要时行颈椎动力位片、左右斜位片、CT检查。
(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
(七)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急性期应休息,避免颈部过多活动与受凉。
2、必要时颈托保护
3、颈椎牵引、理疗、针灸治疗。
4、药物治疗:
1)入院使用改善骨质、脱水、营养神经药物
2)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加用激素类药物
3)激素类药物减量患者康复出院
4)可根据病情同时服用中药治疗
5)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执
行。
5、必要时行颈椎微创手术治疗。
(八)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
2.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自觉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3.症状部分改善,生活能自理,患者要求出院。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住院日宿短提前出院、或症状无明显改善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
2.内科合并症: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住院期间这些疾病加重而需要进一步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
二、颈椎病(非手术治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颈椎病(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混合型)行非手术治疗方案(ICD-9-CM-3:81.02-81.03)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6-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