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及其混伪品的鉴别
厚朴及其4种混淆品的鉴别

3 2 2 凹 叶 木 兰粉 末 浅 棕 色 。 ① 纤 维 较 多 , 径 2 ~3 .. 直 0 O
,
21 正品 .
①厚 朴 干 皮 呈 卷 筒 状 或 双 卷 筒 状 , 3 ~3 , 长 0 5m c
u 壁厚 8 0, m, ~1 u m。 ② 石 细 胞 成 群 或 散 在 , 多 。 分 枝 状 石 众 细 胞壁 薄 , 纹 明 显 。 ③ 淀粉 粒较 少 , 多糊 化 , 粒 卵 圆 形 ; 层 大 单 复粒 2 ~3粒 , 点 不 明 显 。④ 草 酸 钙 结 晶较 多 , 棒 状 或 不 脐 呈 规 则 形 。 ⑤ 油 细胞 类 圆形 或 类 长 方 形 , 径 4 ~ 12/ 直 3 0 , m。
彭临沂 2 6 0 ) 山 山 7 0 0
[ 键 词 ] 厚 朴 ; 别 ; 淆 品 ; 分 关 鉴 混 成
[ 图分 类 号 ] R 2 . 中 9 72 [ 献标 识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0 —8 4 (0 8 3 —5 4 文 0 8 8 9 2 0 )6 6 2—0 2
11 正 品 .
厚 朴 为 木 兰科 ( g oi ee植 物 厚 朴 ( go a Manl ca) a Manl i
o in l h .e wi . 或 凹 叶 厚 朴 ( .fc asR h t fc as i iRed t l ) s M ofi l e de in i W i. r bl aR h .e w i. 的干 燥 干 皮 、 皮 和根 皮 。 l Va. i b ed t l ) s o s 枝 12 混 淆 品 . ① 威 氏木 兰 为木 兰科 ( g oaee植 物 威 氏 Manl ca) i
现代 中西 医 结 合 杂 志 MoenJunl fnert rd i a C i s n se dc e20 e,1 (6 dr ra o It a dT aio l hn eadWet nMein 0 8D c 7 3 ) o g e tn e r i
中药饮片及其常见易混淆品、伪品的鉴别

易混淆品一般指两种以上的饮片在形态、颜色、质地等方面相似而易发生相互混淆的品种,如人参饮片与西洋参饮片、天花粉饮片与葛根饮片等。
伪品指用其他的植物或人为加工后来冒充正品,如用小的天南星块根饮片冒充半夏饮片、小的浙贝母冒充川贝母、桔梗片冒充人参片、玉米须或纸丝染色冒充西红花等。
1、半夏[饮片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nata (Thunb.) Rbeit.块茎。
[成品特征] 生半夏为类圆球形,大小不一,有的稍偏斜,顶端有凹痕,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周围有麻点状根痕,下端多圆平,粉质坚实。
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清半夏为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片状。
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见灰白色点状或短线状维管束迹,有的残留栓皮处下方显淡紫红色斑纹。
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角质样。
气微,味微涩、微有麻舌感。
姜半夏类圆形厚片、表面棕色或棕褐色。
质硬脆,断面淡黄棕色,常具角质样光泽。
味淡、微有辣味,嚼之略粘牙。
法半夏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
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
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
气微,味淡。
[常见伪品] 为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Typhonium flagellforme(Lodd.)Blnme的块茎。
块茎呈椭圆形、圆锥形或半圆形,高0.8~3cm,直径0.5~1.5cm。
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不平滑,有多数隐约可见的点状根痕,上端类圆形,有凸起的芽痕,下端略尖。
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
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2.天南星[饮片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Wall.)Schott、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异叶天南星Arisama heterophyllum Bl.块茎的切片。
[成品特征] 生天南星呈扁球形,直径1.5~6.5cm,表面乳白色至淡棕黄色,较光滑,有的皱缩,顶端有凹的茎痕,周围可见茎痕及麻点状须根痕。
常见中药材伪劣品的性状鉴别

常见中药材伪劣品的性状鉴别中药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
笔者几年来在中药采购、加工炮制等工作中,经常发现其假冒伪劣品,现就其性状方面的鉴别简单介绍如下。
1 天麻与伪品正品为兰科天麻的块茎。
常见伪品有马铃薯、大丽菊、紫菜莉的根和块根。
伪品经加工后外形很相似,但其两端不具有正品天麻的疤痕,外皮有点状横环纹及特殊的气味。
部分劣品则在天麻的空腔内填充铁钉等杂品,增加重量'或将天麻整块水煮,提取部分有效成分后,保持外形不变,以劣充优。
2 川贝母与伪品正品有松贝、青贝、炉贝。
常见伪品有2种:一是百合科一轮贝母的鳞茎.呈圆锥形,一侧有一条浅纵沟(正品元浅沟);断面角质样,味谈(正品断面富粉性,味微苦)。
二是百合科东贝母的鳞茎,取其小粒,本品由一枚大鳞叶和小鳞叶抱合而成(正品两枚鳞片大小悬殊,称“怀中抱月”);鳞茎盘外凸.顶端钝圆,微裂或不裂(正品底圆平、顶尖闭口),且味苦(正品味微苦)。
3 西洋参与混充品生晒参正品为五加科西洋参的根。
混充品生晒参与正品外观相似,若将两者切去芦头、芦碗和须根,更难辨认。
其主要区别为:生晒参横纹组并且硫浅连续(正品横向环纹细密,较光滑,连续),且纵皱纹明显(正品纵皱纹细密),但须根上有不明显细小沈状突起(正品须根上元沈状突起)。
4 川芎与伪品川芎正品为伞形科川芎根茎。
伪品川芎,民间多与茶叶泡水治头痛,与正品比较其外形较瘦小(正品外形组状),顶端疤痕突出,赂成行排列(正品顶端的疤痕凹陷),且香气较弱(正品有特异浓郁香气)。
5 三棱与伪品黑三棱正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块茎.商品名称“荆三棱”。
伪品“黑三棱”,为莎草科植物荆三棱块茎,鉴别要点为:黑三棱表面黑褐色或带有残存黑色外皮(正品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其质轻泡如软木(正品质坚实,极难折断),且口尝无麻舌感(正品嚼之有麻辣感)。
6 土茯苓与伪品金刚刺蔸正品为百合科光叶菝葜的根茎。
伪品为百合科菝葜的根茎,其区别为:伪品表面紫棕色,具有粗大疙瘩状刺(正品表面黄棕色,无疙瘩状刺),断面红棕色,无粉性而显纤维性(正品饮片类白色或红棕色,对光可见小亮点,显粉性,润湿后有粘滑感),且味微苦(正品味谈而涩)o7 大黄与混充品山大黄正品大黄为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天然药物集——厚朴:厚朴显微鉴别

天然药物集——厚朴:厚朴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1. 厚朴横切⾯:落⽪层黄棕⾊,由外向内分别是⽼的⽊栓层、⽊栓形成层、栓内层(⽯细胞环)和⽪层薄壁细胞及⽪层⽯细胞;有时新周⽪于栓内层(⽯细胞环)发⽣,⽆⽼⽪层。
⽊栓层为6~16层长⽅形⽊栓细胞,细胞壁较薄,⽊栓化并微⽊化;⽊栓形成层区为1~3列扁平薄壁细胞,栓内层由2~4列长⽅形切向排列的⽯细胞组成,⽯细胞长43~56µm,宽16~32µm,孔沟明显,壁厚,⽊化。
⽪层⽯细胞分布较多,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形⼤,长64~239µm,宽32~111µm,呈多⾓形或⿅⾓分枝状,孔沟明显,层纹清晰可见,强⽊化,亦有少数壁薄腔⼤的;油细胞多数散在,圆形或椭圆形,圆形者直径62~99µm,椭圆形者长径74~167µm,短径56~81µm,内含黄棕⾊树脂状物或充满黄⾊油液,壁略增厚,微⽊化;偶见纤维束;薄壁细胞长⽅形,切向排列。
韧⽪部射线多为2列薄壁细胞,近⽪层处稍加宽,细胞长⽅形径向排列;韧⽪纤维分布密集,由7~36个纤维相聚成群,与筛管薄壁细胞相间排列,腔⼩,壁强⽊化;筛管细胞成群,形较⼤,壁略增厚,有时可见筛板;油细胞散列,于韧⽪部外侧分布较密集。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棒状⼩结晶或⽅晶。
(⼀)⽪横切⾯简图(×12.9) (⼆)⽪横切⾯详图(×77)(三)⽪组织解离图1. 纤维2.筛板碎⽚3.结晶4.环层⽯细胞5.⽪层⽯细胞(均×193) 粉末:纤维窄长条状,宽19~31µm,末端渐尖,极少数边缘有微波状突起,胞腔较窄,孔沟不明显。
筛管细胞易察见,筛孔明显,有时侧壁上数个筛域连在⼀起,亦可见到筛板碎⽚。
草酸钙⽅晶较少,直径5~12.5µm,棒状结晶较多,长5~12.5µm.。
中药鉴定学——常见中药饮片的混淆掺伪现象与鉴别方法

2016年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学习材料——常见中药饮片的混淆掺伪现象与鉴别方法峰一、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与意义(一)基本概念1.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2.中药材:是取自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原料药,简称为“药材”,按其来源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
据统计,迄今为止中药种类的总数量已近13000种。
3.中药饮片: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炮制,制成符合临床医疗需要的加工品称之为饮片,饮片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传统特色之一。
4.中成药:是以中药材或饮片为原料,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工艺和加工方法,制备成的随时可以应用的剂型,包括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等多种剂型。
5.正品:凡是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中药来源的品种均为正品。
6.优质品:完全符合或超过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和质量各项指标的中药商品为优质品。
7.代用品:因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与正品相似而被代用的中药商品称为代用品。
8.伪品:凡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以及非药品冒充或者以它种药材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9.劣品:虽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所规定的中药来源品种,但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的中药均为劣品。
10.混淆品:因中药品种的混乱、名称相同或形状相似等原因引起混淆现象的中药商品,称为混淆品。
(二)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与意义中药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材及其饮片在临床上应用,绝大多数是以复方和中成药的形式入药,其中中成药所需的原料药占全部中药饮片的70%以上。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加工炮制后使其成为可直接配方或制剂的药品,为了适应中药临床治病、防病及制药的需要,中药饮片有生品和制品之分,每种中药材的饮片规格少则一、二种,多则四、五种,由此可见,中药饮片品种繁多。
如半夏,有生半夏、法半夏、半夏、清半夏、竹沥半夏、半夏曲等。
对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就是保证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伪品厚朴薄叶润楠的生药学鉴定

虚孔 内袁面
油 裹
椭圃彤 繁棣色或 深紫捕 色
明显
横由盘孔 竞起 搏裤色王黑搏 色
蕞 I t
王擞
革馥妈
岵 矗
少敷方^夏檀 ^
分被扶石蛔胞 多兄,
多数砂^
分枝状石蛔J 少见 . 邑
石■胞 油■毫
有时可见层蚊
有油 总
晨虹车明星
无 忠
⑦淀粉粒少数 , 圆形 ,直径5 1 m。 类 —7 () 2 横切 面,落 皮层黄棕色 ,由外 向内分别是木栓层 ,木栓形 成层 , 栓 内层( 石细胞环) 和皮层薄壁细胞及散在的皮层石细胞 。韧皮
9 3
作 者 简 介 林 小红 ( 9 8 16一),女 ,毕业 于赣 南师 范学院 汉语 言 文学
专业,馆 员 ( 收稿 日期 :2 1一 6 1 ) 00 o - 2
参考文献
硅胶G 薄层板( 青岛产) ,以苯一 上 甲醇(7: ) 2 1 为 展开剂 ,展开,取 出,晾干 , 以l 喷 %香草醛硫酸 溶液 ,在10 0 ℃烘至斑点显 示清晰 ,得色谱图( 如
一
图2 , 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 ’ )供 图2 薄屡 色谱 图 上无相同的斑点 。
.
[】 李娜. 3 文明礼仪服务 :高校图书馆和谐发展之精神内棱硼. 圈书馆
学刊 ,20 3 0 9( ):6— 3 1 6 【 宋常榈. 共关 系与现代 礼仪 【 北京 :清华 大学 出版社 ,20 : 4 ] 公 M】 04
10 5
【 汤骅 加 强有 形展 示 管理 ,提 升 图书馆 服务 质量 Ⅱ. 5 】 】 图书馆论 坛 , 21 1 0 0( ):1 5 1 【 毛凌 文. 6 】 共情 :与读者 实现 有效 沟通U. ] 图书馆 论坛 ,21 1 00( ):
厚朴的性状鉴别特征

厚朴的性状鉴别特征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是一种著名的中药材,又名厚朴皮、大花木、木兰块、大叶大花木和树木花木等,它的枝叶、花和药用木都很有价值,它的科学性状鉴别特征是比较重要的。
厚朴是一种落叶乔木,高1020m,树干粗壮,树皮灰黑色,带有皱纹,枝条繁茂,叶子阔卵形至卵状长圆形,有时椭圆形,叶面有油光,有短柔毛,长约515cm,宽3.59cm,边缘有波状的锯齿,叶背被短柔毛,叶脉在叶背显示出纵横网状,花朵淡黄色或米黄色,重瓣,直径58厘米,花期45月,果实为蒴果,有淡黄色、淡绿色、灰色和黑褐色,直径12.5厘米,果熟时蒴果敞开,宿存花被和种子分布在其中。
厚朴的形态状特征也是对植物鉴定非常重要的。
叶子较大,阔卵形、卵状长圆形,有时椭圆形,边缘有波状锯齿,叶面有油光,疏生短柔毛,叶脉在叶背显示出纵横网状,花朵淡黄色或米黄色,有淡黄色、淡绿色、灰色和黑褐色的果实,果熟时蒴果敞开,宿存花被和种子分布在其中。
这些特征都是特有的,可以比较明显的区分厚朴和其他植物的区别。
此外,厚朴的生长也可以提供一些鉴别特征。
厚朴喜欢生长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中,生长状态较好。
它对土壤要求不多,只要有足够的养分和湿度,便可发育良好。
它也能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得到发育,在海拔3000米地区仍能发育出茂盛的厚朴树。
厚朴还有一些比较显著的生理特征,可以提供一些重要的鉴别特征。
如厚朴可耐寒性强,幼苗抗冷能力最强,老树可耐暑,对干旱症状也很少,可以在湿热的地方茁壮成长。
此外,它的抗病性也很强,能有效抵抗病虫害侵害,使得厚朴树在中国普遍种植。
综上所述,厚朴的形态状、生长习性以及生理特征,都可以提供一些有助于厚朴性状鉴别的重要信息。
厚朴的树干、枝叶、花朵、果实和药用木活性成分都有一定的差异,可以用其形态状、生长习性以及生理特征来鉴别不同植物的差异。
为了更好地鉴别厚朴,遵循以上提及的特征,有助于更好地辨认出厚朴的性状特征。
厚朴真伪鉴别

厚朴真伪鉴别(3-217)厚朴,别名川朴、制川朴、姜厚朴。
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厚朴的主要产地在浙江、四川、湖北、陕西、江西、广西。
真品厚朴的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厘米,厚0.2~0.7厘米,习称“简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长13~25厘米,厚0.3~0.8厘米,习称“靴筒朴”。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的呈鳞片状,较易剥落;有明显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刮去粗皮呈黄棕色。
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较平滑,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
断面呈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
气香,味辛辣,微苦。
真品厚朴的根皮(根朴)呈单筒状或不规则片状,有的弯曲。
质硬,较易折断,断面呈纤维性。
真品厚朴的枝皮(枝朴)呈单筒状,长10~20厘米,厚0.1~0.2厘米。
质脆,易折断,断面呈纤维性。
厚朴的主要伪品有五加科植物白背鹅掌柴的干燥树皮,俗称“大泡通”。
呈卷筒状,长约70厘米,厚约0.4厘米。
外表面灰棕色,有纵皱纹和灰白色栓皮及棕色点状皮孔,皮孔径1毫米以下;内表面棕黑色,平滑,有细纵纹理,划之不显油性。
质硬,不易折断。
折断面呈纤维状,中间有一排白色点状纤维束。
味微苦,经姜制后有辛味。
鉴别要点厚朴类似品及伪品品种极为复杂。
这些类似品及伪品与正品厚朴形状及气味上有的差异很明显,有的差异较小而类似。
但总的区别是:伪品厚朴多显柴性,无油性、无厚朴特有香气和辛辣味,可资区别。
快速鉴别加工后厚朴分成双卷或单卷筒状俗称简朴。
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如靴筒状,俗称蔸朴。
地下部分的根皮耳形块状,俗称块耳朴。
卷筒形的根皮,俗称根朴。
厚朴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明显的圆形皮孔及皱纹,间有裂隙和花斑点;粗大的靴筒有削去粗皮的残痕。
内表面紫油色或棕褐色,有纵直纹理,刻划可见油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见发亮的银星结晶及毛状纤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厚朴及其伪品的鉴别
湘潭市中医医院易华平
厚朴为常用中药,来源于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 d.et Wils.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 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s.的干燥干皮、枝皮和根皮。
厚朴性温、味苦辛。
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
临床工作中发现厚朴掺有伪品树皮,经调查鉴定为胡桃科植物野核桃Juglans cathagensis Dodc in bull的树皮。
为了区别厚朴真伪,本文将性状鉴别、粉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1. 厚朴的鉴别
1.1 性状鉴别
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cm,厚约0.2-0.7 cm,习称“筒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开口如喇叭状,长13-25 cm,厚0.3-0.8 cm,习称“靴筒朴”。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表面粗糙,栓皮有时呈鳞片状易剥落,有明显的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
刮去粗皮者,表面较平坦,呈黄棕色。
内表面较平滑,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外部灰棕色,颗粒性;内部紫褐色或棕色,富油性,有时可见多数发亮的细小结晶(厚朴酚结晶)。
气香,味辛辣微苦。
根皮(根朴)呈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劈破,有的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长18-32 cm,厚0.1-0.3 cm,表面灰棕色,有横纹及纵皱纹,劈破处呈纤维状。
质硬,易折断。
枝皮(枝朴)皮薄呈单筒状,长约10-20 cm,厚0.1-0.2cm,表面灰棕色,具皱纹。
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状。
1.2 显微鉴别
粉末:棕黄色。
石细胞众多,呈长圆形,类方形者,直径11-65μm,有呈不规则分枝者较大,分枝有短而钝圆或长而锐尖的,有时可见层纹,木化。
纤维直径15-32 μm,壁甚厚,平直,孔沟不明显,木化。
油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0-85 μm,含黄棕色油状物,细胞壁木化。
木栓细胞呈多角形,壁薄微弯曲,筛管分子复筛域较大,筛孔明显。
此外,稀有草酸钙方晶及含糊化或未糊化的淀粉粒细胞碎片。
2. 野核桃树皮的鉴别
2.1 性状鉴别
呈横或斜向切制的片块,略向内面弯曲,长1-1.5 cm,厚0.2-0.3 cm。
外表面浅灰色,有纵向皱裂纹,栓皮剥落处呈棕褐色。
内表面暗褐色暗棕色或黑褐色,平滑,可见细纹,划之略显油痕。
质坚韧,难折断,易纵裂;横向折断时外层薄而脆,断裂面整齐呈灰棕色,内层的大部分纤维性强不易断离;横切面可见细密层纹。
气无或微弱,味微苦。
2.2 显微鉴别
粉末呈暗灰棕色。
纤维甚长,多成束,周围薄壁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有的纤维束与石细胞伴存;少数纤维单个散离而碎断,直径10-28μm,两边平直或稍弯曲,有的两端断裂呈细条状,壁极厚,木化,胞腔线形或断续状,偶见壁较薄的纤维,表面具斜裂纹。
石细胞黄棕色,聚集成团;少数单个散在,呈类方形、长方形、类多角形,直径30-120μm,多数壁厚或极厚,孔沟稀少,可见层纹,胞腔小或不明显,少数壁较薄,孔沟、纹孔及胞腔均明显。
草酸钙簇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直径12-38μm,木栓碎片细胞多角形。
淀粉粒稀少,类圆形。
3. 厚朴和野核桃薄层层析鉴别
3.1 溶液的制备分别取厚朴和野核桃粉末各0.5g,加甲醇5ml,密塞,振摇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厚朴酚对照品与和厚朴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一甲醇(27︰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3.2 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厚朴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野核桃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无相同颜色的斑点。
见图1:
图1:薄层色谱图
1、厚朴
2、a-和厚朴粉 b-厚朴酚
3、野核桃
4. 讨论
4.1 厚朴主要含有厚朴酚,和厚朴酚及β-桉叶醇,具有调整胃肠运动,促进消化液分泌,抗溃疡、保肝、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等作用,主要用于湿阻中焦证与消化系统疾病。
4.2 野核桃树皮内有效成份尚不清楚,但野核桃树皮水煎剂具有调节机体免疫状态,抗菌、抗氧化、抗肿瘤作用,主要用于肿瘤的治疗。
4.3厚朴、野核桃树皮药理作用不同,因而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疗。
笔者通过二个品种的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区别厚朴和野核桃皮,在临床应用上需鉴别用药,以免造成误用,甚至引起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