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与充伪品合欢皮的生药学比较
中药造假知多少

中药是特殊商品,一般消费者缺乏识别药材及饮片真假优劣的能力,而目前获得中药的渠道除了有医院、药店、集贸市场等正规途径外,还有一些不正规的渠道,如街头小贩、民间草医、游医、庙宇、巫师,甚至骗子等,经常有人购得伪劣商品。
尽管打假力度在不断加大,药材造假现象却一直查而不止,禁而不绝,其手段也在不断地翻新,有的伪造品竟可达到真假难辨的程度。
模制即根据一些药材的形状先制成一定的模具,然后用其他材料入模具压制。
如用淀粉、石膏粉调制入模制造“冬虫夏草”,以聚氯乙烯塑料熔化入模制“金钱白花蛇”、“珍珠”,甚至有人用模具生产“千年人形”何首乌。
造形将一些物品经过刀刻定形,再打光、染色或缝合加工成一定形状,冒充正品药材。
如将园参中细长者经过整形,冒充山参及移山参;以莪术、白及等的块茎刀刻定形后,加黄泥、明胶打磨充三七;用麝皮毛包裹动物肌肉、内脏粉末、蛋黄等缝制成类圆形毛球状物充毛壳麝香;以鹿毛皮形成多分枝角状,灌骨胶成形后充鹿茸;以鸡蛋、明胶等物质加工成菜花状团块,充紫河车;把猪、羊的蹄甲及塑料经整形掺在穿山甲里。
染色用性状类似的药材或物品经过染色加工,冒充正品。
如用葡萄皮加颜料染制,充山茱萸;用续断或细小的云木香的根拌入与丹参表面颜色(棕红或暗棕红色)相同的染料,冒充丹参饮片;把水蛇用白漆涂抹或间断环剥皮肤充金钱白花蛇等。
熏制多见于檀香伪品。
多用无药用价值的檀香边材木块,喷香精充檀香,亦有用其他类似色泽的硬质木块喷香精充檀香。
掺杂主要是将砂石、泥块、尘土、滑石粉、石膏、明矾、盐、糖等,以各种手段掺入正品药材中。
如红花掺红砖粉、细砂或锯末,全蝎掺盐、泥土,海马、全蝎体内灌注石灰水或砂土,土鳖虫、穿山甲掺明矾,海金沙掺细沙,龙眼肉掺红糖,通草、鸡内金用矾水、盐水浸泡,用糖浆将金银花、红花、菊花等喷湿,拌以豆面、淀粉或矿石粉末,进行“挂甲”等。
常用饮片假冒伪劣的鉴别方法品名伪别情况鉴别方法(伪品特征)香橼以柚子伪充色白肉厚龙眼肉掺糖增重色泽模糊不鲜亮青果以西青果伪充个小枳壳以青皮伪充肉薄柿蒂以幼果伪充个小,绿色木瓜掺陊依果(酸果)个小味淡淡豆豉乌豆的劣制品质硬无油性刀豆以黑色的伪充色黑细辛以全草伪充有地上叶金钱草以聚花过路黄伪充茎空心,叶有侧脉通草以小通草伪充小通草以云南绣球伪充形体变穿心莲无叶含量低海金沙掺细砂土流动性差,燃之残留物多鬼箭羽以大果榆伪充无翅状物金银花掺重晶石糖以水泡之有残留红花掺红砖粉糖水浸有异物凌霄花以梧桐花伪充蒲黄掺玉米面,石黄水泡有沉淀物青黛掺石灰色浅,燃之残留物多厚朴掺杂树皮无辛辣味地骨皮鹅绒藤根质脆硬秦皮杂树皮皮灰色土槿皮以余甘子伪充质坚硬,水浸无粘滑感合欢皮以山合欢皮伪充皮粗糙味淡苏木以杂木伪充唾液不呈桃红色皂角刺以日本皂角刺伪充刺扁,味涩鸡血藤以混淆品伪充树脂道环少雷公藤以地上茎枝伪充皮灰色海风藤以异型南五味子根伪充粗大沉香以朽木伪造有异味儿茶掺异物质重海藻以海带根伪充质硬北沙参掺白灰阳光下有亮晶口尝酸涩味三七开花,结果后劣品断面松泡当归以独活细根伪充味苦辛丹参劣品丹参染色严重起色黄连掺Mgso4增重阳光下有亮晶白术以安国、亳州产品冒充江浙产品切面坚实,无蜂窝白芍掺滑石粉表面光滑色白白头翁以漏芦伪充饮片色黑白芨掺玉竹味淡天冬以栽培品伪充显微鉴别皮层无石细胞天花粉以亳州产品伪充表面无淡黄皮川贝母以小平母或小东贝母伪充表面淡黄有毛绒浙贝母以东贝母伪充圆根形,表面较黄山药以广东山药伪充表皮黄色木香以川木香伪充纤维性强,味极苦半夏经小个虎掌南星伪充扁球形前胡以毛前胡伪充柴性大桔梗掺杂草根断面无层纹银柴胡以山银柴胡伪充质地疏松茜草以大叶茜草伪充断面有红心龙胆掺牛膝细根(加糖炒红)味淡紫草以巴基斯坦进口品伪充片大羌活掺九眼独活浸入Mgso4增重柴性大,阳光下有亮晶防风以水防风伪充浸Mgso4增重柴性大,质地疏松阳光下有亮晶防己以汉中防己伪充粉性大续断掺牛蒡子根味淡赤芍掺不去皮白芍,掺地榆皮质坚实,味涩苍术以关苍术伪充色白,朱砂点少猪苓浸入Mgso4增重阳光下有亮晶降香以紫色杂木伪充无油性,味淡檀香以杂木浸檀香油伪充纹理粗糙冬虫夏草草部粘重金属附着物,浸Mgso4增重水泡有脱落物,质重海马脑、腹、尾中掺石灰等质重炮山甲掺Mgso4等以增重有亮晶,味涩石决明掺珍珠母有珍珠母特征僵蚕掺石灰以增重粉末多金钱白花蛇以水蛇伪充白环多秦艽掺细桔梗(加糖炒黄)味不苦嶄蛇掺杂蛇肉质重全蝎掺矾、盐等味涩土鳖虫掺Mgso4,食盐味咸地龙含土多质重蜂房以硬质蜂房伪充硬脆,色棕水蛭掺白矾味涩紫河车不排血掺面粉,双氧水氧化质重蟾酥掺淀粉胶无光泽牛黄以管黄冒充管状物朱砂代替赭石色淡龙骨以杂骨冒充不吸舌龙齿以不是化石的动物牙齿冒充不吸舌海浮石以浮石冒充质轻雄黄含杂石多质硬无光泽天竺黄以竹蝗代替红色菌体血竭掺松香光亮、质脆、色淡神曲石灰加工品增重嚼之牙磣冰片以樟脑加工而成手捻成团薄荷冰掺石膏质硬血余炭以其他动物毛发加工而成味不苦常山以山常山伪充淡黄,味苦升麻浸入Mgso4增重阳光下有亮晶藁本以新疆藁本伪充粗大石菖蒲以水菖蒲伪充切面直径粗大土茯苓以白土茯苓伪充片大色白以红土茯苓伪充片大味酸郁金以进口郁金伪充色棕红重楼以习用品伪充细小徐长卿以全草伪充有地上茎苗肉苁蓉以锁阳伪充断面筋脉点为三角形石斛以石仙桃伪充正品浸入Mgso4增重切面一头大一头小阳光下有亮点枸杞以河北产品冒充宁夏产品细长籽多肉薄五味子以优质南五味子染色伪充肉薄粗糙沙苑子以直立黄芪种子伪充个小菟丝子掺野草籽易碎紫苏子以油苏子、野苏子伪充棕黄色个小苍耳子以刺苍耳子伪充形长、色黄、刺软青葙子以形状相近的杂草种子伪充个小芥子以黄芥子伪充手捻易碎韮菜籽以葱子伪充皱缩砂仁以进口砂仁冒充色灰、细长酸枣仁以进口枣仁伪充(理枣仁)杂质超标色浅、形扁、皮薄、掺枣仁壳柏子仁掺小砂杂质(果皮超标)苦杏仁以提取过的伪充色枯白桃仁以杏仁伪充瓜蒌丝加玉米面、滑石粉增重断面模糊、质重栀子以水栀子冒充形长、个大吴茱萸以开花果伪充,掺蚕砂伪充山茱萸掺糖味甜草豆蔻以云南小草寇伪充椭圆形、个小豆蔻浸入Mgso4增重色白。
常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

青黛:取0.5g加水10ml,振摇后放置片刻,水层不得显深蓝色,以此检查是否含有水溶性色素。
01
儿茶:其水浸出液用火柴杆沾之,使轻微着色,待火柴杆干后,再浸入浓盐酸中,立即取出,于火焰附近加热后,杆上发生深红色,以此检查儿茶素。
02
芦荟:芦荟的1∶100水溶液2ml,加等量饱和溴水,即有四溴芦荟混合甙的黄色沉淀生成。
石菖蒲与伪品水菖蒲
12菟丝子与伪品
正品为旋花科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伪品有“大粒菟丝子”,与正品比较其表面呈棕褐色,光滑,种子较大,且指甲按之即破(正品质坚硬难按破),加热蒸煮后无卷旋状的白丝露出(正品有“吐丝“)。
13海金沙与伪品
正品海金沙为其成熟干燥孢子,黄棕色,质轻光滑,浮于水面,无泥沙杂质,引燃时爆响为佳。而伪品则为掺杂黄泥沙细粉、滑石粉及火硝类海金沙,质重,手捻之有滑溜感,着火有爆鸣及闪光,入水有大量黄色沉淀。
掺羧甲基纤维素钠蜂蜜 鉴别时取此蜜50g加水100ml稀释,再取此液2ml加水至10ml摇匀,加铬变酸试液0.5ml水溶,加热10分钟,显紫红色者为掺入品。
掺海藻酸钠蜂蜜 鉴别时取此蜜适量放在手心中试之有黏滑感,纯蜂蜜则有黏滞感。理化鉴别:取此蜜10ml加水至100ml摇匀,以试剂调ph值为酸性,可见蜜中有胶状沉淀析出;或取上面检液1ml的氧化钙试剂,见有蓝绿色凝胶沉淀,即为掺入品。
大黄与混充品山大黄
正品为茜草科巴戟天干燥根。伪品羊角藤根,与正品比较其表面具深陷横纹(正品具纵皱纹),断面皮部薄而木质部大(正品皮部厚,紫色或谈紫色)。
巴戟天与伪品羊角藤根
正品为天南星科石菖蒲的根茎。伪品水菖蒲与正品的主要区别为根茎较组,常少分枝,且节间疏,其断面呈海绵样(正品质硬,断面纤维性)。
常用中药材真伪区别表

常用中药材真伪区别表一、红参与伪品的主要区别红参(05药典品)华山参(伪品)商陆(伪品)朝鲜红参朝鲜红参的仿制品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栽培品经蒸制后的干燥根及根茎为茄科植物华山参的干燥根为商陆科植物商陆的干燥根五加科植物人参蒸制后的干燥根国产红参经压制加工的伪充朝鲜红参的干燥品形状主根呈纺锤形、圆柱形或扁方柱形圆锥形或圆柱形,略弯曲,无支根或间有支根2~3条圆柱形或圆锥形,支根2~4条参体较粗壮,上部压成不规则方柱形,主根长7~16cm,直径1~2cm,主根肩部宽,30支以上者,肩与芦近等宽性状与进口朝鲜红参类似,但根茎(参芦)细长或已切断。
有的无支根(参芦)。
表面暗棕色或黑棕色,不显油润、无光泽芦头根茎(芦头)长1~2cm,上有数个凹窝状茎痕(芦碗),有的带有1~2条完整或折断的不定根(艼)有残留木质茎有残留木质短茎粗短,偶有双芦或单参芦表面表面半透明,红棕色,偶有不透明的暗黄褐色斑块,具纵沟、皱纹及细根痕;上部有时具断续的不明显环纹,下部有2~3条扭曲交叉的支根,并带弯曲的须根或仅具须根残迹黄棕色,半透明,有点状须根痕,或有黄白色斑痕棕褐色或棕红色,半透明,有明显纵皱纹及须根残痕红棕色至深红棕,有的上部显黄色(黄马褂)断面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样呈角质状,隐约可见放射状的维管束棕红色角质状,可见点状维管束排列的数层同心环纹,中央有一体实质重,断面角质样有光泽圆形木质部气味气微香而特异,味甘、微苦气微,味微苦,稍麻舌无臭,味淡,久嚼有麻舌感味苦微甘,有清香气二、各种川贝母与伪品的主要区别松贝(05药典品)青贝(05药典品)炉贝(05药典品)伊贝母(05药典品)平贝(05药典品)一轮贝母(伪品)光慈姑(伪品)东贝(伪品)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暗紫贝母、甘肃贝母的干燥鳞茎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的干燥鳞茎为百合科植物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为百合科植物新疆贝母或伊犁贝母的干燥鳞茎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干燥鳞茎为百合科植物一轮贝母的干燥鳞茎为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的干燥鳞茎为百合科植物东贝的干燥鳞茎形状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9cm。
中药饮片及其常见易混淆品、伪品的鉴别

易混淆品一般指两种以上的饮片在形态、颜色、质地等方面相似而易发生相互混淆的品种,如人参饮片与西洋参饮片、天花粉饮片与葛根饮片等。
伪品指用其他的植物或人为加工后来冒充正品,如用小的天南星块根饮片冒充半夏饮片、小的浙贝母冒充川贝母、桔梗片冒充人参片、玉米须或纸丝染色冒充西红花等。
1、半夏[饮片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nata (Thunb.) Rbeit.块茎。
[成品特征] 生半夏为类圆球形,大小不一,有的稍偏斜,顶端有凹痕,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周围有麻点状根痕,下端多圆平,粉质坚实。
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清半夏为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片状。
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见灰白色点状或短线状维管束迹,有的残留栓皮处下方显淡紫红色斑纹。
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角质样。
气微,味微涩、微有麻舌感。
姜半夏类圆形厚片、表面棕色或棕褐色。
质硬脆,断面淡黄棕色,常具角质样光泽。
味淡、微有辣味,嚼之略粘牙。
法半夏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
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
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
气微,味淡。
[常见伪品] 为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Typhonium flagellforme(Lodd.)Blnme的块茎。
块茎呈椭圆形、圆锥形或半圆形,高0.8~3cm,直径0.5~1.5cm。
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不平滑,有多数隐约可见的点状根痕,上端类圆形,有凸起的芽痕,下端略尖。
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
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2.天南星[饮片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Wall.)Schott、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异叶天南星Arisama heterophyllum Bl.块茎的切片。
[成品特征] 生天南星呈扁球形,直径1.5~6.5cm,表面乳白色至淡棕黄色,较光滑,有的皱缩,顶端有凹的茎痕,周围可见茎痕及麻点状须根痕。
常见中药材伪劣品的性状鉴别

常见中药材伪劣品的性状鉴别中药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
笔者几年来在中药采购、加工炮制等工作中,经常发现其假冒伪劣品,现就其性状方面的鉴别简单介绍如下。
1 天麻与伪品正品为兰科天麻的块茎。
常见伪品有马铃薯、大丽菊、紫菜莉的根和块根。
伪品经加工后外形很相似,但其两端不具有正品天麻的疤痕,外皮有点状横环纹及特殊的气味。
部分劣品则在天麻的空腔内填充铁钉等杂品,增加重量'或将天麻整块水煮,提取部分有效成分后,保持外形不变,以劣充优。
2 川贝母与伪品正品有松贝、青贝、炉贝。
常见伪品有2种:一是百合科一轮贝母的鳞茎.呈圆锥形,一侧有一条浅纵沟(正品元浅沟);断面角质样,味谈(正品断面富粉性,味微苦)。
二是百合科东贝母的鳞茎,取其小粒,本品由一枚大鳞叶和小鳞叶抱合而成(正品两枚鳞片大小悬殊,称“怀中抱月”);鳞茎盘外凸.顶端钝圆,微裂或不裂(正品底圆平、顶尖闭口),且味苦(正品味微苦)。
3 西洋参与混充品生晒参正品为五加科西洋参的根。
混充品生晒参与正品外观相似,若将两者切去芦头、芦碗和须根,更难辨认。
其主要区别为:生晒参横纹组并且硫浅连续(正品横向环纹细密,较光滑,连续),且纵皱纹明显(正品纵皱纹细密),但须根上有不明显细小沈状突起(正品须根上元沈状突起)。
4 川芎与伪品川芎正品为伞形科川芎根茎。
伪品川芎,民间多与茶叶泡水治头痛,与正品比较其外形较瘦小(正品外形组状),顶端疤痕突出,赂成行排列(正品顶端的疤痕凹陷),且香气较弱(正品有特异浓郁香气)。
5 三棱与伪品黑三棱正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块茎.商品名称“荆三棱”。
伪品“黑三棱”,为莎草科植物荆三棱块茎,鉴别要点为:黑三棱表面黑褐色或带有残存黑色外皮(正品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其质轻泡如软木(正品质坚实,极难折断),且口尝无麻舌感(正品嚼之有麻辣感)。
6 土茯苓与伪品金刚刺蔸正品为百合科光叶菝葜的根茎。
伪品为百合科菝葜的根茎,其区别为:伪品表面紫棕色,具有粗大疙瘩状刺(正品表面黄棕色,无疙瘩状刺),断面红棕色,无粉性而显纤维性(正品饮片类白色或红棕色,对光可见小亮点,显粉性,润湿后有粘滑感),且味微苦(正品味谈而涩)o7 大黄与混充品山大黄正品大黄为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厚朴与充伪品合欢皮的生药学比较

厚朴与充伪品合欢皮的生药学比较中医药学注重的是整体概念,即药物具有多种生理和药理活性。
在差异性方面,不同种类的药物可能有相同的活性成分,但也有可能具有不同的活性成分。
因此,合理地鉴别和认识中药材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
厚朴和充伪品合欢皮是两种常用的中药材,但它们具有不同的生药学特征。
本文就以这两种中药材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分类、药物描述、质量标准这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生物分类厚朴厚朴又称为白术,其学名为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是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
白术乃是常用于治疗中医肝胆湿热、脾胃不和的中药材。
因此,白术在中药处方中具有很高的使用率。
白术品种的分布面广,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四川、福建和安徽等地。
充伪品合欢皮充伪品合欢皮是传统名贵中药材,学名为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是豆科植物合欢树的树皮。
合欢皮中的有效成分为三萜皂苷、桑皮甙和木犀酚。
据2017年中国药典规定,合欢皮使用范围广泛,具有清热解毒、安神益智的功效。
合欢皮的主要产区位于陕西、四川、云南和贵州等地。
药物描述厚朴厚朴的外形为扁饼状,呈灰白色。
其性温味辛苦,具有温中健脾、除湿化痰、燥湿止汗、镇痉止呕的药效。
厚朴的药效强,因此需要注意用量。
充伪品合欢皮充伪品合欢皮的外形为灰黄色的薄片状,具有一定的臭气味。
其性味平淡,有清热解毒、安神益智、通便利水的药效。
一般来说,合欢皮的功效较弱,但副作用较小,通常不会造成严重的刺激性反应。
质量标准厚朴中国药典中规定,厚朴的质量标准应符合以下标准:•性味特点应与对照品相符;•外观整齐,无明显变形和损伤;•没有虫害和霉变迹象;•灰分不大于5.0%;•水分不大于12.0%;•含量应在范围值之内。
充伪品合欢皮中国药典中规定,充伪品合欢皮的质量标准应符合以下标准:•性味特点应与对照品相符;•外观整齐,无明显变形和损伤;•没有虫害和霉变迹象;•断面应有光泽和纹理;•水分不大于12.0%;•含量应在范围值之内。
厚朴及其混伪品的鉴别

厚朴及其伪品的鉴别湘潭市中医医院易华平厚朴为常用中药,来源于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 d.et Wils.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 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s.的干燥干皮、枝皮和根皮。
厚朴性温、味苦辛。
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
临床工作中发现厚朴掺有伪品树皮,经调查鉴定为胡桃科植物野核桃Juglans cathagensis Dodc in bull的树皮。
为了区别厚朴真伪,本文将性状鉴别、粉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介绍如下;1. 厚朴的鉴别1.1 性状鉴别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cm,厚约0.2-0.7 cm,习称“筒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开口如喇叭状,长13-25 cm,厚0.3-0.8 cm,习称“靴筒朴”。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表面粗糙,栓皮有时呈鳞片状易剥落,有明显的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
刮去粗皮者,表面较平坦,呈黄棕色。
内表面较平滑,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外部灰棕色,颗粒性;内部紫褐色或棕色,富油性,有时可见多数发亮的细小结晶(厚朴酚结晶)。
气香,味辛辣微苦。
根皮(根朴)呈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劈破,有的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长18-32 cm,厚0.1-0.3 cm,表面灰棕色,有横纹及纵皱纹,劈破处呈纤维状。
质硬,易折断。
枝皮(枝朴)皮薄呈单筒状,长约10-20 cm,厚0.1-0.2cm,表面灰棕色,具皱纹。
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状。
1.2 显微鉴别粉末:棕黄色。
石细胞众多,呈长圆形,类方形者,直径11-65μm,有呈不规则分枝者较大,分枝有短而钝圆或长而锐尖的,有时可见层纹,木化。
纤维直径15-32 μm,壁甚厚,平直,孔沟不明显,木化。
油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0-85 μm,含黄棕色油状物,细胞壁木化。
厚朴真伪鉴别

厚朴真伪鉴别(3-217)厚朴,别名川朴、制川朴、姜厚朴。
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厚朴的主要产地在浙江、四川、湖北、陕西、江西、广西。
真品厚朴的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厘米,厚0.2~0.7厘米,习称“简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长13~25厘米,厚0.3~0.8厘米,习称“靴筒朴”。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的呈鳞片状,较易剥落;有明显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刮去粗皮呈黄棕色。
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较平滑,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
断面呈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
气香,味辛辣,微苦。
真品厚朴的根皮(根朴)呈单筒状或不规则片状,有的弯曲。
质硬,较易折断,断面呈纤维性。
真品厚朴的枝皮(枝朴)呈单筒状,长10~20厘米,厚0.1~0.2厘米。
质脆,易折断,断面呈纤维性。
厚朴的主要伪品有五加科植物白背鹅掌柴的干燥树皮,俗称“大泡通”。
呈卷筒状,长约70厘米,厚约0.4厘米。
外表面灰棕色,有纵皱纹和灰白色栓皮及棕色点状皮孔,皮孔径1毫米以下;内表面棕黑色,平滑,有细纵纹理,划之不显油性。
质硬,不易折断。
折断面呈纤维状,中间有一排白色点状纤维束。
味微苦,经姜制后有辛味。
鉴别要点厚朴类似品及伪品品种极为复杂。
这些类似品及伪品与正品厚朴形状及气味上有的差异很明显,有的差异较小而类似。
但总的区别是:伪品厚朴多显柴性,无油性、无厚朴特有香气和辛辣味,可资区别。
快速鉴别加工后厚朴分成双卷或单卷筒状俗称简朴。
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如靴筒状,俗称蔸朴。
地下部分的根皮耳形块状,俗称块耳朴。
卷筒形的根皮,俗称根朴。
厚朴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明显的圆形皮孔及皱纹,间有裂隙和花斑点;粗大的靴筒有削去粗皮的残痕。
内表面紫油色或棕褐色,有纵直纹理,刻划可见油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见发亮的银星结晶及毛状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