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会诊系统功能说明

合集下载

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方案

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方案
1.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注册:允许用户通过验证方式注册账户。
-用户信息管理:用户可维护个人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用户认证:通过身份认证机制,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2.医生管理模块
-资质审核:医生需通过资质审核,确保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和合法性。
-医生信息展示:展示医生的专业背景、擅长领域、出诊时间等信息。
(3)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检查,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五、实施与推广
1.项目实施
(1)明确项目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2)组织技术团队,开展系统开发与集成。
(3)与各级医疗机构、医生建立合作关系,确保系统顺利运行。
2.推广与应用
(1)加强宣传,提高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的知名度。
(2)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提高医生、患者对系统的认知。
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分为四个层次:
1.用户接口层:提供患者和医生的用户界面,实现用户注册、登录、信息查询等功能。
2.业务逻辑层:处理会诊请求、安排会诊、管理医疗数据等核心业务逻辑。
3.数据管理层:负责医疗数据、用户数据的存储、检索和维护。
4.基础设施层:提供系统运行所需的硬件和网络环境。
四、核心功能模块
(3)优化用户体验,不断改进系统功能,满足用户需求。
六、效益分析
1.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有助于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降低患者就医成本:患者可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减少就医成本。
3.促进医疗信息化: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有利于推动医疗行业的信息化进程。
4.提升医疗机构竞争力:通过参与远程医疗会诊,医疗机构可提高自身品牌影响力。
(2)个人信息管理:用户可修改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

远程医疗会诊管理软件V2.0使用说明书

远程医疗会诊管理软件V2.0使用说明书

远程医疗会诊管理软件V2.0使用手册目录1 登录系统 (3)2 会员医院 (3)3 维护组管理员 (5)4 系统设置 (9)4.1 角色管理 (9)4.2 用户管理 (10)5 视频会诊系统 (13)1 登录系统外网登录:http://218.94.157.242:8082/YCYL/内网登录:http://10.44.0.87:8082/YCYL/登录界面,须输入合法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入系统;图1维持系统的运作至少应该需要有三种系统角色:会员医院、系统管理员、专家用户,每种角色必须有其基本的功能作为角色判定,且用户可以同时赋予多种角色,但系统判别时将以管理员优先、专家次之、会员医院最后认定的次序执行相关的显示和操作。

2 会员医院会员医院为本系统主要服务对象,主要功能是进行会诊申请,必须有申请会诊功能;会诊申请分为:选择病人:新病人针对初次会诊的病患;已有病人针对已使用本系统进行过会诊的病人;如图2所示。

填写病人信息:应按要求填写病人的各项基本资料及病情概要;如图3所示。

图3填写申请单:选择需要会诊的科室、专家及会诊的目的。

在会诊被受理之前,会员医院可以更改会诊申请单,且在会诊开始之前可以随时取消此次会诊。

如图4所示。

图4客户医院申请会诊成功后,可以通过数据管理—病人资料管理为病人上传附件以供专家下载参考,上传资料的格式及文件夹名称应该严格按照主办医院的规范执行。

如图5所示。

图53 维护组管理员维护组一般为提供服务的响应医院管理员,负责系统的资料维护和响应会员医院的申请,主要功能有资料维护和对会诊申请响应处理,必须有会诊受理功能。

管理员的响应处理分为:1.受理(图7):表示接受会员医院的申请,并进行申请科室及专家的调度;2.拒受(图7):当会员医院的申请要求无法满足时将被拒绝受理;3.安排会诊(图8):当管理员将联络等工作完成后就可以通过安排会诊来进安排;4.进入会诊:当会诊预定时间到了后系统会自动开启视频会诊室,将以管理员身份进入;5.关闭会诊:当会诊结束后,管理员应手动关闭该次会诊;管理员的数据维护包括:1.医院信息维护:包括所有的会员医院信息;2.科室信息维护:根据卫生部的标准科室分类维护系统的科室分类;3.专家信息维护:现主要为江苏省人民医院的专家信息;费用管理主要分为:1.费用查询:会诊收费的历史记录;2.帐户管理:各系统对象的帐户管理;3.费用标准设定:a)会诊类型收费标准;b)特定科室的收费标准;c)特定专家的收费标准;图6图7图8图9图104 系统设置4.1 角色管理进入角色管理时,显示所有角色用户可以点击“新增角色”进入添加角色页面,角色名称必须填写;点击角色名称可以对角色进行编辑。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远程会诊系统(操作手册)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远程会诊系统(操作手册)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远程会诊系统( 操作手册)远程会诊系统主要使用的功能为“远程申请”和“信息查询”;县级医院(如:普安县人民医院、晴隆县人民医院、天柱县人民医院)使用的功能是:远程申请;中心医院(如: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使用的是:信息查询,在具体信息中输入会诊意见。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一、进入系统a)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回车】显示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主网站,在网页中点击【远程会诊系统】链接如图1.1所示位置,见到会诊系统登陆界面,如“(图1.2)”所示。

(图1.1)(图1.2)b)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点击【登陆】按钮进入系统主界面,如“(图1.3)”所示。

说明:(图1.3)是系统主界面的上半部分,也是系统的主要功能部分;下面的操作都是以“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用户做演示。

(图1.3)二、医院信息的修改a)点击“基本信息”(如图2.1所示位置)可以修改本医院的相关信息,如:用户名、密码、医院简介等。

(图2.1)b)点击“基本信息”后的显示信息修改界面。

1)点击【修改】按钮才可以对信息进行更改;2)修改完成后,点击【保存】按钮保存信息。

三、会诊病人的申请a)点击“如图3.1”所示的“远程申请”后,进入远程病人申请信息录入界面。

(图3.1)b)远程申请信息录入界面,如图3.2。

(图3.2)四、申请信息审核a)点击界面中的“信息查询”,如图4.1所示(图4.1)b)输入信息为可输项,点击【检索】按钮查询处需要的信息,如图4.2所示。

(图4.2)c)点击图4.2中红色的圆圈处查看该人员的明细信息。

远程会诊系统介绍

远程会诊系统介绍

远程会诊让医疗需求与医疗资源进行更为合理的匹配◆远程会诊可对医疗资源进行纵向整合生病去大医院是很多人的选择,“80%集中在大医院,仅有20%在基层医院”的无序就医问题,是中国医改的难题。

建立真正有效的分级诊疗模式,加强远程会诊应用,可对医疗资源进行纵向整合。

◆远程会诊可优化医生资源配置完善的远程会诊体系,使医院医生协作更加方便,也可以使更多的病人在基层就诊,从而增加基层医生的收入,使得更多更好的医生留在基层,优化医生的资源配置。

◆远程会诊可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医保支出通过远程会诊服务,对于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疗机构诊治,医疗服务价格更低,可极大地降低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减少医保总支出。

政策积极引导,远程会诊不断深入建设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逐步建立完善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医疗卫生机构、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开展远程医疗、健康咨询、健康管理服务,促进医院、医务人员、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

鼓励医疗联合体内上级医疗机构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面向基层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等服务,促进医疗联合体内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实时查阅、互认共享。

2018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关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快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1_蓝卫通远程会诊系统用户手册讲解

1_蓝卫通远程会诊系统用户手册讲解

蓝卫通远程会诊系统用户手册北京蓝卫通科技有限公司目录1. 系统角色 (1)1.1 超级管理员 (1)1.2 业务单位管理员 (2)1.3 行政单位管理员 (2)1.4 医生 (2)1.5 专家 (2)2. 会诊流程及状态 (3)2.1 会诊流程 (3)2.2 不同状态对应的会诊操作 (3)2.3 会诊操作说明 (6)2.3.1 填写和提交会诊申请 (6)2.3.2 打印申请单 (6)2.3.3 修改会诊申请 (7)2.3.4 安排专家 (8)2.3.5 查看病历资料 (8)2.3.6 退回申请 (9)2.3.7 进入视频会议 (10)2.3.8 扫描和上传会诊报告 (10)2.3.9 接收和查看会诊报告 (11)3. 用户登录及操作页面简介 (11)3.1 用户登录 (11)3.2 操作页面简介 (12)3.2.1 头部区 (12)3.2.2 导航区 (13)4. 超级管理员功能 (14)4.1 查看会诊记录 (14)4.2 查看病例档案 (14)4.3 基础数据 (15)4.3.1 数据字典 (15)4.3.2 文章分类 (18)4.3.3 组织架构 (20)4.4 单位管理 (22)4.5 文章管理 (24)5. 业务单位管理员功能 (25)5.1 新增会诊申请 (25)5.2 查看会诊申请记录 (29)5.3 查看会诊接收记录 (30)5.4 查看病例资料 (31)5.5 帐号管理 (31)5.5.1 单位管理 (31)5.5.2 科室管理 (32)5.5.3 会诊室管理 (33)5.5.5 用户管理 (36)5.6 文章管理 (36)6. 行政单位管理员功能 (38)6.1 查看会诊记录 (38)6.2 查看病例资料 (38)6.3 统计分析 (39)统计分析分为报告上传统计、三日会诊统计、病人身份统计、会议主办次数、会议听众人数、会议参加人数、教学主板次数、教学听众人数、教学参加人数和教学评分统计。

医院远程会诊-监控系统(5篇材料)

医院远程会诊-监控系统(5篇材料)

医院远程会诊-监控系统(5篇材料)第一篇:医院远程会诊-监控系统医院远程会诊系统一.需求描述 1.1 客户需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国家医疗政策的健全,如何让中小城市、偏远地区人民也能享受到都市大医院的医疗、诊断水准,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视频编解码结束的进一步完美,远程会诊系统可对大多数病灶进行远程会诊,可迅速快捷的对患者的病理、病灶进行分析,专家会诊,制定出治疗方案,对提高全国范围的医疗水平、快捷的提供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一定效果。

在远程会诊系统中,会诊终端提供的不仅是患者外部病灶的视频,还需要建立一系列的身体监测仪器,将身体监测仪器的数据通过网络接入到会诊中心专家会诊组,会诊终端和会诊中心之间需进行双向语音,专家组对终端发送操作指令,终端依照专家组指令进行一系列操作,配合完成各种患者身体检测工作,所有的操作步骤都进行视频录像存档,检测数据也存档,以备日后病例分析和当作教学资料。

1.2 标准依据GB50198-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4-9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B 10408-89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12663-90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50258-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T5031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A/T70—9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10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有关文明施工的文件规定二.系统架构 1.1 系统总体结构 1.2系统组成 1.2.1会诊终端设备前端设备包含音视频采集单元、各种身体监测仪器,其他医疗检测设备。

对于患者病理分析的活动的摄像机设备来说,根据医疗成像的要求,需要超高清晰摄像机,以满足需要。

远程会诊解决方案(3篇)

远程会诊解决方案(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医疗已成为我国医疗行业的一大趋势。

远程会诊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服务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地域、时间、医疗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针对远程会诊解决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技术支持等方面。

二、远程会诊解决方案概述远程会诊解决方案是指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手段,实现医生与患者之间远程交流、诊断、治疗的一整套服务系统。

该方案旨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满足患者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三、系统架构远程会诊解决方案采用分层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层次:1. 数据层:负责存储和管理患者信息、病历、影像资料等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完整和可追溯。

2. 应用层:提供远程会诊服务,包括会诊预约、实时通讯、病历共享、影像传输等功能。

3. 界面层:提供用户界面,方便医生和患者进行操作。

四、功能模块1. 会诊预约模块会诊预约模块实现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在线预约,包括以下功能:(1)患者在线填写预约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2)医生查看预约信息,根据自身时间安排进行确认。

(3)系统自动生成会诊时间,并通知患者和医生。

2. 实时通讯模块实时通讯模块实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在线交流,包括以下功能:(1)文字聊天:支持文字、表情、图片等信息的传输。

(2)语音通话:支持实时语音通话,方便医生对患者进行询问。

(3)视频通话:支持实时视频通话,方便医生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

3. 病历共享模块病历共享模块实现医生之间、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病历共享,包括以下功能:(1)电子病历上传:医生将患者病历上传至系统,方便其他医生查阅。

(2)病历下载:医生或患者下载病历,以便查阅或打印。

(3)病历编辑:医生对病历进行编辑、修改,确保病历的准确性。

4. 影像传输模块影像传输模块实现医生之间、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影像资料传输,包括以下功能:(1)影像上传:医生将患者影像资料上传至系统,方便其他医生查阅。

远程会诊系统方案

远程会诊系统方案
1.立项与筹备:明确项目目标、范围、预算等,进行项目立项和筹备。
2.需求分析:深入调研,明确用户需求,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3.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系统架构、功能和界面。
4.技术选型与开发: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进行系统开发。
5.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确保功能完善、性能稳定。
6.部署与上线:将系统部署至生产环境,进行实际运行。
5.实现医疗机构间信息共享,提高医疗服务协同性。
本方案旨在为医疗机构和患者提供一套合法合规、高效便捷的远程会诊系统,推动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3.服务平台:提供远程会诊服务,实现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共享。
4.监管平台:对远程会诊服务进行监管,确保合法合规。
四、系统功能
1.患者信息管理:对患者基本信息、病历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存储,便于医生诊断。
2.医生信息管理:对医生资质、专业特长等信息进行管理,便于患者选择合适的医生。
3.会诊预约:患者可在线预约医生,选择会诊时间,系统自动匹配医生空闲时间。
4.实时会诊:通过音视频通讯技术,实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实时沟通,提供诊断意见。
5.会诊记录管理:自动生成会诊记录,支持医生查阅、修改和打印。
6.资料共享:实现医疗机构间病历资料、检查报告的共享,提高医疗协同性。
7.监管与统计:对远程会诊服务进行实时监控,提供统计数据,确保合法合规。
六、合法合规性保障
5.实现医疗机构间信息共享,提高医疗服务协同性。
本方案旨在为医疗机构和患者提供一套合法合规、高效便捷的远程会诊系统,助力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第2篇
远程会诊系统方案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会诊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改变着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本方案旨在构建一套详细、全面、合法合规的远程会诊系统,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分配,满足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程会诊系统功能说明
出处/
更新日期 2007-02-28
远程会诊是在信息产业革命的背景下医疗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主要作用为:通过远程会诊系统的使用,使医疗资源不丰富即诊断水平有限的地区医院的病人,得到千里之外的一位或多位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的诊断服务,从而使其得到最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远程会诊主要涉及三方面人员:患者,提出会诊要求的患者就诊医院的相关人员,提供远程会诊服务的相关人员。

远程会诊主要分为两种方式:择期会诊和急诊会诊。

一:实施目标
为远程会诊各方提供一个软硬件平台,通过该平台达到以下目标。

1.支持实时的远程通信,主要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的通信传输,以满足远程会诊诊断资料的完备性。

2.通信速度,以保证急诊会诊的及时性。

3.实现对图像的各种处理,例如放大、缩小、翻转、灰度等调节。

使会诊各方能从不同角度对所提供的图象进行观察,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4.对远程会诊的资料进行采集、分类、建档等管理,以保证会诊资断的完整性。

5.为需会诊医院提供现任专家教授简历信息,以方便其对会诊人员的选择。

二:功能说明
1.会诊预约:主要针对择期会诊患者
1-1.通过会诊预约登记,简述其病情,并可预约会诊科室或其关专家教授,为其提供会诊服务。

1-2.对已安排的预约请求,进行通报提示,以便预约请求方及时准备会诊服务。

2.会诊服务:急诊患者,可直接提出会诊服务要求,由急诊科相关人员提供会诊服务。

会诊服务主要包括:
2-1.可视化检测:完成诊断中的'望',通过摄像头的使用,系统自动对图像进行采集和传输。

会诊医生能够对患者的体征以及病灶部位进行详尽的观察。

2-2.语音对话:完成诊断中的'问',通过麦克风的使用,系统自动对声音进行采集和传输,以完成双方的语音对话。

会诊医生可与患者进行直接交谈,以了解患者的患病史,家族史以及其它相关信息;会诊医生也可与当地医生进行交谈,指导当地医生对病人进行必要性查体,通过当地医生的查体描述,完成诊断中的'听'、'叩';会诊医生还可通过语音交谈对患者的诊治提供会诊参考意见。

2-3.图片讨论:通过将相关检查图片的扫描信息粘贴至白板上,供双方查看,并可对图片进行大小、位置、灰度等进行手动调整,为诊断提供有效的辅助检查依据。

2-4.书写讨论:通过将相关讨论信息书写于白板上,供双方查看,为双方医生的有效讨论与交流提供更直接的手段。

3.资料检索:(提供下载功能)资料检索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3-1.会诊资料检索:只需提供相关的会诊基本信息如:患者姓名,所在
医院名称,则可对单份会诊资料进行检索;也可提供主诉关键字或诊断关键字,可对所有资料进行模糊检索。

3-2.医疗资源检索:提供医院的科室简历、科研项目的开展情况、科研成果的介绍、医生简历、医生座诊信息、医院检测设备等情况,以方便各医院的查询,为医疗人员间的纵向交流提供方便。

4.系统维护:(简)
三:系统特点
1.高速:通过对图像、声音、文字的网络高速实时传输的实现,为使用人员带来了快捷方便的远程会诊服务,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诊治。

2.安全:通过对用户口令的识别、用户权限的设置、医疗资源的分级设置,使系统的管理更安全。

3.实用:本系统为远程使用,其范围不受地域条件限制。

这样使偏远医院的患者会诊变成了一件容易的事情。

4.功能完善:系统通过提供完备的会诊服务和检索功能,使每一个使用单位都能得到丰富的医疗资源和准确的会诊服务。

5.操作简单:图形化用户界面非常友善,屏幕操作与WINDOW操作方式完全统一,简将使任何一个能使用WINDOW的用户都能熟练地使用本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