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语文周练9

合集下载

2013年高三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九

2013年高三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九

2013年高三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九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30分)一、(12分,每小题 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霎时shà拖累lěi行道树xíng闷声闷气mânB.给付gěi汤匙chí白炽灯chì混水摸鱼húnC.着地zháo琵琶pá创可贴chuāng煊赫一时xuānD.嗾使suō省事shěng撒手锏sā里应外合yì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糅合飘渺白内障异曲同工B.河漕倾泻蒸馏水奋笔疾书C.貂蝉骄矜终生制心率不齐D.分量光碟副作用揠旗息鼓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自由撰稿人庄卫在微博上呼吁火车票“站票半价”,引发舆论大战,而铁道部“站票的价格降低对分散客流有害无益”的回应,遭到各方置疑。

B.近年来,水污染日益严重,长江中下游水生动植物大量减产以致绝产,中华鲟、扬子鳄等物种濒临灭绝,环境学家对此忧心忡忡。

C.詹姆斯·邦德是位令全球观众疯狂了 50年的银幕英雄 ,他擅长射击、搏击、驾驶(海陆空都行)、游泳、社交,真是名副其实的“万金油”。

D.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描写自然景色的篇章占有一定的比重,被誉为“美文”。

他善于用细腻的文笔、平易近人的语言描绘自然风光,给人以美的享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春晚结束后,央视官方微博启动“评选流行语”活动,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 “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等当选。

B.2月 14日,人民日报二版头条以“小春城忙迎客”为题,对西昌市新春佳节期间月城广场、泸山景区、邛海湿地的热闹景象做了图文并茂的详细报道。

C.为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国务院发出通知,对出售自有住房者,按规定将征收高达 20%之巨的个人所得税。

高三语文周练卷九

高三语文周练卷九

高三语文周练卷九班级姓名学号一、基础知识(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鳗直/梗塞• •解送/枕藉• •皈依/瑰宝• •仿佛/佛口蛇心• •B.谩骂/蔓草• •联袂/魅力• •韬略/叨扰• •裨将/大有裨益• •C.徇私/驯熟• •粮莠/廊庙• •庖厨/炮制• •地壳/金蝉脱壳• •D.分娩/缅怀积攒/攒钱股肱/女红角色/群雄角逐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遒劲/劲头• •箴颤/冷颤• •铁锹/蹊跷• •纽:漏/砒霜• •B.拾级/捡拾• •巷陌/巷道• •曲折/歌曲• •笑備/梦魇• •C.殷切/殷忧• •冠冕/冠军• •倾轧/轧钢• •蛰伏/海裁• •D.個偻/佝偻兴许/幸万剽窃/剽悍祈祷/硕长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不少家庭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管,其实等于无为而治,社会应当给这• • • •些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B.徽州的老房子,除了粉墙黛瓦外,髙低错落的五叠式马头墙也以其抑扬顿挫的起伏变化,• • • •体现了皖南民居独特的韵律感。

C•日本政府非法将中国的钓鱼岛“国有化”,完全是他们和右翼分子一起苦心孤诣策划的闹• • ・•剧,中国人民绝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D.他主演过十几部电影,塑造了众多富有个性的艺术形象,在国内影视界乃至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堪称炙手可热的名人。

• •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钓鱼岛之争决非简单的领丄争端,如果中日双方信马由细,它将会演变成两国赌上各自实• • • •力的新对决,甚至变成对两国历史恩怨的全而淸算。

B.美国《福布斯》杂志推岀的榜单显示,去年中国内地的“税负痛苦指数”位居全球第二,与中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交相辉映。

• • • •C•昨天还在施威的强降雨已经逐渐减弱,不过,扰人的雨水并未偃旗息鼓。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9月双休检测语文试题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9月双休检测语文试题

板桥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9月双休检测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创.伤/重创.敌军连累./连篇累.牍泄露./藏头露.尾B.粮囤./积草囤.粮恫吓./杀鸡吓.猴见.教/图穷匕见.C.嫉.妒/亟.须纠正炽.热/秩.序井然拙.劣/相形见绌.D.停滞./卷帙.浩繁擢.升/真知灼.见讥诮./峭.拔刚劲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横.财/专横.跋扈攒.动/万箭攒.心瘦削./削.足适履B. 押解./浑身解.数应.届/应.接不暇呼吁./长吁.短叹C. 裨.将/无裨.于事刹.车/古刹.钟声提.防/耳提.面命D. 癖.好/僻.静地点监.生/槛.菊愁烟雨霁./身材颀.长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强.制/强.词夺理载.舟/载.歌载舞给.养/自给.自足B.沉湎./缅.怀先烈旋.风/天旋.地转蔓.延/蔓.草难除C.估量./量.体裁衣赝.品/义愤填膺.叶.韵/一叶.知秋D.赡.养/瞻.前顾后参.差/扪参.历井畜.牧/六畜.兴旺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差.事/差.可告慰疏浚./怙恶不悛.薄.命/薄.暮冥冥B.濒.临/捷报频.传着.迷/着.手准备诘.责/佶.屈聱牙C.筵.席/垂涎.三尺辟.邪/鞭辟.入里炮烙./络.绎不绝D.刹.那/名山古刹.惊诧./叱咤.风云绚.烂/徇.私枉法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家俱赌博人才辈出山清水秀B.风采销毁陈词滥调哀声叹气C.陨落蛰伏食不果腹惹事生非D.毕竟脉搏优柔寡断要言不烦6.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销账辐射皇天后土莺歌燕舞B.隔膜遐想纷至沓来统筹兼顾C.涅槃耽误眉清目秀曲指可数D.耗费坐落洗耳躬听沸反盈天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 在奥运赛场上,如果身无长物....是很难与强大的对手竞争的,孙杨正是凭借实力才获得了两枚金牌,并且打破了世界记录。

2013届高三模拟试卷(09)语文参考答案

2013届高三模拟试卷(09)语文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C(A.揶yé;B.椎chuí;D.鲫jì。

)2C(A.健盘-键盘 B.动则-动辄;D.一副-一幅。

)3.B(A.同室操戈:自家人动刀枪。

比喻兄弟自相残杀。

也泛指内部斗争。

同室:同住在一个房子里,这里指自家人。

操:拿。

B.一日千里:一天跑一千里。

也比喻进步、发展很快。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C.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一同随水冲了下来。

比喻人或事物好坏混杂在一起。

D.涉笔成趣:指一动笔就趣味盎然。

形容有很高的写作功力。

涉笔:指动笔写作或绘画。

趣:趣味。

)4.B(A.成分残缺,在“志愿时”之后加“(管理)制度”。

C.主宾搭配不当,“网易……是……人”错误。

D.主客颠倒,将“但远在八个时区之外的欧洲赛场对于中国球迷还是不折不扣的旁观者”改成“但对于远在八个时区之外的欧洲赛场,中国球迷还是不折不扣的旁观者”。

)5.A6.A(对“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两句的理解说反了。

)7.B(以偏概全。

根据原文信息,"把GDP作为衡量政绩的尺度"仅是"问题的关键与症结之一",而非全部)8.D(绝对化,"文化进入市场"也可以"坚守自身固有的精神准则"而进行"科学调整",这就不会"导致文化的被践踏")9.C(导致"我们不再深爱和敬重自己的文化",应该有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的原因,而该项只从客体方面进行了分析。

根据文意,从主体来说,对中华文化的糟蹋伤害了"公众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观";从客体来说,对中华文化的糟蹋伤害了"中华文化的纯正及其传承")10、D(遑:闲暇)11、A(A项,均为副词,可译为“才”。

B项,第一个“之”是第三人称代词,“他”。

第二个“之”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013届九月高三周考语文试题

2013届九月高三周考语文试题

2013届南阳中学高三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溯.源/宿.愿绮.丽/ 涟漪.差.错/出差.B. 悲怆./ 创.伤邂.逅/ 松懈.畜.牧/牲畜.C. 逡.巡/ 疏浚.粗犷./ 旷.达模.具/ 模.样D. 信笺./翩跹.沙砾./ 闪烁.分.明/ 分.外2.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清洁工布里格姆每天推着垃圾车,行走在剑桥市的大街小巷,倾听街边老人的闲聊,耳濡目染,感受了这座古老名城浓厚的学术气息,了解了众多的历史名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有几个游客问路,他不仅指了路,还讲了这条路的由来和历史渊源,绘声绘色,把游客给迷住了。

后来,许多游客都指名道姓让他作导游,而他也不孚众望,每次都能让游客满意而归。

2009年,他获得了“蓝章导游”资格,剑桥大学也授予他荣誉文学硕士殊荣。

A.耳濡目染 B.绘声绘色 C.指名道姓 D.不孚众望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正处在人口红利阶段,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态势。

B.部分省市普遍遭遇的用工荒,根本的原因是由工人的工资和付出不成正比,工人不愿到生活成本高的城市务工所造成的。

C.有关专家分析,中国密集地与危机当事方加强沟通,不仅为危机的转圜注入了正面的因素,也有力回击了“中国无所作为,只会搅局”。

D. “网络水军”通过雇佣大批人手在互联网上集体炒作某个话题或人物,以达到宣传、推销或攻击某些人或产品的目的。

4.下面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然而,越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生活的意义就越为重大。

②一是因为在众声喧哗的语境中,只有躬身体验才能去伪存真。

③一是因为深入生活,不仅包括信息掌握,更包含着感情培养,而后者正是艺术创作的激情源泉。

④在今天信息化的社会里,“秀才不出门”固然也能“尽知天下事”。

2013届高三周考试卷

2013届高三周考试卷

2012——2013漳州二中高三下语文试卷高三语文备课组2013.3.1一、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山原旷其盈视,。

(王勃《滕王阁序》)(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李密《陈情表》)(3)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4) ,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5) ,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6)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

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

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

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

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

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

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

”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

”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

天禧中,拜给事中。

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

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2013届高三周考语文参考答案

2013届高三周考语文参考答案

2013届高三周考语文参考答案1.D (A. sù,qǐ/yī,chā/chāi; B. chuàng/chuāng,xiè,xù/chù;C.qūn/jùn,guǎng/ kuàng,mú;D. jiān/ xiān, lì/shuò,fēn / f èn。

)2.D(不孚众望:孚:信服。

不能使大家信服。

应改为“不负众望”。

)3.A(B项,句式杂糅,“原因是……”与“由……所造成的”杂糅; C.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宾语中心语“的(无端)指责”或“的说法”;D.搭配不当,“推销”不能与“人”搭配。

)4.D(④①总起观点;②③分说原因,两句间是层进关系;⑤⑥类比总结。

)5. D(多:赞颂。

)6. D (译为“才”,均为副词。

A “的”,助词/代指“张超据守的城池”,代词;B.“作为”,动词/“为……所”表被动,介词;C.“用来”,表目的,连词/“因为”,连词。

)7. A (①④表现了皇帝对他的信任,⑥表现了皇帝对他的肯定。

)8. D (智度不是当即被擒拿斩杀,而是逃往颍川后不久被擒拿斩杀。

)9. ①元石已经攻克城池,意气更加骄横怠惰,只管喝酒嬉戏,毫无警戒防备之忧虑。

(“克”、“虞”各1分,大意1分)②郑羲接受过很多贿赂,因为他是李冲的亲家,执法官员也不弹劾他。

(“以”1分,句式1分,大意1分)③但是我们如果放弃包围返回长社,路途遥远,张超听说后必定修整城墙深挖堑壕,多积柴粮,将来恐怕难以攻打了。

(“涂”1分,“深”活用1分,“图”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郑羲,字幼麟,荥阳开封人,是魏国将作大臣郑浑的八世孙。

刚成年就考中秀才,尚书李孝伯把女儿嫁给他。

高宗末年,朝廷任命他为中书博士。

天安初年,刘彧(南朝刘宋明帝)的司州刺史常珍奇依仗汝阳来投降朝廷。

显祖下诏,让殿中尚书元石为都将前去迎降,并招慰淮水、汝水,派郑羲参预元石军事。

2013年高三双周模拟考

2013年高三双周模拟考

高三双周模拟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俊俏./讥诮.呵.斥/打哈.欠笺.注/草菅.人命B.淀.粉/靛.蓝刹.车/煞.风景契.友/提纲挈.领C.感喟./匮.竭症.结/综合征.濯.足/擢.发难数D.旖.旎/绮.丽粳.米/更.衣室歆.羡/万马齐喑.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连日来,受H7N9禽流感疫情影响,中国禽类市场低迷。

中国畜牧业协会最新统计,H7N9爆发后的一周,家禽行业损失高达100亿元。

B.本次征文的选题融科学性与文学性于一炉,鼓励参赛者张扬个性,大胆想象,切忌简单地阐述科学原理或堆砌材料。

C.此次旅游曲终幕落,我们虽已身在回程,但对九寨沟那悠远湛蓝的晴空、白雾缭绕的雪山,那些几乎不可明状的美仍然心驰神往。

D.波士顿爆炸案是继“9·11”以来美国本土首次遭受“成功”的恐怖袭击,它使得许多美国人原本已经放松的反恐神经再次紧绷。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社会各界在赞扬湖南省用针孔摄像头整肃庸官懒政之举的同时,也呼吁建立“懒政”的长效机制。

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努力使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③1月16日,连战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对于两岸政治性接触议题,“我们必须适当的重视”,可以“民间先行,智库为先”。

A.遏制力行加以 B.遏止力行予以C.遏制厉行予以 D.遏止厉行加以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著名楼盘“花冠商城”虽早已售罄,但因为物业服务、交通设施等方面不够便利,因而十室九空....,真正入住的居民少之又少。

B.云南少数民族美女多如过江之鲫....,丽江的纳西女人以黑为美,大理的白族女人以白为美,版纳的傣族姑娘以细腰为美,她们各有各的美。

C.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工艺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届高三语文周练(九)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

(常用实词241—270)(共16分,1题2分)
1. 选出与“相夫教子”的“相”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B.巫医乐师百丁之人,不耻相.师
C.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2. 选出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B.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C.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D.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
3.选出与“与向之噌吰者相应”的“向”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寻向.所志,遂迷
B.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C.夫妻向.隅,茅舍无烟
D.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4.选出与“无案牍之劳形”的“形”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罔不因势象形.B.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C.既自以心为形.役D.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5.选出与“上行下效”的“效”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家读书久不效.B.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C.信者效.其忠D.斯用兵之效.也
6.选出与“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修”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务耕织,修.守战之具B.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不修.边幅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7.选出与“遂许先帝以驱驰”的“许”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潭中鱼可百许.头B.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8.选出与“信口雌黄”的“信”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B.是皆不足以执信.也
C.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D.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常用实词241—270个)(共18分,1题1分)
1.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
..还()3. 感吾生之行.休() 4.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5.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6.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7. 秦人开关延.敌() 8.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9.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0. 驼业.种树()
11. 尝贻.余核舟一() 12.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13. 公宜.少从众() 14.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15.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16.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17. 相如引.车避匿() 18.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三.选择下列句中“之”的用法(10分,1题1分)
A、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B、指示代词,这、那
C、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D、助词,凑音节,不译。

E、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F、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G、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H.动词,到……去,前往。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3.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4.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5.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6.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7.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8.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9.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1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