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管理信息系统

合集下载

浅析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浅析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浅析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管线信息管理系统是指对城市中的各种管线设施进行综合管理的系统。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改造,各种管线设施如供水、燃气、电力、通讯等重要设施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需要一个科学的管理系统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录入、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功能。

通过对各类管线设施进行数据采集,包括位置、材质、年限、维护情况等信息,然后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到系统中进行录入。

系统会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如对设施的完整性、可靠性、安全性等进行评估,同时还可以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比如在某个地区是否需要进行管线改造或维护。

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能够对大量的管线设施进行集中管理,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对管线设施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设施的问题并进行处理,提高了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决策,降低了决策的风险。

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数据的录入和采集涉及到很多环节和人员,如果存在人为因素或系统故障,就可能导致数据错误或延迟。

由于管线设施的种类繁多,每种设施都有其特殊的属性和要求,而且管线设施的布局、连接关系等也比较复杂,因此对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在城市管线设施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城市的不断发展,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将会越来越完善,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也需要解决一些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以更好地满足城市对于管线设施管理的需求。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分析一、引言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在企业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实验旨在分析一个实验报告所涉及的管理信息系统内容及其对企业的重要性。

二、实验报告内容概述实验报告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 - 系统分析和设计 - 数据管理- 系统部署 - 系统维护三、系统分析和设计在实验报告中,系统分析和设计部分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对企业需求的分析和系统设计,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信息资源,提高效率。

四、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实验报告中的数据管理部分,可以了解到企业如何有效地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数据,以支持决策制定过程。

五、系统部署系统部署是指将设计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实际应用于企业运营中的过程。

实验报告中的系统部署部分将展示系统如何部署到实际运行环境中,并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估。

六、系统维护系统维护是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持续不断的关键活动。

通过实验报告中的系统维护部分,可以了解到企业如何采取措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运行。

七、实验报告对企业的影响通过对实验报告中所涉及内容的分析与探讨,我们可以看出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优秀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增强企业竞争力。

八、结论本实验报告分析了一个涉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验报告,从系统分析和设计、数据管理、系统部署和系统维护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实验报告的分析,可以看出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有助于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

以上是关于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的分析,希望可以对读者对管理信息系统有更深入的了解。

浅谈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

浅谈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

浅谈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一、管理信息系统理论浅析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够提供信息以支持一个组织机构内部的作业、管理、分析和决策职能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

.。

管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手工规程、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用的模型,以及数据库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

因此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各项业务、技术、工作自动化及高水平管理的方法和模式,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早期的管理信息系统通常是以各单位为主体,独自进行开发和应用。

从技术上看,大体是以局域网或客户/服务器模式组成应用系统平台,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平台上开发应用软件系统.但是,由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应用、管理和数据共享的需要等诸多原因,把分散开发且分布在各个地域的独立的管理信息系统互相连接起来,实现系统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及数据的共享,已经成为越来越迫切的任务。

二、推进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一场变革(1)管理信息系统本身就是一场变革。

.page9计算机系统的发展有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53-—1960)电子数据处理阶段(EDP)。

此阶段以单项数据处理为主,如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工资管理等.第二阶段(1961--1970)管理信息系统阶段(MIS).在这期间,由于高速度的处理机、高速度大容量的存储器与器件有了突破性进展,使得计算机应用系统从单项应用的EDP发展到多功能、多层次、综合性的应用阶段,使得MIS日渐成熟,具有了控制、预测、辅助和决策的功能.第三阶段(1970-—1980)决策支持系统阶段(DSS).在此阶段解决的主要是面向高层管理,大范围的决策问题以及非结构化信息的处理。

第四阶段(1980—-)职能管理系统阶段(IMS),这个阶段强调的是综合管理功能,多维服务模式,人机协调的、智能化的、集成化的计算机辅助管理功能等。

因此,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革和完善的过程(2)企业推进管理信息系统是一场变革.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一体化。

浅析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浅析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浅析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管线信息管理系统(Pipelin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简称PIMS),是一种集成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管道数据管理系统(PDMS)、监控系统和管理系统等多种信息技术的管线信息管理平台。

该系统通过对管线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辅助决策,可以帮助管线运营企业实现对管线设施的全面管理和监控,提高管线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事故风险,提高运营效率,保障生产运行。

一、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1. 数据采集管理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通过GPS、激光测量仪等设备实现管线属性信息的采集。

将采集的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技术上传至系统,实现管线信息的及时更新。

该功能有助于管线运营企业实现对管线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2. 管线数据管理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管线的基本属性、地理位置、施工记录、维修历史等数据进行管理,建立完整的管线数据库。

通过对数据的分类、整理和归档,实现对管线信息的规范化管理和快速检索。

3. 管线运行监控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管线设施的运行状态,包括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会自动报警,并可以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提高对管线安全性的监控能力。

4. 管线事故预防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对管线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管线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通过对事故隐患的分析和排查,提高管线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 管线维护管理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管线设施的维修历史、维修记录进行管理,制定定期的维护计划,并通过系统提醒相关人员进行维护工作,确保管线设施的正常运行。

6. 决策辅助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对管线数据进行分析,为管线运营企业提供决策辅助。

可以对管线设施进行评估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制定合理的运营策略,提高管线运营的效率。

1. 数据集成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将多种信息技术集成到同一平台上,实现对管线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

浅析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浅析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浅析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管线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专门用于管线网络信息管理的软件系统,它能够对管线网络进行综合管理和监控,提高管线运营效率,降低事故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功能、特点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简称PIMS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手段,对管线运行、管理和维护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数据和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和处理的系统。

它包括供水、排水、天然气、石油、化工、电力、通讯等各类管线网络的信息管理系统。

PIMS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对管线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处理,将管线的各类信息整合,形成管线信息数据库,实现管线网络的动态管理和监控。

PIMS系统主要应用于管线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行管理、事故应急等各个阶段。

二、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1. 数据管理功能:PIMS系统能够对管线网络的空间数据、属性数据、业务数据等进行管理,建立完整的管线信息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动态更新和查询。

2. 管线监控功能:PIMS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管线的运行状态,对管线的压力、流量、温度、浓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3. 管线分析功能:PIMS系统能够进行管线的故障分析、事故分析、运行分析等,帮助用户进行管线运行情况的评估和优化。

4. 管线维护功能:PIMS系统能够对管线的维护计划、维护记录、维护资料等进行管理和跟踪,确保管线维护工作的及时、准确和完整。

5. 管线通讯功能:PIMS系统能够实现管线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和通讯,及时传递运行报警信息、事故处理信息等。

三、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1. 数据集成化:PIMS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整合功能,能够整合管线的多源数据,包括CAD绘图数据、GPS定位数据、SCADA监控数据、业务管理数据等。

2. 功能集成化:PIMS系统具有多种功能模块,包括地图显示模块、监控预警模块、分析评估模块、维护管理模块等,实现了多种功能的一体化。

浅析信息管理系统的访问控制

浅析信息管理系统的访问控制
网 控制 ・ 络 信息安全 ・ n om t o eu iy I fr a in S cr t
浅析信 息 管理 系统 的访 问控 制
叶新群 孔 江 涛 z
(・ 1江南 大 学物联 网工程 学院 江 苏无锡 2 4 2 ;. 1 1 2 2北方 通 用电子 集 团有 限公 司无锡 分公 司 江 苏无锡 2 4 0 ) 1 1 0
【A sat】 i t ee p et f n ri fm tneho g otusoacla , er idvl m no cm ui tnnto s bt c wh h dvl m no etps io ao cnl ycnne t c e t t p ee p et fo m nao e r r t e o e ren r i t o i e re h a d o ci w k
( .in n n U ie st Ne w r ig E gn e i g Colge i n s 1 Ja g a n v r i y t o kn n ie r l n e Ja g uWu i21 2 x 41 2


2 No t e n Ge e a El cr nc o p Co a yL mi d Wu i a c Ja g u u i21 0 . r r n r l e t is Gr u mp n i t x Br n h in s W x 41 0 h o e

i omainma a e n y tm aeytra rwig ice sn yhg e q i me t r c e sc nr1I ti a e ,nomains se a c s nrl n r t n g me t se s ft e t o n ,n ra igl ih re ur f o s h g r e nsf c s o t n hsp p rifr t ytm, c e sc t oa o o o o

浅析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浅析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浅析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管线信息管理系统是针对城市地下管线网络进行全面管理的一种信息化系统。

它主要
包括对管线的建设、运维、维修等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管理和监控,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分析
和决策支持功能,以提高城市管线网络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

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包括对城市管线网络进行调研和测绘,获取管线的位置、类型、材质等基本信息,并进行数字化建模。

通过建立管线的空间数据库,可以方便地对管
线进行查询和定位,为城市规划和工程施工等提供准确的管线数据。

该系统可以对管线进行全面的运维管理。

通过管线巡查、设备监测和数据采集等方式,对管线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还可以针对管线的维修和养护进行计划和调度,
确保管线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能力。

还可以通过系统对管线的维修记录和维修结果进行统计
和分析,为管线的后期维护提供指导和决策支持。

管线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对管线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通过对管线的腐蚀、老化和
损坏等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防止管线事故的发生。


可以将管线的风险信息和维修情况与地理信息系统和灾害风险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全
面的风险监控和预警。

管线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通过对管线数据的整合和分析,提供各种决策支持功能。


以通过管线数据和城市规划数据的关联分析,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等决策提供支持;可
以通过对管线维修记录和维修成本的分析,为管线维修资金的合理分配提供建议等。

浅析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的思考 (2)

浅析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的思考 (2)

浅析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的思考摘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当下快速发展的专业领域,对于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定义和职责进行解析,探讨了该专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人才的要求。

同时,本文还就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学生和从业者了解该专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定位、发展趋势、就业前景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逐渐成为各大高校热门的专业之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定位对于学生的选择和从业者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定位进行浅析,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该专业。

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定义和职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指研究组织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理论与方法,以及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的专业领域。

该专业的核心任务是研究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管理和保护,以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和竞争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信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 信息资源的获取与整合-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 - 信息安全管理与保护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要的不断变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以下是该专业的一些发展趋势: - 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包括大数据处理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 - 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使用,为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技术支持 - 移动应用的兴起,需要专业人员具备移动应用开发和管理的能力 -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需要有更强的信息安全管理与保护能力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需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涉及到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因此,对于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也是多元化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管理信息系统
作者:张志刚林永君
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第04期
摘要:当今,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信息已成为现代生产系统中,最重要的投入。

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信息看做是一种有价值的基础性资源,认识信息在物质社会中的先导作用。

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MIS)是完成这个使命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步骤,它已成为经营管理和决策部门的客观需要,也是一种基础性建设。

本文主要阐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开发过程。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开发过程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04-0157-02
1、管理信息系统(MIS)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MIS) 是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的系统,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管理信息系统(MIS)的主要功能
2.1 运用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便于不同信息的数据管理,建立起现代化的信息管理体制
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功能,其标准的EDI数据接口可以方便地实现与关系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交换,使得企业的各类信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而便于信息的提取、汇总,分析与处理。

2.2 管理信息系统能够规范并优化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办事机构的业务流程,对重点业务实行全面质量监控
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科学化管理,使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得以全面梳理,业务操作系统化、规范化。

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可以有精力对重点业务实行全面的质量监控,做到全面覆盖与重点监控并重。

2.3 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使得各个职能部门协调运作,并且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手段,使得原本不相干的各部门各环节工作变成一个整体,相互协调,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再者,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的使用,使得数据管理、信息管理等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化,有效避免了人工记载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2.4 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图形化、报表化的市场分析数据,辅助管理人员决策
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相应的数学模型,从大量数据中推导出有关问题的最优解和满意解,能够对未来的公司业务发展、客户需求发展、市场发展作出预测。

系统把企业各类资源信息集中后,按照决策需要进行分析处理,形成直观、易懂的信息资料,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帮助。

3、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开发过程
3.1 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开发原则
管理信息系统除了具有一般的事务处理系统的数据处理功能外,更多的是为管理活动提供信息,为中上层管理提供分析、计划和决策支持能力。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原则包括:(1)实用性原则开发出的系统应该功能调度灵活,界面美观,操作简单,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2)系统性原则。

开发过程中应注重系统在功能上和数据上的整体性、系统性。

(3)要符合软件工程规范。

强调开发过程应按照软件工程的理论、方法和
规范去组织和实施。

(4)可靠性原则。

在设计系统时,要保证系统软硬件设备的稳定性;要保证数据采集的质量;要有数据校验功能;要有一套系统的安全措施。

(5)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是
衡量系统值不值得开发的重要依据。

系统开发过程中,应尽可能节省开支和缩短开发周期。

3.2 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开发步骤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可分为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四个阶段。

(1)
总体规划。

即对即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

主要工作步骤有:对现行系统的初步调查;确定新系统的实现目标;确定新系统的开发策略;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可能性和必要性两个方便);编写可行性报告。

(2)系统分析。

即按系统规则所定的某个开发项目范围内明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出系统的逻辑方案。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内
容包括: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系统数据流程分析、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提交系统分析报告。

(3)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阶段即把系统分析过程当中得到的逻辑模型结合相应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详细的描述出来,并为系统实施阶段的各项工作准备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有关文件。

系统设计阶段主要包括总体结构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施进度与计划和“系统设计说明书”的编写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总体结构设计包括子系统的划分、功能结构图设计、处理流程图设计、物理系统配置方案设计等内容。

详细设计包括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人-机界面设计等内容。

(4)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是新系统开发工作的最后一个阶段。

所谓实施指的是将系统设计阶段的结果在计算机上实现,将原来纸面上的新系统方案转换成可执行的应用软件系统。

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设备;建立数据库系统;程序设计和调试;整理基础数据,培训操作人员;系统切换和调试运行。

在MIS重构的过程中,一般的实施步骤如下: (1)分析原MIS的环境、功能和不足。

在这个阶段,最好能取出原MIS的各项设计文档,可能的话,直接请原MIS的设计人员谈谈原来的系统需求和设计思想,以便全面了解旧系统的设计和功能,然后,请旧系统的使用人员谈感受、找不足,为重构奠定良好的基础。

(2)应设立两个工作小组,一个负责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一个负责基础数据规范的制订。

前者应吸纳用户单位的技术人员参加(如果由第三方负责开发的话),以方便今后对系统的维护,后者主要由用户组成,负责术语的规范和代码的制订,同时作为联络人员,有责任向软件开发组转达用户的需求。

另外,成立有第一把手参加的项目领导小组,以协调、组织和管理。

(3)在一般的数据库设计之外,还必须增加一项内容,这就是给出新旧系统的数据库关系图,同时作为功能设计的一部分制订出新旧系统的双向数据转换原则。

(4)在设计完成后,进入编程、测试阶段。

这中间可以不断地请用户参与意见,运用快速原型法完成对系统的重构。

(5)运行数据转换程序,把旧系统的有用数据转入新系统中。

(6)并行运行新旧两套系统。

两套系统的数据相互转换程序为其并行运行提供了有力地保证,同时有利于新系统的补充完善。

在现代化管理中,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帮手,它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和网络逐渐应用于现代管理之中。

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和越来越复杂的企业内外部环境,企业有必要建立高效、实用的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管理决策和控制提供保障,从而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提高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晓铭.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开发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者,2003年.
[2]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3] 陈禹.管理信息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