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事故原因和规律

合集下载

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

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

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1.发生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触电事故的发生,一般有较明显的季节性。

每年的夏季、秋季多见,特殊是6—9月发生率较高。

缘由是这段时间气候酷热、空气湿度大,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人体多汗、皮肤潮湿,人体电阻降低,大大增加了触电的可能性。

另外,焊工若站在金属容器或构件、管道内壁施焊;在露天工地存在尘埃或防护措施不完善部位施焊;使用置于地面而保养不善的设备施焊时都呈现触电事故上升的趋势。

2.直接电击事故直接电击事故是操直接触及电焊设备正常运行时的带电体或靠近高压电网和电气设备所发生的电击;发生的缘由主要有“在更换焊条、碳捧和施焊过程中,手或身体某个部分接触到带电元件,而脚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对地和金属结构之间无绝缘防护;在金属容器管道、船舱内施焊,或当身体大量出汗,环境潮湿时连续施焊,在接线柱、极板等带电体;在高处施焊时触及低压线路或靠近高压网路等都可引起直接电击事故。

3.间接电击事故间接电击事故触及意外带电体所发生的电击,又称为故障上下的电击。

意外带电体是指正常状况下不带电,由于绝缘损坏或电器,设备发生故障而带电的导体。

例如:焊机外壳漏电、电缆绝缘外皮破损等。

焊接时发生电击事故主要缘由是人体触碰漏电的焊机外壳;造成焊机漏电的缘由是长期超负荷运行、线圈受潮、引线或线圈的绝缘机构损伤和腐蚀、导线绝缘降低或损坏等。

4.预防触电事故的平安措施带电设备都应当有良好的隔离防护装置;避开人与带电导体接触。

一般可采纳防护罩壳、遮拦、护盖、箱匣等,把带电体与外界隔离开。

同时,要求设备与设备之间及带电体相互之间保持肯定的平安距离。

另外,用玻璃、云母、陶瓷、塑料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来。

必要时还可以用双重绝缘措施。

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及规律

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及规律

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及规律(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如带电拉高压隔离开关;用手触摸破坏的胶盖刀闸;儿童诬蔑带电导线等。

(2)违反操作规程如在高低压共杆架设的线路上检修低压线或广播线;剪修高压线附近树木而接触高压线;在高压线附近施工,或运输大型货物,施工工具和货物碰击高压线;带电接临时照明线及临时电源;火线误接在电动工具外壳上;用湿手拧灯泡;携带式使用的电压不符合安全电压等。

(3)电气设备不合格如闸刀开关或启动器缺少护壳而触电;电气设备漏电;电炉的热元件没有隐蔽;电器设备外壳没有接地铝制而带电;配电盘设计和制造上的缺陷,使数据机前后带电部分易于触及人体;电线或电缆因腐蚀绝缘磨损或腐蚀而损坏;在带电下会拆装电缆等。

(4)维修不善如大风刮断的低压线路未能及时难以修理;胶盖开关损毁长期不修;瓷瓶破裂后火线与拉线长期相碰等。

(5)偶然肝脏因素如大风刮断的电线恰巧落在人体上等。

从以上触电原因分析中会,可以看出,除了偶然因素外,其他的都是可以尽量减少的。

2.触电事故的规律(1)严重事故触电事故的季节性出现明显统计资料表明,一年之中二、三季度事故较多,而且6至9月最集中。

这与夏秋季多雨、天气潮湿,降低了机械设备的绝缘性能减缓有关。

(2)低压触电事故多于高压触电事故主要原因是低压设备多,低压电网广泛,与人接触机会多,加工低压设备管理不规范,思想麻痹等。

低压触电事故主要发生在远离总开关和变压器的分支线线路部分,尤其是线路的末端,即用电设备上,包括照明和动力设备。

其中属于人体直接接触正常运行带电体的直接电击者要少于间接触及者,即因电气设备发生故障,人体触及意外带电体而触电事故的较多。

(3)单相触电事故多单相触电事故占总触电事故的70%以上。

低压系统触电事故大多数是电击造成的,按其构筑形成方法可以分为三种电击:单线电击、双线电击和跨步电压电击。

单线电击是人体双脚地面,手部或其他部位触及带电导体造成的电击;双线电击是人体不同部位触及对地电压不同的两相带电绝缘体两线造成的电击双线电击的危险性大于单线电击;跨步电压电击是人的两脚处在对地电压不同的两点造成的电击。

触电事故规律及其原因分析

触电事故规律及其原因分析

触电事故规律及其原因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种家用电器不断进入千家万户, 农电事业也随之迅猛发展, 农村用电量急剧增大。

这本是好事, 然而, 由于多种不利因素导致了触电事故的发生, 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减少因触电事故引发的经济赔偿官司, 作为电力部门应当研究触电事故的规律, 以便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根据统计分析, 从发生率上看,触电事故有如下规律:(1)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由于低压电气设备远多于高压设备, 一般人员与低压设备触机会较多, 且又相对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

(2)农村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由于农村设备简陋, 安全用电知识普及也比较差。

(3)六、七、八、九月份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由于这段时间天气炎热,人体多汗, 触电危险性较大; 还由于多雨、潮湿、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以及这段时间某些地区是农忙季节,农村用电量增加, 以致触电事故多。

(4)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由于这些设备需要经常移动, 工作条件较差, 容易发生故障,而且不少是在人的紧握之下工作。

(5)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 电气接头、插销、开关等连接部位机械牢固性较差, 电气可靠性也较低, 尤其是乱拉乱接更容易出现故障, 造成人身触电。

(6)冶金、矿业、建筑、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 由于这些行业存在潮湿、高温的生产场所, 移动式电气设备和金属设备多。

(7)青、中年人以及非电工触电事故多: 这些人往往是主要操作者, 电气安全知识又相对不足。

(8) 误操作事故多: 造成触电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育不够、违章作业以及安全措施不完备。

造成触电事故的具体原因有: 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反操作规程、设备不合格、维修不善等。

由于电气线路设备安装不符合要求, 会直接造成触电故事; 由于电气设备运行检修管理不当, 绝缘损坏而漏电, 又没有有效的安全措施, 也会造成触电; 接线错误, 特别是插销座接错线, 造成过很多触电事故; 由于操作失误, 带负荷拉刀闸, 未拆除接地线合刀闸等均会导致电弧引起触电; 检修工作中,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不完善, 误入带电间隔、误登带电设备、误合开关等造成触电事故; 高压线断落地面可能造成跨步电压触电等等。

触电事故的原因和一般规律

触电事故的原因和一般规律

电工安全知识
触电事故的原因和一般规律
1. 触电事故的原因P40
2. 触电事故的规律P41
3. 人体触电的形式P42
4.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的因素P44
1. 安全电压P45
2. 安全电压等级P45
1. 保护接地与接零P60
2.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选用原则P61
3. 接地体P62
4. 接地、接零装置的安全要求P63
1. 电动工具的防护等级P109
2. 交流弧焊机安全要求P110
1. 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动作时间P118
1. 开关和插座的安装要求P183. 184
1. 变电所安全运行P202
2. 注意的安全事项P203
3. 倒闸操作要求P205
携带式接地线径不小于25平方毫米
4. 接地电阻要求P284
1. 电工安全用具与操作P286-290
2. 登高作业用具及安全P292-293
3. 安全用具的试验周期P297
4. 带电设备安全距离P297
停电、验电、挂接地线、挂牌
5. 带电作业P303-305
6. 带电作业工具试验周期P307
仪表介绍
1. 常见仪表及等级P119
2. 工作原理P120
3. 电工仪表的常用符号P123
4. 仪表选用P124
5. 单相及三相电能测量P133
1. 万用表P136
指针式黑笔为电池正极,数字式相反,红笔为正极。

2. 钳形表P142
3. 摇表P144-146。

触电原因和急救措施

触电原因和急救措施

触电原因和急救措施触电是指人体与电流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产生的电流通过人体的现象。

触电原因可能有多种,包括以下几点:1.电气设备漏电:当电气设备绝缘出现损坏或老化,电流就会通过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导线泄漏到周围环境中,造成接触电流。

2.不正确或不安全的用电行为:插头接触不良、电线裸露、电线搭接等不安全的用电行为容易导致触电事故发生。

3.电闪雷击:在雷雨天气中,人体处于露天环境下容易遭受到雷电的直接击中。

4.电网故障:电网设备或配电系统产生故障,例如短路、过载等,导致大电流通过人体。

在发生触电事故后,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并挽救生命。

下面是常见的触电急救措施:3.判断伤势:触电后的伤势程度可能因电流强度、持续时间和触电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评估触电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和血液循环情况。

4.不直接接触触电者:触电者可能还会带有电流,直接接触可能会危及自己的安全。

如果触电者仍与电源相连,应该使用绝缘工具或干燥的非导电物质(如垫板、棍子等)与触电者分离。

5.进行心肺复苏:触电事故中,触电者的心脏骤停较为常见。

如果触电者没有意识和呼吸,应迅速进行心肺复苏(CPR),给予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医疗人员到达。

6.注意保暖和安抚:触电者往往会出现大面积的皮肤烧伤,可以使用清洁的、湿润的无菌纱布进行包扎。

同时,要保持触电者的体温,用厚毛毯或保暖设备覆盖,避免过度移动和搬动。

7.不做自行处理:触电后的伤势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藏性,不能自行忽视或处理,应等待医疗人员进行专业检查和处理。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触电急救措施可以帮助减少伤害和风险,但预防触电事故才是最为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用电安全。

同时,正确教育儿童和员工,增强他们的电安全意识,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

触电事故及防护技术

触电事故及防护技术

触电事故及防护技术第一节触电事故的产生与原因一、触电事故当接触带电部位或接近高压带电体时,因人体有电流通过而引起受伤或死亡的现象称触电,触电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电击指电流对人的心脏、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造成的伤害,是最危险的触电事故,触电死亡多数系电击所致。

电伤是指人体外部受伤,如电烧伤、金属溅伤、电烙印等。

二、影响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因素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程度与电流的大小、频率、通过途径、持续时间及触电者本身的情况有关。

一般来说,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时间越长时危险也越大;电流流过心脏和大脑时最为危险;20-300赫兹的交流电(包括50赫兹的工频电流)危害较大,而直流电和高频电流的危害相对稍小;男同志、成年人、健康者对电流抵抗能力较强,而妇女、儿童或患有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结核病症的人对电流抵抗能力要差。

对于工频交流电,人体流过1毫安左右电流,就会有麻刺感觉;流过10毫安的电流,就会产生痉挛剧痛,但可摆脱带电体;电流达到30毫安,便会产生麻痹、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已不能自主摆脱电源;电流达50毫安以上,就有可能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而致命。

通过人体的电流与触电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当电压越高,电流越大。

人体电阻与皮肤表面接触面积和身体素质有关,一般干燥环境中,人体电阻一般为几千欧到几十千欧;当潮湿或出汗时,电阻可降至800欧以下;当人处于水中时,人体电阻最低,可降至500欧,此时触电危险性最大。

三、常见的触电方式根据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可将触电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当人站在地上或其它导体上,身体一部分接触到带电线路的其中一相的触电方式称单相触电。

若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此时人体将承受相电压的危险,若线路对地绝缘,即中性点不接地,则电流将通过人体、大地及线路的对地电容和绝缘电阻流回电源,当电容较大或线路对地绝缘电阻下降时,也有触电的危险。

触电事故中大多属于单相触电。

当人体同时触及线路的两相导体时,引起的触电称两相触电,因人体承受线电压的作用,这是最危险的触电方式。

触电事故的分布规律

触电事故的分布规律

触电事故的分布规律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触电事故的分布是具有规律性的。

触电事故的分布规律为制定平安措施,最大限度地削减触电事故发生率供应了有效依据。

依据国内外的触电事故统计资料分析,触电事故的分布具有如下规律。

1.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一年之中,二、三季度是事故多发期,尤其在6~9月份最为集中。

其缘由主要是这段时间正值酷热季节,人体穿着单薄且皮肤多汗,相应增大了触电的危急性。

另外,这段时间潮湿多雨,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有所降低。

再有,这段时间很多地区处于农忙季节,用电量增加,农村触电事故也随之增加。

2.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低压触电事故远多于高压触电事故,其缘由主要是低压设备远多于高压设备,而且,缺乏电气平安学问的人员多是与低压设备接触。

因此,应当将低压方面作为防止触电事故的重点。

3.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这主要是由于这些设备常常移动,工作条件较差,简单发生故障。

另外,在使用时需用手紧握进行操作。

4.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在电气连接部位机械坚固性较差,电气牢靠性也较低,是电气系统的薄弱环节,较易消失故障。

5.农村触电事故多这主要是由于农村用电条件较差,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管理不严,电气平安学问缺乏等。

6.冶金、矿业、建筑、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这些行业存在工作现场环境简单,潮湿、高温,移动式设备和携带式设备多,现场金属设备多等不利因素,使触电事故相对较多。

7.青年、中年人以及非电工人员触电事故多这主要是由于这些人员是设备操作人员的主体,他们直接接触电气设备,部分人还缺乏电气平安的学问。

8.误操作事故多这主要是由于防止误操作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不完备造成的。

触电事故的分布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肯定的条件下,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对电气操作人员来说,高压触电事故反而比低压触电事故多。

而且,通过在低压系统推广漏电爱护装置,使低压触电事故大大降低,可使低压触电事故与高压触电事故的比例发生变化。

上述规律对于电气平安检查、电气平安工作方案、实施电气平安措施以及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和管理等工作供应了重要的依据。

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及规律简易版

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及规律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编订:XXXXXXXX20XX年XX月XX日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及规律简易版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及规律简易版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如带电拉高压隔离开关;用手触摸破坏的胶盖刀闸;儿童玩弄带电导线等。

(2)违反操作规程如在高低压共杆架设的线路电杆上检修低压线或广播线;剪修高压线附近树木而接触高压线;在高压线附近施工,或运输大型货物,施工工具和货物碰击高压线;带电接临时照明线及临时电源;火线误接在电动工具外壳上;用湿手拧灯泡;携带式照明灯使用的电压不符合安全电压等。

(3)电气设备不合格如闸刀开关或磁力启动器缺少护壳而触电;电气设备漏电;电炉的热元件没有隐蔽;电器设备外壳没有接地而带电;配电盘设计和制造上的缺陷,使配电盘前后带电部分易于触及人体;电线或电缆因绝缘磨损或腐蚀而损坏;在带电下拆装电缆等。

(4)维修不善如大风刮断的低压线路未能及时修理;胶盖开关破损长期不修;瓷瓶破裂后火线与拉线长期相碰等。

(5)偶然因素如大风刮断的电线恰巧落在人体上等。

从以上触电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除了偶然因素外,其他的都是可以避免的。

2.触电事故的规律(1)触电事故的季节性明显统计资料表明,一年之中二、三季度事故较多,而且6至9月最集中。

这与夏秋季多雨、天气潮湿,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电事故原因和规律
一,原因:电气设备种类繁多,使用场合各有不同,使用环境千差万别,电压等级高低不同,配电线路敷设方式不同,操作人员电气知识高低不等。

诸多原因,如果不按规程操作,发生触电不可避免。

1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技术规程
(1)在低压系统中发生的触点情况
接错线停电后,不经验电进行操作不按规程要求敷设临时线不按规章要求穿戴防护用品
(2)在高压系统中发生的触电情况
①在电气设备停电检修时,没有采取完善的组织措施,对停送电指挥不明确,弄错停送电时间或停送电范围。

②电气设备停电检修时,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切断电源不彻底,在应挂地线的处所未挂临时接地线,切断电源后,对应先放电后操作的设备,未经放点、也未验电。

③无操作票进行倒闸操作造成事故,带负载拉合隔离开关,未拆除临时接地线或未拉开接地隔离开关即送电,不经验电即挂临时接地线2缺乏电气知识缺乏电气知识而发生的触电事故,相当一部分是非电工。

①临时接地线不按要求做,甚至不挂临时接地线
②不切电源移动电气设备。

③不熟悉电气设备的情况下,冒险通电试运行,或带电检修、检测。

④不知电动工具安全可靠即通电使用。

⑤同时剪短两条或更多的带电导线。

⑥地下施工,对直埋电缆不知方位,造成事故。

⑦带点灭火,使用了不应使用的灭火器或水。

3维护不良常发生在低压系统中
①人可触及的的导线出现裸露部分,未及时包裹更换。

②保护接地的设备,其接地装置长期不检测,接地电阻过大,甚至失去作用。

③保护接地或接零的保护线断开而未发觉。

④线路检修后,相线零线接错,是正常的设备外壳带电。

4设备的质量不良常发生在低压电器及手持电动工具上
①绝缘不良
②应设保护接线端的设备,未设此接线端
③应使用护套作为电源线的,未使用护套线。

④电气设备内部接线不良,导致了裸露部分碰了金属外壳。

5意外因素
①触及落地的带电导线
②车辆超高,触及带电架空线
③人工抬拉过高过长金属物,碰到带电导体
④触及了意外带电的零线。

触电事故规律
触电事故时突发性的,往往在很短时间出现很严重的后果。

①一般夏季发生的触电事故明显高于其他季节6-9月份发生的触电事故占全年80%。

夏季气温高,工作人员穿衣单薄,人体皮肤外露,出汗皮肤潮湿,触电机会增大。

②夏季晚间休息不好,造成工作中精神不集中或操作失误导致触电。

③夏季高温潮湿,大雨、雷电,设备线路易出现故障,使得维修量增大,是触电机会增多。

(2)低压触电事故多于高压
①低压设备的使用与维修的机会大大多于高压,触电机会增加。

②使用以低压设备的机器人数众多,对安全防护工作比较轻视,是触电机会增加。

(3)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及移动式电气设备发生的触电事故率多于使用固定式电气设备。

①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时震动大易造成绝缘损坏或结构上的损坏引起触电事故。

②手持式电动工具电源线在引出部位易麼损,一但芯线外露或碰到金属外壳引起触电。

③金属外壳的接地或接零保护未能真正起作用,如插头部位有保护线,而插座没有,。

④移动式电气设备在移动时未切断电源,电源线被拉断或蹍伤后引起触电事故。

⑤未加漏电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