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及规律

合集下载

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

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

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1.发生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触电事故的发生,一般有较明显的季节性。

每年的夏季、秋季多见,特殊是6—9月发生率较高。

缘由是这段时间气候酷热、空气湿度大,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人体多汗、皮肤潮湿,人体电阻降低,大大增加了触电的可能性。

另外,焊工若站在金属容器或构件、管道内壁施焊;在露天工地存在尘埃或防护措施不完善部位施焊;使用置于地面而保养不善的设备施焊时都呈现触电事故上升的趋势。

2.直接电击事故直接电击事故是操直接触及电焊设备正常运行时的带电体或靠近高压电网和电气设备所发生的电击;发生的缘由主要有“在更换焊条、碳捧和施焊过程中,手或身体某个部分接触到带电元件,而脚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对地和金属结构之间无绝缘防护;在金属容器管道、船舱内施焊,或当身体大量出汗,环境潮湿时连续施焊,在接线柱、极板等带电体;在高处施焊时触及低压线路或靠近高压网路等都可引起直接电击事故。

3.间接电击事故间接电击事故触及意外带电体所发生的电击,又称为故障上下的电击。

意外带电体是指正常状况下不带电,由于绝缘损坏或电器,设备发生故障而带电的导体。

例如:焊机外壳漏电、电缆绝缘外皮破损等。

焊接时发生电击事故主要缘由是人体触碰漏电的焊机外壳;造成焊机漏电的缘由是长期超负荷运行、线圈受潮、引线或线圈的绝缘机构损伤和腐蚀、导线绝缘降低或损坏等。

4.预防触电事故的平安措施带电设备都应当有良好的隔离防护装置;避开人与带电导体接触。

一般可采纳防护罩壳、遮拦、护盖、箱匣等,把带电体与外界隔离开。

同时,要求设备与设备之间及带电体相互之间保持肯定的平安距离。

另外,用玻璃、云母、陶瓷、塑料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来。

必要时还可以用双重绝缘措施。

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及规律

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及规律

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及规律(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如带电拉高压隔离开关;用手触摸破坏的胶盖刀闸;儿童诬蔑带电导线等。

(2)违反操作规程如在高低压共杆架设的线路上检修低压线或广播线;剪修高压线附近树木而接触高压线;在高压线附近施工,或运输大型货物,施工工具和货物碰击高压线;带电接临时照明线及临时电源;火线误接在电动工具外壳上;用湿手拧灯泡;携带式使用的电压不符合安全电压等。

(3)电气设备不合格如闸刀开关或启动器缺少护壳而触电;电气设备漏电;电炉的热元件没有隐蔽;电器设备外壳没有接地铝制而带电;配电盘设计和制造上的缺陷,使数据机前后带电部分易于触及人体;电线或电缆因腐蚀绝缘磨损或腐蚀而损坏;在带电下会拆装电缆等。

(4)维修不善如大风刮断的低压线路未能及时难以修理;胶盖开关损毁长期不修;瓷瓶破裂后火线与拉线长期相碰等。

(5)偶然肝脏因素如大风刮断的电线恰巧落在人体上等。

从以上触电原因分析中会,可以看出,除了偶然因素外,其他的都是可以尽量减少的。

2.触电事故的规律(1)严重事故触电事故的季节性出现明显统计资料表明,一年之中二、三季度事故较多,而且6至9月最集中。

这与夏秋季多雨、天气潮湿,降低了机械设备的绝缘性能减缓有关。

(2)低压触电事故多于高压触电事故主要原因是低压设备多,低压电网广泛,与人接触机会多,加工低压设备管理不规范,思想麻痹等。

低压触电事故主要发生在远离总开关和变压器的分支线线路部分,尤其是线路的末端,即用电设备上,包括照明和动力设备。

其中属于人体直接接触正常运行带电体的直接电击者要少于间接触及者,即因电气设备发生故障,人体触及意外带电体而触电事故的较多。

(3)单相触电事故多单相触电事故占总触电事故的70%以上。

低压系统触电事故大多数是电击造成的,按其构筑形成方法可以分为三种电击:单线电击、双线电击和跨步电压电击。

单线电击是人体双脚地面,手部或其他部位触及带电导体造成的电击;双线电击是人体不同部位触及对地电压不同的两相带电绝缘体两线造成的电击双线电击的危险性大于单线电击;跨步电压电击是人的两脚处在对地电压不同的两点造成的电击。

触电事故规律及其原因分析

触电事故规律及其原因分析

触电事故规律及其原因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种家用电器不断进入千家万户, 农电事业也随之迅猛发展, 农村用电量急剧增大。

这本是好事, 然而, 由于多种不利因素导致了触电事故的发生, 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减少因触电事故引发的经济赔偿官司, 作为电力部门应当研究触电事故的规律, 以便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根据统计分析, 从发生率上看,触电事故有如下规律:(1)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由于低压电气设备远多于高压设备, 一般人员与低压设备触机会较多, 且又相对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

(2)农村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由于农村设备简陋, 安全用电知识普及也比较差。

(3)六、七、八、九月份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由于这段时间天气炎热,人体多汗, 触电危险性较大; 还由于多雨、潮湿、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以及这段时间某些地区是农忙季节,农村用电量增加, 以致触电事故多。

(4)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由于这些设备需要经常移动, 工作条件较差, 容易发生故障,而且不少是在人的紧握之下工作。

(5)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 电气接头、插销、开关等连接部位机械牢固性较差, 电气可靠性也较低, 尤其是乱拉乱接更容易出现故障, 造成人身触电。

(6)冶金、矿业、建筑、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 由于这些行业存在潮湿、高温的生产场所, 移动式电气设备和金属设备多。

(7)青、中年人以及非电工触电事故多: 这些人往往是主要操作者, 电气安全知识又相对不足。

(8) 误操作事故多: 造成触电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育不够、违章作业以及安全措施不完备。

造成触电事故的具体原因有: 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反操作规程、设备不合格、维修不善等。

由于电气线路设备安装不符合要求, 会直接造成触电故事; 由于电气设备运行检修管理不当, 绝缘损坏而漏电, 又没有有效的安全措施, 也会造成触电; 接线错误, 特别是插销座接错线, 造成过很多触电事故; 由于操作失误, 带负荷拉刀闸, 未拆除接地线合刀闸等均会导致电弧引起触电; 检修工作中,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不完善, 误入带电间隔、误登带电设备、误合开关等造成触电事故; 高压线断落地面可能造成跨步电压触电等等。

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和预防

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和预防

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和预防1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1、电气设备安装不合理,多存在装置性违章现象。

如导线间的交叉跨越距离不符合规程要求;电力线路与弱电流线路同杆架设;导线与建筑物的水平或垂直距离不够;拉线不加装绝缘子;用电设备的接地不良造成漏电;电灯开关未控制火线及临时用电不规范等。

1.2、缺乏安全用电意识,对用电知识掌握少。

如在线路下盖房、打井;在电线上晾晒衣服;用电捕鱼;带电修开关,带电安装灯泡等。

1.3、不遵守安全工作制度。

如工作人员在检修用电设备时,违反规程,不办理工作票、操作票,擅自拉合刀闸;在没有确认现场情况下,用电话通知、约时停送电;在工作现场和配电室不验电、不装设接地线、不挂标示牌等。

1.4、对电气设备维护不及时,设备带病运行。

如触电保护器失灵,强行送电;绝缘电线破皮露芯;电机受潮,绝缘值降低,致使外壳带电;电杆严重龟裂,导线老化松弛等都是导致触电事故的诱因。

2、避免触电事故应从预防着手2.1、电业职工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执行各类规程,杜绝各种违章,加强学习和培训,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业务技能考试,对安全工作立章建制,建立健全组织措施和完善各种技术措施。

2.2、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和教育,电力部门要深入到乡村,利用传播、电视、报纸、宣传车及发放宣传画等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用电常识,使安全用电人人皆知,家喻户晓。

2.3、组织电业职工进行反事故演习和事故预想,提高处理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定期开展安全活动,对安全情况进行分析。

2.4、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定期对绝缘工器具进行校验和轮换;尽量避免和减少各种违章,倡导和叫响“以零违章、确保零事故”为旋律,经常开展安全大普查;推广购买合格产品,由专职电工进行安装,县公司安质办验收。

3、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及对策防止触电安全措施必须坚持“三到位”原则,即思想到位、行动到位、措施到位。

3.1、电业职工在检修用电设备时,一定遵循《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对IOKV 及以上设备检修时,必须采取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触电事故及防护技术

触电事故及防护技术

触电事故及防护技术第一节触电事故的产生与原因一、触电事故当接触带电部位或接近高压带电体时,因人体有电流通过而引起受伤或死亡的现象称触电,触电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电击指电流对人的心脏、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造成的伤害,是最危险的触电事故,触电死亡多数系电击所致。

电伤是指人体外部受伤,如电烧伤、金属溅伤、电烙印等。

二、影响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因素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程度与电流的大小、频率、通过途径、持续时间及触电者本身的情况有关。

一般来说,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时间越长时危险也越大;电流流过心脏和大脑时最为危险;20-300赫兹的交流电(包括50赫兹的工频电流)危害较大,而直流电和高频电流的危害相对稍小;男同志、成年人、健康者对电流抵抗能力较强,而妇女、儿童或患有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结核病症的人对电流抵抗能力要差。

对于工频交流电,人体流过1毫安左右电流,就会有麻刺感觉;流过10毫安的电流,就会产生痉挛剧痛,但可摆脱带电体;电流达到30毫安,便会产生麻痹、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已不能自主摆脱电源;电流达50毫安以上,就有可能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而致命。

通过人体的电流与触电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当电压越高,电流越大。

人体电阻与皮肤表面接触面积和身体素质有关,一般干燥环境中,人体电阻一般为几千欧到几十千欧;当潮湿或出汗时,电阻可降至800欧以下;当人处于水中时,人体电阻最低,可降至500欧,此时触电危险性最大。

三、常见的触电方式根据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可将触电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当人站在地上或其它导体上,身体一部分接触到带电线路的其中一相的触电方式称单相触电。

若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此时人体将承受相电压的危险,若线路对地绝缘,即中性点不接地,则电流将通过人体、大地及线路的对地电容和绝缘电阻流回电源,当电容较大或线路对地绝缘电阻下降时,也有触电的危险。

触电事故中大多属于单相触电。

当人体同时触及线路的两相导体时,引起的触电称两相触电,因人体承受线电压的作用,这是最危险的触电方式。

2024年触电事故的预防及应急预案(四篇)

2024年触电事故的预防及应急预案(四篇)

2024年触电事故的预防及应急预案____年触电事故的预防及应急预案摘要:触电事故是一种常见的事故类型,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触电事故,我们需要加强触电事故预防意识,完善触电事故预防机制,建立健全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本文从预防和应急两个方面展开,分别介绍了触电事故的危害、原因和预防措施,并提出了应急预案的建议,以期为未来的触电事故防范提供参考。

第一部分:触电事故的危害与原因1.触电事故的危害触电事故是指人体接触电源或电气设备导体,导致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的事故。

触电事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体的伤害:电流通过人体时会造成组织损伤,甚至可以致命。

触电事故常导致人体电击伤、电灼伤以及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

(2)对设备的破坏:触电事故会导致电气设备短路、过载等问题,进而造成设备的损坏甚至损失。

(3)对生产、生活造成影响:触电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还会对生产工艺、生活用电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

2.触电事故的原因触电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原因包括:(1)人为操作不当:许多触电事故是由于操作人员的不当行为引起的,比如不穿绝缘鞋、擅自触碰电源等。

(2)电器设备缺陷:电器设备的质量问题也是触电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绝缘损坏、线路老化等。

(3)不合理的电气布线:电气布线的不合理会增加触电事故的发生概率,例如电线漏电、电线故障等。

第二部分: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1.加强预防宣传教育为了提高人们自我防范能力,应加强触电事故的预防宣传教育,使公众了解触电事故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培养正确的电气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

(1)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宣传途径,如新闻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向公众传递触电事故的预防知识,提高大众警惕。

(2)开展安全培训:对从事与电有关工作的人员进行电气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电气安全的意识和操作技能。

2.加强电气设备的维护管理电气设备的维护管理对于预防触电事故至关重要。

触电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触电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触电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一、触电事故的原因:煤矿发生机电设备或供电线路触电事故,不是偶然的,有很多主、客观原因。

但根据以往部分统计资料和发生触电事故的整个过程分析,造成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机电设备使用的安全知识。

如用手直接触摸带电体或漏电设备外壳;带电操作高压开关或设备;带电拉接线路或安装设备;有人触电后不首先停电而直接去拉触电者等。

(2)违反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作业规程、违章作业。

如设备外壳不接地;带电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不使用绝缘工(用)具或使用没绝缘或绝缘程度不够的工(用)具;线路或设备检修时人员还未全部撤离现场就送电;在带电场所不设警戒或未悬挂标示牌,使人员误入带电场所,误触带电线路或设备,误送电等情况。

(3)对电气设备或供电线路的安装、维护不当。

如缆线乱搭、乱接或接线不规范,不悬挂或悬挂间距、高度不够,甚至放置地上;设备无支架、淋水受潮;设备零件缺少或破损未及时补足、更换,敷衍了事,而使设备带病运行等。

(4)设备质量差,安全防护性能不合格。

如设备绝缘性能差或不合格;缆线绝缘破损严重;设备缺少足够的安全保护装置;设备摆放的安全间距、安全通道及检修间距不足等。

(5)偶然因素。

主要表现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的触电事故。

从以上各种原因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触电事故的发生多数不是单一因素构成,往往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因素引发的,触电事故的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由于种种因素及新技术的推广而发生变化。

因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不断地分析和总结煤矿触电事故的发生规律,寻找预防和安全保护措施,减少机电事故发生率,为煤矿安全生产和减少触电事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二、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为防止煤矿生产中发生触电事故,降低事故率,一方面要加强设备的技术管理和作业者的组织管理,另一方面要抓好预防措施的落实,预防为主,切实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主要措施如下:(1)加强对作业人员的供(用)电及机电设备的专业知识、安全用电、自主保安等培训工作。

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及规律简易版

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及规律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编订:XXXXXXXX20XX年XX月XX日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及规律简易版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及规律简易版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如带电拉高压隔离开关;用手触摸破坏的胶盖刀闸;儿童玩弄带电导线等。

(2)违反操作规程如在高低压共杆架设的线路电杆上检修低压线或广播线;剪修高压线附近树木而接触高压线;在高压线附近施工,或运输大型货物,施工工具和货物碰击高压线;带电接临时照明线及临时电源;火线误接在电动工具外壳上;用湿手拧灯泡;携带式照明灯使用的电压不符合安全电压等。

(3)电气设备不合格如闸刀开关或磁力启动器缺少护壳而触电;电气设备漏电;电炉的热元件没有隐蔽;电器设备外壳没有接地而带电;配电盘设计和制造上的缺陷,使配电盘前后带电部分易于触及人体;电线或电缆因绝缘磨损或腐蚀而损坏;在带电下拆装电缆等。

(4)维修不善如大风刮断的低压线路未能及时修理;胶盖开关破损长期不修;瓷瓶破裂后火线与拉线长期相碰等。

(5)偶然因素如大风刮断的电线恰巧落在人体上等。

从以上触电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除了偶然因素外,其他的都是可以避免的。

2.触电事故的规律(1)触电事故的季节性明显统计资料表明,一年之中二、三季度事故较多,而且6至9月最集中。

这与夏秋季多雨、天气潮湿,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M-ZD-43744
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及规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及规律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如带电拉高压隔离开关;用手触摸破坏的胶盖刀闸;儿童玩弄带电导线等。

(2)违反操作规程如在高低压共杆架设的线路电杆上检修低压线或广播线;剪修高压线附近树木而接触高压线;在高压线附近施工,或运输大型货物,施工工具和货物碰击高压线;带电接临时照明线及临时电源;火线误接在电动工具外壳上;用湿手拧灯泡;携带式照明灯使用的电压不符合安全电压等。

(3)电气设备不合格如闸刀开关或磁力启动器缺少护壳而触电;电气设备漏电;电炉的热元件没有隐蔽;电器设备外壳没有接地而带电;配电盘设计和制造上的缺陷,使配电盘前后带电部分易于触及人体;电线或电缆因绝缘磨损或腐蚀而损坏;在带电下拆装电缆等。

(4)维修不善如大风刮断的低压线路未能及时修理;胶盖开关破损长期不修;瓷瓶破裂后火线与拉线长期相碰等。

(5)偶然因素如大风刮断的电线恰巧落在人体上等。

从以上触电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除了偶然因素外,其他的都是可以避免的。

2.触电事故的规律
(1)触电事故的季节性明显统计资料表明,一年之中二、三季度事故较多,而且6至9月最集中。

这与夏秋季多雨、天气潮湿,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有关。

(2)低压触电事故多于高压触电事故主要原因是低压设备多,低压电网广泛,与人接触机会多,加工低压设备管理不严,思想麻痹等。

低压触电事故主要发生在远离变压器和总开关的分支线线路部分,尤其是线路的末端,即用电设备上,包括照明和动力设备。

其中属于人体直接接触正常运行带电体的直接电击者要少于间接触及者,即因电气设备发生故障,人体触及意外带电体而发生触电事故的较多。

(3)单相触电事故多单相触电事故占总触电事故的70%以上。

低压系统触电事故大多数是电击造成的,按其形成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电击:单线电击、双线电击和跨步电压电击。

单线电击是人体站立地面,手部或其他部位触及带电导
体造成的电击;双线电击是人体不同部位触及对地电压不同的两相带电导体造成的电击双线电击的危险性大于单线电击;跨步电压电击是人的两脚处在对地电压不同的两点造成的电击。

(4)发生在线路部位触电事故较普遍线路部位触电事故发生在变压器出口总干线上的少,而发生在分支线上的多,且发生在远离总开关线路部分的更为普遍。

这是因为,人们在检修或接线时贪图方便,带电接线。

插销、开关、熔断器、接头等连接部位,容易接触不良而发热,造成电气绝缘和机械强度下降,致使这些部位易发生触电事故。

(5)误操作触电事故较多由于电气安全教育不够,电气安全措施不完备,致使受害者本人或他人误操作造成的触电事故较多。

从触电者的年龄来看,青、中年普通工人较多,这些人是电气的主要操作者,有的还缺乏电气安全知识、经验不足,以及思想麻痹等。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