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一二单元月考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哲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哲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哲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D.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理念3. 下列哪个观点属于唯物主义?A. 存在即被感知B. 物质决定意识C. 意识决定物质D. 世界是神创造的4. 辩证法的核心是:A. 矛盾论B. 质量互变C. 否定之否定D. 量变到质变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不包括: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形而上学D. 历史唯物主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哲学是_________的学问,它关注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7.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实现的。

8.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_________。

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_________的唯一标准。

10.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_________的,又是_________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主要区别。

12. 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3.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14. 论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B4. A5. C二、填空题6. 世界观和方法论7. 矛盾、斗争8. 意识9. 真理10. 物质的、精神的三、简答题11.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强调事物的联系、变化和发展,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强调事物的孤立、静止和片面。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四、论述题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

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试卷

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试卷

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考试范围:《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3小题,共计46分)1、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B依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C 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2、下列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看法,正确的选项是()①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②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能相互脱离③哲学上讲的方法论就是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具体方法④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3、下列关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哲学和世界观都是人们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根本观点 B.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理论 D.世界观就是哲学,哲学就是世界观4、下列关于哲学对社会变革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预见和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②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③动员和掌握广大人民群众,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④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提供社会变革的政治保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这说明()A.只要自然科学有所发展就能实现哲学的发展 B.哲学的发展推动着自然科学进步C.哲学是适应自然科学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的 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6、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主要是因为它()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批判吸收了黑格尔、费尔巴哈德哲学思想C.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D.是“改变世界”的哲学7、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物是观念的集合D.未有此气,已有此理8、对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在B.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C.它是以看得见的物质具体形态反映出来的D.它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9、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高二哲学1-3单元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哲学1-3单元考试题及答案

青龙一中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0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1、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

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

”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

这是因为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

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

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

”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

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A. 每个人都能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哲学智慧B.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 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D. 哲学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10月11日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据此回答3~5题。

3、瑞典文学院给莫言的评价:一个文风魔幻现实主义、满是乡土气息、融汇历史和现实的作家。

莫言的魔幻不仅来自西方现代主义,也来自中国古典文学。

莫言曾经自称为“妖精现实主义”。

《生死疲劳》、《酒国》里的妖魔鬼怪,与《西游记》、《聊斋志异》的古典传统是密不可分的。

这告诉我们A.成功的艺术创作必须完整如实地反映客观对象B.实现创作主题的意图,需要摆脱艺术创作规律的束缚C.既尊重艺术创作规律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艺术整体化D.意识在作家的创作过程中起决定作用4、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讯社之一法新社文章称,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作品关注中国动荡的20世纪。

他的作品带有政治意义,有着黑色、愤世嫉俗的幽默感。

高二哲学一二单元测试(含答案)

高二哲学一二单元测试(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1.下列关于哲学产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哲学产生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C.哲学产生于哲学家的实践活动和主观情绪中D.哲学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C.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3.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这一论断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斗争性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5.右边漫画中体现的观点属于()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只有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悬崖!6.下列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①存在即被感知②我思故我在③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④生死由命,富贵在天⑤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之⑥生辰八字决定人的命运,地震预示着兴衰A. ①②④⑥B. ④⑤⑥C. ②④⑤⑥D. ④⑥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运动C.社会历史性D.实践8.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A.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物质与意识辩证统一B.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C.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D.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与物质辩证统一9.从哲学的基本派别来看,两大阵营是()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10.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生活和哲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高二 10 月月考文科 )(选择题的答案请填写在后边的表格中,主观题请做在后边的横线上,填做在其余地方均属无效)一、选择题(以下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切合题意的,共24 题, 72 分。

)“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

它是由“爱”和“智慧”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

回答1—4 题。

1.以下对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想知识的归纳和总结2.恩格斯说:“跟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定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这主要表现了A .哲学揭露一般规律,详细科学揭露个别规律 B.详细科学是哲学的基础C.哲学能够代替详细科学 D .哲学是对详细科学的归纳和总结3、恩格斯说:“人在如何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如何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说明A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哲学的智慧是人们主观产生的C、哲学看法都是正确的D、学习哲学令人聪慧4、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意思是A 、只有现世才有智慧B、人人都有智慧C、哲学是哲学家所独创的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令人聪慧的学识“推进哲学家行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不过纯粹思想和力量。

恰好相反,真实推进他们行进的,主假如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盛而日趋迅猛的进步”。

回答5—6题:5、上述论断说明A 、详细科学以哲学为基础B、哲学为详细科学研究供给世界观和方法论C、详细科学的进步推进着哲学的发展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6、哲学和详细科学的关系A 、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B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全局和局部的关系D、一般和特别的关系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假如不一样科学接触,就会变为一个空架子;科学假如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杂乱的东西。

”回答7~8 题:7、“哲学假如不一样科学接触,就会变为一个空架子”是指A 、哲学是各门详细科学的基础B 、哲学以各门详细科学为基础C、哲学是各门详细科学的总和 D 、哲学是世界观,各门详细科学是方法论8、“科学假如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杂乱的东西。

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高一

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高一

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D. 社会和个体的关系问题答案:A2.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神B. 精神C. 物质D. 意识答案:C3. 辩证法的核心是:A. 矛盾论B. 质量互变C. 否定之否定D. 因果律答案:A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A. 物质B. 精神C. 意识D. 存在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A. 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B.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 人的思想和意识D. 人的生物属性答案:B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 认识的唯一来源B. 认识的唯一标准C. 认识的唯一目的D. 认识的唯一工具答案:A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A. 反映B. 创造C. 决定D. 影响答案:A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A. 创造者B. 旁观者C. 领导者D. 被领导者答案:A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 阶级矛盾D. 个人与社会的矛盾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A. 客观的B. 主观的C. 偶然的D. 随意的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人的本质的体现。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哲学测试题目及答案

哲学测试题目及答案

哲学测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A.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C. 思维和存在是否相互独立的问题D. 思维和存在是否相互影响的问题答案:A|B2.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物质B. 意识C. 精神D. 理念答案:A3. 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 源泉和动力B. 形式和状态C. 趋势和方向D. 结构和功能答案:A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 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活动B. 人类改造社会的精神活动C.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D. 人类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答案:C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客观实在性B. 运动性C. 可分性D. 多样性答案:A6.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A. 主观反映B. 客观反映C. 能动反映D. 被动反映答案:C7.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决定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无关答案:A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社会革命C. 社会基本矛盾D. 英雄人物答案:C9.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观符合客观B. 客观符合主观C. 主观创造客观D. 客观创造主观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A. 实现个人自由发展B.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C.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D.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以下哪些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A. 存在即被感知B. 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C. 物质是意识的外化D. 世界是神创造的答案:ABCD2. 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包括: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因果律答案:ABC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包括:A. 社会价值B. 自我价值C. 经济价值D. 政治价值答案:AB4. 以下哪些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A. 政治思想B. 法律规范C. 宗教信仰D. 风俗习惯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哲学一二三单元复习第一次月考复习

哲学一二三单元复习第一次月考复习

①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在发展 核电过程中,人类应依据核电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殊要 求,从安全标准、安全建设、安全措施、技术体系等方 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核电安全。(4分)②正 确处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推动核电发展和应对 核事故过程中,人类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深化和发展 对核电安全的认识,运用对核电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指导核电建设,使核电安全日臻完善。(6分)
(1)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联 二者不可分割。 系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关 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具体科学 区 研究 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 别 对象 域的本质和规律; 联系 哲学 研究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 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1)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具体科学 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错误倾向(1)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 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代替论) (2)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 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轻视哲学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1四川文综,39)材料六 :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前提和最 高原则,从五里岛和切尔若贝利核事故的伤痛,到日本福岛核 泄漏的阴霾,一次次引发全球对核电安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各国依据核电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殊要求,不断反思核电安全 标准,检查核电安全建设,完善核电安全措施与技术体系,推 动核电安全日臻完善。 (7)联系材料六,从认识论角度,说明人类在发展核电过程中 应怎样确保安全。(1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月考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

它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

回答1—4题:1、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这主要体现了()A、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C、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3、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说明()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哲学的智慧是人们主观产生的C、哲学观点都是正确的D、学习哲学使人聪明4、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意思是()A、只有现世才有智慧B、人人都有智慧C、哲学是哲学家所独创的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和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回答5—6题:5、上述论断说明()A、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B、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6、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全局和局部的关系D、一般和特殊的关系爱因斯坦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回答7—8题:7、“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是指()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D、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8、“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这说明()A、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基础B、具体科学与哲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C、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没有区别的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回答9—11题: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10、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水、火、气、土等形态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世界的基本规律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回答12—16题:12、“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这种观点()①认为事物的存在取决于我们的感觉②没有正确看待物质和意识的关系③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④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3、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②画饼充饥③按图索骥④削足适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可祷也”。

这是()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15、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这一事例说明了富人的看法是()①唯物主义的态度②唯心主义的态度③客观的看待事物④以主观想象替代客观事实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16、甲说:“我在故我思。

”乙则说:“我思故我在。

”从甲乙两人的观点可以看出①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②甲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③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④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恩格斯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

回答17—18题: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18、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认识不正确的是()A、哲学具有时代性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C、任何哲学都是精神上的精华D、哲学属于精神的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总结十九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的。

回答19—21题:19、上述材料主要说明()A、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20、之所以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因为它()①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导②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③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④是“科学之科学”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1、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理,其最基本的属性是()A、客观性B、主观性C、实践性D、革命性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

”回答22—26题:22、毛泽东的这一论断说明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特征是实践性C、马克思主义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D、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2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新民主主义文化B、毛泽东思想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4、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是①艰苦奋斗②解放思想③实事求是④群众路线⑤独立自主⑥自强不息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⑥C、③④⑤D、②④⑥25、邓小平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转化为思想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A、科学性和阶级性是统一的B、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是统一的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D、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26、胡锦涛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上述论断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②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③是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④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7.下列哲学观点中,与漫画中的观点不属于同一哲学派别的是①气者,理之依也②未有此气,已有此理③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④存在就是被感知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28、(2014肇庆市高中毕业班二模33)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

可见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②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③世界观与方法论往往是脱节的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29、(2014广东中山七校高三5月联考33)“星座”,如今已成为校园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星座性格特征了如指掌,说起其他星座来也是如数家珍,交朋友不忘问对方一句,“你是哪个星座的?”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竟以星座运势作为自己一天的行为指南。

从哲学角度,迷信星座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0. 熊猫是我国的国宝。

世界上有棕色熊猫吗?有人说,没有,因为我至今只看到过黑白熊猫,从没看见过棕色熊猫。

下列说法与这种世界观相一致的是①事物是感觉的集合②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③世界是不可认识的④理在气先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来源:学科网]二、文字题31、“哲学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学好了哲学就会使人聪明起来。

”请谈谈你的看法。

32、综观哲学发展的历史,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

辩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3、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偏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材料二: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先有此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还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共同点?(2)材料二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很有影响,试列举他体现在哪些方面?34、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材料二:14—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声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锋和文化巨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空前繁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谈谈你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

(2)结合材料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一、选择题1—5:CBADC 6—10:DBDCA 11—15:BAADC16—20:DBCAA 21—26:ACBCC 26----30ABABA二、非文字31、(1)从本义上看,哲学是一门能使人聪明、启发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题目的说法有其正确的一面。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因而哲学不仅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且还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

错误的、非科学的哲学,不仅不能使人聪明,相反还会把人们引入歧途。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和方法论,它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能使我们取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功。

32.(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二者的分歧就是围绕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