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材料进场报验
钢结构工程原材料验收制度

钢结构工程原材料验收制度一、目的与范围钢结构工程原材料验收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钢结构工程的原材料验收工作。
二、验收人员1. 施工单位应指定专门的验收人员,在验收人员具备相应技术资格和经验的基础上,验收人员应接受过相关的培训。
2. 验收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对钢结构工程原材料的验收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记录,并负责验收结果的确认和保存。
三、验收项目及标准1. 钢结构工程原材料的验收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材质、规格、质量、外观、表面状态、几何尺寸等。
2. 钢结构工程原材料的验收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工程设计要求。
四、验收流程1. 接收验收人员应在原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第一时间查验,核对货物清单与实物是否一致,并验证货物的包装是否完好。
如果发现不一致或有损坏,应立即通知供货单位处理。
2. 外观检查验收人员应对原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检查表面是否有氧化、锈蚀、划痕、裂纹等瑕疵,如果有瑕疵应及时予以记录并通知相关负责人。
3. 尺寸检查验收人员应对原材料的尺寸进行检查,包括规格、直径、长度等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应及时予以记录并通知相关负责人。
4. 化学成分检测对于需要进行化学成分检测的原材料,验收人员应按要求进行取样送检,并将检测结果记录在验收报告中。
5. 抗拉性能检测对于需要进行抗拉性能检测的原材料,验收人员应按要求进行取样送检,并将检测结果记录在验收报告中。
五、验收记录与归档1. 验收人员应对每次原材料验收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验收日期、验收人员、验收项目、验收标准、实际检测情况、验收结果等,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2. 验收报告应在验收完成后由验收人员与供货单位共同签字确认,并归档保存。
六、验收不合格处理1. 若发现原材料不符合验收标准,验收人员应立即通知供货单位,并要求供货单位进行处理或更换。
2. 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结果应在验收报告中进行详细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钢结构材料进场报验表

工程物资进场报验表B2-02工程名称编号致(监理单位)现报上关于工程的物资进场检验记录,该批物资经我方检验符合设计、规范程及合同要求,请予以批准使用。
物资名称主要规格单位数量委托单编号使用部位附件:名称页数编号1. 出厂质量证明文件 1 页2. 进场检验记录 1 页3. 进场试验报告页施工单位检查意见:经检验产品质量合格,同意使用。
施工单位名称:技术负责人(签字):年月日审查意见:经检验产品质量合格,同意使用。
监理单位名称:监理工程师(签字):年月日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C3-01工程名称检验日期施工单位序生产厂家名称规格型号进场数量外观质量结果号合格证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施工技术施工负责人:质检员:材料员:工程物资进场报验表B2-02工程名称编号致(监理单位)现报上关于工程的物资进场检验记录,该批物资经我方检验符合设计、规范程及合同要求,请予以批准使用。
物资名称主要规格单位数量委托单编号使用部位附件:名称页数编号1. 出厂质量证明文件 1 页2. 进场检验记录 1 页3. 进场试验报告页施工单位检查意见:经检验产品质量合格,同意使用。
施工单位名称:技术负责人(签字):年月日审查意见:经检验产品质量合格,同意使用。
监理单位名称:监理工程师(签字):年月日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C3-01工程名称检验日期施工单位序规格型生产厂家外观质名称进场数量结果号号合格证号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施工技术施工负责人:质检员:材料员:。
施工现场钢材验收、安全保管办法范文

施工现场钢材验收、安全保管办法范文一、引言钢材是施工现场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其质量对工程的安全和服务寿命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施工现场钢材的质量和安全,需要严格执行钢材验收和安全保管办法。
本文将介绍施工现场钢材验收和安全保管的具体办法,共分为验收和保管两个部分。
二、钢材验收办法1. 材质验收钢材的材质应符合设计、施工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验收时应查验钢材的型号、材质、标志等,确保与采购合同一致。
材质检测可采用化学分析、金相检测等方法,确保钢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满足要求。
2. 外观验收钢材的外观应光洁、直线、无毛刺、无裂纹、无压痕等缺陷。
验收时应仔细检查钢材表面,确保无明显的缺陷。
如若发现表面有划痕、切割不平整等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或者退换货。
3. 尺寸验收钢材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的规定。
验收时应使用专用测量工具,检测钢材的长度、直径、厚度等尺寸,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
如若发现尺寸超出允许范围,应及时进行整改或者退换货。
4. 钢材标识验收钢材在运输过程中易出现混乱,为了确保施工现场钢材的追踪和管理,每根钢材应进行标识。
验收时应核实钢材上的标识是否清晰可见,标识是否准确无误,以确保钢材能够被正确使用和管理。
三、钢材安全保管办法1. 钢材堆放钢材堆放应选用平整坚实的地面,并做好防滑措施,以防止钢材滑落造成伤害。
堆放时应注意不同规格、材种的钢材分开堆放,并保持钢材之间的间隙,以便于检查和取用。
同时,要注意钢材的稳定性,避免堆放过高或倾斜,防止钢材发生倒塌。
2. 钢材封存未使用的钢材应及时进行封存,避免受到雨水、日晒、氧化等自然环境的损害。
封存时应将钢材放置于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钢材受到潮湿影响。
同时,要注意钢材的遮阳、防腐等措施,确保钢材的质量不受影响。
3. 钢材进出场登记每根进出施工现场的钢材都应进行登记,以便追踪和管理。
登记时应记录钢材的型号、材质、尺寸、数量等信息,并进行查验。
未经登记或登记不全的钢材一律不得使用,以防止使用过期、质量不合格的钢材。
工程材料进场报审表监理意见

工程材料进场报审表监理意见
监理意见:
根据工程材料进场报审表的内容和我对现场施工的观察,以下为我的监理意见:
1. 首先,进场的所有工程材料需要经过报审并获得审核通过的结果后方可进场使用。
我发现现场的工程材料大部分没有经过报审程序而直接进场,存在安全隐患,希望施工方重视此问题并及时整改。
2. 在现场的工程材料进场过程中,有些材料的质量不够好。
例如,有些钢筋存在锈蚀现象,混凝土中出现了砂石、泥浆等杂质。
这对后期的施工和工程质量都会有很大的影响,需要认真重视并进行整改。
3. 我注意到有些工程材料无法符合现场实际需要,需要重新采购。
例如,现场的水泵无法满足需要,施工方需要尽快重新选购符合要求的水泵,以保障工程进度和质量。
4. 对于一些特殊的工程材料,如钢结构等,需要特别注重其质量和安全性能,选材过程中不能过于追求低价,特别是需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标准,材料验收必须合格。
总之,施工方需要加强对工程材料的进场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审批和验收,确保施工用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加强对现场材料的使用和保管,杜绝浪费和损耗。
希望施工方认真对待我的监理意见,及时进行整改,以推进工程的顺利进行。
钢结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一、钢结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二)第二条钢结构加工质量控制1.原材料检验1.1原材料采购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严格按IS09000质量体系程序,依据受控的作业指导书进行原材料采购和质量控制。
对本工程的材料供应,各部门履行以下职责,以充分保证材料质量。
材料进厂的检验和质量控制根据程序文件及指导书要求,入库材料必须分类、分批次堆放,做到按产品性能进行分类堆放标识,确保堆放合理,标识明确,做好防腐、防潮、防损坏、防混淆工作,做到先进先出,定期检查。
具体要求如下:钢材进厂后先卸于“待检区”。
由质检科检验员对原材料进行检查,首先检查该批钢材“质量保证书”上所写化学成分、机械性能是否达到技术条件的要求,并复核钢材表面质量、外形是否符合标准,同时,需对该批钢材的机械性能进行自检,如全部符合,在钢材表面做出检验合格的认可标记。
3.涂装质量控制1.1涂装环境要求:涂装前,除了底材或前道涂层的表面要清洁、干燥外,还要注意底材温度要高于露点温度3。
C以上;此外,应在相对湿度低于85%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施工。
2.2除锈合格后应进行涂刷防锈底漆,相对湿度不大于65%时,除锈后应在8小时内涂装完底漆,相对湿度为65—85%,应在除锈后4小时内完成底漆涂装。
3.3涂装间隔时间:一道漆涂装完毕后,在进行下道漆涂装之前,一定要确认是否已达到规定的涂装间隔时间,否则就不能进行涂装。
如果在过了最长涂装间隔时间以后再进行涂装,则应该用细砂纸将前道漆打毛后,并清除尘土、杂质以后再进行涂装。
4.4涂层膜厚的检测:施工各道油漆时,要注意漆膜均匀,并达到规定的漆膜厚度,以保证涂层质量及保证年限。
漆膜检测工具可采用湿膜测厚仪、干膜测厚仪。
5.5检测方法为:油漆喷涂后马上用湿膜测厚仪垂直按入湿膜直至接触到底材,然后取出测厚仪读取数值。
6.6膜厚控制原则:喷涂应均匀,完工后干膜厚度应达到2个85%。
7.7外观检验:涂层均匀,无起泡、流挂、龟裂、干喷和参杂物现象。
【材料进场验收】材料进场资料

【材料进场验收】材料进场资料材料进场资料材料进场需要的资料资料有:资质(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生产许可证)、合格证、质保书、检测报告、材料清单、复试报告1、有品牌要求的首先核实品牌是否符合合同要求,没要求的可不做这一步。
如果品牌不符,应该要求将材料退场,因为该材料不符合合同要求,尽管它可能是合格的。
2、检查随材料进场的质保资料,就是你说的那一些个东西。
3、材料外观检查。
4、核查数量。
5、有复试要求的应进行见证取样送试验复核。
像钢筋、水泥、砌墙砖(或砌块)、防水材料、钢结构高强螺栓等必须复试。
1、进场材料的清单(注明用于何处);2、材料的质保证明文件(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这个一般都要有材料供应商提供;3、必检材料,在使用前上报材料检测报告,这个就是说要对进场的材料,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取样试验或者称为复试,甚至需要进行见证取样;4、最后附上加上材料进场使用申报表,向建设单位或者监理单位报验。
各种进场材料需提供资料汇总目录一、地基基础1、各种加固材料的合格证证、准用证各进场检验报告2、混凝土、水泥土试块的强度测试报告。
3、单桩或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试墟报告及其他地基质量检验报告。
二、桩单工程1、制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质量证明书复试报告及准用证2、商品混凝土质量保证书和准用证3、预制桩出厂合格证三、制筋混凝土结构工程1、制筋、水泥、粗细骨料苗等材料质量证书、准用证、许可证、交易凭证、复试报告、进口钢筋的商检报告。
2、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证明和塌落度检查记录。
3、混凝土强度和执渗试验报告及评定结果和钢筋连接试验报告四、砌体结构工程1、砖、砌块、预制构件、水泥、钢筋等材料构件的质量证明书准用证及进场试验报告。
2、后置埋件拉结试验报告。
3、混凝土和砂浆试块报告及评定结果。
五、混凝土小型空心砌体工程1、小砌块准用证、出厂合格证或复试报告2、砂浆混凝土试块报告3、水泥、钢材等原材料的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钢结构工程验收报告

钢结构工程验收报告钢结构工程验收报告「篇一」1#厂房工程根据《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钢结构工程进行分部竣工验收。
一、安全功能检验1、对现场所用高强度螺栓进行开箱见证取样,做复试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产品的规定,符合GB50205-20xx第4.4.2的规定,见复检报告。
2、焊缝质量: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对二、二级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均符合GB50205-20xx第5.2.4、5.2.6、5.2.8、5.2.9条的规定,见探伤报告。
3、高强度螺栓的施工质量:经现场抽检共检查58个点,合格56个点,合格率96%。
符合GB50205-20xx第3.0.5的规定,判定合格。
4、柱角及支座的施工质量:现场抽检垫板、二次送浆、锚栓坚固,共抽检38处,合格处,合格率92%。
5、钢梁及钢柱(1)检查钢梁的变形垂直度和侧向弯曲,共抽查6根梁,采用吊线、拉线、经纬仪和钢尺现场实测偏差均符合GB50205-20xx第10.3.3的规定。
(2)钢柱的垂直度,现场抽查32个,采用全站仪和钢尺实测均符合GB50205-20xx第11.3.2表中柱子安装的允许偏差。
6、主体结构的平面整体弯曲和整体垂直度,用经纬仪测量偏差均在GB50205-20xx第10.3.4表的偏差要求之内。
二、1#厂房结构工程观感质量检查如下:1、普通涂层:每轴线共查5处,观察构件表面无误涂、无漏刷、无漏层、无脱皮和反锈等,基本均匀,没出现皱皮、流坠、针眼、气泡现象。
2、防火涂层:检查符合GB50205-20xx第14.3.5和14.3.6的规定,见消防部门出具的'消防验收检测报告。
3、压型金属板表面:对1#厂房屋面、墙面压型金属板进行全面观察检查,均符合GB50305-20xx第13.3.4条的规定。
三、以上检查结果评定如下:1、1#厂房分项工程质量均符合GB50205-20xx的规定和设计文件的要求。
2、质量控制资料基本齐全。
施工钢材进场验收记录

施工钢材进场验收记录
施工钢材进场验收是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验收记
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1. 钢材基本信息,记录钢材的品种、规格、数量、批号、生产
厂家等基本信息。
2. 进场检验,钢材进场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重量检
验等,确保钢材的表面光洁度、尺寸精度和重量符合要求。
3. 材质证明,记录钢材的材质证明文件,包括钢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信息,以确保钢材符合设计要求。
4. 检测报告,如有必要,应记录对钢材进行的各项检测的结果,如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测试等。
5. 钢材标识,记录钢材的标识情况,包括是否有生产厂家标识、产品标识、质量等级标识等。
6. 验收结论,根据验收结果进行结论,确定该批钢材是否合格,
是否可以用于施工。
在记录施工钢材进场验收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记录,确保记录内容真实准确。
同时,验收记录应妥善保存,作为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以便日后的追溯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