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

合集下载

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

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

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民族主义是一种以民族利益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和行动指导原则,强调和维护民族的独立、自由、统一和发展。

民族主义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现代国家的形成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具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多学科影响。

以下是民族主义发展的主要历程。

首先,民族主义的雏形可追溯到17世纪欧洲的民族国家形成过程。

欧洲的西方化和现代国家体系的逐渐确立,促进了对文化和历史的认同,并激发了对民族利益的关注。

西方民主思想家如卢梭和康德也提出了以民族为基础的政治理念。

其次,19世纪民族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当时,欧洲的各种民族主义运动逐渐兴起,推动了一系列国家的独立和统一进程。

例如,希腊、意大利、德国等民族振兴运动成功实现了民族国家的建立。

这些运动强调民族认同和自主权利,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后来民族主义的发展。

第三,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对民族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思潮迅速扩散到殖民地地区,带动了一系列民族独立运动。

例如,印度、印度尼西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家相继取得独立,而非洲和亚洲大陆上的殖民地主义也逐渐衰退。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时期,以超级大国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斗争使民族主义受到冲击。

最后,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再度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力量。

苏联解体导致许多独立国家的诞生,东欧和巴尔干地区出现了一系列民族冲突。

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民族主义也呈现出新的复杂性。

一方面,全球化使得各国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跨国界的民族主义也得到推动。

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出现了极端民族主义倾向,引发了恐怖主义和地区冲突。

总的来说,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是多样而复杂的。

它既作为民族国家建设的动力,也存在着和其他思潮的冲突。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平衡民族利益和全球化的需求,是当前民族主义需要面临的挑战。

未来,民族主义的发展仍然会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多重影响,而如何有效地推动民族主义的发展,需要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民族主义概念

民族主义概念

“民族主义”,简言之,即指将自我民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而置于至上至尊价值观考虑的思想或运动。

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

”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

民族主义的一般性定义极为广泛,其争议遍及古今。

民族主义的例子极其多样,论及民族主义不时引致极端性的情绪,使得表述并定义民族主义极为困难。

一个反复发生的争议是,人们以自身地区性的经验来定义民族主义。

对布列塔尼的民族主义者而言,国家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之争为论战焦点;对其他地区而言,其间的差异或无关紧要。

民族主义的支持者经常担忧,因民族主义冲突所产生的负面结果、种族冲突、战争、与内政上的冲突,会归结至民族主义本身,导致旁人以负面角度看待民族主义的一般性观点。

他们认为经由最负面的观点看待民族主义为扭曲原意。

过份强调争端,定将对一般性争论的注意力转移至民族国家的特征等个案。

民族主义者的运动不一定声称自己的国家优于他国。

他们或者就是主张,一个民族在容许自治的情况下,最好能够分离,即民族自决之原则。

然而,这经常承受来自有不同身份认同与法统的“敌对阵营”作意识型态上的攻击。

在以巴冲突中,双方皆主张对方并非真正的民族,故无权建国;沙文主义(chauvinism)与极端爱国主义(Jingoism;主张对外实行战争政策)过份主张民族间的优越性;民族性的刻板印象极为常见,多具侮辱性。

以上这些都是民族主义运动者抬头的现象,也值得注意,但不足以成为民族主义的一般性理论基础。

极端类型的民族主义者几乎全然自认为本国优于他国,而最极端的民族主义甚至会寻求摧毁非我族类的文化,导致种族灭绝以及世界性的浩劫。

极端民族主义乃源自对世界主义(世界大同主义)的厌恶。

“民族主义情绪在这里是指在政治上特别强调用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和不顾其他价值观念,如戒绝杀戮,遵守国际法以及通过双边或多边条约维持国际合作,以此寻求本民族的利益.何谓“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一个民族对于自己的认同,对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对于自己的定位起着很大的作用。

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

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

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民族国家是指在一个地理区域内聚集着共同民族特征的人民所建立的国家。

民族主义则是指以民族为基础,强调民族利益和国家独立性的一种政治思想。

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

本文将探讨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的内涵、特点、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民族国家的内涵与特点民族国家是由共同民族特征的人民所组成的国家,其基础在于民族认同和归属感。

在民族国家中,人们以共同的语言、宗教、文化和历史传承为纽带,形成了紧密的社会群体。

民族国家的核心理念是维护民族利益和实现国家独立。

它追求国家的整体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同时注重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民族国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民族国家倡导民族认同和归属感,鼓励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民族国家在政治和法律体系上通常以保护和维护本民族利益为出发点,建立民主政治和法治体系,实现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再次,民族国家追求国家的整体利益和民族共同体的和谐发展,致力于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二、民族主义的内涵与特点民族主义是以民族为基础的一种政治思想和行动。

它强调民族利益的优先性,倡导民族团结和国家独立。

民族主义的核心观念是民族自决和自主权利,认为每个民族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自治权。

民族主义追求民族自尊和自豪感,强调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民族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民族主义关注民族利益和权益的维护,强调民族团结和统一。

其次,民族主义倡导民族文化的传统和发展,重视本民族的语言、宗教、习俗等独特文化元素。

再次,民族主义在政治上追求民主和自治,强调民族的自决权和自主权。

此外,民族主义还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对外民族利益的捍卫和扩展。

三、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的互动关系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首先,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依赖于民族主义的推动和支持。

民族主义思想和行动为民族国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动力。

三民主义的内容

三民主义的内容

三民主义的内容引言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理论体系,由孙中山先生提出并发展起来。

它是中国革命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三民主义的内容,包括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民生主义。

一、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通过振兴中华民族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

在民族主义中,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个人或集团利益,要求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

二、民主主义民主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强调民主和平等原则,主张人民享有平等的参政权利,并通过选举产生政府。

在民主主义中,人民的意愿是最高权威,政府的责任是为人民服务和实现人民的愿望。

民主主义还强调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法治的重要性,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三、民生主义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体系中的第三个重要内容,关注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福利。

在民生主义中,提倡消除贫困和不平等,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

民生主义强调均富共享,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四、三民主义的关系三民主义的三个内容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民族主义为民主主义和民生主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为只有国家独立富强,才能为人民提供民主和福利;而民主主义和民生主义则是民族振兴的具体途径,通过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巩固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五、三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思想,对中国的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中国的独立和现代化提供了思想指导,激发了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革命精神。

三民主义的核心原则仍然是中国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参考。

六、结论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思想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民生主义三个内容。

这些内容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构成了中国革命和现代化的基本原则。

三民主义的核心理念仍然对中国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以上就是三民主义的内容的介绍,它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帮助中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到现代国家的历史转变。

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现代民族国家出现之后产生的一种以本民族的利益为诉求的主义。

也是中国国父孙中山先生所提倡的三民主义之中其中一种主义。

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权益和民族感情为核心内容的一种政治观念、政治目标和政治追求。

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

早在封建社会就已存在封建君主制的民族主义。

资本主义产生后,民族主义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

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的定义都涉及到极为广泛的层面,民族主义也不例外。

为避免这种语焉不详现象的出现,我们可以按各个学者强调的不同重点而将民族主义大致地分为以下几类:1,政治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就是把强调民族主义的政治属性放在第一位,这是民族主义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分类,实际上也是民族主义兴起的最显著的特征,其基本目标就是要求建立一个属于本民族的国家和政府,它与“追求国家身份”的政治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很多学者实际上也是将民族主义的这种政治属性放在第一位来进行论证的。

“民族主义并不简单是指民族情感,而是指旨在促进社会生活的一体化,并通过群众动员来决定现代国家政治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运动”。

是“那种认为民族──国家具有伟大价值的群体意识,这一群体意识保证完全效忠于民族──国家。

这一群体赞同民族──国家保持统一、独立和主权,以及追求某种广泛的相互可以接受的目标”。

这些观点,都反映了将民族主义的政治属性放在第一位,而将其他的属性放在其次来考虑的倾向。

由于政治民族主义追求着具体的建立主权国家的目标,所以很自然地带有分裂和暴力的倾向,在各类民族主义中,政治民族主义也是最有破坏力的一种。

2,经济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是与政治民族主义相对而言的,一般认为,经济民族主义是指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拉美国家在50-60年代倡导的以经济独立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主义。

“那些尚未取得’现代化’或发达地位的国家,对于控制本国自然资源和经济命运的企图越来越警觉,并认识到这种必要性。

这一现象的特点就是经济民族主义,它直接反映了这些国家经常抱怨的那种看法:它们虽然取得了政治主权与独立,但在经济上仍然是殖民地”。

近现代史中的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

近现代史中的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

近现代史中的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近现代史是一个动荡而辉煌的时期,而其中的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问题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话题,包括民族主义的起源、发展以及对民族认同的影响等方面。

一、民族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民族主义是近现代史中的一个重要思潮,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欧洲的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们强调个体的价值和自由,并提倡平等和民主的观念,这为后来的民族主义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兴起的民族解放运动也成为民族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

例子如意大利的统一战争和德国的统一过程,这些事件都激发了民族主义情绪,并促使各国民族认同的形成。

二、民族主义对民族认同的影响1. 国家意识的形成:民族主义强调民族的团结和认同,通过共同的语言、文化和历史记忆,加强了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

这种国家意识的形成促使人们愿意为国家的利益而付出努力,同时也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

2. 文化传承与重塑:民族主义强调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传统,鼓励人们传承和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

这种文化的传承与重塑有助于加强民族认同感,使民族在世界舞台上发展更具竞争力。

3. 民族团结与改革:民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内部的团结和协作。

面对外部的压力和挑战时,人们更容易团结在一起,共同为自身利益而奋斗。

这也为推动社会和政治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民族主义的局限与挑战然而,民族主义在近现代史中也存在着一些局限和挑战。

一方面,过分强调民族优越性和排他性的民族主义思潮可能导致种族歧视和冲突,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另一方面,全球化的浪潮使各国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民族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也需要更加开放与包容。

四、对待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的现实意义在当代社会中,理性而包容地对待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应当充分认识民族主义的积极意义,鼓励人们对自身民族的认同,并在此基础上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另一方面,应当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和谐稳定的国际社会。

民族主义名词解释

民族主义名词解释

民族主义名词解释
民族主义是一个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

在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语境下,民族主义通常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

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

”英国学者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


民族主义通常是指以维护和增进本民族的利益、自由和财富为目标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运动。

它强调民族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主张通过民族自决和独立来实现民族的解放和发展。

在近代以来,民族主义在许多国家成为了推动民族解放与平等的重要力量,也是现代国际社会的源泉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其评价也因不同的观点和立场而有所不同。

在分析和评价民族主义时,需要考虑到其复杂的背景和影响,以及其在不同情况下的利弊和作用。

民族主义什么意思

民族主义什么意思

民族主义什么意思
民族主义的意思:是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

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民族运动中,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运动中,民族主义有一定的进步性。

但资产阶级把本民族的利益实际上就是本民族中资产阶级的利益放在其他民族的利益之上,歧视、压迫其他民族,制造民族纠纷,并企图以民族斗争掩盖阶级斗争,这是民族主义反动的一面。

在近代以来,民族主义推动了民族解放与平等,是现代国际社会的源泉。

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

”英国学者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

民族主义通常是指以维护本民族利益和尊严为出发点的思想与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 激起了国家人民的反抗。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些地 区开始发展,于是在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兴起了一系列民 族民主革命运动。在亚洲中、西部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 和民族中,出现了与宗教合流的民族主义──泛伊斯兰主义; 在土耳其、印度、印度尼西亚、朝鲜和印度地区诸国,掀起 了反对英、荷、日帝国主义,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革 命斗争;在中国有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其指 导思想是实行“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即其内容之一。亚洲 和其他地区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的兴起,表明殖民地、半殖 民地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中具有强大的活力。

宗教民族主义(Religious nationalism)以共同的宗教来定义 民族。政府若因严守教义而取得法统,就比较是神权国家
而非民族国家。



海外民族主义(Diaspora nationalism)(或如本尼迪克 特·安德森所说的“长程民族主义”)一般指感觉流离失 所(diaspora)的民族主义者,如在美国的爱尔兰人与美非 两洲的黎巴嫩人。 国内主义民族主义运动者在达成建立民族国家之目的后, 民族主义并不会就此消失,而是成为国内刺激政党与政治 运动的力量,通常以民族主义者或民族主义政治家形容之, 使用国家主义(nationalistic)一词或较为精确。其表现包括 经济民族主义,即以经济政策,尤其是保护主义 (protectionism)与反对自由贸易,以促进国家利益。包括 美国主义,九一一袭击事件在美国掀起一阵表达民族主义 的浪潮。在国际上谴责暴行的狂潮及对美国的公开支持后, 美国的民族主义变得令外人难以接受与理解。
民族主义-极端主义
一般认为:“民族主义”的极 端形式即为“国家主义” (Statism,将国家的权威作 为政治、社会、经济单位置 于最优先考虑的思想和理 论)。“国家主义”的极端形 式即为超国家主义(ultranationalism,义同“法西斯主 义”、“军国主义”),也就是 极端主义。
民族主义的种类
民族主义对历史影响

历史上因民族主义而掀起的事件(非仅止于战 争): 1789年至1799年的法国大革命 (French Revolution)。 1821年至1829年的希腊革命(Greek Revolution)。 加拿大的1837年叛变(Rebellions of 1837)。 欧洲的1848年革命(1848 Revolutions)。 皮埃蒙特(Piedmont)与萨丁尼亚(Sardinia)治下的 意大利统一(Italian unification)。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 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进一步高涨,并同西方各 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洪流结合在一起,成为世界无 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一革命发展更为迅猛,亚洲、非洲、 拉丁美洲绝大多数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通过斗争,纷纷获得 国家独立,有的国家,如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等, 在无产阶级及其革命政党的领导下,不仅彻底完成了民族民 主革命,而且还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



据美国学者路易斯·斯奈德研究统计,近代以来至少存在 有200 种以上的不同含义的民族主义。 公民民族主义(Civic nationalism,又称civil nationalism)为 国家由公民主动参与,产生“全民意志”而取得法统的民 族主义型式。 种族民族主义(ethnic nationalism)以种族来定义民族。种 族以先人的血缘世系为要素,也包含群体成员与其祖先之 间文化共享、语言共享的观念。民族之成员身份为自遗传 而来。国家政府因为是种族群体之祖国、有能力保护国内 族群、以及促进文化与社会生活为一体而取得法统。
20世纪持续至今的以阿冲突(Arab-Israeli conflict)。 爱尔兰独立战争,以及爱尔兰共和国 (Republic of Ireland)与北爱尔兰(Northern Ireland) 的分离运动。 1912年至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Balkan Wars)。 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 索。 1916年至1918年的阿拉伯叛变(Arab Revolt)。 马耳他(Maltese)于Sette Giugno的反英暴动。 巴勒维(Reza Shah)于1921年堀起。 南非由荷裔南非人(Afrikaner)组成的南非国民党 (National Party of South Africa)依种族隔离主义 (apartheid)建立政府。
资产阶级民族主义,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利己主义。列宁说:“资产阶级的和资产阶 级民主的民族主义,口头上承认民族平等,实际上则维护(常常偷偷地,背着人民) 一个民族的某些特权,并且总是力图让‘本’民族(即让本民族的资产阶级)获得更 大的利益,力图把各民族分得清清楚楚,力图发展民族的特殊性等等。资产阶级的民族主 义最喜欢谈‘民族文化’,并且强调把一个民族同另一个民族分开,从而把各个民族 的工人分开,用‘民族的口号’来愚弄他们。”(《列宁全集》第19卷第552页)
民族主义-民族共同体
民族共同体一词是空穴来风, 民族共同体指多个民族在同 一地域(既国家),同一政治 经济生活下发展出的团体, 而各民族之间没有过多的文 化上的联系.
民族主义-种族主义
不可否认民族也以血缘的形 态呈现,但他们的差别太大, 种族主义指一种自我中心的 态度,认为种族差异决定人 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认 为自己所属的团体,例如人 种、民族或国家,优越于其 他的团体,属于一种极端偏激 的思想,也是掌权者对外族隔 离压迫的工具.
民族主义——事物联系
民族主义-国家主义
首先要区分民族和国家的差 别。民族不同于国家,因为 国家的建立无须有共同的语 言,一个民族可以组成一个 国家,多个民族也可以组成 一个国家,而民族必须有自 己共同的语言,一个民族可 以隶属一个国家,也可以分 属于多个国家。国家主义是 以国家至上(例:苏联),而民 族主义是以民族至上
一、民族主义
1、发展历程 2、事物联系 3、种类 4、历史影响
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亦称国族主义或国家主义,为包含民族、种族、与国 家三种认同在内的意识形态,主张以民族为人类群体生活之“基本单 位”,以作为形塑特定文化与政治主张之理念基础。 具体的说,其主张为:民族为“国家存续之唯一合法基础”,以 及“各民族有自决建国之权”。民族主义亦特指民族独立运动之意识 型态,即以民族之名义作出文化与政治主张,民族主义也同时被称为 凝聚民族共同体的学说。 英国民族学家安东尼·史密斯认为:“民族主义目的在于为一个 社会群体谋取和维持自治及个性,他们中的某些成员期望民族主义能 够形成一个事实上的或潜在的民族。 美国学者卡尔顿·海斯指出:(1)民族主义是一种历史进程—— (人们)在此进程中建 设民族国家;(2)“民族主义”一词意味着 包含在实际的历史进程中的理论、原则或信念; 西方近代以来诞 (3)民族主义是某种将历史进程和政治理论结合 生的“民族主 在一起的特定的政治行动;(4)民族主义意味着 义”,如同“民 对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忠诚超越于其他任何对象族群 族”术语、概念
共同体的学说。
和理论一样,具 有错综复杂性。
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和政策,早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 以前就已存在,如封建社会中的封建君主制的民族主义。资 产阶级在把社会生产力发展到空前未有的高度的同时,也把 民族主义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成为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 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为了使商品生产获得完全胜利,就 必须使新兴的资产阶级夺得国内市场,使讲同一种语言的人 们所居住的区域用国家形式统一起来,同时消除阻碍这种语 言发展的一切障碍。Β.И.列宁说,最深刻的经济原因,推动 人们去实现这一切。这样,作为这一历史经济的反映的民族 原则或民族主义原则,就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 并成为资产阶级在民族关系方面的主导思想。1789~1871年 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和民族国家体系的建立,就是 在这种历史经济条件下由这种思想推动和实现的。
埃及与叙利亚共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United Arab Republic),后又解散。 1905年至1949年的印尼民族主义运动。 阿尔及利亚民族主义抵抗运动 (Nationalism and resistance in Algeria),为阿尔及 利亚独立战争(Algerian War of Independence)之前 奏。 1960年代与1970年代,非洲的去殖民化 (decolonisation) 。 前称罗德西亚(Rhodesia)的津巴布韦(Zimbabwe)于 1960年代与1970年代反白人殖民者之统治。 加拿大的魁北克(Quebec)民族主义运动,以及魁北 克解放阵线(Front de liberation du Quebec,FLQ)的 暴力行为。 。



浪漫民族主义(Romantic nationalism)(又称有机民族主义 (organic nationalism)、身份认同民族主义 (identity nationalism))为种族民族主义之一型,政府因 自然("有机")结果与代言(expression)国内民族而取得法 统。浪漫民族主义反映浪漫主义的理想,反对理性主义, 强调符合浪漫理想的种族文化,民俗发展为浪漫的民族主 义概念。格林兄弟受赫德著作之激励,创作出一连串理想 化的传说,标明为德国人的故事。史家朱尔·米舍莱以之 为法国浪漫民族主义者之前例。 文化民族主义以共享的文化定义民族主义。作为民族一员 之身份既非自愿(文化无法倾刻而得),亦非遗传(民族 成员之子弟若成长于其他的文化中,会被视为外族)。 国家民族主义为公民民族主义之变形,通常与种族民族主 义结合,意味着民族为贡献于国力与国家主张者之共同体。 其与自由主义中,个人自由的观念以及自由民主之原则相 左并不令人意外。然而,“国家民族主义”一词通常用于 民族主义发生冲突时,尤其是分离主义运动发生于国家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