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全国高校博士就业比较

合集下载

北京大学博士就业方向

北京大学博士就业方向

北京大学博士就业方向
2022年北京大学(本部,不含医学部)共有博士毕业生1241人,升学就业率为99.19%,未就业人数为10人。

博士毕业生中就业人数占70.59%,升学人数占28.61%。

在升学的28.61%博士毕业生中,选择出国(境)留学的有134人占比10.8%。

出国(境)留学的博士生中,首选的留学国家是美国,占出国(境)留学总人数的48.51%,其次是德国、英国、新加坡,占比分别是10.45%、6.72%、5.22%。

在签约就业的博士毕业生中,最受北京大学博士生青睐的是高等教育单位,也就是大学老师,占就业博士生总数的33.56%。

其次是国企和公务员,占比分别是15.1%和13.59%。

按照我国的政策,高校老师、科研单位、医院等均属于事业单位范畴,如果单独统计国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那么选择这三项的博士毕业生占总签约就业人数的比例达到了83.56%,这个比例还是蛮大的。

在签约就业博士毕业生中,选择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人数仅占15.94%。

虽然在报告中没有公布录取博士生最多的企业,但根据北京大学毕业生签约重点企事业单位统计结果估计,录用人数最多的应该也是互联网大厂。

部分高校博士就业情况

部分高校博士就业情况
7、上财金融博士就业,10级去向:安徽大学1人;南昌大学1人;南审1人;南邮1人;上海机电1人;上海理工1人;济南大学1人;浙江理工1人
8\差的高校就真的没什么机会搞好的学问了,因为什么机会都不给
8、复旦大学10届非定向金融学博士就业
1、范**人民银行行上海总部(上海)
2、李*齐鲁证券资产管理总部(北京)
届生网址设为默认主页,在中华英才网上注册、填写自己的简历,最后将它收入收藏夹。接
下来在学校job网进行登记,进行招聘信息查询(交大这方面确实做得不错),这段时间开
始招聘的公司一般为一些比较牛的外企,工作意向一般不是研发,学历要求一
般是本科和硕士,我投了不少简历,实践证明应者寥寥。不过这段时间抽空把大论文写好
3、名字不记得了,交通银行总行管理培训生(上海)
4、邓**国金证券策略研究部(上海)
5、名字不记得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博士后
金融的就业还是不错,这些人都不愿意去高校,钱少。
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就业单位一览(2007届)
湖南怀化学院
咸阳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陕西省教育厅干部人事处
青海大学组织人事部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primer》、《windows程序设计》、《深入浅出MFC》和《VC技术内幕》等。英文口语方面
主要是想增强自己的英文听、说能力,这段时间选择性地学习了ftp上面的《求职英文》+
《新概念英语》,感觉效果不错。自己写了一份可长可短的英文自我介绍,每天睡觉前将
其熟读一遍。
第三步:准备简历,这部分是我准备最不理想的地方,当时的想法是想尽量把它写详细,
四川省雅安市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宁夏大学A区农学院人事处

北京高校博士毕业生就业能力结构水平及特点分析

北京高校博士毕业生就业能力结构水平及特点分析

北京高校博士毕业生就业能力结构水平及特点分析近年来,北京高校博士毕业生就业能力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结构、水平及特点方面进行分析,以深入了解北京高校博士毕业生就业的情况。

首先,就业结构方面,北京高校博士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学术界、企事业单位和创业。

学术界是博士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方向,包括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

企事业单位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国有企业、外企和民营企业等。

创业则是一部分博士毕业生选择的就业方式,他们通过创办企业或加入初创公司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

其次,就业水平方面,北京高校博士毕业生就业水平整体较高。

博士学位是最高学位,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因此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许多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对博士毕业生的需求旺盛,给予较高薪酬和职业发展空间。

同时,博士毕业生在人际关系、组织管理、创新能力等方面也具备较高水平,能够胜任各类岗位。

最后,就业特点方面,北京高校博士毕业生在就业中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就业竞争激烈。

北京高校博士毕业生人数较多,而博士学位是高度竞争性的,因此就业市场对博士毕业生的需求量与供给量存在一定差距。

其次,地域选择较集中。

北京是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博士毕业生前往就业,导致北京地区的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再次,国外就业趋势明显。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博士毕业生选择去国外继续深造或就业,以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和提高竞争力。

最后,就业创业热情高涨。

一些博士毕业生选择创业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对研究成果的商业化价值认识、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和对事业发展的追求等。

综上所述,北京高校博士毕业生就业能力在结构、水平及特点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在未来,政府和高校应该加强对博士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和支持,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培训,以促进博士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贡献。

部分高校博士就业情况

部分高校博士就业情况

部分高校博士就业情况近年来,全球高等教育水平的普及与提高,使得博士学位成为越来越多学生追求的学位。

然而,在部分高校中,博士就业情况却并不乐观。

下面将从影响博士就业情况的原因、现状以及解决办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影响博士就业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当前高校培养的博士数量过多,而市场需求相对有限。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博士研究生数量激增,导致供大于求的局面。

其次,部分高校在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能力和水平上存在不足。

有的高校只依靠简单的课程培养,忽视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致使博士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能力不足的问题。

再次,部分博士研究生没有正确的就业观念,他们普遍认为博士学位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可以轻松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因此对于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准备缺乏重视。

目前,部分高校博士就业情况普遍不容乐观。

首先,在就业率方面,有的高校博士就业率相对较低。

在一些热门学科领域,博士研究生的供过于求导致了就业挑战严峻。

其次,在就业质量上,部分博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一方面,一些博士研究生就业岗位与其所学专业不符,从事的是一些低层次的工作;另一方面,一些博士研究生选择待业或出国深造,从而延长了就业时间和就业风险。

再次,在就业管控方面,部分高校对博士研究生就业方向缺乏科学指导和有效管控,导致学生就业迷茫或者盲目就业。

综上所述,部分高校博士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主要由培养过多、培养质量不高、学生就业观念不正确等原因引起。

解决该问题需要高校从招生、培养、合作、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入手,为博士研究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让博士学位真正成为学生实现个人发展、服务社会的强大武器。

博士就业利弊分析报告

博士就业利弊分析报告

博士就业利弊分析报告标题:博士就业利弊分析报告引言:博士学位是高等教育中的最高学位,具有严格的学术要求和深入的专业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攻读博士学位。

然而,对于博士学位的就业前景和实际利益,人们持有不同的观点。

本报告将对博士就业的利弊进行分析,帮助个体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一、利益:1. 职业发展机会增加:博士学位是许多高级职位的必备条件,如大学教授、研究员、顶级企业的研发管理者等。

博士学位使个体在职场中得以脱颖而出,并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2. 知识深度和专业能力强: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强化了个体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

通过深入研究和创新,博士生培养了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解决能力,使其在特定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

3. 薪资待遇相对优厚:博士学位通常代表着相对高的薪资水平。

博士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稀缺性,企业或学术机构为了吸引优秀的博士生,往往提供较高的薪资待遇。

4. 科研资源和平台优势:攻读博士学位可以进入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室,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平台。

这为个体的研究项目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支持。

二、劣势:1. 较长的学习周期:博士学位通常需要3到5年的学习周期,这意味着个体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学业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大。

2. 就业压力较大:尽管博士学位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稀缺性,但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特别是学术界的职位,竞争更加激烈,就业压力较大。

3. 职业选择相对狭窄:许多博士学位毕业生会在学术界或研究机构中工作,这导致其他行业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某些领域的博士毕业生可能需要转行或接受较低的薪资待遇。

4. 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博士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往往没有机会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这在某些职业领域可能成为就业的障碍,而且在就业初期可能需要更长的适应期。

结论:虽然博士学位具有较长学习周期和就业压力较大的劣势,但其蕴含的职业发展机会、专业能力和更高的薪资待遇仍使其具备明显的利益。

浙大博士毕业出来待遇

浙大博士毕业出来待遇

浙大博士毕业出来待遇
浙江大学是一所享有很高声誉和排名的知名大学,其博士毕业生所得到的待遇也是相对较好的。

首先,浙江大学博士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有着广阔的选择空间。

浙江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因此其博士毕业生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知识。

在求职市场上,他们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热捧,可以选择从事高校教职、科研岗位、企业研发等各种职业道路。

不论是在学术界还是企业界,浙大博士毕业生都有着较好的就业前景。

其次,浙大博士毕业生的薪酬待遇相对较高。

由于博士学位是高等教育中的最高学位,其对应的职位和工资水平一般相对较高。

在高校教职方面,浙大博士毕业生有机会成为教授、副教授,担任重要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在待遇上享受到相应的提高。

在企业科研和研发方面,浙大博士毕业生具备较高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在企业中担任高级职位,薪水水平也相应较高。

此外,浙大博士毕业生在科研项目和资金方面也有较多的支持。

作为一所重点高校,浙江大学在科研方面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实力。

博士毕业生有机会获得多种科研项目的支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这不仅能提高博士毕业生的科研水平和影响力,也为他们在求职和发展中提供了重要的机会。

总的来说,浙大博士毕业生出来的待遇相对较好,具备较高的
就业竞争力和薪酬水平。

然而,实际的待遇还会受到个人能力、专业方向、求职态度等因素的影响。

博士毕业生仍需要在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上做出明智的选择,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求职市场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博士生的职业发展前景和方向

博士生的职业发展前景和方向

博士生的职业发展前景和方向
博士生的职业发展前景和方向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技能和市场需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职业发展前景和方向:
1. 学术研究:许多博士生会选择继续在学术领域发展,包括从事教学、研究或进入科研机构工作。

这通常需要具备高级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技能,以及出色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2. 企事业单位研发部门:许多大型企事业单位和科技公司都有自己的研发部门,这些部门通常需要具有博士学历的人才来进行新产品或技术的研发。

3. 创业:一些博士生会选择创业,将他们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商业应用,或者创建自己的科技公司。

这需要具备强大的创业精神和商业思维,以及良好的资源整合能力。

4. 咨询业:一些博士生会选择进入咨询行业,为政府、企业或其他机构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

这需要广泛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沟通技巧。

5. 教育行业:许多博士生会选择从事教育行业,包括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等。

这需要热爱教育事业,并具备出色的教学和沟通能力。

6. 医疗行业:一些与生物医学相关的博士生可能会选择进入医疗行业,从事研究、开发或医疗管理工作。

总之,博士生的职业发展前景和方向是多样化的,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技能和市场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北大博士就业报告

北大博士就业报告

北大博士就业报告
北京大学是中国著名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其博士研究生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近期,北京大学发布了一份博士就业报告,对该校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

报告显示,北京大学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超过90%。

其中,约1/3的毕业生选择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约1/3的毕业生选择到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等非教育领域工作,还有少数毕业生选择在海外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就业薪酬方面,博士毕业生的平均薪资较高,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教育领域工作的毕业生的薪酬普遍较低,而在非教育领域的工作中,薪酬水平相对较高。

此外,博士毕业生的薪资水平也会受到自身专业、经验、地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报告中还提到了博士毕业生就业中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如职业发展路径相对单一、就业压力较大等。

为了更好地帮助博士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北京大学将持续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支持,推动博士毕业生创新创业,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总之,北京大学博士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乐观,但依然需要面对一定的困境。

我们期待更多高校能够关注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其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全国高校博士就业比较1、一般的博士进入二本将来生源如何?2、认识到什么导师,什么同学,什么朋友。

这些不是仅仅一个学校能决定的,也要看你个人的素质。

30上下的人了,更多靠的是人际、头脑和知识结构了。

3、问谁都没用,还是多投几家,积极面试。

券商大小and职位都决定不一样的工作要求,你想去什么样的国内券商?去哪个部门?研究、投行、固定收益、自营还是人力公关。

北京好一点的院校都不差,但是你对中国股票市场了解多少决定你将来的路有多宽。

4、能过简历关&读博期间做了什么实质性工作没有5、上海交大10博士王某某高盛 2 马某某中国证监会 3 罗某上海证交所4高某某中金6\上海的金融高端,被复旦和上海交大平分了,其他财经类院校只能做下层的工作上海的经济地位决定金融专业就业肯定好于其他地区只听说当年高盛在中国招人,只在清北复交四所高校招上交和上海市**合作办了国家直属的高金7、上财金融博士就业,10级去向:安徽大学1人;南昌大学1人;南审1人;南邮1人;上海机电1人;上海理工1人;济南大学1人;浙江理工1人8\差的高校就真的没什么机会搞好的学问了,因为什么机会都不给8、复旦大学10届非定向金融学博士就业1、范** 人民银行行上海总部(上海)2、李* 齐鲁证券资产管理总部(北京)3、名字不记得了,交通银行总行管理培训生(上海)4、邓** 国金证券策略研究部(上海)5、名字不记得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博士后金融的就业还是不错,这些人都不愿意去高校,钱少。

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就业单位一览(2007届)湖南怀化学院咸阳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陕西省教育厅干部人事处青海大学组织人事部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浙江省宁波大学人事处安徽省滁洲市滁洲学院人事处内蒙古工业大学人事处河南省洛阳市河南科技大学人事处安徽农业大学军事经济学院干部处山西财经大学人事处延安大学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人事处陕西省大荔县许庄镇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712100)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省新乡市华蓝大道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广州市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80号,广东药学院人事处(收),510006四川省雅安市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宁夏大学A 区农学院人事处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春阳路青岛农业大学广州市海珠区赤沙路21号广东商学院人事处河南师范大学人事处四川农业大学人事处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长江大学人事处,434023宁夏大学人事处南京市钟灵街50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安徽省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人事处档案室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48号河南科技大学人事处,邮编:471003山东省烟台市湖北省黄石市湖北师范学院人事处扬州大学人事处内蒙古包头市昆区阿尔丁大街7号内蒙古科技大学人事处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2号天津农学院人事处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浙江理工大学人事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处;邮编:100081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中科院人才中心100864贵州大学人事处延安大学人事处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浙江理工大学人事处山东省青岛市京山路26号青岛市社科院湘潭大学人事处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人事处保留原地菏泽学院人事处河南科技大学新乡医学院人事处延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延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组织人事部正在联系博士后流动站榆林学院人事处延安大学人事处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南大街2号天银大厦B座安徽大学人事处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中国农业大学人事处陕西省杨凌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新疆石河子大学人事处档案信息办烟台市人才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昆明市北郊黑龙潭云南农业大学人事处河南农业大学人事处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西北大学人事处河南科技大学人事处陕西省公安厅山西省临汾市贡院街1号西南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吉林农业大学档案馆人事档案科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安徽农业大学人事处海南省儋州市宝岛新村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人事处合肥市肥西路3号安徽大学人事处(230039)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兴平市人民**(市长助理副处级)南宁市青山路8号广西水产研究所邮编530021 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海交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广西南宁市青山路8号水产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水产研究所邮编530021河南科技大学青海民族学院10、西交大:2007届博士毕业生就业统计机械学院2007年毕业博士研究生共有17人, 定向生为3名, 其余14名均为非定向生. 博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分为两种情况: 工作和读博士后. 工作单位性质主要是高等学校,其次是企业。

单位性质高等学校其他企业读博士后1121单位地域陕西省山东省广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天津市上海市7211111从统计结果看, 在这14名毕业博士生中, 去高等学校作教师的有11人,占总数的79%,有2人去企业,占总数的14%,有1人读博后, 占总数的7%。

可以看出,博士生的就业方向很狭窄,绝大部分选择去高等学校再发展。

这14名博士生的就业单位分布在7个省、直辖市, 其中在陕西省的有7人(而且工作单位全部是高等学校),占总数的50%。

11、上交大博士工作经验:上海交大博士——谈找工作的过程(转饮水思源)上海交大, 博士标题: 谈谈我找工作的过程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07年06月26日23:43:11 星期二)一年一度的求职竞争又即将于下个学期展开,想想去年自己忙碌和茫然的样子,特将自己的求职经历写下,和大家互相讨论和共享。

本人基本情况:交大电院2004春季入学博士天天混水源,前paper版斑竹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3004年3月~2006年6月完成导师项目科研任务和小论文发表要求(4篇英文sci journal, 1篇英文ei journal,3篇ei 会议)2006年7月~2006年9月得到导师同意准时毕业的口谕后,着手准备求职。

第一步:咨询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详细了解他们求职过程中的是如何定位的?基本确定了自己的求职意向为公司研发部门+高校,求职原则为“全面撒网、重点培养”。

注:当时确定的公司的求职意愿顺序:1、欧美外企;2、日韩外企;3;国内大公司、台企高校意愿顺序为:1、上海985高校 2、上海211高校 3、上海一般高校;4、其他地方高校(放在最后是因为一直不想离开上海,汗)第二步:准备求职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巧。

因为高校所看重的是发表的小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这个时候已经不能够在有大的突破,努力意义不大,遂放弃。

公司研发部门所需要的是专业知识+ 编程基础知识+ 英文口语,专业知识方面自己感觉马马虎虎,编程基础知识因为放下时间已久,故决定好好重新温习一遍,当时主要看的书籍有《数据结构》、《c++primer》、《windows程序设计》、《深入浅出MFC》和《VC技术内幕》等。

英文口语方面主要是想增强自己的英文听、说能力,这段时间选择性地学习了ftp上面的《求职英文》+《新概念英语》,感觉效果不错。

自己写了一份可长可短的英文自我介绍,每天睡觉前将其熟读一遍。

第三步:准备简历,这部分是我准备最不理想的地方,当时的想法是想尽量把它写详细,因此我的第一份简历整理出来并发给以前毕业的师兄、师姐看时,他们马上就提出了很多的修改意见,于是大改,主要遵循的原则是言简意赅、突出项目经验,后来的求职过程证明了这么做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因此大家在求职准备时,可以多咨询一下以前毕业师兄、师姐的意见,毕竟前人的经验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2006年10月1、十一长假回来以后,发现有些外企就开始了他们的年度招聘计划,在朋友的建议下将应届生网址设为默认主页,在中华英才网上注册、填写自己的简历,最后将它收入收藏夹。

接下来在学校job网进行登记,进行招聘信息查询(交大这方面确实做得不错),这段时间开始招聘的公司一般为一些比较牛的外企,工作意向一般不是研发,学历要求一般是本科和硕士,我投了不少简历,实践证明应者寥寥。

不过这段时间抽空把大论文写好了第一章和第二章,这个月也算没有白浪费,:)2、中旬在同学的帮助下,联系了华师大一位教授,于是给他发了一份简历,表明了希望加入他实验室的做教师的意愿,他很快回信邀请过去谈谈,经过一个下午的交流后,他说会向学校尽量争取我加入他实验室,并让我回去等进一步消息。

注:求职高校意向的同学不妨直接和老师联系,往往有很大的作用。

2006年11月1、上旬接到第一个interview的邀请,荷兰的一家公司。

在预定时间穿上正装急匆匆赶到陆家嘴。

公司规模不大,里面的人不多,hr和我进行简短交流后,直接把我领到一个办公室,接待我的是一位老外,四十岁左右,很友好地帮我要了一杯咖啡,接着让我自我介绍了一下,大约5分钟。

介绍完毕,开始进行问答式闲聊,主要询问了我简历上的一些内容,还有对他们公司的了解,大约20分钟以后,对我说很高兴和我进行了一次愉快的对话,让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回去等下一步通知,就这样我的第一次外企求职面试结束了,自我感觉马马虎虎,开始的时候有点紧张,后来慢慢调整了一下,后面回答就比较自然。

注:大家以后求职的话一定不要紧张,进办公室之前多做几个深呼吸吧。

:)2、中旬,经过师兄的推荐,接到了他所在公司的面试邀请,一家日本500强企业的中国研发中心,面试时发现三个面试官都是交大校友,因为都是校友而且是推荐的人,所以面试进行很顺利,让回来等第二轮面试通知。

注:在我求职过程中发现,很多公司都有好多交大的,还有师兄、师姐和熟人的推荐有时候很有帮助,但是如果录用了,后来不去还是不好的,我后面没有去这个公司,虽然推荐的师兄不说什么,但总是感觉不好,很对不起他。

3、从日本企业回来后接到华师大12月初进行面试的通知,让准备一个ppt。

注:很多高校应聘都要求要一个ppt,大家如果应聘教师的话不防先做好,主要突出自己的教育背景、政治面貌、课题简介,发表论文和专利等。

4、11月18号参加了东华大学研究生专场招聘会,去了以后很失望,觉得这个招聘会没有什么好公司,带了十份简历,觉得不投又对不起实验室的打印机,于是投了几个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哈工大、还有上海的几个大学)注:这个招聘会很差,每年举行一次,个人认为根本不要去参加,没什么好单位算了,还挤了一身汗。

不过可以感受一下招聘会的气氛,呵呵呵5、在我对荷兰公司感觉没有希望的时候,收到了他们final面的通知,这次接待我的是一个50岁左右的女老外,经过简短的对话后,她突然问我期望薪水,当时头一下就懵了,脱口而出10000rmb/m, 她微笑着说他们公司提供很有竞争力的薪水,让我放心,然后说公司7月份才在中国成立分公司并且还未开展业务,所以过去的话主要不是技术,要先培训做管理,主要是和供货商进行通讯联系等事务,问我对这个position是否感兴趣,在得到我肯定的回答以后,她说会马上向荷兰那边打报告,让我回去等通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