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旅游产业发展与评价
黄山市旅游资源特点及旅游发展对策

目录黄山市旅游资源特点及旅游开展对策 (1)摘要 (2)引言 (2)1 旅游资源特点 (2)1.1 品味高,密度大 (2)种类多样,景观独特 (2)2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3)总量不大、效益不高 (3)开发程度不够、范围窄 (3)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性差,保护力度不够 (4)没有充分挖掘人力资源 (4)旅游环境不够好 (4)3 旅游业可持续开展的对策 (4)创新旅游开展理念,拓展旅游市场 (4)改善旅游硬件设施 (5)3.2.1 关键是要加快旅游大交通建设 (5)3.2.2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5)3.2.3 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 (6)3.3 加强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 (6)积极建设旅游人才队伍 (6)开发新型旅游产品〔3〕 (6)开展乡村旅游 (7)让“冬游〞火起来 (7)开展地质旅游 (7)推出“徒步游〞 (7)4 展望黄山旅游 (8)参考文献: (8)黄山市旅游资源特点及旅游开展对策张毓新〔歙县桂林中心学校,安徽歙县 245200〕【摘要】:黄山市作为安徽省的旅游招牌城市,旅游业对其经济开展至关重要。
黄山自然条件优越、文化内涵深厚,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开展前景。
通过对黄山旅游业开展现状的分析,为黄山市旅游业可持续开展提出假设干建议。
【关键词】:黄山市;旅游资源;旅游业;对策引言黄山市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处,是一个美丽而又古老的城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名城。
这里不仅有以黄山为代表的自然风光,还有以徽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景观,是全国第一个拥有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地和世界地质公园的城市,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1〕1 旅游资源特点1.1 品味高,密度大黄山市拥有2处世界遗产、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l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l处国家重点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处,已发现的地面文物多达4900多处。
?中国名人大辞典?收集的4万多清代以前历史名人中,黄山市就有800多位,位居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各州府之首。
《2024年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黄山市,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黄山市的旅游资源开发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黄山市的旅游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二、黄山市旅游资源概述黄山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包括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
其中,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古村落、徽州古城等景点更是享誉海内外。
此外,黄山市还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温泉资源以及独特的徽州文化等。
这些资源为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1. 开发成果黄山市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方面,通过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此外,黄山市还积极开展旅游宣传活动,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
2. 开发问题然而,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生态环境保护不足,部分地区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破坏;二是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和特色;三是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地区服务质量不高。
四、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
一方面,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等重点区域的保护;另一方面,推广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等理念,引导游客文明旅游。
2. 创新旅游产品针对旅游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应加强创新和特色开发。
结合黄山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例如,可以开发徽州文化主题的旅游产品,展示徽州文化的魅力;同时,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开展户外运动、生态体验等旅游活动。
3. 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为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应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关于黄山市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

关于黄山市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院系: 外国语学院年级: 13 小组成员:摘要: 黄山市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 旅游品牌世界一流, 黄山发展旅游“天时”“地里”“人和”。
黄山市乡村旅游景点以黄山风景区为依托, 交通比较方便, 旅游资源优势与黄山风景区互补, 文化底蕴深厚, 发展乡村旅游优势明显。
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黄山市的乡村旅游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如: 景区类型比较单一, 参与性旅游项目少, 一些景点资源品位很高但是知名度却不高, 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
目的: 本次调研目的就是为了全面的了解黄山市乡村旅游的现状,包括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目前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接下来该如何科学地深入发展等。
搜集信息:为了全面真实的完成这次调研, 我们小组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信息。
一方面, 我们阅读相关文报资料, 浏览黄山市旅游发展的官网;另一方面, 我们发放问卷, 进行问卷调查, 主要对象是游客和市民。
向游客发放问卷需要我们到相关的旅游景点, 所以, 这同时我们还积极主动得找各个景点的导游交谈, 这为我们的调研也提供了一部分信息。
问卷内容和问卷调查具体情况见下表:8、你觉得目前黄山市乡村旅游出现的问题有哪些?()A.景点景型比较单一B、景点知名度并不高C.景点管理模式滞后D、景区服务质量不高您认为黄山市该怎样继续发展乡村旅游?请给出建议。
正文:一、黄山市乡村旅游背景的分析1.乡村旅游背景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 到2020年, 我国将成为世界国际旅游的第一大接待国, 年接待国际旅游者将超过1.3亿人次;从黄山旅游部门获悉, 2007年黄山市旅游累计接待海外游客1535.16万人次, 与上年相比增长23.70%。
其中, 接待入境游客68.55万人次, 增长25.73%;接待国内游客1466.61万人次, 增长23.61%。
那么, 中国旅游业中的乡村旅游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这是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中一个很现代化也很复杂的重要课题。
黄山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山周围,景观簇拥,风格各异,犹如众星拱月。
有风光秀丽的太平湖、“山水画廊”新安江、保持原始风貌的国家级“牯牛降”和省级“清凉峰”两处自然保护区以及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
3.品牌优势显着。
黄山是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
黄山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盛誉,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早已家喻户晓。
徽商文化也被看做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
黄山市政府也积极通过广告、旅游节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知名度。
4.消费市场广阔。
安徽位于中国中部,黄山位于安徽南部,向北毗邻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向南有经济实力强大的珠三角地区。
安徽省、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得安徽的旅游城市的吸引辐射范围较广。
近年来,黄山市积极打造休闲度假城市和休闲会议城市,也很大程度地增加其吸引力。
二、劣势(Weakness)分析1.交通不便。
黄山市多山区。
多山伴随着的是交通的不便。
现今黄山的交通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在旅游高峰期,铁路、公路和航空仍然存在着运载量不足的情况。
2.旅游的配套设施不足。
配套设施齐全与否是判断一个旅游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
黄山市的旅游配套设施虽然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受环境承载量、经济、消费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旅游业的配套设施仍然无法全部满足旅游的需要。
3.旅游资源保护不到位。
黄山市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有着一定的欠缺。
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客流量的加大,导致对旅游资源的利用度提高和破坏度加强;二是许多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对其保护存在着一定的技术、资金难度。
三、机遇(Opportunity)分析1.政策层面的高屋建瓴。
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到,黄山经济发展中将以旅游经济为中心。
黄山市政府积极采取政策和经济优惠进行招商投资,并鼓- 3 -克服威胁。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黄山市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然而,如何在保护旅游资源的同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一直是黄山市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文将针对黄山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以探讨在旅游业的推动下如何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促进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进步。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和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黄山的奇峰怪石、云海日出等独特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文化遗产的破坏等。
因此,我们需要探索适应黄山市特点的旅游资源开发方式,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首先,合理规划和管理旅游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黄山市应加强对旅游景点的保护和管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权责界限,并加强对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和监管。
同时,要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引导,鼓励文明旅游,避免对景点环境的破坏。
此外,还应推动旅游企业创新发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其次,要充分利用黄山市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吸引力。
黄山市不仅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和主题旅游活动,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此外,还可以加强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合作,开发跨地域旅游产品,提升黄山市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再次,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黄山市的自然景观是其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包括加强对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防止乱砍滥伐和过度开发。
同时,还要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增强绿色意识,实施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和生态建设。
最后,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对黄山市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促进地方社会的发展。
黄山市依托旅游业可以发展相关产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岗位。
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现状黄山市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
黄山以其秀美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近年来,黄山市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黄山市拥有世界级的自然景观——黄山。
黄山以其奇险峻美的山峰、云海、温泉等被誉为“五绝”的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
每年都有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使黄山成为国内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其次,黄山市还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
黄山市历史悠久,保存着大量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如徽派建筑、古村落等。
这些独特的文化景观吸引了许多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
此外,黄山市的旅游设施也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和提升。
如修建了大量的酒店、民宿、景区设施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同时,黄山市还鼓励和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加大投资力度,提高管理水平,改进服务质量。
黄山市还积极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例如,黄山市将农业、生态观光等与旅游相结合,发展农家乐、休闲度假村、观光园等农业旅游业态,丰富了旅游产品,提高了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
然而,黄山市的旅游业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黄山市旅游资源独特而有限,人流量大、节假日拥堵等问题依然存在。
其次,旅游业的发展还面临着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黄山市需要加大环保力度,合理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综上所述,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未来,黄山市应继续发挥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优势,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黄山市旅游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建黄山旅游股份公司并成功发行
上市 B 、A股 ,成为我国第一 股 只完整的旅游概念股 。1 9 9 年组 9
建了资产规 模达 l 5亿元 的黄 山 旅游集团,对内托管 、并购或参
与开发了齐云山、太平 索道、花 山迹窟、市中旅 、国旅等近十个 景区和企业 ;对外收购了合肥东 怡酒店 与全国最大的饭店管理 公司上海锦江集团联合成立 了黄 山一锦江饭店管理公司 ,与中国 泛旅台资成立了长春净月渣娱乐 有限公司,旅游产业集 中度显著
到快 速健康 发 展 。 ( ) 国民经 济快 速发展 一
旅游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产 业素质不断提高 ,基本形成较为 完备的旅游产业体系。1 6 9 年组 9
为适应旅游业 发展 ,该市先 后扩建了黄山机场 并通过了包括 直达香港 的 2 0多条 航线 ,设 立 了黄山海关和一类航空 口岸,开 通 了到达国内效十个 主要城市 的 旅游列车,建成 了 3 条国际水准
示 ,这在黄山发展史上具有划时 代的意义 ,极大鼓舞了黄 山市加 快发展 “ 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发
展 规划战略 的决心 和信 心。 江 总 书 记 视 察 黄 山后 。市
该市在加快物质文 明建设 的 同时 。以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为
载 体 ,积 极 营 造 优 良 的旅 游 环
从宏观上看 ,屯溪机场的等
通 、通讯、供电、供水 等基础设 施大大改善。特别是近几年,启 动 了徽杭高速公路 、黄山机场再 扩建 、松材线虫病预 防体系、新 安江流域综合治理 等 2 0多项跨 世纪重点工程 ,投资总规模近 5 0 亿元 。今年以来 .全 市共实施在
建项 目2 个 ,总投资 2 . 亿元 , 2 99
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近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黄山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然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首先,黄山市作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
特别是黄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而闻名于世。
黄山的旅游开发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给黄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压力,例如过度采伐、乱丢垃圾和污染等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黄山市应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制定科学的限流政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其次,黄山市在旅游开发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方面,黄山市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有待加强,例如交通、酒店和旅游导览服务等。
另一方面,黄山市的旅游产品多样性有待提高。
除了黄山本身,黄山市还有许多其他景点,如宏村、西递、屯溪老街等,这些景点具有独特的魅力,但开发利用较为滞后。
因此,黄山市需要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产品开发,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此外,黄山市应注重提高旅游业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不仅仅是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更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地方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黄山市应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
同时,黄山市应积极开展旅游宣传和推广活动,扩大黄山市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最后,黄山市还可以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上寻求突破。
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住宿、交通等。
黄山市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等资源,发展旅游产品,增加游客的消费体验。
同时,黄山市还可以加强与周边城市和景区的合作,共同推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营销。
综上所述,黄山市作为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市旅游产业评价黄山市旅游产业发展与评价摘要: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追求由简单的对物质资料的追求向更高层次发展,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日益凸显,旅游业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宣扬地区文化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黄山市旅游资源丰富,发展速度迅速,但与全国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本文通过对黄山旅游业发展发展历史以及现状的研究,从而找出黄山旅游业发展特色和不足,从而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制定相应发展策略,使黄山市旅游业能尽快突破发展的瓶颈和障碍。
关键字:黄山市旅游业分析对策1.1 地理位置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东北与宣城地区的绩溪县、旌德县、泾县相接;西北与池州地区的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毗连;西南与江西省的景德镇市、婺源县为邻,东南与浙江省的开化县、淳安县、临安县交界。
介于东经117--118°5′与北纬29°24′-30°31′之间,总面积9807 平方公里。
白秦初置县以来,已有2200 多年的历史,历史上称徽州地区,辖绩溪、婺源、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六县。
1987 年11 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所辖屯溪、徽州、黄山三区和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四县。
总人口152 万。
1.2黄山市旅游资源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市山川秀美,旅游资源密集,黄山风景区是我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称号的景区。
以温泉、奇松、怪石、云海闻名天下。
座落于渐江风景名胜区—花山谜窟,以石窟为品牌,石窟的年代至少有1700 多年历史。
坐落在休宁境内的“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的齐云山,是道教圣地,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岩,摩崖石刻700 多块。
此外,黄山市还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是位于祁门县的牯牛降自然保护区,是我省目前面积最大、植被覆盖最完整、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生态最完好的自然保护区。
另一个是歙县、绩溪县、浙江临安三县交界处的清凉峰。
清凉峰海拔1784.7 米,为华东地区仅次于黄山主峰的另一座高峰,是安徽省六大自然保护区之一。
黄山市不仅山美,水也奇。
位于黄山区的太平湖,面积13.2 万亩,被誉为“皖南翡翠”。
奇墅水库和丰乐水库分别位于黟县和徽州区境内,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是一副墨淡抹的徽州山水画卷。
此外,即将开发的还有黄山区的彩虹谷、芙蓉谷、休宁的六股尖、黟县的五里山、祁门的九龙池、歙县的上丰花果山等众多景区。
2.1 社会经济黄山市以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以推进“十大工程”和“四区建设”为抓手,立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着眼于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果断实施了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社会经济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
2009 年实现生产总值270 亿元,同比增长11.5%,超年计划1 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突破30 亿元,达31.2 亿元,增长21.4%,高于全省4.4 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8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00 元,分别增长9.9%和10.5%。
过去 5 年,黄山市预计累计接待游客9200 万人次,其中入境391.82 万人次,实现总收入503.98 亿元,创汇10.28 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2.48倍,2.73 倍、2.86 倍和3.76 倍。
全市旅游总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旅游创汇、入境旅游接待人次四项指标年均增幅预计分别达到20.08%、18.23%、26.60%、28.35%。
黄山市旅游业在全省继续保持龙头地位。
预计2010 年,全市旅游接待量将突破2500 万人次,入境旅游接待100 万人次以上,创汇2.8 亿美元。
“十一五”旅游规划确定的全市旅游接待总量2000 万人次的目标,提前一年完成,旅游总收入、入境接待、创汇目标全面完成。
另外,2005 年黄山市旅游总收入(61.5 亿元)仅相当于全市GDP(160 亿元)的38.44%,到了2009 年,全市旅游总收入(168.15 亿元)相当于全市GDP(266.92 亿元)的比重达到63%,远高于“十五”末的水平。
黄山旅游由来已久,按其蕴含的神学、美学、经济、文化等旅游价值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皆与历史名人有关。
第一阶段,以唐玄宗李隆基为代表,他弘扬了黄山旅游的神学价值。
相传他特于天宝六年(747 年)赐改黟山为黄山,黄山的神学意义自唐宋以来被游栖者孜孜追求。
第二阶段,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他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 年)2 月、9月先后两次游览黄山,攀登上了以险峻著称的天都峰和黄山第一高峰莲花峰,留下黄山日记两篇,传播了黄山旅游的审美价值。
第三阶段,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亲临黄山始。
1979 年7 月,邓小平登黄山视察,发表了“黄山讲话”:“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他肯定了黄山旅游的经济价值。
提出把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作为黄山创造名牌的起点和核心、加强旅游“硬件”建设,夯实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加强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对黄山旅游发展的战略重点,为黄山的旅游发展指明了向。
第四阶段,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他提出了黄山旅游的文化价值。
3.1 劣势:旅游业发展不健全黄山市一直以来依托核心景区为发展旅游业重点,导致外围景区的开发不足,同时加上城市功能不完善、区域经济不发达、周边发达城市较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旅游业发展不健全。
黄山市旅游资源的总量很大,但种类少,相同现象较多。
以山岳风光为主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以徽文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化旅游资源互补性较差,大量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存在重复参观的乏味。
另外,同一区域也存在旅游景点雷同相似。
比如宏村、西递、南屏,都属于皖南古民居,每个景点相距都只有几十分钟的车程,游客在黟县境内参观,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参观多个古民居村落,因此,像宏村、西递这些知名度较高、开发较早的皖南古民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相比之下,南屏、官麓的游客量较少,经济效益自然不高。
可以考虑针对不同的游客群体,设计不同的旅游线路,比如针对青年群体,可以设计五溪山探险、塔川秋色摄影等刺激、时尚的旅游项目;针对工作、生活压力比较大的中年群体,可以设计“住一回古民居”、“当一回徽州媳妇“等体验项目;针对银发群体,可以挖掘徽州的特色民俗,鼓励游客延长逗留时间和亲自参与体验。
在门票设计上,也可以提供游客选择的套票,全票等,亦可将游客参与体验的活动项目在门票上加以明码标价。
3.2 同行业竞争激烈国家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后,各地纷纷出台旅游发展规划,大力挖掘和创造旅游资源。
作为全国旅游发展较早的地市,黄山市的旅游与我国著名景区景点的竞争将异常激烈。
聚集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竞争。
游客在出行时,在时间和金钱一定的情况下,就会考虑到交通便利、景点是否关联等因素,导致旅游产品和景点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
黄山市旅游发展不仅受到省外如丽江、桂林等著名旅游城市的竞争,同时还受到省内诸如合肥、池州等地市的竞争。
3.3 徽文化和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提出在全国设立十个文化生态保护区,徽州是继闽南成立的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黄山市及宣州市的绩溪县、江西省的婺源县虽然在挂牌后都做了许多工作,但因目前的行政区划划分还是出现缺乏统一领导、统一机构、缺乏经费及相关人员等问题,因而工作的推动没有多少实质性进展。
突出表现在:徽州老房子一直处于合法、非法和自然的三大破坏之中;古徽州风貌正在被大量的洋派高楼所代替;非遗保护面临着“人绝艺亡”的局面;为了对付每年的全省GDP 排名,黄山市扬短避长,在一流的自然人文生态区兴建污染极为严重的化工企业等。
4.1发展策略:打造精品旅游注重旅游文化品牌的包装,塑造黄山市旅游文化新品牌。
对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的整体包装,通过过考察、调研等方式,邀请国内外专家对人文旅游文化产品进行整理挖掘,通过媒体宣扬打造知名度。
打造一台有黄山特色的文艺节目,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创意推出一台彰显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娱演出,寻求徽文化的最佳表现形式,使之成为黄山市的新形象。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黄山旅游标志设计、广告语征集、等活动,一方面提升黄山旅游知名度,另外一方面,可以挑出最佳的黄山旅游形象符号。
4.2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旅游与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良性互动一是建议成立由市领导牵头,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旅游文化产业协调领导组,整合各方力量,协调开展工作;二是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制定出台鼓励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如《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推进旅游文化深度结合的若干意见》等。
明确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推动各部门围绕这些措施,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三是制定并完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四是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市场主体。
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初期,由政府给予资金、政策等方面必要的扶持,待市场发育成熟后,鼓励和放开各投资主体介入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是创新管理模式,实施“全民营销”,将酒店、旅行社、景区各方利益捆绑,共同投资旅游文化项目,形成利益共生关系,实现旅游文化产业投资多元化。
4.3注重可持续发展黄山部分著名旅游资源存在过度开发,如五一、十一黄金周时,大量的游客涌入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会产生一定的破坏。
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要做好游客分流和游客接待工作,注重环境保护和景区治理,定期为景点进行维护,如封山育林,促进其自然修复,为后代保留绿水青山。
做好景区周围接待区规划,对景点周围服务业做好引导工作,提高整体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1.李运祥. 中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开展生态旅游的对策研究2.罗茹. 广西宜州市开发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和对策探讨3.黄山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