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血细胞形态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裸核巨核细胞
胞核同产血小板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巨 核细胞的胞浆解体后,释放出大量血小板, 仅剩一细胞核,故称为裸核巨细胞.
血小板
星形,圆形或椭圆形,无细胞核,胞质淡蓝色或淡红色, 亦 有少数梭形及不整形者,一般有1~3个突起,血小板 可分为透明区与颗粒区,二者没有明显分界,颗粒呈 深蓝色或蓝绿色折光,散布于颗粒区内。 .
早幼红细胞
胞体直径10-18 μm,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圆形, 居中或稍偏位,核染色质浓集呈粗颗粒状,核 仁模糊或消失。胞质量比原红细胞稍增多,为 不透明蓝色或深蓝色,胞质内无颗粒。瘤状突 起和核周淡染区仍可见。
中幼红细胞
胞体直径8-15 μm ,圆形。胞核圆形,居中,占 细胞1/2。核染色质凝聚成条索状或块状。核 仁完全消失。胞质量多,无颗粒。由于血红蛋 白形成增多而嗜碱性物质逐渐减少,胞质呈不 同程度的嗜多色性(蓝灰色,灰红色)。
血细胞形态检查
正常细胞形态
注:先记住各细胞典型画图模板结构特点,再深入熟
悉掌握日常工作中不同染色真实涂片中细胞变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血细胞的生成和分化
Totipotent Stem Cell
原粒细胞型
胞体直径10-20 μm,圆形或类圆形。胞核较大呈淡紫红色 ,圆形或类圆形,居中或略偏位。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 排列均匀,如薄沙分布,无浓集。核仁 2-5 个,较小, 清楚,呈淡蓝色。胞质量较少,呈透明的天蓝色或深蓝 色,胞质内多无颗粒。
晚幼红细胞
胞体直径7-10 μm ,圆形。胞核圆形,占 细胞1/2以下,核染色质凝聚呈紫黑色的 团块状(称为碳核),胞质量多,淡红 色或灰红色,无颗粒。
成熟红细胞
胞体平均直径7.2 μm,呈双凹圆盘状,无核, 胞质淡红色,中央部分为淡染区。
原单核细胞
胞体直径14-25 μm,圆形或不规则,有扭曲、折叠,有时 可有伪足。胞核圆形,稍凹陷或不规则,可有折叠、扭 曲。核染色质疏松纤细,呈细丝网状,为淡紫红色。核 仁1-3个,大而清楚。胞质较其他原始细胞多,呈灰蓝色 不透明毛玻璃样,其中可有空泡,颗粒无或少见。
胞体直径11-16 μm,胞核与中性杆状核粒 细胞相似,胞质中充满嗜酸性颗粒。
嗜碱性杆状核粒细胞
胞体直径10-12 μm,胞核呈模糊杆状,胞 质内及核上有少许嗜碱性颗粒。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胞体直径10-14 μm, 胞体呈圆形,胞核分叶状, 常分为2-5叶,叶与叶之间有细丝相连或完全断开 。胞质丰富,呈淡红色,浆内充满中性颗粒。分 叶核粒细胞和杆状核粒细胞的另一种划分标准是 核桥(即核最窄处小于最宽处的1/3)。
中性晚幼粒细胞
胞体直径10-16 μm,胞核明显凹陷呈肾形、马 蹄形、半月型,其凹陷程度与假设圆形核直径 之比为1/2—3/4。核常偏于一侧,核染色质粗 糙呈小块,出现副染色质,核仁消失。
嗜酸性晚幼粒细胞
胞体直径10-16 μm,胞质内充满嗜酸性颗粒, A颗粒常无。其他方面基本同中性晚幼粒细胞 。
原始淋巴细胞
胞体直径10-18 μm,圆形或类圆形。胞核圆形或 类圆形,核膜厚,核染色质细致呈颗粒状,核 仁1-2个,清楚,染成淡蓝色。胞质很少,淡 蓝色,无颗粒,近核处可有一透明区。
淋巴细胞
(1)大淋巴细胞:胞体直径12-15 μm 。胞核椭圆形,常偏于 一侧;核染色质致密均匀呈深紫红色;核仁消失。胞质较多 ,呈清澈的淡蓝色,常有少许嗜天青颗粒。 (2)小淋巴细胞:胞体直径6-9 μm,圆形或类圆形。胞核类圆 形或有小切迹;核染色质紧密呈大块状,核仁消失。胞质量 极少,呈淡蓝色,常无颗粒。
正常红细胞
低色素小细胞性红细胞
球形红细胞
椭圆形红细胞
口形红细胞
鎌状红细胞
缗钱状排列
靶形红细胞
碱性点彩红细胞
泪滴形红细胞
Cabot(卡波环)
碎裂形红细胞
嗜多色性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
(Howell-Jolly)豪周氏小体
含铁粒红细胞
血小板数量及形态
• 血小板数量:平均每油镜视野5-15 个或数20个油镜视野血小板相加大 于100为大概正常。 • 血小板形态:巨大血小板、大血小 板、蛇形血小板。 • 血小板分布:注意涂片边缘及片尾 有无聚集现象。
中性中幼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鉴别
原始淋巴细胞
胞体直径10-18 μm,圆形或类圆形。胞核圆形或 类圆形,核膜厚,核染色质细致呈颗粒状,核 仁1-2个,清楚,染成淡蓝色。胞质很少,淡 蓝色,无颗粒,近核处可有一透明区。
幼淋巴细胞
胞体直径10-16 μm,圆形或类圆形。胞核圆形或 类圆形,核仁模糊或消失,核染色质较原淋细 胞粗。胞质少,淡蓝色透明,偶有少许嗜天青 颗粒。
颗粒巨核细胞
胞体直径40-70um,有的可达100um以上,常不规则.胞核 巨大.胞质丰富,胞质中充满大量细小的紫红色颗粒而 呈淡红色.周边可有少许血小板附着.
产血小板巨核细胞
• 胞体直径40-70um,有时可达100um,胞核巨大且不规则. 核染色质呈团块状,胞浆极丰富,淡红色,颗粒可聚集呈蔟 .胞膜不清晰,其内外侧常有聚集的血小板.
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
胞体直径11-16 μm,胞体直径胞核多分为 两叶,胞质内充满嗜酸性颗粒。
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
胞体直径10-12μm,胞核可为3-4叶或分叶不明 显,胞质内及核上有少许嗜碱性颗粒。
粒细胞胞质中四种颗粒的鉴别
原红细胞
胞体直径15-25 μm,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瘤状突起 。胞核圆形,居中或偏于一侧,核染色质呈紫红色颗 粒状,核仁1-3个。胞质少,深蓝色且不透明,有油 画蓝感,核周常形成淡染区,胞质中无颗粒。
• 中毒颗粒:细胞质中部分或全部颗粒 变粗,着色深,颗粒的分布及大小 不等,可能为中性颗粒成熟过程中 发生变性所致; • 中毒指数:有中毒颗粒的中性粒细 胞数/所计数的中性粒细胞数 。 <0.25为轻度,0.25-0.50为中度, 0.50-0.75为重度,0.75-1.00为极度 。
• 空泡:可在细胞质或核中出现,常 为多个,被认为是细胞脂肪变性后 未能着色所致;
原粒细胞Ⅱ型
根据颗粒有无等特征将原粒细胞分为型 和Ⅱ型: 型为典型的原粒细胞,胞质中无 颗粒; Ⅱ型除具有型的特点外,胞质中有少 许颗粒。
早幼粒细胞
胞体直径12-25μm,较原粒细胞大,圆形或椭圆形 ,有时可见瘤状突起。胞核大,呈圆形椭圆形或 一侧凹陷,核常偏于一侧或位于中央。核染色质 开始聚集,较原粒细胞粗,核仁清晰可见。胞质 内含有数量不等,大小形态不一的紫红色嗜天青 颗粒。
异常细胞形态
粒细胞形态:
⑴核左移现象、核右移现象; ⑵粒细胞有无中毒性颗粒、空泡变 性、核凝集、核溶解等 ⑶有无原始及其它异常细胞、有无 Auer小体、派胡样畸形等。
什么核左移?
• 正常时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 分叶以3叶居多,杆状核与分叶 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如 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杆 状以上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 左移 。
• Dohle(窦勒)小体:细胞质内出现嗜碱性 、多呈斑块、梨形或云雾状,可能为 核浆发育不平衡所致,为细胞严重毒 性变的表现; • 核棘突:胞核有各种形态的芽状突出, 临床意义尚不明确,可能与中毒、癌 转移、严重放射损伤等有关。
Pelger-Huet(派胡样畸形)异常
是一种粒细胞核分叶不完全现象
中性中幼粒细胞
胞体直径10-20 μm ,圆形。胞核椭圆形,一侧开始 为扁平或略凹陷,其凹陷程度与假设圆形核直径之 比常小于1/2,核常偏于一侧,呈紫红色。核染色质 聚集呈索块状,核仁常无。胞质量多,呈淡红、淡 蓝色;内含细小,大小较一致的淡紫红色中性颗粒 。
嗜酸性中幼粒细胞
胞体直径15-20 μm,较中性中幼粒细胞略大,圆形 。胞核与中性中幼粒细胞相似。胞质内满布粗大 ,大小一致,橘红色的嗜酸性颗粒。
红细胞形态
⑴红细胞大小和血红蛋白含量:小红细胞、 大红细胞、巨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一、 低色性、正色性、多色性。 ⑵红细胞形态改变:靶形红细胞、球形红细 胞、椭圆形红细胞、口形红细胞、镰形红 细胞、碎裂形红细胞。 ⑶红细胞中的异常结构:嗜硷点彩红细胞、 (Howell-Jolly)豪周氏小体、Cabot(卡伯 氏环)等。
嗜碱性晚粒细胞
胞体直径10-14 μm,胞核呈肾形,轮廓不 清,胞质内及核上可见嗜碱性颗粒。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胞体直径10-15 μm,胞核凹陷更加明显,与假 设圆形核直径之比大于3/4,形态弯曲呈粗细 均匀的带状。核染色质粗糙呈块状,副染色质 明显、透亮,核两端钝圆呈深紫红色。
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
2、使用EDTA-K2抗凝血液样本时,应在采集后4小时内 制备血涂片。在制片前,样本应充分混匀。注意,样本 不能冷藏。 3、用楔形技术制备血涂片。在玻片近一端1/3处,加一 滴(约0.05ml)充分混匀的血液,握住另一张较狭窄的、 边缘光滑的推片,以30º~45º角使血滴沿推片迅速散开, 快速、平稳地推动推片至玻片的另一端。
单核细胞数量及形态
• 比例及绝对值是否明显增高, 特别注意老年人单核细胞无诱 因的增高; • 是否有原幼单核细胞; • 是否有空泡变性、吞噬异物等
血液涂片的制备
1、每份样本制作3张血涂片。要求所用玻片清洁、干燥、 无尘,大小为25 mm×75mm,厚度为0.8~1.2mm。并有 明确标记。如果样本中白细胞数量少时,需要制备更多 血涂片(如6张)。
血涂片高倍镜下白细胞密度与外周血白细胞对应关系
血涂片上WBC数/HP
WBC(x109)
2~4
4~6 6~10
4~7
7~9 10~12
10~12
13~18
红细胞形态
⑴红细胞大小和血红蛋白含量:小红细胞、 大红细胞、巨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一、 低色性、正色性、多色性。 ⑵红细胞形态改变:靶形红细胞、球形红细 胞、椭圆形红细胞、口形红细胞、镰形红 细胞、碎裂形红细胞。 ⑶红细胞中的异常结构:嗜硷点彩红细胞、 (Howell-Jolly)豪周氏小体、Cabot(卡伯 氏环)等。
• 杆状核粒细胞>0.06,称轻度左移。 • 杆状核粒细胞>0.10并伴有少数晚幼 粒细胞者为中度核左移。 • 杆状核粒细胞>0.25并出现更早期的 粒细胞时,为重度核左移,常见于粒 细胞性白血病或中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样反应。
什么核右移?
• 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的分叶过多 ,可分4 叶甚至于5~6叶以上,若5 叶 者超过5%时,称为中性粒细胞的核右 移。核右移是由于造血物质缺乏,使 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或造血功能 减退所致。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恶性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 ,感染的恢复期,也可出现一过性核 右移现象。
幼单核细胞
胞体直径15-25 μm ,圆形或不规则,有时可有 伪足。胞核常不规则,呈扭曲、折叠状,或有 凹陷切迹。核染色质开始聚集呈丝网状,核仁 有或消失。胞质增多,呈灰蓝色不透明,可见 空泡和细小紫红色的嗜天青颗粒。
单核细胞
胞体直径12-20 μm,圆形或不规则,常可见伪足 。胞核不规则,常呈肾形,马蹄形,或S形等。 核染色质疏松,可呈条索状,小块状。胞质量 多,呈灰蓝色半透明毛玻璃状。胞质内可见细 小,分布均匀的紫红色颗粒,胞质内常有空泡 。
原浆细胞
胞体直径12-25 μm 。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圆形,占胞体 的1/2以上,偏位或居中;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网状,染呈 紫红色;核仁2~5个。胞质量多,呈深蓝色、不透明, 有核旁淡染区,无颗粒,可有空泡。
浆细胞
胞体大小不一,直径8~15 μm 。常呈椭圆形。胞核圆形、较小, 占胞体1/3以下,核常偏位;核染色质聚集呈块状,副染色质呈 淡红色形似龟背状,少数呈车轮状;胞质丰富,呈深蓝色、不 透明,有泡沫感,有时胞质均呈红色或胞质边缘呈红色。常有 空泡及核旁半月形淡染区,偶有少许嗜天青颗粒。
原巨核细胞
胞体直径15-30um,圆形或不规则.胞核较大,圆形或不规则,常有 凹陷,折叠,胞核1-2个;核染色质粗,排列紧密,分布不均匀,染成紫 红色;核仁2-3个,常不清晰,呈淡蓝色.胞质较少,呈深蓝色,无颗粒 ,常可见指状胞质突起,细胞周边常有血小板附着.
幼巨核细胞
胞体直径30-50um,常不规则.细胞核形态不规则,有重叠或扭曲,呈肾 形或分叶状;核染色质颗粒粗,排列紧密,常无核仁.胞质较丰富,深蓝 或淡蓝色,近核处出现少许细小的淡紫红色颗粒而使胞质呈淡红色, 常有伪足状突起,有时细胞周边可有血小板附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