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之PPP模式介绍

合集下载

PPP模式含义、特征、模式分类、优势、主要内涵

PPP模式含义、特征、模式分类、优势、主要内涵

PPP模式含义、特征、模式分类、优势、主要内涵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

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按照这个广义概念,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与BOT相比,狭义PPP的主要特点是,政府对项目中后期建设管理运营过程参与更深,企业对项目前期科研、立项等阶段参与更深。

政府和企业都是全程参与,双方合作的时间更长,信息也更对称。

PPP是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指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对价。

PPP是以市场竞争的方式提供服务,主要集中在纯公共领域、准公共领域。

PPP不仅是一种融资手段,而且是一次体制机制变革,涉及行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

三大特征:伙伴关系PPP具有三大特征,第一是伙伴关系,这是PPP最为首要的问题。

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给予授权、征收税费和收取罚款,这些事务的处理并不必然表明合作伙伴关系的真实存在和延续。

比如,即使一个政府部门每天都从同一个餐饮企业订购三明治当午餐,也不能构成伙伴关系。

PPP中私营部门与政府公共部门的伙伴关系与其他关系相比,独特之处就是项目目标一致。

公共部门之所以和民营部门合作并形成伙伴关系,核心问题是存在一个共同的目标:在某个具体项目上,以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多最好的产品或服务的供给。

私营部门是以此目标实现自身利益的追求,而公共部门则是以此目标实现公共福利和利益的追求。

形成伙伴关系,首先要落实到项目目标一致之上。

但这还不够,为了能够保持这种伙伴关系的长久与发展,还需要伙伴之间相互为对方考虑问题,具备另外两个显着特征: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

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之PPP模式介绍

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之PPP模式介绍

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之PPP模式介绍一、ppp的概念及内涵1.ppp的概念及兴起ppp(private-publicpartnership)即为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就是指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以某个项目为基础而构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模式。

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合作各方可以获得比单独行动更不利的结果。

ppp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后在西方特别是欧洲流行起来的,在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尤其就是在大型、一次性的项目,例如公路、铁路、地铁等的建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2.ppp的结构ppp模式的典型结构为: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通过政府订货的形式与中标单位成立的特定目的公司签定特许合约(特定目的公司通常就是由中标的建筑公司、服务经营公司或对项目展开投资的第三方共同组成的股份有限公司),由特定目的公司负责管理筹资、建设及经营。

政府通常与提供更多贷款的金融机构达成一致一个轻易协议,这个协议不是对项目展开借款的协议,而是一个向借贷机构允诺将按与特定目的公司签定的合约缴付有关费用的协议,这个协议并使特定目的公司能够比较顺利地赢得金融机构的贷款。

由于协议内容的不同,ppp的实施形式也有很多。

一种极端形式是,私人部门提供几乎所有的资金,承担工程带来的主要风险,如建筑成本风险、延期风险以及由项目收益率的下降和比预期更高的运营成本所带来的风险。

另一种极端形式是,私人部门只是设计建设一个被许多参数限定好了的项目,并且只对其中某一固定的收入进行运营。

较为普遍的情况是,私人承包商承担设计建设的风险以及延期风险,但是政府承诺的收益足以弥补工程的竞价成本和运营成本。

使用这种融资形式的实质就是:政府通过给与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去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及有效率运营。

1ppp模式的机构层次就像是金字塔一样,金字塔顶部就是政府,就是导入私人部门参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有关政策的制定者。

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存有一个完备的政策框架、目标和实行策略,对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的各参与方展开指导和约束。

ppp五大投融资模式全解析

ppp五大投融资模式全解析

ppp五大投融资模式全解析一般情况下,PPP模式是公私合营各种模式的统称。

此处是作为一种独立而具体的模式。

就此而言,PPP 融资模式主要应用于基础设施等公共项目。

首先,政府针对具体项目特许新建一家项目公司,并对其提供扶持措施,然后,项目公司负责进行项目的融资和建设,融资来源包括项目资本金和贷款;项目建成后,由政府特许企业进行项目的开发和运营,而贷款人除了可以获得项目经营的直接收益外,还可获得通过政府扶持所转化的效益。

120世纪90年代后,一种崭新的融资模式-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共部门-私人企业-合作”的模式)在西方特别是欧洲流行起来,在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尤其是在大型、一次性的项目,如公路、铁路、地铁等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PPP模式是一种优化的项目融资与实施模式,以各参与方的“双赢”或“多赢”作为合作的基本理念,其典型的结构为: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与中标单位组建的特殊目的公司签定特许合同(特殊目的公司一般是由中标的建筑公司、服务经营公司或对项目进行投资的第三方组成的股份有限公司),由特殊目的公司负责筹资、建设及经营。

政府通常与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达成一个直接协议,这个协议不是对项目进行担保的协议,而是一个向借贷机构承诺将按与特殊目的公司签定的合同支付有关费用的协定,这个协议使特殊目的公司能比较顺利地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

采用这种融资形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及有效运营。

PPP 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第一,PPP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

PPP融资是以项目为主体的融资活动,是项目融资的一种实现形式,主要根据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政府扶持的力度而不是项目投资人或发起人的资信来安排融资。

项目经营的直接收益和通过政府扶持所转化的效益是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项目公司的资产和政府给予的有限承诺是贷款的安全保障。

PPP模式解析与投融资平台搭建

PPP模式解析与投融资平台搭建

PPP模式解析与投融资平台搭建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是公私合作模式的简称,是指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提供和运营管理等项目。

该模式注重政府、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PPP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的风险共担、利润共享、合作共赢,以及政府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私营部门参与公共项目的建设和经营。

在PPP模式中,政府主要负责项目的规划、管理和监督,私营部门则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

通过社会资本的引入,可以提高项目的融资能力和市场化运作水平,降低政府的财政压力。

在国内,随着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PPP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从高速公路、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到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PPP模式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通过PPP模式,政府可以解决融资瓶颈、提高项目管理能力,而私营部门则可以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和长期的经营权益。

1.市场准入: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平台应具备开放、透明、公平的市场准入机制,为合作伙伴提供公正的竞争环境。

2.风险管理:投融资平台需要建立合理的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通过风险的分散和转移,降低投资者的风险感知,增加项目的吸引力。

3.信息共享:平台应提供全面、准确的项目信息,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决策的依据,同时也可以促进项目的对接和合作。

4.合同管理:平台应加强对项目合同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各方的权益得到保障,项目的风险得到控制。

5.政策支持:政府可以通过优惠政策、税收激励等方式,为投融资平台提供支持,吸引更多的资金和资源进入PPP项目。

总之,PPP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公私合作模式,可以提高项目的融资能力和市场化运作水平,实现政府和企业的互利共赢。

搭建投融资平台是PPP模式的重要环节,需要考虑市场准入、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合同管理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问题,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PPP五大投融资模式全解析

PPP五大投融资模式全解析

五大投融资模式全解析威廉华莱士一、0模式一般情况下模式是公私合营各种模式的统称。

此处是作为一种独立而具体的模式。

就此而言融资模式主要应用于基础设施等公共项U。

首先,政府针对具体项U特许新建一家项U公司,并对其提供扶持措施,然后,项U公司负责进行项U的融资和建设,融资来源包括项U资本金和贷款;项U建成后,山政府特许企业进行项U 的开发和运营,而贷款人除了可以获得项U经营的直接收益外,还可获得通过政府扶持所转化的效益。

世纪年代后,一种崭新的融资模式模式C即“公共部门私人企业合作”的模式)在西方特别是欧洲流行起来,在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尤其是在大型、一次性的项U,如公路、铁路、地铁等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模式是一种优化的项U融资与实施模式,以各参与方的“双赢"或“多赢"作为合作的基本理念,其典型的结构为: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与中标单位组建的特殊U 的公司签定特许合同(特殊U的公司一般是山中标的建筑公司、服务经营公司或对项U 进行投资的第三方组成的股份有限公司)川1特殊U的公司负责筹资、建设及经营。

政府通常与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达成一个直接协议,这个协议不是对项U进行担保的协议,而是一个向借贷机构承诺将按与特殊U的公司签定的合同支付有关费用的协定,这个协议使特殊U的公司能比较顺利地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

采用这种融资形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及有效运营。

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个方面:第一是一种新型的项U融资模式。

融资是以项U为主体的融资活动,是项U融资的一种实现形式,主要根据项U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政府扶持的力度而不是项U投资人或发起人的资信来安排融资。

项U经营的直接收益和通过政府扶持所转化的效益是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项U公司的资产和政府给予的有限承诺是贷款的安全保障。

第二融资模式可以使更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到项U中,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

PPP、BT、BOT、EPC+F、F+EPC融资模式的优缺点

PPP、BT、BOT、EPC+F、F+EPC融资模式的优缺点

PPP、BT、BOT、EPC+F、F+EPC融资模式的优缺点一、PPP、BT、BOT、EPC+F、F+EPC融资模式的定义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即“公私合作”融资模式。

主要应用于基础设施等公共项目。

适宜采用PPP模式的项目一般属于能源、交通运输、市政公用、农业、林业、水利、环境保护、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养老、旅游等公共服务领域。

BT模式(Build-Transfer)即“建设-移交”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领域中采用的一种投资建设模式。

B OT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模式。

其实质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

EPC+F模式(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即“工程总承包+融资”模式。

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F+EPC模式即融资+总承包模式,是对EPC模式的一种拓展和变形,在国际工程承包中用的比较多。

F融资在前,EPC建造施工在后,承包商能够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替业主找到优质融资渠道,促进业主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友好合作,进而获取项目的施工总承包。

二、PPP、BT、BOT、EPC+F、F+EPC融资模式优缺点如下:项目优点缺点PPP 1.避免费用超支。

2.减轻财政负担。

3.互利共赢。

4.风险分配合理。

1.配套设施不完善。

2.项目收益无保障。

BT 1.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2.有利于合理分担风险。

3.有利于提高前期运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前工期,保证工程质量。

1.缺乏完整有效的法律保障。

2.对企业而言,BT项目合同签订后所承担的风险要大于政府承担的风险。

全面解析BOTBTTOTTBT和PPP投融资模式

全面解析BOTBTTOTTBT和PPP投融资模式

全面解析BOTBTTOTTBT和PPP投融资模式BOT(建设-运营-转让)投融资模式:BOT是一种特殊的投融资模式,通常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

在BOT模式下,政府可以将特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委托给私人企业进行建设、运营和维护,企业在一定时间内使用该基础设施并从中获得收益。

在合同期满后,该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将转移给政府。

BOT模式能够有效分担政府财政压力,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效率。

BT(建设-转让)投融资模式:BT模式也是一种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类似于BOT模式。

在BT模式下,政府委托私人企业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但与BOT不同的是,私人企业在建设完成后不承担设施的运营和维护责任,而是将该基础设施的所有权转让给政府。

BT模式适用于那些只需要建设而不需要长期运营服务的基础设施项目。

TOT(建设-转让-运营)投融资模式:TOT模式是BOT和BT模式的组合,该模式下,私人企业既承担基础设施的建设责任,又承担一定的运营和维护责任。

政府在合同期满后可以选择继续由私人企业运营,或者将运营权转让给其他方。

TOT模式适用于那些需要长期运营和维护的基础设施项目。

TBT(建议-建设-转让)投融资模式:TBT模式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投融资模式,与BOT模式类似,也是政府委托私人企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建设完成后由私人企业转让给政府。

与BOT模式不同的是,TBT模式中私人企业在建设过程中提供建议和借款支持,帮助政府解决项目的融资问题。

政府在支付一定的代偿费用后,获得了基础设施的所有权。

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伙伴关系)投融资模式:PPP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领域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投融资模式。

在PPP模式下,政府与私人企业或社会资本共同合作,共同承担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维护职责,并共享收益。

PPP模式通过整合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本,提高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效率,并增加了企业的投资回报。

总结起来,BOT、BT、TOT、TBT和PPP投融资模式都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常见的投融资模式。

投融资模式(PPP、BOT、BT、TOT、TBT模式详解)

投融资模式(PPP、BOT、BT、TOT、TBT模式详解)

PPP、BOT、BT、TOT、TBT模式详解一、什么叫BOT、BT、TOT、TBT和PPP投融资模式2、BT(Build Transfer)即建设-移交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领域中采用的一种投资建设模式,系指根据项目发起人通过与投资者签订合同,由投资者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并在规定时限内将竣工后的项目移交项目发起人,项目发起人根据事先签订的回购协议分期向投资者支付项目总投资及确定的回报。

3、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即转让-经营-转让模式是一种通过出售现有资产以获得增量资金进行新建项目融资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在这种模式下,首先私营企业用私人资本或资金购买某项资产的全部或部分产权或经营权,然后,购买者对项目进行开发和建设,在约定的时间内通过对项目经营收回全部投资并取得合理的回报,特许期结束后,将所得到的产权或经营权无偿移交给原所有人。

4、TBT模式TBT就是将TOT与BOT融资方式组合起来,以BOT为主的一种融资模式。

在TBT模式中,TOT的实施是辅助性的,采用它主要是为了促成BOT.TBT的实施过程如下:政府通过招标将已经运营一段时间的项目和未来若干年的经营权无偿转让给投资人;投资人负责组建项目公司去建设和经营待建项目;项目建成开始经营后,政府从BOT项目公司获得与项目经营权等值的收益;按照TOT和BOT协议,投资人相继将项目经营权归还给政府。

实质上,是政府将一个已建项目和一个待建项目打包处理,获得一个逐年增加的协议收入(来自待建项目),5、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模式一般而言,PPP融资模式主要应用于基础设施等公共项目。

首先,政府针对具体项目特许新建一家项目公司,并对其提供扶持措施,然后,项目公司负责进行项目的融资和建设,融资来源包括项目资本金和贷款;项目建成后,由政府特许企业进行项目的开发和运营,而贷款人除了可以获得项目经营的直接收益外,还可获得通过政府扶持所转化的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