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少年王冕(教学实录)
《少年王冕》精彩教学实录

《少年王冕》教学实录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看老师写课题——《少年王冕》,“冕”的上半部分是“冒”字头,“ㄇ”,最初是表示扎在头上的头巾,里面的第一横是表示发髻,第二横表示发髻下面的眉毛,发髻和眉毛是不能和头巾连在一起的,所以这两横既不能靠左也不能靠右。
请大家齐声读课题。
(生读)同学们再自由读一读这些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师:这儿,有两个字要提醒大家注意。
(映示幻灯)“载”是一个多音字,你能根据它的不同意思,为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吗?出示:载zǎi ①年;②把事情记录下来。
载zài ①用运输工具装;②充满(道路);③表示两个动作交替或同时进行,相当于“一边……一边……”载笑载言载入史册千载难逢载歌载舞怨声载道三年五载师: 那么,文中的“载着”的“载”读什么音?(生齐答zài)汉语中,一字多音是比较常见的语言现象,有时,我们可以根据它的意思来辨别读音,明白了吗?“隔壁”的“隔”的右半部读lì,表示古代的一种炊具,相当于瓦罐。
瓦罐值钱吗?生:不值钱。
师:当年的瓦罐如果放在今天,就非常值钱了,那可是文物啊!(板书:¥)这个符号认识吗?生:人民币的符号。
师:是的,“鬲”在当时是不值钱,所以看清楚了,这里面只有一横,不能写成人民币的符号。
下面请大家在书后第3题旁边的空白处,临写一个“隔”字。
师: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来读书,谁想读?(生试读)师:读书就该这样,要老老实实地把课文读通读顺。
像这位同学,还能读出一些感情来,就更好了。
课文的第5自然段比较长,而且要求背诵,谁愿意读?(生读的过程中,把“闷mēn热”读成了“闷mèn热”)师:你读得也很好,只可惜把一个多音字的音给读错了。
其他的同学听出来了吗?生:他把“闷mēn热”读成了“闷mèn热”。
师:嗯,听得很仔细。
课文第2自然段中有“闷mèn得慌”,这儿有“闷mēn 热”,能告诉我们怎么区别这两个字音?生:我觉得吧,天气给人带来不舒服的感觉的时候念“mēn”,而心里觉得烦躁,心情不愉快的时候念“mèn”。
五年级语文教案——《少年王冕》教学

五年级语文教案——《少年王冕》教学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王冕的成长历程和他勤奋好学的品质。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 教育学生学习王冕的孝敬父母、勤奋好学、自立自强的精神。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王冕的形象。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培养学生学习王冕的精神。
教学准备:1. 课文《少年王冕》文本。
2. 相关王冕的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有关勤奋好学的课文,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课文《少年王冕》。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了解王冕的形象。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通过讲解,引导学生学习王冕的孝敬父母、勤奋好学、自立自强的精神。
四、课堂讨论(5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课文的感受和收获。
2. 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如何做一个勤奋好学、自立自强的人。
2. 布置相关的写作或朗读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王冕的形象,学习了他的孝敬父母、勤奋好学、自立自强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王冕的孝心和勤奋。
2. 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再现课文中的经典场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七、案例分析(10分钟)1. 提供几个关于孝敬父母、勤奋好学、自立自强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2.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找出与王冕相似的品质,进一步体会这些品质的重要性。
小学五年级语文少年王冕启发式教学实录

少年王冕启发式教学实录五年级语文教案本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意,借名流隐括全文”。
这是一篇人物故事。
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
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美好事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高手”,家境也随着渐渐好转。
本文教学重点是通过课文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长辈的美好品德。
片断一:抓关键句,品读课文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是一个()的王冕呢?说说理由。
生:这是一个家境贫寒的王冕。
王冕七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靠母亲做些针线活供他读书。
(还从哪里看出来?)生: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
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
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从哪个词语上更能看出来?)生:“年成不好”,“只靠针线活”,“这点钱”,“实在”。
这几个词语上更能说明他家家境贫寒。
(这还是一个怎样的王冕呢?)生:这是一个懂事的王冕。
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
”(是不是他不想读书了?他为什么这么说?)生:王冕这样说是在宽慰母亲,他知道家庭生活很艰难,他理解母亲的难处。
生:他为了不让母亲内疚,难过,才这样说的。
生:他知道母亲非常希望他能够到学堂里去读书,所以,他说:“我还可以带几本书去读呢。
”师:你还读出了这是一个()的王冕?生:这是一个孝敬母亲的王冕。
从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亲。
生: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
(还从哪里看出来?)生:王冕得了钱,就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
(还有吗?)生:春光明媚的时候,王冕就用一辆牛车载着母亲,到村上湖边走走。
母亲心里十分欢喜。
(你还读出了这还是一个什么样的王冕呢?)生:这是一个善于观察的王冕。
“转眼间,阴云密布。
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这白云。
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
山上青一块,紫一块;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
激发兴趣 深入表达——《少年王冕》教学实录

一
师: 课文 只用 不到 I 千 字就写 了王 冕 1 8年 的成 长 经历 , 可 为什么 花这 么 多笔 墨写雨 后 的景 象 和荷花 呢?
联系 上 下文和 王 冕前后 生活 的变化 思考 思考 。 生 1 : 正是 这 雨后 的荷 花激 发 了王冕 的 灵感 , 从 而 使 他产 生 了学 画 的冲动 。
律、 学 会识 字 , 构 建合 理 而完 善 的知识 结构 。高 年级 识 字 教 学应 该 在分 析 重 点 生字 的 音 、 形、 义 的基 础 上 , 展
J。‘‘’ 。。 。。一
[ 2 ] 叶秀萍 . 汉字学导 向下的识字教学 [ J 】 . 上海教育科
研, 2 0 1 4 , ( 1 2 ) .
生: 美。
师: 如此美景 , 作者是怎样生动准确地描写出来的
呢? 请 自由读课 文 , 把你觉 得 写得特 别美 的词 句 圈 画下 来, 思考 作者 是 怎样描 写美 景 的 , 并在 旁边做 批 注 。 生 读文 做批 注 。
国传 统文 化 的热爱 。
教 学重 点 :
师: 谁 知道 这首 诗 的作者 ?
生: 王冕 。
师: 正 确这 首 诗的 作者就 是 王冕 。 这 节课让 我 们继 续学 习第 2 4课 《 沙 年 王冕》, 走 近名著 儒 林外 中 的
王冕。
通过 对重 点语 句 的 品析 ,感受 王 冕勤奋 刻苦 的学
I 1 4f 2 0 1 7 年8 月下( 总第 3 5 0 期)
K E T A N G Z A I X I A N j 9 - — 1 ● - }
师: “ 观荷 学 画 ”这 部分 内容 又描 述 了一 个 怎样 的 王冕 呢 ? 我 们 来接着 学 习 。 话说 王 冕一边 放 牛 , 一 边读 书, 不 知 不觉 三 四年 过 去 了 , 他 读 了不 少 书 , 也 明 白了 许多 道理 。有 一 天 , 他 看 到 了一 幅景 象 , 让 他感 觉 自己 是“ 人在 画 图 中” , 这 是怎样 的一 幅图画 呢 ?
《少年王冕》第二课时教学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

《少年王冕》第二课时教学实录本文是关于《少年王冕》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上课铃声响后,我走进教室,让学生喊口号:“上课了,请坐好,拿课本。
”学生在纪律委员名利同学的带领下,坐姿端正,课本安放在书桌上。
我环视了一下学生们,运用昨晚学习的魏书生老师的做法,先让学生全体起立,闭上眼睛,想想自己是名人,将来要为人类做出什么贡献。
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做法,有些人以为是在开玩笑,眼睛也没有闭上,还笑出声来。
名利同学喊了一声“安静,闭上眼睛。
”我说了好几个名人,如李时珍、爱迪生、诺贝尔、齐白石、温总理、xx书记......想想你是他们,为人类做出什么贡献?大约两分钟后,我请学生坐下,问有没有人上来说一说?第一个举手的是名利同学,我让他上来,他说:“我是诺贝尔,制造出炸药,炸开石头,造路。
”我说:“说未来的诺贝尔,将来要做出什么贡献?”名利同学说:“制造出新型炸药。
”他下去后,接着班长上来说梦想说未来,后面的有垂丰同学、忠攀同学、邱能同学......接下来是叫学生默写文中的生字词,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实在写不出就看课本。
我请第一批五位同学上黑板写,看谁写得多。
第二批、第三批也是这样做。
到第四批学生上来时,只有一个男生,其他都是女生,我打趣地说:“女生要赢过班长哦!班长写字本来就慢,肯定输了。
”我话一出,下面的女生都乐开了,男生就不服气了,名利同学带头说:“支持班长的请举手。
”“唰”地一声,小手举起来了。
班长可能也受到鼓舞了吧,竟然赢过女生,在两分钟之内写出了14个带着拼音的字。
“鼓掌!”不只谁说了一声,掌声“啪啪..."地响起来了。
我举起大拇指,说:“真不愧是班长呀!”接着对女生说:“女生们,要加油呀!可不能丢了面子啊!”接下来是学习课文《少年王冕》,我先介绍王冕,并板书,有时问学生:“王冕写了哪些书?”他们说:“《竹斋集》。
”“还有呢?”我问。
“还有《墨梅》。
”我板完书后,读了一下《墨梅》的诗句,学生们也跟着附和。
少年王冕教学实录

24、少年王冕板块一:梳理事件,把握文本结构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24课,齐读课题(不要拖长音)师: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师评:你说了其中的一件事。
师评:这两个同学在概括的时候,只概括了其中一件事,可是不够全面。
师:看来呀,想要概括这篇课文,对我们来说还是有难度的。
没有关系,毕竟这篇课文有七个自然段,跨越了11个年头,概括起来确实有难度。
师:没关系,我们一起来看,课文选取了王冕哪几个年龄段?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七岁十岁十三、四岁十七、八岁师:刚才我们找到了王冕人生的四个年龄段。
在这四个年龄段中,分别写了王冕的什么事?用简单的话说说。
七岁:父亲去世(师引导:用四个字说试试)师评:抓住了课文中的词十岁:辍学放牛师引导:不上学了叫什么?十四、四岁:师评:简单、明了十七、八岁:离开秦家师引导:抓住关键师:刚才我们找到了王冕人生中的四个年龄段,又找到了四个年龄段所对应的事情,根据老师的板书,请你再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师:一点就通师:全面完整师评:通过寻找时间线索,我们就可以把事情概括的全面又简洁,现在你觉得,概括这篇课文简不简单?大家看,课文在介绍王冕七到十八岁的年龄,中间少了哪几个年龄?生:八九、十一二、十五六师:那么这些年龄段作者有没有写?生:没有师:先不着急下结论,打开书找一找看。
生:眼看三个年头过去了。
师:一个眼看就写了三个年头。
平常你们写的时候也可以这样用。
师:万事开头难,第一句话找打了,第二句在哪里?生:“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师:这句话也来写了三四年生:到了十七八岁师:一个眼看、一个不知不觉、一个到了,就写了好几年,我们一起读这三句话。
师: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些年龄阶段写得那么简单,而不写写这些年发生的事情呢?生:因为我觉得7岁、10岁、十三四、十七八岁,王冕在这四个年龄阶段的事更重要。
师:思维敏捷的孩子师:一些事情简单的写,另外一些详细的写,这就叫有详有略师:不错,小说在内容的选择上是有所侧重的,在略写的地方一笔带过,把更多的笔墨放在重要的地方。
《少年王冕》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少年王冕》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一、回顾课文,走近人物。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少年王冕》(生齐读课题)师:刚才赵老师带领大家读了课文,课文重点写了哪两件事?生:重点写了王冕放牛的事。
生:还有他学画荷花这件事也是重点。
师:也就是说课文重点写了停学放牛和学画荷花这两件事。
(师板书:停学放牛学画荷花)师:通过这两件事,谁来说说少年王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王冕勤奋好学。
生:王冕很孝顺母亲。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再读王冕,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二、品悟言行,感受孝心。
师:王冕辍学放牛时几岁?生:(十岁)师:你们十岁时在干什么?生:上学。
师:母亲怎么会不让王冕读书,却要让他辍学放牛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二、三、四小节,找找原因把它画下来。
师:找到了吗?生:◆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
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
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师:①请大家把这段话自己轻声的读一读,找一找母亲为什么要让王冕辍学放牛?师:②找到理由了吗?你先把这段话读给我听,我能听出来你有没有找到,谁就用你的读来告诉我,我找到了。
生读句子。
师:③听出来了吗?你自己可能会说我找到了,你的朗读没有告诉我,你们觉得怎样读才能说明理由。
生自由交流师小结:如果不是父亲死得早,如果不是这几年年成不好,如果不是母亲我只能挣一点点钱,我也觉不会让你辍学放牛啊。
师:母亲说这句话时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生 :(自责、愧疚、无奈、伤心)师:现在能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听母亲为什么要让王冕辍学放牛了吗?指名读师过渡:让王冕辍学放牛是母亲的无奈之举,王冕懂不懂母亲的心思,他理解母亲,所以王冕说出示句子:◆“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
这样能够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师:这句话就像是一杯茶,茶是要品的,才能品出芳香。
话也是要品的,才能品出味道。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师:听了王冕这句话,我觉得王冕是个不爱读书的孩子,你们认为呢?在这个句话中找找理由?生:放牛时还想着要带几本书读,从这儿我们能够看出他是个爱读书的孩子。
少年王冕教学实录

《少年王冕》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提醒“冕”字的书写(4分)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4课,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告诉老师“冕”字上面你写的什么?生1:写的“日”。
生2:我写的“曰”。
生3:读mào(评价:你真了不起,知道它的读音。
)师:告诉你们,它既不是“日”,也不是“曰”。
(指“冕”)两横和框不相连,以后书写要注意。
齐读课题。
(生读课题)师:同学们自己预习了这篇课文,课前各小组又进行了交流,哪个小组先迎接老师的挑战?1.出示词语:耽误贴补隔壁早出晚归青翠欲滴争先恐后供他读书挣的钱闷得慌闷热不禁载着)生1:读词(评价:你很了不起,多音字都读对了。
)生2:读词(评价:你读词的时候注意了词与词之间的停顿)2. 回顾课文内容师:这篇课文重点讲了少年王冕的哪两件事?王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四件,7岁时候的事,10岁时候的事,14岁时候的事,18岁时候的事。
师:重点讲了哪几件?生:放牛和画荷花。
小结同学们真厉害,词语读得准确,了解了课文内容,都是自学的。
为自己取得的这些预习成果鼓鼓掌。
二、精读感悟(一)学习第2、3、4自然段,感受王冕的孝心和好学之心(13分)师:这节课我们再读王冕,相信你对王冕会有更深刻地了解。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小节,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下来,在旁边写上批注。
1.回顾怎样写批注(在所划句子的旁边写下读书的感受或体会)2. 生读书,标画重点语句。
师个别指导。
3.小组内交流标画的语句。
师:小组内交流一下标画的语句,相互补充一下。
如果你画的不全,觉得别人画的语句有道理,不妨借鉴同学的画下来。
4. 集体交流,老师相机评价,点拨阅读的方法。
师:我们交流,哪个同学先来读你画的句子和写的批注。
生:第二自然段,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我感受到王冕善解人意。
其实王冕也很想读书,他知道家境贫寒,所以这样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五年级语文:少年王冕(教学实
录)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五年级语文:少年王冕(教学实录)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4个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王冕刻苦勤奋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课文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长辈,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4个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准备】
投影片、教学挂图、课前查阅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背景
1、师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水浒传》中的精彩故事,认识了武艺高强、沉着应变的好汉林冲。
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位有名人物——(板课):少年王冕
2、师生相互补充介绍王冕、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
王冕:元画家、诗人。
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
出身贫寒、幼年给人放牛,*自学成为诗人、画家。
性格孤傲,鄙视权贵。
诗画皆负盛名,尤善画梅。
著有《竹斋集》。
吴敬梓:清小说家。
字敏轩,号粒民。
善诗赋,尤以小说著
称,著有《儒林外史》、《文木山房集》等。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
书中刻划了各类士人的精神面貌,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杰作。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师:本文选自古典小说,语言风格较现在有些不同,同学们在预习中有什么困难吗?
2、师生交流、解决预习中的困难。
3、出示生字、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5、自由再读课文,思考:我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6、交流,疏通。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个时间段里发生的故事?
2、交流:
三个时间段:“眼看三个年头过去”、“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
了”、“到了十七八岁”
3、根据时间顺序进行分段,引导概括大意。
一(1)王冕幼年由于父亲早亡,家境贫寒。
二(2~4)王冕体谅母亲的艰难,辍学给人家放牛。
三(5~6)王冕受雨后美景的感染和启发,奋发图强,刻苦学画,终有所成。
四(7)十七八岁时,王冕每日作画读诗,从此家境转机,不愁衣食。
4、练习用段意串连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品读课文第一段
1、轻声读课文,思考:从中,我了解了哪些信息?
2、交流:
3、齐读课文。
五、练习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