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师面对面——感受Tony Buzan先生的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思维导图-学生版

思维导图-学生版

学 习 思 维 导 图 必 读 原 著
什么是思维导图?
• 思维导图是通过带顺序标号的树状的结构来呈现一 个思维过程,将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 具体化的过程。
• 思维导图主要是借助可视化手段促进灵感的产生和 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 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 维的自然功能。思维导图以一种与众不同和独特有 效的方法驾驭整个范围的脑皮层技巧——词汇、图 形、数字、逻辑、节奏、色彩和空间感。
支和二级分支连接起来,再把三级分支和二级分 支连接起来,依此类推。 5.让思维导图的分支自然弯曲而不是像一条直线。 6.在每条线上使用一个关键词。 7.自始至 1
子题 7
子题 思考主的題主题 子题
2
6
子题 3
子题 4
子题 5
思维导图绘制规则
思维导图评价标准
概念图、思维导图软件工具
★ MindMapper (思维制图) /
★ Inspiration (灵感) /
★ MindManager (思维管理者)
/
dimension


文字 words 逻辑 logic 数字 numbers 順序 sequence 线性 linearity 分析 analysis 清单
lists
脑神经细胞结构与思维导图
2003年网民行为调查(多选) 周光明 绘
思维导图的作用 周光明 绘制
使用思维导图的好处
(1)利用色彩、线条、关键词、图像等,增强记忆; (2)使左脑的抽象思维和右脑的形象思维有机结合; (3)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手、脑多种感官结合; (4)关键词和图像,促进归纳概括、联想能力; (5)思维过程可视化和可操作化,培养创造性思维技巧。

思维导图讲座1

思维导图讲座1

增强使用者的总体规划能力。
思维导图极大地激发我们的右脑,发挥大脑的整
体功能。
思维导图讲座1
思维导图的价值:
价值一: 主动性 价值二:趣味性 价值三:整体性 价值四:开放性 价值五:抓住重点 价值六:节约时间
思维导图讲座1
思维导图讲座1
除了图像之外,还可以更多的使用颜色、或者通过层
次的变化以及间隔的设置、线条的粗细等方式,突出思维
导图中的重点。
思维导图讲座1
绘制思维导图注意事项:
使用联想
联想也是改善记忆和提高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 素,它是大脑使用的另一个整合工具,是记忆和理 解的关键。
强调重点的各种方式有利于产生联想,同样,用于联 想的方法也能用于强调重点。
思维导图讲座1
2、联性
当一个主题确定下来后,该点引发 的、与它有关的联想由此产生,就像一 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你大脑里千万个信 息存储空间。
这种通过关联联想,不断产生新的 思路、新的想法,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创 造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讲座1
3、条理性
相对于传统线性笔记,导图利用本 身所具备的逻辑归纳的特点,可以帮助 我们从材料中找出重点,选择并提炼关 键词,进行全面的逻辑梳理与归纳,锻 炼我们的归纳思维能力,从而使材料本 身变得条理清晰。
思维导图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 技巧,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心智图充分运 用左右脑的机能,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 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
思维导图讲座1
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基于对人脑的模拟,它的 整个画面正像一个人大脑的结构图 , 能发挥人脑整体功能。
脑神经细胞结构与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学习和应用
预习 记录课堂笔记 作业

东尼·博赞(TonyBuzan)

东尼·博赞(TonyBuzan)

东尼·博赞(TonyBuzan)东尼·博赞(T ony Buzan),被誉为世界大脑先生,原因是他发明了终极思维工具: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最大的特点是,用图表来表现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可视化、结构化、模式化的思维工具,是将内在思维外在可视化呈现。

思维导图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至今超过5亿人用来工作、生活和学习,2亿次书面引用,10亿人在电视看过。

之所以能有这么广泛的影响,是因为思维导图能将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管理的井井有条。

其实在看到《思维导图实战派》这本书之前,我也只是知道思维导图就是类似一个结构这样,仅此而已,对于表现形式和原理完全不懂。

但是通过这本书,我深深找到了共鸣。

对于刚学习思维导图的人来说,想通过看书、听课来学会思维导图,最后结果往往不如人意。

学习思维导图,最重要的就是训练,所以《思维导图实战派》作者汪志鹏在每个环节后面设置了训练环节。

思维导图实战派,是一个正在用方法提升效率和突破自我的行动派,汪志鹏认为画思维导图不是目的,通过思维导图提升效率、解决问题才是终极目的,一切是以实战出发。

汪志鹏的思维导图实战派有这样一个信念,思维导图是一项技能,只有动手去绘制、动脑去思考,才能够真正掌握并提升这项技能。

而且他们也切实是这样做的,比如:每个实战派成员都会讲自己每天训练的思维导图发布到简书的“思维导图百图计划”专栏,这个是他们的实战交流分享圈。

而且每一次的投稿都会有人进行点评,相互促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氛围。

要想知道思维导图实战派为什么这么高效,我觉得单靠我的简单讲述是不行的。

听一个人来做转述,不如先认真看看《思维导图实战派》这本书,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看的书。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相信,我列出的下面的话题,你们会很想了解的:你真的了解思维导图吗你知道思维导图要怎么画吗你知道思维导图为什么这么画吗怎么样才能更好运用思维导图PART 1:你真的了解思维导图吗思维导图是什么呢?可能很多人听过,但是了解并不深。

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

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

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世界大脑先生”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系列,是一套在全世界销量高达千万册的畅销图书。

系列包括:《思维导图》《启动大脑》《超级记忆》《快速阅读》《博赞学习技巧》共5本。

思维导图系列介绍方法包括“思维导图”方法、“照相式记忆”阅读,博赞有机学习技巧(BOST)专题等。

是东尼·博赞在学习技巧、脑力、学习后回忆、发散性思维、专注力、多维记忆工具和思维导图等领域40多年经验的总结。

包括记忆人名、数字、日期、表格,以及演讲、文章、诗歌,甚至一整本书的方法。

结合了心理学、大脑神经生理学、语义学、神经语言学、信息理论、记忆和助记法、感知理论、创造性思维等科学,将发散性思维与开拓性笔记技巧结合在一起,被人们称为“大脑瑞士军刀”。

思维导图一经出现,即在全球教育界和商界刮起了一场风暴。

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3亿人在使用它,并从中受益。

提供了大量实用练习、颇具启发性的图片,以及演示这种技巧的原创性思维导图。

作为精装全彩典藏版,特别由东尼·博赞本人更新了为国际培训课程最新研发和改进的一系列实用训练实例以及很多从未披露的思维导图。

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曾经批评学生,“你不是在思考,而只是有逻辑而已”。

因此,我想逻辑并非评估我们思维潜能的标准。

大脑实际上有别于一台有逻辑的电脑。

在21世纪,对大脑的正确认识比以往更显重要。

我们比以往活得时间更长也更健康,但有时候会忘记,如果不能使头脑健全,活得更长更健康是没有意义的。

健全头脑意味着我们的大脑能够活跃运转——有记忆力,高效思考和富于创意——最终实现个人潜能,而这在不久之前曾受制于出身和身体健康的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摆脱某种宿命,从而开创新的人生。

想大脑思维研究的兴起,不仅是因为对如何使人们有更好表现或者甚至拥有更好的记忆力提供解决方案——虽然这些都极受欢迎——而是一些更值得探究的问题。

“什么使得我成为与众不同的那一个?”和“如何伸展我未被开发的潜能?”。

思维导图里有什么——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系列”读后

思维导图里有什么——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系列”读后

思维导图⾥有什么——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系列”读后思维导图⾃上世纪⼋⼗年代传⼊中国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们的重视。

随着越来越多的⼈对思维导图的运⽤,⼤家都深切地感受到它作为⼀种促进思维扩展的⼯具在⾃⼰⼯作学习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其中有不少⼈结合⾃⼰多年的实践,围绕思维导图著书⽴说,肯定了思维导图能让⾃⼰的⽣活变得更好,也表达了对创始⼈东尼•博赞的⽆⽐敬意,如吴帝德、孙易新等。

⽽我——每天都要处理⼤量⽂字信息的⼀名阅读推⼴馆员,也是思维导图的受益者。

那么,思维导图是什么? 就是运⽤线条、图像、符号,制定⼀套易被⼤脑接受的规则,提升⼈们记忆能⼒的思维⼯具。

它在全世界已经成功改变超过3亿⼈的思维习惯,正⼴泛应⽤于⼈们学习、⼯作、⽣活的各个⽅⾯。

⽽思维导图⾥究竟有什么? 英国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系列”中的观点、⽅法,让我有如下感悟和⼼得。

思维导图⾥有醒⼈的世界观我⾃认为是⼀个智⼒平平的⼈,记忆能⼒、思维能⼒⾮常有限。

在关键时刻⾯临选择的时候,总觉得⾃⼰⽆法完成,不能胜任。

这种情绪恶性循环,让我⼀度⾮常⾃卑,以致在学习⼯作中错过了不少机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笨”的阴影始终像毒蛇⼀样缠绕在⼼中。

我、包括⾝边的许多⼈都这么认为:⼈的智⼒⽔平在30岁之前达到巅峰,以后逐年衰退,所以⼈越来越“笨”是⼀个⾃然规律。

然⽽事实上不是这样的,这也是我提笔写书评的原因所在。

作者告诉我们:“纵观⼈的⼀⽣,智能最⾼点和最低点之间的差距不过5%——10%,这⼀衰退幅度与⼤脑巨⼤的潜能相⽐,⼏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脑得到持续的应⽤且能⼒不断拓展,⼈们的智能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降低,记忆能⼒、理解和学习新知识的能⼒也远远超出那些同样勤奋、年轻⽽缺乏经验的⼈”。

也就是说,脑⼒训练是不受年龄限制的。

通过训练,⼤脑可以变得极端敏锐,就像⾝体可以通过饮⾷和锻炼获得健康⼀样。

这是作者在学习了⼤量的⼼理学、⼤脑神经⽣理学、创造性思维等各类学科之后,通过实验后得出的结论。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研学活动1:心海启航
竞赛——文字VS思维导图 • 把刚才所记忆的材料在研学案上“研 学活动1”写或画出来。
心海启航
• 材料1 • 小丽周末要做四件事情:约好友去体育馆 打篮球;奶奶60大寿,小丽要去看奶奶, 为奶奶祝寿并唱歌。做语文和数学作业, 语文作业是抄生词和默写,数学作业是关 于锐角和钝角的题目。去书店买漫画书和 英语词典。
由于着迷飞行现象,达芬奇作了鸟类 飞行的详细研究
3080万美元
• 1994年,时任微软总裁比尔· 盖茨以3080万 美元(以现在汇率结算约合1.9亿人民币) 的价格拍得一份达· 芬奇的科学手稿,令这 份手稿成为全球最贵的“图书”。
Tony Buzan
• Tony Buzan意识到,这正是达· 芬 奇拥有超级头脑的秘密所在。 • Tony Buzan于19世纪60年代发明 了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这一简 单易学的思维工具正被全世界2.5 亿人使用。 • 目前,思维导图在全球广泛应用,它已IBM、微 软、惠普、波音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的常规培 训项目。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学生都在使用思 维导图进行教与学,在新加坡,思维导图已经基 本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
美观
研学活动2:妙用思维导图
• 小组合作创作,选主题创作思维导图。 • 例如:“元旦假期”、 “校运会”、 “我们的班级”、“我们的课堂”、 “我们的心理课”、“我们的老师” “我的同学”……
4人小组为单位,共同创作一个思维导图 时间:10分钟
成果展示,分享收获
Tony Buzan
文字
思维导图
奇妙的思维导图
小热身:一分钟记忆
游戏规则:
游戏者用1分钟的时间把老师发下来 的材料记住。 为了公平,拿到材料后不能立刻打开, 等老师开始计时的时候才能打开。 比赛Buzan

缅怀:思维导图创始人托尼·博赞先生(1942-2019)

缅怀:思维导图创始人托尼·博赞先生(1942-2019)

缅怀:思维导图创始⼈托尼·博赞先⽣(1942-2019)惊闻噩耗
让全球2.5亿⼈受益的思维导图创始⼈托尼·博赞先⽣于2019年4⽉13⽇在英国伦敦去世,享年77岁。

让⼈类重新认识⼤脑,如同斯蒂芬·霍⾦让⼈类重新认识了宇宙。

——《泰晤⼠报》托尼·博赞(Tony Buzan)
还记得,您在英国托尼·博赞思维导图TBLI认证讲师课程上问我们:
“你们当中有科学家吗?”⼤家⾯⾯相觑,鸦雀⽆声。

“是艺术家的请举⼿”这次有两个⼈举⼿。

“有⼈是作家吗?”只有⼀个⼈举⼿。

然后您说,“那太遗憾了,看来这个班级的⼈都不太聪明,我们结束吧。

”全体笑。

最后⼀天课程快要结束时,博赞先⽣再次问“你们当中有⼈是科学家,艺术家或者作家吗?”所有⼈都举起了⼿,并响起持续的掌声。

很荣幸我们成为您亲授的最后⼀期TBLI,我们将会继续推⼴思维导图,让更多⼈受益!
那⼀天,您亲⾃授予我们TBLI证书,并对我说:你的导图很有创造⼒,⼀定要参加世界赛!感恩,怀念。

博赞思维导图成人

博赞思维导图成人

我的左右脑智能
左脑智能倾向 右脑智能倾向
向天才达芬奇学习
达芬奇是公认的全脑型天才,他既是军 事工程师、科学家、解剖学家,也是画 家、艺术家、发明家等。
李安纳度· 达芬奇 (1452—1519) 在达芬奇成功的背后是全脑思考。 他的笔记、札记中,除了有文字 重点外,还有很多图像、符号、 线条及箭号等。
有条有理的左脑:分类阶段(Basic Ordering Ideas)
练习A:词汇归类 你可以把这16样东西以思维导图的分类阶层技巧加以分类整理一下吗?
• • • •
汉堡包 冰箱 铅笔 桌子 手机 可乐 尺 巧克力 洗衣机 红茶 橡皮擦 水饺 沙发 空调 MP3 衣柜
分类阶层(Basic Ordering Ideas)
• 色彩能够唤醒大脑,根据 一些研究显示,颜色可以 提升个人的记忆达78%! • 研究指出,95%的笔记, 都是黑色的。单一色彩的 笔记,看起来会比较乏味、 沉闷,效果欠佳。 • 当你认识和善用色彩,你 的记忆力、联想力和创造 力都会随之而得到强化,
4.蓝色 --男性的、凉快、冷 静、和平
5.粉红色 --年轻、女性的、 温暖的
我和达芬奇都是大画家
大脑的功能
大脑喜欢联想
• 在我们记忆中的每一条信息, 都有连接到其他在脑海里的一 些信息。 • 如果有人提到“苹果”,你会 联想起什么?你可能会想到: 水果、红、圆、甜、树、虫儿、 农夫等。
联想接龙:做个白日梦
旅行 飞机 澳 大 利 亚 2 1 袋鼠 袋装 菜 市
母 亲
3
4
蜜蜂
我的关键词:
• •
大脑的功能
大脑喜欢想图像
大脑的语言是什么?
• 我们的大脑在思考的时候,都是形 成图像而不是文字。 • 你现在思考的所有这一切,大脑是 用图像来描述每一部分事件。 • 如果我们思考时是用图像,那为什 么我们在作笔记的时候,都没有使 用更多的图像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大师面对面
——感受Tony Buzan先生的思维导图
对于读书人来说,一生能遇到几位好的老师指点,便是自己一生的幸运。

如今,能听到一些大师的报告,更是收获不小。

在听大师报告的时候,体会的不仅是大师浓缩一生的研究和感悟,更重要的是能和专家面对面交流,体会那种言谈举止中透露的感染力。

2005年7月20日上午,因发明“思维导图”这一简单便捷的思维工具而以大脑先生(Mr. Brain)闻名世界的著名心理学家、教育专家东尼·博赞先生,受邀来到上海师大附中做报告。

这次报告主要围绕教师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展开,因此本次到会的80%都是来自各个学校的一线教师,还有许多喜爱并从事思维导图研究的人们。

听完这场报告,我们全场的听众经历的是一场对大脑认识的革命,一场对自身认识、对教育认识的革命。

至今我仍能体会到自己血液中那经久不息的沸腾。

在历史的坐标上,体会人类对自身大脑认识的无知
在报告一开始,博赞给出了一组宇宙形成、地球形成和生命出现的时间对比,让我们无限想象几百亿年的历史长河。

相比之下现代大脑的出现只有10万年历史,博赞先生微笑着说,这就是各位老师要教的大脑。

而更令人吃惊的是,上千年来,人们认为脑子在心里,真正意识到大脑的位置是在头里的时间只有500年。

并且人类逐渐掌握有关大脑的95%的知识,还只是仅仅发生在近10年!
所有这些数据让我们体会到人类对自身大脑认识的无知,并萌发一种探索人类思维方式的好奇心。

特别是现代的教师们,面对的是孩子们一个个聪明的大脑、具有无限潜力的大脑,想起这些都不由得让在座的每位老师感到骄傲,同时又深感肩上的重任。

博赞先生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断探索思维工具,成为“思维导图”的创始人,从而享有“大脑之父”
的称号。

几种对教师的新定义
在报告中,博赞先生展示了一些世界知名杂志的封面主题,这些主题都是人类研究大脑的相关成果。

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根据这些大脑研究成果提出教师新定义,给人印象极为深刻。

教师新定义1:教师是一个国家智力资本(Intellectural Captital)的发展者,所以是最
重要的职业。

(根据杂志《财富》封面主题:“智力资本正成为美国最有价值的资
产。

”Intellectural Capitual is becoming America’s Most Valuable Asset.《FORTUNE》1991)
教师新定义2:教师是生理能量的提供者。

当你教得好的时候,实际上是把新鲜血液注入孩子的大脑。

(根据杂志《时代》封面主题:“大脑,思考,血液循环。

” Brain,Thinking,Blood moving.《TIME》1992)
教师新定义3:教师是创造力的保护者。

教师新定义4:教师是一个国家传统意义上财富的提供者。

教师新定义5:教师是园丁,是脑子花园里的园丁,脑细胞就是培育出来的美丽花朵。

教师新定义6:教师是学生大脑中宇宙的保护者。

因为每个人的大脑中就有一个无限广阔的宇宙。

(根据杂志《时代》封面主题:“宇宙在你的大脑里。

”The Universe in your head.《TIME》)
可以说,做老师有很多优势,老师掌握着智力资本、创造力、大脑的成长、每一个孩子大脑里的小宇宙,所以还有什么比老师的工作更重要呢?
教师新定义7:教师是积极的白日梦的引导者和提供者。

教师新定义8:教师是一个发展者,是一个结合的发展者,结合你的左右两个半脑。

教师新定义9:教师是信息的给予者,也是想象的给予者,是提供无限思考的给予者。

爱因斯坦就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重要,知识有涯,而想象能环抱整个世界。

博赞先生鼓励我们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想象空间,允许孩子们积极地做白日梦,因为这些对大脑是有益的,大脑喜欢多彩的思维方式。

基于脑科学研究的思维导图
博赞先生还给出了一个创造力和人类年龄的关系图。

在人的不同年龄时期,发挥的创造力情况是怎样的?当孩子还在幼儿园时,创造力的发挥高达到95%,在小学达到75%,在中学达50%,而在成年时期,人的创造力的发挥竟在10%以下。

这组数据说明创造力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下降,这种现象在全世界是普遍和正常的,但是这却不是自然的,正常不等于自然。

如何让人类的大脑潜能得到发挥?如何让人类创造力回归自然的轨道,让人类充满创造力?如何采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大脑的思考?如何正确地用脑?
博赞先生在这样的疑问下,不断研究脑科学心理学、头脑的神经生理学、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信息论、记忆技巧、理解力和创意思考及一般科学,思维导图应运而生。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强调用大脑本身的思考方式来思考,让大脑处于积极和不断创造的状态。

思维导图具有以下特点:
◆类似于大脑神经元网络分布的图形,让大脑掌握整体内在的联系,同时使一个想法很快而深刻的产生。

◆使用了大脑喜欢的思考方式,思维导图是多色彩的,因为大脑不喜欢一种单调的颜色,它喜欢多彩的思考。

◆强调左右大脑的协调合作。

在清晰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中,尽量多使用形象的图,愈生动活泼愈好,使用容易辨识的符号。

单一的文字并不是大脑自然适应的思考方式。

◆强调以立体方式思考,将彼此间的关系显示出来。

如在某项目有新要点,可在分支上再继续。

◆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在基本原则相同的前提下,每个人绘制的思维导图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重新认识我们的教育
过这次报告,体会的不仅是如何在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用思维导图,更多的是对教
师这一职业的重新认识:我们教师绝对不是教书匠,更多的时候是艺术家,是科学家。

作为教育的艺术家,我们关注孩子们心灵的成长,能用诗意的眼光看待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来解决。

作为教育的科学家,我们关注脑科学的前沿研究成果,善于接受新事物,用思维导图等一系列思维工具,采用大脑自然的思考方式引导孩子们学习。

让孩子们学习科学知识,更学会一生学习。

最后用博赞先生在报告最后展示的一个封面主题共勉:没有极限,勇敢地探索你的大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