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内科学

合集下载

内科学名词解释大全2

内科学名词解释大全2
4.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分泌物排出体外,又称重力引流。
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传染病。
6.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因素刺激或过敏反应等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
7.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极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临床特征。
61.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微生物感染所致的心内膜和临近的大动脉内膜炎症,其特征是心瓣膜上形成赘生物和微生物经血型波散至全身器官和组织。
62.心血管介入性治疗:是指通过导管术,将诊断或治疗用的各种器材送入心脏或血管内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63.心导管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心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心脏内以消融特定部位的心肌细胞,消除病灶,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
99.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55.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56.原发性高血压:系指病因未明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综合症,可引起心、脑、肾严重冠状动脉并发症。
57.高血压急症:是指病人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伴有心、脑、肾重要脏器严重损害或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危重状态。
76.肾病综合症:是由各种肾脏疾病引起的具有以下共同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症: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
77.肾盂肾炎:是由细菌引起的肾盂、肾盏、和肾实质的感染性炎症。
78.急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急剧、进行性减退而出现的临床综合正。
79.血液透析:是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主要利用弥散对流作用来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

心内科介入手术试题及答案

心内科介入手术试题及答案

心内科介入手术试题及答案心内科介入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和器械进入心血管系统,进行相关治疗操作。

在进行心内科介入手术前,医生往往需要进行专业的试题训练,以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内科介入手术试题及其答案。

一、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试题1. 请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哪些心脏疾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等与冠状动脉相关的疾病。

2.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常见并发症包括血管狭窄再狭窄、血管造影剂过敏反应、血管损伤、心脏节律异常等。

3. 请问远端支架植入术是一种何种类型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远端支架植入术属于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后的进一步治疗措施。

二、房间隔缺损介入手术试题1. 房间隔缺损介入手术主要适用于哪些患者?房间隔缺损介入手术适用于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

2. 房间隔缺损介入手术的常见操作步骤有哪些?常见操作步骤包括穿刺输送导管、放置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确保封堵器位置和效果等。

3. 请问房间隔缺损介入手术有哪些可能的并发症?可能的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气囊过度膨胀、气囊脱落等。

三、主动脉导管介入手术试题1. 主动脉导管介入手术一般适用于哪类患者?主动脉导管介入手术一般适用于新生儿和婴儿,用于治疗先天性主动脉导管未闭。

2. 主动脉导管介入手术的主要操作步骤是什么?主要操作步骤包括经股动脉穿刺进入血管、导丝导管引入主动脉导管、放置导管等。

3. 请问主动脉导管介入手术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常见并发症包括血管穿孔、血管狭窄、出血等。

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试题1. 请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适用于哪些心脏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适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等疾病。

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主要检查方法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主要检查方法是冠状动脉造影。

3. 请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会出现哪些并发症?并发症包括血管狭窄再狭窄、血栓形成、感染等。

心内科介入手术分级标准

心内科介入手术分级标准

心内科介入手术是指通过导管途径进入心脏或血管系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心内科介入手术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规范心内科介入手术的应用和管理,国际上制定了一套分级标准,用于评估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等级。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内科介入手术的分级标准。

一、心内科介入手术的基本分类心内科介入手术按照手术的目的和操作部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冠脉介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冠脉疾病,包括冠状动脉造影、血栓清除、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等。

2. 心腔介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和心脏肿瘤等心腔疾病,包括心导管检查、房间隔缺损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封堵等。

3. 大血管介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主动脉疾病和外周血管病变等,包括主动脉瓣膜置换、主动脉支架植入、外周血管成形术等。

二、心内科介入手术的分级标准心内科介入手术的分级标准可以根据手术的复杂性、操作难度、风险程度等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个常用的分级标准:1. 一级手术:这类手术通常是比较简单的介入操作,对医生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风险较小。

例如,简单冠状动脉造影、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等。

2. 二级手术:这类手术相对复杂,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

手术风险中等,操作难度适中。

例如,冠状动脉血栓清除术、支架植入术等。

3. 三级手术:这类手术非常复杂,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极高,风险较大。

手术操作步骤繁琐,需要精密的器械和设备支持。

例如,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等。

三、心内科介入手术的选择原则在进行心内科介入手术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分级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选择原则:1. 患者的病情和危险程度: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危险程度评估手术的风险和效果,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和分级标准。

2. 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水平是决定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因素,医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技术水平的手术方式和分级标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项目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项目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基地介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心内科是教育部重点学科,现有床位76 张(此外老年内科床位40张,以心血管病人为主),设有CCU(16张监护病床)、心导管室、心电生理室、超声心动图室、心脏康复室、血管医学研究所及心血管临床实验室、心血管临床药理基地等部门,是一个充满朝气,团结奉献,具有凝聚力的集体,学术和技术力量雄厚。

拥有包括中科院院士韩启德,心血管病专家陈明哲、郭静萱、毛节明、陈凤荣等一批知名的学者和老教授;现任科室主任兼所长高炜、副所长张幼怡、副主任郭丽君和张福春。

心内科为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博士导师5人,硕士导师11人.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临床专家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医师 29人。

心内科年门诊量约10万人次以上,住院病人达2500人次。

北医三院心内科是全国最先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单位之一。

1990年在国内进行了第一例激光冠脉成形术,以后也率先开展冠脉内支架植入、血管内超声技术、冠脉内压力导丝测压技术、冠状动脉旋磨/旋切术、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R和PTMR)、药物涂层支架等一系列新技术和新疗法。

导管室具有西门子Axiom Artis FA全数字化血管造影机,年均冠心病介入治疗800例。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即设立了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绿色通道,24小时畅通无阻,年急诊冠脉介入300例左右,居国内领先水平,均由具有丰富介入治疗经验的主任医师亲自操作,手术成功率高,挽救了许许多多危重病人的生命.北医三院是北京大学医学部重要的教学基地,科室成员具有良好的教学传统、教学意识和能力,教学工作涉及到从医疗到护理、临床到基础多层面,从博士后、研究生、本科生、进修医生、全科医生到继续教育等多个层次,为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多年来一直承办着冠心病治疗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工作一直是我们十分关注的,多年来为全国培养冠心病介入医师逾百位,其中很多人回到当地后担当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主力或科室领导,能够熟练地从事介入治疗。

心内科介入治疗试题及答案

心内科介入治疗试题及答案

心内科介入治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介入治疗用于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冠脉再狭窄预防?A.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B. 血运重建术C. 药物洗脱术D. 支架植入术答案:D2. 以下哪种介入治疗适用于心肌梗死后合并严重瓣膜反流的患者?A.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B. 支架植入术C. 心脏移植术D. 心尖部切除术答案:A3. 以下哪种情况下适用介入治疗?A. 慢性冠心病伴心绞痛B. 心绞痛发作后高度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C. 心肌梗死后合并严重室壁瘤D. 心房颤动答案:B4. 选择下列有关介入治疗的错误说法是:A. 介入治疗是非手术的治疗方法B. 介入治疗依赖于导管技术C. 介入治疗常用于解决冠状动脉疾病D. 介入治疗不适用于先天性心血管病答案:D5. 下列哪种介入治疗常用于治疗瓣膜病变?A. 心脏移植术B. 支架植入术C. 空气球扩张术D. 心尖部切除术答案:C二、判断题1. 慢性冠心病和心绞痛是介入治疗的主要适应症。

B. 错答案:A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种常见的介入手术。

A. 对B. 错答案:B3. 支架植入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方法,可用于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

A. 对B. 错答案:A4. 介入治疗是一种手术治疗方法,需要开刀。

A. 对B. 错答案:B5. 介入治疗不适用于先天性心血管病。

A. 对答案:B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原理及适用症。

答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技术将扩张器、支架等介入器械送入狭窄的冠状动脉内,以扩张血管,恢复血流,改善心肌供血。

适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患者。

2. 介入治疗的优势是什么?答案:介入治疗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优势。

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后,可以快速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3. 请简述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

答案:常见的介入治疗并发症包括血管损伤、血栓形成、心律失常、出血等。

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且大部分可以通过及时处理得到有效控制。

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总结

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总结
继续技术创新:我们将继续关注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努力将最新的医疗技 术应用于临床,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加强人才培养
我们将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为 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01
加强患者教育与沟通
我们将继续加强患者教育和沟通工作, 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治疗,提
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
个性化治疗
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疗
未来,心血管内科介入治 疗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 随着新材料的研发和人工 智能技术的应用,我们将 有更多的工具和手段来提 高治疗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随着基因检测和精准医学 的发展,我们将能够根据 患者的基因信息和生理特 点,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
对策与措施
针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不断改进技术、优化 流程、加强术后管理。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其 他科室的协作,如心血管外科、康复科等,共 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
介入治疗的效果评估与展 望
第四部分:介入治疗的挑战与对策
效果评估
我们需要对介入治疗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包括手术成 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生活质量等。通过评估,我
们可以了解治疗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未来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将会有 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需要继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 技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带来
更好的疗效和预后
总结与建议
总结与建议
总结
通过以上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在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取得了 显著的成效。我们需要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03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内科学心血管内科分册pdf

内科学心血管内科分册pdf

内科学心血管内科分册一、冠心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其典型表现为胸痛、胸闷等。

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

二、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持续血压过高会对心、脑、肾等器官造成损害。

治疗高血压病的关键是控制血压,主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来实现。

三、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受损,无法满足身体需要的一种状态。

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

治疗心力衰竭需要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器械治疗等方法。

四、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信号传导异常导致心脏跳动的节律或频率异常。

症状轻者可无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悸、头晕、晕厥等症状。

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和射频消融等。

五、心瓣膜病心瓣膜病是指心瓣膜的狭窄、关闭不全或赘生物形成导致的心脏疾病。

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六、心肌病心肌病是指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的心脏疾病。

常见类型有扩张型、肥厚型和限制型心肌病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七、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功能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

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但无器质性病变。

治疗主要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方法。

八、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指脂质代谢异常导致血浆中脂质成分异常升高或降低的状态。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需要积极治疗和干预。

治疗方法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等。

九、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动脉疾病,会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影响血液循环。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需要积极控制和预防。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十、心血管疾病预防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和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具体措施包括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以及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检查和危险因素评估。

心内科介入手术分级标准

心内科介入手术分级标准

心内科介入手术是一种通过导管技术在患者体内进行的微创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为了规范心内科介入手术的操作和管理,国际上制定了一套分级标准,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心内科介入手术的分级标准,并详细解释各个级别的特点。

一、级别一:基本介入手术级别一包括一些常见且风险较低的基本介入手术,适用于具备基本介入手术技能的医生进行。

这些手术通常涉及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起搏器植入、心脏射频消融等。

这些手术相对简单,风险较低,但仍需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二、级别二:进阶介入手术级别二包括一些复杂一些的介入手术,需要具备更高水平的技术和经验。

这些手术可能涉及到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修复、房间隔缺损封堵等。

这些手术的难度和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医生具备更深入的解剖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级别三:高级介入手术级别三包括一些高风险和复杂度较高的介入手术,需要具备最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这些手术可能涉及到主动脉夹层修复、封堵动脉瘤、房室电击复律等。

这些手术的风险非常高,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在紧急情况下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四、级别四:创新介入手术级别四包括一些在临床应用中相对较新的介入手术,通常是在研究阶段或者探索性应用阶段。

这些手术可能涉及到新型器械的使用、新的治疗方法的探索等。

这些手术需要特别小心谨慎,并在严格的监测下进行。

分级标准的制定主要是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有效性。

医生在选择手术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难度来确定最合适的级别。

此外,医生在进行介入手术之前,还需仔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和取得同意。

总结起来,心内科介入手术的分级标准有四个级别,从基本到创新依次增加手术的难度和风险。

这些标准的制定有助于规范手术操作,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医生在选择手术方法时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在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希望通过这些分级标准,能够进一步提高心内科介入手术的质量和疗效,造福更多的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心脏起搏和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
心脏起搏术的定义
❖ 是用低能量的脉冲暂时 或长期地刺激心脏达到 心脏收缩的治疗方法。 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 形成和传导。
❖ 抗心动过缓起搏 ❖ 抗心动过速起搏 ❖ 治疗非心电性疾病
起搏器现代功能:历史
1958 1995
43岁
43岁因三度AVB 晕厥植入起搏器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
❖ 指采用心导管技术将各种治 疗器械送入心脏或血管等部 位来施行治疗.
▪ 心脏起搏 ▪ 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经皮心脏瓣膜成形术 ▪ 其他介入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 先天性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 经导管心肌化学消融术 • 周围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第三篇心血管系统疾病
❖ (3)医院外电磁干扰:
▪ 移动电话 ▪ 微波炉及其他家用电器 ▪ 金属探测器\电子监视装

▪ 电焊机\高压线和变电所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
• 是一种能终止危及生命 心律失常的多功能、多 程控参数的电子装置, 通过置于心内膜的电极 感知VT或Vf,发放抗 心动过速起搏(ATP) 或20-30J的除颤能量 以终止快速室性心律失 常。
▪ 2. 与脉冲发生器有关 ❖电极或导线断裂 ▪ 3. 与电极导线有关 ❖心脏穿孔 ▪ 4. 与起搏系统有关 ❖心律失常
❖ 起搏器综合症
植入起搏器后注意事项
❖ (1)通常建议患者植入起 搏器的一侧肢体避免举重 物或剧烈的活动
❖ (2)避免医院内电磁干扰
▪ ①MRI ▪ ②放射线 ▪ ③心脏复律或除颤 ▪ ④电烙 ▪ ⑤射频 ▪ ⑥体外电波碎石术
1.组成
•心脏起搏器
–植入体内,内 有电池和电路
供应电能
电源
脉冲发生器
•电极导线
电脉冲
–连接心脏和起 搏器,将起搏 器电脉冲传送 到心脏
(起搏脉冲)
导线、电极
刺激心肌
心脏兴奋和收缩
2. 电源:
锂-碘电池系列供电, 一般为6-8年,有可能达 14-15年。
3. 电极、导线 :
包括 心内膜电极、心外 膜电极、心肌电极)
❖ 与PTCA不同,血管内支架对血管壁的撑张是持续性的,能有效 地避免血管壁的急性和慢性弹性回缩,持续扩大血管内径。并且 通过支架的机械性支撑作用,可将PTCA后产生的处于漂浮状态 的内膜损伤碎片固定在血管壁中,封闭血管壁的夹层,同时还可 防治PTCA术后的冠脉痉挛或血管崩塌所致的急性闭塞,使狭窄 或阻塞的血管再通后,血管腔内壁保持光滑,减少血栓形成和术 后的再狭窄。
▲ 周身供血不足 疲乏、活动耐量 降低、心衰
有SN或AVN功能障碍,须用心脏抑制药物
人工心脏起搏的适应症
扩大适应症
◆ 充血性心衰
CRT实现心脏电——机械再同步
◆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s改变心室收缩顺序,减轻流出道梗阻
◆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VS) s适用于心脏抑制型VVS
◆ 先天性长QT综合症TDP
ICD的功能
❖ 抗心动过缓起搏 ❖ 抗心动过速起搏 ❖ 低能电转复 ❖ 高能电除颤
可有效降低猝死高危患者的病死率
ICD的适应症 :I 类
1. 非一过性或可逆性原因引起的室颤或室速所致的心脏骤停 2. 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自发的持续性VT,无论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 3. 原因不明的晕厥,在心电生理检查时能诱发有血液动力学异常的持续性室速或
86岁因癌症去世
1986
其一生更换25个起搏
器。证明了起搏器可
根治缓慢性心律失常
86▪ 是临时性或暂时性植入起搏电 极的心脏起搏技术,仅用于短 暂心律失常。起搏电极一般不 超过2周。
❖ 2.永久性心脏起搏:
▪ 适用于持续性或反复发作心律 失常。
2.起搏器分类
❖ RFCA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包括: ▪ 血管穿刺技术 ▪ 血管和心腔内导管操作 ▪ 心内电生理检查 ▪ 标测定位 ▪ 射频放电消融
优点
❖ 成功率高(95%以上) ❖ 成本效益比较合理, ❖ 创伤相对较小,并发症少 ❖ 避免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外科治疗的痛
苦。
适应证
❖ 预激综合征(房室旁路) ❖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房性心动过速 ❖ 心房扑动 ❖ 心房颤动 ❖ 室性心动过速、室早
室颤。 4. NYHA心功能Ⅱ或Ⅲ级,LVEF<35%的非缺血性心肌病 5. 心肌梗死40天以上, LVEF<35%,且 NYHA心功能Ⅱ或Ⅲ级,或LVEF<
30%的NYHA心功能Ⅰ级患者。 6. 心肌梗死所致非持续性室速, LVEF<40%,且电生理检查能诱发出室颤或
持续性室速
ICD除颤过程
心衰患者心脏失同步:
注入少量 造影剂
通过各种方法开通狭 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 从而达到解除狭窄、
改善心肌血供
使左右冠脉及其分 支显影
发现各支 动脉狭窄 性病变的 部位并估 计其程度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1、经球囊导管心肌血运重建术与内科保守疗法相比能 使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活动耐量增加) 2、随新技术的出现,尤其是新型支架及新型抗血小板 药物的应用,介入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生活质量。而且可 明显降低病人的心肌梗死和死亡率。
第十章心肌疾病……………………………………………………………………………346 ❖ 第十一章心包疾病……………………………………………………………………………361 ❖ 第十二章成人先天性心脏病………………………………………………………………370 ❖ 第十三章血管疾病…………………………………………………………………………378
❖ (1)根据起搏心腔分为:
▪ ①单腔起搏:VVI(R), AAI(R) ▪ ②双腔起搏:VAT, DDD(R); ▪ ③多腔起搏:三腔起搏或四腔起搏
❖ (2)根据起搏生理效应分为:
▪ ①生理性起搏:AAI(R) DDD(R) ▪ ②非生理性起搏: VVI、VVT
❖ 根据是否具有频率适应功能:
▪ ①频率适应性起搏:AAI(R) DDD(R) ▪ ②非频率适应性性起搏: VVI、VVI
❖ 导管消融心律失常是所有心脏病学中唯一真正 的“根治性”技术
心导管消融机理
❖ 是通过心脏电生理技 术在心内标测定位后, 将导管电极置于病灶处 或异常传导路径区域, 应用高能电流、激光、 射频电流、细胞毒性物 质、冷冻等方法,使该 区域心肌坏死或损坏, 达到治疗顽固性心律失 常的目的。
射频消融的基本技术
支架扩张术
旋磨支架术
DBowles
斑块旋磨示意图
病例1- LAD-M
病史
女性,83岁,劳力性心 绞痛2年
LAD 第一次旋磨 后球囊20ATM扩张
LAD 第二次旋磨 磨头直径1.75mm
LAD最后的结果, 病人胸痛缓解
5:冠状动脉内抽吸术
Angiography. 2
急性心梗,完全闭塞
右冠状动脉第一转折处 血栓性100%闭塞
电极导线头端固定方式
倒叉电极 被动固定式
螺旋电极 主动固定式
倒叉
螺旋释放
内收
(四)起搏器植入方法
❖ 目前常用心内膜电极导线起搏
永久心脏起搏的适应症
公认的适应症
◆ 缓慢心律失常 + 有关的症状
▲ 窦房结功能障碍 ▲ 完全和高度AVB ▲ 颈动脉窦晕厥
▲ 脑供血不足
头晕、眩晕、黑朦 近似晕厥、晕厥
心房-心室失协调 LA : LV 房室协调
心室内失协调:LVS:LVL 电机械运动再协调
房室、左右心室间及心室内电收缩不同 步,最终使心排血量下降,死亡率增加
心室间失协调: RV:LV 机械上的再协调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治疗
❖ NYHA心功能Ⅲ~Ⅳ级 通过三腔起搏器CRT可 恢复心室内或心室间不 同步。改善心功能,增 加心排量,降低住院率 与死亡率。
❖ 第一章总论………………………………………………………………………………175 ❖ 第二章心力衰竭…………………………………………………………………………189 ❖ 第三章心律失常……………………………………………………………………………208 ❖ 第四章心脏性猝死……………………………………………………………………………246 ❖ 第五章晕厥……………………………………………………………………………251 ❖ 第六章原发性高血压…………………………………………………………………257 ❖ 第七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73 ❖ 第八章心脏瓣膜病…………………………………………………………………………318 ❖ 第九章感染性心内膜炎··……………………………………………………………………338
提高心率以缩短QT间期,减少
◆ 预防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 TDP
稳定心房电活动,消除房间折返
随访与起搏器程控
•术后每1、3、6月一次,稳定后 每半年一次。 •目的:调整起搏器参数,充分发 挥起搏器最大生理功能,使病人获 益达到最大程度,节省起搏器能源
术后常见并发症
❖ 局部感染 ❖主▪ 要1. 有与植四入方手面术并有发关症:❖❖血起栓搏器感知障碍
切割球囊 双导丝球囊
Cutting Balloon
Vessel Biomechanics – Cutting Balloon
紫杉醇释放PTCA球囊导管治疗冠状动脉疾病
Dr. Matthias Waliszewski, B.Braun Vascular Systems Berlin
3:冠状动脉支架术
射频消融并发症
❖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 血栓形成与栓塞 ❖ 血管并发症:血气胸、出血 ❖ 主动脉穿孔、肺静脉狭窄 ❖ 心肌损害和血清酶升高 ❖ 急性心脏压塞 ❖ 死亡(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