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83、GB/T17519编制编制日期:xx年12月5日 SDS编号:xx-3134版本: 1、1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溶剂油化学品英文名:naphtha企业名称:宁夏鲁人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企业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同德慈善工业园区邮编:传真: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qqZZZ企业应急电话:0953-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石油炼制及化工原料,其产品可做燃料、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本品易燃,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对皮肤有刺激性。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1B吸入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2。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易燃液体和蒸气; 可引起遗传性缺陷; 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死; 对水生生物有毒;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容器和接受设备接地、连接。
---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及其他设备。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防静电措施。
---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
---保持容器密闭。
事故响应:---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
用水冲洗皮肤、淋浴。
火灾时,使用干粉、泡沫、沙土灭火,喷水冷却容器。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通。
如呼吸及心跳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忌用肾上腺素。
---食入:误服用应立即漱口。
饮足量温水,催吐,急送医院。
---发生火灾时,使用雾状水、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
安全储存:---在阴凉、通风良好处储存。
废弃处置:---本品或其容器依当地法规处置物理化学危险: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手的防护:当处理该产品时,建议戴耐化学品手套。
眼睛的防护:参阅一般建议。
皮肤/身体防护:参阅一般建议。
不要在接近明火、热源或点火源的地方贮存、打开或使用。避免阳光直射。
该产品会累积静电,可能造成电火花(点火源)。必须采取适当的接地措施。
不要对容器进行加压、切割、加热或焊接。空容器可能含有产品残渣,未经专业清洗或重整前不要使用该空容器。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建议使用局部排风设备,以控制加工源处气体的释放。
<-13
相对密度(水=1)
0.994
溶解性
不溶于水
毒
性
及
健
康
危
害
接触限值
(车间卫生标准)
中国MAC(mg/m3)
——
前苏联MAC(mg/m3)
——
美国TLV-TWAOSHA(mg/m3)
——
美国TLV-ACGIH(mg/m3)
——
侵入途径
吸入或皮肤接触
健康
危害
长时间吸入会使人神经麻痹,其毒性随芳烃及硫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工作现场应注意安全防护。
特殊警告:不要将水直接喷洒进储存容器中。
火灾危险性类别(按GBJ16-87 2001年版)
丙类
泄漏应急处理
地面溢漏:隔离人群。无危险的情况下,尽可能切断危害源。若物质进入水网或下水道,或污染了土地或作物,必须通知有关单位。采取措施将其对地下水的影响控制在最小限度。用黄沙和泥土吸附溢漏液体,用泵或适当的吸收材料回收。若液体太粘而不能泵送,则用铲和小桶铲起并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回收或废弃。
新标准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溶剂油安全技术阐明书修订日期:2014年3月12日 SDS编号:产品名称:200#溶剂油版本:2023年第一版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200#溶剂油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溶剂汽油化学品英文名称:Mineral solvents企业名称:地址::电子邮件地址:号码:企业应急:技术阐明书编码:生效日期:2023年4月1日推荐用途:用作油漆工业溶剂和稀释剂等产品限制用途:如改做其他用途,请及时与厂家联络,私自使用导致不良后果旳厂家概不负责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物理化学危险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称远旳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危险性类别: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取健康危害:急性健康危害:食入该物质可引起引起胃肠不适,恶心、腹痛、呕吐。
刺激咽部、食管、胃和小肠,引起水肿和溃疡,症状包括口腔、喉部烧灼感,大量可引起恶心、呕吐、乏力、头昏、气短、腹胀、抽搐、昏迷。
损害心肌可引起心律不齐、心房纤颤(可致死)和心电图变化。
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可引起舌刺痛感并且感觉减退。
液体对眼睛有强烈刺激性,能引起轻度、临时性结膜充血。
吸入蒸汽对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和毒性,一次急性长时间吸入可引起神志丧失。
吸入高浓度气体(蒸汽)引起咳嗽、恶心等肺刺激性症状。
头痛、头晕、反射迟钝、疲乏和共济失调等中枢神经克制症状。
慢性健康危害:长期接触可引起末梢神经病,进行性四肢神经活动失调,长期吸入可引起神经系统障碍和肝脏、血液病变。
皮肤长期或持续与该液体接触或致皮肤干燥脱脂、皲裂、刺激和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导致污染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告通则》(GB 13690-2023)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阐明规范系列原则,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3类(GB20581);急性毒性4类(GB20592);皮肤腐蚀/刺激3类(GB20593);对水环境旳危害类别3 (GB20602);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汽吸入有害引起皮肤轻微刺激,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导致污染防备阐明:防止措施:严禁明火、防止火星和严禁吸烟事故响应:消除所有点火源。
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M SDS 编号: 2019-1产品名称:溶剂油编制日期: 2019 年 6 月 6 日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按照GB/T 16483、GB/T 17519编制编号: 2019-1产品名称:溶剂油编制日期: 2019年 6月 6 日版本: 1.1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溶剂油化学品英文名: N aphtha企业名称: 泉州凯平肯拓化工有限公司企业地址: 泉州市泉港区泉港石化园区邮编:传真: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石油炼制及化工原料,其产品可做燃料、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本品易燃,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对皮肤有刺激性。
GHS 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1B 吸入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2 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2。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易燃液体和蒸气; 可引起遗传性缺陷; 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死; 对水生生物有毒;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容器和接受设备接地、连接。
---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及其他设备。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防静电措施。
---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
---保持容器密闭。
事故响应:---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
用水冲洗皮肤、淋浴。
火灾时,使用干粉、泡沫、沙土灭火,喷水冷却容器。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通。
如呼吸及心跳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忌用肾上腺素。
---食入:误服用应立即漱口。
饮足量温水,催吐,急送医院。
---发生火灾时,使用雾状水、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
200#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最新)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200#溶剂油化学品英文名称:200#solventoil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子邮件地址:联系电话: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产品代码:产品推荐用途:主要为作油漆溶剂或稀释剂,干洗溶剂以及金属零部件的清洗剂。
产品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物理化学危险: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强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集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中,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健康危害:短时间接触的影响:该物质刺激眼睛和皮肤。
吸入蒸气可能引起刺激上呼吸道。
如果吞咽的液体吸入肺中,可能引起化学肺炎。
该物质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
接触高浓度蒸气可能导致神志不清。
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液体使皮肤脱脂。
该物质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并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类别2)、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类别2)、对水环境的危害-慢性(类别2)。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对水生生物有毒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1、仅在通风良好的区域使用。
2、工作中禁止进食、饮用或吸烟。
防止皮肤和眼睛的接触,操作后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
3、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
4、切勿吸入蒸气。
5、防止皮肤和眼睛的接触,操作后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
6、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事故响应:1、万一泄露,撤离危险区。
2、如遇火灾,消防员应穿戴完成的防护服,包括自持式呼吸装置,使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砂土等灭火剂进行灭火。
3、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皮肤,脱去污染的衣服,如果刺激加深,应立即进行医治。
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最新

物理化学危险: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其蒸气与空气混合, 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强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流速过快, 容易产生和集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中,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 火源会着火回燃。
健康危害:
短时间接触的影响: 该物质刺激眼睛和皮肤。 吸入蒸气可能引起刺激上呼 吸道。 如果吞咽的液体吸入肺中, 可能引起化学肺炎。 该物质可能对中枢神经 系统有影响。接触高浓度蒸气可能导致神志不清。
6、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7、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废弃处置: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危险组分浓度CASNo
辛烷56.9%111-65-9
壬烷37.3%111-84-2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皮肤,脱去污染的衣服,如果刺激加深,应 立即进行医治。
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 液体使皮肤脱脂。 该物质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有 影响。环境危Βιβλιοθήκη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
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 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类 别2)、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类别2)、对水环境的危害-慢性(类别2)。 标签要素:
特殊灭火方法:无
保护消防人员的防护装备: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空气 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作业时使用 的所有设备应接地。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 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眼睛防护:参阅通常提议。
皮肤/身体防护:参阅通常提议。
不要在靠近明火、热源或点火源地方贮存、打开或使用。避免阳光直射。
该产品会累积静电,可能造成电火花(点火源)。必需采取合适接地方法。
不要对经专业清洗或重整前不要使用该空容器。
防护方法
工程控制:提议使用局部排风设备,以控制加工源处气体释放。
呼吸系统防护:在空气中浓度超出100mg/m3浓度极限时,提议使用半面罩过滤式防毒面具以预防吸入过多有害粉尘。
<-13
相对密度(水=1)
0.994
溶解性
不溶于水
毒
性
及
健
康
危
害
接触限值
(车间卫生标准)
中国MAC(mg/m3)
——
前苏联MAC(mg/m3)
——
美国TLV-TWAOSHA(mg/m3)
——
美国TLV-ACGIH(mg/m3)
——
侵入路径
吸入或皮肤接触
健康
危害
长时间吸入会使人神经麻痹,其毒性随芳烃及硫含量增大而增大。工作现场应注意安全防护。
水体溢漏:警告其它船舶。通知港口或相关职能机构,严禁公众聚集。在没有危险情况下,尽可能切断燃烧源。可能话,采取隔离方法。若得到当地机构和环境部门许可,在敞开水域使污染物沉淀和/或合适使用分散剂。
储运注意事项
确保容器密闭,小心轻放。开盖时动作要缓慢,以控制容器内压力释放。将其储存在阴凉通风处,并远离不相容物质。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
可燃
闪点(℃)
95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 S D S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低度危险:该物质只有在加热至其闪点或高于其闪点温度时会形成可燃混合物或燃烧。
静电放电:产品会积累静电,发生电火花。
用水喷洒冷却火焰触及表面,并保护人员安全。
切断“燃料”源。
用泡沫、干粉化合物或水喷洒灭火。
特殊警告:不要将水直接喷洒进储存容器中。
地面溢漏:隔离人群。
无危险的情况下,尽可能切断危害源。
若物质进入水网或下水道,或污染了土地或作物,必须通知有关单位。
采取措施将其对地下水的影响控制在最小限度。
用黄沙和泥土吸附溢漏液体,用泵或适当的吸收材料回收。
若液体太粘而不能泵送,则用铲和小桶铲起并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回收或废弃。
水体溢漏:警告其它船舶。
通知港口或相关职能机构,禁止公众聚集。
在没有危险情况下,尽可能切断燃烧源。
可能的话,采取隔离措施。
若得到当地机构和环境部门允许,在敞开水域使污染物沉淀和/或适当使用分散剂。
确保容器密闭,小心轻放。
开盖时动作要缓慢,以控制容器内压力的释放。
将其储存在阴凉通风处,并远离不相容的物质。
不要在接近明火、热源或点火源的地方贮存、打开或使用。
避免阳光直射。
该产品会累积静电,可能造成电火花(点火源)。
必须采取适当的接地措施。
不要对容器进行加压、切割、加热或焊接。
空容器可能含有产品残渣,未经专业清洗或重整前不要使用该空容器。
工程控制:建议使用局部排风设备,以控制加工源处气体的释放。
呼吸系统防护:在空气中浓度超过100mg/m3的浓度极限时,建议使用半面罩过滤式防毒面具以防止吸入过多的有害粉尘。
手的防护:当处理该产品时,建议戴耐化学品手套。
眼睛的防护:参阅一般建议。
皮肤/身体防护:参阅一般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修订日期:2014年3月12日 SDS编号:产品名称:200#溶剂油版本:2014年第一版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200#溶剂油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溶剂汽油化学品英文名称:Mineral solvents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子邮件地址: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技术说明书编码:生效日期:2014年4月1日推荐用途:用作油漆工业溶剂和稀释剂等产品限制用途:如改做其他用途,请及时与厂家联系,擅自使用导致不良后果的厂家概不负责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物理化学危险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危险性类别: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急性健康危害:食入该物质可引起引起胃肠不适,恶心、腹痛、呕吐。
刺激咽部、食管、胃和小肠,引起水肿和溃疡,症状包括口腔、喉部烧灼感,大量可引起恶心、呕吐、乏力、头昏、气短、腹胀、抽搐、昏迷。
损害心肌可引起心律不齐、心房纤颤(可致死)和心电图改变。
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可引起舌刺痛感并且感觉减退。
液体对眼睛有强烈刺激性,能引起轻度、暂时性结膜充血。
吸入蒸汽对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和毒性,一次急性长时间吸入可引起神志丧失。
吸入高浓度气体(蒸汽)引起咳嗽、恶心等肺刺激性症状。
头痛、头晕、反射迟钝、疲乏和共济失调等中枢神经抑制症状。
慢性健康危害:长期接触可引起末梢神经病,进行性四肢神经活动失调,长期吸入可引起神经系统障碍和肝脏、血液病变。
皮肤长期或持续与该液体接触或致皮肤干燥脱脂、皲裂、刺激和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3类(GB20581);急性毒性4类(GB20592);皮肤腐蚀/刺激3类(GB20593);对水环境的危害类别3 (GB20602);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汽吸入有害引起皮肤轻微刺激,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防范说明:预防措施:禁止明火、防止火星和禁止吸烟事故响应: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废弃处置: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溶剂油有害成分含量CAS No.C7H12-C12H288030-30-6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若有刺激感,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上下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眼睛接触时,隐形眼睛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取出。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患者平卧、保暖并且保持安静。
若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食入:若发生中毒与医生或应急中心联系。
如果病人发生呕吐,尽量使病人左侧卧且头向下低,保持口张开,以防止呕吐物被吸入。
注意观察。
若病人昏睡或意识不清,不能经口给予任何液体。
若病人清醒,立即用清水清洗口腔,并给适当饮水。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特别危险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特殊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容器突然发生异常声音或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撤离。
用水灭火无效保护消防人员的防护装备:空气呼吸器、全身防火防毒服、橡胶耐油手套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防毒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环境保护措施:不允许进入下水道/地表或地下水体。
一旦泄漏进入水源或下水系统,应立即通知相关机构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小量泄漏:用矿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防爆工具收集吸收材料。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专门的废物处理场所处置防止发生次生危害的预防措施:消除火源、及时撤离无关人员至安全区、应急处理人员穿防护装备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穿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储存罐区应建防护堤,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容器与转送设备要静电接地,防止产生静电,充装要控制流速(不超过3米/秒),注意防止静电积聚。
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中国未制定标准;美国(ACGIH)TVL—TWA:400ppm监测方法:热解吸—气相色谱法;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严禁高温加热。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浅黄色液体气味:有特殊气味pH 值:无资料熔点/凝固点(℃):<-60沸点、初沸点和沸程(℃):140~205 闪点(℃):32爆炸上限%(V/V):8.7 爆炸下限%(V/V):1.1蒸气压(KPa):无资料蒸气密度(空气=1):>2.5相对密度(水=1):0.76~0.97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自燃温度(℃):255~390分解温度(℃):无资料气味阈值:无资料蒸发速率:无资料易燃性:易燃液体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稳定危险反应:不聚合应避免的条件:静电不相容的物质:强氧化剂危险的分解产物:无预期用途:用作油漆工业溶剂和稀释剂等可预见的错误用途:如改做其他用途,请及时与厂家联系,擅自使用导致不良后果的厂家概不负责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急性毒性:LC50:160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皮肤刺激或腐蚀:该液体使皮肤不适,能引起皮炎。
眼睛刺激或腐蚀:较高浓度蒸汽可刺激眼睛,长期接触引起炎症反应。
反复长期接触可导致结膜炎。
呼吸或皮肤过敏:无资料生殖细胞突变性:无资料致癌性:无资料生殖毒性:无资料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性接触:无资料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无资料吸入危害:该蒸气使上呼吸道不适。
出现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高浓度可发生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
毒代动力学、代谢和分布信息:无资料第十二部分生态学信息生态毒性:无资料持久性和降解性:无资料潜在的生物累积性:无资料土壤中的迁移性: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废弃处置方法:用控制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处理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经认可的掩埋场处置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UN号):1256、2553联合国运输名称:溶剂油联合国危险性分类:易燃液体包装标志:易燃液体包装类别:Ⅱ类包装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海洋污染物(是/否):是运输注意事项: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参考文献:《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二版)第一卷;周志俊主编《化学品毒物与控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危险废物管理培训与技术转让中心编《危险废物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3年版。
填表时间:2014年3月1日填表部门:数据审核单位:修改说明:第三次编制,对内容作了部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