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会展业发展态势及战略背景分析

合集下载

北京市会展业研究报告

北京市会展业研究报告

北京市会展业研究报告北京市会展业研究报告一、概述会展业是指通过各类会议、展览、展销等形式,展示产品或服务,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的活动。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会展业发展潜力巨大。

本报告将通过对北京市会展业的调研和分析,呈现北京市会展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现状1. 增长势头强劲:北京市会展业规模逐年扩大,展览会议数量持续增加,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也都呈增长趋势。

2. 多样化的会展形式:北京市的会展形式多种多样,涵盖了很多领域,包括国际会议、展览会、峰会论坛等。

3. 产业链完善:从展览策划、场地租赁、布展服务到会务服务,北京市会展业产业链完善,为会展活动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三、影响因素1. 政策环境:政府对北京市会展业的支持力度增加,会展产业政策逐渐完善,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城市形象: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市的城市形象对会展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先进的城市设施为会展活动提供了多种选择。

3. 经济发展: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会展业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市民收入水平提高,会展消费能力也相应增加。

四、发展趋势1. 创新驱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会展业将更加注重创新。

新兴技术的应用将改变会展的形式和模式,提升参展者的体验感。

2. 融合发展:会展业将与其他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

比如会展与旅游业的融合将会推动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

3. 国际化:北京市会展业还有巨大的国际市场潜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国际会展将选择北京作为举办地,促进国际交流和合作。

五、建议1. 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会展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推动会展业的良性发展。

2. 加强合作:会展企业和相关行业应加强合作,形成产业联盟,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共同推动会展业的发展。

3. 提升服务质量:会展服务的质量对于提升行业竞争力至关重要,企业应注重提升服务质量,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会展业是指通过各种展览和会议展示、宣传、交流和推销各种商品、服务、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一种经济活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扩张,我国的会展业也在不断壮大。

本文将围绕“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分步骤介绍。

一、我国会展业的现状1、规模不断扩大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会展业得到快速发展。

根据全国会展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会展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2018年,全国共举办国际性、国内性和地方性展览会5100多场,展览面积达到了2400余万平方米。

2、地域分布较为集中我国的会展业地域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沿海城市。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是我国会展业的四大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占据了我国会展业的多数份额。

3、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的会展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国际会展活动在我国举办。

同时,我国企业也积极参加世界各地的会展活动,促进了我国会展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二、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智能化成为主流近年来,随着5G技术的应用和数字经济的兴起,我国的会展业也不断朝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数字展览、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会展会议更加高效、智能化、节能减排,成为未来的主流。

2、绿色环保成为共识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环保成为了全球发展的共同目标。

我国的会展业也将绿色环保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自愿参与绿色展会认证、推广低碳、节能设备和材料、建设绿色展馆等举措,使我国会展业更加环保、可持续发展。

3、地区分布趋于均衡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将通过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使会展业地区分布趋于均衡。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通过优惠政策和投资吸引企业举办会展活动,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会展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我国的会展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我国的会展业潜力无限,必将成为中国继制造业、金融业之后的第三个支柱产业。

5成都会展市场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5成都会展市场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1.引言随着成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会展业已逐渐成为成都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因此,对成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发挥该行业具备的优势和潜力,提升成都综合竞争实力,带动整个大西南经济的腾飞。

2、成都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成都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特大中心城市,是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同时也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重要的经济地位和城市功能促进了会展业的发展和集聚。

成都也因此成为中国商务会展的第四大集群区,《城市中国》栏目更是评选出成都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十座城市之一。

足见成都在全国经贸中的地位正在进一步增强。

3、成都会展经济的现状3.1会展业在我国被称为三大新经济产业之一,具有强大的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在增强就业、引导产业发展、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实现资源配置、提高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成都会展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内经贸活动的加强、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成都会展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国际会展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国内各会展城市的激烈竞争,使成都会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3.2成都是全国影响力最大的五个国际会展城市之一(其他四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西南地区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

已举办的展会节庆主要有: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亚欧救灾能力建设研讨会、世界电子竞技大赛总决赛、春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医疗器械博览会、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成都国际家具工业展览会、全国图书博览会、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全国药品交易会和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等。

3.3展会的专业化、规范化和产业化水平日益提高,内容日趋完善,已涉及到机械、电子、建筑、花卉、食品、医疗器械、体育用品等行业。

尤其是从2006开始成都举行每年一次的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极大地提升了成都市会展业的规格和档次。

《会展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会展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会展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国际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经济的日益增长,我国会展行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会展行业正在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从会展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会展行业现状1、会展行业的发展历程会展行业是近二十年来我国的“后起之秀”,但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工业和服务业。

自1990年“第一届中国国际船舶工业展览会”在上海举办以来,我国会展行业规模扩大至1.5万亿元,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城市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消费升级和国际贸易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会展行业的发展特点我国会展行业具有以下特点:(1)快速发展、持续增长。

我国会展市场年均增长率约15%。

2019年,我国会展市场覆盖面积达到了19.4万平方米,总展览面积接近2000万平方米。

(2)城市分布广、开展形式多样。

目前我国有超过50个城市拥有国际标准的会展中心,并不断将更多会展中心建设作为重点,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3)各地域会展特色鲜明。

洛阳龙门国际石材展、海南博鳌论坛、杭州亚洲文博会、深圳中国国际科技展、成都世界警察装备展等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会展行业的发展空间我国会展行业发展空间极大,仍存有许多亟待解决和发展的问题:(1)我国会展行业发展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会展行业规模和变革趋势逐年加快,对于会展市场布局、品质、效益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会展行业品质、涵盖面、区域等发展需要依靠精准分析和发展规划,加快品牌建设和市场升级。

(3)市场竞争的加剧,不断出现新型市场和创新模式的涌现,让整个行业充满了竞争与发展的机会和成长的空间。

二、会展行业发展趋势1、会展市场的国际化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来到中国的外商越来越多,各类国际组织和企业的活动与会议持续增加。

同时,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承办国际展会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我国会展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简要分析

我国会展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简要分析

产能经济331我国会展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简要分析黄 娜 李 菡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摘要:本文主要从会展行业的定义,以及我国会展行业产业链分析,进而阐述了我国会展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提出一点借鉴。

关键词:会展行业;发展现状;趋势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4-0331-01一、会展行业定义会展行业是会议和展览的简称,指在一定地域空间内群众聚集形成的传递与交流信息的社会性活动,包括会议、展览、竞技赛事、节庆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等。

中国学者把会展定义为包括公司业务会议、奖励旅游、协会或社团组织会议和节事活动与展览的综合活动,简称为MICE(Corporate Meetings, Incentive Tour Programs, Conventions and Events or exhibitions)。

二、会展行业产业链分析会展行业的产业链条是以专业展览公司和展览场所为核心,由参展商、信息传播机构、展览工程公司、展览服务机构和最终的消费者等多个部分与环节组成的价值链条。

三、会展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1.会展行业逐渐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增长点,强势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近年来,国内展览展示行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展览规模不断扩大,展览经济效益持续快速增长。

根据商务部《2015 年中国展览行业发展报告》,2014 年,全国展会经济直接产值可达4,183 亿元人民币,在全国GDP 总量中的占比为0.66%,占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36%。

此外,据《2016年中国展览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举办展览9505场,展出面积11907万平方米,直接产值4358亿元,拉动效应3.9万亿元。

图1 2008-2015年中国会展业总产值(亿元)由于会展行业具有综合服务特征,其行业的发展广泛辐射餐饮、住宿、交通、媒体、通信和娱乐等相关产业,对国民经济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

城市会展业发展态势及战略背景分析

城市会展业发展态势及战略背景分析

城市会展业发展态势及战略背景分析作者:曲秋霞苏宝茹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03期[摘要]会展产业是未来10年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产业之一,深入分析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和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会展业将成为我国服务业当中增长快、发展潜力大、前景十分看好的行业之一、青岛市会展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基础条件,把握机会,正视自己的成就和不足,将有利于未来发展规划的制定,[关键词]会展业;战略背景;发展基础;发展态势[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 8372(2010)03-0032-06一、会展业发展的战略背景(一)会展业发展的国际环境1.全球范围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结构带来的大调整,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国家协作和干预作用明显增强,以解决能源、环保、气候变暖等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市场竞争和国际贸易规则会发生较大变化,资源和全球环境问题会成为影响竞争规则的重要因素;危机过后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的新发展,将使金融业和实体经济形成新的服务关系;网络经济的全球性和高度开放性,面临着新的竞争规则和商业模式的挑战。

2.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低碳经济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角新技术革命和创新热潮,推动着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国际间的产业转移成为全球性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式。

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制造业、以高端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以新能源和低碳经济为出发点的绿色经济,成为这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角。

3.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经济危机导致世界范围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新的变化。

随着世界经济从经济危机中逐步复苏,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调整将继续延续,新一轮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和地缘经济格局正进行新的调整和组合。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正经历自工业革命以来规模最大的转型,经济中心正从发达国家转移到亚洲、东欧、中东与拉美等新兴市场。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提要:我国的会展业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会展业在我国的大型城市发展迅速,形成一些大的会展品牌。

近年会展业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各种会展馆拔地而起,各种会展如雨后春笋出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亮点。

随着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

本文就对会展的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会展业;现状;问题;对策会展业是指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是一种新兴的服务行业。

会展业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会议和展览,包括一些大型国际博览会、展览会、交易会和招商会等,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商客,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潜力非常大。

会展业对国民经济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如果会展业的直接收入是1的话,它带动交通、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相关产业的收入为9。

会展业被称为“无烟产业”。

我国的会展业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会展业在我国的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发展迅速,形成一些大的会展品牌。

近年会展业在全国发展迅速,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各种会展馆拔地而起,各种会展如雨后春笋出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亮点。

一、会展业发展现状1.会展业总体概况我国会展业从改革开放起步,至今不到30年,从小到大,以年均20%的速度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和新亮点。

当前,我国的会展经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会展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全国会展数量超过5400个,增长率超过20%。

初步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如广交会,深圳文博会,南宁中国-东盟博览会等。

2010上海世博会是中国会展业高度发展的标志,中国会展业在世博会的带动下发展迅速。

到目前为止我国现有会展场馆200多个,全国展览总面积超600万,5年增长超过20%,全国已有152个城市建有会展的场馆,占全国287个城市的53%。

截止到2010年,会展及其配套服务的收入达到1500亿,年均增长率达到26%。

贵阳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贵阳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贵阳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建议贵阳作为贵州省省会,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会展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贵阳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展业的发展也呈现出蓬勃的态势。

相比于国内一线城市,贵阳的会展业发展水平还有待提升,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重点对贵阳会展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推动贵阳会展业的健康发展。

一、现状分析1.发展成绩近年来,贵阳会展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会展活动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展览会、会议、论坛、活动众多,吸引了大量的参展商和观众。

特别是在贵阳国际会展中心的运营下,贵阳会展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全省领先的会展中心。

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会展业的发展,为会展业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

2.存在问题尽管取得了发展成绩,但贵阳的会展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会展业的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缺乏专业的会展服务机构和人才队伍。

会展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不强,国际化水平有限,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和品牌活动。

会展业的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频发,导致行业内部利润下降,企业经营困难。

3.发展趋势未来,贵阳会展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随着贵阳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形象的提升,会展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和智能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会展业将以新技术、新模式为驱动,实现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二、发展建议1.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会展业的扶持力度,出台更加有利于会展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鼓励和支持企业投入会展业,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完善会展业的管控制度和市场监管手段,确保市场秩序的良性发展。

2.提升服务水平会展服务水平是会展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应加大对会展服务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

鼓励和引进有实力、有经验的会展服务机构,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会展服务人才。

加强会展服务的专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升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3.扶持品牌活动提升贵阳会展业的国际化水平,需要扶持和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展会和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strategic background of urban MICE industryQU Qiu-xia 1, SU Bao-ru 2(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2.College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China )Abstract: There will be top ten industries with the biggest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the next decade, among which is MICE (meetings, incentive, conventions, and exhibitions) industry. With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ituation, we have reason to believe that China’s MICE industry will become one of the service industries with fast growth, great potential and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s. Qingdao’s MICE industry has goo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basic condition. Seizing the opportunities, and facing up to the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will benefit Qingdao’s future development planning.Key words:MICE industry; strategic background; development foundation; development trend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第26卷第3期2010年9月Vol.26,No.3Sep.2010城市会展业发展态势及战略背景分析①[摘 要]会展产业是未来10年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产业之一,深入分析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和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会展业将成为我国服务业当中增长快、发展潜力大、前景十分看好的行业之一。

青岛市会展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基础条件,把握机会,正视自己的成就和不足,将有利于未来发展规划的制定。

[关键词]会展业;战略背景;发展基础;发展态势[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0)03-0032-06一、会展业发展的战略背景(一)会展业发展的国际环境1.全球范围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结构带来的大调整,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国家协作和干预作用明显增强,以解决能源、环保、气候变暖等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市场竞争和国际贸易规则会发生较大变化,资源和全球环境问题会成为影响竞争规则的重要因素;危机过后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的新发展,将使金融业和实体经济形成新的服务关系;网络经济的全球性和高度开放性,面临着新的竞争规则和商业模式的挑战。

2.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低碳经济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角新技术革命和创新热潮,推动着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国际间的产业转移成为全球性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式。

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制造业、以高端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以新能源和低碳经济为出发点的绿色经济,成为这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角。

3.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经济危机导致世界范围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新的变化。

随着世界经济从经济危机中逐步复苏,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调整将继续延续,新一轮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和地缘经济格局正进行新的调整和组○ 曲秋霞1,苏宝茹2 (1.青岛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2.青岛科技大学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①课题组组长:雷仲敏;课题组成员:石光明、蔡礼彬、柴寿升、胡萌、曲秋霞、王海玉、崔铁岩、王小兵、苏宝茹、杨有才等。

[基金项目]青岛市“十二五”发展规划专题研究项目(Hzgh125-1)[收稿日期]2010-08-28[作者简介]曲秋霞(1964-),女,山东青岛人,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第3期·33·曲秋霞,苏宝茹.城市会展业发展态势及战略背景分析合。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正经历自工业革命以来规模最大的转型,经济中心正从发达国家转移到亚洲、东欧、中东与拉美等新兴市场。

作为世界新兴经济体的代表,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群体性崛起趋势,与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和大调整互为因果,构成世界进步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这些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表现让世界瞩目。

这种群体性快速发展态势催生世界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变化,新兴市场经济体正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服务业也带来一定冲击。

危机后,服务业跨国转移与外包意愿会进一步加强。

服务业全球化将掀起新高潮,服务业跨国转移与外包空间巨大。

(二)会展业发展的国内环境1.国家发展战略酝酿着重大调整未来5-20年,是中国向现代化国家迈进的关键时期,随着人均GDP向1万美元的水平提升,中国将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

国家战略的着眼点正在由完善国内经济体制和保证稳步增长向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全球经济的影响力转变。

2.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高储蓄、高投资、高速度”的增长方式将发生根本的变化。

即由内需驱动为主的增长模式替代内外需共同驱动增长模式,由消费主导增长模式替代投资主导增长模式,技术-人力资本密集增长模式替代资源密集增长模式,服务化驱动增长模式替代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驱动模式。

3.中国经济步入结构调整和全面升级的新阶段中国工业化即将完成重化工业阶段,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已经达到历史和国际的高位,第二产业对整体经济的主体效应和带动效应,将和第三产业并驾齐驱并逐步让位于第三产业。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推动一、二、三产业结构的总体转换。

现代服务业将在这一轮结构转换过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二、国内外会展业发展分析本研究将会展业界定为展览、会议、节事活动的简称。

从“会展”的内涵来看,它是一种形态多样且边界交叉的经济现象,承载社会各界利益,以展示和交流为主要手段,采用商业运作模式提供社会化服务,并具有一定规模的集体性活动。

(一)国际会展业发展的基本态势1.国际会展业发展的基本格局欧洲会展业整体实力最强,规模最大,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是世界级的会展大国。

其中在国际性贸易展览会方面,德国是排名第一的世界会展强国,汉诺威、杜塞尔多夫、慕尼黑、法兰克福四城市为世界著名展览城市。

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会展业,每年举办大型国际展览约150个,展出总面积超过650万平方米,参展商的40%为国际参展商;世界最重要的展览会有2/3在德国举办,世界10大展览公司,德国占据4席;在国际性的会议举办地中,德国排名第三,会议场所达11000处之多。

法国巴黎被誉为“国际会议之都”。

意大利是欧洲办展最多的国家,著名的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总展览面积达到65万平方米。

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是世界会展业的后起之秀,每年举办的展览会近万个,主要展览城市为拉斯维加斯、多伦多、芝加哥、纽约、奥兰多、达拉斯、亚特兰大、新奥尔良、旧金山和波士顿。

亚洲会展业规模仅次于欧美,日本、中国、阿联酋和中国香港已成为亚洲的会展大国(地区),新加坡于2000年被国际协会联合会(UIA)评为世界第五大会展城市。

亚太地区的展览业迅速崛起,在国际展览业中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大洋洲会展业发展水平仅次于欧美,规模小于亚洲,主要代表国为澳大利亚。

拉美国家会展业发展较好的依次是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其他国家的会展业基本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很小。

非洲大陆与拉美类似。

北部非洲以埃及为代表,南部非洲南非发展最好。

近年来,国际会展业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

2009年全球会展业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了3850亿美元,成为了全球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的新兴产业。

根据国际会议协会(ICCA)统计,每年国际会议的产值约为2800亿美元,国际展览业的产值约占世界各国GDP总和的1%,展览业对全球经济的综合贡献率达到8%。

当前,国际会展业具有主办机构专业化、展览公司集团化、会展品牌化与国际化、运行市场化与产业化等特点。

2.主要国际会展城市会展业发展特征(1)政府对会展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34·第26卷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欧美发达国家,政府在会展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国家的政府并不直接参与展览会的组织和管理,而是对会展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如场馆建设投入,组织企业出国参展,为企业提供出国参展经费支持,协助、配合会展公司开展展会推广工作等。

(2)依托城市产业培育会展品牌一个地区会展业的品牌与其本身的产业发展特点密切相关。

例如以时尚产品著称的法国巴黎,培育了许多时装展、化妆品展等国际著名展会,并被誉为“展览之都”。

在德国,许多专业性展览会也都是以城市产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如工业重镇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杜塞尔多夫的国际印刷、包装展,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展等。

这些专业性展览会使这些会展城市在世界会展舞台上各领风骚,打造了德国会展城市品牌。

(3) 注重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 会展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既熟悉业务、了解惯例又富有经验的专业人才。

国际上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如德国、美国、法国等在大专院校都设有会展专业,系统地向学生讲授会展理论知识。

例如德国科隆大学的展览商贸学院是德国最著名的展览教育培训基地。

发达国家的会展业行业协会在职后培训和教育方面承担着重要任务。

例如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创造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展览业专业人士职后培训计划,通过课堂学习、工作实践、参与协会活动和考试等方式给予展览业专业人士继续学习和资格认证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