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

合集下载

体检人群中高血压与血脂异常的关系分析

体检人群中高血压与血脂异常的关系分析

体检人群中高血压与血脂异常的关系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体检人群中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之间的关系。

方法:对我中心接收的体检者应用常规体检测量血压,根据之前对体检者高血压病史的调查,结合血脂体检结果,分析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之间的关联性。

结果: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高于血压正常者。

结论:血脂异常可导致高血压发病率提高,因此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之间有关联性,应受到心血管病患者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体检人群;血脂异常;高血压;关系分析在老龄化现象加剧的今天,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

其中,缺少运动、糖尿病、高血压、吸烟、肥胖超重以及脂质代谢紊乱等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基于此,我中心对体检者进行调查,并详细分析了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之间的关联性,现做出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我中心共收取1100分体检资料,将920例相对完整的患者资料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470例,女性450例。

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41.5±7.5)岁。

1.2方法①血压测量方法血压测量之前,体检者休息约20分钟,之后取体检者坐位右上臂肱动脉进行血压测量,共测量3次,以3次血压均值作为体检者的血压水平。

体检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采用Korotkoff音予以确定,“滴”声响时水银柱所示水平即收缩压,“滴”声消失后,水银柱所示的水平即舒张压。

②血脂检测方法禁食12小时之后,采集体检者的静脉血,应用型号为曰立7180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将血清分离,酶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CH)以及甘油三酯(TG)。

1.3观察评定标准[1]①高血压:以WHO、ISH提出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与高血压分类标准当作高血压的评定标准。

②血脂异常:以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拟定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作为体检者血脂异常的评定标准。

1.4统计学方法患者资料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以(?x±s)、(%)表示,并分别展开t与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动态血压报告

动态血压报告

动态血压报告
动态血压报告是一种记录血压变化情况的报告,可以通过连续测量血压以及相关数据分析来评估一个人的血压控制情况。

动态血压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血压监测记录:报告会详细列出测量者在一段时间内的血压测量数据,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等指标。

通常每隔一段时间会测量一次,并记录在报告中。

2. 血压趋势分析:报告会对血压数据进行分析,观察血压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

通过分析趋势,可以了解个体的血压控制是否稳定,并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3. 血压日内变异分析:报告会根据连续的血压测量数据,分析个体在一天内不同时间段血压的变化情况。

通过分析日内变异,可以了解个体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血压变化特点,提供参考依据。

4. 血压相关因素评估:报告还可以根据个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等内容,评估这些因素对血压的影响程度。

通过分析相关因素,可以帮助个体了解可能导致血压升高或降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措施。

动态血压报告可以为个体提供一个全面的血压管理方案,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监测治疗效果。

同时,该报告也可以为医生提供参考,帮助其进行血压管理与治疗决策。

高原高血压的动态血压变化

高原高血压的动态血压变化

高原高血压的动态血压变化青格乐图;张雪峰;裴志伟;马德玉【期刊名称】《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年(卷),期】2006(033)002【摘要】目的研究高原高血压的动态血压特点与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国产MPG1型动态血压监测仪,对平原医学体检血压正常的进驻海拔4 800 m高原施工人群中36例男性高原高血压患者进行标准化动态血压检测.结果高原高血压以白昼血压和舒张压升高为主(舒张压均值在全天、白昼均达高血压标准而收缩压只在白昼达到标准,夜间二者均下降到正常范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P<0.01),其昼夜节律仍呈杓形变化曲线,但夜间下降百分率仍<10%,心率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及心率血压乘积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等特点.结论高原高血压的动态变化节律主要受机体耗氧程度的影响,即与低氧性增压反应有关,其防治重点仍应放在减少氧耗、改善低氧这一核心问题上.【总页数】3页(P100-102)【作者】青格乐图;张雪峰;裴志伟;马德玉【作者单位】青海省格尔木市人民医院高原病科,青海,格尔木,816000;青海省格尔木市人民医院高原病科,青海,格尔木,816000;青海省格尔木市人民医院高原病科,青海,格尔木,816000;青海省格尔木市人民医院高原病科,青海,格尔木,8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35.6【相关文献】1.易脑卒中型肾血管型高血压大鼠血浆中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含量在高血压进程中的动态变化 [J], 何国英;张美云2.易脑卒中型肾血管型高血压大鼠血浆中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含量在高血压进程中的动态变化 [J], 何国英;张美云3.各期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 [J], 胡宜波;杨戈4.高原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 [J], 陈浩;李献;次仁达瓦;浦琼;米玛仓曲5.老年高血压病与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心率变异性和动态血压变化分析 [J], 王贵华;汪汉;李璐;邓珏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性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及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及治疗

安徽医科大学ANHUI MEDICAL 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原发性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及治疗The treat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nd dyslipidemia作者姓名:孟亚星指导教师:张小玲教授学科专业:内科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论文工作时间: 2015 年12月至 2018 年 1 月2018 年5月目录一、英文缩略词简表 (1)二、研究一中文摘要 (3)三、研究一英文摘要 (4)四、正文 (5)1.前言 (5)2.资料与方法 (8)3.结果 (9)4.讨论 (14)5.结论 (15)6.参考文献 (15)五、研究二中文摘要 (19)六、研究二英文摘要 (20)七、研究二正文 (21)1.前言 (21)2.资料与方法 (22)3.结果 (24)4.讨论 (27)5.结论 (30)6.参考文献 (30)八、附录 (33)六、致谢 (34)七、综述 (35)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中文名称E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原发性高血压SBP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收缩压DBP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舒张压24hABPM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24hBPV Twenty-Four-Hour blood pressure24小时血压变异性variabilitydSBPV/dBPV Day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白昼收缩压变异性nSBPV/nBPV night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BP nocturnal blood pressure 夜间血压MBPS 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血压晨峰24 h mSBP 24 hours mean systolic pressure 24 小时平均收缩压dmSBP Day mean systolic pressure 白昼平均收缩压nmSBP/NBP Night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夜间平均收缩压24hmDBP 24 hours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24小时平均舒张压dmDBP Day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白昼平均舒张压nmDBP Night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夜间平均舒张压LDL-C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holesterol 总胆固醇TC Totalglycerin 甘油三酯TG Trilauratenitric oxide synthase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 EndothelialCRP C reactive protein C反应蛋白hs-CRP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超敏C反应蛋白oxide 一氧化氮NO Nitricdismutase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SuperoxideJSH Japanese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日本高血压协会 JNC American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美国联合全国委员会 BMI Body Mass Index 体质指数mercury 毫米汞柱mmHg millimeterof本课题分两部分完成,第一部分纳入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本文血脂正常与异常的切入点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的患者,及原发性高血压血脂水平正常者,采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对比两种情况下患者动态血压的区别。

封闭式液栓显示腰穿测压管

封闭式液栓显示腰穿测压管

封闭式液栓显示腰穿测压管发表时间:2018-11-12T11:37:56.96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4期作者:由庆军苏安华[导读] 将此测压管与腰穿针对接后。

常规腰穿进入硬脊膜下腔。

即可通过压力显示毛细管内的液栓被颅内压力推动产生位移而读出颅内压的数值。

由庆军苏安华(吉林市中心医院神外科;吉林132011)目的:高颅压腰穿测压防止脑疝形成设计(如图):据P1V1==P2V2测压方法:将此测压管与腰穿针对接后。

常规腰穿进入硬脊膜下腔。

即可通过压力显示毛细管内的液栓被颅内压力推动产生位移而读出颅内压的数值。

讨论: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的效果。

可使液体在毛细显示管内的液栓显示气体压缩室的压缩体积。

从而得出颅内压的数值。

由于测压的方法是通过气体压缩的容积来显示颅内压的。

就可使硬脊膜腔内的脑脊液压力得到有效的缓冲。

从而改变了原来开发式测压方法中与开放式测压管对接后失控状态。

这样就有效的防止高颅压腰穿测压脑疝的形成。

压缩室的体积和毛细显示管长度。

据脑脊液压力和P1V1==P2V2计算而确定。

外形可因不影响操作而定。

可取长方形和圆柱体。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居家照护行为的影响于丽红(黑龙江省加格达奇区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大兴安岭165000)【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居家照顾者照顾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照顾者160例,随机分组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降血压常规治疗,血压稳定后离院,干预组照顾者接受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对照组照顾者仅接受出院前的常规健康教育.在入院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在出院后2个月进行患者回访,问卷调差统计照顾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收集医院记录统计患者2月内再就诊率。

结果干预组2月后高血压知识掌握良好人数占到总数的87.5%,对照组照顾者仅有17.5%的照顾者能够正确护理,两组数据比较,平均P值为0.005,且具有统计月意义(P<0.05)干预组的高血压再就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月意义(P<0.05)。

动态血压报告解读

动态血压报告解读

动态血压报告解读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早期诊断高血压、识别高血压高危人群、鉴别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评估降压药物效果及在特殊人群高血压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田元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远程会诊技术已经5年多了,为高血压患者找到血压控制不下来的原因和危险所在,为每个高血压患者及时、科学、准确的指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让许多高血压患者受益。

目前我们医疗联盟旗下的玉田梅奥普通专科门诊部、古冶梅奥诊所都在开展高血压防控工作,但我们给出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会诊报告许多患者、家属看不懂,今天帮助大家如何解读动态血压报告1.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与舒张压(24h-dBP);白昼平均收缩压( d-sBP) 与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 n-sBP) 。

2.夜间比白天血压下降率:夜间血压下降率可以判断昼夜血压变化状况。

夜间血压下降率=(白昼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白昼血压均值x100%。

正常的勺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10%~20%;• 非勺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10%;• 超勺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20%;• 反勺型血压:夜间血压高于白天血压。

3.血压变异性系数(CV):即个体在单位时间内血压波动情况,有短时变异和长时变异。

血压变异系数大者,其靶器官损害也较严重;血压变异性也可能是心肌缺血的一个触发因素。

血压的长时变异性必须通过连续观察24小时血压才能测得,而且一天中所测量的血压值必须达到一定数量才能真正反映全天血压波动的趋势,并要求夜间血压的测量应在不干扰受试者睡眠的前提下进行。

4.血压负荷值:血压负荷值指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超过正常范围的次数的百分比。

正常人血压负荷值5%-15%。

故血压负荷值接近40%的患者应积极治疗,防止靶器官损害。

5.动态脉压: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应用可以早期发现动态脉压的异常,从而有效降压,预防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

6.晨峰指数:清晨血压急剧上升现象称为“血压晨峰”,是指起床后2小时内收缩压的平均值-夜间睡眠时收缩压的最低值。

武汉大学不同年龄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分析

武汉大学不同年龄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分析

武汉大学不同年龄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分析发表时间:2010-11-01T14:56:39.7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9期供稿作者:刘丽1 胡斌2 赵茹梅1 [导读] 分析入选者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比较各组在不同时段血压值、血压负荷值及昼夜节律上的差别。

刘丽1 胡斌2 赵茹梅1(1武汉大学医院内科 430072;2三峡大学仁和医院心内科湖北宜昌 443001)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29-0222-03【摘要】目的对高校不同年龄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给医生制定个性化降压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不同年龄高血压患者80例,按年龄分成4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和老老年组,通过对其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的比较得出不同年龄患者血压值、血压负荷值及昼夜节律上的差别,针对这些特点提出治疗建议。

结果中青年组以舒张压高为主,夜间血压下降幅度较大;老年组尤其老老年组以收缩压高为主,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小;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收缩压水平逐渐升高,舒张压水平逐渐降低,脉压增宽,血压昼夜节律消失。

【关键词】高血压动态血压特点近三十年来, 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血压患病率有较大幅度升高。

根据2004年科技部、卫生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1],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与1991年相比上升31%。

在高校社区人群中,高血压病已成为所有慢性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在本校4万多社区居民的上门建档调查中发现,高血压患者达一千二百多人,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且发病年龄较广泛,其对广大教学、科研人员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掌握这些高血压病患者的疾病特点及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指导他们进行合理的治疗,从而改善生活质量,使医疗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动态血压监测可提供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多个血压测值,可以更好地了解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特点及昼夜变化规律。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曹健【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为进一步诊断及治疗高血压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4年1~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潞河教学医院就诊90例高血压(高血压组)患者和100例血压正常的健康志愿者100例(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连续24 h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压进行动态监测,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在白天、夜间以及24 h的变化情况。

结果高血压组白天、夜间24 h收缩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40.2±9.5) mmHg (1 mmHg =0.133 kPa )比(122.5±4.9) mmHg、(151.6±17.6) mmHg比(121.7±4.8) mmHg、(143.1±9.8) mmHg 比(119.8±4.0) mmHg],(均P<0.01);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高血压组患者的血压存在昼夜波动,夜间收缩压相对较高[(151.6±17.6) mmHg 比(140.2±9.5) mmHg](P<0.01),但舒张压无明显变化;而正常对照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较正常者明显升高,尤其是夜间收缩压,因此要加强对夜间收缩压的控制,并制订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有效防止血压升高所带来的心血管事件。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among elderly hypertension patients,for furth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of hypertension.Methods Total of 90 elderly hypertension patients admitted to Luhe Teaching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fromJan .2014 to May 2014 were selected as hypertension group and 100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The blood pressure was continuously monitored for 24 h, at the changes at day time, night and 24h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group,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hypertens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day-time[(140.2 ±9.5) mmHg vs (122.5 ±4.9) mmHg],night-time[(151.6 ±17.6) mmHg vs (121.7 ±4.8) mmHg] and the 24 h [(143.1 ±9.8) mmHg vs (119.8 ±4.0) mmHg](P <0.01);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showed diurnal fluctuation pressure at night-time [(151.6 ±17.6) mmHg] was higher than day-time[(140.2 ±9.5) mmHg](P<0.01),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astolic pressure;the diastolic pressure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day-time and night-time (P>0.05).Conclusio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is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r-mal persons,especially during night-time.So,the control of night-time blood pressure should be enhanced and rational therapeutic schedules should be made to reduce the possibile cardiovascular accidents at night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5(000)014【总页数】2页(P2668-2669)【关键词】高血压;动态血压变化;收缩压;舒张压;老年【作者】曹健【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潞河教学医院心内科,北京1011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高血压是当前公认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各组动态血压比较( x ± s)
组别
n
最高血压( mmHg)
SBP
Dபைடு நூலகம்P
正常对照组
146
139. 7 ± 28. 3
高血压病Ⅰ期
131
169. 4 ± 28. 31)
高血压病Ⅱ期
272
170. 1 ± 15. 21)
高血压病Ⅲ期
289
182. 5 ± 2. 61)
75. 7 ± 13. 3 98. 7 ± 13. 3 103. 2 ± 10. 51) 110. 3 ± 24. 81)
通讯作者: 杨 戈( 1983-) ,男,医师,主要从事心电生理研究。 第一作者: 胡宜波( 1967-) ,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电生理研究。
表 2 高血压各期血压负荷值比较( %)
组别
n
白天
SBP
DBP
正常对照组 146 21. 4 高血压病Ⅰ期 131 62. 41) 高血压病Ⅱ期 272 70. 21) 高血压病Ⅲ期 289 78. 51)
24 h 动态血压监测( ABPM) 在临床中应用日益广泛,对于 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有很大帮助。本文研究各期高血压患者 及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 ABPM。
1 资料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选取 2009 年 2 月至 2011 年 6 月我院门诊及 住院病人 922 人次,其中符合 WHO 高血压诊断标准者 692 例 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 52 ± 4. 5) 岁。高血压Ⅰ期 131 例,男 69 例,女 62 例,平均年龄( 41 ± 3. 5) 岁; Ⅱ期 272 例,男 141 例,女 131 例,平均年龄( 50 ± 1. 5) 岁; Ⅲ期 289 例,男 161 例,女 128 例,平均年龄( 58 ± 2. 5) 岁。血脂正常者 180 例,男 84 例,女 96 例,平均年龄 ( 51 ± 1. 5) 岁,血脂异常者 512 例,男 284 例,女 228 例,平均年龄( 58 ± 2. 5) 岁,血脂正常与异常组年龄、病程、 并发症比较无差异。正常对照组 146 例,平均年龄( 52 ± 2. 5) 岁,男 74 例,女 72 例,均无高血压病史。 1. 2 监测方法 ( 1) ABPM: 监测前 1 w 停服药物,使用美国太 空试验室生产的 90207-30 型动态血压记录仪,测试者保持日常 工作和生活起居,袖带位于右上臂,下沿位于肘上 2. 5 cm,测量
2结果 2. 1 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病Ⅰ、Ⅱ、Ⅲ期动态血压比较 高血 压病Ⅲ期最高、最低血压均高于Ⅰ、Ⅱ期,有明显差异; 而Ⅱ期 最高血压较Ⅰ期 增 高,但 无 显 著 差 异,而 Ⅱ 期 的 最 低 血 压 均 较 Ⅰ期高,有显 著 差 异。各 期 最 高、最 低 SBP、DBP 除 Ⅰ 期 最 低 SBP、DBP 外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见表 1。
2. 2 高血压病各期血压负荷值比较 高血压病各期血压负荷 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Ⅱ、Ⅲ期高血压夜间血压负荷值高于 Ⅰ期,有显著差异; 而白天两者差异不显著。说明Ⅱ、Ⅲ期 高血压夜 间 血 压 升 高 明 显,而 Ⅰ 期 高 血 压 白 天 升 高 明 显。 见表 2。 2. 3 血脂对 ABPM 血压负荷值的影响 血脂异常组血压负荷 值夜间明显高于白天,且 > 50% ; 血脂正常组白天血压负荷值 高于夜间,两组间有显著差异。见表 3。
14. 5 63. 11) 71. 31) 78. 31)
夜间
SBP
DBP
15. 6
32. 4 65. 41) 83. 61)
18. 7
24. 1 68. 31) 85. 71)
表 3 血脂对 ABPM 血压负荷值的影响( %)
组别
血脂正常组 血脂异常组
n
白天
SBP
DBP
180 81. 2 512 52. 11)
时要求两臂自然下垂,呈静止状,测量时间设定: 6: 00 ~ 22: 00 每 20 min 测量一次,22: 00 ~ 6: 00 每 30 min 测量一次。有效率 以 > 90% ,记录时间满 23 h 以上为标准,分别计算各组 24 h 最 高收缩压( SBP) 、最高舒张压( DBP) ,24 h 最低 SBP、最低 DBP 和血压负荷值等参数。( 2) 血脂测定: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酶法测定。( 3) 血压负荷值: 一定时域内 SBP 和 DBP 超过正常 范围的次数和百分率为血压负荷值。正常范围: 白天: SBP ≤ 140 mmHg,DBP ≤ 90 mmHg; 夜 间: SBP ≤ 120 mmHg,DBP ≤ 80 mmHg; 时间划分: 白天: 6: 00 ~ 18: 00,夜间: 18: 00 ~ 6: 00。 1.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3. 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资 料以 x ± s 表示,两组均数比较用 t 检验和 Q 检验。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1) P < 0. 05; 表 2 同
最低血压( mmHg)
SBP
DBP
91. 7 ± 9. 4
54. 7 ± 11. 1
95. 7 ± 19. 4 105 ± 12. 51) 123. 1 ± 20. 91)
58. 7 ± 8. 1 60. 6 ± 12. 71) 75. 5 ± 23. 51)
79. 5 43. 21)
与血脂正常组比较: 1) P < 0. 05
夜间
SBP
DBP
39. 4 88. 51)
31. 8 78. 61)
钟菊芳 APACHEⅢ评分在老年重症患者应用中的评价 第 8 期
·1701·
3讨论 ABPM 近年来已逐渐应用于高血压防治工作。与随测血
压比较,ABPM 能更好地反映血压的实际水平,显示血压的昼 夜波动规律,指导降压治疗和评估降压药物的疗效,在高血压 的诊治中已显示出其实用价值〔1〕。早期高血压血压波动大,影 响因素多,用偶测血压易漏诊; 而 ABPM 可弥补此不足,血压负 荷值≥50% ,则可考虑为高血压〔2〕。本研究提示 ABPM 可作为 高血压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的重要指标。
各期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
胡宜波 杨 戈 ( 南阳市中心医院心电生理室,河南 南阳 473009)
〔关键词〕 高血压并发症; 血脂异常; 动态血压 〔中图分类号〕 R54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202( 2012) 08-1700-02; doi: 10. 3969 / j. issn. 1005-9202. 2012. 08. 0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