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与高血脂

合集下载

高血压 高血脂健康教育

高血压 高血脂健康教育

高血压,高血脂健康教育高血压和高血脂是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

这些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我们需要加强高血压、高血脂的健康教育。

我们需要了解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基本知识。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的压力过高,而高血脂则是指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肪物质含量过高。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针对这些健康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预防和治疗。

其中,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健康教育,我们可以让人们了解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危害,引导他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高血压、高血脂的健康教育中,我们需要强调以下几点:1、饮食调整: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发生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我们需要引导人们控制饮食,减少高盐、高脂肪、高糖等不健康食品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健康食品的摄入。

2、增加运动量: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人们控制体重,降低血压和血脂。

我们需要引导人们增加运动量,坚持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慢跑等。

3、控制饮酒:饮酒过量会导致血压升高,同时也容易导致脂肪肝等肝脏疾病。

因此,我们需要引导人们控制饮酒量,甚至戒酒。

4、放松心情:心理紧张、疲劳等因素都会导致血压升高,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我们需要引导人们放松心情,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

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健康教育,我们可以让人们了解这些疾病的危害,引导他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

高血压健康教育高血压健康教育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压,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而高血压健康教育是帮助患者控制血压和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什么是高血压健康教育?高血压健康教育是一种教育项目,旨在帮助人们了解高血压及其相关风险,并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控制血压和预防并发症。

高血压与血脂的监测与控制

高血压与血脂的监测与控制
保持环境适宜
监测时注意环境安静、温度适宜,以确保结果准确。
遵循医嘱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监测频率。切勿自行更改计划。
血压和血脂监测的频率
根据健康状况,监测频率应适当选择。每月监测对高危人群尤为重要。
高血压和高血脂的预防措施
均衡饮食
摄入丰富的蔬菜和水果。选择低饱和脂肪和低盐的食物。
定期饮用水,限制含糖饮料的摄入。
增强心脏健康
长期运动能增强心脏的健康,降低心脏病风险。
压力管理对血压和血脂的影响
心理放松
压力管理可以帮助心灵放松,降低血压波动和血脂水平。
增加身体活动
适度的运动减轻压力,从而有助于血压和血脂控制。
情绪支持
通过专业指导获取情绪支持,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
与自然接触
自然环境中的放松活动能有效降低血压和血脂。
吸烟和酗酒对血压和血脂的影响
吸烟对健康的威胁
吸烟可导致血管收缩,增加血压。长期吸烟会恶化心血管健康。
酗酒对血压的影响
过量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持久的饮酒习惯会影响心脏功能。
综合影响与管理
戒烟和限制饮酒可改善血脂水平与血压。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变至关重要。
药物治疗对血压和血脂的影响
降压药物
这些药物帮助降低血压,减少心脏病风险。常见的类型包括ACE抑制剂和钙通道阻滞剂。
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适时监测体重变化。
减少久坐,增加日常活动量。
定期体检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及时了解血压与血脂水平。
饮食调理对血压和血脂的影响
多吃蔬菜
新鲜的蔬菜可以提供丰富的纤维和营养。它们有助于降低血压和改善血脂。

高血压,高血脂健康教育

高血压,高血脂健康教育

高血压,高血脂健康教育高血压、高血脂健康教育一: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即血压超过正常范围,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它会对人体各器官产生不良影响,如心脏、脑血管、肾脏等。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非特异性)和继发性(特异性)高血压。

1. 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又称为本尼氏高血压,没有明确的病因,占所有高血压病例的90-95%。

它与遗传、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有关。

2. 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治疗继发性高血压需要解决导致高血压的根本疾病。

二: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对人体健康造成了诸多危害,包括但不限于:1.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如心脏病、心力衰竭、冠心病、脑中风等。

2. 肾脏疾病:长期的高血压会给肾脏造成损害,导致肾功能衰竭。

3. 眼部问题:高血压可能引起视网膜病变,甚至导致失明。

4. 全身血管病变:高血压引起的动脉硬化会影响全身的血管系统。

三:高血压的预防与管理高血压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预防和管理:1. 饮食控制:控制盐摄入量,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和低脂肪食物。

2. 生活习惯调整:戒烟限酒,减轻压力,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保持适量的体重。

3. 合理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提高心肺功能。

4. 控制血压:定期测量血压,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血压控制。

遵循药物治疗方案,定期复查。

四:什么是高血脂高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质含量高于正常范围。

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1. 胆固醇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脂质之一,在体内扮演重要的生理功能。

但当血液中的胆固醇过高时,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甘油三酯甘油三酯是体内脂肪的主要形式之一,其水平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和胰岛素抵抗有关。

五:高血脂的危害高血脂可能导致以下危害:1. 心血管疾病: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2. 脂肪肝:长期高血脂会导致肝脏脂肪堆积,引发脂肪肝。

三高症的危害与控制措施

三高症的危害与控制措施

三高症的危害与控制措施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疾病正逐渐成为人们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

其中,三高症即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三者共同存在的情况,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该疾病危害的分析以及控制措施的介绍,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预防三高症。

二、三高症的危害1. 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是指血管壁承受心脏泵送出来的血液压力过大导致普遍性动脉持续或间断性超过正常值,并伴有器质性或功能性损害。

长期不加以干预和治疗,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增加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如心肌梗死和中风。

此外,还可能诱发肾功能异常、眼底改变、血管痉挛等相关并发症。

2. 高血脂的危害高血脂是指人体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正常范围,或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低。

高血脂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增加患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高血脂还易导致胰岛素抵抗、肝功能异常等问题。

3. 高血糖的危害高血糖是指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超过正常范围。

长期不加以控制,高血糖会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眼部问题、神经损伤、心脏问题、肾功能损伤以及下肢循环障碍等。

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与之关联紧密的糖尿病。

三、三高症的控制措施1. 饮食调整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三高症的控制至关重要。

应避免高脂、高盐、高糖等助长血液异常的食物。

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水果、蔬菜、全谷类等,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同时少食多餐,稳定血糖水平。

2. 适量运动积极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和改善血脂以及血糖水平。

选择适合个人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的运动项目,每周保持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耐力运动。

3. 管控心理压力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存在许多紧张和焦虑因素,这些情绪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自律神经功能紊乱等问题,进一步影响三高症患者情况。

通过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其他个人爱好来缓解心理压力。

高血压高血脂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高血压高血脂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饮食对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影响
多食用蔬果 减少高脂食物
控制盐的摄入 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
运动对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影响
强健心脏
锻炼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减轻高血压和高血脂的 风险。
控制体重
适量运动有助于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和高血脂 的发生率。
药物治疗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方法
1
药物选择
根据医生的建议,选用合适的药物进
高血压高血脂健康教育知 识讲座
欢迎参加本次高血压高血脂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本讲座将帮助您了解高血压 和高血脂的定义、症状以及其对健康的危害和影响。
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定义和症状
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血压长期持续升高而超过正常范 围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高血脂
高血脂是指体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脂质物 质含量超标的情况。
定期监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行治疗。
定期检查血压和血脂的水平,根据情
况调整治疗方案。
3
合理用药
按时按量服用药物,遵循医生的嘱咐 和处方指导。
如何管理高血压和高血脂的重要性
管理好高血压和高血脂是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一环,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医学指导,可以有效预防并 控制相关疾病。
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危害和影响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高血压和高血脂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 疾病的风险。
器官受损
长期高血压和高血脂会对心脏、肾脏等重要器 官造成损害。
预防高血压和高血脂的生活方式
1 科学饮食
2 适度运动
控制食盐摄入,增加蔬果和全谷食品的摄 入。
每天进行适量的锻炼,如散步、跑步、游 泳等。

关于三高的健康小知识

关于三高的健康小知识

关于三高的健康知识汇总三高,即通常所说的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慢性疾病。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疾病,了解相关的健康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汇总关于三高的健康知识,帮助您更好地维护自身健康。

一、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对身体器官的损害却一直在进行。

以下是与高血压相关的健康知识:1. 血压的测量:定期测量血压是了解血压状况的重要方式。

家庭血压测量和定期到医院进行血压检查相结合,有助于及时发现高血压。

2. 低盐饮食: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诱因。

减少食物中的盐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在5g以下。

3. 控制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有助于降低血压。

4. 适量运动: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降低血压。

5.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戒烟和限制饮酒,有助于维护血压健康。

二、高血脂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过高,与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以下是与高血脂相关的健康知识:1.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脂检查,了解自己的血脂状况。

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一次血脂。

2. 合理饮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是高血脂的常见诱因。

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脂。

3. 控制体重:肥胖是高血脂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4. 适量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降低血脂。

5.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高血脂的危险因素。

戒烟和限制饮酒,有助于维护血脂健康。

三、高血糖高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以下是与高血糖相关的健康知识:1.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糖检查,了解自己的血糖状况。

尤其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更应定期进行检查。

三高症_精品文档

三高症_精品文档

三高症三高症,全称为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三高症,是指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的一种综合性疾病。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三高症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

这些高度相关的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了重大的威胁,因此理解三高症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高血压是三高症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特点是在动脉血管中持续的高压状态。

高血压是一种潜在的致命疾病,因为它会增加心脏性疾病、中风和肾脏疾病等其他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一些常见的高血压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以及其他健康问题。

预防高血压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保持适当的体重和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高血脂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与高血压类似,高血脂的主要原因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饮食中过多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会导致胆固醇水平升高,而缺乏身体活动和坐在办公桌前的长时间工作会使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为了预防和控制高血脂,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物。

此外,适度的体育锻炼也对降低血脂水平非常有益。

高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持续升高。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三高症中的一个重要组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对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都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

遗传因素、肥胖、缺乏运动、高胆固醇和高血压都是导致高血糖的风险因素。

预防高血糖的关键是保持健康的体重、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体育锻炼。

此外,定期检查血糖水平并积极治疗糖尿病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

对于已经患有三高症的患者,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药物治疗是控制三高症的常见方法,但同时改善生活方式也是不可忽视的。

戒烟、限制酒精和咖啡因、合理饮食以及适度的体育锻炼都可以有效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

高血压血脂管理目标

高血压血脂管理目标

高血压血脂管理目标
高血压和高血脂是两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管理高血压和高血脂的目标是保持血压和血脂的正常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具体的管理目标如下:
1. 高血压管理目标:
- 控制血压,使其达到正常水平或在可接受范围内。

一般认为,血压的目标值为收缩压低于140mmHg,舒张压低于
90mmHg。

对于有特定病症或合并症的患者,血压目标值可能
会有所不同。

- 采取非药物治疗方法,如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限制
盐的摄入,戒烟,减少饮酒等。

- 如有必要,采用药物治疗,如抗高血压药物,以控制血压。

2. 高血脂管理目标:
- 控制血脂水平,使其达到正常范围。

一般来说,总胆固醇
水平应低于200mg/dL,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应
低于100mg/dL,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水平应超过
40mg/dL(男性)或50mg/dL(女性),甘油三酯水平应低于150mg/dL。

- 采取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饮食中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增加健康脂肪的摄入,如Omega-3脂肪酸。

- 采取适当的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 如有必要,采用药物治疗,如他汀类药物,以控制血脂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每个患者的
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目标和治疗方案。

因此,患者应定期复诊,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剧发生
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协同危害作用大
• Framingham心脏研究显示:两者并存可 使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增加3~4倍。
• Neaton 对316 099 例人群的研究显示:
– 单纯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冠心病年死亡率为 0.12% ;
– 单纯高收缩压患者冠心病年死亡率为0.14% ;
– 两者并存者冠心病年死亡率上升至0.34%,是 血压血脂正常者的11倍。
缺血性心血管事件 呈上升趋势
急性冠脉事件 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心血管事件 呈下降趋势
年份
赵冬.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269-272. 王文化.《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3:352-355.
时隔15年的两项降压荟萃分析结果类似: 卒中获益显著,冠心病获益不足
1994年荟萃分析
4,069
2,382
2,226
欧洲最大规模的高血压研究 (N=19257)
1,567
9,098
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爱尔兰和英国的719个中心
关于 ASCOT研究
• ASCOT 研究包括以下2个治疗部分:
– 前瞻性、随机、开放、盲终点(PROBE)设计比较2 种降压治疗(BPLA) – 在降压研究的部分患者中进行双盲、安慰剂对照的降 脂治疗试验(LLA)
血脂异常
肥胖
高血糖
吸烟
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
8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存在其它危险因素
Men
One 26%
Women
Two 25%
None 19%
Three 22%
≥ Four 8%
• 肥胖 • 糖耐量异常 • 高胰岛素血症 • 低 HDL-C • 高 LDL-C • 高 TG • 左心室肥厚
One 27%
– 比较在TC 6.5 mmol/L (250 mg/dL)的高血压患者他汀(阿托
伐他汀)与安慰剂相比对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致死性冠心病联合 终点的作用
ASCOT研究设计
• 主要终点: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致死性冠心病
19,257 名高血压患者 氨氯地平 ± 培哚普利 阿替洛尔 ± 苄氟噻嗪
ASCOT- BPLA
Two 24%
None 17%
≥ Four 12%
Three 20%
• 其中最常见的是血脂异常(>50%)
Kannel WB. Am J Hypertens. 2000:13:3S-10S.
LDL-C: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因子
LDL-C进入内皮启动 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斑块形成、破裂
心肌梗死 猝死 ……
- 41%
-52%
-60
Collins and Peto, 1994
BMJ 2009; 338:b1665
单纯降压治疗: 冠心病的获益存在不足,原因何在?
降压幅度不够?
其他机制?
高血压患者即使控制血压至正常水平, 冠心病风险仍高于常人
686名高血压患者和6810名血压正常人群,平均随访22-23年 146/93mmHg 185/114→145/89mmHg 1.0 冠心病生存 无高血压患者 治疗的高血压患者
PROBE设计
10,305 名患者 TC≤6.5 mmol/L (250 mg/dL) 双盲
ASCOT- LLA ASCOT- 2×2
阿托伐他汀 10 mg 氨氯地平 为基础 + 阿托伐他汀 阿替洛尔 为基础 + 阿托伐他汀
安慰剂
氨氯地平 为基础 + 安慰剂 阿替洛尔 为基础 + 安慰剂
ASCOT研究患者入选标准
6
Neaton JD, et al. Arch Intern Med. 1992;152:56-64.
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
• 优化治疗策略有可能使患者获益更大
– 优化降压治疗
– 降压联合降脂治疗
ASCOT:高血压患者抗AS治疗的循证基础
The Anglo Scandinavian Cardiac Outcomes Trial 盎格鲁-斯堪的那维亚心脏终点试验
中美两组数据的对比
400
150
135 120 105 90
1/10万
标化死亡率
75 60 45 30 15 0
1/10万
脑血管 病
拐点!
300
死亡率
200
冠心病
冠心病
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பைடு நூலகம்
• ASCOT是一个一级预防研究,共包括19,257名
伴有多重CHD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
ASCOT研究的主要目的
• 降压部分:
– 比较-阻滞剂 (阿替洛尔) 利尿剂 (苄氟噻嗪钾) 和CCB (氨氯地 平) ACEI (培朵普利)对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致死性冠心病联合 终点的作用
• 降脂部分:
卒中事件累计发生率(%)
2
1
HR=0.73 (95% CI 0.56-0.96) P=0.0236 0 0.5 1.0 1.5 2.0 2.5 3.0 3.5(年)
ASCOT –LLA
• 次要终点:所有心血管事件和血管重建术
WHO-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Disease
我国当前高血压防治现状:喜忧参半
( /10万 )
84-97年北京心脑血管病发病情况 (MONICA研究)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中国慢性病报告 (2006)

NHLBI Chartbook 2007
如何看待“升”与“降” ?
中美心血管病的“升”与“降”:
―降”
―升”
•美国冠心病死亡率下降,一级预防贡献巨大 •中国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剧增,是冠心病 的庞大“后备军” •缺血性心血管病的主要病理机制是动脉粥样 硬化1;我们目前对AS的干预还远远不够
36%
2
1 0 0.5 1.0 1.5 HR=0.64 (95% CI 0.50-0.83) P=0.0005 2.0 2.5 3.0 3.5(年)
主要终点: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致死性冠心病
ASCOT-LLA研究证实: 降压联合他汀,更多降低脑卒中事件
3
降压药+安慰剂,LDL-C 133→126mg/dL 降压药+阿托伐他汀,LDL-C 133 → 90mg/dL 27%
SBP降低10-12mmHg或DBP降低5-6mmHg 心衰
0 -10
2009年荟萃分析
收缩压降低10mmHg或舒张压降低5mmHg
0 -10
卒中
CVD死亡
CHD事件
卒中
CHD事件
风险降低 (%)
风险降低 (%)
-20 -30 -40 -50 -60
-16% -21% -38%
-20
- 22%
-30 -40 -50
主要终点
• 新的和传统的两种方案降压治疗比较 和阿托伐他汀与安慰剂比较:
非致死性 MI + 致死性 CHD
次要终点
• 非致死性MI (有症状的) + 致死性 CHD
• 总死亡率
• 心血管死亡率
• 致死性 + 非致死性脑卒中
• 致死性 + 非致死性心力衰竭
• 所有冠心病事件
• 所有心血管事件和血管重建术
ASCOT是第一个由于疗效好而提前结束 的降脂研究
ASCOT-LLA研究证实: 降压联合他汀,更多降低冠心病事件
• 由于主要终点在很早就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调 脂部分比计划提前2年结束
主要终点事件累计发生率 (%) 4 3
降压药+安慰剂,LDL-C 133→126mg/dL
降压药+阿托伐他汀,LDL-C 133 → 90mg/dL
• 年龄 40-79 岁 • 没有心梗病史或临床冠心病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ASCOT-LLA:基线特征
Characteristic Age (years) Male (%) Caucasian (%) SBP (mmHg) DBP (mmHg) TC (mmol/L [mg/dL]) LDL-C (mmol/L [mg/dL]) TG (mmol/L [mg/dL]) HDL-C (mmol/L [mg/dL]) Number of risk factors Atorvastatin (n=5168) 63.1 ± 8.5 81.1 94.6 164.2 ± 17.7 95.0 ± 10.3 5.5 ± 0.8 (213 ± 31) 3.4 ± 0.7 (131 ± 27) 1.7 ± 0.9 (150 ± 80) 1.3 ± 0.4 (50 ± 27) 3.7 ± 0.9 Placebo (n=5137) 63.2 ± 8.6 81.3 94.7 164.2 ± 18.0 95.0 ± 10.3 5.5 ± 0.8 (213 ± 31) 3.4 ± 0.7 (131 ± 27) 1.6 ± 0.9 (142 ± 80) 1.3 ± 0.4 (50 ± 27) 3.7 ± 0.9
中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
(全国每年新增高血压1000万人) 2002年高血压患病人数达1.6亿,预计2009年达2亿 患病率较1991年增加31%
20
18.8
18
高血压患病人数 (%)
16 14
12 10 8 6 4 2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