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第二版)杨云江编著 的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网络层中,IP协议的功能是:
A.路由选择
B.确定数据传输模式
C.可靠传输
D.逻辑地址编制
答案:D.逻辑地址编制.
2.在网络安全技术中,机密性的实现原理是:
A.入侵检测
B.加密解密
C.认证技术
D.数据包过滤
答案:B.加密解密.
3.无线局域网工作的频段是:
A.UHF
B.VHF
C.2.4GHz
D.5GHz
答案:C.2.4GHz.
4.TCP报文段是否需要确认:
A.不需要
B.需要
C.仅需要确认IP首部
D.仅需要确认TCP首部
答案:B.需要.
二、多项选择题:
1.网络类型不包括:
A.广播类型
B.子网类型
C.单主机类型
D.全局类型
答案:C.单主机类型.
2.以下属于信息安全技术的有:
A.入侵检测
B.防火墙
C.数字签名
D.识别服务
答案:A.入侵检测B.防火墙C.数字签名D.识别服务.。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

1.A2.D3.C4.B5.G6.H7.E8.F9. I 10.J 二、选择题。

1.B 2.C 3.C 4.A5.A6.B7.B8.D9.A 三、判断对错。

1.N 2.Y 3.N 4.N 5.Y 6.Y 7.Y 8.N 9.N四、问答题。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阶段一:20世纪50年代数据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广域网、局域网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Internet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宽带城域网与接入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答: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自治系统”;连网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协议。

3.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是什么?答:随着微型计算机和局域网的广泛使用,使用大型机与中型机的主机-终端系统的用户减少,现代网络结构已经发生变化。

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过局域网连入城域网,而城域网、广域网之间的互联都是通过路由器实现。

4.广域网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线路交换。

线路交换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通信过程分为三步:线路连接,数据传输和线路释放。

优点是通信实时性强,但存在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不具备存储数据的能力,不能平滑通信量;也没有差错控制能力。

还有一类就是存储转发交换。

发送的数据与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照一定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进入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中的结点是通信控制处理机,负责完成数据单元的接受、差错校验、存储、路由选择和转发功能。

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与应用(第2版)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不外传!)

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与应用(第2版)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不外传!)

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与应用(第2版)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1.1答:计算机网络是通过传输介质、通信设施和网络通信协议,把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

涉及到的知识点:1、传输介质;2、通信协议;3、不同地点.;4、计算机设备;5、资源共享;6、数据传输;7、系统。

1.6答:1、数据通信。

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设备,终端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数据传输,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输、收集和交换。

2、资源共享。

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共享系统内的硬件、软件、数据、文档信息,以及通过信息交流获取更多的知识。

3、给网络用户提供最好的性价比服务,减少重复投资。

4、提供大容量网络存储,不断增加新的多媒体应用。

5、提供分布式处理,使得协同操作为可能;平衡不同地点计算机系统的负荷,降低软件设计的复杂性,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内的资源,使得网格计算成为可能,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效率。

6、对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实现对网络资源集中管理和分配。

7、提供高可靠性的系统,借助在不同信息处理位置和数据存储地点的备份,通过传输线路和信息处理设备的冗余实现高可靠性。

1.13答: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进行通信、数据交换时需要制定双方都要遵守的通信规则和约定就是协议。

协议是按层次结构组织的,不同层次协议和网络层次的集合构成了协议体系结构。

网络协议层次结构包含两个基本内容:1、网络实现的功能分解到若干层次,每个功能用对等层协议实现,不同系统中的对等层要遵循对等层协议,通过对等层协议理解和完成该层的功能。

2、相邻层次之间通过接口交互必要的信息,构成下层为上次提供服务的关系,也成为接口关系。

网络服务靠服务原语进行描述,网络协议软件根据网络协议结构进行设计和开发。

1.20答:1)网络命令行程序2)网络协议分析工具3)网络仿真和模拟4)网络应用编程5)生活中的例子1.26答:与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标准有关的国际组织有ISO、ITU-T(CCITT)、IEEE、ANSI、EIA、ACM等。

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化教程(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化教程(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习题参考答案项目1 习题参考答案:1.ABCD2.ABCD3.B4.ABC5.ABDE6.BC7.D8.A9.BD 10.C项目2 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C2、BDE3、AD4、D5、C6、D7、BD8、ADE9、B 10、B 11、C 12、D 13、D 14、B 15、C 16、D 17、C 18、D 19、ABD 20、BCD 21、B 22、D 23、B 24、A 25、 B二、应用题1、台式机能够连接到Internet,说明家庭网络没有问题。

学校网络和家庭网络的差别是使用了不同的IP地址。

所以,应该给笔记本电脑配置一个属于家庭网络的IP地址。

动态获取或设置静态IP地址要根据网络具体而定。

2、参考答案:网络地址220.218.115.208,广播地址220.218.115.223项目3 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D3、ADE4、BDF5、C6、C7、B8、D9、ABC 10、D 11、A 12、AC 13、B 14、C 15、AB 16、B 17、ACE 18、B 19、A 20、C二、应用题1、随着计算机数量增多,所有的计算机都直接与同一台大型交换机相连,将生成许多广播报文,占用宝贵的带宽,使网络速度太慢。

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有:(1)划分VLAN;(2)使用路由器将网络分段。

2、参考答案:202.123.98.0/27,掩码255.255.255.224项目4 习题参考答案1、C2、D3、A4、D5、AB6、B7、AB8、BD9、D 10、D 11、C 12、D 13、A 14、C 15、D 16、D 17、B 18、BC 19、A 20、B项目5 习题参考答案1.C2.ACD3.B4.D5.D6.E7.A8.A9.AD 10.B 11.D 12.A项目6 习题参考答案1、C2、D3、D4、A5、B6、C7、D8、B9、A 10、C 11、A项目7 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D4.D 5.D二、简答题1、网络操作系统(Network Operation System,NOS)是指能使网络上多台计算机方便而有效地共享网络资源,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服务的操作系统软件。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一、绪论计算机网络是指在多个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和共享资源的系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回答《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并提供详细的解答。

二、物理层1. 什么是物理层?物理层的任务是什么?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模型中的第一层,主要负责传输比特流。

其任务包括确定物理传输媒介的规范、数据的编码认证、物理连接的建立和维护等。

2. 传输媒介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传输媒介可分为有线传输媒介和无线传输媒介两种类型。

有线传输媒介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其特点是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较长、抗干扰能力强。

无线传输媒介包括无线电波和红外线等,其特点是灵活性高、易于扩展和部署,但传输速度和距离受到限制。

3. 什么是调制和解调?其作用是什么?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调制和解调的作用是在发送端将数字数据转换为适合在传输媒介上传输的模拟信号,然后在接收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理解的数字数据。

4. 什么是信道复用?常见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信道复用是指通过合理地利用通信线路,将不同用户的数据流合并在一起传输的技术。

常见的信道复用技术包括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和码分复用(CDM)等。

三、数据链路层1. 数据链路层有哪些基本的功能?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功能包括封装成帧、物理寻址、错误检测和流量控制等。

封装成帧将网络层交付的数据分成适当的数据帧进行传输;物理寻址通过物理地址标识源和目的设备;错误检测使用帧检验序列等方法检测传输中的错误;流量控制通过控制数据的发送速率来保证接收端能够正确接收数据。

2. 什么是差错控制?常见的差错检测技术有哪些?差错控制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机制来检测和纠正传输中发生的差错。

常见的差错检测技术有纵向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检验(CRC)和海明码等。

计算机网络管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管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管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网络管理:就是、监督一个复杂的计算机网络,以确保其具有最高的效率和生产力,能正常地、高效地运行;它是由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及管理系统等部分紧密结合而成的。

(P15)网元:网络管理中可以监视和管理的最小单元。

(1)物理介质和联网设备(包括物理链路和数据链路层联网设备);(2)计算机设备(包括打印机、处理器、存储设备和其他计算机外围设备);(3)网络互联设备(网桥、路由器、网关等)。

(P4)网络资源:网络的硬件系统、网络的软件系统以及服务等构成的。

(P4)被管对象:为了实现远程逻辑管理,将被管网络资源中的网元抽象为对象的数据表示。

(P5)网络管理系统:用来管理网络、保障网络正常运行的软件和硬件的有机结合的分布式网络应用系统。

(P6)2、管理者和管理员有什么区别?(P3和P7)管理站(硬件)或者管理程序(软件)都可称为管理者(Manager)。

Manager不是指人而是指机器或软件。

网络的管理者是网络管理员。

网络管理员实际上是从事网络管理工作的人。

网络管理员(Administrator)指的是人。

4、网络管理系统的内容包括哪些?(P6)(1)系统的功能;(2)网络资源的表示;(3)网络管理信息的表示;(4)系统的结构。

7、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P7)(1)若要管理某个对象,就必然会给该对象添加一些软件或硬件,但这种“添加”必须对原有对象的影响尽量小些。

(2)由于管理信息而带来的通信量不应明显地增加网络的通信量。

第二章2、简述OSI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的子模型。

(P18)(1)功能模型,将整个管理系统划分为配置、故障、性能、安全、和计费管理五个功能域,这些模型结合在一起提供网络管理。

(2)组织模型,处理系统组织方面的信息,采用管理系统和代理系统模式,定义了一些管理角色,如管理站、代理等。

(3)信息模型,描述管理对象,包括一个管理信息结构、命名等级体系和管理对象定义。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答案杨风暴主编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答案杨风暴主编
⑶异步时分多路复用:又称为统计时分复用或智能时分复用,它能动态地按需分配时隙,避免每帧中出现空闲时隙。(特点:在某一瞬间,线路上至多有一路传输信号。)
⑷波分多路复用:在光纤传输中引用的频分复用技术,由于光载波频率高,常用波长来描述。
通常信号峰值波长为50nm~100nm,称为常规WDM;若信号峰值波长为1nm~10nm,则称为DWDM。
⑥按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令牌环网;令牌总线网等。
⑦按资源共享方式分:对等网络和客户/服务器网络两种。
⑧按传输信道宽带分:基带网;宽带网。
4.计算机网络经历了那几个发展阶段?
①面向终端的通信网路阶段
②计算机网路阶段
③网路互连阶段
④网络应用技术迅猛发展与高速网络阶段
第二章
#报文交换特点:源站和目的站在通信时不需要建立一条专用通路,与电路交换相比,报文交换没有建立线路和拆除线路所需的等待和延时,线路利用率高,要求结点具备足够的报文数据存储空间,数据传输可靠性高,每个结点在存储转发中都进行了差错控制,由于结点存储、转发的时延大,不适用于交互式通信,对报文长度没有限制。
#星环型拓扑结构特点:由一批接在环上的连线集线器或交换机组成,从每个集中器或交换机按星型结构或树型结构接至每个用户站上。
#网状型拓扑结构特点:每一个结点大多与其他结点有一条线路直接相连,广泛应用于广域网中骨干结点之间的连接。这种结构为网络结点提供了较多的路径,当某一路径出现故障时,可以选择其他路径,同时也便于实施流量控制。
#同步传输:分为位同步,帧同步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和速率,但实现较为复杂,常用于高速数据传输中。
3.试比较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的优、缺点,各自适用于哪些场合?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第二版)杨云江编著 的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第二版)杨云江编著 的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第二版)云江编著的课后习题答案试卷题型:单选10 ×1 多选 5×2 填空15×1 简答9×5 分析10×2知识重点:异地备份,异地容灾的方案。

分析题:主要是知识的窜连,比如SNMP协议的几个版本第一章不考,第四章关于IP不考第二章1 网络管理的任务:网络管理包含两大任务:一是对网络运行状态的监测,二是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2 网络管理的目标:是尽量满足网络管理者和网络用户对计算机网络的有效性、可靠性、开放性、综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3 网络管理的基本容:(1)数据通信网中的流量控制;(2)网络路由选择策略;(3)网络的安全防护;(4)网络的故障诊断;(5)网络的费用计算;(6)网络病毒防;(7)网络黑客防;(8)网络管理员的管理与培训;(9)部管理制度。

4 故障管理的基本功能:告警报告;事件报告管理;日志控制;测试管理功能5计费管理的功能:l 以一致的格式和手段来收集、分析和表示计费信息;2 在计算费用时应有能力选取计算所需的数据;3 有能力根据资源使用情况调整价目表,根据选定的价目、算法计算用户费用;4 有能力提供用户帐单、用户明细帐和分摊帐单;5所出帐单应有能力根据需要改变格式而无需重新编程;6便于检索、处理、费用可再分配。

6 性能管理的主要功能:1工作负荷监测、收集和统计数据;2 判断、报告和报警网络性能;3预测网络性能的变化趋势;4评价和调整性能指标、操作模式和网络管理对象的配置。

7 安全管理的基本容安全告警管理;安全审计跟踪功能管理;安全访问控制管理。

习题:1.网络管理的基本任务:网络管理包含两大任务:一是对网络运行状态的监测,二是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通过对网络运行状态的监测可以了解网络当前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瓶颈和潜在的危机;通过对网络运行状态的控制可以对网络状态进行合理的调节,提高性能,保证服务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步传输:又叫异Hale Waihona Puke 通信,采用的是群同步技术进行信息传输。
3多路复用技术
所谓多路复用技术,指的是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条通信线路收发数据的技术.其包括:频分复用技术时分复用技术排队复用技术波分复用技术异步频分复用技术和异步时分复用技术
4数据通信过程的5个阶段:
1建立通信线路;
2建立数据传输链路;
3数据传输;
4安全性。
9 SNMPv3的新增功能是哪些?
1验证(原始身份、信息的完整性和传输保护);
2保密;
3授权和进程控制;
4以上3种功能所需的远程配置和管理能力。
第六章习题
1网络安全的定义是什么?
网络安全包括网络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安全性。硬件资源包括通信线路、网络通信设备、服务器等。信息资源包括维持网络服务运行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以及用户信息。
集中式数据库的特点是,系统中的各用户在其终端上共用中心计算机的集中数据库,即将所有网上用户的所有数据都集中存放在中心计算机上(通常是网络服务器上),终端计算机上是不存放数据的,系统以共享主存储器为主要特征,其数据库之间、子系统之间关系密切,相互依赖性强。集中式数据库设计主要在中小型或大型中心计算机上设计数据库时使用。
5所出帐单应有能力根据需要改变格式而无需重新编程;
6便于检索、处理、费用可再分配。
6性能管理的主要功能:
1工作负荷监测、收集和统计数据;
2判断、报告和报警网络性能;
3预测网络性能的变化趋势;
4评价和调整性能指标、操作模式和网络管理对象的配置。
7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
安全告警管理;安全审计跟踪功能管理;安全访问控制管理。
第五章
1 SNMP有几个版本?这几个版本的简称分别为什么?
3个版本:SNMP V1 ;SNMP V2; SNMP V3.
2 SNMP体系结构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SNMP是基于管理器/代理服务器模型之上的。大多数的处理能力和数据存数器都驻留于管理系统,只有相当少的功能驻留在被管理系统中。SNMP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第二版)杨云江编著的课后习题答案
试卷题型:单选10×1 多选 5×2 填空15×1 简答9×5 分析10×2
知识重点:异地备份,异地容灾的方案。
分析题:主要是知识的窜连,比如SNMP协议的几个版本
第一章不考,第四章关于IP不考
第二章
1网络管理的任务:网络管理包含两大任务:一是对网络运行状态的监测,二是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分布式网络管理模式;
分布式管理将数据采集、监视以及管理分散开来,它可以从网络上的所有数据源采集数据而不必考虑网络的拓扑结构。
混合管理模式;
所谓混合管理模式就是集中式管理模式和分布式管理模式相结合的的产物。
网络管理软件:
网络管理软件包括三部分:用户接口软件、管理专用软件和管理支持软件.
网络管理协议:
网络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网络管理协议,它定义了网络管理者与网管代理间的通信方法。
(3)全双工通信:两个端点可以同时进行收发信息。如电话机、实时聊天等。
第八章习题
1.Internet上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信息服务是Internet的最基本功能。它主要包括:远程登录Telnet、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TP、电子公告板BBS、全球信息网(万维网)WWW、信息检索等。
2什么是超文本文件?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管理应用层
管理信息结构层PDU编码
真实层(文件头)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网络层协议
局域网或广域网接口协议
7SNMP v2是在SNMPv1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对于SNMPV1来说,SNMPV2增加了哪些功能?
1管理信息结构(SMI);
2协议操作;
3管理站与管理站之间的通信能力;
2.网络管理的主要目标:
网络管理的目标是尽量满足网络管理者和网络用户对计算机网络的有效性、可靠性、开放性、综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3网络管理的五大基本功能:
常规的网络管理有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五大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容错管理、地址管理、软件管理、文档管理和网络资源管理等功能)
答案待定
2现代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有哪几个要素组成?
答案待定
3网络管理模式有哪几种?
网络管理模式分为集中式网络管理模式、分布式网络管理模式和混合管理模式三种。
4在网络管理的基本模型中,网络管理者的基本作用是什么?网管代理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待定
5什么是管理信息库?它有什么作用?
管理信息库(MIB)是一个信息存储库,它是网络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FTP的主要功能
1客户与服务器之间交换一个或多个文件。
2能够传输多种类型、多种结构、多种格式的文件,可以包括:文件(File)、记录(Record)和页(Page)。
3提供对本地和远程系统的目录操作功能。具有对文件改名、显示内容、改变属性、删除之功能,以及其他一些操作。
4具有匿名FTP功能。
习题:
1从逻辑上说,网络管理者包括哪几个部分?
MIB定义了一种对象数据库,由系统内的许多被管对象及其属性组成。
6集中式网络管理模式的优缺点有哪些?它适合什么网络环境?
小型局域网络,部门专用网络,统一经营的公共服务网,专用C/S结构网企业互联网络
7分布式网络管理模式的优缺点有哪些?它适合什么网络环境?
分布式网络管理模式的优点
提供了网络的可扩展性,以适应全新的、不断扩大的网络应用。
2网络管理的目标:是尽量满足网络管理者和网络用户对计算机网络的有效性、可靠性、开放性、综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3网络管理的基本内容:
(1)数据通信网中的流量控制;
(2)网络路由选择策略;
(3)网络的安全防护;
(4)网络的故障诊断;
(5)网络的费用计算;
(6)网络病毒防范;
(7)网络黑客防范;
(8)网络管理员的管理与培训;
4网络故障管理的主要功能:
告警报告;事件报告管理;日志控制;测试管理功能。
5性能管理的基本功能:
1工作负荷监测、收集和统计数据;
2判断、报告和报警网络性能;
3预测网络性能的变化趋势;
4评价和调整性能指标、操作模式和网络管理对象的配置。
7网络性能分析与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案待定
9集中式数据库的特点是什么:
4对网络安全的技术有哪些对策?
(1)加密;
(2)数字签名;
(3)鉴别;
(4)访问控制技术;
(5)防火墙技术。
5局域网的安全性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1局域网本身的安全性,如TCP/IP协议存在的缺陷,局域网建设不规范带来的安全隐患,或来自局域网内部的人为破坏;
2当局域网和Internet连接时,受到来自外界恶意的攻击,局域网对不安全站点的访问控制;
4数据传输结束;
5拆线
5网络通信的方式:
(1)单工通信:传输的信息始终是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方式。如广播、会议通知等。
(2)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都可收发信息,但同一时刻只能有一方传输信息,当一方在传输信息时,另一方只能接收信息。如对讲机、基带以太网络的信息交换等。
(3)全双工通信:两个端点可以同时进行收发信息。如电话机、实时聊天等
3建设局域网所用的媒介和设备所存在的问题。
6网络攻击的3各阶段是什么?
(1)收集信息
2)探测系统安全弱点
(3)实施攻击
7系统攻击有哪4种类型?
1.访问攻击
2.修改攻击
3.拒绝服务攻击
4.否认攻击
第七章
1数据传输的方式: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宽带传输
2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
同步传输:采用的是按位同步的同步技术进行信息传输,在同步传输过程中,每个数据位之间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这个时间间隔由通信系统中心的数字时钟确定。
6数据传输方式:
(1)并行数据传输(2)串行数据传输
习题:
1数据通信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1信源2信号转换器3通信媒体4信号反转器5信宿
3什么是同步传输?什么是异步传输?他们有什么区别?
1.同步传输采用的是按位同步的同步技术进行信息传输,在同步传输过程中,每个数据位之间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这个时间间隔由通信系统中心的数字时钟确定。
2网络安全服务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认证服务;
(2)访问控制;
(3)数据机密性服务;
(4)数据完整性服务;
(5)不可否认服务。
3基本的网络安全威胁有哪几个方面?
l信息泄露:信息泄露给某个未经授权的实体。
2完整性破坏:数据的一致性由于受到未授权的修改和破坏。
3拒绝服务:对资源的合法访问被阻断。
4非法使用:某一资源被非授权人以授权方式使用。
是由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标注而成的一种特殊的文本文件,其中的一些字符被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标记为超链接,在显示时其字体或颜色变化,或者标有下划线,以区别一般的正文。
3 URL的含义是什么?
统一资源定位器,在Internet定位信息资源文件的完整标识,通常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显示出来。
7简述DHCP的主要功能
2.异步传输又叫异步通信,采用的是群同步技术进行信息传输。
5数据的通信过程通常包括哪几个阶段?
l建立通信线路;2建立数据传输链路3数据传输;4数据传输结束;5拆线
6网络通信方式有哪些?
(1)单工通信:传输的信息始终是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方式。如广播、会议通知等。
(2)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都可收发信息,但同一时刻只能有一方传输信息,当一方在传输信息时,另一方只能接收信息。如对讲机、基带以太网络的信息交换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