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诊断-5油气层损害诊断 精品
钻井油气层损害评价新方法

井底污染半径法
井底污染半径(rd)反映钻井液等 外来流体侵入油气层的深度,是表示 损害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油气层损害评价新方法
改进的X射线衍射分析法; 研究水平井储层损害的模拟试验;
泥饼机械性能的测量方法;
泥饼清除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 冷冻电镜扫描技术; 人工神经网络智能技术; 气层储层损害的评价方法;
多岩心动态滤失装置。
一、改进的X射线衍射分析法
评价粘土水化膨胀对渗透率的影响,以前是通过岩心流动 实验来完成的。 在岩心流动实验中,通常会出现渗透率下降或注入压力 增加,从而反映出储层受到了损害。然而该项实验需要花费大 量的时间,还要有充足的岩心作保证。另外,储层损害的机理 有很多,往往不能肯定渗透率下降是否由粘土水化膨胀所引起。 因此,岩心流动实验并不能完全反映粘土膨胀的情况。 而传统的X-衍射分析只能用于测定粘土矿物的组成,而 无法对水化程度进行评价。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出一种经改进 的X-射线衍射方法。
流动效率法
流动效率(Flow Efficiency)表示在获得相同 原油产量的条件下,油气层受到损害后的采油 指数(PI)与未受到损害时的理想采油指数(PI)0之 比值。
流动效率越驱近于1,表明油气层受到的损 害越小。
污染系数法
一般认为,污染系数等于1与产能比
的差值,即
DF=1-PR
显然,当油气层未受到损害时,DF=0;
六、人工神经网络智能技术
人工神经网络可用来模拟人的求知、
对话、预测、控制等能力。这种新的智能 化技术初步可以应用于对油藏岩石润湿性 和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进行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智能技术的特点
人工神经网络通过对所输入数据进行训练,可 得到油 / 水相对渗透率曲线。预测润湿性时仅需输 入 两 个 参 数 , 即 Swc( 初 始 共 生 水 饱 和 度 ) 和 Sor (残余油饱和度)。与实验结果相比,对于岩石 / 流体系统,对润湿性的预测精度可达90 %,对边界 点的预测精度可达85%。 其优点是输入参数少,所需成本低,且准确性 较高。
油气维修岗位风险评估——超重物吊装伤害(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8240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油气维修岗位风险评估——超重物吊装伤害(正式版)油气维修岗位风险评估——超重物吊装伤害(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风险预想:超重物吊装伤害。
2.风险危害:(1)人身伤亡;(2)设备、物资损坏。
3.原因分析:(1)吊装设备与吊装物不匹配;(2)钢丝绳、吊勾棕绳等存在缺陷或强度不够;(3)捆绑不牢固;(4)非工作人员进入作业、危险区域;(5)现场指挥与吊装设备操作人员信号不统一;(6)不具备吊装作业的地带或空间强行作业;(7)用手进行扶正;(8)吊装设备支脚填垫不结实,不平稳。
4.预防措施:(1)劳保工服穿戴必须齐全;(2)吊装设备不得吊装超过限吊最大重量的物体;(3)钢丝绳、吊勾、棕绳等,每一次使用前都必须检查是否缺陷或强度问题;捆绑要牢固;(4)吊装时,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作业、危险区域;(5)保证现场高度的统一指挥,信号要统一;(6)吊装过程中只能用工具扶正或牵引;严禁用手扶正;(7)六级以上在大风天、雷雨天、夜间不得施工;(8)吊装设备支脚填垫一定要结实、平稳、对起重操作人员进行监督或提醒,及时制止违章作业。
油气层产能保护第4章储层损害的评价方法

第四章储层损害的评价方法代表性岩样的选取(1)速敏概念和实验目的(1)速敏概念和实验目的(2)原理及作法(2)原理及作法C、注意事项a、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保持连续流动。
如果中途停止流动,会使运动着的微粒在孔道处沉积,破坏微粒分布状态,即使间断后再流动也不能恢复到停止前的状态,此时表现出压力波动很大,实验资料发生矛盾或混乱的现象。
b、对于采油井,要用煤油作实验流体,并要将煤油先经过干燥,再用白土除取其中的极性物质,然后用G5砂心漏斗过滤。
对于注水井,应使用经过过滤处理的地层水(或模拟地层水、标准盐水)作为实验流体。
(4)影响速敏性的因素A、主要受岩石本身性质的影响B、流体矿化度、离子组分、pH值等流体性质的影响随注入流体矿化度的降低而降低,或者随pH值的升高而降低。
Vc如果储层具有较强的速敏性损害,应在工程中选用粘土稳定剂,控制注入或产出流体速度等预防措施。
(1)水敏概念和实验目的(1)水敏概念和实验目的(2)原理及评价指标(2)原理及评价指标(1)盐敏概念和实验目的(1)盐敏概念和实验目的(2)原理及评价指标(2)原理及评价指标(1)碱敏性的概念和实验目的(1)碱敏性的概念和实验目的(2)原理及评价指标(2)原理及评价指标(1)酸敏性的概念和实验目的(1)酸敏性的概念和实验目的(2)原理及评价指标(2)原理及评价指标1、实验条件(1)该实验可用气体、中性煤油或标准盐水(质量分数8%)作为实验流体。
(2)使用特制的可分别控制或测量轴向和径向应力的驱替装置。
(3)用气体做实验流体时,按SY/T6385执行。
2、净围压的应力敏感性评价实验(1)实验步骤a、损害前液体渗透率的测定。
b、保持进口压力值不变,缓慢增加围压,使净围压依次为2.5MPa,3.5MPa,5.0MPa,7.0MPa,9.0MPa,11MPa,15MPa,20MPa。
c、每一压力点持续30min后,测定岩样渗透率。
d、缓慢减小围压,使净围压依次为15MPa,11MPa,9.0MPa,7.0MPa,5.0MPa,3.5MPa,2.5MPa。
塔里木油田试油与修井作业中油气层的损害与保护措施

பைடு நூலகம்2油气层产生损害的主要原因
4 结语
实践证 明 , 钻井 、 完井 、 修 井及增产 措施的 每个施 工作业过 程, 都有 可能 对油 气层造 成人 为 的损 害与污 染 , 使油 气 层改变 了岩石 结构 和表 面性 质 , 引起 岩石 润湿 和流 体状 态的 改变 , 从 而降低井 底附近地 带油 气层的渗透 率 , 降低油 气井 的产能 。当 损害程 度 严重时 , 油气 层可 能被 完全堵 死 。并且 , 如果 后一项 作业没有 搞好 油层保护 , 就 可能使 前面各项作 业 中油层保护 工 的侵 入 造成 油 气 层润湿 性 的改 变 , 降低 了油 、 气 的相渗 透 率 。 作所获得成效 部分或全部丧 失。 无论 哪一 类伤 害 , 储 层本 身的 内在 条件 是主要 因素 , 当储 层不 参考文献 : 【 1 】 毛春鹏 . 修 井 作业过 程 中油层 的污染 和保 护研 究『 J J . 中 能适应外界 条件变化时 , 就会导致储 层渗 透率的降低 ’ 。 国石油和化工标准 与质量 , 2 0 1 4 , 0 4: 1 1 3 . 3 井下作业过程中油层保护 f 2 ] 孙 海洋 , 田秦川 , 李京梅. 浅析我 国油 田井下作业 技术 的 3 . 1 射 孔造成的伤 害主要 是射孔液 压差及滤 失和孔 眼壁压 现状与发展【 j ] . 化工管理 , 2 0 1 4 , 0 8 : 2 5 8 . 实 。为 了消除 这 种伤 害 , 目前 广泛 采 用油 管 传输 负 压射 孔技 『 3 1 王 炜. 不压 井作 业装 置技 术现状 与应用 分析 [ J ] . 石油机 术, 油管 传输负压 射孔 的优 点是 : ①负 压射 孔能 迅速产生 回流 ,
1 油气层伤害机理
油气层保护第八章

第三节、油气层损害的测井评价
二、评价油气层损害深度的方法
利用测井资料可准确地判断储集层是否受到钻井液滤液的侵入,
并计算侵入的深度和评价损害深度 1.钻井液滤液侵入地层的物理过程
钻井液或滤液侵入地层的过程,就是钻井液或滤液在正压差下
驱替地层原始流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将 同时产生水基钻井 液或滤液与地层水的混合,以及不同矿化度流体间的离子扩散过
第九章、保护油气层技术发展动向
保护油气层技术的软件化 岩心分析测试软件 岩心敏感性预测与评价分析软件 储层特征与潜在地层损害机理分析研究专家系统 保护油气层矿场评价与分析软件 各种工作液设计分析研究 保护油气层系统工程分析应用软件
第九章、保护油气层技术发展动向
保护油气层技术的主要应用软件 保护油气层固井工程设计软件 岩心敏感性预测与评价分析软件 保护油气层矿场评价与分析软件 射孔液压井液设计分析软件 优化射孔软件 完井方式优选 保护油气层系统工程分析应用软件(总软件)
(1)产量递减动态分析能正确识别油气层损害
油气田或油气井的年(月)产量递减率过大时, 或者油井开采的初期或修井作业后出现产量锐减
产量递减动态分析
油气层损害、地层能量衰减或水淹
(2)产量递减分析方法
1、产量~时间关系曲线 2、产量~时间半对数关系曲线 3、产量~累积产出量关系曲线 4、产量~累积产出量半对数关系曲线
第九章、保护油气层技术发展动向
实验设备的系统化、现代化和自动化
岩心分析研究设备的发展(CT扫描、核磁共振电子探针等) 岩心流动实验设备的发展(全自动岩心流动实验仪、全自 动高温高压岩心污染设备、裂缝扫描设备等)
5油气层损害诊断

3、井史分析(Well History Review)
If problems are identified by DST and logs, further investigation is still necessary to pinpoint what aspect of the drilling/completion program is responsible for the apparent poor formation response
油气层损害诊断
康毅力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油井完井技术中心
2005年09月15日
提纲
0、损害机理及诊断概述 1、DST测试 2、测井分析 3、井史分析 4、相邻井生产动态对比 5、压力不稳定试井分析 6、节点系统分析 7、生产效率剖面 8、生产测井 9、岩心分析
油气层损害机理
润湿性改变 水锁 凝析液锁 液相圈闭(水,油) 气锥或水锥 毛管压力的改变 乳状液堵塞 粘土膨胀 微粒运移 云母解体
Combination of the Dual Induction Log and the Laterolog are usually sufficient in most cases to indicate the depth of filtrate invasion. The table below shows the different combination logging devices for various depths of invasion, where Rxo > RE.
油气层损害诊断

油气层损害诊断
PPT文档演模板
提纲
0、损害机理及诊断概述 1、DST测试 2、测井分析 3、井史分析 4、相邻井生产动态对比 5、压力不稳定试井分析 6、节点系统分析 7、生产效率剖面 8、生产测井 9、岩心分析
油气层损害诊断
1、钻柱测试(Drill Stem Tests)
lIn the early stages of exploratory drilling into a new formation, Drill Stem Testing is normally used to confirm the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a hydrocarbon show
PPT文档演模板
油气层损害诊断
– The following figure shows a typical DST output illustrating a high permeability damaged zone. Notice the following features that are characteristic of damage:
PPT文档演模板
无机垢 注CO2导致的无机垢 酸化引起的二次沉淀 碳酸盐溶解—沉淀 酸渣 有机垢—石蜡,沥青沉积 外来固相的堵塞 油气层固相物堵塞,出砂 细菌损害 应力损害
油气层损害诊断
PPT文档演模板
四大类型
l 物理损害 l 化学损害 l 生物损害 l 热力损害
油气层损害诊断
PPT文档演模板
油气层损害诊断
损害可能存在的标志
l 压力与产量关系变化波动很大 l 产量低于经济下限 l 产量要比中途测试、岩心分析、测井计算所预测值
低得多 l 同一油气藏,储层物性完全相同,但产量差异很大 l 生产井出砂 l 测试时出现表皮效应 l 有机结垢和无机垢沉积 l 注入能力急剧下降,措施或处理周期短
3.油气层损害室内评价

原理和实验程序
—以不同的注入速度向岩心注入实验流体
—测定各个注入速度下岩心的渗透率
—绘制注入速度~渗透率关系曲线 —确定临界流速 —计算速敏程度
油气层损害的室内评价
速敏原理与作法
以不同的注入速度向岩心注入实验流体(煤
油或地层水)并测定各个注入速度下岩心的渗
透率,从流速与渗透率的相关关系上判断油气
14 13.669 43.75 1.344 52.68 3.516 40.63 0.875 75.76 13.2 7.15 9.478 56.74
2.1 速敏分析
注意事项
—对于采油井,需要以煤油为实验流体
—对于注水井,应以地层水或模拟地层水为 实验流体
—对于气藏,应以氮气为实验流体 —临界流速依赖于流体矿化度、pH值、粘度、 流体极性等
研究实例
低渗透油气层:吐哈油田 碳酸盐岩储层 高渗透疏松砂岩油层
注水开发油田
2.2 水敏性分析
2.3 盐敏损害分析
盐敏性概念 盐敏评价指标
Kf Kw IW Kf
——无盐敏
——弱盐敏 ——中等盐敏 ——强盐敏
Iw≤0.05
0.05<Iw≤0.3 0.3<Iw≤0.7 IW>0.7
盐敏实验种类
降低矿化度 的盐敏实验
K
升高矿化度 的盐敏实验
Ci1 C31 C21 C11 C0
1.661 1.768 58.189 1.637 0.351 12.252 3.357 5.436 24.637
注:*表示裂缝中夹一层锡箔纸。
60 50
ø · Ê É Í Â (10-3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an ideal well in a field, pool or lease is evaluated, while recognizing that the well potential will depend on the following factors:
Table 5-1
Depth of Invasion
Logging Devices
zero or very shallow invasion RLLS RILM RILD RE
Moderate invasion
RLLS > RILM RILD RE
Deep invasion
Rxo RLLS > RILM > RILD
– An individual well analysis then quantifies whether or not the well is producing topotential. If not, why? And the production potential behind pipe.
Short radius curve along CDE* An almost flat slope along DE
A sharp rise after closed-in period as along EF
A high differential pressure between a closedin and final flow pressure (EG)
Combination of the Dual Induction Log and the Laterolog are usually sufficient in most cases to indicate the depth of filtrate invasion. The table below shows the different combination logging devices for various depths of invasion, where Rxo > RE.
低得多 同一油气藏,储层物性完全相同,但产量差异很大 生产井出砂 测试时出现表皮效应 有机结垢和无机垢沉积 注入能力急剧下降,措施或处理周期短
诊断技术
DST测试分析 测井分析 生产史分析 相邻井产量对比 压力不稳定试井分
析
生产效率剖面 生产测井 岩心实验分析 井下照相 井下取样分析 节点分析
Evaluation of the caliper log can give relative indications of permeability and probable invasion profiles.
3、井史分析(Well History Review)
If problems are identified by DST and logs, further investigation is still necessary to pinpoint what aspect of the drilling/completion program is responsible for the apparent poor formation response
无机垢 注CO2导致的无机垢 酸化引起的二次沉淀 碳酸盐溶解—沉淀 酸渣 有机垢—石蜡,沥青沉积 外来固相的堵塞 油气层固相物堵塞,出砂 细菌损害 应力损害
四大类型
物理损害 化学损害 生物损害 热力损害
大类 物理作用
化学作用 生物作用 热力作用
亚类 微粒运移 固相侵入
Figures 5-3A and 5-3B show typical resistivity profiles in flushed, transition and uninvadedzones for a water and oil bearing zones, respectively. In both figures, the resistivity of the mud flushed zones, Rxc) was greater than the resistivity of the uninvaded zone, RE.
提纲
0、损害机理及诊断概述 1、DST测试 2、测井分析 3、井史分析 4、相邻井生产动态对比 5、压力不稳定试井分析 6、节点系统分析 7、生产效率剖面 8、生产测井 9、岩心分析
1、钻柱测试(Drill Stem Test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exploratory drilling into a new formation, Drill Stem Testing is normally used to confirm the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a hydrocarbon show However, if geochemical analysis of drill chips and cuttings establishes the presence of hydrocarbons, but DST shows the tested interval to be non-productive, then formation damage possibly exists Analysis of the pressure versus time data generated during DST can be used semi-quantitatively to determine the severity of damage by calculating the skin. It is, however, desirable to exercise caution during initial DST, since pressure surges and high drawdown can initiate fines movement. Review of prior operational history is then necessary to establish which aspect ofthe drilling process may have given rise to damage.
p
曲线B
t
2、测井分析
中子孔隙度降低 感应电阻率降低
•测井曲线上 的泥浆侵入 响应 Mud Invasion Effects on Well Logs
滤液侵入程度和深度可以从深、中、浅电 阻率测井或双感应测井曲线进行半定量评价
The degree and depth of filtrate invasion during drilling can be estimated from deep, medium and shallow resistivity devices (e.g Laterolog) or conductivity devices such as dual induction logs or combinations thereof (e.g Induction-Laterolog). These devices will give semi-quantitative indications of possible damage during production. Analytical models presented by Hassen for describing filtrate invasion can also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depth of invasion particularly in cases where the depth of investigation of the logging tool is limited.
油气层损害诊断
康毅力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油井完井技术中心
2005年09月15日
提纲
0、损害机理及诊断概述 1、DST测试 2、测井分析 3、井史分析 4、相邻井生产动态对比 5、压力不稳定试井分析 6、节点系统分析 7、生产效率剖面 8、生产测井 9、岩心分析
油气层损害机理
润湿性改变 水锁 凝析液锁 液相圈闭(水,油) 气锥或水锥 毛管压力的改变 乳状液堵塞 粘土膨胀 微粒运移 云母解体
处理剂吸附 有机垢沉积
无机垢沉积
乳状液堵塞
粘土矿物损害 非粘土矿物损害
聚合物、阴离子
石蜡、沥青沉积 盐类沉积、水合 物、类金刚石物
作业环节
钻井完井、增 产改造、修井、 注水注气、EOR
气体流体钻 井、斜井钻井 射孔完井 钻井、油气生 产
钻井完井、增 产改造、修井、 注水注气、EOR
注 水 和 EOR 过 程为主
DST Trace Showing Extreme Damage in a High Productivity Zone
p 坐封
开封
开井
开井 关井
关井
t
Exercise in Class
1。指出下列测试卡片曲线中,A、B两口井是否存 在损害,并说明理由。
2。油田开发中哪些作业可以增加渗透率
曲线A
Very deep invasion
RXO RLLS RILM > RILD
Figure 5-3C illustrates an invaded zone at a depth of 3700 feet where there is a separation between the 16" normal and 64" normal. Note that R16”- > R64”.
热力采油为主
损害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