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笔记

合集下载

第二节比热容笔记

第二节比热容笔记

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 1℃,所吸收(或 放出)热量是4.2×103J
3、比热容的认识:
(1)物质的比热容大小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温度 等无关。
(2)水的比热容最大;不同的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的
三、 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的应用(其他条件相同时,水吸热最 多,放热也最多) 1、用冷水冷却发动机 、暖手宝内装水、寒冷的傍晚常在秧田里 灌一些水过夜等 2、调节气候、气温
四、比热容大小的比较方法:
其他条件相同时,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多的比热容小 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多的比热容大 五、计算: Q=cm△t △t为温度的变化量,升温时 △t=t2-t1
降温时 △t=t1-t2
三个推导式: c= m= △t = 1、 计算时每个量都用国际制单位中的基本单位 2、先求温度差再求目标量 3、注意:温度的升高了( △t )和升高到(t2)的区别
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一、探究实验: • 1、测量器材: • 温度计、秒表(反应物体吸热的多少) •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 3、结论: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二、比热容(C) 1、定义: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质量和升高的(或降低)温 度乘积的比 2、单位 : J/(kg· ℃)读作: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例如: 水的比热是4.2×103J/(kg ·℃)

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总结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符号为:c2、比热容的单位:符在物理学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焦耳。

3、应用比热容解释有关现象:Q吸=cm(t-t0),Q放=cm (t0-t),其中Q为热量,单位是J;c是比热容,单位是J/(kg·℃);m为物体质量,单位为kg;t0为物体初温,t为物体末温,单位是℃4、从比热容表中可知,水的比热容很大。

水和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的情况下,吸收同样多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很少,而干泥土的温度升高较多。

因此,同在阳光照射下,内陆地区夏季炎热,而冬季寒冷。

形成了一年四季温差大,一日之中昼夜温差大的大陆性气候。

沿海地区四季温差小、昼夜温差也小。

正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室温比较稳定。

有些机器工作时变热,也多用水来冷却。

常见考法比热容这部分知识在北京市近几年中考试卷中考查的主要内容有:比热容的概念和物体吸放热的'计算。

主要以选择题和计算题形式出现。

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的频率较高,以下面几道题为例。

误区提醒1、比热容表示的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这一特性。

2、公式是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因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质量、温度的变化和吸收热量的多少而变化。

3、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的值也不同。

例如水和冰是同种物质,不同状态,它们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典型例题】例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量小,温度升高多的物体比热容小B. 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体升温少C. 比热容大,质量大的物体吸热多D. 同种物质,升温相同,质量大的吸热多解析:此题考查对热量计算规律的基本认识是否清楚,在物体的温度变化时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应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及构成物体的物质性质——比热容的大小有关,C、m、△t与Q 是多因一果的关系。

比热容笔记

比热容笔记

比热容笔记
摘要:
1.比热容的定义
2.比热容的单位
3.比热容的应用
4.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5.比热容的特性
正文:
比热容笔记
一、比热容的定义
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温度改变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温度变化之比。

它是物质的一种热性参数,用以描述物质在热量作用下温度的变化情况。

二、比热容的单位
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J/kg·K),表示每千克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 开尔文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三、比热容的应用
比热容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重要作用,例如:
1.比热容是热力学分析的重要依据,可以用于研究热力学循环、热传导等问题。

2.在工程领域,比热容可以用于计算加热或冷却系统的热量需求,以确保系统运行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3.在气象学中,比热容是计算气候和天气变化的重要参数,可以帮助预测气温、降水等气象现象。

四、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比热容的计算方法通常有两种:
1.实验法:通过测量物质在温度变化时的热量变化,然后根据比热容的定义计算得出。

2.计算法:对于纯物质,可以查阅相应的物性数据手册,获得其比热容的数值;对于混合物,可以采用混合物各组分的比热容按质量分数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

五、比热容的特性
比热容是一个重要的物质特性,它与物质的种类、物质的状态以及物质的温度有关。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值一般不同,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值也可能有所差异。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 比热容学习笔记(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 比热容学习笔记(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 (判断题)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 )2.关于比热容的概念,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该物质的比热容B.物质的质量越大,其比热容也越大C.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D.煤油的比热容是32.110/()oJ kg C⨯,其含义为:质量为lkg的煤油,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3 2.110J⨯3.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a、b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是()A.a的比热大,是水 B.a的比热大,是酒精C.b的比热大,是水 D.b的比热大,是酒精4.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乙物体温度升高20℃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2倍,则甲的比热是乙的比热的:A.12倍 B.4倍 C.1倍 D.14倍5.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铜、铁、铝三种物质,放出相等的热量后,终温的高低是(已知c铝>c铁>c铜)()A. 铜最低B. 铁最低C. 铝最低D. 都相同6.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满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变化与加热时间图像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rray A.A液体的比热容大B.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A吸热多D.加热相同的时间,A温度升高的多7. 4 kg水温度从1O℃升高到60℃,吸收了多少热量?8.质量为500g的金属块,温度从100℃降低到20℃共放出了3.52×lO4J的热量,求金属块的比热容。

9.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25℃的水20kg,在阳光照射下水温升高35℃,试计算这些水吸收了多少热量?10.二级实验:比热容概念的建构1.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在4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

初中物理比热容一节笔记

初中物理比热容一节笔记

比热容
一.比热容的意义:用比热容表示不同物质的吸放热能力。

二.定义:单位质量(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摄氏度时吸出(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三.比热容的单位C/[J*(kg*°c)
1.C水=4.2*10 3J/(kg*°c)
2.表示的意思是1KG的水上升1摄氏度需要吸收热量。

四.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意义:
∙水和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水的温度变化比干泥土的小,因此, 在受太阳照射的条件相同时,内陆地区在夏季比沿海地区热,冬季比沿海地区冷。

∙在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汽车发动机用水来降温。

五.热量的计算
Q吸=cm(t-t0)
Q放=cm(t0-t)
六.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体的质量温度热量等都无关。

比热容笔记

比热容笔记

比热容笔记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比热容的定义
2.比热容的单位
3.比热容的应用
4.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5.比热容的特性
正文
一、比热容的定义
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温度改变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温度变化之比。

它是衡量物质吸放热能力强弱的物理量,用以描述物质在温度变化时的热力学特性。

二、比热容的单位
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J/kg·K),表示每千克物质在温度改变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三、比热容的应用
比热容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
1.在能源工程中,比热容是评估热能转换效率的重要参数。

2.在气象学中,比热容是计算气候和天气变化的关键因素。

3.在材料科学中,比热容是衡量材料热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四、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比热容的计算方法通常有两种:
1.通过实验测量。

将待测物质加热或冷却,测量其吸放热量和温度变化,然后根据公式计算比热容。

2.利用物质的摩尔质量和热容计算。

对于纯物质,可以利用其摩尔质量和热容计算比热容。

五、比热容的特性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和形状无关。

大部分物质的比热容都是正值,但也有少数物质的比热容是负值。

比热容笔记

比热容笔记

比热容笔记
下面是一个关于物理学中“比热容”的笔记示例:
标题:比热容的实验与计算方法
1定义:
●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变化1摄氏度时所吸收或者释放的热量大
小与物质的质量之比。

●记作C,单位为J/(kg·°C)或cal/(g·°C)。

2实验方法:
●实验装置:热容器、温度计、恒温水浴、计时器等。

●步骤:
a. 在热容器中取一定质量的待测物质,并将它加热至初始温度Ti。

b. 在水浴中保持恒定温度Th,将热容器放置其中。

c. 记录热容器和待测物质的质量m和初始温度Ti。

d. 同时启动计时器和温度计。

e. 记录待测物质的最终温度Tf和实验持续时间t。

f.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计算待测物质的比热容C。

3计算方法: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为C = Q / (m·ΔT),其中Q表示待测物质吸收或者释
放的热量,m表示待测物质的质量,ΔT表示待测物质的温度变化。

4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待测物质的质量、恒温水浴的温度等因素,以
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数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热性质和热传导
能力。

通过这样详细的笔记,研究者可以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测量数据和计算方法,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比热容的概念,并为相关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和依据。

第二节比热容笔记

第二节比热容笔记
1用冷水冷却发动机 2暖气片通热水取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寒冷的傍晚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等
四、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时,高温 物体将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 收热量,温度升高;最后两物体温度相同, 称为达到热平衡。
热平衡关系式: Q吸=Q放
二、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Q与质量m,与升高(降低)的温度△t的数量关 系
吸热: Q吸=cm(t2-t1)(t2为末温,t1为初温) 放热: Q放=cm(t1-t2)

三个推导式:
Q=cm△t( △t为温度的变化量)
c=
m=
△t = 计算时每个量都用国际制单位中的基本单位
三 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一比热容(C)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 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比热容. 2单位 :
J/(kg· ℃)读作: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例如 水的比热是4.2×103J/(kg ·℃) 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 1℃,所吸收(或放 出)热量是4.2×103J 3关于比热容的理解 (1)物质的比热容跟密度相似,也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可以用来鉴别 物质的种类。 (2)对某种确定的物质来讲,比热容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跟物体质量 大小,温度改变的多少,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无关,它仅与 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3)水的比热容最大;不同的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比热容的意义:为了更好地描述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或降低)相同 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不同而引入比热容这个概念。
2、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 0 C 时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收 (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符号是c
3、比热容的单位:焦/(千克· 摄氏度),符号:J /(kg 4、熟记水的比热容:C=4.2×103 J /(kg . 0C) 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0C时所吸收 (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夜间,海水和陆地都同时散热,海水的温度下降得比陆地慢, 使得海面上方的空气温度比陆地高,密度也比陆地小(热胀冷 缩),故陆地上空的气压比海面大,空气就被从陆地“压”向 海面而形成陆风。
※利用比热容知识解释“热岛效应”
. 0C)
5、特性:A、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B、比热容是不随物质的质量改变而改变,也不随物质的吸热或放热的多少的 变化而变化; C、对于同一种物质,比热容与它们的状态有关。
6、物体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
Q吸 c m t升 c m (t t0 )
物体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
Q放 c m t降 c m (t0 t )
※海陆风的形成:
在晴朗的白天,阳光普照,海面和陆地因吸收太阳能而温度升 高,由于海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的砂土的比热容,当吸收相同 的热量后,海水升高的温度比陆地低,由于热传递使得海面上 方的空气温度比陆地上方空气的温度变化小,即海面上方空气 的密度比陆地上方空气密度大(由于热胀冷缩),海面上空的 气压也比陆地大,空气就被海面“压”向陆地而形成海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