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

合集下载

土地资源知识点总结

土地资源知识点总结

土地资源知识点总结土地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直是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土地资源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对于地理学、环境科学、农业科学、城市规划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就土地资源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土地资源的概念和特点1. 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面的固体地壳,包括陆地和水域,可以用于生产和建设的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具有多样性和非可再生的特点。

2. 土地资源的特点:(1)多样性:土地资源包括不同类型的土地,如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2)固定性:土地资源是固定地壳的一部分,不像空气和水资源那样具有流动性。

(3)不可再生性:土地资源的形成需要长时间,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因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至关重要。

二、土地资源的分类根据土地的用途和功能,土地资源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1. 耕地:指适宜种植作物的土地,包括旱地和湿地两种类型。

2. 林地:指生长着各种树木的土地,是重要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地。

3. 草地:指适宜生长草类植物的土地,可用于牧草种植或放牧。

4. 水域:包括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是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土地资源的分类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和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三、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1. 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包括科学施肥、合理轮作、改进耕作方式等,提高耕地的产量和品质。

2. 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维护土地资源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利用。

3. 城市规划与建设: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 旅游资源开发:开发和利用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增加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

5. 农村土地整治:对农村散乱污和低效用地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程度。

《土地资源》课件

《土地资源》课件

03
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
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开发等导致土地利用类型和结构的变化。
土地退化
过度开发、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土壤退化、荒漠化等问题 。
水资源过度开发
人类活动导致水资源过度利用,影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
01
02
03
农业用地
土地资源用于农业生产, 如种植、养殖等,是土地 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之一。
建设用地
土地资源用于各类建设, 如住宅、工业、交通等, 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重 要方式。
生态用地
土地资源用于生态保护和 修复,如森林、草地、湿 地等,是土地资源开发利 用的新兴领域。
1 2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平衡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利用的 关系。
土地制度与政策
通过土地制度与政策调节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方式。
3
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识
提高社会对土地资源的关注和参与度,形成保护 土地资源的共识。
THANKS
感谢观看
加大对违法用地的查处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建立健全 的土地执法监督机制,防止执法不严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提高公众的土地资源保护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土地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公众的土地资源保护意识。鼓励 公众参与土地资源保护活动,形成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监督。
03
土地资源的开发与整治
土地生态保护政策
阐述我国土地生态保护政策的内容和实施情况, 如土地复垦、退耕还林还草等。
05
土地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1.土地的概念: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壤: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它是在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成土年龄等诸因子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独立历史自然体。

3.土地资源的概念(1)资源——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一切资料。

《辞海》定义为“资财的来源。

”(2)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4.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1、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2、土地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

5.土地的属性(书本):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权籍属性资源属性:整体性、生产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时间变化性、土地的再生性和非再生性、多用途性。

资产属性:供给的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个体的异质性、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流通的特殊性。

生态属性:支撑功能、养育功能、净化功能6.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总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我国土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的7.2%,居世界各国第三位耕地总量占世界耕地9.5%,居世界各国第四位林地总量占世界林地5.5%,居世界第五位牧草地总量占世界牧草地7.8%,居世界第二位7.我国是土地资源相对紧缺、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的国家人均土地0.784公顷,为世界人均的1/3人均耕地0.106公顷,为世界人均的45%人均林地0.186公顷,为世界人均的26%人均牧草地0.217公顷,为世界人均的37%8.土地资源学的概念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特性、分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异与时间变异规律以及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应用基础理论的科学。

9.土地资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土地资源学在学科中的地位(2)土地资源学与土地学科的关系10.土地资源学研究的目的、内容研究目的:寻求解决人类所面临土地资源问题的途径研究内容: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2)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3)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研究——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4)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6)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11.土地资源学的研究特点(1)综合性和多学科性(2)关联性与复杂性(3)现实性和预测性(4)区域性和全局性12新中国成立后土地资源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的特点?第一个时期:50年代初期财政部的查田定产工作。

土地资源保护及开发的措施方案(三篇)

土地资源保护及开发的措施方案(三篇)

土地资源保护及开发的措施方案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同时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和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对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下面是针对土地资源保护及开发的一些建议和措施方案:1. 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土地使用规划和管理办法,实施土地审批和巡察制度,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管和保护。

加强社会化管理,推行土地流转、合作经营等方式,确保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2. 加大土地资源保护力度:划定土地保护红线,严禁乱占乱用土地资源。

加强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限制和整治违法违规占用、破坏土地资源的行为。

加大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力度,保护土地生态功能。

3. 推行节约集约用地:加强土地整理和土地节约利用,推行农田水利综合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田综合效益。

加强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推行合理规划和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4.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提高灌溉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快农田水利设施的升级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5. 加强农业科技支持: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推广先进农业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田生产力水平。

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6. 保护草地资源:加大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加强草地建设和管理。

制定草地畜牧业发展规划,推行牧畜分离、转为草原生态畜牧等措施,保护草地生态系统。

7. 加强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规划:制定科学的土地开发利用规划,统筹城乡土地利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推动农村土地托管、集体经营等模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

8. 加强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鼓励土地托管和土地流转经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农田社会化服务。

发展农村土地经纪与评估服务,促进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

综上所述,土地资源保护及开发是推动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共30张PPT)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共30张PPT)
义。
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
01
02
03
04
土地资源短缺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土 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尤其在城
市地区。
土地污染
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产生的污 染物对土地造成严重污染,影
响土地质量和生态环境。
土地退化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导致土地退化,如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等。
土地权属问题
土地权属不明确或产权纠纷等 问题,影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
城市化进程加速,导 致城市用地需求增加 ,土地资源紧张。
城市更新和改造,提 高土地利用效率,实 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 置。
城市扩张和建设对生 态环境造成破坏,需 要保护和恢复土地生 态。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控制建设 用地总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保护耕地和生态用地,实现土 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强土地节约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注重提高建筑容积率,充分利用地下空 间,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浪费。
推广节地技术和模式
推广节地技术和模式,如立体农业、循环农业等,提高土地利用效 率和产出效益。
鼓励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鼓励农民通过流转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 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成功案例一:某城市的土地资源整合
总结词:多方共赢
详细描述:某城市的土地资源整合不仅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还实现了多方共赢。政府、企业和农民都从土地资 源整合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政府获得了更好的土地管理和税收收入,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投资 和发展机会,农民则获得了更好的就业和收入机会。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和 谐,减少因土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 突。

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

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
水域管理
中国水域资源丰富,但管理难度较大,其中淡水湖泊和水库是重要的 水资源,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
02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农业用地
农业用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 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 、草地等。
中国农业用地总面积约为646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 积的64%。
农业用地中,耕地面积约为 13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 总面积的13.5%。
加强土地管理
通过加强土地管理,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防 止过度开发和浪费。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实现土地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
推进土地整治
通过土地整治,改善土地质量,治理土地污 染。
完善土地权益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的土地权益保障机制,解决土地权 益纠纷问题。
04
未来土地资源利用展望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新材料技术应用
研发新型土壤改良剂、地膜等材料,提高土地生 产效益和环保性能。
谢谢观看
水土保持
加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保护古村落、历史遗址等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
土地资源的科技创新
遥感技术应用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资源调查、监测和评估, 提高土地管理效率。
智能化技术应用
推广智能化农业机械、无人机等技术,提高土地 资源利用的科技水平。
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
目录
• 中国土地资源概述 •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 土地资源利用问题与对策 • 未来土地资源利用展望
01
中国土地资源概述
土地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土地资源是指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 土地,包括陆地和水域。

土地资源评估

土地资源评估

土地资源评估土地资源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国家的土地利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土地资源评估进行论述,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的定义与分类、土地资源评估的意义和目的、土地资源评估的方法和技术、土地资源评估的规范和标准以及土地资源评估的应用。

一、土地资源的定义与分类土地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占有的土地资源的总和,包括农田、建设用地、林地、草地和水域等。

按照土地的不同用途和功能,可以将土地资源分为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生态用地等不同类别。

二、土地资源评估的意义和目的土地资源评估是衡量土地资源价值和潜力的一种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目的。

首先,土地资源评估可以发现土地资源的潜力和优势,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土地资源评估可以判断土地的开发价值和可持续利用能力,为土地利用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此外,土地资源评估还可以促进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保护土地资源的合法权益。

三、土地资源评估的方法和技术土地资源评估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调查研究、数据分析、指标体系建立、模型模拟和专家评估等。

首先,调查研究是了解土地资源现状和特征的基础,可以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统计资料搜集等方式进行。

其次,数据分析是对土地资源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的过程,可以通过统计学分析、GIS技术和遥感影像解译等手段进行。

然后,指标体系建立是针对特定目标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建立评估体系和模型,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评价。

最后,模型模拟和专家评估是通过数学模型和专家经验判断,对土地资源进行评估和预测,得出评估结果和结论。

四、土地资源评估的规范和标准土地资源评估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当前,国际上有许多土地资源评估的规范和标准,例如联合国的土地资源评估指南、中国的土地资源质量评价标准等。

这些规范和标准明确了土地资源评估的目标、原则、方法和流程,对评估项目、数据来源、指标体系和结果表达等方面都进行了规定。

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论述

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论述

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论述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一个广泛而综合性的话题,涉及到自然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问题。

土地资源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等。

因此,对于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

一、土地资源保护的意义土地资源保护的首要意义在于保障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

土地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保护土地资源,就是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土地资源保护还能够维护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保障产业的稳定发展,促进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二、土地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土地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在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进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此外,土地资源开发还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创造和谐社会。

三、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保护土地资源是土地资源开发的前提和保障,只有通过合理的保护手段,才能避免“开发一时、失去永久”的后果,保障土地资源的持续性利用。

而土地资源的开发也是保护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合理的开发手段,才能利用优质土地资源,满足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保护土地资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严格的土地资源保护法规,对违法开发、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严惩。

2.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对土地资源进行细致的分级管理和区域规划,减少土地使用冲突和浪费。

3.推进节约集约利用,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推进城市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全国节约型社会建设。

4.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修复和保育工作,促进生态环境恢复和整体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滥 伐 森 林
我国平均每年有56.2万公顷森林被改变为非林业用 地,216.3万公顷的林业用地逆转为非林用地。全 国每年发生的乱砍乱伐,毁坏开垦,乱占林地和非 法运输,违法经营木材登各类林业行政案件一直保 持在50万起左右。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有成 熟的原始森林资源约3.1亿立方米,目前已减少了 2/3,有的地区已是无林可采。
土地盐渍化 我国盐碱耕地为677万公顷,主要集中在 西北干旱地区、东部黄淮海平原、三江平原 。盐碱耕地的微生物活力差,土壤呈板结状 ,有机质含量低,属于中低产田。
土地生产力低 一是建设用地占用大量沃土,而新开 垦补充的土地质量欠佳。二是土地肥力 逐年下降,特别是有机质含量下降甚为 严重,造成土壤板结、团粒结构差,耕 作层浅薄,蓄水保肥能力差、病虫害发 生频繁,亩产量难以提高。
水 海

土地概念(立体观)
兰州西固区商贸委准备修建一栋高8层的框架楼房。 该楼建成后,将挡住兰州中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温 馨花园”的采光,为此,中鹏公司将区商贸委举报到区 规划国土资源局,并将其诉上法庭,索赔高达576万元 的损失费。
(二)土地资源的含义
土地资源是指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够为人们 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
为严重,过度砍伐森林和对土地的超负荷利
用,使全球都在面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
地力减退等生态环境问题。土地生态环境正 面临着恶化范围不断扩大、程度加剧、危害 加剧的局面,具体表现在水土流失和盐碱化 严重、草地和森林不断退化、湿地萎缩、生 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
• • • • • • •
资料一:目前,我国沙
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 面积已达149.6万平方 千米,占到我国国土面 积的15.5%,也就是说 我国的960万平方千米 的土地上,超过1/7的土地已沙化。另外,尚有 15.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正在沙化,其中包括393 万公顷农田和493万公顷草场。据专家估计,目前 我国的沙漠正在以每年1560平方千米的速度继续 扩大。
土地资源
主讲人:黄晓园
2014年10月
参考文献 1.张正峰,《土地资源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陆红生,《土地管理学总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1.《中国土地科学》,中国土地学会主办期刊(1987-)
《中国土地》,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 《资源科学》
2.《中国国土资源报》-报道各个地方的研究与实践 3.国土资源部网站: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网站: http://www.cLeabharlann 中国土地学会网站:/cms/default.htm
(1.185亩),不及世界人均的1/2。
* 我国森林蓄积量居世界第5位,人均森林面积仅相当
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8%,人均森林蓄积量相当于世
界人均水平的15%。
* 我国草地面积总量虽占世界第4位,但人均草地只及
世界水平的1/3。
资料1
公顷 1.6 /人 1.4 1.2
中国与世界部分国家人均耕地面积的比较(1999年)
17.39%
19.50% 25.33% 15.65% 20.88% 38.09%
3.耕地数量急剧减少
1998-2007年中国耕地总量变化趋势
4.环境污染
土壤污染物有下列4类:
1、物理污染物。来自工厂、矿山的固体废弃物如 尾矿、废石、粉煤灰和工业垃圾等残留在地表,降 水时,随着降水的渗透污染地下水。 2、化学污染物。包括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 前者如汞、镉、铅、砷等重金属,过量的氮、磷植 物营养元素以及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后者如各种化学 农药、石油及其裂解产物,以及其他各类有机合成产 物等。 3、生物污染物。指带有各种病菌的城市垃圾和由 卫生设施(包括医院)排出的废水、废物以及没有 经过处理的厩肥等。 4、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开采和大气 层核爆炸地区,以锶和铯等在土壤中生存期长的放 射性元素为主。
难利用的土地
从图中可以看出: 我国 各类土地所占比例 (合理、不尽合 理), 耕地 、_____ 林地 比重 ______ 小, 难利用的土地 比重 大。
我国土地利用结构的百分比
沙漠
戈壁 冰川 石山
难利用的土 地
雪山
3.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 我国陆地面积是世界第3位,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 22%,人均土地仅0.8公顷,只及世界平均数的1/3。 * 我国耕地面积为世界第5位,人均不到0.1公顷
16386 18904 21691 26356
4.45%
14.75% 6.85% 28.40% 22.36%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5505
7676.89 13000 9600 142939 31649
31649
39373.2 51321.78 61330.35 684700 83080
草场过度放牧
我国的草场过度放牧
问题十分严重,草场的退
化因而十分严重。据我国
北方和青藏高原等10个牧
业省区统计,建国后,牧
场放养牲畜头数增加了2
到3倍,而草场面积却在
减少。严重过度放牧,使
我国的草场退化问题严重。
过度开垦
对耕地的不合理使用 化肥使用过多,造成土壤结板,耕地退化,耕层 变浅,耕性变差,保水能力和保肥能力严重下降。 形成了一个重使用轻养护,产出水平低的怪圈。 不合理的耕作和灌溉方式。目前广大的农村大都 采用漫灌的方式进行灌溉,这种粗放的灌溉方式易 使地下水位升高,地下水位长期维持在近地表的 深度,通过蒸发,使土壤盐分上升,形成表土积 盐,从而产生了土壤次生盐渍化,降低了土壤的 肥力和生产力。且治理难度较大。 农药的大量使用。目前我国剧毒农药的使用已得 到限制,但高残留农药在保护地生产中仍大量使 用,从而使一些保护地土壤的生产功能、调节功 能、自净能力和载体功能受到了严重损害。
土地是地球表面陆地和水域的总称,是一个空 间概念,它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 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并包含人类活动 的成果。
12海里 12海里
领 内 海 领 基 线


专 属 经 济 区
海洋国土
领 海,从领海 基线算起12海里, 毗连区,从领海 基线算起24海里, 专属经济区,领 海基线算起200海里
主要地形 平原、盆地及 低缓的丘陵 林地
季风区 季风区 非季风区 非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区 湿润区
林地
草地
难利用土地
干旱、半干旱区 高原、山地 干旱区
人类生活、生产的区域
盆地、高原、 高山、
建设用地
三、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1.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在地球生态环境中,土地因素的恶化最
1 0.8
0.6 0.4
0.2
0
世界
美国
印度
中国
俄罗斯
巴西
加拿大
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少,人与耕地矛盾尤为突出!
资料2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人地矛盾突出
4. 我国的耕地后备资源罗少
耕地后备资源是指自然条件较好,但尚未被开 垦的宜耕土地。我国绝大部分的宜耕土地早被辟为 耕地,而且由于人多地少和不合理的开垦,现有的 耕地还有一部分要退垦还林还草或还湖,因此我国 扩大耕地的潜力不大。而且我国除沙漠戈壁、石山 高寒荒漠等难利用的土地外,真正未利用的荒地很 少。全国后备土地资源总量仅为1300多万公顷,这 些宜耕土地大多是天然草场和林地,而且主要分布 在东北、西北等边远地区。
表2 我国后备土地资源状况(2004) Table 2 The situation of mothball land resource in 2004
后备土地资 源 859.68 595.08 782.15 2174.25 557.45 447.01 684.00 2774.35 荒草 地 372.7 5 395.7 8 553.1 1 1227. 86 315.7 8 355.1 1 607.3 4 1208. 78 盐碱 地 44.4 35.88 51.84 459.8 3 2.57 0.49 0.02 446.0 6 沼泽 地 208.8 9 2.07 4.12 172.9 1 1.84 0.51 8.12 35.07 裸土 地 2.58 8.47 46.27 105.7 3 14.31 4.66 28.94 179.3 3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 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
草场的退化
• • • • •
资料三: 我国的草
场超载问题十分严重, 草场的退化因而也十 分严重。据我国北方 和青藏高原等10个牧业省区统计,建国后, 牧场放养牲畜头数增加了2~3倍,而草场面 积却在减少。严重地过度放牧,使我国的草 场退化问题十分严重。
2.非农业用地迅速扩大
近年全国土地出让金统计表
年 份 土地出让金 (亿元) 财政收入 (亿元) 土地出让金相对于财 政收入的比例
1999
514.33
11444.08
4.4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595.58
2416.79 1295.89 6161.22 5894.1
13395.23
问题一:什么是土地资源?有哪些类型?
问题二:我国土地资源特征及分布差异? 问题三:当前土地资源利用存在哪些问题?
一、土地与土地资源的涵义
(一)土地的含义 1.土地=土壤
2.土地指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
3.土地指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水面 4.土地就是自然,包括地球表面的水、陆、空气等自然物, 及光、热引力等自然力 5.土地指一国领土范围内的全部土地
林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干湿地 区)的 山地 (地形)上。我国 有三大林区,分别是东北林区, 西南林区,东南林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