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合集下载

生物工程中的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生物工程中的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生物工程中的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生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不仅可以为医学、农业、食品工业等领域提供高质量的动物细胞,还可以被用于生物制药、基因治疗等方面。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生物工程中的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1. 动物细胞培养的定义动物细胞培养是指从动物的体内或组织中取出细胞,然后放入无菌的培养基中,通过控制培养基的成分、温度、pH 值、气体等条件,使其在体外继续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就是在动物细胞培养的基础上,为了达到所需的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技术操作,如转染、筛选、鉴定、优化等。

2.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1)制药行业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领域。

通过转染等技术,可以将需要的蛋白质等生物物质在动物细胞中进行生产,制成具有治疗效果的药物。

(2)基因治疗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基因治疗这一领域。

通过将治疗药物的基因导入到动物细胞中,使其进行蛋白质等生物物质的生产,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食品加工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还可以被应用于食品工业。

如利用鸡卵清或鸭卵清中的卵清蛋白,进行细胞培养后,得到大量的卵清蛋白,生产成为食品添加剂。

(4)疾病模型在医学研究领域中,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用来建立一些特定疾病模型。

比如,利用培养的白血病细胞系,可以用于研究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等。

(5)毒理学研究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也可以用于毒理学研究。

通过将毒素等物质加入到细胞培养基中,观察它们对细胞的影响,可以判断毒素等物质的危害程度,并为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提供依据。

3.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步骤(1)细胞分离分离是动物细胞培养的首要步骤。

分离可采用酶消化法、机械分离法、溶解分离法等方法将细胞从体内分离出来。

(2)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的成分是影响细胞生长、形态和代谢的关键因素。

常见的细胞培养基有 DMEM、MEM、RPMI 1640 等。

根据不同细胞类型需求的营养成分不同,因此所使用的培养基也有所不同。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生物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研究动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

通过培养动物细胞,科学家可以模拟生物体内的生理环境,从而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本文将介绍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培养技术。

一、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动物细胞培养是指将动物体内的细胞取出并在体外特定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过程。

培养基是一种模拟生物体内环境的营养液,它提供了细胞所需的必要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

在培养基中,细胞可以获得适当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从而保持其生物学特性并进行增殖。

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细胞来源:细胞可以来源于动物组织、器官或体液中,常用的细胞来源包括胎儿组织、胚胎组织、肿瘤组织等。

2. 细胞分离:细胞从组织中分离的方法通常包括机械分离、化学分离和酶解分离。

分离后的细胞可通过离心等方式得到单个的细胞悬液。

3. 培养基选择:根据细胞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培养基可以分为无血清培养基和含血清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常用于细胞实验室中。

4. 细胞培养条件:通过调整培养温度、湿度、pH值、氧气含量等条件,提供合适的环境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5. 细胞传代:当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时,需要进行细胞传代以保持其活力。

传代的方法通常是将细胞分散至新的培养容器中,以维持细胞的适宜密度。

二、常用的1. 无血清培养技术:无血清培养基是一种不含胎牛血清的培养基,通过添加人工合成的生长因子和营养物质来满足细胞的生长需求。

无血清培养技术避免了胎牛血清中含有的未知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提高了实验的可重复性。

2. 原代细胞培养技术:原代细胞培养是将从动物体内直接获得的组织进行分离和培养。

这种方法可用于细胞的初次培养和研究。

但由于原代细胞在培养中只能进行有限的传代,其使用寿命较短,因此需要定期重新取材。

3. 细胞系的建立:细胞系是细胞通过传代培养,并保持了一定生物学特性和遗传稳定性的细胞群。

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医药、生物学研究、食
品工业等领域。

通过细胞培养,可以获取大量同质的细胞群体,为疾病治疗、新药研发提供重要的支持。

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
动物细胞培养是将动物组织或细胞在人工培养基中进行维持、增殖、传代等过程。

培养基通常包括营养物质、生长因子、激素等成分,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和环境。

动物细胞培养的步骤
1.细胞来源:从动物体内收集组织样本,获得原代细胞。

2.细胞分离:通过消化酶等手段将组织分离成单个细胞。

3.传代培养:将分离的细胞在培养基中培养,定期传代以增殖细胞数
量。

4.检测与分析:对培养的细胞进行检测、分析,确保其健康状态。

动物细胞培养的应用
1.生物医学研究:细胞培养在癌症、遗传疾病等方面的研究中发挥重
要作用。

2.药物研发:通过细胞培养可以进行药物筛选、毒性测试等工作。

3.食品工业: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生产细胞培养肉等食品。

动物细胞培养的发展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提升。

新的培养
基配方、生长因子的发现以及工程技术的应用,使得动物细胞培养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动物细胞培养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手段,将继续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健康和科学研究进步做出贡献。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及应用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及应用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及应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指利用组织培养法将动物细胞放置于特定的环境中,用来进行增殖、分化、在体外环境下维持生长等过程的技术。

这一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一、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前,需要准备好培养基和适当的培养条件。

培养基是将动物细胞培养在其周围的一种液体或半固体的培养物,它必须含有细胞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如氨基酸、脂类、葡萄糖、维生素等,以支持细胞的正常生长。

培养条件包括温度、pH值、氧气浓度、湿度、通风等各种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具体培养方法分为悬浮培养法和附着培养法。

悬浮培养法是将细胞培养在含有培养基的培养瓶、组织培养皿等器皿中,通过轻微的旋转或震动来保持细胞的悬浮状态,利用悬浮液对细胞的营养和氧气的供应进行维持。

附着培养法则是将细胞种子层铺在贴壁培养皿、多孔性膜上等固体表面上,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来维持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增殖。

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1.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细胞培养可以提供包括人类肿瘤细胞、小鼠胚胎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用于生化、免疫学、遗传学、病理学等各方面的基础研究。

此外,细胞培养还可以用于DNA转染、蛋白质表达、细胞重编程、药物筛选等研究领域中。

2. 医学研究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医学研究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骨髓细胞移植、组织生长因子的使用、干细胞移植等同样都需要细胞培养技术的支持。

使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帮助医学科研人员更好地理解许多疾病的形成原因,从而精准发现并创新医学治疗方案。

3. 疫苗的生产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还可以用于疫苗生产。

传统的疫苗生产技术主要是利用动物组织来进行培养材料生产。

这种方法存在很多的安全风险,同时还有可能感染人畜共患疾病。

相对而言,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制作疫苗有着更高效、更便捷、更安全的优势。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进展及应用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进展及应用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进展及应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一种生物医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的技术,主要用于生产药品、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领域的研究。

自从细胞培养技术的出现,它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深入,本文将为您介绍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进展及应用。

一、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1. 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体外条件来模拟体内环境,为细胞提供适宜的营养物和生理调节因子,使细胞在体外生长、分化、增殖。

2. 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的制备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中的关键步骤,它能够为细胞提供必需的营养物和生长因子,如氨基酸、维生素、激素等。

目前,常用培养基包括麦克尼五十五培养基、迈格林五十三号培养基等。

3. 细胞培养的技术方法细胞培养的技术方法主要有悬浮培养和附着培养两种方式。

其中,悬浮培养常用于细胞生长阶段的初步生长,主要是用于细胞的扩增;附着培养主要用于细胞的育种。

4. 细胞分离技术细胞分离技术将组织或器官中的细胞分离出来并对其进行分级培养。

常用的细胞分离技术主要包括胰酶、碎草酸和牛血清等。

5. 细胞传代技术细胞传代技术是指将已经生长到一定程度的细胞离心,将细胞培养上清液丢弃并重悬细胞,再一次培养出与上一代相同的数量和质量的细胞。

其目的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状态和扩大培养规模。

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方向1. 生产药品细胞培养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就是生产药品。

细胞培养可以生产多种药品,如激素、抗体、血液制品等,与传统药品相比,细胞培养药品具有高纯度、低污染的优点。

2. 动物学研究细胞培养技术在动物学研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培养可以用于体外模拟动物器官的建立,从而研究生物功能和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等。

3. 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在生物技术领域也广泛应用。

例如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生物反应器的建立、基因工程的研究等。

4. 医学领域的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在医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如癌症的研究、干细胞和组织工程的应用等,这些领域都离不开细胞培养技术。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应用》 知识清单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应用》 知识清单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知识清单一、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基本概念动物细胞培养,简单来说,就是在体外模拟体内的环境,让动物细胞生长、繁殖和发挥功能的技术。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精心创造一系列适宜的条件。

细胞从生物体中取出后,要放在特制的培养基中。

培养基就像是细胞的“美食”,包含了细胞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葡萄糖等。

同时,还得调节好环境的温度、pH 值、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给细胞一个舒适的“家”。

二、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流程1、取材首先得从动物体内获取要培养的细胞。

这可以是从胚胎、幼体组织,也可以是成体的某些器官。

但取材的过程得小心翼翼,不能损伤细胞,还要保证细胞的活性。

2、原代培养将取得的细胞放入培养瓶或培养皿中,这就是原代培养的开始。

在这个阶段,细胞会慢慢适应新的环境,开始生长和分裂。

3、传代培养当原代培养的细胞长满了培养容器的表面,就需要把它们分成小份,转移到新的容器中继续培养,这就是传代培养。

4、细胞的冻存与复苏为了长期保存细胞,会把细胞放在低温下冻存。

等到需要的时候,再通过特定的方法让它们复苏,恢复活性。

三、动物细胞培养所需的条件1、无菌环境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任何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污染都可能导致细胞培养的失败。

所以,实验操作要在无菌的超净工作台中进行,培养基和培养用具也要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2、合适的培养基培养基的成分要精心调配,既要满足细胞的营养需求,又要维持合适的渗透压和 pH 值。

3、温度和气体环境一般来说,细胞培养的温度在 37℃左右,同时要提供适量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氧气用于细胞呼吸,二氧化碳则有助于维持培养基的 pH 稳定。

4、贴壁和悬浮培养有些细胞需要附着在培养容器的表面才能生长,称为贴壁细胞;而有些细胞可以在培养基中自由悬浮生长。

四、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1、生物制品的生产比如疫苗、抗体、生长因子等。

通过大规模培养动物细胞,可以高效地生产这些生物制品,满足医疗和预防疾病的需求。

动物细胞培养方法

动物细胞培养方法

动物细胞培养方法
动物细胞培养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手段,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药物研发、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

以下是一般性的动物细胞培养方法:
1.细胞系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动物细胞系是动物细胞培养的第一步。

细胞系的选择要考虑细胞类型、来源、生长特性和用途等因素。

2.细胞培养基的准备:准备适用于所选细胞系的培养基。

培养基包括基本培养基和补充物,如生长因子、抗生素等。

不同的细胞系需要不同的培养基。

3.细胞的解冻:从冷冻保存的细胞库中取出细胞,进行解冻。

解冻过程要尽可能快速,以减少细胞对冷冻损伤的敏感性。

4.细胞传代:当细胞达到一定的密度时,需要将其传代,以维持细胞的生长状态。

传代过程包括细胞的分离、计数和重新接种。

5.细胞培养条件的控制:控制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CO2浓度等。

通常细胞培养箱会提供稳定的培养环境。

6.细胞的观察和检测:定期观察细胞的形态、生长状态,并进行必要的细胞检测,如细胞计数、细胞周期分析等。

7.防止细胞污染: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防止培养物受到细菌、真菌、支原体等的污染。

使用无菌操作室和经过无菌处理的实验器材。

8.制备细胞冻存物:定期制备细胞冻存物,以备将来使用。

冻存物的制备需要使用适当的冻存液和合适的冷冻保存温度。

9.特殊操作:针对具体实验需求,可能需要进行细胞转染、感染、药物处理等特殊操作。

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实验者需具备丰富的培养经验和相关技能,同时需按照实验室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实验的准确
性和可重复性。

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核移植操作
显微操作
在显微镜下,将供体细胞核移植到受体细胞中。
融合与激活
通过电刺激或化学方法诱导受体细胞与供体细胞 融合,并激活新形成的细胞。
筛选与鉴定
对新形成的细胞进行筛选和鉴定,确保核移植成 功。
重组胚胎的培养与移植
胚胎培养 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对重组胚胎进行培养,促进其发育。
胚胎移植 将培养成熟的胚胎移植到代孕动物体内,以产生后代。
融合后的细胞开始分裂和发育,最终 形成与供体具有相同遗传物质的克隆 个体。
核移植技术流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供体细胞的选择与准备
选择适当的供体细胞
01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具有所需特性的供体细胞,如特定组织或器
官来源的细胞。
细胞培养准备
02
确保供体细胞处于适宜的培养环境中,包括适当的培养基、温
度、气体条件等。
细胞传代与扩增
03
对供体细胞进行传代和扩增,以获得足够的细胞数量用于核移
植。
受体细胞的选择与准备
选择适当的受体细胞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具有良好接受性的受体细胞,如去核的卵母细 胞。
去核处理
使用显微操作技术去除受体细胞的细胞核,为核移植做好准备。
受体细胞激活
通过化学或电刺激方法激活受体细胞,使其恢复分裂活性。
细胞分离
通过离心、过滤等方法将细胞从酶液
3
中分离出来。
培养环境控制
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气体环境,
5
保持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和pH值。
组织消化
2
使用适当的酶液将组织分解成单个细
胞。
细胞接种
4
将分离出的细胞接种到培养容器中。
传代细胞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代培养期 1.特征: 完成过渡和适应过程,恢复分裂增殖和生长发
育能力。 细胞呈现异质性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最接近在体时情况
21
2. 主要生长生物学行为:
黏附和贴壁:是细胞培养能否成功的第一步 ① 细胞与固相表面亲和性的大小,主要与
细胞表面及固相表面所带电荷的性质和量有关 。
② 贴壁与黏附只是程度上的不同 ③ 不同细胞的黏附能力不同 ④ 影响细胞黏附和贴壁的因素: 培养液的温度、培养液中的离子成分及其 浓度、培养器皿表面包被的某些生物活性物质 22
47
※ 低温的影响: (1)生理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酶活性越低,当降到细胞 所能忍受的最低限度时,细胞的生命活动即受到抑制。 (2)使核分裂的时间延长 (3)使细胞的代谢活动降低 (4)能造成一定的细胞死亡
3.气相环境
※ O2(1995-9975pa)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CO2(95
37
(4)IMDM (Iscove’s modified Dulbecco’s medium)属高糖型;适合于细 胞密度低,细胞生长较困难的情况。
(5)RPMI-1640(1630,1634) (6)HamF7、10、12 :特点:添加了 微量元素和无机离子 (7) McCoy’s5A:适合于较难培养的原 代培养细胞
主要形态学特征:扁平,形态较为规整,呈 多角形,中央有圆形核,生长时常彼此紧 密连接成单层细胞片,呈“铺路石状”。
12
生长特点: 易相连成片 相靠—紧密相 连—成薄层—铺 石状 生长时呈膜状移 动 很少脱离细胞群 而单个活动
上皮型细胞
13
(3)游走型细胞:
来源:具有吞噬作用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
D.鼠尾胶原
35
※合成培养基:基本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
36
A. 基本培养基(通用培养基) 基本培养基的分类: (1)199 培养基 (2)低限量基础Eagle 培养基(
minimum essential media,MEM) (3)DMEM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增加了各成分的用量; 分高糖型和低糖型。
43
※ pH调整液 A. 碳酸氢钠溶液:是培养基中必须添加的成分;使用浓度: 7.4%、5.6%、3.7% B. Hepes液:是一种弱酸,能防止培养基pH值迅速变动,可 维持pH值在7.0左右。呈橘红色,生长过程变化不大。
※ 谷氨酰氨补充溶液 (1)在细胞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易降解,在使用前添加

判断细胞生长是否旺盛的指标:①有丝分裂指 数;②细胞群体倍增时间;③MTT法(酶活性)④ 3H-TdR掺入法(DNA合成快慢)⑤接触抑制。
停滞期(stagnate phase) 也称平台期(plateau phase)
衰退期
向前发展,只有退化死亡。
27
28
第二节 动物细胞培养所需的基本条件
一、培养用液 二、影响动物细胞体外生长的因素
——需载体。
4
培养方法
原代细胞培养 ●依细胞来源,可分 传代细胞培养
液体培养 ●依培养液种类不同,可分 固定培养
静止培养、旋转培养、搅拌培养 ●依反应器类型和操 中空纤维培养
作方式不同,可分 固定床或流化床培养 悬浮培养
●依在反应器生长 贴壁培养 形式不同,可分 贴壁-悬浮培养(假悬浮培养)
5
培养过程
起化学作用的物体表面时,才能生长、生存或 维持其功能的细胞。 2.分类 :(1)成纤维型细胞;(2)上皮型细胞;(3)游 走型细胞;(4)多形型细胞
9
(1)成纤维型细胞:
来源:中胚层的细胞,如成纤维细胞、血管 内皮、心肌、平滑肌、成骨细胞等。
主要形态学特征:细胞呈梭形或不规则形, 中央有圆形核,胞质向外伸出2-3个长短 不同的突起,细胞群常连接成网,生长时 呈放射状、旋涡状走向。多数细胞之间排 列疏松,有较大细胞间隙。
10
生长特点: 排列成放射状, 漩涡状 并不紧靠连成片, 细胞—细胞接触 易断开而单独行 动 游离的单独的成 纤维样细胞,常 有几个伸长的细 胞突起
成纤维型细胞
11
(2)上皮型细胞:
来源:外胚层和内胚层组织的细胞,如皮肤 的表皮细胞、消化道与呼吸道的上皮细胞 、肺泡上皮细胞、消化腺上皮细胞、血管 内皮细胞等。
合于一种细胞的生长。
无血清培养基的基本配方:
(1)基础培养液:1F12 :1DMEM (2)补充成分:激素(胰岛素)和生长因子
、结合蛋白(转铁蛋白) 、贴壁因子和铺展因子
、微量元素(硒)和低分子量营养因子、酶抑制

使用方法:P130
40
无血清培养基: 优点:化学组分明确,批次间重复性好,易检测,适合特定
如颗粒性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 胞等)。在植块培养时,这类细胞最先从植块 迁移出来。
形态学特征:细胞相互分开;常具有胞质突起或
伪足,呈活跃的游走和变形运动,速度快而方 向不规则。当细胞密度增大时,游走受限,类 似上皮型或成纤维型的细胞。
14
(4)多形型细胞:
是一些形态上不规则的细胞,但不规则 形态不是由胞质突起所致,而是一般分胞 体和胞突两部分,胞突为细长形,胞体呈 多角形,但没有成纤维细胞那样不规则。 体外培养中最常见的是神经元和神经胶质 细胞。
成纤维细胞样 上皮样细胞
细胞密度 3T3 低密度
成纤维细胞样
高密度
上皮样细胞
生长状态改变 悬浮或贴附
转化与否
悬浮
圆形
未转化
贴附
成纤维或上皮样
转化后
成纤维样
可成上皮样
18
悬浮型细胞
1.定义:是不必附着于固相支持物表面,而在悬浮 状态下即可生长的细胞。
2.来源 自血,脾或骨髓,尤以血中白细胞,癌肿细胞也 可能
素。 ② 激素和生长因子 ③ 渗透压 ④ pH ⑤ 无毒无污染
32
※天然培养基:是指来自动物体液或利用组织分离提 取的一类培养基。 A. 血清(最常用,重要!) 种类:新生牛(24H)、胎牛、小牛(10~30D) 血清的成分:多种蛋白质、无机离子、脂肪、维生素
、激素、生长因子、转移蛋白等
血清的作用:
(2)一般放置4℃两周后降解。 (3) 使用浓度:0.002mol/L (4)配置成100倍浓缩液,过滤除菌分装,-20℃贮存
44
※抗生素液:培养液加适量抗生素,不易污 染,常用为双抗溶液。 (1)青霉素使用终浓度:100000 u/L (2)链霉素使用终浓度:0.1 g/L (3)配置方法:100倍浓缩液,可用培养 液或PBS配置。
② 动物细胞对培养环境适应性差
—— 生长慢,时间长,生长用动物细胞需驯化;
③ 动物细胞培养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
——pH,混合气体(O2、CO2、N2);
④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易产生污染
—— 要求苛刻;
⑤ 各种细胞素长期培养易变异
——需监测其形态、生长、表达过程;
⑥ 绝大多数的哺乳类动物细胞具贴壁依赖性生长特征
3.特点 在悬浮中生长良好 细胞圆形,单个或小细胞团。
19
4.优点:
(1)培养密度可以较大,培养效率高; (2)传代方便(不需消化); (3)易于收获; (4)可获得稳定状态。
5.缺点:
(1)观察不方便; (2)很多细胞不能悬浮生长(尤以正常细胞)。
20
二、体外培养细胞的生长与增殖过程
从总的过程讲,整个生命活动可分为:原(初)代培养 期、传(继)代培养期、衰退期。
(1)提供基本的营养物质 (2)提供贴壁和扩展因子 (3)提供激素及各种生长因子 (4)提供结合蛋白 (5)对培养细胞提供某些保护作用
33
使用血清的缺点: (1)可能改变细胞在体内的正常状态 (2)有些物质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 (3)每批次血清之间都有差别 (4)取材过程有可能带入支原体、病毒
血清的质量标准: (1)鉴定内容: ① 理化性质:蛋白含量(总蛋白、球蛋
白、血红蛋白含量) ② 微生物检测 ③ 促生长效果
34
(2)血清的使用和储存 ① 使用前的处理:灭活(56℃,30min) ② 储存条件:-20℃ ③ 使用浓度
B. 胚胎提取液(早期,鸡胚和牛胚) C. 水解乳白蛋白(氨基酸含量高,由乳白蛋白经蛋白酶和肽酶水
解后得到的淡黄色粉末,一般可配制成0.5%溶液。 )
过程; 缺点:比较贵,针对性强。
41
3.杂用液(其它常用液)
※ 消化液 A. 胰蛋白酶(trypsin)液 (1)活性表示方法(酪蛋白) 1:125或1:250 (2)常用浓度:0.25% 和0.125%
(3)PH值:7.4左右
(4)注意:用无钙镁溶液配置。血清和钙镁离子均可 抑制其活性 B. Na2EDTA溶液
45
46
二、影响动物细胞体外生长的因素
1.营养成分和生长基质
※ 营养条件:是基本条件,始终缺乏某些尚不清楚的与细 胞生长发育和功能活动有关的微量成分。
※ 生长基质
2.温度
※ 高温的影响: (1)破坏细胞内的酶 (2)破坏细胞膜上的脂类 (3)影响细胞的分裂(破坏纺锤体,使细胞不能分裂; 引起细胞分裂异常,出现多极分裂)
(1)使用浓度:0.2%(常用D-Hanks液配制) (2)高压灭菌后使用 (3)可配合胰酶使用
42
C. 胶原蛋白酶(collagenase)液 (1)作用对象:胶原 (2)用于上皮类细胞的原代培养 (3)使用浓度:0.1~0.3mg或
200000U/L (4)PH值:6.5 (5)不受血清和钙镁离子抑制
铺展: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的生长特点或生长 行为
描述铺展状况的参数: ① 培养细胞的面积大小(测微尺) ② 培养细胞的高度(细胞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
) ③ 聚焦时微调旋扭刻度值的变化程度 ④ 细胞的贴壁延展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