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接地网的优化设计 邱璐

合集下载

关于变电站接地引下线缺陷筛查方法探讨邱小号

关于变电站接地引下线缺陷筛查方法探讨邱小号

关于变电站接地引下线缺陷筛查方法探讨邱小号发布时间:2022-04-10T00:10:50.414Z 来源:《探索科学》2022年1月上作者:邱小号[导读] 变电站内的各种电气设备及避雷针或避雷带通常通过接地引下线与水平接地网连接。

新疆开拓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邱小号摘要:变电站内的各种电气设备及避雷针或避雷带通常通过接地引下线与水平接地网连接。

早期对于接地网故障点的检测方法通常是停电抽样开挖检查,这种方法具有盲目性、工作量大、速度慢,还会受到现场运行条件的限制,往往并不能准确地判断导体断点和腐蚀程度。

关键词:接地引下线;缺陷;互阻抗;检测1变电站接地引下线缺陷筛查方法概述电化学分析法通过测量接地网的极化电阻,获得相关电化学参数,计算分析得到接地网的腐蚀速率、腐蚀深度等腐蚀状态参数。

该方法可分析的项目少,只能获得局部的腐蚀数据,仍需要深入的理论研究与试验,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探地雷达方法用于接地网导体的检测,还存在分辨率不足的问题。

对于电位分析法,在实际工程中,当接地网导体局部腐蚀或出现小断口时,地表电位的变化往往不足以反映接地网导体的实际状态。

节点互阻抗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许多学者基于互阻抗和网络分析方法展开接地网检测的研究,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通常在两接地引下线之间施加直流电流源,忽略分布电容和分布电感,将整个接地网等效为纯电阻网络,将测量得到的电压数据与理论数值比较,建立故障诊断方程,求解得出各支路电阻的最优解,进而判断接地网导体的缺陷情况。

由于需要精准的接地网图纸,需要跟踪监测对比,且易受天气、土壤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易出现检测失灵的问题。

电磁场检测方法是通过直接向接地网注入抽出一定频率的正弦波电流,依据地表磁感应强度的分布实现接地网导体状态的检测。

2接地引下线阻抗与互阻抗2.1引下线导体阻抗我国早期的变电站接地网导体通常采用镀锌扁钢或圆钢,近些年来开始使用镀铜扁钢,接地引下线与接地网导体规格一致,其长度一般在几米以内。

110 kV全户内智能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方案

110 kV全户内智能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方案

110kV全户内智能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方案摘要:全户内智能变电站占地面积小,入地短路电流高,虽然城区土壤电阻率相对较低,但接地电阻和地电位升仍难以降低。

以某110kV全户内变电站土壤模型为例,对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典型设计方案110-A2-X1的接地网进行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时,通过分析设计规范对接地参数的要求,适当放宽接地网地电位升高的限值;基于CDEGS接地分析软件,分析不同面积和网孔尺寸的双层地网的降阻效果,以及不同数量和长度深井接地极的降阻效果,并对应用了双层地网和深井接地极的优化方案进行安全性评估和经济性比较。

结果表明,与双层地网相比,接地深井虽然成本较高,但降阻效果良好,对于无人值守的110kV全户内智能变电站,选取6口55m的接地深井的降阻方式形成其接地网优化方案可满足各项安全性要求。

关键词:全户内智能变电站双层接地网接地参数接地深井优化设计引言接地网是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它不仅为站内电气设备提供一个公共的参考地,而且能确保故障情况下,运行人员和电气设备的安全[1-2]。

在能源互联网和智能电网建设的新形势下,电网容量急剧扩大,系统短路电流故障水平越来越高,国家电网公司为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对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形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典型设计方案[3-4]。

接地网的设计需要考虑变电站基本情况、站址土壤电阻率和土壤特性等因素,因此在该典型设计方案中并没有给出接地网的典型设计方案[5-7]。

全户内GIS智能变电站因占地面积小、噪音小和工作寿命长等优势在城市变电站建设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变电站面积的减小和入地故障电流的增加给接地网设计造成困难,单层接地网难以使接地电阻和地电位升(grounding potential rise,GPR)等参数满足文献[8]的要求,扩网又受到征地面积的限制。

近年来,在变电站接地网工程改造中发现,除了深井接地极在降阻方面有显著效果外,双层结构的接地网能有效降低跨步电位差和接触电位差。

关于变电站接地网存在的问题及设计改进措施分析

关于变电站接地网存在的问题及设计改进措施分析

关于变电站接地网存在的问题及设计改进措施分析摘要:接地网在变电站整个系统中是非常复杂又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它的稳定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安全。

由于接地网作为隐性工程,不管施工还是平时维护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往往只注意一时的接地电阻的测量结果。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流经地网的入地短路电流也愈来愈大,对变电站接地网的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重点对变电站接地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这些问题和几点改进措施。

关键词:变电站;接地网;问题变电站的接地网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大,接地短路电流也越来越大。

近几年,由于一次设备接地、接地网发生问题,造成高压窜入二次回路及操作系统,使保护失灵,短路电流时间持续较长,进一步将地网多处烧断,使整个的、变电站多处出现高电位差,造成许多主设备损坏的事故更加严格,不但接地电阻值要低,而且均压效果必须良好,维护水平更要提高,否则,变电站发生短路接地时,就会烧毁电气设备,造成惨重损失。

1、均压问题1.1存在问题(1)变电站接地网的均压不好,特别是横向电位分布不均,电位梯度较大,跨步电压超标,这是由于在接地网设计时把接地电阻作为主要的技术指标,而忽略了地网的均压和散流。

(2)变电站只是设备到哪里,水平接地带连到哪里,或只用长孔地网很少用方孔地网,再加上敷设接地网的施工单位存在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所以接地网很不完善。

(3)地网水平接地极埋深不足,有的甚至浮在地的表面,因此,由于地网均压不好,一旦发生接地短路就有可能引起局部电位升高,产生高压,向控制和保护电缆反击,使低压元件损坏。

1.2设计改进措施(1)设计接地网时应尽量采用方孔接地网或不等间距接地技术,并严格保证施工质量。

(2)尽可能地将建筑物的钢筋、埋于地下的金属管道以及其它可利用的金属结构物等连成通路,且与接地网可靠连接。

(3)在高压配电装置的地面下,设置水平敷设的人工接地网,接地网的外缘闭合,网内设置均压带。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接地网方案优化设计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接地网方案优化设计

工程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9DOI:10.16661/ki.1674-098X.2020.04.009基于全寿命周期的接地网方案优化设计①昝晶晶1* 闫鹏2(1.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天津 300171;2.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 天津 300052)摘 要:变电站接地网设计是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前提,接地设计时要综合考虑接地材料的热稳定校验、接地网均压校验等,由于接地网改造具有工期长投资大的特点,接地网防腐问题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以某户内220kV变电站为例,制定出铜接地网和“扁钢+牺牲阳极”两种方案,均满足接地网设计的各项安全指标。

根据全寿命周期理论,统筹考虑初始投资、运行维护成本、故障停电费用以及残值的全过程,通过对比,最终得出牺牲阳极的扁钢接地网方案经济最优。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 接地网 防腐中图分类号:TM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2(a)-0009-03Abstract: The design of grounding grid in substation is the precondition of ensuring the safety of human body and equi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thermal stability check of ground material, the ground net pressure check and so on. Since the ground grid retrofit is a project with long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large investment demand , grounding grid corrosion issues are also important factors. Taking an indoor 220kV substation for an example, two schemes of copper grounding network and "f lat steel + sacrificial anode" are formulated, both schemes meet the safety indicators of ground grid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whole life cycle theory, the whole process of initial investm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 power cut cost and residual value are considered as the whole process. By comparison, the f lat steel grounding grid with sacrificial anode is the best plan.Key Words: Full life cycle; Grounding grid; Anti-corrosion①作者简介:昝晶晶(1987—),女,汉族,天津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电气一次设计工作。

对于变电站接地网的优化设计

对于变电站接地网的优化设计

工程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67DOI:10.16660/ki.1674-098X.2018.17.067对于变电站接地网的优化设计梁洁 宋佩阳(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 辽宁大连 116011)摘 要: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营就成为其中的关键所在。

变电站接地网是整个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保护环节,优化变电站接地网设计能够有效保障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营,加强对变电站接地网的优化设计研究有利于电器系统的保护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电力系统 优化设计 变电站接地网中图分类号:TM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6(b)-0067-02为确保电力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营,就必须提供安全有效的保护措施,变电站接地网在整个电网保护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组成地位,但是近年来我国接地网事故频发,主要原因就是接地网设计不合理,在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也给国家的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因此,加强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我国变电站接地网存在的问题1.1 接地网运行问题近年来我国电网建设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电网电容量,电压的等级越来越高,这就导致变电站接地网系统故障率越来越大,产生的短路电流也越来越大。

电网系统发生接地短路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经过接地网散入大地的短路电流的最大电流与接地网接地电阻的乘积,电阻值若较大时就会造成变电站接地网的电位升较大;另一种是虽电阻满足接地网需求,但由于设计问题,变电站的局部易产生较高的电位梯度,给设备和人身带来危害。

在接地网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城市发展建设较快,城市土地寸土寸金,变电站的占地区间向着更小的方向迈进。

这就造成了变电站接地网的面积越来越小,接地电阻越来越高,为保障变电站的人员安全和设备运行,就需要采取多种降阻方式配合来有效降低接地电阻值。

110kV变电站接地网的优化设计探讨

110kV变电站接地网的优化设计探讨

110kV变电站接地网的优化设计探讨摘要:本文首先对变电站接地网作了简单介绍,介绍了接地网的设计原则。

然后分析了110kV变电站接地网存在的问题:阻值变大;接地网与设备引线存在薄弱环节;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问题;电网设计方法不能满足接地的需要。

最后对110kV变电站接地网的优化设计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站接地网;设计原则;存在问题;优化设计变电站接地网设计需要满足不同安全规范的要求,良好的接地网是整个变电站中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三者的统一。

优化变电站的接地网,使其不仅能满足防雷、保护及工作的要求,而且满足一、二次系统电磁兼容的要求,有效提高变电站弱电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变电站接地网的设计原则接地网是对由埋在地下一定深度的多个金属接地极和由导体将这些接地极相互连接组成一网状结构的接地体的总称。

它广泛应用在电力、建筑、计算机,工矿企业、通讯等众多行业之中,起着安全防护、屏蔽等作用。

接地网有大有小,有的非常复杂庞大,也有的只由一个接地极构成,一般根据需要来设计。

变电站接地网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接地装置的设计在保证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及运营可靠性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减少投资。

通常情况下,利用建筑物低级钢筋或其他可借助利用的金属物接地,辅以人工接地体,形成闭环形接地网络。

综合接地系统的施工应充分考虑接地引出线穿越地下车站结构底板时的防水问题。

在设计接地网基地电阻时主要考虑因素是接地网的面积。

在特殊部位,一般要采取加强集中接地的方式来实现接地,以有效减小接地电阻。

大型接地网网孔数量一般控制在32个以内,过多的设置均压带根数试验表明其减小最大接触系数的效果方面也是有限的,还受到经济性的影响。

小面积接地网可采用置换法来改善电阻率。

接地网的埋深一般控制在0.6米到0.8米之间。

降阻剂应采用物理降阻剂,禁止采用化学降阻剂。

2 110KV变电站接地网存在的问题2.1 阻值变大阻值变大是指变电站的接地网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土壤或者相关物质,导致所接触的电阻变大。

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

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

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摘要本文针对变电站接地网的优化设计进行讨论,旨在提高接地网的接地性能和可靠性。

首先介绍了接地网的作用,然后分析了目前接地网存在的问题,包括地电位差大、接地电阻高、接地网的布置不合理等因素。

接着,本文提出了一些优化设计的措施,比如增加接地极的数量、加密接地极之间的连接、采用更优的接地材料等,以提高接地网的接地性能。

最后,文章对接地网的运行和维护进行了简要介绍,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参考。

引言接地网是变电站电气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起到保护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作用。

接地网的优化设计对于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缩短停电时间、提高电网运行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接地网优化设计是变电站电气设备建设和运行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也是实现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

接地网的作用接地网是将电气设备接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如下:1.保护人身安全。

在电气事故中,接地网可以将漏电电流引至地面,避免对人身产生危害。

同时,接地网也可以保护电气设备,避免因为漏电电流过大而导致设备的损坏和停电。

2.提高电气设备的可靠性。

接地网可以对设备进行静电放电和雷电保护,避免因为外界环境影响导致电气设备受损,进而影响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3.接地电阻的监测。

接地电阻是接地网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接地电阻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接地网中的问题,提高运行可靠性。

接地网存在的问题接地网作为电气设备的保护系统,存在较多的问题,如下:1.地电位差过大。

地电位差是接地网的重要指标之一,指的是在不同地点测量到的地电位差异。

通常,地电位差应小于0.5V,若过大则可能损害电气设备,对人身产生危害。

2.接地电阻过高。

接地电阻是指接地网与地之间的电阻值,相当于接地网的电阻。

接地电阻过高会使得接地网的接地性能下降,应小于10欧。

过高的接地电阻可能导致漏电流过大,使电气设备不能正常运行。

3.接地网布置不合理。

接地网的布置与安装方式直接影响其接地效果和可靠性。

110kV变电站接地网的优化设计

110kV变电站接地网的优化设计

110kV变电站接地网的优化设计摘要:在国家电网建设过程中,变电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枢纽,其接地网的设计运行对于电力系统的健康运行和变电站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的110kV 变电站接地网的设计运行,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变电站接地网抗干扰能力,为此,我们需要对此进行有效的优化处理,从而使接地网抗干扰能力变强,更能满足在任何环境下都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基于此,本文将对110kv变电站接地网的优化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究,希望能给需要的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110kv变电站;接地网;设计优化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对于电能的使用,为了电力输送的安全,同时也为了建立高效且应用能力更强的电力系统,推动电力行业健康发展,我们就需要不断的对电力系统中110kv变电站接地网进行优化设计。

接地网是变电站可靠运行的有力保障,其作为变电站内的重要系统,是可以提高整个变电站防雷性能的,同时也可以保护和维持变电站正常运行,接地网若是能够被优化设计,将可以提升其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而保障变电站设备与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更能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健康运行。

1、变电站接地网的重要性及影响其安全性的因素变电站接地网作为变电站内输送电力的重要系统,它对于设计的需求是非常大的,需要满足不同安全规范的要求,并且还要建立一个具有低阻抗对地通道的接地系统。

接地网的设计若是良好,将可以使整个变电站中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三者进行有机统一。

为此,优化变电站的接地网,将使其同时做到防雷、保护及工作的要求,且满足一、二次系统电磁兼容的要求,对于提高变电站弱电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优化接地网设计还可以提高变电站的地网技术水平,保证变电站内的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和微机自控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造成接地网不能正常运行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组主要的因素是接地网电阻过大,影响接地网电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施工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站接地网的优化设计邱璐
发表时间:2018-01-06T20:14:14.75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作者:邱璐
[导读] 摘要:对于变电站接地网的设计,要根据区域的地质条件,采取不同的降阻措施,以最高性价比来设计其接地网,同时应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

(南平闽延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福建南平 353000)
摘要:对于变电站接地网的设计,要根据区域的地质条件,采取不同的降阻措施,以最高性价比来设计其接地网,同时应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

因此,本文对变电站接地网的优化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变电站接地系统;优化措施;地电位升;局部电位升
一、变电站接地系统设计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1接地参数目标值存在的问题
根据规定,比较大的电气系统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包括在110kV及以上变电站的接地系统,其用于接地的电阻值R必须低于2000/I。

否则就会危害到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其中I为经接变电站地网向地中散流的入地故障的电流。

但是随着现在电网容量变得很大,经变电站的接地网或者接地装置向大地中散流的短路电流I也变得越来越大,当发生短路故障时,散入地的故障电流已经到了几千安大,依据规定,用于接地的电阻的值必须要满足零点几欧姆或者以下的数值,变电站的接地电阻值R可大致计算为0.5*/S,其中 为变电站附近的土壤电阻率,S为变电站接地网的面积。

即使在土壤电阻率良好的地方也难以实现,并且现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加快,变电站的建设密度也随之加快,可以用来建设变电站接地网的土地规划的正变得越来越小,变电站的用于接地的电阻的值很难满足规定的用于接地的电阻的数值。

1.2工频接地短路时造成的地电位升高的问题
当电力系统发生工频接地短路时产生的地电位升高,是大部分变电站目前面临的比较严重的情况,它不仅会造成变电站不能正常安全的工作,还会威胁在变电站附近的人员的安全。

1.3雷电流入地时造成的局部电位升高的问题分析
当变电站遭受雷击时,变电站中用于接地的系统可能会流入很大的雷电的冲击电流,让变电站的接地网战现出复杂的暂态的特性,会引起有危险的电压会迅速升高,严重的危害着变电站的安全可靠的工作。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在现代的迅猛发展,电力电子产品开始大规模地应用集成电路技术,产品的内部接线距离变得越来越小,并且产品集成度变得越来越高,这样的设计使电子元器件越来越不耐压。

因此,在遭遇雷击时,引起变电站局部电位升高,局部电位升高产生的电位差很容易就能击穿或击毁室内二次系统;另外,电磁感应过电压会随着局部电位升高而产生,并且雷电冲击波或浪涌电压会在电磁感应过电压的影响下产生,这种冲击波或电压会进入到二次系统沿着与二次系统连接的电缆,影响系统运行或者损坏系统,并且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导致电子开关或继电器不能正常工作;降低了测量仪器的效率。

二、接地工程设计实践
某220kV变电站接地网设计过程中,变电站大部分为丘陵,地质条件较差,土壤电阻率非常高,平均电阻率600Ω.m,敷设常规接地网根本无法满足系统对接地电阻的要求。

针对这一实际的区域地质实况,在其接地网的设计中,从接地电阻构成的因素,采取以下几项措施,降其地网的接地电阻值,以保证使系统的接地电阻达到规范要求值。

2.1采用新型接地材料
敷设常规的人工接地极,主要采用圆钢、扁钢;垂直敷设一般采用角钢或钢管。

本工程水平接地极采用铜绞线,垂直接地极采用铜覆圆钢。

2.2敷设引外接地极
因受到征地范围的限制,无法向变电站周围引外接地极,外引接地网费用高,政策处理难度大,且由于所址场地地貌属于山地,地形起伏较大,水平方向土壤电阻率存在不均压性,且变电站周围亦无较低电阻率的土壤,因此外引方案不作考虑。

地下较深处的土壤电阻率较低,故采用了深钻式接地极,将接地铜棒一直打入地下水层,与站内接地网联为一体。

三、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
3.1扩大地网面积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地网接地电阻,但是,面积的增大也使得电流密度的不均匀性问题越来越严重,当降阻的效果逐渐趋于饱和,而地网面积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效果就会达到顶峰,过了这个点效果会越来越差,所以,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建变电站的方法并不可取。

再者,增大地网面积会增加资金投入,且可占地面积有限,尤其是城区用地的紧张,只能确保最起码的安全距离,所以,这一方法往往无法得到正常使用。

所以,此法只适合郊区变电站。

3.2增设接地体
这主要是增设水平接地体,并将垂直接地体深深埋于地下,以便有效降阻,现阶段在很多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推广了接地设计。

但是,虽说水平接地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接地极附近的电流密度,他们互相之间的屏蔽作用而会让效果大打折扣,加装并深埋垂直接地体,从减小冲击接地电阻来看,通常有一定的效果,但在降低地网工频电阻方面效果甚微。

3.3降低接地电阻
设计接地网之前,要先测试、研判变电站地域的地质情况,从而确定出地层电阻率较低的位置,接下来再针对不同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确定出最佳方案。

(1)接地斜井
往往原土层的土壤电阻率会比较高,为了避开深层土壤差的区域,将上层较好的土壤充分利用起来,可以利用斜井降低接地电阻。

而且由于是斜井,所以深井之间的互相屏蔽作用就有所减少,这对于降低接地电阻也非常有利。

接地斜井的施工方法如下:第一,利用斜钻技术在变电站地网四个角上用钻机钻出斜井,井深50米,倾斜角约在30度;斜井的方向由地网中心向外辐射。

每口井内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一套离子接地极,从而利用其对深层土壤的电阻率加以改善,将斜井的降阻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在井内两个离子接地极利用联结电极
线联结起来;采用GEM接地增强剂进行回填,从而保证接地极与大地保持良好的接触。

第二,变电站内要设置四套离子接地极,对站内地网的土壤电阻率进行改善中,具体的安装位置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2)深井式垂直接地极
深井式垂直接地极是以水平接地网为基础,向大地纵深寻求扩大接地面积。

如果大地上层土壤电阻率较高,下层较低时,垂直接地极穿入第二层时会对接地电阻产生较大影响。

深井接地极对场地的要求不高,而且气候条件、季节因素也不会对其产生影响。

垂直接地体附加于水平接地网,可以减少2%~8%左右的接地电阻,而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增加至均压网的长、宽尺寸,均压网趋势近于半个球时,对接地电阻的影响才会比较明显。

四、结束语
国内的变电站的接地系统在设计时,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接地系统存在问题。

本文以优化这些问题为主旨、围绕着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这个总体要来展开,有促进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在设计阶段予以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景禄,郑瑞臣.关于接地工程若干问题的分析与探讨.高电压技术,2006,32(6):122~124.
[2]陈家斌.接地技术与接地装置.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295~298.
[3]杨晓雄,彭敏放,苗文华,刘振强.发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0(04).
[4]具章平.高压电缆外护套故障类型分析及探讨[J].科技风.2009(17).
作者简介:
邱璐(1988.07.09),女,福建建阳人,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变电站一次设计,单位:南平闽延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