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已填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实验报告单

第一单元沉和浮实验名称:1、观察物体的沉浮实验目的: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展示他们对沉浮判断的初始概念。
2、观察不同物体的沉浮情况,并与预测进行对照,发现问题。
3、引发思维,初步讨论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实验器材: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空瓶、苹果、橡皮、水槽实验步骤:1、预测七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并说明理由。
2、依次把七种物体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3、把实验结果和预测情况进行对比,讨论影响沉浮的因素。
实验结果现象和结论:沉的物体有小石块、回形针、橡皮,浮的物体有泡沫块、蜡烛、带盖空瓶、苹果。
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同。
实验名称:2、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1、知道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实验器材:橡皮、苹果、回形针、小木块、小刀、胶带、水槽实验步骤:1、把橡皮和苹果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态。
2、把橡皮和苹果分别按1/2、1/4、1/8、更小的要求切小,预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3、把回形针和小木块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态。
4、把几个回形针串在一起,把2个小木块粘在一起,预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5、观察记录,讨论实验发现。
现象和结论: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1、建议不要使用教材里安排的萝卜,因为萝卜各部分的密度不均匀,切割之后沉浮状态容易发生变化。
2、概括结论最好分三步,先从“橡皮和苹果的切割实验”得出减少同种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再从“回形针串联和小木块粘贴实验”中得出增加同种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再进行综合。
3、注意小刀的使用安全。
实验名称:3、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实验目的:1、学习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索物体沉浮的原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2、知道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水的沸腾点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的沸腾点,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实验材料:酒精灯、水、温度计、玻璃杯、火柴。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酒精灯放在安全的位置,确保周围没有易燃物。
将温度计插入玻璃杯中,确保温度计的底部不接触杯底。
2. 加热水:将适量的水倒入玻璃杯中,放在酒精灯上方,点燃酒精灯。
3. 观察变化:当水开始加热时,观察水的表面是否出现气泡。
随着温度的升高,气泡会越来越多,水开始沸腾。
4. 测量沸腾点:当水开始沸腾时,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记录下水的沸腾点。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水的沸腾点是100摄氏度。
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
2. 水的沸腾点是一个固定值,不受水的数量和容器的大小影响。
无论是少量的水还是大量的水,在相同的条件下,水的沸腾点都是100摄氏度。
3. 水的沸腾点可以受海拔高度的影响。
在高海拔地区,由于大气压力较低,水的沸腾点会降低。
实验分析:水的沸腾点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所需要的温度。
水的沸腾点是一个物质的固有性质,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质。
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水的物理性质。
实验应用:1. 煮沸水:通过了解水的沸腾点,我们可以控制水的温度,煮沸水用于烹饪、消毒等。
2. 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是通过测量物体的温度来判断其状态的工具。
了解水的沸腾点可以帮助我们正确使用温度计。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时要注意安全,确保酒精灯的使用正确,并远离易燃物。
2. 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烫伤。
3. 实验完成后,及时熄灭酒精灯,注意清理实验场地。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水的沸腾点是100摄氏度,并且不受水的数量和容器大小的影响。
水的沸腾点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烹饪和温度测量等方面。
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安全,合理操作,保持实验场地的整洁。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2.把熟鸡蛋竖起来
把熟鸡蛋平放在桌上,快速旋转,熟鸡蛋在旋转过程中真的竖立起来了。
观察到的现象:
生鸡蛋通过摇晃可以竖起来,熟鸡蛋通过旋转可以竖起来。
我认为:
1.生鸡蛋竖起来的原因是使劲摇晃后,使鸡蛋的重心改到下方了,使我们更容易找到鸡蛋的重心,就可以把鸡蛋立起来了。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学校源自小学年(班)级5年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怎样可以使鸡蛋竖起来
实验器材:生鸡蛋1个、熟鸡蛋1个、桌子一张。
我的猜测:鸡蛋也能竖起来
亲爱的同学,你听说过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吗?哥伦布将鸡蛋打碎后把鸡蛋竖起来了,那么,不用打碎也能竖起来吗?生鸡蛋和熟鸡蛋都能竖起来吗?
带疑问我从网上查了查,资料上说:所谓重心,是指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地球的重力对于每一个物体都有吸引的力量,这吸引力好像一条看不见的绳子,尽量把物体往下拉。这个力量就叫做地心引力。就一个物体来说,地球的重力对于这个物体的每一部分都有吸引的力量,好像有无数条看不见的细绳子,尽量把这个物体往下拉。而无数条细绳子把物体往下拉,那力量,相等于一条粗绳子系在物体的一个点上,把物体往下拉。这个点就叫重心。每个物体都有一个重心。把一个物体安放在地面上,它跟地面接触的面叫做底面。从物体的重心向地面引一条垂线,如果穿过底面,它就不会倒。
看来只要有重心支持,任何物体都会保持平衡状态,对于鸡蛋来说,只要能找到竖起来的鸡蛋的重心就能让鸡蛋竖起来。
我又查了查资料,生鸡蛋和熟鸡蛋都能竖起来,但方法不一样,我把两种方法记了下来,准备动手做一下。
我是这样做的:
1.把生鸡蛋竖起来
方法:拿一个新鲜鸡蛋在手中使劲摇晃几次,越使劲越好,然后把鸡蛋尖的一面垂直放在桌子上面,手扶一会等到蛋黄流到底部,鸡蛋就可以立起来了。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植物的生长条件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实验材料:1. 小花盆 x 32. 盆土3. 三种不同的植物(如向日葵、仙人掌、绿萝)4. 水壶5. 阳光6. 水7. 尺子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盆土倒入三个小花盆中,每个盆土的量相同。
将三种不同的植物分别种植在三个小花盆中。
2. 生长条件1:将第一个小花盆放在室外,阳光充足的地方。
每天给植物浇适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3. 生长条件2:将第二个小花盆放在室内,阳光较少的地方。
每天给植物浇适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4. 生长条件3:将第三个小花盆放在室内,完全没有阳光的地方。
每天给植物浇适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5. 每天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植物的高度、叶片的颜色和形态等。
实验结果:在生长条件1下,植物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得更加茂盛。
它们的茎长得更高,叶片更加绿色,形态也更加健壮。
这说明植物对阳光的需求非常重要,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源。
在生长条件2下,植物在阳光较少的环境中,生长速度较慢。
它们的茎长得相对较短,叶片颜色较浅。
这表明植物对阳光的需求虽然不如生长条件1下那么迫切,但阳光仍然对植物的生长起到重要作用。
在生长条件3下,植物在完全没有阳光的环境中,几乎无法生长。
它们的茎矮小且弱,叶片颜色苍白。
这说明阳光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缺乏阳光会导致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无法获取足够的能量来维持生长。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植物的生长需要适量的阳光。
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源,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和能量。
2. 植物的生长也需要适量的水分。
水分是植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植物进行物质运输和养分吸收。
3. 不同植物对生长条件的要求有所不同。
有些植物对阳光的需求更高,有些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更高。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
实验材料:小苗、土壤、花盆、水、太阳灯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土壤放入花盆中,用水浇湿土壤,然后将小苗种植在花盆中。
2. 分组实验:将小苗分成三组,每组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
- 第一组:放置在自然光照下,即室外阳光直射的地方。
- 第二组:放置在室内,使用太阳灯提供光照。
- 第三组:放置在室内,不提供任何光照。
3. 观察记录:每天观察并记录每组小苗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叶片颜色和数量等。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第一组小苗在自然光照下生长得最好,株高较高,叶片呈深绿色,叶片数量也较多。
这是因为自然光照中含有丰富的阳光和光合作用所需的光能,能够为植物提供足够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
第二组小苗在太阳灯的光照下也有一定的生长,但与第一组相比,生长速度较慢,叶片颜色较浅,叶片数量也较少。
这是因为太阳灯无法提供与自然光照相同的光能,植物无法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影响了植物的生长。
第三组小苗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几乎没有生长,株高极低,叶片颜色呈黄色,叶片数量几乎为零。
这是因为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没有光能供给,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无法制造足够的养分来支持生长。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光能是光合作用的关键。
自然光照下的植物生长最好,太阳灯提供的光照次之,没有光照的情况下植物几乎无法生长。
实验启示: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植物需要光能来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给植物提供足够的阳光来促进植物的生长。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实验了解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得到有价值的结论,从而提高我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
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了解到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重要性,还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记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4.在镜筒最长粘贴宽条处的正面粘上双面胶,并与相邻的纸板进行粘合,这时镜筒的四周已粘合完毕,只剩上下开口端;
5.分别在上下开口端的两粘贴宽条处的正面粘上双面胶并与镜筒进行粘合即可。
实验时间
2022.5.24
实验名称
滑轮的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
铁架台.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细绳.钩码.测力计
实验步骤
1.用测力计竖直提起两个钩码,看用多少力。
2.组装定滑轮,用测力计通过定滑轮提起两个钩码,看用多少力。观察用力的方向和钩码运动的方向。
3.组装动滑轮,用测力计通过动滑轮提起两个钩码,看用多少力。观察用力的方向和钩码运动的方向。
实验者
第实验小组
实验时间
2022.4.19
实验名称
解剖种子
实验器材
镊子.放大镜.小刀.瓷盘.纱布
实验步骤
1.用手或镊子轻轻剥去外层的皮,用手感受此层皮的坚韧性。
2.用小刀沿着种子侧面的自然裂缝将种子切开或用手顺着裂缝将种子掰开,每个结构尽量保持完整。
3.用放大镜观察种子内部结构。
实验现学校
班级
5年级1班
实验者
第实验小组
实验时间
2022.3.1
实验名称
口腔中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器材
试管.烧杯.碘酒.温水.淀粉液
实验步骤
1.分别向两支试管倒入少量稀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中加入一些唾液摇匀,把两支试管同时放在约40℃左右的温水中。
2.过一会儿(大约5分钟时间),分别向两支试管滴入2-3滴稀释的碘酒,观察现象。
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时间:2012 年 2 月 11 日实验目的:知道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实验器材:水槽、橡皮、苹果、小刀、回形针、木块、水。
探究过程: 1、把橡皮和苹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大、四分之一大、八分之一大,直到切得更小,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2、把回形针两枚或者是更多枚穿在一起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再把同样大的小木块三个、四个甚至是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
探究结果:改变橡皮、苹果、回形针和小木块的体积,它们在水中的沉浮不会改变。
我的发现: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改变的。
实验名称(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时间:2012 年 2 月 12 日实验目的:知道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实验材料:水槽、相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相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带盖小瓶子、水。
实验过程:1、把一组大小相同的球按轻重顺序排列在桌上,推测他们在水中的沉浮,再放进水里观察;2、把一组轻重相同的立方体物体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在桌上,推测他们在水中的沉浮,再放进水里观察。
探究结果: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 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我的发现: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实验名称(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时间:2012 年 2 月 13 日实验目的:知道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改变。
实验材料:水、橡皮泥、烧杯。
实验过程: 1、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入水中,观察他的沉浮;2、再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使它浮在水面上。
3、比较实心形状和能浮形状橡皮泥的排开水量。
实验结果:浮的橡皮泥比沉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大。
实验结论: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改变。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已填好)

五年级
实验名称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小组成员
实验器材
橡皮、萝卜、小刀、水槽
我的猜想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体积有关
实验过程
1、将橡皮一块、萝卜一个放入水中
2、 用小刀将橡皮和萝卜分别切成1/2、1/4、1/8放入水中
实验现象
或
实验结果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体积无关,只与密度有关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 级
五年级
实验名称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小组成员
实验器材
橡皮泥、量杯
我的猜想
越大的橡皮泥越容易下沉
实验过程
1、将橡皮泥做成实心体放入水中
2、将橡皮泥做成空心体放入水中
3、较它们的排水量
实验现象
或
实验结果
空心时的排水量大于实心时的排水量,物体的沉浮与形状有关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 级
五年级
实验名称
测量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小组成员
实验器材
塑料泡沫、定滑轮、线、水槽
我的猜想
拉力越大浮力越大
实验过程
1、将线的一端拴在泡沫上,另一端拴在测力计的挂钩上,并绕在定滑轮上。
2、拉动测力计。
实验现象
或
实验结果
浮力等于重力加拉力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 级
五年级
实验名称
小瓶子在水中的沉浮
小组成员
实验器材
空瓶、色素、量杯、瓶盖
我的猜想
装的水越多,越容易下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
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结果:1、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
2、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
3、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
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2018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结果: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
2018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划市完全小学
年级
五年级下
实验者
实验名称:制作水钟
实验器材:美工刀、塑料瓶、时钟、尺子记号笔。
实验目的:设计制作水钟。
实验过程:1、制作一个滴漏。思考:怎样制作一个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
2、标出时间刻度。
(1)确定合适的滴水速度,用手表计时,在容器壁上标出水流出或接水1分钟和5分钟时的水位刻度。
(2)然后,依水位老推算时间,分别标出1分钟~10分钟的时间刻度。
实验结果:通过一定的装置里,流水能够用来计时;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钟更加准确的计时。
实验结果: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2018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划市完全小学
年级
五年级下
实验者
实验名称:衣服能使身体加热吗
实验器材:毛线衣物、棉织衣物、可密封的热水、温度计。
实验目的:研究衣服本身是否能发热。
实验过程:1、现分别测量笔袋和书本的温度,记录其数据;
2、在测量外套分别包裹笔袋和书的温度,观察并记录。
实验目的:研究物体沉浮的秘密。
实验过程:实验一: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
实验二:讨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是多大呢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
实验二: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
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实验结果: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2018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划市完全小学
年级
五年级下
实验者
实验名称:浮力
实验器材:弹簧秤、三块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刻度杯、细线。
实验结果: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2018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划市完全小学
年级
五年级下
实验者
实验名称:给冷水加热
实验器材: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热水、冷水、太平、试管、气球皮、剪刀、橡皮筋。
实验目的:研究水在变热、变冷过程中的变化。
实验过程:(1)在试管里装满水,剪一块气球皮把试管口蒙住,用橡皮扎紧。
(2)把试管插在热水杯里,使试管内的水变热
(3)观察气球皮的变化
实验结果: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2018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划市完全小学
年级
五年级下
实验者
实验名称:空气的热涨冷缩
实验器材:烧瓶、玻璃管、常温水、热水、冰水、锥形瓶、气球。
实验目的: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实验过程:吸管一头装一点水,然后将另一头浸到装水的盆里。这样吸管内部就密封了一定数量的空气。用手(或其它热源)捂管子,但是不可用力。空气受热膨胀,上端水柱被挤出。
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已填
2018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划市完全小学
年级
五年级下
实验者
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
实验器材:观察物体的沉浮
实验目的: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
学校
划市完全小学
年级
五年级下
实验者
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实验器材: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
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过程:实验一: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实验结果:1、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2、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2018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划市完全小学
年级
五年级下
实验者
实验名称:金属的热涨冷缩
实验器材:酒精灯、铜球演示器、钢丝条、刻度尺、木块、图片、资料。
实验目的:研究金属的热胀冷缩现象。
实验过程:观察一个铜球,还有一个金属环,铜球未加热时,刚好能通过金属Βιβλιοθήκη ,把铜球加热后则,不能通过金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