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基础知识(零件图)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零件图)

机械制图(零件图)
测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寸
使用测量工具测量零件的实际 尺寸。
填写尺寸数值
将测量得到的实际尺寸数值填 写到标注中。
确定标注基准
选择合适的基准面或线作为尺 寸标注的起点。
选择合适的标注方式
根据零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标 注方式,如线性标注、角度标 注、半径标注等。
检查和修正
仔细检查标注的尺寸是否准确、 清晰、完整和合理,并进行必 要的修正。
在零件图中,通过标注形状和位置公差来控制零件的 形状和位置精度。
05 零件图的绘制实例
实例一:绘制法兰盘零件图
总结词
详细、标准、符合规范
详细描述
在绘制法兰盘零件图时,需要先确定绘制比例,然后根据零件的实际尺寸进行绘制。在图纸上需要标出各个面的 尺寸、孔径、公差等,同时还需要注明技术要求,如表面处理、热处理等。此外,还需要在图纸上注明材料、比 例、图号等信息。
机械制图(零件图)
contents
目录
• 零件图概述 •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 零件图的绘制实例
01 零件图概述
零件图的概念
01
零件图:表示单个机械零件的详 细结构、尺寸、技术要求等的工 程图样。
02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零件图是进 行零件生产、检验、装配等环节 的重要依据。
应考虑零件的形状、大小、加工方法、 工作位置等因素,以便正确、完整、 清晰地表达零件的内外结构。
剖视图的选择
选择原则
当需要表达零件的内部结构时,应选 择剖视图。剖视图应选择零件的加工 面或易于加工的位置进行剖切。
考虑因素
应考虑零件的形状、大小、加工方法 、工作位置等因素,以便正确、完整 、清晰地表达零件的内外结构。

机械制图(零件图)

机械制图(零件图)
置应尽量与零件在机器中的工作位置一致。以便于根据装配关 系来考虑零件的形状及有关尺寸。
(二)形状特征原则
形状特征原则就是将最能反映零件的形状的方向作为主视 图的投影方向,以满足表达零件清晰的要求。
二、其它视图选择的原则
1.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及内外结构形状,全面的考虑还 应需要的其它视图,使每个视图都有一个表达重点. 2. 优先选用基本视图,当有内部结构时应尽量在基本 视图上作剖视,对尚未表达清楚的局部结构和倾斜部分, 可增加必要的局部(剖)视图图或斜(剖)视图和局部放 大图. 3.在零件的结构形状表达清楚的基础上,视图的数量 越少越好,避免不必要的细节重复。 4.方案比较:在多种方案中比较,择优.
B
B
B-B
支架
第四步 方案比较
A BB
A
B
B
A-A
B-B
方案二 方案一 分析、比较两个方案,选第二方案较好。
四、 箱体类零件
1.用途:多用于支持或包容其他零件。有阀体、泵体、减
速器等。
2.结构特点:内、外结构都比较复杂。毛坯多为铸件。 3.加工方法:此类零件加工方法也很多(车、铣、刨、钻、
镗、磨等),难区分主、次工序。
轴结水平放置。用左视图来表示孔、槽、轮辐及外形结构。
5.选择表达方案的步骤:
第一步:分析形体、结构
盘类零件主要由不同直径的同心圆柱面所组成,其厚度 相对于直径小得多,成盘状,周边常分布一些孔、槽等。
第二步:确定主视图表达方案
安放位置:符合加工状态,轴线水平放置
投影方向:如图所示。A向
通常采用全剖视图。 第三步: 选择其它视图
4.表达方法:主视图主要根据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原则。
因箱体零件内、外形状都比较复杂,所以,一般都需要用三 个以上基本视图和一定数量的辅助视图来表示。

机械制图教程零件图基础知识(pdf 88页)

机械制图教程零件图基础知识(pdf 88页)

A
9.3 零件的工艺结构
零件图上应反映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 的各种要求。 一、 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⒈ 铸造圆角
铸件表面相交处应有圆角,以免铸件冷却 时产生缩孔或裂纹,同时防止脱模时砂型落砂。
缩孔 裂纹
过渡线 :
由于铸造圆角的存在,使得铸件表面的 相贯线变得不明显,为了区分不同表面,以 过渡线的形式画出。
9.1 零件图的内容 9.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9.3 零件的工艺结构 9.4 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 9.5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9.6 极限与配合 9.7 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9.8 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本章小结
结束放映
9.1 零件图的内容
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称为零件。
根据零件的作用及其结构,
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右端盖
★ 轴类(齿轮轴) ★ 盘类(齿轮、端盖)
齿轮轴
★ 箱体类(泵体)
★ 标准件
螺钉
销 螺母
(螺栓、销等)
垫圈
左端盖 泵体 传动齿轮
表达单个零件的图称为零件图。
一、零件图的作用: 加工制造、检验、测量零件。
二、零件图的内容:
⒈ 一组视图
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退刀槽bb砂轮越程槽
砂轮
φ φ φ
图中 φ:槽的直径;b:槽宽
b
⒊ 钻孔端面
作用:避免钻孔偏斜和钻头折断。
90°
⒋ 凸台和凹坑
作用:减少机械加工量及保证两表面接触良好。
凸台
凹坑
处为接触加工面 凹腔
凹槽
9.4 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
合理标注尺寸的基本原则
所谓合理就是标注尺寸时,既要满足 设计要求又要符合加工测量等工艺要求。 一、正确地选择基准

机械制图-零件图

机械制图-零件图
B、C.D:非加工面
8
8
34
48
A
B
C
D
A
B
C
D
8
34
48
42
合理
不合理
*
铣工保证的尺寸
车工保证的尺寸
*
分散标注—不好
集中标注—好
*
内 部 结 构 及 尺 寸
外 部 结 构 及 尺 寸
*
砂型铸造的过程: 1.做木模、泥芯箱; 2.制成型箱和泥芯; 3.放入泥芯,合箱; 4.将熔化的金属液体浇入空腔内; 5. 清砂并切除铸件上冒口和浇口处的金属块; 6. 机械加工。(如有特殊要求,要时效处理后才能进行机械加工)
B-B
⑶ 选其它视图
半剖的左视图: 表达主体外形特征、左侧方板形状及内孔的结构等。
俯视图: 表达整体形状及顶部扇形结构形状。
*
*
基本视图
辅助视图
*
⑴ 分析零件
功用: 箱体壁是传动轴的轴承孔系,用来支承蜗杆蜗轮轴、圆锥齿轮轴的轴承,箱内还盛放一定量的润滑油。
形体结构: 箱壁四周是轴承孔,其上有油标螺孔、排油螺塞孔。箱体顶部的四个螺孔用于连接箱盖。底部有底板,上有四个安装孔。
轴承孔
*
⑵ 选择主视图
投射方向
主视图
比较A.B两方向
A
B
*
⑶ 选其它视图
选择移出断面表达支撑板断面的形状。
还需选择什么视图呢?
全剖的左视图
选择B向视图表达底板的形状。
B
A-A
A
A
B
视图方案一
*
视图方案二:
俯视图:B-B剖视,表达底板与支撑板断面的形状。
B-B

机械制图 零件图

机械制图  零件图

模块六 零件图
二、零件图的表达方法
零件图的表达方法是采用一组视图。这一组视图不局限于主视图、 俯视图、左视图三个基本视图,也可以采用各种视图表达方法,在满足 完整、清晰表达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投影视图,使整个图样清晰明了。
模块六 零件图
(一)主视图的选择 主视图是零件图的核心,最能反映零件特征。主视图在这一组视图 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其他视图运用产生影响。绘制零件图,首先需要确 定主视图。 主视图的选择原则: (1)结构形状特征最明显:应该能将组成零件的各形体间的相互 位置和主要结构、形状表达得最清楚。 (2)以零件工作位置作为主视图:通常也可以按照零件在机器或 机构工作位置选取主视图,这样容易理解、想象零件在机器或机构中的 作用。 (3)以零件在机械加工中位置为主视图:按照零件在主要加工工 序中的装夹、加工位置选取主视图。
零件图主要包括:一组视图,完 整尺寸和技术要求。
图6-1 齿轮泵总成
模块六 零件图
(一)零件图的作用 零件图是设计、制造和检验零件的 主要依据,是零件设计、制造的重要技术 文件,也是技术交流的重要资料。 零件图是指导零件的生产制造,表 达单个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技术 要求等内容的图样,如图6-2、图6-3所 示。
模块六 零件图
(3)机械加工方面要求。 ①倒角和圆角:阶梯轴和孔,为了在轴肩、孔肩处避免应力集中, 常以圆角过渡。轴和孔的端面上加工成45°或其他度数的倒角,其目的是 为了便于安装和操作安全。C 代表45°。如标注C 2(等于2×45°),如 图6-22所示。
图6-22 倒角和圆角
模块六 零件图
模块六 零件图
图6-13 零件基准及标注
模块六 零件图
轴向方向上,端面Ⅰ为主要基准,Ⅱ、Ⅲ为辅助基准。主要基准与 辅助基准有尺寸联系,并确定辅助基准位置。如尺寸12、112。轴心线 为径向主要基准,径向尺寸均以轴心线为基准标注。如轴径,分度圆直 径等。

《机械制图》-第7章零件图

《机械制图》-第7章零件图

15
2.考虑工艺要求 非功能尺寸一般是用来保证零件的结构强度,确定零件形 状,控制零件重量的一些尺寸。这些尺寸不影响产品的工 作性能,也不影响零件间的配合性质和精度。非功能尺寸 可以从工艺基准出发标注,以满足工艺要求,并应考虑加 工顺序和测量方便。 (1)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符合 加工过程,便于加工和测量,从而保证工艺要求。轴套类 零件的一般尺寸或零件阶梯孔等都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 如下图1所示。 (2)应考虑测量方便。在没有结构上或其他特殊要求时, 标注尺寸应考虑测量和检验的方便,如下图2所示。同时 尽量做到使用普通量具就能测量,以减少专用量具的设计 16 和制造。
20
23
11
A—A A
B
技术要求
170 24 未注圆角半径为R3 未注圆角半径为R3 32 27 制图 HT-20材料 HT-20-40 64
轴承座
设计 描图 重量 比例 1:2
清华大学机械厂
审核 件数
25
4
2
零件图内容
视图、剖视图、断面图) 一组视图(视图、剖视图、断面图) 表达零件各部分的形状、结构、 表达零件各部分的形状、结构、位置
2.轴类零件的表达方法
为了加工时看图方便,轴类零件的主视图按加工位置选择,一般 将轴线水平放置。垂直轴线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使它符 合车削和磨削的加工位置,如上图所示。在主视图上,清楚地反 映了阶梯轴的各段形状及相对位置,也反映了轴上各种局部结构 的轴向位置。轴上的局部结构,一般采用断面、局部剖视、局部 放大图、局部视图来表达。用移出断面反映键槽的深度,用局部 25 放大图表达挡圈槽的结构。
28
叉架类零件 1.叉架类零件的结构特点 叉架类零件包括拨叉、支架、连杆等零件。叉架类零件 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支持部分、工作部分和联接部分。 联接部分多是肋板结构,且形状弯曲扭斜的较多。支持 部分和工作部分,细部结构也较多,如圆孔、螺孔、油 槽、油孔等。这类零件,多数形状不规则,结构比较复 杂,毛坯多为铸件,需经多道工序加工制成。 2.叉架类零件的表达方法

机械制图零件图学习

机械制图零件图学习

• 选择其他视图时,要考虑需要哪些视图 (包括断面),还要考虑到用尺寸注法可 以表达形状,如图11.2.2-1中零件一个视图 上所注尺寸的符号“Φ”,即可表示零件的 柱体结构等。
图11.2.2-1
• 11.2.3 零件的类型及其视图选择
零件的形状繁多,但按其结构形状,大 体可归纳为四大类,即轴套类零件、盘盖 类零件、叉架类零件和箱体类零件。 每一类零件应根据其自身的结构特 点来确定其表达方案。
2. 尺寸链中应留出一 个尺寸不标注,以形成 开链同一方向上的一组 尺寸顺序排列时,连成 一个封闭回(环)路, 其中每一个尺寸,均受 到其余尺寸的影响,这 种尺寸回路,称为尺寸 链。 尺寸链中的每一个尺寸均 称为一个环。如图 11.3.4-1(a)中的a、d、 e、c为一个尺寸链。
图11.3.4-1(a )
图11.3.4-1(c )
3. 重要尺寸必须直接标注
重要尺寸是指零件上对机器(或部件)的使用 性能和装配质量有直接影响的尺寸,这些尺寸必须 在图样上直接注出。
如图11.3.4-2所 示,标注微动机构 中支座的尺寸时, 支座上部轴孔(轴 套装在其内)的尺 寸φ30H8,轴线到 底面的距离(中 心高)36,底板安 装孔之间的距离82 及22等都是重要尺 寸,必须在零件图 上直接标注。
装夹定位,测量、检验零件已加工面时所选定的 基准,主要是零件上的一些面、线或点。
• 如图11.3.2-3所示。在车床上加工螺杆上的 螺纹时,夹具是以φ8h8的圆柱面定位的; 车削加工及测量长度时以端面B、C为起点。 因此,轴线和B、C端面分别是加工螺杆时 的工艺基准。
图11.3.2-3
从设计基准出发标注尺寸,能保证设计要求;从工 艺基准出发标注尺寸,则便于加工和测量。

机械制图_零件图

机械制图_零件图

1.轴套类零件的表达方法
(1)结构特点:轴套类零件结构的主体部分大多是同轴 回转体,它们一般起支承转动零件、传递动力的作用,因 此,常带有键槽、轴肩、螺纹及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等结 构。如图
(2)主视图选择:这类零件主要在车床上加工,所以, 轴套类零件主视图应按加工位置原则选择,即应将轴线水 平放置画图。 (3)其他视图选择: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配合尺寸标 注,一般只用一个基本视图表示。零件上的一些细节结构, 通常采用断面、局部剖视、局部放大等表达方法表示
2.起模斜度
制造铸件毛坯时,为了便于在型砂中取出模型,一般沿起 模方向的内外壁上应有适当斜度,称为起模斜度,一般为 3°~5°30′。通常在图样上不画出,也不标注,可在技 术要求或其他技术文件中统一。 3.过渡线
由于铸造圆角的的影响,铸件表面的截交线、相贯线变得 不明显,为了便于看图时明确相邻两形体的分界面,画零 件图时,仍按理论相交的部位画出其截交线和相贯线,但 在交线两端或一端留出空白,此时的截交线和相贯线称过 渡线。 如图所示。
(1)形状特征原则 主视图要能将组成零件的各形体间 的相互位置和主要形体的形状、结构表达得最清楚。
(2)加工位置原则 按照零件在主要加工工序中的装夹 位置选取主视图,以便于制造者看图加工 。 (3)工作位置原则 按工作位置选取主视图,容易想像 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的作用以便于对照装配图进行作业。
选择主视图时,上述三个原则并不是总能同时满足,还需 要根据零件的类型等情况来确定按哪个原则选择主视图。
(1)结构特点:盘盖类零件的主体结构是同轴线的回转 体,常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结构。 盘类零件一般是用来传递运动或动力的,如齿轮、带轮等; 盖类零件一般用来作为轴承孔等的端盖。如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零 件 图 的 作 用 与 内 容
11
1.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为满足生产的需要, 为满足生产的需要,零件图的一组视图 功用及结构形状的不同而采用不 应视零件的功用及结构形状 应视零件的功用及结构形状的不同而采用不 同的视图及表达方法。 同的视图及表达方法。 如:轴套 一个视图即可
Φ10 25 Φ18
凸台 凹坑 凹腔
凹槽 接触加工面
46
1.5 尺寸公差与配合
一、互换性与公差配合 ● 互换性: 互换性: 同一批零件,不经挑选和辅助加工, 同一批零件,不经挑选和辅助加工,任 取一个就可顺利地装到机器上去 顺利地装到机器上去, 取一个就可顺利地装到机器上去,并满足机 器的性能要求。 器的性能要求。
A
过渡圆弧与A处 过渡圆弧与 处 圆角弯向一致
41
⑷ 圆柱与肋板组合时过渡线的画法
从这点开始有曲线
相交
相切
相交
相切
42
⒉ 拔模斜度 铸件在内外壁沿起模方向 铸件在内外壁沿起模方向 应有斜度, 称为拔模斜度。 应有斜度 称为拔模斜度。当 斜度较大时, 斜度较大时,应在图中表示出 否则不予表示。 来,否则不予表示。 ⒊ 倒角、退刀槽的尺寸注法
结构名称 尺 寸 标 注 方 法 说明 一般 45°倒角 ° 宽度× 按 “宽度×角度 ” 注出。 注出。 30°或60°倒 ° ° 角应分别注出角 度和宽度。 度和宽度。 45°倒角 ° 退刀槽 非45°倒角 ° 一般按 槽宽×槽深” “槽宽×槽深”或 槽宽×直径” “槽宽×直径”注 出。
44
⒉ 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作用:便于退刀和零件轴向定位。 作用:便于退刀和零件轴向定位。 退刀槽 砂轮越程槽 b
b 砂轮
图中 Φ:槽的直径;b:槽宽 :槽的直径; : ⒊ 钻孔端面 作用:避免钻孔偏斜和钻头折断。 作用:避免钻孔偏斜和钻头折断。
b
90° °
45
⒋ 凸台和凹坑 作用: 作用:减少机械加工量及保证两表面接触 良好。 良好。
选全剖的左视图,表 选全剖的左视图 表 达轴承孔的内部结构 还需选择什 及肋板形状。 么视图呢? 及肋板形状。 么视图呢? 选择 D向视图表达 底板的形状。 底板的形状。 选择移出断面表 达支撑板断面及肋板 断面的形状。 断面的形状。 C向局部视图表达 向局部视图表达 上面凸台的形状。 上面凸台的形状。
36
各类孔的尺寸注法( 各类孔的尺寸注法(续)
结构名称 尺 寸 标 注 方 法 说 明 圆锥销孔所标 注的尺寸是所配合 的圆锥销的公称直 径,而不一定是图 样中所画的小径或 大径。 大径。
圆锥销孔
37
38
1 .4
零 件 结 构 的 工 艺 性
零件图上应反映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 各种要求。 各种要求。 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一、 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⒈ 铸造圆角 铸件表面相交处应有圆角, 铸件表面相交处应有圆角,以免铸件冷 却时产生缩孔 裂纹,同时防止脱模时砂型 缩孔或 却时产生缩孔或裂纹,同时防止脱模时砂型 落砂。 落砂。 裂纹
23
A
24
1.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
在零件图上需标注如下内容: 在零件图上需标注如下内容: 1. 加工制造零件所需的全部尺寸。 加工制造零件所需的全部尺寸 全部尺寸。 2. 零件表面的粗糙度要求。 零件表面的粗糙度要求。 粗糙度要求 尺寸公差和形状位置公差。 ⒊ 尺寸公差和形状位置公差。 有关零件在加工、 有关零件在加工、检验过程中应达到 的其他一些技术指标,如材料的热处理 的其他一些技术指标,如材料的热处理 要求等, 要求等,通常作为技术要求写在标题栏 上方的空白处。 上方的空白处。
35
倒 角
各类孔的尺寸注法
结构名称 光 孔 尺 寸 标 注 方 法 说 明 深度(符号“ 深度 符号“ 符号 ”) 为10 的4 个圆销孔
符号“ ”为埋 符号“ 头孔, 头孔,埋头孔的尺 寸为φ10×90°。 寸为 × ° 沉 孔 符号“ ”表示 符号“ 沉孔或锪平 , 此处有 沉孔φ12深4.5。 沉孔 深 。
零件图
1
组成机器的最 小单元称为零件。 小单元称为零件。 根据零件的作 用及其结构, 用及其结构 通常 分为以下几类: 分为以下几类: ★ 轴类 ★ 盘类 ★ 箱体类 ★ 标准件
箱盖 螺栓 端盖
齿 轮 轴 箱体 动轴

2
3
4
5
6
7
8
9
10
表达单个零件的图样称 为零件图。 为零件图。 零件图的作用: 一、零件图的作用 加工制造、检验、测量零件。 加工制造、检验、测量零件。 零件图的内容: 二、零件图的内容 ⒈ 一组视图 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 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 ⒉ 完整的尺寸 确定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 确定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 ⒊ 技术要求 加工、检验达到的技术指标。 加工、检验达到的技术指标。 ⒋ 标题栏 零件名称、 零件名称、材料及必要 签署等。 签署等。
25
尺寸标注必须合理
所谓合理就是标注尺寸时,既要 所谓合理就是标注尺寸时, 满足设计要求又要符合加工测量等工艺要 求。 一、正确地选择基准 ⒈ 设计基准 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中的位置的基准。 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中的位置的基准。 ⒉ 工艺基准 用以确定零件在加工或测量时的基准。 用以确定零件在加工或测量时的基准。
B
C A A-A -
B
D
A D
B-B - C
视图方案一
17 轴承座
⑷ 方案比较 视图方案二: 视图方案二
将方案一的主视图 和左视图位置对调。 和左视图位置对调。 俯视图选用B- 剖 俯视图选用 -B剖 视表达底板与支撑板 断面及肋板断面的形 状。 C向局部视图表达 向局部视图表达 上面凸台的形状。 上面凸台的形状。 俯视图前后方向较 长,图纸幅面安排欠 佳。
12
视图选择的要求: 视图选择的要求
最少的视图 最简洁的图线 零件图样清晰完整
二、主视图的选择
⒈ 分析零件 几何形体、 几何形体、结构 状加工方法有关
13
加工位置 零件的安放位置 (轴、盘类) 盘类) 工作位置 ⒉ 选主视图 支架、壳体类) (支架、壳体类) 投射方向 能清楚地表达主要形体 的形状特征 ⒊ 选其它视图 首先考虑表达主要形 体的其它视图, 体的其它视图,再补全 次要形体的视图。 次要形体的视图。
39
缩孔
过渡线 : 由于铸造圆角的存在, 由于铸造圆角的存在,使得铸件表面的 相贯线变得不明显,为了区分不同表面, 相贯线变得不明显,为了区分不同表面,以 过渡线的形式画出。 过渡线的形式画出。 ⑴ 两曲面相交
过渡线不与 圆角轮廓接触 铸造圆角
过渡线
40
⑵ 两等直径圆柱相交
铸造圆角
切点附近断开
⑶平面与平面、平面与曲面过渡线画法 平面与平面、
26
例如: 例如:
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
A
A
设计基准
A -A
27
二、注意尺寸标注的形式
28
三、主要的尺寸应直接注出 主要尺寸指影响产品性能、 主要尺寸指影响产品性能、工作精度 和配合的尺寸。 和配合的尺寸。 非主要尺寸指非配合的直径、长度、 非主要尺寸指非配合的直径、长度、 外轮廓尺寸等。 外轮廓尺寸等。
缩孔
拔模斜度
壁厚不均匀
壁厚均匀
壁厚逐渐过渡
43
二、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⒈ 倒角 作用:便于装配和操作安全。 作用:便于装配和操作安全。 通常在轴及孔端部倒角。 通常在轴及孔端部倒角。
b×α × b
α
倒角宽度b按轴( 倒角宽度 按轴(孔)径查标准确定。 按轴 径查标准确定。 α= 45°,也可取 30°或 60°。 ° ° °
b
正确! 正确!
c
错误! 错误!
29
c
d

30
四、避免出现封闭的尺寸链
c
b
e
d
c
b
d
错误! 错误!
正确! 正确!
长度方向的尺寸 b、c、 e 、d 首尾相接,构成一个封闭的尺寸链。 首尾相接,构成一个封闭的尺寸链。 由于加工时, 由于加工时,尺寸 c、d、e 都 会产生误差, 会产生误差,这样所有的误差都会积累 到尺寸 b上,不能保证尺寸 b 的精度要 求。
B
A-A -
C
A
B
B-B -
A C
轴承座 18
视图方案三: 视图方案三 俯视图采用B 俯视图采用 剖视图, -B剖视图,其 剖视图 余视图同方案一。 余视图同方案一。
C A
主视图
A-A -
B
B
比较、 比较、分析三 个方案, 个方案,选第三 方案较好。 方案较好。
A B-B -
C
19
2、箱体类零件 、
20
3、 轴类零件 、
轴套类零件结构的主体部分大多是同轴回转体,它们一般起 轴套类零件结构的主体部分大多是同轴回转体 它们一般起 支承转动零件、传递动力的作用,因此,常带有键槽、轴肩、 支承转动零件、传递动力的作用,因此,常带有键槽、轴肩、 螺蚊及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等结构。 螺蚊及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等结构。 这类零件主要在车床上加工,所以, 这类零件主要在车床上加工,所以,主视图按加工位置 选择。画图时,将零件的轴线水平放置, 选择。画图时,将零件的轴线水平放置,便于加工时读图看 尺寸。根据轴套类零件的结构特点,配合尺寸标注,一般只用 尺寸。根据轴套类零件的结构特点,配合尺寸标注 一般只用 一个基本视图表示 零件上的一些细部结构,通常采用断面 表示。 断面、 一个基本视图表示。零件上的一些细部结构,通常采用断面、 局部剖视、局部放大等表达方法表示 局部剖视、局部放大等表达方法表示
车刀移动 ⒋ 方案比较 在多种方案中比较,择优。 在多种方案中比较,择优。 工件旋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