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食发生时间表
月全食和日全食

月全食和日全食
日全食和月全食的区别主要有概念不同、发生周期及发生时间不同,影响不同,二者区别较为明显。
一、概念不同
1、日全食:日全食是四种日食中的其中一种,当太阳光球完全被月亮遮住,原本明亮的太阳圆盘被黑色的月球阴影遮盖。
2、月全食:天文学术语,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在中间,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变成暗红色,形成月全食。
二、发生周期及发生时间不同
1、日全食:虽然平均每18个月地球就可以有些地区会发生日全食,但日全食仍是很罕见的。
据推算,在任何一个地点须平均要间隔370年才能看见一次日全食。
日全食持续的时间不会超过7分31秒,而一般都比较短
2、月全食:每年全球至少发生两次月食。
相比于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月球由进入至走出地影)是十分长的,平均需时数小时。
三、影响不同
1、日全食:发生日全食时,当地的温度通常会下降至少20度。
当99 %的太阳表面被覆盖时,能看到的晨昏蒙影现象。
2、月全食:月全食对于靠太阳照射太阳能帆板供电的人造天体有一定的影响。
月全食+红月亮+超级月亮几月几号(附时间表)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月全食+红月亮+超级月亮几月几号(附时间表)整理11月8日,2023其次次月全食天象将上演。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全食阶段的“红月亮”。
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2023月全食+红月亮+超级月亮几月几号(附时间表),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2023月全食几月几号此次月全食各个阶段时刻半影食始:16:00:43初亏:17:08:59食既:18:16:19食甚:18:57:26生光:19:42:01复圆:20:49:20半影食终:21:57:46最大食分:1.364全食历时:01时25分50秒初亏到复圆:03时40分22秒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什么会观察红月亮这是由于地球的深厚大气层把紫、蓝、绿等波长较短的光都汲取散射掉了,只剩下波长较长的红橙色光可以穿透大气层同时经大气层折射到月亮上,从而我们能看到地影里的月亮呈现出红色。
假如月全食期间我们在月球上看向地球,会发觉地球的四周有一圈红橙色的光环。
月食的形成月食,又称月蚀,是一种当月球运行进入地球的阴影时,原本可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有部分或全部不能被直射阳光照亮,使得位于地球的观测者无法看到一般的月相的天文现象。
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月食必定发生在满月的晚上。
在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
这时假如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
假如只有部分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就产生月偏食。
每年发生月食数一般为2次。
古代中国与非洲民间认为月食是“天狗吞月”,必需敲锣打鼓才能赶走天狗。
第2页/共3页让知识带有温度。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3页/共3页。
几点月全食

几点月全食具体的月食时刻表如下: 17点45分:初亏;19点09分:食既(月全食开始); 19时19分:食甚(最大食分1.015); 19点28分:生光(月全食结束); 20点53分:复圆。
月全食的初亏将发生在北京时间11月8日17时09分,食既18时16分,食甚18时59分,生光19时42分,复圆20时49分。
我国虽不能全境看到月全食的整个过程,但是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全食的“红月亮”阶段。
东北、华北等地区可以看到月全食的初亏。
中西部地区,当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月食已经开始,可见“带食月出”景观。
例如在北京、上海、江苏南京、浙江杭州等地,月亮升起来不久,就会开始“初亏”,这之后一直到复圆的各个阶段都可以看到。
而西部地区的西藏拉萨、新疆乌鲁木齐等地,月亮升出地面时,已经处于月全食阶段。
据北京天文馆专家寇文说,在过去几年中,虽然也发生过几次月全食,但是在我国要么不可见,要么看不到全过程。
上一次我国可见全过程的月全食要追溯到2018年,下一次要等到2025年。
更难得的是,这次月全食过程中,月球完全进入本影期间,还会发生一次月掩天王星的现象。
“月球完全进入地影,亮度大幅减弱,天王星将更加明显,这样的景象恐怕很少有人见过。
”除了月全食外,11月还有多个精彩天象将上演。
北京古观象台专家王玉民说,11月2日将出现土星合月,日落后朝南方观看,明亮的盈凸月右方是淡黄色的土星;若用小型天文望远镜观测,还能看见美丽的土星环。
11月5日木星合月,从4日晚上一直到午夜都能观看,木星在盈凸月的左侧,发出白金色的光。
11月11日火星合月,当天晚上朝向东方天空可以看到刚过全食的凸月,右下方是红色的火星,相当明亮。
11月12日至13日,金牛座北流星雨将迎来极大。
“这场流星雨尽管流星数量不多,但届时会出现明亮的火流星,因而值得期待。
”王玉民说,该流星雨的流星速度慢(每秒29公里),平均亮度中等,颜色多为橙色。
11月29日还将发生当月第二次土星合月,当天傍晚可见土星在月球的右上角发出淡黄色的光芒。
2022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中国

2022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中国
第一次发生在北京时间5月1日凌晨,第二次日食发生在10月25日。
2022年的两次日食都是日偏食。
第一次发生在北京时间5月1日凌晨,最大食分0.64,在太平洋东南部、南美洲的智利、阿根廷等地区可见,我国完全看不到这次日偏食。
第二次日食发生在10月25日,欧洲、非洲东北部、亚洲西部可见,最大食分0.862。
我国西部的新疆、西藏等地可见太阳带食而落,也就是日食还没有结束,太阳就落山了。
而我国其他地方则完全看不到此次日食。
通过肉眼就可以观测日食,但一定要做好眼睛的防护措施,也可以用照相机或望远镜拍摄、观测日食,不过在拍摄时镜头和望远镜前一定要加装减光装置。
2022年,从全球范围来看,将会发生两次月食、两次日食,两次月食都是月全食,分别发生在5月16日和11月8日。
在我们国家只能看到11月8日的月全食。
5月16日的月全食,在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部分地区、亚洲极西部可以看到。
我国看不到这次月全食,因为它正好发生在我国的白天,月亮在地平线以下。
从全球范围来看,11月8日的月全食在北美洲、南美洲西部、亚洲东部、大洋洲地区可见。
我国东部部分地区可以
看到整个月食的全过程,中部、西部地区可见带食月出。
月全食下一次是什么时候

月全食下一次是什么时候月全食的时间不一定,一般1~2年会有一次。
2022年11月8日17:09:12~20:49:03,东北和华北、华东东部可见全过程,其他地区带食月出。
2025年3月14日13:09:33~16:47:48,中国不可见。
2025年9月8日0:27:02~3:56:26,全国可见。
2026年3月3日17:50:00~21:17:10,东北、山东半岛、东部沿海可见全过程,其他地区带食月出。
2028年12月31日~2029年1月1日23:07:35~2:36:24,全国可见。
2029年6月26日9:32:18~13:11:50,中国不可见。
2029年12月21日4:55:17~8:28:34,西部可见全过程,东部带食月落。
一般月食每年发生2次,最多发生3次,有时一次也不发生。
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
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
所谓月食是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
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
在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
这时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
如果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就产生月偏食。
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时,应该是半影食,但由于它的亮度减弱得很少,不易察觉,故不称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月食都发生在望(满月),但不是每逢望都有月食,这和每逢朔不都出现日食是同样的道理。
月球被地影全部或部分遮掩的现象。
月食一般都发生在望日,即夏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日,这时地球运动至太阳和月球之间,但并不是每个望日都可能发生月食,因为黄道和白道之间有交角存在,所以只有在望月夜,月球又走月食的连续照片,可见到地球影到黄道和白道交点附近时,地球上的观测者才能观看到月食。
每年发生月食数一般为2次。
太阳的直径比地球的直径大得多,地球的影子可以分为本影和半影。
日月食发生的规律

日月食发生的规律
太阳在天球上沿黄道作周年视运动,每日自西向东运行约59′8″。
黄道和白道的交点也在沿黄道不断移动,其方向是自东向西,每日约移动3′11″,18.6年则运行一周(360°)。
以黄白交点的升交点为参照点的太阳运动周期,叫做食年。
一个食年的时间等于346.62日,比回归年约短19日。
因此,每个回归年的日食和月食发生时期,平均比前一年发生的时期约提前19天。
太阳在天球上运行,通过黄白交点附近一定范围(食限角以内)那段时间,即可发生日食和月食的时期,称做食季。
在每个食年里,太阳两次经过黄白交点,就有两个可发生日食和月食的时期。
这样,每个食年也就包括有两个食季。
一个回归年为365.2422日,比一个食年大约多19日。
所以,在一个回归年内,最少也会有两个食季,在有的回归年内则会有两个以上的食季。
日食和月食是由于月球、地球的周期性公转运动形成的。
因此,日食和月食的发生也具有周期性。
日食和月食的发生同许多周期性变化的天文现象相关,是受多种天文因素制约的。
其中,影响日食和月食的主要天文现象周期有:日月会合运动的周期——朔望月;太阳沿黄道通过升(或降)交点的周期——食年;月球沿白道通过升(或降)交点的周期——交点月;月球通过近地点(或远地点)的周期——近点月。
日食和月食的发生,严格受这些天文现象变化周期的制约。
七年级下册4.5 日食和月食 (共68张PPT)

• 最短 1358900
367000
• 最长 1404800
379700
• 平均 1381900
373300
月地距离(千米) 363000 405508 384400
• 由于月球本影通常不能到达地面,只有半影和伪本影落在地球上, 这就决定了在地球
• 上见到的日环食多于日全食。
凌地、日食 、 月食
• 有时,日食的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是日环食,而中间阶段是日全蚀,这样的一次日食叫做全 环食。
月食的分类:
• 月食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没有月环食。
• 月球不会发生环食,主要和地球本影长度有关。地球比月球大得多,地球的本影 长度远远大于月球本影的长度,也大大超过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即使月球在 远地点时,月地距离也不及地球本影最短时长度的1/3。这样,月球沿轨道运行 的过程中,根本不会出现从地球伪本影中通过的机会。因此,也就不可能有月环 食的现象发生。
日月蚀的过程
• 3、日月食过程
一次完整的全食过程 分为三个阶段,即: 偏食---全食---偏食。 • 以及五个食相,即: 初亏、食既、食甚、 生光和复圆。
• 现以日全食为例说明。
东-- 初亏--
食既-- 食甚-- 生光--Βιβλιοθήκη 复园--• 1>初亏:当
月轮与日轮 第一次外切 西
时,称为
“初亏”,日
• 1)月影和地影
• 本影---是太阳光线 完全照射不到而圆锥 最暗的区域;
• 半影---是太阳一侧 光线照射不到,而另 一侧光线可照射到, 在本影周围较暗的区 域;
伪本影----是太阳中心光线照射不到,而周围光线可照射到 的较暗的区域。
• 地球、月球本影长度和月地距离
殷墟卜辞所记月食的年代

殷墟卜辞所记月食的年代刘学顺 摘要 本文对甲骨卜辞所记的5例月食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推勘出了每例月食的3组年代数据。
关键词 甲骨文 月食 皿 年代 数据殷墟甲骨文共记载下述5例月食:第一例,壬申月食:癸酉贞:旬亡祸?旬壬申夕月有食。
《合集》11482正、反第二例,乙酉月食:癸未卜,争贞:旬亡祸?三日乙酉夕月有食,闻。
八月。
《合集》11485第三例,癸未月食:〔癸〕未卜,争贞:翌甲申易日?之夕月有食。
甲雾,不雨。
《合集》11483第四例,甲午月食 :〔己〕丑卜,宾贞:翌乙未酒,黍登于祖乙?王占曰:有祟,〔不〕其雨。
六日甲午夕月有食。
乙未酒多示,率条遣。
《合集》11484第五例,己未月食:癸……贞:〔旬〕亡〔祸〕?癸丑卜,贞:旬亡祸?癸亥卜,贞:旬亡祸?癸酉卜,贞:旬亡祸?癸未卜,争贞:旬亡祸?王占曰:有祟。
三日乙酉夕皿 丙戌允有来,入齿,十三月。
《英藏》886正王占曰:有祟。
七日己未皿庚申月有食。
《英藏》886反关于第五例月食,有两点需要说明:首先是此次月食的日期。
一般以为,该月食发生在庚申日,从董作宾先生以后没有异论。
但实际上,月食的日期应该是殷历己未日之夜与庚申日之晨。
卜辞中“皿”字的用法及殷历一日的起始时间决定此月食不能是在庚申的夜晚。
董作宾先生指出,殷代的“夕”与“日”相对,是指整个夜晚 。
其它还有不同的观点,此不详举。
但是,验以殷墟卜辞、古代载籍、出土竹简和现代民俗,董作宾先生的观点比较合理。
甲骨文中“日”和“夕”、“终日”与“终夕”对举,日既指白昼,夕则对应指夜晚。
《尚书大传》有殷人以鸡鸣为朔、周人以夜半为朔的记载。
又,放马滩秦简有一段讲十六时分生子性别的话:“平旦生女,211998年殷都学刊 1998-1-622刘学顺 殷墟卜辞所记日食的年代第1期日出生男,夙食女,莫食男,日中女,日西男,昏则女,日下则男,日未入女,日入男,昏女,夜莫男,夜未中女,夜中男,夜过中女,鸡鸣男”!。
在这一段话中,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夜莫、夜未中、夜中、夜过中和鸡鸣等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