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高中物理电容器和电容典型例题解析
高二物理练习:高二物理电容器的电容例题及解析

高二物理练习:高二物理电容器的电容例题
及解析
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提供高二物理练习:高二物理电容器的电容例题及解析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高二物理练习:高二物理电容器的电容例题及解析
高二物理《电容器的电容》典型例题解析
【例1】有一个电容器原来已带电,如果使它的电量增加410-8C,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加20V,这个电容器的电容为多大?
点拨:电容器的电容C与带电量Q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都无关,由电容器本身的特性决定,而其电量与两极板间电势差成正比.因此,
【例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在下述几种情况下,怎样变化?
(1)两板正对面积减少一半;(2)两板间的距离缩短一半;(3)极板上的电量增加一倍;(4)加在两板间的电压降低一半;
(5)把空气电容器浸在油里;(6)两板带电的种类互换.
解析:(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跟两板的正对面积成正比,正对面积减少一半时,它的电容也减少一半.(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跟两板间的距离成正比,两板间距离缩短一半时,它的电容将增大一倍.(3)电容器的电容跟它所带电量的多少无关.因此,极板上的电量虽然增加一倍,但它的电容不变;
(4)电容器的电容跟两极板间电压的大小无关,两极板的电压虽然降低一半,但它的电容不变.(5)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跟介电常数成正比,油的介电常数比空气的介电常数大.因此,把空气电容器浸在油里,它的电容将增大.(6)电容器的电容跟它所带电量无关,两板带电的种类互换后,它的电容不变.点拨:弄清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与哪些因素无关.是回答电容器电容如何变化这类问题的关键.
点击下载:高二物理电容器的电容例题
以上就是高二物理练习:高二物理电容器的电容例题及解析的所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电容器的电容(含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电容器的电容一.选择题(共20小题)1.给带一定电荷量的电容器进行充电,所带电荷量增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变小B.电容不变C.电容变大D.电荷量与两极板间电压比变大2.某电容器的外壳上标有“1.5nF 9V”的字样。
该参数表明()A.该电容器只有在电压为9V时电容才为1.5pFB.当两端电压为4.5V时,该电容器的电容为0.75卩FC.该电容器正常工作时所带电荷最不超过1.5X10 6CD.给该电容器充电时,电压每升高IV,单个极板的电荷量增加】.5X10 6C3.关于电场强度、电容和电势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公式E=f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与试探电荷在电场中该点所受的电场力 F成正比,与q成反比B.由公式E=将可知,在离点电荷Q距离为r的地方,电场强度E的大小与Q成正比C.由公式C=另可知,电容器的电容C随着极板带电荷量Q的增加而变大D.由公式U=Ed可知,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与这两点间的距离成正比4.电容器是非常重要的电学元件,通过充电使一电容器的带电量变为原来的2倍,则该电容器的()A.电容变为原来的2倍B.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C.耐压变为原来的4倍D.场强变为原来的4倍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器不带电时电容为零B.电容器的电容大小和加在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有关C.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D.电容器中加入电介质,电容不变6. 下血是某同学对电场中的一些概念及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 根据电场强度定义式E = f 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成 反比B. 根据真空中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E = k%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场源电荷所 带的电荷量有关C. 根据电势差定义式。
相=争可知,带电荷量为1C 的正电荷,从A 点移动到B 点 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 J ,则U AB =1VD. 根据电容定义式C = %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帯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 压成反比7. 物理量的决定式能掲示该物理量的大小受什么因素的影响,以下公式不属于决定式的是A.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2024全国高考真题物理汇编:电容器的电容

2024全国高考真题物理汇编电容器的电容一、单选题1.(2024辽宁高考真题)某种不导电溶液的相对介电常数r 与浓度m C的关系曲线如图(a)所示,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全部插入该溶液中,并与恒压电源,电流表等构成如图(b)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若降低溶液浓度,则()A.电容器的电容减小B.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增大C.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增大D.溶液浓度降低过程中电流方向为M→N2.(2024浙江高考真题)图示是“研究电容器两极板间距对电容大小的影响”实验,保持电荷量不变,当极板间距增大时,静电计指针张角增大,则()A.极板间电势差减小B.电容器的电容增大C.极板间电场强度增大D.电容器储存能量增大3.(2024甘肃高考真题)一平行板电容器充放电电路如图所示。
开关S接1,电源E给电容器C充电;开关S接2,电容器C对电阻R放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增加,充电电流增加B.充电过程中,电容器的上极板带正电荷、流过电阻R的电流由M点流向N点C.放电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减小,放电电流减小D.放电过程中,电容器的上极板带负电荷,流过电阻R的电流由N点流向M点二、实验题4.(2024广西高考真题)某同学为探究电容器充、放电过程,设计了图甲实验电路。
器材如下:电容器,电源E (电动势6V ,内阻不计),电阻R 1=400.0Ω,电阻R 2=200.0Ω,电流传感器,开关S 1、S 2,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如下:(1)断开S 1、S 2,将电流传感器正极与a 节点相连,其数据采样频率为5000Hz ,则采样周期为s ;(2)闭合S 1,电容器开始充电,直至充电结束,得到充电过程的I —t 曲线如图乙,由图乙可知开关S 1闭合瞬间流经电阻R 1的电流为mA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3)保持S 1闭合,再闭合S 2,电容器开始放电,直至放电结束,则放电结束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为V ;(4)实验得到放电过程的I —t 曲线如图丙,I —t 曲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对应电容器释放的电荷量为0.0188C ,则电容器的电容C 为μF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7.4电容与电容器(精讲)(含解析)

专题7.4 电容与电容器1.常见电容器2.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知识点一、电容器1.基本构造:彼此绝缘而又相距很近的两个导体,就构成一个电容器。
2.电容器的充放电(1)充电:把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就能使两个极板分别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这个过程叫做充电。
(2)放电:用导线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接通,两个极板上的电荷就会中和,电容器失去了电荷,这个过程叫做放电。
(3)带电荷量:充电后任意一个极板的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叫做电容器的带电荷量。
【特别提醒】(1)充、放电过程中会出现短暂的电流,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2)充电过程由电源获得的电能以电场能的形式贮存到电容器中,放电过程两板之间不再有电场,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知识点二、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 与两极板间电势差U 的比值。
2.公式:C =Q U。
3.物理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4.单位:1 F =106μF =1012pF 。
【特别提醒】(1)电容器是一个仪器,而电容是一个物理量,它表征了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
(2)电容C =Q U 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
电容器的电容C 可以用比值Q U来量度,但电容器的电容C 与Q 、U 的大小无关,即便电容器不带电,其电容C 也不会变为零,不能理解为电容C 与Q 成正比,与U 成反比。
(3)电容的另一个表达式:C =ΔQΔU 。
【知识拓展】 1.对电容的理解(1)电容由电容器本身的构造决定。
(2)如图所示,Q U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其中Q 为一个极板上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U 为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直线的斜率表示电容大小,因而电容器的电容也可以表示为C =ΔQΔU ,即电容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加(或减小)1 V 所增加(或减小)的电荷量。
2.两个公式的比较知识点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和常用电容器 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1)决定电容大小的因素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跟相对介电常数εr 成正比,跟极板正对面积S 成正比,跟极板间的距离d 成反比。
高中物理电容练习题及讲解及答案

高中物理电容练习题及讲解及答案### 高中物理电容练习题及讲解及答案#### 练习题1:电容计算题目:一个平行板电容器,板间距离为4mm,板面积为0.01平方米,若两板间电势差为200V,求该电容器的电容。
解答:电容C可以通过公式C = ε₀A/d计算,其中ε₀是真空的电容率(8.85×10⁻¹² F/m),A是板面积,d是板间距离。
将题目中的数据代入公式:C = (8.85×10⁻¹² F/m) × (0.01 m²) / (4×10⁻³ m)C ≈ 2.21×10⁻¹¹ F答案:该电容器的电容为2.21×10⁻¹¹ F。
#### 练习题2:电容器的充放电题目:一个电容器初始带有电荷Q,当其与一个电阻R并联后,接上电压为V 的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电容器上的电荷变为Q/2。
求电容器放电后的时间。
解答:电容器放电时,电荷Q随时间t的变化可以用公式Q(t) = Q₀e⁻t/RC 表示,其中Q₀是初始电荷,R是电阻,C是电容,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根据题目,当Q(t) = Q/2时,即Q₀e⁻t/RC = Q/2。
我们可以解出t:t = RC ln(2)答案:电容器放电后的时间t = RC ln(2)。
#### 练习题3:电容器与电路的组合题目:一个RC串联电路,其中R = 1000Ω,C = 100μF。
当电路接通电源后,求5RC时间常数后电路中的电流。
解答:RC串联电路的时间常数τ = RC。
根据题目,τ = 1000Ω ×100×10⁻⁶ F = 0.1秒。
电路中的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可以用公式I(t) = I₀e⁻t/τ表示,其中I₀是初始电流。
5RC时间常数后,即t = 5τ = 0.5秒。
代入公式得:I(0.5) = I₀e⁻0.5/0.1I(0.5) = I₀e⁻ 5答案:5RC时间常数后电路中的电流为I₀e⁻5。
10.4 电容器的电容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章【知识点+练习】

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4 电容器的电容知识点一电容器和电容1.电容器:两个相互靠近又彼此绝缘的导体组成一个电容器.2.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1)充电: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负极相连,两个极板将分别带上等量的异号电荷,这个过程叫作充电,如图甲所示.充电过程中由电源获得的电能储存在电容器中.(2)放电:用导线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极板接通,两极板上的电荷中和,电容器又不带电了,这个过程叫作放电.如图乙所示.放电过程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3.(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叫作电容器的电容.(2)定义式:C=QU.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是F,常用单位还有微法(μF)和皮法(pF),数量值关系:1 F=106μF=1012pF.*注意:这里说的“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是指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知识点二平行板电容器和常用电容器1.结构:由两块彼此绝缘、互相靠近的平行金属板组成,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电容器.2.决定因素: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两平行极板正对面积S成正比,与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成正比,与极板间距离d成反比.3.表达式:C=εr S4πkd,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4.分类:从构造上可分为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两类.5.平行板电容器内部是匀强电场,E=U d.6.额定电压和击穿电压.(1)额定电压:电容器正常工作时所能承受的电压,它比击穿电压要低.(2)击穿电压:是电容器的极限电压,超过这个电压,电容器内的电介质将被击穿,电容器将被损坏.拓展平行板电容器两类问题1.如图所示,电容器充电后保持和电源相连,此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1)当两极板的正对面积S增大时,电容器的C、Q、E如何变化?(2)当两极板间距d增大时,电容器的C、Q、E如何变化?2.在上面探究1图中,电容器充电后和电源断开,此时电容器的带电荷量不变.(1)当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增大时,电容器的C、U、E将如何变化?(2)当两极板间距d增大时,电容器的C、U、E将如何变化?【例1】如图是描述一给定的电容器充电时电量Q、电压U、电容C之间的相互关系图,其中不正确的是图()【例2】(多选)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定值电阻R、电源E相连,用绝缘细线将带电小球q悬挂在极板间,闭合开关S后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
3.高考物理电容器与电容专题精练含答案

进入导航
第9页
解析:将 S 断开,电容器电量不变,板间场强不变,故油滴 仍处于静止状态,选项 A 错误;若 S 闭合,将 A 板左移,由 E =Ud 可知,E 不变,油滴仍静止,由 C=4επrkSd可知正对面积减小 时电容 C 变小,则电容器极板电量 Q=CU 变小,电容器放电, 则有 b→a 的电流,故选项 B 正确;将 A 板上移,由 E=Ud 可知, E 变小,油滴应向下加速运动,由 C=4επrkSd可知板间距离增大时 电容 C 变小,电容器要放电,则有 b→a 的电流流过 G,故选项
进入导航
第28页
vx=v0 (3)速度vy=at=mqvU0ld v= vx2+v2y,tanθ=vvxy=mqvU20ld.
l=v0t (4)位移y=12at2=2qmUvl202d.
进入导航
第29页
2.两个结论 (1)不同的带电粒子从静止开始经过同一电场加速后再从同一偏转 电场射出时的偏转角度总是相同的. 证明:由 qU0=12mv20及 tanθ=mqvU20ld得 tanθ=2UU0ld. (2)粒子经电场偏转后,合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延长线的交 点 O 为粒子水平位移的中点,即 O 到电场边缘的距离为2l .
进入导航
第5页
考向 1 电容器带电量不变 1.(2019·安徽宿州一模)(多选)如图为某一机器人上的电容式 位移传感器工作时的简化模型图.当被测物体在左右方向发生位 移时,电介质板随之在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移动,连接电容器的静 电计会显示电容器电压的变化,进而能测出电容的变化,最后就 能探测到物体位移的变化,若静电计上的指针偏角为 θ,则被测 物体( BC )
进入导航
第17页
如图所示,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电容 为 C,极板间距离为 d,上极板正中有一小孔.质量为 m、电荷 量为+q 的小球从小孔正上方高 h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穿过小孔 到达下极板处速度恰为零(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极板间电场可视为 匀强电场,重力加速度为 g).求: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7.4 电容与电容器(精练)(解析版)

专题7.4电容与电容器1.(河北省正定中学2019届高三期末)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量()A .与两极板间所加的电压成正比B .与两极板之间的距离成正比C .与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成正比D .与两极板的正对面积成正比【答案】D【解析】电容器的电容由电容器本身决定,与电容器所带电量和两极板电压无关,故AC 错误;由4S C kdεπ=可知: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极板的正对面积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成反比,故B 错误,D 正确;故选D 。
2.(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一个固定电容器在充电过程中,两个极板间的电压U 随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 的变化而变化。
下图中正确反映U 和Q 关系的图像是()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Q C U=,可知Q U C =,由于电容器不变,因此电压U 和电量Q 成正比,故A 正确BCD 错误。
3.(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期末)超级电容的容量比通常的电容器大得多,其主要优点是高功率脉冲应用和瞬时功率保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图所示,某超级电容标有“2.7V100F ”,将该电容接在1.5V 干电池的两端,则电路稳定后该电容器的负极板上所带电量为()A .-150CB .-75C C .-270CD .-135C【答案】A【解析】根据C=Q/U 可知电容器带电量为Q=CU=100×1.5C=150C ,则电路稳定后该电容器的负极板上所带电量为-150C ,故选A 。
4.(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期末)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与一电压恒定的电源相连,极板水平放置,极板间距为D ,在下极板上叠放一厚度为l 的金属板A,(l <D ),其上部空间有一带负电的粒子P 静止在电容器中,当把金属板从电容器中快速抽出后,粒子P 开始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电容器的电容变大B .两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C .上极板所带电荷量变大D .粒子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l g D【答案】D 【解析】将金属板从电容器中快速抽出后,增大了极板间距,根据电容决定式4S C kd επ=,当板间距d 变大,电容C 变小,A 错误;因为电源电压恒定,根据场强公式U E d =,间距变大,场强变小,B 错误;根据Q CU =,因为电压恒定,电容变小,所以带电量变小,C 错误;初始时,粒子静止有:U mg q D l =-,解得:()U m q g D l =-,撤去金属板后:U E D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U mg q ma D -=,解得:a l g D=,D 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容器和电容典型例题
【例1】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Q=4×10-8C,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为U=2V,则该电容器的电容为;如果将其放电,使其所带电荷量为原来的一半,则两板间的电压为,两板间电场强度变为原来的倍,此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
【例2】如图电路中,A、B为两块竖直放置的金属板,G是一只静电计,开关S合上时,静电计张开一个角度,下述情况中可使指针张角增大的是
A、合上S,使A、B两板靠近一些
B、合上S,使A、B正对面积错开一些
C、断开S,使A、B间距增大一些
D、断开S,使A、B正对面积错开一些
【例3】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
两板间有一个正电荷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E表示两板间的场强,U表示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W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向下移到图示的虚线位置则:()A、U变小,E不变B、E变小,W不变
C、U变小,W不变
D、U不变,W不变
【例4】置于真空中的两块带电的金属板,相距1cm,面积均为10cm2,带电量分别为Q1=2×10-8C,
Q2=-2×10-8C,若在两板之间的中点放一个电量q=5×10-9C的点电荷,求金属板对点电荷的作用力是多大?
【例5】A,B两块平行带电金属板,A板带负电,B板带正电,并与大地相连接,P为两板间一点。
若将一块玻璃板插入A,B两板间,则P点电势将怎样变化。
【例6】一个平行板电容器,使它每板电量从Q1=30×10-6C增加到Q2=36×10-6C时,两板间的电势差从U1=10V增加到U2=12V,这个电容器的电容量多大?如要使两极电势差从10V降为U2'=6V,则每板需减少多少电量.
【例7】一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量为C,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此时板上带电量为Q,两板间电势差为U,板间场强为E.现保持间距不变使两板错开一半(图1),则下列各量的变化是:电容量C′=______,带电量Q′=______,电势差U′=______,板间场强E′______.
【例8】如图1所示,把一个平行板电容器接在电压U=10V的电源上.现进行下列四步动作:
金属板;(3)打开S;(4)抽出金属板.则此时电容
器两板间电势差为 [ ]
A.0V B.10V C.5V D.20V
【例9】三块相同的金属平板A、B、D自上而下水平放置,间距分别为h和d,如图所示.A、B两板中心开孔,在A板的开孔上搁有一金属容器P,与A板接触良好,其内盛有导电液体.A板通过闭合的电键S与电动势为U0的电池的正极相连,B板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并接地.容器P内的液体在底部小孔O处形成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液滴后自由下落,穿过B板的开孔O'落在D板上,其电荷被D板吸附,液体随即蒸发,接着容器底部又形成相同的液滴自由下落,如此继续.设整个装置放在真空中.
(1)第1个液滴到达D板时的速度为多少?(2)D板最终可达到多高的电势?
(3)设液滴的电量是A板所带电量的a倍(a=0.02),A板与 B板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为C0=5×10-12F,
U0=1000V,m=0.02g,h=d=5cm.试计算D板最终的电势值.(g=10m/s2)
(4)如果电键S不是始终闭合,而只是在第一个液滴形成前闭合一下,随即打开,其他条件与(3)相同.在
这种情况下,D板最终可达到电势值为多少?说明理由.
【例1】【解析】由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式得:()F F U Q C 88
1022104--⨯=⨯==,电容的大小取决于电容器本身的构造,与电容器的带电量无关,故所带电荷量为原来一半时,电容不变。
而此时两极板间的电压为:V U C Q C Q U 12
12///====
板间为匀强电场,由场强与电压关系可得:E d U d U E 2
121//===答案:2×10-8C 、1V 、1/2 、2×10-8C 【例2】【解析】图中静电计的金属杆接A 板,外壳与B 板均接地,静电计显示的是A 、B 两板间的电压,指针的张角越大,表示两板间的电压越高。
当闭合S 时,A 、B 两板间的电压等于电源两端电压不变。
故静电计的张角保持不变。
当断开S 时,A 、B 两板构成的电容器的带电量保持不变,如果板间的间距增大,或正对面积减小,由平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kd S C
πε4=可知,电容都将减小,再由C
Q U =可知,板间电压都将增大,即静电计的张角应当变大。
答案:C 、D 【例3】【解析】题意: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说明电容器的带电量将保持不变,负极板为零电势。
当正极板向下移到图示位置时,板间距变小,由E=S kQ d kd
S Q cd Q d U εππε44=⋅==可知板间的场强E 不变,然而板间的电势差U=Ed ,U 变小;由于P 与下板间的距离不变,所以P 与下板间的电势差不变,P 点的电势不变,故在P 点的正电荷的电势能不变,即W 不变。
答案:AC
【例4】【错解】点电荷受到两板带电荷的作用力,此二
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由
【错解原因】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间相互作用,本题中两个带电金属板面积较大,相距较近,不能再看作是点电荷,应用库仑定律求解就错了。
【正确解答】两个平行带电板相距很近,其间形成匀强电场,电场中的点电荷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例5】【错解】U pB =U p -U B =E d 电常数ε增大,电场强度减小,导致U p 下降。
【错解原因】没有按照题意画出示意图,对题意的理解有误。
没有按照电势差的定义来判断PB 两点间电势差的正负。
【分析解答】按照题意作出示意图,画出电场线,图8-19所示。
我们知道电场线与等势面间的关系:“电势沿着电场线的方向降落”所以UpB=Up-UB<0,B板接地
U B=0,UBp=UB-Up=0-Up,Up=-Ed
常数ε增大,电场强度减小,导致U p上升。
【评析】
如何理解PB间的电势差减小,P点的电势反倒升高呢?请注意,B板接地U p<0,PB间的电势差减小意味着U p比零电势降落得少了。
其电势反倒升高了。
【例6】[解] 电量的增加量和电势差的增加量分别为△Q=Q2—Q1=36×10-6C—30×10-6C=6×10-6C,
△U=U2-U1=12V-10V=2V.根据电容的定义,它等于每增加 1V电势差所需增加的电量,即
要求两极板间电势差降为6V,则每板应减少的电量为△Q′=C△U′=3×10-6×(10—6)C=12×10-6C.
[说明] (1)电势差降为 6V时,每板的带电量为Q′2=Q1-△Q′= 30×10-6C-12×10-6C=18×10-6C.
(2)由题中数据可知,电容器每板带电量与两板间电势差的比恒定,即
【例7】[分析] 电容器的电容量由板间介质特性及几何尺寸决定.介质与间距不变,正对面积减为原来的一半,电容量也减为原来的一半,即
切断电源后,板上电量不变,Q′=Q.由电容定义得两板间电势差
根据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得板间场强
[说明] 板上电量不变,错开后的正对面积变小,板上相对部分电荷的密度增加,即板间电场线变密,如图2所示,分析平行板电容器的问题中,借助电场线,可得到形象化的启发.
【例8】[分析]每一步动作造成的影响如下:(1)合上S,电源对电容器充电,至电压为U.设电容量为C,则带电量Q1=CU.板间形成一个匀强电场,场强为(2)插入金属板,板的两侧出现等量异号的感应电荷,上下形成
为等势体,则A板与金属板之间、金属板与B板之间的电势差均为
显然,在插入过程中,电源必须对A、B两板继续充电,板上电量增为原来的2倍,即Q2=2Q1.
(3)打开 S, A、 B两板的电量保持不变,即Q3=Q2=2Q1.
(4)抽出板,电容器的电容仍为C,而电量为2Q1,所以两板间
[答] D.
【例9】[分析] 液滴落下后,由电场力和重力共同对它做功,由此可算出它到达D板的速度.液滴落下后,D板上出现正电荷,在DB间形成一个方向向上的场强,将阻碍以后继续下落的液滴,使D板的带电量有一限度,其电势也有一个最大值.[解] (1)设第一个液滴到达D板的速度为v1,对液滴从离开小孔O到D板的全过程由功能关系
得
(2)随着下落液滴的增多,D板带的正电荷不断积累,在DB间形成向上的电场E',通过O'后的液滴在BD间作匀减速运动,当液滴到达D板的速度恰为零时,D板的电势达最高,设为U m.由qU0+mg(h+d)-qU m=△E k=0.得
(3) A板带电量Q0=C0U0,故每一液滴的电量q=αQ0=0.02C0U0,代入上式得
(4)D板最终电势等于A板电荷全部到达D板时D板的电势.由于h=d,B、D间电容量也是C0,故D板最终电势U至多为U0.
因为当 D板电势为U时, A板电势U A=U0-U,到达D板液滴的动能为E k=mg(h+d)+qU0-qU>mg(h+d)qU
式中q m=aC0U0,是q的最大值,即第一个液滴的电量.因
故恒有E k>0,表示液滴一直径往下滴,直到A板上电量全部转移到D板,所以D板最终电势可达
所以小球运动到B点的速度大小为
[说明] (1)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都只与始、末两位置有关,与具体路径无关.(2)电势能的变化仅由电场力作功产生,重力势能的变化仅由重力作功产生,但动能的变化是由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外力的功产生的.在具体问题中,必须注意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