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地铁发展现状
上海市城市交通发展现状

上海市城市交通发展现状
随着上海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发展。
上海市的城市交通现状可以说是非常先进和完善的,不仅交通工具种类多样,而且交通网络也非常发达。
上海市的地铁系统是全国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
目前,上海市地铁线路已经达到了16条,总里程超过700公里,覆盖了市区的大部分地区。
地铁系统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市民的出行问题,也为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上海市的公交系统也非常发达。
市区内的公交线路覆盖了市区的各个角落,而且公交车的数量也非常充足。
此外,上海市还推出了公交专用道,使得公交车的运行速度更快,更加方便市民出行。
除了地铁和公交,上海市还拥有出租车、共享单车、电动车等多种交通工具。
出租车数量众多,而且价格也比较合理,是市民出行的重要选择。
共享单车和电动车则成为了市民短途出行的首选,不仅方便快捷,而且环保节能。
总的来说,上海市的城市交通发展现状非常先进和完善,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多种选择。
未来,上海市还将继续加大对城市交通的投入,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运行效率,为市民的出行提供更加便捷、快捷、舒适的服务。
上海市地铁发展现状

上海市地铁发展现状王艳明 13一、基本概况上海地铁,其第一条线路于1995年4月10日正式运营,是继北京地铁、天津地铁建成通车后中国大陆投入运营的第三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是目前中国地铁线路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截止2010年4月20日,上海轨道交通线网已开通运营11条线、287座车站,运营里程达410公里(不含磁浮示范线),近期及远期规划则分别达到510公里和970公里。
截至2012年年底,上海轨道交通通车的总长超过400公里,位居中国第一。
二、运营情况轨道交通1号线:运营区间:莘庄—人民广场—富锦路。
长约37公里,共设28座车站,是一条纵贯上海南北走向的交通大动脉。
线路识别色:大红色。
轨道交通2号线:运营区间:徐泾东—江苏路—人民广场—浦东国际机场。
长约68公里,共设30座车站,是一条横贯上海市区连接浦江两岸的东西向线路。
线路识别色:淡绿色。
轨道交通3号线:运营区间:上海南站—江湾镇—江杨北路。
长约公里,共设29座车站,是一条环绕中心城区以高架为主的地铁线路(地下站:铁力路;地面站:上海南站、江杨北路)。
线路识别色:黄色。
轨道交通4号线:运营方式为环线:宜山路—西藏南路—南浦大桥—中潭路—虹桥路。
长约公里,共设26座车站,环线(除宜山路外与轨道交通3号线接轨为高架,其余为地下车站)。
线路识别色:紫色。
轨道交通5号线:运营区间:莘庄—剑川路—闵行开发区。
长约17公里,共设11座车站(除莘庄为地面车站,其余10座为高架车站)。
线路识别色:紫红色。
轨道交通6号线:运营区间:港城路—源深体育中心—东方体育中心。
长约36公里,共设28座车站(其中高架车站8座,地下车站20座)。
线路识别色:品红色。
轨道交通7号线:运营区间:花木路—东安路—美兰湖。
长约37公里,共设32座车站。
是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一条南北向的骨干线。
线路识别色:橘红色。
轨道交通8号线:运营区间:航天博物馆—老西门—市光路。
长约41公里,共设30座车站。
上海地铁发展史2050年

上海地铁发展史2050年【最新版】目录1.上海地铁的发展历程2.上海地铁的现状3.上海地铁的发展规划4.上海地铁的公共安全与疫情防控5.上海地铁的智能化出行服务正文上海地铁的发展历程:上海地铁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 1990 年代初。
1993 年 1 月,上海地铁 1 号线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上海地铁建设的开始。
此后,先后开通了东延伸段、西延伸段、东延伸段、西西延伸段、虹桥火车站站、张江高科站地下车站。
上海轨道交通 3 号线于 2000 年 12 月 26 日一期通车,2006 年 12 月 18 日,北延伸段通车。
上海轨道交通 4 号线于2005 年 12 月 30 日通车。
上海地铁的现状:截至 2022 年 12 月,上海地铁已建成运营的线路共有 16 条,包括 1 号线、2 号线、3 号线、4 号线、5 号线、6 号线、7 号线、8 号线、9 号线、10 号线、11 号线、12 号线、13 号线、14 号线、15 号线和 16 号线,共 500 多个车站,线路总长度超过 700 公里,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
上海地铁的发展规划:根据上海市的城市发展规划,未来上海地铁将继续扩大规模,到 2025 年,上海地铁的线路总长度将达到 1000 公里左右。
同时,上海地铁还将推进轨道交通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融合发展,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交通互联互通,实现长三角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战略。
上海地铁的公共安全与疫情防控:上海地铁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和疫情防控,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乘客安全。
例如,实施乘客进站安检,对进站各类物品进行安全检查,堵截各类违禁品进站上车,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加强车站清洁消毒、做好通风换气等措施,严格贯彻落实运营现场疫情防控要求,确保乘客的乘车环境安全。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一、线网建设现状及发展分析2019年底上海市完成地铁2号西延伸线(长6.2km )、3号线北延伸线(长15.6km )。
至此,上海城轨交通运营总里程达145km 。
根据上海轨道交通规划到2019年,上海将有12条轨道交通线建成通车,组成长达311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
根据远景规划,上海整个轨道交通网络中共有17条线路(2019年建成12条),共设车站430座。
项目名称 1号线 2号线 3号线 4号线轨道线路长类型度(公里)地铁地铁地铁地铁21.26 18.4 24.97 27 17.04 31 33.1 35 23.3 31 - 120 - - - - - -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现状及规划起点已建项目火车站中山公园清河泾浦西大木桥莘庄龙阳路莘庄高科路江湾镇浦东蓝村路车站闵行开发区浦东机场16 14 19 26 11 2 27 28 22 12 33 38 27 23 - - - - -65.53 120 84.6 38.1 100 - - - - - - - - - - - - -1990-1996 1997-2000 1997-2000 -2019 -2019 2001-2019 -2019 2019-2019 -2019-2019 - - - - - - - - -终点车总投站数资(亿元)工期5号线轻轨磁悬浮磁悬机场快线浮列车6号线 7号线 8号线 9号线 10号线 11号线 12号线 13号线 14号线 15号线 16号线 17号线 18号线轻轨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轻轨轻轨轻轨轻轨在建项目济阳路站港城路站外环路站龙阳路站市光路站成山路站松江新城站宜山路站拟建项目外高桥保税高速铁路客区站临港新城2城北路站虹梅路金海路丰庄路华夏西路环西二大道金桥上海西站环南二大道祁连山路虹口公园上海西站军工路长江西路华夏中路二、设备现状及发展上海轨道交通运用了大量先进的新技术,所拥有的硬件设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上海地铁的建设和运营

站 ,总 共 有 5 ,分 别 为 西 藏 南 路 站 、 马 当路 座
客流达 8 万人次 ,换乘 车站达 1座 。 O O
7 -线为1 、g - g 号线 两 侧 的 南北 主干 线 。 8 号 线 全 长 3 .k 75 m, 2 座 车 站 , 日客 流 达7 万 人 7 0
次 。7 号线 全 长3 k 5m,2 座 车 站 , 日客 流达 5 8 6
铁 的规 模已跃 居全 国第 一 ,世 界前 五 。
1年 前 的 19 年 4 1 日 ,上 海地 铁 1 5 95 月 0 号线 经 过 5 的建 设 ,建 成 运 营长 1k l 车 站首 年 7ml 座
条 地铁 线 。
2上海地铁工程建设的回顾
上 海地 铁 的筹 划可 以追 溯 到 1 5 年 , 当年 98 8 , 立上 海地铁 筹 建处 ,对于 如何 在 上海 软 土 9成
试 验 段 工 程 , 首次 采 用 地 下连 续 墙 工 法完 成 漕
宝路 地铁 车站 和矩 形 暗埋 区 间隧道 ,采用 6 4 . m 3 盾构 掘进 完成 60 4 m区间隧 道 。 1 9 年 1 ,上 海地 铁 l 线 工程 经 国 家批 90 月 号 准 正式 开 工 ; 1 9 ..o 铁 1 9 541k 号线 锦江 乐 园一 新
万 人次 。
客站1k 6 m建成 运 营 ;1 号线 的 1 座 车 站 有 1座 3 1 为地 下 车 站 ,采 用 地 下 连续 墙 围 护 ,深 基 坑 施
上海市城市交通发展现状

上海市城市交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上海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成为了市民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上海市的城市交通已经实现了多元
化的发展,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铁交通
上海市地铁交通系统已经成为了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21年,上海市地铁已经开通有16条线路,总长度超过700公里,通达城
市的各个角落。
并且还有数条线路正在规划和建设中。
地铁交通的优
点在于速度快、车辆密度大、对环境污染较小等等。
二、公共汽车交通
公共汽车依然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市的公共汽车网络非
常完备,到达的区域较为广泛。
但是由于城市道路拥堵的问题,公共
汽车交通也逐渐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在这方面,上海市的交通部门正
在思考更好的政策和策略,以提高公共汽车交通的运营效率。
三、出租车服务
出租车服务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市的出租车数量相对较大,但同样也面临着车辆拥堵和交通安全问题。
而随着网约车的出现,出租车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四、自行车交通
自行车交通是城市交通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之一。
上海市的自行车道系
统逐渐完备,但由于中老年人和儿童等人群的使用较少,自行车交通
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城市交通工具。
总体而言,上海市的城市交通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在
未来,上海市的交通部门还需要加强对交通网络的优化和管理,以便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上海市交通情况调查报告

上海市交通情况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上海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问题成为了城市面临的重要挑战和关注焦点之一。
为了进一步了解上海市的交通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交通情况调查。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上海市的交通状况,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交通问题。
二、背景信息上海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
上海市交通网络发达,包括地铁、公交、轮渡、出租车、自行车等多种交通方式。
三、交通方式调查1.地铁:调查结果显示,地铁是上海市居民最常用的交通方式。
地铁网络覆盖了城市的大部分区域,线路密度高,运力充足。
不过,由于高峰时段的拥挤和空调问题,乘客对地铁的满意度有所下降。
2.公交:公交系统在上海市早已发展成熟,提供了广泛的路线覆盖,对于上班族和游客来说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选择。
但公交车辆拥堵问题和公交站点设置的不合理导致了部分路段的拥堵。
3.出租车:调查显示,上海市的出租车服务质量普遍比较高,出租车司机的服务意识和驾驶技术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然而,早晚高峰时段出现的拥堵问题严重影响了出租车的运营效率。
4.骑行:自行车在上海市曾经是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车辆增加,骑行人数逐渐减少。
调查显示,上海市骑车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短途出行、购物等活动所需。
五、交通问题分析1.交通拥堵:上海市人口密集,车辆增长速度快,导致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交通拥堵尤为突出,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空气污染:交通密集的上海市,尤其是高峰时段,汽车尾气排放严重,导致空气污染问题突出。
这对居民的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3.交通安全: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交通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一方面,上海市车辆数量庞大,道路状况复杂,容易引发事故。
另一方面,部分驾驶员的不规范驾驶和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也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六、解决方案1.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加大对地铁、公交、轮渡等公共交通网络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地铁线路和公交线路,提高公共交通的运力和服务质量,引导居民减少小汽车使用。
上海市地铁发展现状

上海市地铁发展现状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公共交通工具。
在中国的大城市中,上海市的地铁发展水平领先于其他城市,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大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覆盖了上海市主城区和部分近郊区域。
本文将对上海市地铁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上海市地铁的建设始于1993年,当时地铁1号线的工程施工开始,1995年正式开通运营。
此后,随着上海市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铁建设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上海市地铁是全球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之一,已开通18条运营线路,总里程约705.5公里,共设有393座车站。
同时,上海市还在建设4条新的地铁线路,预计将在2021年投入运营,将会进一步完善上海市地铁的交通网络。
二、上海市地铁的运营特点1.线路分布广泛。
上海市地铁的运营线路覆盖整个城市,串联起了主城区和近郊地区,不仅方便了市内居民的出行,也提高了城市进出的效率。
2.运营时间较长。
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上海市地铁的运营时间较长,每天一般从早上5:30开始运营,直至晚上11:00左右结束,早晚高峰期间甚至加开了需要的临时列车。
3.多元化的票务体系。
上海市地铁的票务体系较为复杂,市民可以通过购买单程票、公交一卡通、市民卡等多种方式购买车票,还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支付方式购票。
4.公共交通连接起来。
上海市地铁与公交、出租车等其他公共交通模式进行了紧密的连接,各种交通模式之间互相配合,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交通体验。
三、上海市地铁的发展与建设战略1.扩大运营网络。
上海市正计划增加4条新的地铁线路,进一步扩大地铁的覆盖面,提供更加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务。
2.推广新技术。
上海市地铁正积极探索新技术,如智慧地铁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等,增强地铁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3.提高运营效率。
为了提高运营效率,上海市地铁正在推进“智慧运营”计划,通过新技术推动地铁的安全与准时的运营。
4.加强对环保的贡献。
上海市地铁将继续保持先进的技术手段,采用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并积极与其他公共交通模式合作,为市民提供更为清洁、绿色的出行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地铁发展现状1010310130 宣守旺摘要:自21世纪初地铁建设在我国许多城市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上海地铁作为其中的代表,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本文主要介绍了上海地铁的发展概况,发展历程,对它的评价和“十二五”发展展望。
一上海地铁发展概况上海地铁,其第一条线路于1995年4月10日正式运营,是继北京地铁、天津地铁建成通车后中国内地投入运营的第三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是目前中国线路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截止2011年6月30日,上海轨道交通线网已开通运营11条线、275座车站,运营里程达420公里(不含磁浮示范线),另有全线位于世博园区内,仅供世博园游客和工作人员搭乘的世博专线,近期及远期规划则达到510公里和970公里。
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的总长超过400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目前上海地铁运营线路如下:轨道交通1号线运营区间:富锦路—上海火车站—莘庄。
长约37公里,共设28座车站,是一条纵贯上海南北走向的交通大动脉。
线路识别色:红色。
轨道交通2号线运营区间:徐泾东—淞虹路—浦东国际机场。
长约68公里,共设31座车站,是一条横贯上海市区连接浦江两岸的东西向线路。
线路识别色:绿色。
轨道交通3号线运营区间:上海南站—长江南路—江杨北路。
长约40.5公里,共设29座车站,是一条环绕中心城区以高架为主的地铁线路。
线路识别色:黄色。
轨道交通4号线环线。
长约33.6公里,共设26座车站,与轨道交通3号线接轨成环。
线路识别色:紫色。
轨道交通5号线运营区间:闵行开发区-莘庄。
长约17公里,共设11座车站(除莘庄站为地面车站,其余10座为高架车站)。
线路识别色:紫红色。
轨道交通6号线运营区间:港城路—东方体育中心。
长约36公里,共设28座车站(其中高架车站8座,地下车站20座)。
线路识别色:品红色。
轨道交通7号线运营区间:美兰湖—上海大学—花木路。
长约37公里,共设32座车站。
是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一条南北向的骨干线。
线路识别色:橘红色。
轨道交通8号线运营区间:市光路—航天博物馆。
长约41公里,共设30座车站。
在人民广场与1、2号线形成大型轨交换乘枢纽,并在西藏南路站与4号线形成立体“十字”交叉换乘。
线路识别色:蓝色。
轨道交通9号线运营区间:松江新城—杨高中路。
长约46公里,共设23座车站,是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重要的市域级骨干线路。
线路识别色:淡蓝色。
轨道交通10号线运营区间:虹桥火车站-新江湾城(支线:航中路—新江湾城)。
长约36公里,共设31座车站。
线路识别色:淡紫色。
轨道交通11号线运营区间:嘉定北—江苏路(支线:安亭—江苏路)。
全长约66.5公里,投入运营车站20座。
线路识别色:深褐色。
在建线路如下: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全部为地下线,是连接上海市西北地区~中心城~浦东新区的一条主干线。
北段二期全长约21公里,线路途经长宁区、徐汇区、浦东新区3个行政管辖区,共设13座地下车站,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站、徐家汇站、上海体育馆站、龙华站、云锦路站、石龙路站、东方体育中心站、三林站、东明路站、浦三路站、严御路站(预留)、御桥站、罗山路站。
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为纵贯中心城区“西南——东北”轴向的重要主干线。
全长约为40公里,线路途经上海市的闵行区、徐汇区、卢湾区、静安区、闸北区、虹口区、杨浦区及浦东新区,共8个行政管辖区。
共设32座车站,全部为地下站,分别是七莘路站、虹莘路站、顾戴路站、东兰路站、虹梅路站、虹漕路站、桂林公园站、漕宝路站、龙漕路站、龙华路站、船厂路站、大木桥路站、嘉善路站、陕西南路站、南京西路站、汉中路站、曲阜路站、天潼路站、国际客运中心站、提篮桥站、大连路站、长阳路站、宁国路站、隆昌路站、内江路站、复兴岛站、利津路站、巨峰路站、杨高北路站、金京路站、申江路站和金海路站。
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为纵贯中心城区“西北——东南”轴向的重要主干线。
一期工程全长约为16公里,线路途经上海市嘉定、普陀、闸北、静安4个行政管辖区。
共设14座车站,全部为地下站,分别是华江路站、金沙江西路站、丰庄站、祁连山南路站、真北路站、大渡河路站、金沙江路站、隆德路站、武宁路站、长寿路站、江宁路站、汉中路站、自然博物馆站、南京西路站。
轨道交通16号线工程线路长约59公里,共设13座车站,分别为龙阳路站、华夏西路站、罗山路站、周浦东站、航头社区站、航头站、新场站、野生动物园站、惠南站、浦东火车站站、临港新城北站、沪城环路站、临港新城站。
线路走向为:浦东新区龙阳路站—沿罗山路、规划罗南大道(S3)—规划航三公路—人民西路—拱极路—穿川南奉公路、远东大道—折向平行浦东铁路东侧南行—跨越大治河—折向临港大道。
二上海地铁发展历程上海最早于1958年提出修建地铁的设想,历经了前期准备、线路式发展、网络化发展和体系化发展4 个主要发展阶段。
1. 前期准备阶段1958年,上海首次提出修建地铁的设想,当时苏联专家认为上海属软土地层,含水量多,不宜建设隧道工程。
面对不同观点,以刘建航院士为代表的第一代上海地铁人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硬是在“豆腐里打洞”,历经3 年的不懈努力和无数次尝试,终于掌握了在上海软土层中的地铁修建技术,于1962年诞生出第1 个盾构模型, 1965年成功建造出总长660 多m 的试验段,充分证明中国人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的技术建造地铁,也为后期地铁建设完成了所必需的技术储备。
2. 线路式发展阶段1990 年~2003年,由于城市居民出行总量的快速增长,上海加快了地铁的建设进程。
1995年4月,道交通1 号线正式通车试运营。
此后,上海陆续建成了轨道交通2、3、5 号线以及1 号线南延伸段等工程,有效缓解了居民出行难的问题。
此刻,上海地铁建设一定程度地体现了网络化特征,但总体上看,各项目建设基本上只从线路自身考虑,仅可完成线路内部各专业系统的串联组合,处于单线式(线路式)较低水平的建设阶段。
3. 网络化发展阶段2003 年~2007年,上海轨道交通建设以网络系统综合研究成果为指导,在完成单一线路内部各专业系统的串联组合的同时,还完成了不同线路相同专业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与整合共享的网络化发展阶段(称之为“先网络、后线路”)。
先后建成了轨道交通1号线北延伸段和4号线,网络形态初步形成,网络化建设与运营水平明显提升。
4.体系化发展阶段2007 年6 月,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论坛在上海举行,其主题为“网络化建设和运营”,业内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与运营的发展趋势取得共识。
这标志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正逐渐步入网络化发展阶段。
上海地铁作为网络化建设的先行者之一,树立了“先体系、再网络、后线路”的体系化发展理念,即在完成不同线路、专业系统之间互联互通与整合共享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各专业系统与网络层面统一管理平台的关系,梳理网络综合体系的内部关系,初步搭建起网络运营、网络维护保障、网络应急处置和网络标准等核心体系的总体框架,并继续深化研究,指导组织建设、流程再造,力求为网络良性运转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三对上海地铁的评价首先是发展速度快。
过去30 多年北京一直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领跑者,但是最近四年上海后来居上,发展速度令北京望尘莫及,在世博会开幕前,上海轨道交通算上磁浮线已经建成1条线,总里程突破450公里。
而北京此时才有220 多公里,不及上海的一半。
上海轨道交通不仅稳居中国第一,在全球也名列前茅,其在短短20年的发展相当于伦敦、巴黎等城市100多年的发展水平,建设速度之快,被世界地铁协会称为“世界城市地铁建设发展的奇迹”。
第二是布局规划好。
打开上海轨道交通平面图,可以看到其布局规划相当合理,线网走均衡、疏密有致,有7 条线路连通浦东和浦西,一条环线沟通了几乎所有的放射线,基本形成“覆盖中心城区、连接市郊新城、贯通重要枢纽”的网络。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地铁网与上海两大机场、三大火车站实现零距离换乘,并且这些重要交通枢纽都与两条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均衡衔接。
其中上海火车站与上海南站、虹桥火车站和虹桥机场与浦东机场之间实现了一线直通,这一点完全与国际惯例接轨!对比北京的交通枢纽,除北京南站有一条4 号线直通外,首都机场、北京火车站、北京西站、北京北站目前均没有实现与地铁的零距离换乘。
第三是换乘方便省力。
无论是两线换乘站,还是三线、四线换乘站,线路和通道设计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一般走较短的距离即可实现换乘,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佩服上海人精明的设计。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是全球认可的公理,可是某些设计者偏偏不认这个理,设计的地铁换乘通道曲折而漫长,如北京东直门、西直门换乘枢纽,似乎是故意“运动”群众,让人走曲折的路。
第四是票制票价合理。
上海地铁的票价与乘坐距离成正比,每次从3元到9元不等,还有一种一日票售价18元,可以在24小时内无限次乘坐除磁浮线外的所有轨道交通。
同时上海地铁票是有时效性的,一张票从进站到出站总时间不能超过180分钟。
这种与成本挂钩的票制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也是国际惯例。
从伦敦到巴黎,从东京到香港,城市轨道交通基本都是这种票制。
有些人称赞北京地铁的2元通票便宜,不论多远,一张票可以乘一天。
其实,2元通票的政策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交通背景下产生的,对吸引公众更多的利用公共交通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从发展来看,2元通票不利于合理配置交通资源和可持续发展。
地铁运营的亏损最终还是靠纳税人的钱来补贴,而依靠补贴的地铁企业很难有动力去改善服务质量,这也是北京地铁在发展速度和服务质量上落后于上海的重要原因。
但是,上海地铁也有缺陷。
比如有些线路发车间隔过长。
而且在8月最炎热的时候,站台还没空调,等10多分钟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还有,站内标志不够清晰,等等。
四对上海地铁的展望展望十二五的发展,地铁作为现代化城市大运量、快速、绿色的交通方式,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无疑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地铁网络在城市交通的骨干地位不断凸显,市民对地铁依赖度的不断提高,保障网络运行安全正在成为地铁建设发展乃至城市运行管理的重中之重。
为此上海地铁明确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管建并举,管理为重,安全运行为本。
”在充分总结世博会运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把确保安全安全行驶放在第一位,作为十二五发展的首要任务。
十二五是上海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上海地铁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也面临新的考验。
上海地铁将把网络运行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强化管理保安全、持续发展保民生,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1] 百度百科《上海轨道交通》[2] 吴晓红张琦《上海地铁发展与世博服务》[3] 沈培钧《全球化的上海轨道交通》[4] 应名洪《聚焦上海地铁十二五发展:把网络运行安全作为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