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
生物学硕士授权一级学科学位授予基本标准

生物学硕士授权一级学科学位授予基本标准第一部分本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一、学科概念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
近年来许多科学家更倾向于称其为“生命科学”,以体现所研究的对象从实体存在的“生物”向生命现象的本质、生命活动的规律及其内在机制的拓展和深化。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可以依据生物类型、生物结构和生命运动的层次、生物功能的类型、以及主要研究的手段等加以划分,并体现为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学科。
二、学科历史信阳师范学院生物学科自1983年建立以来,着眼地方发展需求,以具地区特色的生物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遗传学、生态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等学科方向上研究特色明显,取得了丰厚的学术成果和较为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生物学科现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含茶叶检测)、生物制药和茶学4个本科专业。
本学科于2007年招收第一届全日制学术性硕士研究生,生物学一级学科于201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植物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
40年来,本学科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63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就业质量不断提升。
三、学科现状本学科围绕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科前沿,以具地区特色的生物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遗传学、植物学、动物学和生态学等学科方向上研究特色明显,取得了丰厚的学术成果和较为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近年来,学科陆续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基金、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基金、河南省高校杰出人才科研创新工程等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并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通过定期选送团队学术骨干到国内外做高级访问学者和进修学习,团队青年学术骨干快速成长,学术团队成员知识、学历、年龄、学缘结构进一步完善;主办并积极参加高层次国内外学术会议,扩大学术交流,加大引进专家的力度,增强本学科在学术界的影响。
凝炼学术力量,积极申报省部级、国家级研究课题,承担重大横向课题,以课题为基础出版和发表一批著作和论文,帮助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解决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在学术界与企业界得到广泛好评。
生物学一级学科包括哪些专业2024

引言概述: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它是自然科学中的重要一支。
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动植物的形态学、生理学、进化学、遗传学等诸多领域。
本文将更深入地探讨生物学一级学科的具体专业分支,以进一步了解生物学领域内各个专业的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
正文内容:一、生物进化与生态学专业:1.进化生物学:研究物种的形成、演化和变异等,探讨生物多样性、适应性以及进化机制。
2.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
3.生物地理学:研究物种分布的地理模式和影响因素,揭示生物地理过程和演化历程。
二、细胞与发育生物学专业:1.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其内外环境对细胞活动的影响,包括细胞分裂、凋亡等。
2.发育生物学:研究生命个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关注胚胎发育、器官发生等方面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3.组织学与胚胎学:研究生物体的各种组织结构、器官发育以及胚胎形成和发育的过程。
三、遗传学专业:1.传统遗传学:研究遗传基因的传递和变异规律,揭示种群、家系和个体之间的遗传关系。
2.分子遗传学:研究基因结构和功能,揭示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3.基因组学:研究生物体基因组的组成和结构,关注基因的整体表达情况和相互作用网络。
四、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1.生物化学: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2.酶学:研究生物体内的酶的种类、结构和催化机制,探究酶在各种生物过程中的作用。
3.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体内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分子机制,从分子层面揭示生物的生命活动。
五、生物技术与生物药学专业:1.生物工程:研究利用生物制造物质、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程技术。
2.生物信息学:利用计算机和生物学方法研究生物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揭示生物信息的规律。
3.生物制药学:研究利用生物技术生产药物、研发新药等方面的科学和技术。
总结:生物学一级学科包括生物进化与生态学、细胞与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与生物药学等专业。
生命科学学院在生物学一级学科以下6个二级学科招收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④微生物学
01应用微生物学
02食用菌学
03微生物遗传学
04资源微生物学
陈玉惠(教授)
071007遗传学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8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④遗传学或细胞生物学
01细胞遗传学
02分子遗传学
03进化遗传学
04植物遗传学
05动物遗传学
生命科学学院在生物学一级学科以下6个二级学科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
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备注
0710生物学
Hale Waihona Puke 071002动物学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606普通动物学或607生物化学④807动物生态学或808普通昆虫学
01动物生态学
韩联宪(教授)
02脊椎动物系统分类
03昆虫学
04水生动物
071008发育生物学
01植物配子体发生与受精
02植物胚胎发生
03动物生殖生物学
071009细胞生物学
01细胞工程
02植物组织培养
03细胞的分化与发育
04植物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
05分子细胞生物学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1植物分子生物学
02植物基因工程
03生物信息学
04生物药物基因工程
05植物基因表达谱及基因功能
一级学科简介及博士硕士学位

一级学科简介及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研究生院二○一四年三月目录1-1 0710生物学一级学科简介 (1)1-2 0710生物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8)2-1 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简介 (14)2-2 0713生态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9)3-1 0802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25)3-2 0802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31)4-1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简介 (37)4-2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41)5-1 0815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48)5-2 0815水利工程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52)6-1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简介 (60)6-2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67)7-1 0828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77)7-2 0828农业工程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82)8-1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93)8-2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99)9-1 0832食品科学一级学科简介 (110)9-2 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14)10-1 0834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简介 (120)10-2 0834风景园林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24)11-1 0901作物学一级学科简介 (129)11-2 0901作物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35)12-1 0902园艺学一级学科简介 (147)12-2 0902园艺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50)13-1 0903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57)13-2 0903农业资源环境一级学科简介 (165)14-1 0904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简介 (168)14-2 0904植物保护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71)15-1 0905畜牧学一级学科简介 (176)15-2 0905畜牧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81)16-1 0906兽医学一级学科简介 (187)16-2 0906兽医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91)17-1 0907林学一级学科简介 (197)17-2 0907林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202)18-1 0908水产学科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212)18-2 0908水产学科博士学位基本要求 (216)19-1 0909草学一级学科简介 (220)19-2 0909草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223)20-1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229)20-2 1201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235)21-1 1203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简介 (242)21-2 1203农林经济管理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246)0710生物学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生物学(英文)名称: Biology一、学科概况生物学是人类在对生存环境和自身认识的长期积累中,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古老学科,与医学、农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生物学一级学科(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生物学一级学科(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的研究生,要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诚实守信;应能较好地掌握辨证唯物主义的原理与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合作精神,学风严谨,谦虚、进取、敬业,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本学科研究生应掌握扎实宽广的生物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各自相关的专业知识与实验科研技能,掌握一门外语(一般为英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毕业后可从事生命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及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二级学科各专业及研究方向1. 植物学2. 动物学3. 微生物学4. 遗传学5. 发育生物学6. 细胞生物学7.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8. 海洋生物学9. 生物物理学三、学制与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在校学习期限为2-4年。
3年制硕士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最长提前时间不能超过一年。
成绩优秀,提前完成论文、且在SCI刊物上发表与毕业论文有关的研究论文者,硕士论文经学位委员会指定的3人以上指导小组预答辩,推荐进行硕士论文答辩方可向学校申请。
四、培养方式1.根据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本学科按生物学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按一级学科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在学生进入到实验室后,由导师或导师组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完成相应的专业学习。
2.本学科鼓励开展硕士研究生的“三种经历”工作,即海外学习经历、第二校园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在海外学习经历、第二校园经历中实行双导师合作培养。
五、应修总学分数硕士生的课程学习一般为一年,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22学分(含前沿讲座与社会实践),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具体课程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六、课程的类别及设置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具体课程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1、必修课 22学分思想政治理论(理工医)3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学位基础课9学分;学位专业课2学分;前沿讲座2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生物学

附件4
西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生物学
专业名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专业代码071010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06年07月14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2、每个二级学科设专业课2-3门,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须在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4、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增设“教育科学通论”、“现代教育技术”为必修课,免除“学术活动”、“社
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二项必修环节
5、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免除“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第一外国语”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增
设“中国概况”为必修课。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六、需阅读的主要文献。
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授予学位类别:理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10 生物学二级学科代码名称:071001 植物学071002 动物学071003 生理学071005 微生物学071006 神经生物学071007 遗传学071008 发育生物学071009 细胞生物学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21生物信息学0710Z2 生物工程0710Z1 生物统计制订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牵头)基础医学院、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参与)培养方案版本号:2016版一、学科概况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等的科学。
中南大学生物学学科伴随着“百年湘雅”医学教育的发展而成长,湘雅医学院的生物学教学始于1914年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建校之初的医学预科,1946 年湘雅医学院即建立了生物化学科。
在10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本学科在我国医学专门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了卢惠霖、夏家辉、任邦哲等蜚声中外的科学家,培养了以张友尚、刘德培、刘斯奇、黄承汉为代表的一大批遍布海内外的优秀人才。
本学科点分别于1977 和1981 年获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获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本学科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遗传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学为湖南省重点学科,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3个ESI 学科已经进入世界排名前1%。
学科拥有“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外专局创新引智基地等国家级平台,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中组部千人计划1人、万人计划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
近年来,承担了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重大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
本学科在国内最早开展人类遗传资源的收集、保藏和利用,致病基因克隆、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等方面处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在临床医学中开创了“医学遗传科”,引领了我国医学遗传学的发展。
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1000)2016年修订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思想进步,专业基础扎实,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21世纪生物学专业从事教学与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1.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团结协作、求实创新和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努力为科学事业、振兴经济发展服务;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
3.努力学习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了解生物学发展的前沿动态,熟练掌握现代生物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熟练运用实验设备进行实验研究,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能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4.身体健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相关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1.植物学(071001)①作物生理生态以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开展粮食作物高产优质的应用基础理论及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中原经济区循环农业创新关键技术研究、作物节水节肥与均衡增产、持续高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农田污染减控关键技术研究等,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作物生长生理研究。
②药用植物生物技术以四大怀药等豫产道地中药材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种质资源收集和离体保存、基因分析及有效成分提取分离、脱毒快繁及产业化、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培育等方面的研究,构建中药农业技术体系。
③优势观赏花卉和重要农作物生长发育及化学调控以植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为理论基础,对我省优势观赏花卉和重要农作物进行花期调控、植物生长物质的筛选与优化,同时对我省主要园林观赏花卉和药食兼用花卉品种进行品种改良。
④药用植物学主要研究药用植物的结构、化学成分以及药用植物细胞分化与药用成分产生的关系,开展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及保护利用、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和遗传背景分析等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二零一八年九月新乡医学院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10)为加强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计划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确保培养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并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意见》(教研[2013]1号)文件精神,提高我校生物学硕士学位授予质量,同时突出生物学学科优势和特色,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培养方案(总则)。
一、培养目标生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具体要求是:(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新见解。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
(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目前,在生物学一级学科下设有微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3个二级学科,形成合成生物学、干细胞分化及应用、纳米生物医用材料和应用神经科学4个稳定的培养方向。
(1)合成生物学方向本培养方向以合成生物学改造工程与应用为导向,着眼于来解决人类健康关切中的重大问题。
主要致力于两个重点领域的研究:①恶性肿瘤的合成生物学精准治疗研究;②功能寡糖的合成生物学制造与医学用途研究。
(2)干细胞分化及应用方向本培养方向以干细胞基础及应用研究为导向,主要开展:①干细胞向功能细胞诱导分化及机制研究;②体内微环境对干细胞分化的影响、作用和机制;③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④细胞治疗技术及产品的开发及临床应用。
(3)纳米生物医用材料方向本培养方向以纳米生物医用材料为导向,主要开展:①功能/智能生物材料;②增材制造与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疗;③组织工程与干细胞技术;④纳米技术和控制释放药物体系等。
(4)应用神经科学方向本培养方向以低温保护的分子机制和冷休克蛋白在神经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为导向,主要开展:①冷休克蛋白对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②转录因子、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③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试剂系统的研制;④新型神经修复材料的研制。
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生物学学术型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
基础理论课学习时间为半年,专业理论、实践技能、科学研究(含论文写作)为两年半。
四、课程设置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专业课、专业英语、学术活动和必读书目。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25 学分以上,详见附表各二级学科课程体系总体框架表。
(一)公共必修课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自然辩证法18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 2英语100 6(二)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学时学分统计学及SPSS 软件应用40 2.5高级生物化学24 1.5生物信息学18 1仪器分析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18 1(三)公共选修课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分子细胞生物学30 2生命科学论文写作与文献鉴赏18 1基因表达与调控18 1蛋白质表达与纯化18 1现代疫苗学应用与实践18 1生物医用纳米材料18 1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进展30 2工业微生物育种学18 1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18 1合成生物学18 1(四)专业课本专业不同方向的研究生按二级学科集中授课和考核,由导师指定自学相关专业内容。
课程名称学时学分现代生物学技术18 1发育生物学30 2现代微生物学研究方法18 1(五)专业英语以自学为主,在导师指导下,由指导小组和导师共同制定学习内容。
并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确定相关的必读本学科权威外文杂志。
随时记录读书笔记,写出1篇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
(六)讲座课第一学期的学术活动由研究生处组织开设,共2学分。
进入培养单位后参加相关专业组织的专题讲座学术活动,每次0.1学分,总学分不低于1学分。
(七)必读书目本专业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定期阅读至少2本与专业相关中英文权威期刊杂志。
五、培养方式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并紧密结合研究方向,遵循如下原则:(一)采用指导小组领导下的导师为主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法。
(二)政治理论学习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相结合。
研究生除学习政治理论外,还应参加时事政治学习及公益劳动等。
(三)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并重。
在重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学习的同时,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验技能和科研工作能力的锻炼。
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和研究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四)理论知识、查阅中外文献、专业外语等方面要贯彻导师指导和研究生自学相结合的原则。
(五)注意因材施教,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获取知识和科研工作的能力。
(六)研究生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七)在保证达到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具体培养方式可灵活多样,不断总结经验和创造新型培养方式。
六、技能训练(一)专业技能及研究方法研究生需要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专业技能及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方法。
(二)学术活动研究生在技能训练及科研期间,必须参与不少于10次的学术活动;主讲至少1 次学术报告。
研究生须认真填写《新乡医学院研究生科技学术活动手册》。
校级的学术活动由研究生处认定,各培养单位的学术活动由各培养单位认定,考核成绩分为合格或不合格,经所在培养单位审核后,合格者可获得相应学分。
(三)其他能力包括人文素质能力要求、英语口语能力、本专业或相关行业法规等。
七、教学实践研究生必须参加教学实践,由导师所在指导小组组织安排。
研究生需完成不低于20 学时的辅助带教任务。
教学实践经所在指导小组考评合格后,可获得1学分。
八、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是以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依据,对研究生在校两年期间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技能提高、科研能力及参加学术活动等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考核。
中期考核的对象包括所有二年级在校研究生,一般于第四学期进行。
由研究生所在培养单位全面负责考核工作,研究生处监督抽查。
考核需填写《新乡医学院研究生中期考核情况登记表》。
中期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培养。
九、学位论文(一)选题1. 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在第二学期开始。
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收集有关文献资料,经过调查及预实验研究后,进行论文选题。
2. 选题领域:一般应在本学科专业范围内选题,所选课题原则上与本学科专业或导师现有的研究课题或科研项目有关。
(1)学位论文课题的选择应从本学科出发,选择既有坚实的实际应用背景,又有较为深刻的学术研究内涵的课题,也可选择结合生产实践、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的课题。
(2)课题要有先进性,使研究生有可能在论文中提出新见解,通过研究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对某个学科方向或技术领域有所推动;课题要有可行性,使论文提出的工作构想与思路,能够在本校或国内外有关单位的实验条件下取得足够的实验验证或揭示。
(3)研究工作应有所创新,能提出新的观点或建立新方法。
对本学科和生物医药事业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二)开题报告研究生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确定论文课题,撰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对所选课题的立论依据、研究方案、研究基础和经费预算等做出全面介绍并进行论证。
研究生论文课题确定后,开题前必须完成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文献综述,其中正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综述参考文献中的近三年文献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外文文献比例原则不低于50% (比例由各培养单位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而定)。
开题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立题依据、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预期结果、科学意义、关键技术、创新点、经费预算及进度等内容。
开题报告需在第二学期适当时间举行,并需成立评审专家组,评审组由本学科或相关学科5名专家(其中研究生导师不少于3名)组成(报告会时间一般为每位研究生40分钟左右,研究生对拟选课题作20分钟左右的全面汇报并当场回答评审专家的提问,研究生针对专家组所提意见,对课题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开题报告通过后,研究生应详细填写《新乡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一式三份,分别报送所在指导小组、学院及研究生处。
(三)实验记录为切实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规范学术道德,培养严谨科研态度,保证科技工作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硕士研究生应真实地记录和统计各种数据、文字、图表、声像等原始资料。
提交毕业学位论文时一并提交原始实验记录至研究生处,具体参照《新乡医学院实验记录规范要求》。
(四)论文工作阶段报告论文实验中期,本学位授权点需制定出详细的论文工作阶段报告制度,每学期至少举行2次研究生论文工作阶段报告会,研究生要在课题组内汇报本阶段的论文工作情况,提出所遇到的问题及下一步的计划等。
(五)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初稿必须于第六学期三月底前完成,字数不少于3万字,学位论文撰写格式需依据《新乡医学院研究生论文撰写要求》。
(六)论文初审论文完成后,经学校组织的论文初审,合格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七)预答辩论文初稿交导师审改后,提请指导小组安排预答辩,认真填写预答辩记录。
(八)论文答辩具体要求见《新乡医学院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九)发表论文规定依据新乡医学院研究生论文发表暂行规定:自然科学类学位研究生至少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在中文核心或以上期刊发表一篇论文。
不包括会议论文、综述、摘要等,发表申请学位的论文内容应与本人学位论文密切相关。
未按规定正式发表论文的研究生,按照《新乡医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发表论文的暂行规定》执行。
(十)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学位授予按照《新乡医学院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进行。
十、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始终。
(一)思想政治教育标准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基本路线,树立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理想。
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自觉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马列主义的理论学习,主要在第一学期完成。
参加政治学习和党团,组织活动。
第一学期在学校,第二学期至第六学期在所在培养单位参加活动。
导师应密切配合加强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指导,加强行政管理,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切实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研究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