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合集下载

矿山地质环境野外调查内容

矿山地质环境野外调查内容

矿山地质环境野外调查内容1、了解从(州市、县、镇)至矿山的里程(km)。

2、调查进入矿山区域的道路情况,道路路基和边坡是否稳定是否有坍塌滑坡现象(拍照)。

3、调查矿山周围村庄情况,几户、人口数、经济收入、外出人口数,人均收入、经济作物、动植物等等(列表)。

4、调查村庄房屋情况,询问村庄里有没有房屋开裂、塌陷等若有做仔细描述,询问村庄附近山体有没有发生过开裂、蹦塌、滑坡,村庄附近的冲沟、泥石流等情况(拍照)。

5、调查村庄和矿山饮用水情况,村庄的河流、溪沟其水流量、流向、河流宽度、水质(拍照)。

6、调查矿区地形地貌(坡度、高差、排水情况),矿山植被(覆盖率、物种)等(拍照)。

7、调查矿区气象水文,年最高和最低降雨量,年均降雨量,区域属哪个水系支流有几条。

8、调查矿山周围有没有古(新)滑坡体,其稳定情况、上覆地层、滑距、滑向、植被情况(拍照、列表)。

9、调查矿山道路边坡和平硐口是否有崩塌、不稳定斜坡体,其稳定情况、上覆地层岩性结构构造、崩塌体和不稳定斜坡体大小、坡度和产状、植被情况(拍照、列表)。

10、调查矿山周围是否有泥石流沟,其物质来源、冲沟两岸地层和岩性结构构造产状、沟两岸的植被情况、坡度和坡降比、流向、形状“U”或“V”、对下游的危害情况(拍照、列表)。

11、调查矿山区域内岩溶是否发育,是否有溶洞、溶槽、溶蚀洼地等,其高度、宽度、长度,上覆地层、植被、稳定情况(拍照)。

12、调查矿山岩土体风化情况,岩土体风化程度描述、植被发育情况(拍照)。

13、调查矿山各个老硐和新硐位置,洞口岩层稳定性、洞口植被、围岩体、涌水量(拍照)。

14、调查矿山地表采空区和地下采空区,露天采空区的大小,周围岩性、采空区深度,采空区周围植被,地下采空区大小,地表是否开裂或塌陷,植被发育情况(拍照)。

15、调查矿山工业场,地层岩性、周围的排水设施和拦挡设施。

16、调查矿山排矸场、堆渣场,其高度、宽度、堆放位置、稳定程度、周围排水设施、拦挡设施、危害对象等。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1 定义矿山地质环境是指矿床及其周围地区矿业活动影响到的岩石圈部分(岩石、矿石、土壤、地下水及地质作用和现象),与大气、水、生物圈之间相互联系(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环境系统。

1.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指矿业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所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 总则2.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实施省(自治区)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的技术工作依据。

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针对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环境保护服务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为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规划提供基础资料,为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则提供科学依据。

2.3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要求基本查明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遇到和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摸清底数,做出现状评价、预测分析。

2.4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不能局限于矿山用地面积之内,应将矿业活动影响范围作为调查区范围。

2.4.1 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范围应包括区域地质单元和影响的流域。

2.4.2 矿区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应根据矿区矿业活动对周围地质环境的整体影响确定其范围。

2.4.3 单个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应根据矿山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确定其范围。

2.5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任务:2.5.1 调查矿山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和矿业活动。

2.5.2 调查研究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其特征。

2.5.3 查明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影响与危害。

2.5.4 调查、总结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治理的经验与教训。

2.5.5 对矿山地质环境作出综合评价,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建议。

2.5.6 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3 工作程序:工作程序框图4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4.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概况、矿山基本情况及远景规划、矿山(区)地质环境条件、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恢复治理等。

新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发布

新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发布

新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发布新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矿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依法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活动和管理行为。

第三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应当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环境监测、评估和修复,促进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改善。

第四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应当建立健全法制,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第二章环境保护责任第五条矿山企业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主体,应当依法承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

第六条矿山企业在进行矿山开采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并报送环境保护部门批准。

第七条矿山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加强环境监测,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污染。

第八条矿山企业应当划定矿山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严禁非法矿山开采。

第九条矿山企业应当加强尾矿库治理,确保尾矿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尾矿泄漏造成环境破坏。

第三章环境监测与评估第十条矿山企业应当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定期监测和数据报送。

第十一条矿山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风险防控。

第十二条矿山企业应当将环境监测数据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第四章环境修复与恢复第十四条矿山企业应当制定矿山环境修复方案,并责任实施。

第十五条矿山企业应当储备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环境修复工作。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六条矿山企业违反本规定规定的,由环境保护部门责令改正,可以给予罚款,并可能吊销相关许可证。

第十七条矿山企业造成严重地质环境污染,需承担相应的修复和赔偿责任。

第十八条对矿山企业有关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违反本规定规定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十九条本规定由环境保护部门负责解释。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地质勘查措施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地质勘查措施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地质勘查措施左瑞琦(河北省地矿局地质勘查技术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81)摘 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能源开采、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都有深远的影响。

例如,矿山开采区周边地质会出现坍塌、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等,破坏周边的生态系统。

矿企要重视对矿山周边的地质环境保护,采取相对应的恢复治理措施,以降低矿山开采和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推动绿色矿山建设。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地质勘查措施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4-0193-2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and geological exploration measuresZUO Rui-qi(Geolog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of Hebe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Shijiazhuang 050081,China)Abstract: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energy exploit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fe. For example, geological collaps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geological disasters will occur around the mining area, which will damage the surrounding ecosystem. Mining enterpris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round the mine and take corresponding restora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mining and utilization on the environment,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mines.Keywords: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hydrogeological problem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measures1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

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

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

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指对矿山区域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气象、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调查和评价,以期了解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风险,为矿业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是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技术要求。

一、调查区划范围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应覆盖全部矿区及其周边地区,包括采矿区、选矿区、尾矿库、矿山废弃物堆存区等。

二、调查内容1.地质情况调查:包括矿山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矿化类型、矿床赋存特征等。

2.地貌条件调查:包括地势、地貌类型、河流分布、水系状况等。

3.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包括地下水位、水源供应、水质情况等。

4.大气环境调查:包括气象要素、大气污染源点、气象条件等。

5.土壤环境调查:包括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

6.生态环境调查:包括野生动植物分布、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生物资源等。

7.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综合上述调查结果,评价矿山地质环境的质量状况,并对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

三、调查方法1.现场调查:通过实地走访、采样、观测等方式获取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气象、土壤、生态环境等的详细信息。

2.实验分析: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包括地质样品的岩相分析、地层分析、矿物组合分析,水样的水化学分析,土壤样的理化分析等。

3.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生态环境等信息。

4.信息采集与处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对现场调查和实验分析等获得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综合处理,以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数据库。

四、调查结果应用1.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矿山环境管理与保护的科学依据,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参考。

2.环境影响评价:根据调查结果,对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指导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

3.环境监测与预警: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矿山环境变化情况,提前预警环境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矿山环境概况调查问卷模板

矿山环境概况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矿山环境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公众对矿山环境保护的认知和态度,我们特开展此次调查。

本问卷采取匿名制,所有数据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男()女2. 您的年龄:()18岁以下()18-25岁()26-35岁()36-45岁()46-55岁()56岁以上3. 您所在的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4. 您是否从事与矿山相关的工作?()是()否二、矿山环境现状5. 您认为我国矿山环境现状如何?()较好()一般()较差6. 您所在地区矿山企业数量如何?()较多()一般()较少7. 您认为矿山企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8. 您认为矿山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绿化工程()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三、公众认知与态度9. 您对矿山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如何?()非常关注()比较关注()一般()不太关注()非常不关注10. 您认为政府应如何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矿山企业环保意识()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矿山企业进行环保设施建设()加强矿山企业环保技术培训,提高环保管理水平()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11. 您认为公众参与矿山环境保护的途径有哪些?()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关注环保新闻,提高自身环保意识()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12. 您认为矿山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如何?()很大()较大()一般()较小()很小四、其他13. 您认为矿山环境保护还存在哪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14. 您对矿山环境保护有何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您的宝贵意见将对我国矿山环境保护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国家对各项能源矿产的开发也在不断加大,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威胁人们日常居住环境和矿山开采的程度。

在这一前提下,绿色矿业已经势在必行,如何合理开发矿山地质资源,并减小其不利影响,是我们现在急需考虑的内容。

本文不但提出了要保证矿山地质资源的有序开发,同时也以注重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分析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与发展,提出今后调查研究的方向与内容,由此推动矿山地质环境研究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和谐进步。

一、什么是矿山环境地质学在我们的认知中,矿产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其环境保护工作一般都相对薄弱,并由此还会产生一些地质问题。

并且,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与地质有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一般是地质环境所造成的。

除此之外,矿产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也会由于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结合产生更大的环境伤害,使得地质变化过程更加复杂。

矿山地质资源具有的双重特点是我们主要研究的对象,它的双重特点是什么?即资源性与环境性。

如果,这两点比较好的地方则会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反之,则会带来不利的后果,将直接影响到矿山资源的合理利用。

纵观历史,人类的活动离不开资源的有效配置,所以矿山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也是一直困扰人们有效开发的问题,另外,矿山地质环境产生的变化一旦超出当地的合理容量,将会产生更多的次生灾害或者环境污染等,这将严重影响到人类的正常活动。

正因如此,矿山环境地质学应运而生。

在人类的一系列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会由此产生很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过程,这些破坏过程的出现最终将导致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相互矛盾。

就如同矿山地质资源一样,由于其与自然环境是统一的整体,而矿产资源又是我们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样。

使得我们在对待矿产资源的同时还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工作,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只用注重矿产资源的利用才能使得我们的社会得到发展,只用注重环境的保护才能更好的利用矿产资源。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标准版)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标准版)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矿山企业(盖章):重庆市南川区柯壁煤炭有限公司板桥煤矿填表单位(盖章):重庆美高科技有限公司填表人:填表日期: 2014 年 6 月 25 日下面是诗情画意的句子欣赏,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1. 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

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

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2. 玉竹曾记凤凰游,人不见,水空流。

3. 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

4. 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5. 红尘嚣浮华一世转瞬空。

6. 我不是我你转身一走苏州里的不是我。

7. 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8. 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9. 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膝,忽然而已。

然,我长活一世,却能记住你说的每一话。

10. 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11. 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

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思念。

12. 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13. 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14. 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15. 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16.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17. 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

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

18.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19.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20.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21. 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22. 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23. 人天自两空,何相忘,何笑何惊人。

24.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25. 有缘相遇,无缘相聚,天涯海角,但愿相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类型、面积、植被发育情况,土地占压、 毁损等情况
(三)矿山地质环境条件(七方面)
• 1、地层岩性 围岩情况 • 2、地质构造 断裂性质、透水断裂 • 3、水文地质 • 4、工程地质 特殊岩土 • 5、矿山地质 • 6、不良地质现象 • 7、人类工程活动等
五、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调查(6+1条) (附录J(调查表))
(3)滑坡成因调查
• A、自然因素:降雨、地震、洪水、崩塌加 载等
• B、人文因素:各种人类工程活动 • C、综合因素:人类工程活动+自然因素
(4)滑坡危害及防治情况调查
• A、已发生滑坡危害情况调查:发展历史、 破坏地面工程、环境、人员伤亡、经济损 失等
• B、可能发生滑坡危害情况调查:分析预测 稳定性、滑坡发生后的可能成灾范围及灾 害情况
成,地层产状 • C、评价稳定性,进一步转化为泥石流、滑
坡等的可能性
4、滑坡
• (1)滑坡区调查 • A、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相对高度、河沟
发育、河岸冲刷、植被发育、地面堆积地 表水等; • B、滑坡体周边地层构造 • C、水文地质条件
(2)滑坡体调查
• A、形态与规模 • B、边界特征 • C、表部特征 • D、内部特征 • E、变形活动特征
2、地裂缝
• (1)构造地裂缝: • 分布、发生时间、规模(长度、宽度、深
度)、形态、数量、危害对象、危害程度、 危险性大小、生命及财产损失、稳定状态、 发展趋势、防治措施、治理效果等
• (2)非构造地裂缝: • 调查同上,补充调查产生的原因、自然因
素引起,人类活动引起(采矿、工程开挖 等)
3、崩塌
• C、滑坡防治情况调查:勘查情况、监测方 案、工程治理措施、防治现状、治理效果
5、泥(渣)石流
• (1)地质条件调查 • A、流域调查 • B、地形地貌调查 • C、岩(土)体调查 • D、地质构造调查 • E、气象水文条件调查 • F、植被调查 • G、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调查 • H、地震分析 • 6、地面沉降等
• (一)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及隐患(5+1) • 1、地面塌陷 • (1)岩溶塌陷:塌陷分布、形态、数量、发生时
间、塌陷深度、塌陷面积(总面积及各个塌陷面 积)、危害对象、危害程度、危险性大小、生命 及财产损失、稳定状态、发展趋势、产生的原因、 防治措施、治理效果等 • (2)采空塌陷:基本调查内容同上,补充调查塌 陷区的积水情况,常年积水、季节性积水的范围 面积、深度等;采空区的形成、分布与塌陷的相 互关系
B、有记载:调查危害对象、危害形式,初步圈 定危害范围,分析预测发展趋势及可能造成的 危害
C、防治情况调查:勘查情况、监测方案、工程 治理措施、防治现状、治理效果等
6、地面沉降
• (1)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 • (2)大量开采其它液体、气体矿产资源法
(石油、天然气、地热等)
(二)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破坏
• 1、地形地貌 • 2、地质遗迹 • 3、人文景观
(三)对含水层破坏
• 1、对含水层破坏:范围、规模、程度 • (1)含水层结构破坏 • (2)对水位的影响(水位动态变化曲线) • (3)对水量的影响 • (4)对水质的影响(上游、下游水质、排放水质) • 2、对生产生活用水的影响 • (1)水位下降、形成降落漏斗、井泉流量减少干
• C、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赋存特征; • D、工程地质特征; • E、危岩体变形发育史; • F、危岩体成因的动力因素; • G、分析预测崩塌的稳定状态、发生的可能性; • F、影响范围、危害对象、可能造成的损失等; • i、可能引起的灾害类型。
(2)已有崩塌堆积体调查
• A、崩塌时间及崩塌源调查 • B、崩塌堆积体分布、形态、规模及物质组
2、相邻矿山分布与概况
• (1)矿山种类及基本情况 • (2)周围矿山与本矿山的相互关系及影响 • (3)相似矿山发生(存在)的地质灾害及
地质环境问题情况 • (4)保护与治理措施与效果
(二)、矿山自然地理概况(四方面)
• 1、地形地貌(地貌图) • 2、气象资料: 时间序列、特征值、降水 • 3、水文资料: 河流、湖泊、海洋等 • 4、土地利用现状资料(现状分布图):土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二、调查方式方法
• (一)主要采用 • 1、资料收集 • 2、现场调查 • 3、照片、录像 • (二) 根据需要补充 • 地形测量、物探、钻探、坑(槽)探、取
样测试、遥感等工作
三、调查的精度
• 1、所有调查比例尺不得小于1:10000 • 2、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地质问题,提高精度
比例尺不得小于1:1000
• A、调查水动力类型:暴雨型、水体(水库、 塘坝等)溃决型、冰雪融水型等
• B、降雨型调查:暴雨调查:水库、塘坝等溃决时 外泄的最大流量及地下水活动情况
(4)泥石流危害性及防治情况调查
A、无文字记载:调查残留遗迹和堆积物特征, 推断活动历史、期次、规模、发育阶段等
四、资料收集主要内容(三方面)
• (一)、矿山概况 • 1、本矿山概况(填写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 • (1)相关证件、文件
• 采矿许可证、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文件等
• (2)矿山地质勘查资料、储量核实资料等 • (3)开发利用方案及批复文件 • (4)开采现状 • (5)开采历史 • (6)矿区社会经济概况、基础设施分布等
(2)泥石流特征调查
• A、确定泥石流类型:根据水动力条件 • B、调查泥石流形成区范围面积、自然条件、
物质来源及数量等 • C、调查堆积区的分布、范围、形态、变迁、
形成历史、一次最大堆积量等 • D、调查泥石流沟谷的历史:发生次数、发
生时间、频数、规模、形成过程、降水情 况、成灾情况等
(3)泥石流诱发因素调查
• (1)调查崩塌及崩塌堆积体造成的经济损 失
• (2)分析预测危岩体、崩塌堆积体失稳可 能造成灾害的影响范围,圈定危险区
• (3)确定受威胁对象,预测损失程度。
(1)危岩体调查:
• A、危岩体位置、形态、分布高程、规模(体积、重量 等);
• B、危岩体及周边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条件(坡体产状、 地层产状、组合关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