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笔记 汉唐的哲学思想(王充)【圣才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王充

一、自然观和无神论

1.“元气”论

王充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气”一元论,他提出“元气”是天地万物的原始的物质基础。气和云烟相似,是没有意志的物质,其属性是“自然”,“无为”。自然界按照它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王充不仅明确说明了天地万物是由物质性的“气”构成,而且针对着唯心主义目的论特别强调天地万物的构成是没有目的的,不是由有意志的天所决定的。

2.自然观

(1)反对“天人感应”

王充强调气的自然无为正是与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针锋相对的。王充对“天地故生人”“天地故生万物”的唯心主义目的论作出了批驳,他认为天地都是气,气是无意志的,天既不能有意志地创造人,也不能有意志地创造万物。王充肯定人和其他万物一样都是由元气构成的,其他东西有成有灭,人也就有生有死,人和其他东西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人是万物之中有智慧的东西而已,坚决地反对“人副天数”的天人感应理论。

(2)反对“天人合一”

王充指出,天人感应论者鼓吹“天人合一”,实际上是抹杀了天和人的差别。天是客观存在着的自然界,根本没有意志;人是动物中具有智慧的东西,有感情欲望,因而才能进行

有意志有目的的活动。“天人合一”的观点把天和人说成一样是有意志的,天人因此能相互感应,这不仅没有根据并且违背生活常识。

3.“无为”思想

王充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认为天地化育万物的力量就在于万物都能在天地之中自然而然地生长。王充这种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以及自然界的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4.无神论

(1)反对“君权神授”“谴告”说

王充以唯物主义自然观为武器,对建立在天人感应目的论基础上的“君权神授”等谶纬迷信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发展了无神论思想。王充还批驳了天人感应所宣扬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说法,并对自董仲舒以来一直宣传的“谴告”说也进行了批判。

(2)反对鬼神论、灵魂说

王充对一般的社会迷信如卜筮、祭祀、相信鬼神等也进行了批判。他否定了灵魂不灭、人死为鬼的说法,指出人的精神依靠身体,精神不能脱离身体单独存在,因此人死后不会变成鬼。王充还从认识论上指出鬼的观念的产生是由于假象,鬼实际上是脑子胡思乱想的假象。

二、认识论

1.形神关系

王充在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建立了唯物主义认识论,并用唯物主义解决了形神关系的问题。王充指出人与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智慧,人的智慧是人的生理作用。人有精神是因为

人禀受了“精气”,精气是物质性的,精气在人的身体内犹如粟米在囊橐(口袋)中。精气必须依赖人的身体发生作用,离开人的身体,精气也就散亡了,就没有什么精神活动了。这种观点肯定了身体(物质)决定精神,精神是物质派生的,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形神学说。

2.注重感觉经验

王充认为,人要获得认识,首先要由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接触。王充重视感觉经验是针对着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他反对生而知之的圣人,指出圣人不与客观外界相接触,不目见耳闻口问也是不能获得知识的,圣人的感觉能力与一般人是相同的,认识的规律圣人也是不能违反的。王充由此完全否定了生而知之者。

3.注重理性思维

王充重视感觉经验,但他认为片面地重视感性经验而不注重理性认识,也是不能获得真正知识的。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获得正确的认识,就必须经过理性思维对感觉经验进行加工。王充还十分注重效验,即实效和验证,把效验作为判断认识的标准。

4.评价

王充的认识论对于反对神学目的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由于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他的认识论基本上还是朴素的直观的,具有经验论的缺点。王充不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比较多地强调感觉经验,强调耳闻目见,有时也把假象和不可靠的传说当作事实。他忽视理性思维推理预见的作用,使得他的认识论理论水平不高,妨碍他的无神论思想贯彻到底。

三、历史观和人性论

1.坚持发展的历史观

(1)王充在历史观上反对复古主义,提出了历史进步发展的观点,认为历史总是后代超过前代。

(2)王充用自然的“天时”说明历史的发展变化,从历史的外部寻找历史的动力,认为历史的发展与政治毫无关系,是由一种盲目的自然力量在起作用。王充没有理解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而陷入了宿命论。

(3)王充从现象上观察到了历史的治乱与人民的经济生活的联系,主张“去信存食”,反对孔孟的仁义观,对孔子和孟子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指出孔子的言论也不是不能反对的,孟子讲仁义不讲利是虚假的。

2.评价

王充反对复古主义,宣传历史不断进步,并且注意到历史的治乱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但由于历史的和阶级立场的局限,他不可能正确地理解历史的治乱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不可能认识到人民的经济生活与阶级的剥削和压迫的关系。因此,他只看到一些社会现象,并没有理解历史发展的本质。他用自然规律解释历史发展,陷入了命定论,也没有摆脱历史循环论的圈子。

3.人性论

(1)人性的分类

王充在人性论问题上,把人性分为三等:有生来就善的人,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的人,是中人。王充企图用他的唯物主义

自然观来说明人性问题,认为人生之初所禀受的“元气”有厚薄多少的不同,因此人性也就有善恶贤愚的不同,他又用一些自然的或社会的现象加以类比,认为“人性有善有恶,犹人才有高有下”。

(2)重视学习的作用

王充认为人性天生就有善恶的不同,承认后天的学习、环境对人性的作用,特别是对中人的作用。教育改造人性,好像蓝丹染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青赤一成,与真色无异。王充的观点在反对先天的道德论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四、命定论思想

1.消极的命定论思想

王充哲学的形而上学机械论使他陷入命定论,他肯定自然界有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则,但忽视了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作用,忽视了人不仅能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而且能够运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王充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看法是比较消极的,这种观点运用到社会领域,便成为他的命定论的一个来源。

2.自然之气造成贫富差距

王充企图给社会现象以唯物主义的解释,用自然界的规律来直接说明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结果陷入了命定论。他把人的富贵贫贱的社会差别说成是禀自然之气而成的,是由“自然之气”甚至是“骨相”决定的,这实际上背离了天道自然无为的主张,把天神秘化了。

3.偶然因素决定人生命运

王充看到自然界的规律是无意志的,自然现象的产生并没有一个有意志的主宰,完全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