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写作与修改1 第一章 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第一节 写出自己的个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第一章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第一节写出自己的个性

关于“话题探究”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芸芸众生,个性不同。日常生活,千变万化。纵使平淡无奇的人物事件,也会因为作者的个性、视角、情绪、立场的不同,而呈现斑斓多姿的形态,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为什么到了我们多数中学生的笔下,生活、世界、人生却成了千人一面、万口一词的文字堆积呢?

个性本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个人内在的、不同于他人的气质。冷峻深刻者如鲁迅,热情浪漫者如郭沫若,沉静优雅者如沈从文,泼辣调侃者如王朔,伤感多情者如叶赛宁,甚至颓废悲观者如波德莱尔。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文章是人格的外化,“写出自己的个性”其实也就是写出“真我的风采”“写出真实的感受”“写出真实的生活”,其实就是让学生写自己,按生活的自然真实来写,按自己内心的本来面目来写。

然而由于中国重共性诛个性的传统文化,因循守旧、盲从顺随、中庸调和的心理的影响,由于作文教学僵化固定的训练模式,导致了“假话、空话、套话”的不良文风盛行,内容空洞、形式僵化,重视技巧的模式文泛滥。不敢讲真话,不敢诉真情,不敢思考,不敢怀疑,不敢我手写我口,不敢书写自己的性灵,没有表现自我个性的自由空间。这样的写作,自我迷失,个性丧失,根本没有创造的乐趣。写作不再是自我成长的需要,表情达意的工具,展示自我个性的平台,而成为了一种毫无意趣的机械操练,一种缺乏冲动而又不得不完成的沉重负担。作文教学就不但起不到育人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学生的个性,遏制了学生的创造才能。这种写作是和现代社会弘扬个性、崇尚创新的价值追求严重背离的。

新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可见,新课标将写作课程定位在认识社会、自然、人生和自我成长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体现着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形成学生健全人格,促使其向社会人转化的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体现着当代急剧发展变革的社会对于新型人才的时代要求,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的。

虽然教材上没有对这个问题展开论述,但欲造就一代新人,欲刷新一种文风,先要新一代教师。这部分内容旨在使老师们转变观念,让老师们对于“写出自己的个性”──个性化作文,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教师在引入这个话题时,可以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就这个问题畅所欲言,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也不要先急于发表宏论或者表态,应该让学生搞清楚“个性文”缺失的社会的、心理的、教学实践上的原因和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激发、合作探究,使问题在更广泛的角度和更深的程度上得以展开。

“知识导引”的解读与处理

1.“写出自己的个性”的内涵

“个性”最早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指的是“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动力性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从教育角度讲,个性是指一个人先天遗传和后天在一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个体综合特征,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个性是为我所有的,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这一个”,但又都具有大家共有的“那一些”。在保持“那一些”的同时,完善“这一个”,就是个性展示的基础。

“写出自己的个性”,按教材的说法就是,“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

文章有所创新”。其基本内涵就是“自主”“真实”“创新”。

所谓自主,就是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不受过多的外部干扰。就是要学生敞开心扉,抒写性灵,以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写“我”的观察,“我”的发现,“我”的感受,“我”的思想,“我”的情感等等。它要求教师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不要把写作内容规定得过于具体,鼓励自由表达。

所谓真实,就是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看法,让作文成为自己真实情感的载体。真实出个性,假、大、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看不到个性。真情出个性,来自生活的真实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真实出自然,真实的东西必然是质朴自然的。古人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真实的,也是个性的。真实出自真人,求真既是作文的准则,也是做人的原则,作文和做人,在求真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当然,说真话并非怎么想就怎么写,有些夸张、虚构、润色是允许的,但必须基本符合真实的生活。

所谓创新,就是要重视独立思考,要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善于采用新的表现方法,进行创意的表达。作文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活动。唯有创新,才能改变“千人一腔、万人一面”的作文现状,才能根除作文中存在的假、大、空病根,最大程度上展示自己的个性,使我们的作文焕发出生命活力。

2.个性作文的“写作过程”

教材认为个性作文的写作有四个阶段:(1)由模糊到清晰;(2)由无序到有序;(3)由残缺到完整;(4)由内容到形式。其实它不仅仅属于“写出作文个性”的要求,这也是一般作文写作的过程和规律。这样安排体现了点线面结合的教材编排思路。

“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是学生写作时的运思选材过程。陆机《文赋》中说:“其始也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指的就是作者自由联想、搜集材料的过程。联想愈丰富,材料愈多,选择的余地越大。作者的构思和主题可能和想象联想的过程是交互的,互相制约着的──与此有关的要进一步想象联想,无关的可能就不要“胡思乱想”了。这个过程进行的好,可以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当然,材料的选择和作者的个性心理与爱好密切相关,往往选择好了,个性也就在其中了。“由无序到有序”这个过程就是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即如何进行条理化系统化表达的问题。“由残缺到完整”,应该是材料和思维的细致化精确化的过程,它和语言表达的形式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与修改的过程也是密不可分的。上述选材、立意、表达、修改的过程会体现出作者的个性心理特征。这也就是说,“无论你写的是什么,你写的实际上都是你自己──从你笔下的世界中折射出你自己”。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写作就成为学生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一种方式。

这一部分是从一般习作的规律出发来阐述的,它不仅仅属于“写出自己的个性”这一章节,也应成为学生以后作文训练的一种程序性知识来实践。

3.个性作文的“写作方法”

作文要想做到自主、真实、创新,在具体操作训练时,首先要注重个性化的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学生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独特、深刻、新颖是作文成功的关键。学生的写作应该是浪漫而富有创造性的,应鼓励学生在写作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让他们的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尽情地表现出来。要通过突破常规、寻求变异、伸展扩散、多角度思考,逐渐唤起他们的个性意识,激发他们的个性追求,形成他们的个性品质。只有在思维上开放,学生才会冲破习惯思维,才会闪现思维的智慧之光;只有在内容上开放,学生才敢于抒写对生活的真切感受,才能大胆构思,不拘一格作文。其次,个性化的选材、巧妙的构思和多样化的写作手段的运用,这也是实现个性化作文的重要内容。要从选材构思、结构安排、过渡照应、语言表达到标点符号等各方面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个性,这方面的训练要结合例文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