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题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
A. 物质的永恒运动
B. 辩证唯物主义
C. 事物的内在联系
D. 自然界的普遍联系
答案:B
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批判了哪种自然科学观点?
A. 机械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
D. 经验主义
答案:A
3.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的哪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A. 物质和运动
B. 物质和能量
C. 运动和静止
D. 能量和质量
答案:A
二、简答题
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到质变”原理。

答: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到质变”原理指的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数量的增减和程度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这一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

2. 阐述自然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含义。

答:“否定之否定”是自然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它指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非简单的消灭,而是在否定中包含着对旧事物的某些积极因素的吸收和发展,从而实现事物的前进和升华。

三、论述题
1. 论述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答: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它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促使科学家在研究中注重事物的整体性和动态性。

其次,自然辩证法的矛盾论和对立统一原理,帮助科学家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最后,自然辩证法的量变质变原理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为科学家提供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有助于科学理论的深化和完善。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题库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题库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题库一、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强调自然界的绝对静止B. 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辩证法认识自然C. 否认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D. 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是完全随机的(答案:B)二、以下哪位哲学家的思想对自然辩证法产生了深远影响?A. 柏拉图B. 康德C. 黑格尔D. 马克思与恩格斯(答案:D)三、自然辩证法中关于科学发展的观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科学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B. 科学理论是绝对真理,永恒不变C. 科学发现往往伴随着范式的转变D. 科学进步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答案:B)四、技术决定论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是?A. 完全对立,技术决定论忽视社会因素B. 自然辩证法包含对技术社会影响的深刻分析,与技术决定论有本质区别C. 两者完全一致,都强调技术的自主发展D. 自然辩证法否认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任何作用(答案:B)五、在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自然辩证法如何指导我们应对?A. 忽视生态问题,专注于经济发展B. 强调人类中心主义,征服自然以满足人类需求C. 倡导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 认为生态危机是自然演化的必然结果,无需人为干预(答案:C)六、关于科学方法与辩证法的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辩证法为科学方法提供了哲学基础B. 科学方法是辩证法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具体应用C. 两者相互独立,没有交集D. 结合使用能更全面地理解自然和社会现象(答案:C)七、自然辩证法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A. 只看到科技带来的正面影响,忽视负面后果B. 认为科技发展必然导致社会问题,应停止发展C. 强调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要关注并解决其带来的问题D. 认为科技是中性的,与社会价值无关(答案:C)八、在科研活动中,自然辩证法倡导的科学精神不包括?A. 实事求是,追求真理B. 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未知C. 盲目崇拜权威,忽视个人思考D. 团结协作,共享科学成果(答案:C)。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探讨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

以下是一份自然辩证法的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A. 物质的永恒运动- B. 物质的绝对静止- C. 物质的相对静止- D. 物质的不变性答案:A2.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A. 因果律- B. 矛盾律- C. 辩证法- D. 逻辑法答案:B3. 以下哪一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A. 量变质变原理- B. 对立统一原理- C. 否定之否定原理- D. 形式逻辑原理答案:D4.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 A. 线性的- B. 非线性的- C. 静止的- D. 随机的答案:B5. 以下哪个观点不属于自然辩证法?- A. 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的- B. 自然界是孤立存在的- C. 自然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D. 自然界的发展遵循辩证法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原理”。

答案:对立统一原理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原理之一,它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方面构成的统一体。

这些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2. 解释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质变原理”。

答案:量变质变原理指的是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来实现的。

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限度时,会引起质的飞跃,从而产生新的性质和状态。

这一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3. 阐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原理”。

答案:否定之否定原理是自然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原理,它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来实现的。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旧的矛盾被新的矛盾所否定,但这种否定不是简单的消灭,而是在新的基础上的升华和发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结合实际,论述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一、简答题1.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它通过揭示自然界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研究自然界事物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包含着丰富矛盾的复杂系统,它的变化和发展是根据内部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来进行的。

2.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有哪些?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1)矛盾普遍性原理:自然界一切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矛盾斗争和统一的互相转化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驱动力,矛盾的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而矛盾的统一则维持着事物的相对稳定。

(3)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原理: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地前进或后退,而是循环往复的过程,事物的旧形态通过否定得到超越,形成新的形态,这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

(4)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法原理: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它们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发展和变化。

3.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一分为二”,即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并通过斗争和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自然界没有绝对的对立面,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通过“一分为二”的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界。

二、论述题1. 自然辩证法和机械唯物主义的区别是什么?自然辩证法和机械唯物主义都是研究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但它们之间有以下主要区别:(1)方法论上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主张对事物的简单剖析和分析,强调形式和数量的变化。

自然辩证法则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分析和综合认识,关注事物的本质和质量的变化。

(2)理论观点上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发展是线性的,并将最终的目标确定为死的不变的、稳定的状态。

而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的发展是辩证的,包含着复杂的矛盾关系和变化过程。

自然辩证法题目

自然辩证法题目

自然辩证法题目一、自然辩证法主要研究的是哪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A. 自然、社会、思维B. 自然界、人类社会、科学技术C. 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心理现象D.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答案:A)二、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一著名论断,强调了自然界的变动不居?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赫拉克利特D. 康德(答案:C)三、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化是指什么过程?A. 科学技术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B. 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C. 科学技术融入日常生活D. 科学技术被政府完全控制(答案:A)四、下列哪项不属于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A. 实证原则B. 逻辑原则C. 主观臆断原则D. 系统原则(答案:C)五、生态危机问题的出现,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看,主要反映了什么矛盾?A.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B.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之间的矛盾C.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D. 社会制度与自然资源分配之间的矛盾(答案:A)六、科学假说的形成通常依赖于哪种思维方法?A. 归纳推理B. 演绎推理C. 类比推理D. 直觉思维(答案:C)七、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哪次科学革命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A. 文艺复兴B. 工业革命C. 科学革命(16-17世纪)D. 信息革命(答案:C)八、关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B. 科学与技术总是同步发展,相互促进C. 科学提供理论知识,技术实现实践应用D. 现代科学与技术日益融合,形成一体化趋势(答案:B)。

自然辩证法题目集锦及其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题目集锦及其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性质和研究对象。

P1 P3 2.阐述自然辨证法研究的根本内容。

P43.试述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开展过程。

P84.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谈谈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现实意义。

P111.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自然哲学获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古代朴素自然观有什么特点P19 P232.古代希腊的科学技术获得了哪些成就?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表如今哪些方面?P193.宗教神学自然观是怎样描绘自然界的?为什么说它的出如今自然观开展史上是一种倒退P244.为什么说近代自然科学在普遍革命中诞生?阐述形而上学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倒退的历史必然性P26 P28 5.试述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根底,它的根底思想是什么?P31 P326.为什么说物理学革命丰富和开展了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自然科学又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做出了丰富和开展?P32 P341.为什么说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P39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物质的无限可行性?P423.如何理解自然界系统的普遍性?它有哪些类型和根本特征?P43P44P454.非生命界有哪些物质层次?它们有何根本特征?P47P50P525.如何理解自然界层次构造的规律性?P531.宇宙,恒星和地球是怎样起源和演化的?如何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自然界的演化过程说明了什么?P56P57P58P592.为什么说自然界的形式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P60P623.为什么非生命界的运动的根本矛盾及其表现?生物进化的动力是什么?P63P644.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形式的矛盾性?突变和渐变的关系如何?P63P645.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过程的矛盾性?什么是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P686.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方向的矛盾性?进化与退化的关系及其关系?P707.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开展的自组织性?以及有序与无序及其关系P728.什么是守恒原理?自然界运动转化的普遍性及其意义何在?P74P769.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矛盾有哪些?如何理解其运动开展的规律性?1.什么是天然,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P81P832.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P843.如何理解生态自然观的自然根底,社会根底和科学根底?P87P92P974.试述生态自然观的特征和根本思想?P99P1015.怎样才能人与自然的协调开展?P1026.可持续开展的内涵和原那么是什么?P1067.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我国深化施行可持续开展战略的现实意义?P1091.如何理解科学的含义?它有哪些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现代科学的分类如何?P113P114P116P1172.阐述推动自然科学开展的内部动力P1193.关于科学开展的形式有哪些代表性的观点?P1254.如何理解科学开展的规律性?P1275.现代科学开展的主要趋势表如今哪些方面?P1291.科研课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应遵守哪些重要的原那么?如何评价科研选题??必要时如何转化课题?P138P139P1422.科学研究的经历层次的根本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类型和作用?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P146P1513.科学观察应遵循的哪些重要原那么?恩格斯的“双重验证〞思想对于感性的科学认识活动有何意义?P147P1544.什么是科学机遇?它有何特点和作用,如何捕捉科学机遇?P157P1595.科学研究的理论层次的常见方法有哪些?有何特点和作用?P160-P1716.什么是科学假说?它是如何形成的?假说向理论转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7.什么是科学理论?它有何特征和功能?构建科学理论有哪些方法?评价科学理论的标准是什么?P174P175P177P1788.结合做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科学方法论〔或某一种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或在科学开展中的作用〕1.系统科学的根本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P1892.什么是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不同?P193P1941.系统科学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其科学性怎么样?P1832.系统观饱含了哪些根本概念?它有何显著特征?P183P1853.什么是系统科学方法?它有何特点和功能?P186P1871.如何理解技术的含义?它有哪些主要特征?其分类怎么样?P200p202 P2042.技术开展的根本矛盾和常见形式有哪些?现代技术的开展趋势怎么样?P208 P2103.什么是创新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有何特点/P 212P214 P2164.技术创新过程与研究开发过程的关系怎样?如何理解技术创新过程?5.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如何?根底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与技术创新在投入和产出方面,他们的互相之间有何同异之处?P2236.什么是技术创新机制?它主要有哪些机制?并分析阐述这些机制之间的关系机制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P222 P222 P2247.技术创新有哪些常见的类型?自主创新有哪些主要类型?他们之间有何区别?P229 P2318.为什么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有哪些?如何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进展管理?P234 P236 P2389.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技术观〔或某一观点〕在技术开展中的作用1.如何理解技术方法的含义?它有何特点?P241 P242 2.技术研发应遵守哪些根本原那么和一般程序?P243 P2443.什么是技术预测它有何特点?其主要步骤和根本方法是什么?P245 P246 P2474.什么是技术评估?它有何特点?其主要步骤和根本方法是什么?P248 P249 P2565.阐述技术原理构思的一般过程,主要方法以及常见的创造创造方法P251 P252 P2536.如何理解技术方案设计?它有哪些类型和主要方法P254P2557.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有何区别?试述技术试验的根本程序和常见类型。

精简版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精简版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精简版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试题部分1. 选择题(1)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规律的普遍性(2)以下哪项属于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范畴?A. 因果律B. 必然性与偶然性C. 现实与可能D. 以上都是(3)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以下哪种形式的循环?A. 简单循环B. 上升性循环C. 下降性循环D. 无循环2. 填空题(1)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统一。

(2)自然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3. 简答题(1)简述自然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2)试述自然辩证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

(3)阐述自然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二、答案部分1. 选择题答案(1)A. 对立统一规律(2)D. 以上都是(3)B. 上升性循环2. 填空题答案(1)必然性、偶然性、现实性(2)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3. 简答题答案(1)自然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这种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普遍性,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自然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自然界的事物在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质的飞跃性变化。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自然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自然界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否定旧事物,但新事物又继承了旧事物的某些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螺旋上升性,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综上所述,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涵盖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有助于加深对自然辩证法的理解。

自然辩证法题库

自然辩证法题库

供2023秋季复习用1、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理论观点(一)人与自然的关联性1.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二)人类劳动的重要性1.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三)科学技术的革命性。

1.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

3.资本主义社会里,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

4.科学,人类理论的利用,得到了利用。

5.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这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固有的矛盾,只有在共产主义、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协调发展。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2.马克思主义科学自然观3.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4.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5.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3、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特征主要观点:(1)自然界是物质的、生成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的;(2)自然界的本原是某一种物质或某几种物质或某种抽象的东西;(3)自然界“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4)生物是进化的,并在其中分化出了人。

特征:1、认识角度上的整体性或直觉性2、认识方法上的思辨性和臆测性3、认识观念自发性和认识程度的不彻底性4、古代中国和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异同(1)在追溯自然界的本原方面,古代中国和古希腊都持有一元论或多元论的观点。

如古代中国的“元气说”(“元气”产生万物)或“五行说”和古希腊的“原子论”(万物都由原子构成)或“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

(2)在认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古代中国和古希腊都主张生物是进化的,人类来源于自然界。

(3)在认识“自然”的概念方面,古代中国人理解的“自己如此”和古希腊人理解的本原、本质、本性有相通之处,但结果却不同。

古代中国人以“无为”对待“自然”,未能从作为内在性的“自然”开辟出外在性的“自然物”的存在领域,也未孕育出自然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一:了解自然观演变的基本历史:(1)古代朴素自然观1、史前神话阶段的自然观:(1)起因:对自然界加以说明和解释。

(2)特点:“万物有灵”论(3)表现形式: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精卫填海(4)史前神话自然观对当时社会活动的影响“图腾”信仰和自然崇拜巫术祭祀、祈祷2、中国古代自然观:(1)《周易》中体现的自然观:普遍联系的观点(2)《老子》一书所体现的自然观:演化观(3 ) 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特点:侧重于回答自然是怎样的3、古希腊自然观侧重于回答自然为什么是这样的(2)中世纪的神学自然观1、奥古斯丁:把柏拉图的“理念”变成了“上帝”。

上帝是终极的全能的造物主。

2、托马斯·阿奎那:对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进行了神学改造。

(3)近代机械论自然观A: 开普勒:“天空立法者”B: 伽利略的贡献:(1)著名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

(2)发明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哥白尼学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

(3)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C: 牛顿的综合:总结了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的成就,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力的概念,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机械论自然观提供了理论基础。

D: 机械自然观的中心思想:自然界是绝对不变的。

(1)认为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它从来如此、永远如此;(2)自然界的物质和运动是可以分离的,所有运动都是机械运动,其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内部,而是由于外力的作用而引起的(3)万事万物只在空间上彼此排列着,并无时间上的历史发展。

E: 机械自然观的贡献F: 机械论自然观的局限性(1)绝对化,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和随机性,终会严重束缚科学家思想,阻碍科学发展。

(2)不彻底性,力学难解释:运动如何发生?天体怎样运动起来?不同物质形态如何转化?不得不把造物主从前面赶出去,最终又把神从后门请进来。

(3)将自然看作是无机的,任意滥用自然资源,产生了大量的环境问题。

(4)19世纪下半叶辩证自然观:自然界是物质的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5)当代自然观的新发展1、自然界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2、自然是构成的还是生成的?3、世界是决定的还是非决定的?二: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缓解生态危机的原则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1、观念根源自然观方面:近代机械论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主体性的过分张扬2、制度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私有制↓追逐私利,鼓励消费,浪费资源全球化带来的不平等,强国剥夺发展中国家3、现实加速条件科技发展、工业文明↓人类对自然的力量空前增强环境污染加速缓解生态危机的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环境危机与增长的极限(1)、危机的确存在:人口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2)、增长有无极限?(3)、呼唤可持续发展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联合国: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642、学术界:可持续发展就是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体现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原则、谐调性原则,最终达到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P853、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1)限制人口增长(2)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3)构建可持续的消费文化4)对科技的发展进行反思4、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难题5、可持续发展,难并坚持1、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个人的可持续发展(1)好的身体(2)好的心态(3)打好专业基础(4)打好人脉基础三:科学涵义,科学的基本特征科学涵义:P91(1)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2)科学是生产知识的特殊的认识活动(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科学的基本特征:P941、解释性和预见性科学与常识的区别知其然更想知其所以然休谟命题:太阳明天还会升起吗?2、精确性科学定律、原理的成立和应用范围有限的,科学结论的表述必须系统、严格、精确3、可检验性(1)、实验方法是科学的标志,是最重要的科学方法。

(2)、它为科学假说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法论原理。

(3)、它是科学发现获得社会承认的基本条件。

4、可错性或可变性:科学进步的不竭动力5、系统性:学科内部之间的联系学科之间的联系6、主体际性:客观性科学的诸多特征,归根结底是从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所以马克思把科学看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

所以,科学是认识自然的产物。

四: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P110结合自身实际谈如何进行科研选题P111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家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问题。

它包括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

科学问题根据对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可分为:1、待解问题2、无知问题科学问题根据问题的性质,可分为:1、真实问题2、虚假问题科学问题根据内容不同可分为:1、是什么的问题2、为什么的问题3、怎么样的问题科学问题的来源:1)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背景: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已发现化学元素63种。

它们构成的化合物千千万万,显得杂乱无章。

问题:各种元素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结果: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2)从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血液运动理论:血液在肝脏中产生;通过静脉在全身做潮汐运动;动脉系统吸收血液。

哈维实验发现的事实:一头牛或一头猪全身血液也不过10公斤左右;人的左心室容量约为2英两。

问题:如果动脉吸收血液,肝脏如何在短时间内产生那么多血液?如此少量的血液如何在身体内运行呢?3)从社会需求与已有技术手段的差距上发现问题社会需求:人类想飞上天空已有技术手段:只有比重比空气轻的才能飞上天。

问题:能不能造出比空气重的飞行器械?结果:莱特兄弟发明飞机4)从某一个理论内部的矛盾中发现问题5)从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中发现问题进行科研选题1. 科研选题就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2. 科研选题的重要性: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方向、目标和内容,直接影响科研的途径和方法,决定着科研成果的水平、价值和发展前途。

3. 选题步骤:文献调研和实际考察;提出选题;初步论证;评议和确定课题。

科研选题的原则1、充分了解本学科的背景知识,提出有价值的真实问题和待解问2、选择有价值的问题,不要回避困难3、要有全球眼光,不要惧怕外文资料五:现代科学研究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科学事实是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观察与实验1 、观察(1)定义:人们在一定理论思维指导下,通过感官或借助科学仪器,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科学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

理解“观察”概念时往往强调二点:一是看的动作,即用人的感官特别是眼睛去感知;二是看的动作带有目的性或者说这一动作是受到预先设定和控制的。

(2)观察的工具:望远镜、显微镜和千分仪等。

其功能是延伸目力所及距离,拓展目力分辨能力。

(3)观察方法的类型及其特点观察方法的类型:直接观察--用感觉器官间接观察--借助科学仪器应用领域和适用性: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动植物分类、社会科学领域等。

(4)观察的基本原则1) 客观性按研究对象的本来面目去观察它和反映它。

避免把某种假定或预想凝固化、僵化;注意排除假象和错觉的干扰。

2) 全面性尽可能地观察研究对象的各个方面、各种因素、各种关系和各种规定,力求获得丰富而完整的科学事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全貌。

3 ) 典型性注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对象和干扰比较小的观察环境。

(5)观察方法的作用1) 是形成科研选题的重要途径2 ) 是建立科学假说的先决条件(6)观察渗透理论的主张(1)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2)纯粹的中性观察几乎不存在(3)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察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2、实验方法(1)定义科学实验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包括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控制或模拟自然事物或现象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2)实验方法较观察方法的优越性1)更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其最大特点是在变革自然中认识自然。

2)更能获得大量、精确和可靠的科学事实,更能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实验方法的特性A 纯化和简化研究对象(减法实验)B可以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加法实验)C可以使客体对象的属性及其变化过程反复出现(过程模拟实验)D可以模拟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认识其性质(结构模拟实验)4)实验方法的作用1实验是检验在科学认识中得到理论原理真实性的标准,是证明科学知识的手段;2实验是获得新假说、新理论的直接来源,是发展科学知识的手段。

六:试结合科学史的具体案例分析提出科学假说的方法论原则1 形成科学假说的方法论原则(1)系统性原则:一个动物各个器官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由一个部分可以推断另一个部分。

尖牙利齿——食肉动物锋利的爪子发达的咬肌发达的颧骨弓(2)类比性原则:相似动物的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类似之处。

居维叶识别“怪兽”2 科学史的具体案例事实基础背景理论对现象本质的猜测由猜测推演出的预言和预见(1)拉马克——进化论的先驱a、1801年,提出生物进化的思想。

b、进化机制:一是生物体内部固有的进化倾向,二是外部环境对进化的影响。

(2) 居维叶——生物学界的天才和独裁者事实:不同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显现出明显的不同。

地层越古老,化石越简单;地层越年轻,化石越复杂、越接近现存生物。

↓1825年,《地球表面的革命》:灾变说(3)赖尔的地质渐变思想1828年,到意大利的西西里岛,考察了埃特纳火山。

↓1830年,《地质学原理》:地质形态在多种自然力作用下缓慢变化。

(4)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者事实:物种变化同一物种之间的差异也很大疑问:上帝为了创造仅有微小差异的物种,要花去多少精力?↓产生生物进化的思想(5)华莱士——进化论的另一位创立者《论变种无限地离开其原始模式的倾向》生物通过自然选择而进化的思想七:技术发展的动力PPT社会需求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原动力。

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因素的作用集中表现在对技术开发活动的选择、调节、支持等层面。

技术发展的动力有:1、新目标与旧技术形态功能之间的矛盾(1)矛盾产生的必然性:任何已有的技术形态都有局限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的需求(2)这一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2、社会竞争与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1)社会竞争向技术领域的转移与集中,必然会加大技术开发的投入力度,加快技术创新的速度。

例如:航空技术在战火中飞速发展(1)1909年,美国开始生产军用飞机。

(2)1914年,一战爆发时,各国已有千架飞机参战。

侦查——反侦察——空战(3)1914年10月5日,法国飞机用机枪将一架德国侦察机击落,开空战之先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