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2017麦积山石窟解说词-精品

合集下载

关于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

关于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

关于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5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导游词、主持演讲、策划方案、心得体会、自我鉴定、工作总结、文秘知识、条据书信、行政公文、活动报告、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shop. I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guide speeches, presiding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self-identification, work summary, secretarial knowledge, letter of regulation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activity repor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正文内容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小陇山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似麦垛而得名。

甘肃麦积山石窟导游词(四篇)

甘肃麦积山石窟导游词(四篇)

甘肃麦积山石窟导游词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____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____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

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

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

在我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

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自公元____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现存洞窟____个,其中有从____世纪到____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____余件,壁画____多平方米。

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

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

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

碎自人力,疑是神功。

”附近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

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

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

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

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____米多,小的仅____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

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

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最新的甘肃麦积山导游词范文9篇

最新的甘肃麦积山导游词范文9篇

最新的甘肃麦积山导游词范文9篇最新的甘肃麦积山导游词范文 1迎着秋风,踏着青草。

我们全家人前往天水旅游。

而在这次的天水之游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旅游景点便是著名的“麦积山石窟”了。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到达了天水市。

住进旅馆,吃过午饭,我们便马不停蹄地赶往第一个旅游目的地——麦积山石窟。

“真是凑巧,刚刚还阳光明媚,现在却已细雨绵绵。

唉,下雨可怎么玩呀!”我低声抱怨着。

“这你就错了,”爸爸说,“‘麦积烟雨’可是麦积山的一大奇景,一般可碰不到呢!”听了这话,我眼前一亮,盼望着早点看到这“奇景”。

到了麦积山山脚,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

远远望去,山体酷似农家麦垛,因下雨形成的雾气,环绕着山头,朦胧的景象给人带来一种神秘的气息,犹如仙境一般。

吸着新鲜的空气,闻着青草的香味,我们徒步走到了麦积山石窟下。

听导游说:麦积山石窟始凿于十六国后秦,经十多个朝代开凿重修,距今约一千六百年历史,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现存洞窟194个,大小造像7200余尊,分泥塑,石雕和石刻造像碑三类,以泥塑为主,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美誉。

深厚的民族传统,鲜明的世俗化和浓郁的生活情趣,是麦积山石窟的显著特征。

听着导游的讲解,我们不知不觉走到了山顶(指人能走到的最高处)。

看着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雕像,我仿佛看到了我们的祖先在这座陡峭的山上,利用他们的智慧,造出这一尊尊神奇的雕像。

他们有的在雕刻,有的在上色,有的在固定……总之,到处都有他们勤劳的身影。

在这么多雕像中,令我赞叹的有两处。

首先便是位于山东侧的“西方三圣”雕塑。

中间的阿弥佗佛长13米,威严壮观,神形兼备,琉璃珠做的眼睛炯炯有神,衣服上的褶皱做得细致入微,因为在和泥时加入了发丝等材料,使得佛像看起来光滑细嫩,像真的一样。

其次就是被称为“东方微笑”的小沙弥。

他两眼微闭,嘴巴上翘,头微微低下,显出东方人特有的可爱与含蓄。

非常讨人喜欢。

游完麦积山,我心中感慨万分,我们的祖先,利用他们的智慧、勤劳与恒心,为后人留下了这样值得骄傲的文物。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甘肃麦积山导游词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导游,时常需要用到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

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甘肃麦积山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1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麦积山经过大规模的加固修整和栈道修复,摇摇欲坠的崖体已经稳定,山上栈道也宽阔整齐,安全可靠,昔日王仁裕笔下的险恶情景早已成为历史。

人们可以放心大胆地登游各个崖阁,随心所欲地进入各个洞窟,感情奔放地远眺山下美景。

麦积山高达142米,石窟多凌空凿于20至7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有崖阁、摩窟、摩崖龛、山楼、走廊。

窟形有人字坡顶、方塌四面坡顶、拱楣、穹顶、方楣平顶、方楣覆斗藻井、方形平顶、圆形小浅龛、盂顶。

这些不同类型的窟龛、崖阁,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建筑结构演变、发展的实物资料。

据记载,当年开凿石窟时,从下堆积木材,达到高处,然后施工,营造一层,木材拆除一层,直到山脚。

相传,李允信为其亡父造七佛阁时,就动用人工40万个。

直到现在,当地还流传有:“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民谣。

就连美国首批游客在1947年《和平日报》中也称赞麦积山石窟是“全世界七大工程又增其一”。

麦积山石窟,原是一个完整的山体,唐开元二十二年,天水一带发生地震,使崖面中间部分塌毁,整个窟群便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

东崖现存洞窟54个,西崖140个。

由于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子母岩,不宜精雕细镂,所以大多采用泥塑和绘画。

麦积山塑像,主要题材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尽管各代塑像同处一堂,但并不因袭模仿,而是保持着各自的时代特色,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

无论是高达15米的巨像,还是只有0.3米的`小像,都给人以美感。

苏联雕塑家尼·克林杜霍夫在参观麦积山塑像后,激动地说:“北魏和宋的雕塑在我看来是最引人入胜的。

它们具有惊人的内心世界,极富表现力的构图和雄伟的形体。

麦积山石窟导游词

麦积山石窟导游词

麦积山石窟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麦积山石窟,这处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的艺术瑰宝之地。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地处西秦岭山脉的一座孤峰上。

这座孤峰犹如麦垛一般,拔地而起,高约142米,山形奇特,周围绿树成荫,环境清幽。

而石窟就开凿在这悬崖峭壁之上,层层相叠,蔚为壮观。

当我们来到麦积山脚下,抬头仰望,便能看到那密密麻麻分布在崖壁上的洞窟。

洞窟之间以栈道相连,这些栈道就像一条条蜿蜒的巨龙,盘绕在山间。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秦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和修缮,保存至今的洞窟有221个,各类造像3938尊,10632平方米的壁画,如此规模宏大的石窟艺术,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沿着栈道缓缓而上,我们就像走进了一条穿越时空的艺术长廊。

这里的石窟造像风格多样,每个时代都有着鲜明的特点。

北魏时期的造像,以其秀骨清像的风格著称。

佛像面容清瘦,眉目含笑,体态修长,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比如[具体洞窟编号]洞窟中的佛像,那柔和的线条、慈悲的神情,仿佛能洗净人们心灵的尘埃。

这种风格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佛教的理解和追求,追求一种空灵、纯净的精神境界。

西魏时期的造像则在继承北魏风格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更加注重人物的情感表达。

佛像的表情更加丰富生动,有的微微低头,似在沉思;有的嘴角上扬,露出慈祥的微笑。

菩萨像的服饰华丽精美,衣带飘舞,展现出一种灵动之美。

在[洞窟编号]洞窟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尊菩萨像,她身姿婀娜,手持鲜花,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温柔与慈悲,仿佛是从佛经中走来的仙子,为人间带来福祉。

北周时期的造像,风格逐渐趋向圆润丰满。

佛像的面部变得圆润,身体也更加壮实,体现出一种雄浑大气之美。

这些变化不仅是艺术风格的演变,也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息息相关。

这一时期的造像工艺精湛,细节之处尽显匠心。

像[洞窟中的典型造像],佛像的衣纹流畅自然,仿佛随风而动,每一个褶皱都被刻画得细致入微。

麦积山导游词(必备13篇)

麦积山导游词(必备13篇)

麦积山导游词(必备13篇)麦积山导游词第1篇中国大型石窟群之一,"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宗教艺术古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之一。

位于甘肃天水县麦积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北支小陇山前山区的孤峰,相对高度142米。

峰顶呈圆锥状,红色砂砾岩层略近水平,因岩体形如农村麦垛而得名,为陇原上麦垛式丹霞地貌。

石窟创建于十六国姚秦时期(约384),大兴于北魏太和元年(477)以后,西魏再修崖阁寺宇,北周造七佛阁,隋初建舍利塔,又于七佛阁下雕出高达15米的摩崖大石佛三身,为麦积山最大雕像。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天水一带发生大地震,崖面中部塌毁,分窟群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即五代时所谓东阁和西阁。

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均曾增建重修。

东崖以涅□窟、千佛廊、散花楼、上七佛阁、中七佛阁和牛儿堂等最为重要,规模宏大;西崖共140窟,最重要的三大窟中以万佛堂最大,天堂洞次之,127号窟最小,皆开凿于6世纪。

石窟高峻惊险,凌空凿于20~80米的悬崖峭壁上,星罗棋布,层层相叠。

有崖阁、摩崖窟、摩崖龛、山楼、走廊及不同类型的窟形与窟龛等,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及建筑结构演变发展的重要依据。

石窟以精美泥塑艺术著称于世,还有少量石刻像和像碑,反映出中国历代雕塑艺术特点。

现存窟龛194个,塑像7800身;壁画1101平方米,仅占原有壁画3/10。

麦积山早为陇右名山,历代著名学者诗人多有赋诗题铭者。

石窟实为雕塑艺术博物馆,为研究中国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1953年成立文物保管所。

1955年修成天水市—麦积山直达公路。

1973年以后加固整修,成为全国旅游胜地。

此外,还有可供游览的综合性大型树木园。

麦积山导游词第2篇中国大型石窟群之一,"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宗教艺术古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之一。

位于甘肃天水县麦积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北支小陇山前山区的孤峰,相对高度142米。

麦积山导游词

麦积山导游词

麦积山石窟导游词各位游客:1.大家好!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在西秦岭北支脉的东段,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

其中,以麦积山石窟最为著名。

麦积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态如农家麦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80米,山势险峻,周围绿树成林,环境清幽。

西汉末年,麦积山已成为天水名将隗嚣的避暑宫。

十六国后秦(公元384-417年)时期,开始修凿石窟,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个朝代,1500多年的开凿重修,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

2.麦积山石窟开凿在二三十米至七八十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龛窟层层相叠,密如蜂房,龛窟之间全由架在崖面上的栈道连通。

栈道曲折,“凌空穿云”,其惊险陡峻为世上罕见。

洞窟最大的横宽30米,最小的仅l米左右。

大约在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因强烈地震,麦积山崖面中部塌毁,窟群便分为东、西崖两部分。

直到1972年,架起新栈道,两部分才接通。

东崖现存洞窟54个,西崖140个,共有窟龛194个,保存了从4世纪末至19世纪约1500多年间的泥塑、石雕等文物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尤以泥塑艺术见长,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馆"。

3.麦积山石窟是中国诸多石窟寺庙中风景最为秀丽的一座,以七佛阁、万佛洞、牛儿堂、寂陵等最为著名。

泥塑以形传神,神形兼备,反映的内容具有彻底的世俗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塑绘手法是上彩但不重彩,特色鲜明。

在艺术造型和特点上,泥塑生动优美,石雕技艺精湛,壁画古朴典雅,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雕塑、绘画艺术的独特风格。

对研究我国占代泥塑、石雕、壁画、建筑以及宗教等有关历史,提供了形象而系统的实物资料。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名石窟之一,于一九六一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并和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一起于一九八二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37号洞窟4.各位游客,这是来到景区参观的第一个洞窟,编号是37。

麦积山石窟讲解词

麦积山石窟讲解词

麦积山石窟讲解词哎哟喂,各位朋友,今儿咱们得聊聊那麦积山石窟,那可是咱们中华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美得让人心肝儿颤,文化深得能挖出几吨金子来!想象一下啊,你站在山脚下往上看,哎哟,那山就像个巨人,手里捧着个宝贝疙瘩——麦积山石窟,就藏在它怀里头,神秘得跟啥似的。

这山啊,不高不矮,刚刚好,爬上去不费劲儿,但每一步都能让你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叫一个心旷神怡。

进了山门,嘿,那叫一个别有洞天!你瞧那石窟,一排排,一列列,密密麻麻,就像是历史老人给我们留下的一串串珍珠项链,每一颗都闪闪发光,每一颗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走在这些石窟间,就像是穿越时空,跟古人来了场面对面的交流,那感觉,啧啧,妙不可言!说到石窟里的佛像,哎呀妈呀,那简直是艺术品中的艺术品!有的慈祥如春风化雨,笑眯眯地看着你,仿佛能洗净你心灵的尘埃;有的威严如天神降临,让人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

这些佛像啊,都是匠人们一刀一凿刻出来的,每一刀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智慧,每一凿都诉说着对佛教的虔诚和敬畏。

看着这些佛像,你心里头那个感动啊,简直就像是找到了家一样温暖。

还有那壁画,我的天哪,色彩斑斓得跟彩虹似的!红的、绿的、蓝的、黄的……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美得让人眼花缭乱。

这些壁画啊,画的都是佛经里的故事和人物,有的讲佛祖成佛的过程,有的讲菩萨救苦救难的事迹。

你一边看一边听导游讲解啊,就像是看了一场场生动的电影大片儿一样过瘾!而且啊这麦积山石窟啊还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它建在半山腰上跟个悬空寺似的。

你站在那石窟前头往下一瞅啊哎呀妈呀那腿肚子都直打哆嗦。

但是呢这正好也体现了咱们古人的智慧和勇气啊!他们愣是在这么陡峭的山崖上建起了这么宏伟的建筑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啊!逛完了麦积山石窟啊你心里头那个满足感和自豪感啊简直就像是吃了顿满汉全席一样满足!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啊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文化的熏陶啊!所以啊各位朋友啊有机会一定要来麦积山石窟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咱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导语:麦积山石窟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因山形酷似农家麦垛之状,故名。

以下是lw54小编分享给大家的2017麦积山石窟解说词,欢迎阅读!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

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

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

在我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

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宝库。

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

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

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

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

碎自人力,疑是神功。

”附近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

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

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

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

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

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

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

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

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来。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

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

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

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麦积山石窟的造像最高大者达16米,最小者仅为10余厘米。

其中第44窟造像被日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

西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